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北张村古法造纸传人仅18岁 对72道工序手艺纯熟

北张村古法造纸传人仅18岁 对72道工序手艺纯熟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8 更新日期: 2016-01-22 16:16

北张村古法造纸传人仅18岁 对72道工序手艺纯熟
 
         易德轩讯 一路奔赴秦岭。终南如屏,已在眼前。过了沣河,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便静卧在这山水环绕间。
  记者叩开了北张村一户挂着“楮皮纸抄制技艺传习所”牌子的农户大门。眼前这位腼腆的“95后”年轻人,就是如今这北张村古法造纸技艺最年轻的传人。他叫张刚,今年才18岁。
  后院里,古朴的木质工具、盛满纸浆的石槽、盛穰的石臼,这个家庭作坊让记者瞬间有一种穿越历史之感。
  跳进石槽边齐腰深的坑里,张刚拿起木杆,将石槽里的纸浆搅拌均匀。接着,他用一扇特制的竹帘,娴熟地在纸浆槽里荡了几荡,滤掉水后,便“捞”出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纸浆膜,然后再掀去竹帘,把纸浆膜在一旁垒成堆,压出水分。
  几个连贯动作,前后不过一分钟。“别看就这几下子,要想把握好力度,没有一两年功夫学不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说,“他这每张纸都是严格按照两千年传承下来的古法来制作,从打帘子、蒸构树瓤、做纸浆到捞纸、晒纸,前前后后有72道工序哩!”
  年纪轻轻的张刚手艺如此纯熟,还要感谢他的爷爷、76岁的老艺人张逢学。在屋子另一头,张逢学老人正忙着将树皮用木杵踏成薄片,好给孙子提供原料。张刚的母亲则负责将儿子垒成堆压出水分后的纸浆膜一层层掀开,再用刷子刷到墙上晾晒。“虽然现在销路窄了,但一年还能卖个5万多张,不少书画爱好者仍慕名而来”。
  午后,张逢学捧着刚刚制好的纸张,珍视地翻捡着。阳光洒在光泽度虽不高但韧性极强的纸张上,仿佛焕发着新生。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