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齿坐呈山南诸隐】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齿坐呈山南诸隐】原文及解析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8 更新日期: 2021-07-09 14:04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出有关于唐诗【齿坐呈山南诸隐】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唐诗三百首之【齿坐呈山南诸隐】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齿坐呈山南诸隐
  
  作者:孟浩然 年代:唐 体裁:五排
  
  习公有遗坐,高在白云陲。①
  
  樵子不见识,山僧赏自知。②
  
  以余为好事,携手一来窥。
  
  竹露闲夜滴,松风清昼吹。
  
  从来抱微尚,况复感前规。③
  
  于此无奇策,苍生奚以为。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齿坐呈山南诸隐】原文及解析
  ① 习公:习郁,东汉襄阳人,字文通,官侍中,于岘山南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晋山简每临池此,常醉呼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② 见不识:一作“不见识”。
  
  ③ 微:指谢弘微,事见《南史·谢弘微传》。
  
  【作者小传】: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国学经典唐诗三百首【齿坐呈山南诸隐】原文及解析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