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_谤字基本解释, 谤字含义, 谤字意义 

康熙字典_谤字基本解释, 谤字含义, 谤字意义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说文解字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25-06-30 15:48

中华文字来之于远古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及形象文,都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运用的是简化文字和繁体文字,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内容来进行解说。https://zj.yi958.com/zidian/zidian.html

  谤 繁体:谤 拼音:bàng 简体笔划:12 繁体笔划:17 部首:讠 五笔输入法:yupy
  
  基本解释:
  
  谤
  
  (谤)
  
  bàng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责备: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笔画数:12;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4143454153
  
  详细解释:
  
  谤
  
  谤
  
  bàng
  
  【动】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criticiseopenly〗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诽谤〖defame;slander〗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韩愈《原毁》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诅咒〖curse〗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谤讪
  
  bàngshàn
  
  〖slander〗诽谤
  
  谤议
  
  bàngyì
  
  〖vilify〗非议
  
  动遭谤议

易德轩在线康熙字典 汉字解释:

谤 拼音:bang 繁体:謗 笔画:17 五行:水 吉凶:凶
汉字解释:
谤 <动>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同本义 [criticise openly]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诽谤 [defame;slander]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韩愈《原毁》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诅咒 [curse]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易德轩国学网,传承中华国学文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学文化新园地。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