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说文解字 / 嚪字的含义解析,嚪字组词典故,嚪字诗词解读

嚪字的含义解析,嚪字组词典故,嚪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说文解字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35 更新日期: 2025-07-07 04:46

中国文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的历史与意义。“嚪”字作为古汉语中较为冷僻的字形之一,在现代使用中并不常见,但其含义却颇具深意。以下将围绕“嚪”字的读音、释义、康熙字典中的解说、起名意义等方面展开详细解析。

一、“嚪”字的基本意义

“嚪”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解释为“以利引诱”,即通过利益去诱导他人做某事。这种用法多出现在古代典籍或文言文中,表达一种策略性的引导方式。例如在政治外交场合中,常用此字来形容通过利益诱惑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二、“嚪”字的读音与五行属性

“嚪”字拼音为 dàn,声调为第四声,发音清亮有力。从五行学说来看,“嚪”字属于金行,因其部首为“口”,而“口”在五行中常归类于金,象征语言、沟通与表达。因此,在姓名学中,若用于命名,可以寓意聪慧、善于表达,也具备一定的谋略性和说服力。

三、“嚪”字用于起名的意义

尽管“嚪”字不是常见的取名用字,但在特定文化背景或家庭传统中,仍可能被用于人名之中。由于其本义为“以利引诱”,在名字中使用时多赋予“聪明睿智、能言善辩”的积极含义。如果搭配得当,可以体现父母对孩子在未来事业发展中具有远见卓识、善于谋划的期许。

四、“嚪”字的字典说明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嚪”字出自《丑集上·口部》,页码为213第31条。其注音为“杜覽切”,音同“啖”,也有“徒濫切”的读法,与“啗”通假使用。书中指出:“嚪”字在《史记·乐毅传》中有出现,原文为“令赵嚪秦以伐齐之利”,意思是让赵国向秦国提出联合攻打齐国的利益建议。“註”中进一步解释为“嚪,進說之意”,即主动劝说、引诱对方接受自己的提议。

五、“嚪”字在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解说

从《集韵》和《说文解字》的角度看,“嚪”是与“啖”“啗”相通的一个字。古人常用此字形容言语上的引诱行为,尤其在战略谋划中频繁出现。例如《战国策》中便有类似用法,表示通过利益劝说他国结盟或作战。在古人的认知中,这不仅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政治智慧。

六、“嚪”字相关的诗词内容

虽然“嚪”字不常见于诗词歌赋之中,但由于其语义特征,在部分历史题材的诗作中偶尔也会出现。例如描写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诗篇中,有时会借用“嚪”字来表现游说诸侯、以利诱敌的情节。例如:

纵横策士巧如簧,嚪敌连横破楚邦。

此句表达了战国策士通过利益引诱的方式,破坏楚国联盟的策略行为。

七、“嚪”字相关的成语

目前汉语中尚无完全以“嚪”字为核心的成语,但可以借助其意义引申出一些相近表达:

1. 嚪利诱敌
2. 以利相嚪
3. 巧言嚪诱
4. 嚪人耳目
5. 贿赂嚪心

这些短语虽非标准成语,但在文学作品或古文中可用于形容通过利益进行引诱的行为。

八、“嚪”字组词(20个词语)

1. 嚪敌
2. 嚪人
3. 嚪利
4. 嚪诱
5. 嚪言
6. 嚪听
7. 嚪动
8. 嚪议
9. 嚪策
10. 嚪兵
11. 嚪财
12. 嚪计
13. 嚪心
14. 嚪情
15. 嚪术
16. 嚪言惑众
17. 嚪敌深入
18. 嚪利而行
19. 嚪敌合围
20. 嚪敌弃守

这些词汇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小说中,形容通过利益进行劝说或引诱的行为。

九、总结

“嚪”字作为一个古雅且含蓄的汉字,其主要含义在于“以利引诱”,在古代政治、外交乃至战争策略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人际关系与权力博弈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在现代生活中较少使用,但在起名、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领域仍有其独特价值。掌握这个字的含义与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化与社会心理。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