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到底是经先?还是典先?

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到底是经先?还是典先?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20-07-16 22:43

  我们学习经典的次第,到底是经先,还是典先?

  我讲的不一定对,我们交流,我讲得不对,请不要放在心上。

  很多人认为,经先,还是典先,问题不大,

  以前,我是没有明确这个问题的,有人认为经比较难,不要先,先典,会容易明白经,

  现在有必要说明一下,大家心中如果有疑惑,行动就会受影响,这个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能够看到我的用心,能帮助大家提高认识,我就会非常开心。

  某读经流派明确表示,必须典先,经后,对经典的学习,更有益,

  所以,根据他们的建议,是四书先,诸经后,与三字经里讲的是一样的。

学习国学经典的顺序,到底是经先?还是典先?

 

  我们来看一看房子的建造过程,

  经,好比是钢筋,起结构的作用,

  典,好比是水泥,火砖,起丰满,完善的作用,

  这个比喻,不知大家能不能接受。

  那么先把结构做好,再做砖墙,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如果先做砖墙,

  然后再加钢筋,我们会发现,已经加不进去了,

  以水泥,火砖为先,造成的结果,是很难再做高楼。

  经典的次弟,我认为这个比喻,是恰当的。

  为什么这么多人,认为经难?

  就是因为先典,先容易,这是个学风问题,

  这个不是现在造成的,从朱子以来,四书排到五经之前,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所以中国的读书人,越来越没有出息。

  而在四书没有排到五经之前,

  在先秦,唐汉,我们多少厉害的人物?!

  现在很多专家,教授,仍然受到这个学风的制约,而跳不出来,为什么我可以跳出来呢?

  就因为我是经典的门外汉,没有受到太多的制约,

  虽然我是先读论语,但是还完全不懂的情况下,之后开始了易经,

  在完全不懂的情况下,可以说我是同步进行的,

  在经典融会贯通的时候,我才发现,真正重要的,是经,不是典。

  其实经,也包括了典的内容,精华。

  比如讲做人,讲君子,讲仁,易经中同样大量涉及,

  但是,典就不一定有经的内容。

  经,仿佛是大海,典,仿佛是河流。

  所以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不能再典先,必须经先。

  如果,我们真是希望孩子成为栋梁之材的话。

  近期所进行的读经教育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

  我们认为孩子难的经,事实上孩子们同样愉快地接受,

  而且,喜欢经的孩子,明显比喜欢典的孩子,多得多,喜欢的程度,也要高得多。

  从读经的效果看,读经的孩子,更显得自强,活泼,读典的孩子,多数,给人感觉不阳光,阴气重。

  包括喜欢经的成年人,与喜欢典的成年人,都有鲜明的区别,

  读经的开朗,开明,容易接受新思想,胸襟开阔,生活也丰富,精神,物质,均较富有,代表人物……

  喜欢典的,则固执不化,自大,不接受新思想,

  理论为主,实践能力弱,甚至不少生活困难。

  生活中,这种人很多,我认识的,不在少数。

  所以,我真的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不要再迷惑,

  这些道理,不是专家教授会告诉你的,是我们这样的实践者,实践出来的。

  认为我讲得不对的,也没关系,继续走自己的路。

  即使别人不对,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因为各有因缘

  我从来都告诉大家,我讲的,不一定对,大家多思考,多思考。

  至于三字经,为什么会安排典先经后呢?

  因为三字经的年代,是宋代,宋代的主流学问,由朱熹确定了。

  如果我们还不明白经典的次第,中华文化,要谈复兴,只能是一场梦。

  所幸我们以平民之力,举起了易经的大旗,

  跟随我们学习易经的家庭,已达数千之众,并且景从者,逐年翻倍。

  易生生不息的力量,在经典推广中,也表现无遗。

  夫易,广矣,大矣,深矣,远矣,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万物无不化育,千秋咸可被泽。

  这股力量,已成势不可挡之势,让我们试目以待吧!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