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围炉夜话》第十一则: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围炉夜话》第十一则: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5 更新日期: 2024-09-03 07:52

  《围炉夜话》第十一则: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第十一则: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原文】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社会的风气日渐奢侈放纵,这种现象愈来愈变本加厉,一直没有改善的迹象,真希望能出现一个不同于流俗而又质朴的才德之士,大力呼吁,改善现有的奢靡风气,使社会恢复原有的善良质朴;世人已逐渐失去清廉知耻的心,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完全不知廉耻,如何才能出现一位重视名誉和气节的有德之士,唤醒世人的廉耻心,作为世人的榜样呢?
  《围炉夜话》第十一则:君子力挽江河 节士光争日月
  【注释】
  
  奢淫:奢侈放纵。
  
  靡所底止:没有止境。
  
  安:如何。
  
  敦古朴:不同于流俗,厚道而不浮华。
  
  力挽江河:大力改变现有的不良现象,使恢复之。
  
  名节:名誉和气节。
  
  君子:有才德的人;
  
  大人:这里意同君子。
  
  【评语】
  
  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往往随俗浮沉而不自觉。古代人重视道德与气节,贤人的提倡、教化,能使众人群起效尤。然而,现代社会工商进步,众人虽受教育,却未必能抗拒社会的潮流和诱惑。在这个时代,就更需要有清醒的脑子、廉洁的心性与大无畏的勇气,才能起来大声疾呼,认真努力,改善社会风气,由浊转清。“廉”是不该取的不取,“耻”是做了不正当的事会感到惭愧;然而,社会上却有人为自己欺骗的行径而沾沾自喜。人心的堕落才是最可悲的,因为人失去了羞耻心,便与禽兽无异;全社会的人若失去了羞耻心,便成为禽兽的社会。如果有“君子”再提倡崇尚气节、重视名誉的社会道德,那他承先启后的功劳,足可与日月争辉了。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