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宋史》列传 卷七
《宋史》是二十六史之一,收录于《六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六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中国历史-《宋史》列传 卷七
列传 卷七
秦国大长公主 太祖六女 太宗七女 真宗二女 仁宗十三女 英宗四女 神宗十女 哲宗四女 徽宗三十四女 孝宗二女 光宗三女 魏惠献王一女 宁宗一女 理宗一女
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初适米福德,福德卒。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封燕国长公主,再适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第兴宁坊。开宝六年十月薨,太祖临哭,废朝五日,赐谥恭懿。真宗追封大长公主。元符三年,改秦国。政和四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
有姊一人,未笄而夭。建隆三年,追封陈国长公主。元符改封荆国大长公主。政和改封恭献大长帝姬。

太祖六女。申国、成国、永国三公主,皆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开宝三年,封昭庆公主,下嫁左衞将军王承衍,赐第景龙门外。太宗即位,进封郑国。淳化元年,改封秦国。真宗至道三年,进长公主。大中祥符元年薨,赐谥贤肃。元符改封魏国大长公主。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鲁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封延庆公主,下嫁左衞将军石保吉。太宗即位,进封许国。淳化元年,改晋国。真宗初,进长公主。大中祥符二年,进大长公主。薨,赐谥贤靖。元符改封鲁国。政和改贤肃大长帝姬。
陈国大长公主,开宝五年,封永庆公主,下嫁右衞将军魏咸信。太宗即位,进封虢国。淳化元年,改齐国。真宗初,进许国长公主。咸平二年薨,谥贞惠,後改恭惠。景佑三年,追封大长公主。元符改封陈国。政和改贤惠大长帝姬。
太宗七女。长滕国公主,早亡。
徐国大长公主,太平兴国九年,封蔡国,下嫁左衞将军吴元扆。淳化元年,改魏国。薨,谥英惠。至道三年,追封燕国长公主。景佑三年,进大长公主。元符改徐国。政和改英惠大长帝姬。
邠国大长公主,太平兴国七年为尼,号员明大师。八年卒。至道三年,追封曹国长公主。景佑三年,进大长公主。元符改邠国。
扬国大长公主,至道三年,封宣慈长公主。咸平五年,进鲁国,下嫁左衞将军柴宗庆,赐第普宁坊。宗庆,禹锡之孙,帝命主以妇礼谒禹锡等。历徙韩、魏、徐、福四国。仁宗立,进邓国大长公主。明道二年薨,追封晋国,谥和靖。元符封扬国。政和改和靖大长帝姬。主性妬,宗庆无子,以兄子为後。
雍国大长公主,至道三年,封贤懿长公主。咸平六年,下嫁右衞将军王贻永,进封郑国,赐第。景德元年薨,谥懿顺。景佑三年,追封大长公主。皇佑三年,改韩国。徽宗改封雍国。政和改懿顺大长帝姬。
衞国大长公主,至道三年,封寿昌长公主。大中祥符二年,进封陈国,改吴国,号报慈正觉大师。改楚国,又改邠国。天禧二年,改建国。乾兴元年,封申国大长公主。天圣二年薨,赐谥慈明。徽宗改衞国。政和改慈明大长帝姬。
荆国大长公主,幼不好弄,未尝出房闼。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欲以观其志,主独无所取。真宗即位,封万寿长公主,改随国,下嫁驸马都尉李遵勖。旧制选尚者降其父为兄弟行,时遵勖父继昌亡恙,主因继昌生日以舅礼谒之。帝闻,密以兼衣、宝带、器币助其为寿。遵勖宾客皆一时贤士,每燕集,主必亲视饔饎。尝有盗入主第,帝命有司讯捕。主请出所逮系人,以私钱募告者,果得真盗,法当死,复请贳之。历封越、宿、鄂、冀四国。明道元年,进魏国。
初,遵勖出守许州,暴得疾,主亟欲驰视之,左右白:须奏得报乃可行,主不待报而往,从者裁五六人。帝闻,遽命内侍督诸县逻兵以衞主车。其後居夫丧,衰麻未尝去身,服除,不复御华丽。尝燕禁中,帝亲为簪花,辞曰:「自誓不复为此久矣。」尝因浴仆地,伤右肱,帝遣内侍责侍者,主曰:「早衰力弱,不任步趋,非左右之过。」由是悉得免。
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之事。尝诫诸子以「忠义自守,无恃吾以速悔尤」,视他子与己出均。及病目,帝挟医诊视,自后妃以下皆至第候问。帝亲〈舌氐〉其目,左右皆感泣,帝亦悲恸曰:「先帝伯仲之籍十有四人,今独存大主,奈何婴斯疾!」复顾问子孙所欲,主曰:「岂可以母病邀赏邪?」赉白金三千两,辞不受。帝因谓从臣曰:「大主之疾,倘可移於朕,亦所不避也。」主虽丧明,平居隐几,冲淡自若。诫诸子曰:「汝父遗令:柩中无藏金玉,时衣数袭而已。吾殁後当亦如是。」
皇佑三年薨,年六十四。帝临奠,辍视朝五日。追封齐国大长公主,谥献穆。徽宗改封荆国。政和改献穆大长帝姬。
真宗二女。长惠国公主,早亡。
昇国大长公主,初入道。明道二年,封衞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庆历七年,追封鲁国,谥昭怀。徽宗改封昇国大长公主。政和改昭怀大长帝姬。
仁宗十三女。徐国、邓国、镇国、楚国、商国、鲁国、唐国、陈国、豫国九公主,皆早亡。
周、陈国大长公主,帝长女也。宝元二年,封福康。嘉佑二年,进封兖国。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故择其兄子李玮使尚主。玮朴陋,与主积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门入诉,玮皇惧自劾。谏官王陶论宫门夜开,乞绳治护衞,御史又共论主第内臣多不谨,帝为黜都监梁怀一辈十余人。後数年不复协,诏出玮於外,主降封沂,屏居内廷。久之,复召玮,使为驸马都尉如初。英宗立,进越国长公主。神宗治平四年,进楚国大长公主。
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辅臣议谥,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庄孝,追封秦国。徽宗加周、陈国。政和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
秦、鲁国贤穆明懿大长公主,仁宗皇帝第十女也。母曰周贵妃。嘉佑五年,封庆寿,进惠国。治平四年,进许国大长公主。下嫁吴越忠懿王之曾孙、右领军衞大将军钱景臻。改韩、周、燕国。徽宗朝,进秦、魏两国。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长帝姬。
靖康二年,诸帝姬北徙,姬以先朝女,金人不知,留于汴。建炎初,复公主号,改封秦、鲁国。避地南渡,贼张遇掠其家,中子愕被害。公主至扬州朝谒,复避地之闽。
绍兴三年,自闽至会稽,请入见,因留居焉。後徙台州。上以公主行尊年高,甚敬之,每入内,见必先揖。靖康中,戚里例纳节,至是,公主为其子忱请还旧官,上以忱为泸川节度使,仍诏戚里不得援例。久之,又为忱请优赐推恩,上重违之,加忱开府仪同三司。时主有三子,愐、恺非己所出,故独厚於忱。上戒之曰:「长主寿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锺庆於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感服。
薨,年八十六。上辍朝五日,幸其第临奠,诏子孙皆进官一等。谥曰贤穆。二十九年,加谥明懿。
兖国大长公主,帝第十一女也。嘉佑六年,封永寿。进荣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邠国大长公主。熙宁九年,改鲁国。下嫁左领军衞大将军曹诗。主性俭节,於池台苑囿一无所增饬。十年夏,旱,曹族以主生日将盛具为寿,主曰:「上方损膳彻乐,吾何心能安。」悉屏之。
元丰六年薨,年二十四,追封荆国,谥贤懿。迁其二子晔、旼皆领团练使。徽宗追封兖国,又改贤懿恭穆大长帝姬。
燕、舒国大长公主,帝第十二女也。嘉佑六年,封宝寿。八年,进封顺国长公主。治平四年,进冀国大长公主。元丰五年,改魏国,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八年,进楚国。徽宗改吴国,进吴、越国,改秦、兖国。政和二年薨,追封燕、舒国,谥懿穆,复改懿穆大长帝姬。
英宗四女。舒国公主,早亡。
魏、楚国大长公主,帝长女。嘉佑八年,封德宁。治平三年,进封徐国,下嫁左衞将军王师约。四年,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薨,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惠和。元佑四年,追封秦国。徽宗追封魏国,加韩、魏国,改魏、楚国,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魏国大长公主,帝第二女,母曰宣仁圣烈皇后。嘉佑八年,封宝安公主。神宗立,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下嫁左衞将军王诜。诜母卢寡居,主处之近舍,日致膳羞。卢病,自和汤剂以进。帝厚於姊妹,故主第池蘌服翫极其华缛。主以不得日侍宣仁於宝慈宫,居常悒然。间遇旱暵,帝降损以祷,主亦如之,曰:「我奉赐皆出公上,固应同其休戚。」帝居慈圣光献皇后丧,毁甚,主曰:「吾与上同体,视此亦复何聊!」立散遣歌舞三十辈。
元丰三年,病笃。主性不妬忌,王诜以是自恣,尝贬官。至是,帝命还诜官,以慰主意。太后临问,已不省,后恸哭,久稍能言,自诉必不起,相持而泣。帝继至,自为诊脉,亲持粥食之,主强为帝尽食。赐金帛六千,且问所须,但谢复诜官而已。明日薨,年三十。帝未上食即驾往,望第门而哭,辍朝五日。追封越国,谥贤惠。後进封大长公主,累改秦、荆、魏三国。
主好读古文章,喜笔札,賙恤族党,中外称贤。诜不矜细行,至与妾奸主旁,妾数抵戾主。薨後,乳母诉之,帝命穷治,杖八妾以配兵。既葬,谪诜均州。子彦弼,生三岁卒。
韩、魏国大长公主,帝第三女,与魏国同生。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衞国,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越、楚国,加今封。政和三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薨。
神宗十女。楚国、郓国、潞国、邢国、邠国、兖国六公主,皆早薨。
周国长公主,帝长女也。母曰钦圣宪肃皇后。封延禧公主。生而警悟,自羁丱习嗜宛如成人。年十二卒,帝后皆变服哀送。追赠燕国。元符末,改封周国。
唐国长公主,帝第三女也。始封淑寿公主。初,帝念韩琦功德,欲与为婚姻,故哲宗缘先帝意,以主降琦之子嘉彦。历封温、曹、冀、雍、越、燕六国。政和元年薨,追封唐国长公主。
潭国贤孝长公主,帝第四女也。母曰宋贵妃。始封康国。绍圣四年,下嫁王遇。历韩、鲁、陈、郓四国。大观二年薨,追加封谥。
徐国长公主,帝幼女也。母曰钦成皇后。始封庆国,进益、冀、蜀、徐四国。年及笄,犹处圣瑞宫。侍母疾,昼夜不暂去,药饵非经手弗以进。迨疾革,号恸屡绝,左右不忍视。
崇宁三年,下嫁郑王潘美之曾孙意。事姑修妇道。潘故大族,夫党数千百人,宾接皆尽礼,无里外言。志向冲淡,服玩不为纷华,岁时简嬉游,十年间惟一适西池而已。再生子,不成而死,媵妾得女,拊视如己出。政和三年,改称柔惠帝姬。五年薨,年三十一,追封贤静长帝姬。
哲宗四女。邓国、扬国二公主,早亡。
陈国公主,始封德康公主,进瀛国、荣国。大观四年,下嫁石端礼,徙陈国。改淑和帝姬。政和七年薨。
秦国康懿长公主,帝第三女也。始封唐懿,进嘉国、庆国。政和二年,改韩国公主,出降潘正夫。改淑慎帝姬。靖康末,与贤德懿行大长公主俱以先朝女留于汴。建炎初,复公主号,改封吴国。觐上于越,以玉管笔、小玉山、奇画为献,上温辞却之。避地至婺州。
绍兴四年入见,其子尧卿等五人各进官一等。主奏言:「祖宗以来,驸马都尉石保吉、魏咸信、柴宗庆皆除使相。今正夫历事四朝,在汴京曾建议迎陛下,至杭州又言禁衞未集,预宜防变,乞除开府。」上不许。八年再入见,留宫中三日。时极暑,上每正衣冠对之饮食,又为正夫求恩数,上曰:「官爵岂可私与人,况今日多事,未暇及此。」时赵鼎当国,方论羣臣绍述之奸,颇抑正夫。鼎去位,正夫始得开府之命。给事中刘一正言其非旧制,恐援例者多,乃诏:「哲宗惟正夫为近亲,余人毋得援例。」显仁太后归,主同秦、鲁国大长公主迎于道。十九年,又入朝。子长卿、粹卿、端卿皆自团练使陞观察使,从所请也。孝宗即位,进封秦国大长公主。隆兴二年薨,谥康懿。
主在日,正夫官至少傅,封和国公;温卿宁国军承宣使,长卿宁江军承宣使,端卿昭信军承宣使,清卿容州观察使,墨卿、才卿并带团练使,其盛如此。正夫薨於绍兴二十二年,赠太傅。
徽宗三十四女。政和三年,改公主号为帝姬,国号易以美名,二字。
嘉德帝姬,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下嫁左衞将军曾夤。
荣德帝姬,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下嫁左衞将军曹晟。
顺淑帝姬,初封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及改帝姬号,追封顺淑。
安德帝姬,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下嫁左衞将军宋邦光。
茂德帝姬,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下嫁宣和殿待制蔡鞗。
寿淑帝姬,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寿淑。
惠淑帝姬,初封惠庆公主。薨,追封邓国。及改帝姬号,追封惠淑。
安淑帝姬,初封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安淑。
崇德帝姬,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寻改帝姬号。下嫁左衞将军曹湜。再封崇德。宣和二年薨。
康淑帝姬,初封康庆公主,改封承福。薨,追封商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康淑。
荣淑帝姬,初封崇庆公主,改封懿福。薨,追封蔡国。及改帝姬号,追封荣淑。
保淑帝姬,初封保庆公主。薨,追封鲁国。及改帝姬号,追封保淑。
成德帝姬,初封昌福公主。改号帝姬,再封成德。下嫁向子房。
洵德帝姬,初封衍福公主。改号帝姬,寻改封洵德。下嫁田丕。
悼穆帝姬,初封徽福公主。改号帝姬。薨,追封悼穆。
显德帝姬,初封显福公主。改号帝姬,寻改封显德。下嫁刘文彦。
熙淑帝姬,初封熙福公主。薨,追封华国。及改帝姬,追封熙淑。
敦淑帝姬,初封寿福公主。薨,追封泾国。及改帝姬,追封敦淑。
顺德帝姬,初封顺福公主。改号帝姬,寻改封顺德。下嫁向子扆。
柔福帝姬,初封柔福公主。後改帝姬。
申福帝姬,初封。薨,追封冲慧。
宁福帝姬,政和四年封。
保福帝姬,追封庄懿。
贤福帝姬,追封冲懿。
仁福帝姬,追封顺穆。
和福帝姬。
永福帝姬。
惠福帝姬。
令福帝姬。
华福帝姬。
庆福帝姬。
仪福帝姬。
纯福帝姬。
恭福帝姬。
右三十四帝姬,早亡者十四人,余皆北迁。独恭福帝姬生才周晬,金人不知,故不行。建炎三年薨,封隋国公主。
安德帝姬有遗女一人,後适嗣秀王伯圭,封秦国夫人。
荣德帝姬至燕京,驸马曹晟卒,改适习古国王。绍兴中,有商人妻易氏者,在刘超军中见内人言宫禁事,遂自称荣德帝姬。镇抚使解潜送至行在,遣内夫人验之,诈。付大理寺,狱成,诏杖死。
又有开封尼李静善者,内人言其貌似柔福,静善即自称柔福。蕲州兵马钤辖韩世清送至行在,遣内侍冯益等验视,遂封福国长公主,适永州防御使高世荣。其後内人从显仁太后归,言其妄,送法寺治之。内侍李〈忄癸〉自北还,又言柔福在五国城,适徐还而薨。静善遂伏诛。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从梓宫来者以其骨至,葬之,追封和国长公主。
孝宗二女:长嘉国公主,绍兴二十四年,封硕人,进永嘉郡主,三十二年卒。诏以医官李师克等属吏,孝宗时居东宫,奏:「臣女幼而多疾,不宜罪医。」遂寝。乾道二年,赠嘉国公主。次女生五月而夭,未及封。
文安郡主,光宗长女也;次女封和政郡主;季女封齐安郡主。皆早卒。绍熙元年,并追赠公主。
安康郡主,魏惠献王女也。初封永宁郡主,改封通义。以父遗表,遂升安康。归殿前司前军统领罗忠信子良臣。诏王府主管邓从义谕旨:「皇女孙郡主宜执妇道,务成肃雍之德,毋敢或违。」赐甲第居之。良臣以恩转秉义郎,除合门祗候官。开禧元年,郡主薨,年三十九。
祁国公主,宁宗女也。生六月而薨,追封祁国。
周、汉国公主,理宗女也。母贾贵妃,早薨。帝无子,公主生而甚锺爱。初封瑞国公主,改昇国。开庆初,公主年及笄,诏议选尚。宰臣请用唐太宗下降士人故事,欲以进士第一人尚主,遂取周震炎。廷谢日,公主适从屏内窥见,意颇不怿,帝微知之。
景定二年四月,帝以杨太后拥立功,乃选太后侄孙镇尚主。擢镇右领军衞将军、驸马都统,进封公主为周国公主。帝欲时时见之,乃为主起第嘉会门,飞楼阁道,密迩宫苑,帝常御小辇从宫人过公主第。特赐董役官减三年磨勘,工匠犒赏有差。明年,进封周、汉国公主,拜镇庆远军承宣使。镇宗族娣姒皆推官加封,宠异甚渥。
七月,主病。有鸟九首大如箕,集主家捣衣石上,是夕薨,年二十二。无子。帝哭之甚哀,谥端孝。镇官节度使云。
周、汉国公主,理宗女也。母贾贵妃,早薨。帝无子,公主生而甚锺爱。初封瑞国公主,改昇国。开庆初,公主年及笄,诏议选尚。宰臣请用唐太宗下降士人故事,欲以进士第一人尚主,遂取周震炎。廷谢日,公主适从屏内窥见,意颇不怿,帝微知之。
景定二年四月,帝以杨太后拥立功,乃选太后侄孙镇尚主。擢镇右领军衞将军、驸马都统,进封公主为周国公主。帝欲时时见之,乃为主起第嘉会门,飞楼阁道,密迩宫苑,帝常御小辇从宫人过公主第。特赐董役官减三年磨勘,工匠犒赏有差。明年,进封周、汉国公主,拜镇庆远军承宣使。镇宗族娣姒皆推官加封,宠异甚渥。
七月,主病。有鸟九首大如箕,集主家捣衣石上,是夕薨,年二十二。无子。帝哭之甚哀,谥端孝。镇官节度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