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史库 / 凡例

凡例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四库全书_史库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8 更新日期: 2019-11-27 18:00

一、本校釋以樂祖謀越絕書點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第一版)為底本,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漢魏叢書本、增訂漢魏叢書本為參校本,參考錢培名校本(叢書集成初編本)、張宗祥校註本(商務印書館一九五六年版),並廣搜類書、地誌、史註、集註四十餘種古籍文獻,輯錄其中全部越絕書舊文,詳加考校。

二、凡底本中訛字、衍文以及脫、倒、錯簡等等,一般不改,僅於本條校釋下考證說明,或附前人之說;明顯錯誤又證據充分者,則加以訂正,凡訂正之處皆於本條校釋下說明改正理由。

三、底本原有新式標點,並按文義分段。標點、分段一般仍其舊,但或有可商之處,亦加以改正。

四、錢培名、張宗祥、樂祖謀三家校語及有關註文,悉加採錄,但三家校語雷同者,僅取其時代靠前者為說。至於古今各家研究越絕書之言,唯錄其精華,不復畢採,以避煩猥叢雜之病。

五、凡錄前人之說,皆標其姓名,引其著述,散於越絕書正文之下。前說或有可商,或二說不同,校釋則加以考辨;前人未校未釋之處,作者凡有一管之見,校釋亦詳為補正,並以「步嘉謹按」字樣別出。

六、本校釋以校為主,輔之以釋。解釋工作以考證史實、指明典故出處、疏通文字為本,至於疑難待辨之處,不強為之釋,非唯臧藏拙,亦守不知蓋闕之古訓。

七、本校釋先校後釋,所引前人之說也如是。

八、本校釋徵引典籍文獻一百四十餘種,具體書名詳見徵引文獻一覽。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卷第二 地理类二
下一篇文章: 越絕卷第一 »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