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通知
12345 2025-4-11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国学经典中感受道德的熏陶

国学经典中感受道德的熏陶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6 更新日期: 2013-08-26 11:46

国学经典中感受道德的熏陶



   易德轩讯: 国学经典之所以能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文学和哲学的双重魅力。其中的妙言佳句不仅能提高个人修养,也承载着适用于大众的生存智慧和处世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经过历史的打磨和检验,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品之如醍醐灌顶,用之使人生充实圆满。由绍兴元培中学校长周菊芳和她带领的团队所编著的这本《国学美德》装帧古朴、内容通俗又深刻,对传统美德进行了很好的梳理和消化,同时也为我市中小学的德育增添了一本很好的素材。   


  《国学与美德》分上下两册,共四大部分:修身养性、以德待人、爱国明智、勤学晓礼,各部分又有不同的专题组成,如修身养性中包括正心、智勇、俭约、知耻、自重、奉公、遵纪、改过等。每个小专题下又有文本解读、阅读链接、理解与践行。这些分类凝聚了元培中学德育团队对中国传统美德的思考,既考虑国学经典的权威性、严肃性,又考虑可读性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注重理性材料与感性材料相结合,控制文字难度和文本长度。遵守循序渐进、教师辅导与学生自学结合、认知与践行统一的原则,以求德育的最佳效果。


  众所周知,目前社会公共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大的有毒奶粉事件、医生卖婴事件等,小的有中国式过马路、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等,正如编者所说的“让我们越来越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苍白和无奈”,同时也认识到“学校德育对学生和社会的重要性”。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国内学校德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其根本是受当前社会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如社会和家长给学校太多的升学率和名校率的压力,以致一些教育工作者也难负其重,而对学生真正需要的“正心”活动却少了,人性在应试教育下变得异化和扭曲。


  因此,我们需要呼唤社会多给学校松绑,让他们沿着教育的理想不断前行。在追求学校德育的道路上,我们的乡贤蔡元培曾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理想,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德育需适合学生身心”“在做中学”等理念。在《国学与美德》这本书中,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个道德修养好的人也是一种美,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城市最美的应该是人”,我觉得深有道理。我们中国传统中的“翩翩君子”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人格吗?


  另外,本书把国学经典进行消化,并在阅读延伸中增加故事,这种教育的方式更适合学生。当然,德育需要践行,需要活动来支撑,希望今后元培中学多设计些载体,让学生在贴近的活动中得到身心成长。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