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皿方罍在上海展出 (图)

皿方罍在上海展出 (图)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1 更新日期: 2015-11-20 15:54

皿方罍在上海展出  (图)


      易德轩讯 飘零异域多年的青铜瑰宝皿方罍(音léi)重返故土湖南,成为一个重大的文化事件。昨天,身、盖合体后的这件商周时期铸造的“方罍之王”,在上海博物馆隆重登场,其雄伟的气势,瑰丽的纹饰令所有观众屏住呼吸。联手办展的湖南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从《诗经》中取词,为该展定名为“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
  回归后
  首次走出湖南
  本次展览是湖南省博物馆以2014年“皿方罍”回归这一重大文化事件为契机而举办的,共精选包括皿方罍在内的11件湖南出土的青铜器珍品,以让广大观众领略三湘四水孕育的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独特魅力。这也是皿方罍回归后首次走出湖南展出。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为目前所见商周青铜罍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器物,被誉为“罍王”,1919年,它出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小山村中,后器身被文物商人购得,流失海外,自此,身、盖分离近一个世纪。2014年6月,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皿方罍器身终于回归故乡——中国湖南。身、盖合一的皿方罍现已成为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此次,皿方罍被安置在上博四楼小展厅展出,观众们可以隔着玻璃近距离观看。皿方罍盖为屋顶形,中央有屋顶形盖钮,盖、器子母口。直颈圆肩,腹壁斜收,下置外侈的高圈足,圈足上方四面各有一个方形小镂孔。肩部左右两侧设兽首衔环耳,前后两侧设兽首,正面腹部下方置一兽首鋬。通体自盖至圈足的四隅、四面中央均设有钩状棱脊。盖面与腹部装饰相同的兽面纹,颈部、上腹部、圈足饰鸟纹,肩部饰龙纹,上腹部鸟纹中间还饰有牛角兽面纹。盖铭为两行八字:“皿天全作父己尊彝”;器铭为三行六字:“皿作父己尊彝”。
  湖南商周青铜器以造型独特、纹饰精美、铸造精良著称于世,此次同时展出的其余青铜器均精选于湖南发现的300多件商周青铜器,是湖南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离湘展
  为何首选上博?
  皿方罍归国合体后,离湘展览的首站即选定上海博物馆,是因为上海博物馆与皿方罍的回归之路颇有渊源。1992年,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见到了皿方罍器身,确认器身与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盖为一套,曾有意促成器、盖合璧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后因故没有实现。2001年,新田栋一将皿方罍交美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上博曾有意征集,但被一位法国买家以924万美元拍得,创下了当时中国青铜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最。上海博物馆当年虽未成功促成皿方罍回归祖国,但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流失海外国宝文物的抢救工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对这个展览期待已久。凝聚了各方力量皿方罍才重回故乡,成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收藏。鉴于上海博物馆与湖南博物馆多年的友谊和因缘,双方经过三个月的洽谈、策划,终于办起了这次展览。这是皿方罍在湖南省外的首次合体展出,意义重大。”
  据介绍,“酌彼金罍”语出《诗经》,意为用那青铜之罍,斟上美酒。湖南与上海的两座博物馆期望这些来自三湘大地的青铜器珍品,能像醇厚的美酒一样,让各位观众陶醉其中。
  展览今起向公众开放,将持续到2016年1月31日。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