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道德经注解(三十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注解(三十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931次 更新日期:2020年9月23日 >> 进入社区

国学文化是什么

  道德经注解(三十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注释:道常无为,但它又是无所不为的,如果王侯能够洞悉其中的微妙并把握住的话,万物都将自己发生变化,发生变化之后它们就会兴起,那么我会用质朴自然的方法来镇住它们,质朴自然也就是无欲,不放任自己欲望而使其静,天下便可以自行稳定。
道德经注解(三十四):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注解(三十五):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上德不追求有德,不以德为德,所以有德,而下德总追求不失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上德无为不会以为而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而为。上仁无为而不会以为而为,上义为之是以有而为。但在世间施行上之礼之道,却无人而理,背手而弃之。所以失道后才追求德,失去德后才追求仁,失去仁后才追求义,失去义后才追求礼。礼,只是因为人忠信不足,实在是乱的开始。有远见的人,看到道的虚华而能知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应该处其厚重,不居其薄,追求实在,而不是追求虚华,取真正有用的。

  评论:人不能体察天地万物之变化,不能合于道于是就只能追求德,而德又不能约束于人的时候,又追求仁,而仁失去了之后,只好追求义来相互约束,但义也失去了后,就只能追求礼法了,一步一步的约束逐渐降低。实际上光凭礼,是祸乱的开始,并非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从历史来看,礼不足,最后就只能是靠法了,以法定规矩对违法的进行惩罚,已经是最末无奈的手段了。如果人的素质够高,大家都遵守礼节,违法之事自然没有,遵守礼节后,再有相互的仁心,互助互爱,那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有了仁之后,再有德,那么人间的利益冲突就会大大减少,不公平的事就越来越少,有了德则再合于道,万事万物都遵守至高的道来进行,那么天下便能大同,万物将自宾,这才是最理想的模式。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