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兵马俑一号坑夹层有两千年前炭化严重的丝织品遗存

兵马俑一号坑夹层有两千年前炭化严重的丝织品遗存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48 更新日期: 2014-03-17 10:39

兵马俑一号坑夹层有两千年前炭化严重的丝织品遗存 



    易德轩讯 考古专家最近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笼箙”木炭取样鉴定时发现,其材质是被称作木中之王的“梓木”。在笼箙器壁的朽迹中还发现2000多年前的丝织品遗存,但炭化严重。专家称,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秦代漆器工艺弥足珍贵。


  “笼箙”是战车的辐车上装弓弩、箭头等兵器的容器箱。三处笼箙遗存发现于一号坑的G9过洞内,分属于两辆战车,里面装有铜箭头,但没有箱盖,这是兵马俑坑中的首次发现。专家采集了两份木炭样品进行鉴定发现,笼箙的木炭为梓树属木材炭化而成。一号车笼箙有两层漆层,较厚,而二号车笼箙只有一层薄漆。弥足珍贵的是,在一、二号车的笼箙里发现附着的丝织物,这是2000多年前的丝织品遗存。在对一号车笼箙夹层木炭样品进行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一层很薄的漆膜,用双片刀将漆皮轻轻剥离后,炭块上贴附着一层纵横交叉的织痕,通过体式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专家确认这是纺织物。它由清晰交织的丝线织成,呈平纹组织,每平方厘米约有30根经线和30根纬线。丝线由几十根茧丝合成一股,平均直径约0.38毫米。丝织物里、外两面分别有一层细腻漆灰,外髹漆膜。


  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丝织物的经纬线都经过捻,外观呈细鳞状,织物表面呈绉折纹状。估计可能是绉纱,或者是比纱较重的縠。纱的经纬线极纤细,是丝织品中最纤细、稀疏的品种。縠是经纬丝均加强捻,且捻向相反,外观呈细鳞状,质地略比纱重。


  专家说,笼箙里的丝织物之所以炭化,可能是因为丝织物的里面是木材,外面是一层或两层漆膜和漆灰,具有很好的封闭功能,导致不完全燃烧所致。古人在丝织物上髹漆,为的是让丝织品硬度增大,易于定形。另外,涂漆层既隔绝了空气,又隔绝了水分,提高了丝织物和木材的耐腐性。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