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_襞字基本解释,襞字含义,襞字意义

中华文字来之于远古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及形象文,都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运用的是简化文字和繁体文字,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内容来进行解说。https://zj.yi958.com/zidian/zidian.html
襞 繁体:襞 拼音:bì 简体笔划:19 繁体笔划:19 部首:衣 五笔输入法:nkue
基本解释:
襞
bì
衣服和肠、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皱襞。胃襞。
摺叠衣裙。
笔画数:19;
部首:衣;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13534
易德轩在线康熙字典 汉字解释:
襞 拼音:bi 繁体:襞 笔画:19 五行:水 吉凶:凶
汉字解释:
襞 <动>
折叠衣裙 [fold]
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
美襞积以酷烈兮。--张衡《思玄赋》
衣襞不县有虫。--王充《论衡·商虫》
又如: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襞幅(折叠布幅为衣裳)
裂,剖分 [split]。如:襞笺(裁纸作画。又作擘笺、劈笺)
襞 <名>
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 [lap]。如:襞积(衣服上的褶子)
易德轩国学网,传承中华国学文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学文化新园地。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康熙字典_奰字基本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