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_篦字基本解释,篦字含义,篦字意义

中华文字来之于远古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及形象文,都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运用的是简化文字和繁体文字,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内容来进行解说。https://zj.yi958.com/zidian/zidian.html
篦 繁体:篦 拼音:bì 简体笔划:16 繁体笔划:16 部首:竹 五笔输入法:ttlx
基本解释:
篦
bì
一种齿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称“篦子”。
以篦子梳:篦头。
笔画数:16;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253411535
详细解释:
篦
bì
【名】
齿密的梳头工具〖fine-toothedcomb〗
发短不胜篦。——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又如:篦箕(篦梳);篦梳(栉发用具);篦头铺(理发店);篦头待诏(梳头师傅)
篦
bì
【动】
用篦子梳发〖combwithfine-toothedcomb〗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又如:篦头
篦子
bìzi
〖fine-toothcomb〗同“篦”。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易德轩在线康熙字典 汉字解释:
篦 拼音:bi 繁体:篦 笔画:16 五行:木 吉凶:凶
汉字解释:
篦 <名>
齿密的梳头工具 [fine-toothed comb]
发短不胜篦。--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又如:篦箕(篦梳);篦梳(栉发用具);篦头铺(理发店);篦头待诏(梳头师傅)
篦 <动>
用篦子梳发 [comb with fine-toothed comb]
贼如梳,军如篦。--《明史·洪钟传》
又如:篦头
篦子
[fine-tooth comb] 同“篦”。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易德轩国学网,传承中华国学文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学文化新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