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就业率变成“政绩工程”使得虚拟就业率偏高

就业率变成“政绩工程”使得虚拟就业率偏高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0 更新日期: 2013-07-20 21:37

就业率变成“政绩工程”使得虚拟就业率偏高


  易德轩讯:“进入7月下旬,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工作已进入尾声。由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完成的“2013届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分析报告”显示,所谓“就业难”主要是难在结构性矛盾突出,岗位与大学生理想间的匹配度存在距离。然而,相关部门在统计就业率时的“虚高”状况更令人担忧。


  此份报告所用的数据均来自挂网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末至今年6月末,收回有效问卷共59409份。


  专业对口难


  在被调查的2013届毕业生中,签约工作与专业无关的最主要原因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很难找”(占42%),这与不同工作岗位人员的需求量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5%,本科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3%,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越高。这与不同类型毕业生培养特点有关,教育程度越高,工作领域也越专。


  就业率虚高


  在这份报告所附的链接中,还提出了一个值得警醒的问题——通过“假就业”刷高就业率。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先签就业协议,否则就不许参加论文答辩、不能拿到毕业证。部分学生为了应付学校,索性造假作为权宜之策,自己刻章“签就业协议”,上淘宝网站花上百余元购买就业协议,找超市老板两元钱盖一个章签假就业协议。而这些就业协议最终都会成为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大学生就业率的依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就业率已经成为个别地方的“政绩工程”。对于高校而言,就业率不但关系到专业的生死,还事关学校的形象和招生。在利益纠葛下,就业率弄虚作假就不足为奇了。他建议必须改变就业率统计方式,应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来统计,避免学校急功近利“刷数据”。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多重措施保护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