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国学篇
原文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粗糙的解释
道德分为道与德两个概念。
道,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有代表空无的一面,出有内含阴阳代表有的一面,还有无无既无,真然常寂的一面。
空无的一面表现在,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而内含阴阳的有的一面,表现在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
无论是先天未生还是后天已成,其中生生成成,无处不离道,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无时无处都在体现着一种完美的统一,从来不曾改变这,这个便是道。
德,是指天地禀性,受阴阳变化,再以五行四时影响,从而成为处处存在的规则,群生百姓生活在其中却不知。
所以,生之谓之道,畜而成之谓之德。
道即是从根源到演化中贯穿一切的东西,它不是规则,但它演化出来了规则,而规则又制约与促进着天地万物的变化,造成了万物的不同,这就是德。
没有道,万物不可能生,没有德,万物也无法化现。而生不见其始,成不见其终。去探索其隐奥,却无法追究到其宗本,所以入有之末,出无之先,不求其兆,而自然而然。
自然,指自且然也,其义指本来便是如此,在哲学上称为自指,这便是天地的关键。
如果用现代的系统论的观点来理解就是:
道是贯穿于始终造成一切开始与结束的根源,因为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即是指的自指性。
而德代表的就是道所产生的规则及规则的迭代,通过自指与迭代,万物发生了化生与演变。
模拟的实验观察
可以用一台摄像头与一个显示器来简单模拟一下这种系统,将摄像头的镜头对着显示器。
摄像头上拍到的是显示器上的图像,然后又会转入到显示器中,再不断地被摄像头拍摄。
如此便能完成一个自指迭代模拟。
当显示器上出现图案后,对该图案进行放大或缩小。
会惊奇地发现,图案中会呈现岛屿、星系、星球等,均似自然界之自然造物情状。
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
如果说现代科技中的一些发现,莫过于说分形了。分形基于一个最简单的说法:所有复杂的东西其实只是最简单的东西无数次的迭代。

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的多次迭代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朵。
其它还有很多令人惊异的图案,可以自行百度图片:“分形”。
分形的概念与德的概念息息相关:既有的规则及其迭代而产生万物的幻丽。
人类科学的进步,对真理的探求,其实根本上也是在对道的探索。
这里只说一些思考,未必是真理,但若能带来一些启发也是好的,道家文化渊源流长,在于它的正确性与客观性,现代科技很多可以作为道学理念的佐证。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德章第一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