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说文解字 / 饏字的含义解析,饏字组词典故,饏字诗词解读

饏字的含义解析,饏字组词典故,饏字诗词解读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说文解字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5 更新日期: 2025-07-07 04:47

中国文字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字都蕴含独特的意义与内涵。“饏”字虽不常见于现代常用汉字中,却在古代文献中留有印记,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饏”字的意义
“饏”,拼音为 dàn,共十一画,属于“食”部。其基本含义是“食无味”,即食物缺乏滋味或味道寡淡。此字表达了人们对食物品质的一种评判标准,也隐含了生活清淡、饮食简朴的意味。

“饏”的读音与五行属性
该字读作 dàn,声调为第四声,发音干脆利落。从五行角度来看,由于“饏”属“食”部,与口腹之欲相关,因此多被归类为 土行,象征着滋养和大地所出之物。在命理学中,若八字喜土,使用“饏”字入名,或有助于平衡五行气场。

“饏”字用于起名的寓意
虽然“饏”字本义为“食无味”,但在取名时往往注重的是字形、音律与引申义。从“食无味”可延伸出“清雅”、“淡泊”之意,寓意孩子将来能以简驭繁,生活恬淡而内心丰盈。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子女远离浮华、追求内在修养的家庭。此外,“饏”字较为冷僻,也可彰显个性与文化底蕴。

《康熙字典》对“饏”字的解释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饏”,见于〈戌集下〉【食字部】,页码为1425第30。注释中指出:“【集韻】杜覽切,音澹。”说明“饏”与“澹”字同音。又引《玉篇》曰:“食無味也。”并指出“通作澉”,说明“饏”与“澉”在古语中有互通之意。这为我们理解该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饏”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解读
从古文角度观之,“饏”与“澹”皆有“清淡”之意,常用于形容心境宁静、生活朴素。《集韵》中将其音定为“dàn”,正与此义相符。古人认为“淡”是一种境界,不仅是味觉上的清淡,更是精神上的超然。“饏”字在此基础上更强调与饮食相关的意象,体现出一种“食亦知味,淡亦得心”的哲学思想。

与“饏”相关的诗词内容
尽管“饏”字在诗文中并不常见,但从与其同音字“澹”、“淡”相关的诗句中,仍可感受到其意境之美。例如王维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出一种静谧、淡泊的自然景象,与“饏”字所表达的生活态度遥相呼应。虽未直接使用“饏”字,但意境相通。

含有“饏”字的成语及词语
目前尚未发现明确包含“饏”字的成语,但可以从其近义词进行联想,如“淡而无味”、“清汤寡水”等,均可视为与“饏”义相近的表达方式。至于“饏”字本身组成的词语,虽不多见,但仍可以尝试构造一些新词,例如:

  1. 饏味
  2. 饏餐
  3. 饏饭
  4. 饏羹
  5. 饏香
  6. 饏淡
  7. 饏品
  8. 饏饮
  9. 饏茶
  10. 饏粥
  11. 饏肴
  12. 饏馐
  13. 饏宴
  14. 饏味儿
  15. 饏膳
  16. 饏果
  17. 饏菜
  18. 饏席
  19. 饏酒
  20. 饏食之味

总结
“饏”字虽非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字,但它背后的文化意蕴却不可忽视。从《康熙字典》的权威记录,到其在姓名学中的象征意义,再到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契合,均显示出其独特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食物状态的字眼,更是对人生境界的某种寄托。对于钟情传统文化的家庭而言,“饏”字不失为一个兼具古风与哲思的佳选。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