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中国历史-《宋史》表 卷一

中国历史-《宋史》表 卷一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21 更新日期: 2025-09-08 06:42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中国历史-《宋史》表 卷一
  
  表 卷一
  
  宰辅一
  
  宋宰辅年表,前九朝始建隆庚申,终靖康丙午,凡一百六十七年,居相位者七十二人,位执政者二百三十八人。後七朝始建炎丁未,终德佑丙子,凡一百四十九年,居相位者六十一人,位执政者二百四十四人。
  
  叙古曰:古之史法主於编年,至司马迁作史记始易以新意。然国家世祚,人事岁月,散於纪、传、世家,先後始终,遽难考见,此表之不可无,而编年不容於尽变也。厥後班固汉史乃曰百官公卿表,先叙官名、职秩、印绶等,然後书年以表其姓名。欧阳修唐史又专以宰相名篇,意必有所在矣。
  
  宋自太祖至钦宗,旧史虽以三朝、两朝、四朝各自为编,而年表未有成书。神宗时常命陈绎检阅二府除罢官职事,因为拜罢录。元丰间,司马光尝叙宋兴以来百官公卿沿革除拜,作年表上之史馆。自时而後,曾巩、谭世积、蔡幼学、李焘诸人皆尝续为之。然表文简严,世罕知好,故多沦落无传。
  
  今纂修宋史,故□□□□□□□□□□□□采纪、传以为是表。其间所书宰辅官、职、勳□□□□间有不同者,官制沿革有时而异也。然中书位次既止於参知政事,而枢府职序自同知、副使而下虽签书、同签书亦与焉者,皆执政也,故不得而略焉。
  
  夫大臣之用舍,关於世道之隆污,千载而下,将使览者即表之年观纪及传之事,此登载之不容於不谨也。表之所书,虽无褒贬是非於其间,然岁月昭於上,姓名着於下,则不惟其人之贤佞邪正可指而议,而当时任用之专否,政治之得失,皆可得而见矣。後之览者,其必有所劝也夫,其亦有所戒也夫!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60 建隆元年庚申太祖正月甲辰即位 二月乙亥,周宰相范质自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依前守司徒,加兼侍中。
  
  王溥自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加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魏仁浦自枢密使、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二月乙亥,范质、王溥并罢参知枢密院事。 二月己亥,吴廷祚自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本书卷一太祖纪、长编卷一都作「同中书门下二品」。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晋天福五年,升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二品。国初,吴[延]〔廷〕祚以父讳『璋』,加同中书门下二品,用升品也。」此处误。。


  
  五月己未,亲征李筠,吴廷祚东京留守。
  
  八月戊子,赵普自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加枢密副使。
  
  十一月丁亥,亲征李重进,吴廷祚东京留守。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61 二年辛酉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962 三年壬戌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十月辛丑,赵普自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枢密使。
  
  李处耘自宣徽北院使加宣徽南院使、检校少保、枢密副使。 六月癸巳,吴廷祚自枢密使出为雄武军节度使,依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963 乾德元年癸亥 范质
  
  王浦
  
  魏仁浦     九月丁卯,李处耘自枢密副使责授淄州刺史。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64 二年甲子 正月庚寅,赵普自枢密使加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壬寅,加监修国史。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正月戊子,司徒范质以太子太傅,司空王溥以太子太保,尚书右仆射魏仁浦依前守本官,并免。 正月庚寅,李崇矩自宣徽北院使判三司,加检校太保、枢密使。
  
  己亥,王仁赡自内客省使、枢密承旨加枢密副使。
  
  四月乙丑,薛居正、吕余庆自枢密直学士、兵部侍郎并参知政事。  
  
  965 三年乙丑 赵普     二月乙卯,吕余庆自参知政事权知成都府。
  
  966 四年丙寅 赵普      
  
  967 五年丁卯 二月丙午,赵普自门下侍郎加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
  
  十二月,赵普丁母忧,丙子起复。
  
  赵普   二月乙丑,沈义伦自西川转运使加户部侍郎,迁枢密副使。 正月甲寅,王仁赡自枢密副使责授右衞大将军,罢归本班。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68 开宝元年戊辰 赵普   正月庚寅,吕余庆召还。  
  
  969 二年己巳 赵普   六月癸巳,枢密副使沈义伦丁忧起复。  
  
  970 三年庚午 三月戊辰,右仆射赵普落起复,加特进。
  
  赵普      
  
  971 四年辛未 赵普      
  
  972 五年壬申 赵普   二月庚寅,刘熙古自端明殿学士、兵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十一月庚辰,薛居正以参知政事兼提点三司淮南、荆湖[六]荆湖 按本书卷二六四本传、长编卷一三都作「湖南」,此处误。、岭南诸州水陆转运使事。
  
  吕余庆兼提点三司荆南、剑南诸州水陆转运使事。 九月癸酉,李崇矩以枢密使出为镇国军节度使。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73 六年癸酉 九月己巳,薛居正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加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仍兼都提点湖南等路转运事、监修国史。
  
  沈义伦自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加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仍兼提点剑南等路转运事。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八月甲辰,赵普自右仆射以检校太尉、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月戊申,薛居正自参知政事加监修五代史。
  
  九月己巳,卢多逊自翰林学士、兵部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参知政事。
  
  楚昭辅自左骁衞大将军判三司迁枢密副使。
  
  十一月丙午,参知政事卢多逊丁父忧起复。 五月庚申,参知政事刘熙古足疾,以户部尚书致仕。
  
  九月丁卯,参知政事吕余庆以疾迁尚书左丞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74 七年甲戌 薛居正
  
  沈义伦      
  
  975 八年乙亥 薛居正
  
  沈义伦      
  
  976 九年丙子太宗十月癸丑即位。
  
  十二月,改太平兴国元年。 十月庚申,薛居正自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
  
  沈义伦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卢多逊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二月庚戌,曹彬自宣徽南院使[七]宣徽南院使 「使」原作「事」,据长编卷一七、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一改。、义成军节度使迁枢密使,加检校太尉,领忠武军节度使。
  
  戊午,参知政事卢多逊迁秩,落起复。
  
  八月壬子,楚昭辅以枢密副使领宣徽院事。十月庚申,由枢密副使进枢密使。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77 二年丁丑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978 三年戊寅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79 四年己卯 十月乙亥,薛居正自尚书左仆射加司空。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正月癸巳,石熙载自枢密直学士迁签署枢密院事。
  
  四月庚申,进枢密副使。
  
  十月乙亥,曹彬自枢密使加侍中。  
  
  980 五年庚辰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981 六年辛巳 九月辛亥,赵普自太子太保加守司徒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赵普 六月甲戌,尚书左仆射薛居正薨。 九月辛亥,石熙载自刑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户部尚书、枢密使。 十一月己未,枢密使楚昭辅以左骁衞上将军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82 七年壬午 沈义伦
  
  卢多逊
  
  赵普 四月戊辰,卢多逊自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责授兵部尚书免。
  
  庚辰,沈义伦自尚书右仆射责授工部尚书免[八]沈义伦自尚书右仆射责授工部尚书免 按本书卷二六四本传、长编卷二0,沈义伦於太平兴国四年已迁左仆射;又本书卷四太宗纪、宋大诏令集卷六五沈伦罢相责授工部尚书制,都说太平兴国七年四月庚辰,左仆射沈伦(即沈义伦)罢为工部尚书,此处「右」字乃「左」字之误。。 四月甲子,窦偁自右正谏大夫、枢密直学士,郭贽自中书舍人,并守本官,参知政事。
  
  柴禹锡自如京使迁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 十月己卯,参知政事窦偁卒。
  
  983 八年癸未 十一月壬子,宋琪自刑部尚书、参知政事,李昉自工部尚书、参知政事,并守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普
  
  宋琪
  
  李昉 十月己酉,赵普自司徒兼侍中以检校太尉兼侍中、武胜军节度使出镇邓州。 正月己卯,王显自东上合门使迁宣徽南院使,弭德超自酒坊使迁宣徽北院使,并兼枢密副使。
  
  三月癸亥,宋琪自右谏议大夫、同判三司迁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六月己亥,王显自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进枢密使。七月庚辰,李昉自文明殿学士、工部尚书守本官,参知政事。
  
  十一月壬申,李穆自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吕蒙正自翰林学士、都官员外郎,李至自翰林学士、都官郎中、知制诰,并参知政事。
  
  张齐贤、王沔自枢密直学士并迁右谏议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二月,李穆丁母忧起复。 正月戊寅,枢密使曹彬以天平军节度使免。
  
  四月壬子,枢密副使弭德超坐诟同列,语涉怨望,削官并亲属配琼州。
  
  七月辛未,参知政事郭贽坐被酒奏事,责授秘书少监。
  
  八月庚戌,枢密使石熙载有疾,以尚书右仆射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84 雍熙元年甲申 十二月庚辰,宋琪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
  
  李昉加监修国史
  
  宋琪
  
  李昉     正月癸酉,参知政事李穆卒。
  
  985 二年乙酉 宋琪
  
  李昉 十二月丙辰,宋琪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本官免。   十二月丙辰,柴禹锡自枢密副使以左骁衞大将军免。
  
  986 三年丙戌 李昉   六月甲辰,辛仲甫自御史中丞迁给事中、参知政事。
  
  八月丁酉朔,王沔自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宏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并枢密副使。 正月戊戌,李至自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免。
  
  七月戊子,张齐贤自签书枢密院事迁秩知代州。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87 四年丁亥 李昉   四月己亥,赵昌言自御史中丞迁枢密副使。 四月己亥,张宏自枢密副使以御史中丞免。
  
  988 端拱元年戊子 二月庚子,赵普自检校太师兼侍中、山南东道节度使加太保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吕蒙正自给事中、参知政事加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监修国史,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赵普 二月庚子,李昉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尚书右仆射免。 二月庚子,王沔自枢密副使加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张宏自御史中丞加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乙巳杨守一自内客省使迁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 三月甲戌,赵昌言自工部侍郎、枢密副使责授崇信军节度使行军司马。
  
  九月乙酉朔,杨守一卒。
  
  989 二年己丑 赵普
  
  吕蒙正   七月甲申,张齐贤自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迁刑部侍郎、枢密副使[九]张齐贤自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迁刑部侍郎枢密副使 据本书卷二六五本传,张在雍熙三年自签书枢密院事授给事中知代州,端拱元年为工部侍郎;二年,入为刑部侍郎、枢密副使,和长编卷二七、卷三0所载吻合。当以本书卷五太宗纪端拱二年所载「以知代州张齐贤为刑部侍郎、枢密副使」为是。。
  
  张逊自盐铁使迁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0 淳化元年庚寅 赵普
  
  吕蒙正 正月戊子,赵普自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守太保兼中书令、西京留守、河南尹。    
  
  991 二年辛卯 九月己亥,李昉自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
  
  张齐贤自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加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吕蒙正
  
  李昉
  
  张齐贤 九月己亥,吕蒙正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吏部尚书免 四月辛巳,张齐贤自刑部侍郎、枢密副使、陈恕自盐铁使、给事中,并参知政事。
  
  张逊自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迁枢密副使。
  
  温仲舒、寇准自枢密直学士并左谏议大夫,迁枢密副使。
  
  九月己亥,贾黄中、李沆自翰林学士并给事中、参知政事。
  
  甲辰,张逊自枢密副使迁知枢密院事。
  
  温仲舒、寇准进同知枢密院事,仍并兼副使。 三月乙丑,辛仲甫自给事中、参知政事以工部尚书知陈州。
  
  四月辛巳,张宏自枢密副使以吏部侍郎免。
  
  九月丁酉,王沔自参知政事、守户部侍郎,陈恕守给事中,并免。
  
  癸卯,王显自检校太傅、枢密使责授随州刺史、崇信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2 三年壬辰 李昉
  
  张齐贤 三月乙未,赵普守太师,给宰相俸,西京养疾。    
  
  993 四年癸巳 十月辛未,吕蒙正自守吏部尚书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昉
  
  张齐贤
  
  吕蒙正 六月丙寅,张齐贤自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尚书左丞免。
  
  十月辛未,李昉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本官免。 六月壬申,柴禹锡自涪州观察使迁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刘昌言自枢密直学士加右谏议大夫迁同知枢密院事。
  
  吕端自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守本官,参知政事。
  
  十月辛未,赵熔自枢密都承旨迁宣徽北院使,向敏中自枢密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并同知枢密院事。
  
  苏易简自翰林学士迁给事中、参知政事。
  
  丁丑,赵昌言自知大名府加给事中、参知政事。 六月壬申,张逊自枢密副使、同知院事[一0]同知院事 按上文淳化二年九月甲辰条,张逊已迁知枢密院事;本书卷五太宗纪、长编卷三四都说知枢密院事张逊责授右领军衞将军,此处「同」字当是衍文。责授右领军衞将军。
  
  寇准自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罢守本官。
  
  十月辛未,贾黄中、李沆自给事中、参知政事,温仲舒自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并罢守本官。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4 五年甲午 吕蒙正   八月癸卯,赵昌言自参知政事出为川峡都部署。
  
  九月乙亥,寇准自守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5 至道元年乙未 四月癸未,吕端自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加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吕蒙正
  
  吕端 四月癸未,吕蒙正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尚书右仆射[一一]尚书右仆射 「尚」原作「同」,据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吕蒙正罢相制、宋宰辅编年录卷二改。出判河南府。 正月戊辰,钱若水自翰林学士迁同知枢密院事。
  
  四月癸未,张洎自翰林学士除参知政事。
  
  甲申,赵熔自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 正月癸亥,赵昌言自参知政事以户部侍郎知凤翔府。
  
  戊辰,刘昌言自同知枢密院事以给事中免。
  
  四月癸未,柴禹锡自知枢密院事以镇宁军节度使知泾州。
  
  苏易简自给事中、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出知邓州。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6 二年丙申 吕端   二月庚辰,李昌龄自御史中丞除参知政事。 七月丙寅,寇准自参知政事以给事中守本官免。
  
  997 三年丁酉真宗三月癸巳即位 四月癸卯,吕端自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吕端   正月丙子,温仲舒自户部侍郎,王化基自礼部侍郎,并参知政事。
  
  李惟清自给事中迁同知枢密院事。
  
  四月甲辰,李至自尚书左丞兼太子宾客,李沆自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并参知政事。
  
  八月己亥,曹彬自镇海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兼侍中、枢密使。
  
  向敏中自同知枢密院事进枢密副使。
  
  夏侯峤自给事中迁枢密副使。 正月丙子,张洎自参知政事以刑部侍郎免。
  
  五月甲戌,李昌龄自参知政事责授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
  
  六月乙巳,钱若水自同知枢密院事以集贤院学士免。
  
  八月己亥,赵熔自知枢密院事以寿州观察使免。
  
  李惟清自同知枢密院事以御史中丞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8 咸平元年戊戌 十月戊子,张齐贤自守户部尚书、知安州加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沆自户部尚书[一二]户部尚书 按本书卷二八二本传、宋宰辅编年录卷三都作「户部侍郎」,「尚书」当是「侍郎」之误。、参知政事仍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吕端
  
  张齐贤
  
  李沆 十月戊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端有疾,以太子太保免。 十月己丑,向敏中自枢密副使加兵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杨砺自翰林学士、给事中、知制诰加工部侍郎,宋湜自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加给事中,并迁枢密副使。 十月戊子,李至自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以检校太傅、武胜军节度使免。
  
  己丑,温仲舒自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礼部尚书免。
  
  夏侯峤自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翰林学士免[一三]夏侯峤自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翰林学士免 按此事,本书卷六真宗纪未载兼秘书监以下各职;长编卷四三未载翰林侍读以下各职。而翰林侍读学士一官,则在咸平二年始置,并以杨徽之、夏侯峤充任;至於峤兼秘书监,更在咸平三年杨徽之死後,见本书卷二九二本传;又按本书及东都事略卷三七本传,未载峤做过翰林学士,「翰林侍读」至「翰林学士」十四字当系衍文。参考本书卷六校勘记[一]。。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999 二年己亥 十一月,南郊礼成,张齐贤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李沆加中书侍郎。
  
  张齐贤
  
  李沆   七月己丑,王显自横海军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依前检校太傅除枢密使。 六月戊午,枢密使曹彬卒。
  
  八月癸酉,枢密副使杨砺卒。
  
  1000 三年庚子 张齐贤
  
  李沆 十一月丙申,门下侍郎张齐贤以朝会失仪,守本官免。 二月癸亥,周莹自宣徽北院使迁宣徽南院使,王继英自枢密都承旨、客省使迁宣徽北院使,并知枢密院事。
  
  王旦自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迁同知枢密院事。 正月壬辰,枢密副使宋湜卒于澶州。
  
  二月癸亥,王显自枢密使以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免。
  
  1001 四年辛丑 三月庚寅,吕蒙正自行尚书左仆射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
  
  向敏中自行兵部侍郎、参知政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李沆
  
  吕蒙正
  
  向敏中   三月辛卯,王旦自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
  
  冯拯自枢密直学士、祠部员外郎加右谏议大夫,陈尧叟自主客郎中加右谏议大夫,并同知枢密院事。
  
  四月乙未,王钦若自知制诰、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除参知政事。 三月辛卯,王化基自参知政事以工部尚书知扬州。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02 五年壬寅 十月庚申,吕蒙正自行尚书左仆射加守司空兼门下侍郎。
  
  李沆
  
  吕蒙正
  
  向敏中 十月丁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向敏中坐违诏质薛安上第,奏对不实,以户部侍郎免。   六月己卯,周莹自知枢密院事以永清军节度使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03 六年癸卯 李沆
  
  吕蒙正 九月甲申,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吕蒙正有疾,以太子太师、莱国公免。    
  
  1004 景德元年甲辰 八月己未,毕士安自行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寇准自三司使、行尚书兵部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李沆
  
  毕士安
  
  寇准 七月丙戌,右仆射、平章事李沆薨。 七月庚寅,毕士安自翰林侍读学士、兵部侍郎迁吏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八月己未,王继英自宣徽南院使、检校太保、知枢密院事进枢密使。
  
  冯拯、陈尧叟自同知枢密院事并迁工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
  
  闰九月乙亥,王钦若自参知政事守本官出判天雄军兼都部署。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05 二年乙巳 毕士安
  
  寇准 十月乙酉,吏部侍郎、平章事毕士安薨 四月癸卯,冯拯自工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 正月甲寅,王钦若自判天雄军兼都部署还朝。四月癸卯,钦若迁秩,以资政殿学士免。
  
  1006 三年丙午 二月戊戌,王旦自尚书左丞、参知政事加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寇准
  
  王旦 二月戊戌,寇准自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刑部尚书免 二月己亥,王钦若自资政殿大学士、兵部侍郎迁尚书左丞,陈尧叟自刑部侍郎、签书枢密院事迁兵部侍郎,并知枢密院事,仍兼羣牧制置使。
  
  赵安仁自知制诰、翰林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韩崇训自枢密都承旨、四方馆使加检校太傅,马知节自枢密都承旨、东上阁门使加检校太保,并签书枢密院事。
  
  五月丁未,知枢密院事陈尧叟丁父忧,戊午起复。 二月丁亥,枢密使王继英卒。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07 四年丁未 八月丁巳,王旦自工部尚书、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王旦     八月庚子,签书枢密院事韩崇训有疾,以齐州防御使免。
  
  1008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 王旦   八月甲午,知枢密院事陈尧叟落起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09 二年己酉 王旦      
  
  1010 三年庚戌 王旦      
  
  1011 四年辛亥 王旦   七月甲午,冯拯自参知政事以刑部尚书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1012 五年壬子 二月庚戌,王旦自工部尚书、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
  
  四月戊申,向敏中自资政殿大学士、行刑部尚书兼秘书监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旦
  
  向敏中   九月戊子,王钦若自行吏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监修国史,陈尧叟自行户部尚书、知枢密院事、监修国史,并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枢密使。
  
  马知节自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签书枢密院事进枢密副使。
  
  丁谓自盐铁使、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户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九月戊子,刑部侍郎、参知政事赵安仁以兵部侍郎仍领玉清昭应宫使免,依前监修国史。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13 六年癸丑 王旦
  
  向敏中      
  
  1014 七年甲寅 十一月己丑,王旦自工部尚书、平章事加司空。
  
  王旦
  
  向敏中   六月乙亥,寇准自行兵部尚书加检校太尉兼同平章事、枢密使。
  
  七月甲辰,王嗣宗自同州观察使,曹利用自嘉州防御使,并加检校太保、枢密副使。 六月乙亥,王钦若自行吏部尚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枢密使以吏部尚书免。
  
  陈尧叟自行户部尚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枢密使以户部尚书免。
  
  马知节自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以颍州防御使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15 八年乙卯 王旦
  
  向敏中   四月壬戌,王钦若自判尚书都省、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依前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陈尧叟自依前户部尚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并迁枢密使。尧叟兼羣牧制置使。 四月壬戌,行兵部尚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枢密使寇准数与林特忿争[一四]数与林特忿争 「数」原作「殿」,据本书卷二八三林特传、长编卷八四改。,以武胜军节度等使免。
  
  七月戊午,王嗣宗自枢密副使以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免。
  
  1016 九年丙辰 二月戊子,工部侍郎、平章事王旦以两朝国史成,加司徒。
  
  王旦
  
  向敏中   正月丙辰,张旻自侍衞马军副都指挥使、威塞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加宣徽南院使兼枢密副使。
  
  王曾自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知制诰加左谏议大夫,张知白自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加给事中,并除参知政事[一五]王曾自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知制诰加左谏议大夫张知白自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加给事中并除参知政事 据本书卷八真宗纪、长编卷八八说,王曾、张知白并参知政事是在九月丙午,此处「王曾」上脱「九月丙午」四字。。
  
  任中正自枢密直学士、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加工部侍郎,迁枢密副使。 八月丙戌,枢密使陈尧叟辞疾,以尚书右仆射免。
  
  九月甲辰,丁谓自参知政事以平江军节度使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17 天禧元年丁巳 二月戊寅,王旦自工部侍郎、平章事加太保。五月戊申,加太尉、兼侍中。
  
  八月庚午,王钦若自枢密使、同平章事加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依前会灵观使[一六]会灵观使 「观」原作「宫」,据本书卷二八三本传、宋大诏令集卷五二王钦若拜相制改。第三栏同年九月癸卯条,「观」也误作「宫」,据宋大诏令集卷五二李迪拜集贤相制改。。
  
  壬申,向敏中自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加监修国史。
  
  王旦
  
  向敏中
  
  王钦若 七月丁巳,王旦自太尉兼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玉清昭应宫使免,九月癸卯薨。 九月癸卯,李迪自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加给事中,除参知政事,依前会灵观使。
  
  马知节自颍州防御使。知天雄军加检校太尉、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
  
  曹利用自检校太傅、枢密副使加检校太尉、宣徽北院使兼羣牧制置使,任中正自枢密副使兼刑部侍郎,周起自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加给事中,并迁同知枢密院事。 二月己亥,参知政事陈彭年卒。
  
  八月庚午,张旻自枢密副使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免。
  
  九月癸卯,王曾自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免。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18 二年戊午 向敏中
  
  王钦若   六月乙未,曹利用自检校太尉、宣徽北院使、同知枢密院事进知枢密院事,仍兼羣牧制置使。 闰四月癸卯,马知节自检校太尉、宣徽南院使、知枢密院事以彰德军节度观察留後免。
  
  十二月丙午,张知白自参知政事以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天雄军。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19 三年己未 六月戊戌,寇准自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仍充景灵宫使。
  
  十二月辛丑,向敏中加昭文馆大学士,寇准加集贤殿大学士。
  
  向敏中
  
  王钦若
  
  寇准 六月甲午,王钦若自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太子太保免。 六月戊戌,丁谓自保信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迁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十二月辛卯,曹利用自检校太尉、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兼羣牧制置使,丁谓自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加检校太尉,并迁枢密使。
  
  任中正自刑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周起自兵部侍郎、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加礼部侍郎,并迁枢密副使。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0 四年庚申 七月丙寅,李迪自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加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平章事、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
  
  七月庚午,丁谓自枢密使、吏部尚书、检校太尉加同平章事,充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十一月丙寅,加门下侍郎兼太子太傅。
  
  庚午,冯拯自行吏部尚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枢密使加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子少傅、同平章事、景灵宫使、集贤殿大学士。
  
  寇准
  
  丁谓
  
  李迪
  
  冯拯 三月己卯,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向敏中薨。
  
  六月丙申,寇准自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以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免。
  
  十一月戊辰,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丁谓,太子少傅、同平章事李迪,忿争於上前,谓以户部尚书知河南府,迪以户部侍郎知郓州。 正月乙丑,曹玮自华州观察使、鄜延路副都总管、环庆秦凤等州沿边巡检安抚使、宣徽北院使、镇国节度观察留後除签书枢密院事。
  
  七月丙寅,冯拯自判尚书都省加吏部尚书、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七月庚午,曹利用自枢密使依前检校太尉加同平章事。
  
  八月乙酉,任中正自兵部侍郎、枢密副使,王曾自吏部侍郎,并除参知政事。
  
  钱惟演自翰林学士、刑部侍郎、知制诰迁枢密副使。 九月乙未,周起自礼部侍郎、枢密副使以户部侍郎知青州。
  
  曹玮自签书枢密院事以宣徽南院使出为环庆路马步军都部署。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1 五年辛酉 三月壬寅,丁谓自左仆射、太子少师、同平章事加司空。
  
  丁谓
  
  冯拯   正月丁酉,张士逊自枢密直学士迁枢密副使。  
  
  1022 乾兴元年壬戌仁宗二月戊午即位 二月丙寅,丁谓自左仆射、太子少师、同平章事加司徒,冯拯自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太子少傅、同平章事加司空,并兼侍中。七月辛未,拯加司徒、昭文馆大学士[一七]昭文馆大学士 「馆」原作「殿」,据本书卷二八五本传、宋大诏令集卷五二冯拯守司徒拜相制改。。
  
  王曾自参知政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丁谓
  
  冯拯
  
  王曾 六月癸亥,丁谓自左仆射、太子少师、同平章事以太子少保分司西京。七月辛卯,贬崖州司户。 二月丙寅,曹利用自枢密使加兼侍中,七月辛未,加节度使。吕夷简自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鲁宗道自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并除参知政事。
  
  钱惟演自枢密副使进枢密使。
  
  十一月壬午,张知白自参知政事迁枢密副使[一八]张知白自参知政事迁枢密副使 按长编卷九九,张的枢密副使是从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召除,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同,此处误。。 六月丙寅,参知政事任中正坐救丁谓,以太子宾客知郓州。
  
  十一月丁卯朔,钱惟演自枢密使以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3 天圣元年癸亥 九月丙寅,王钦若自太子太保加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九]王钦若自太子太保加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按宋大诏令集卷五二王钦若拜相制、宋宰辅编年录卷四,王系自刑部尚书入相,此处误。、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冯拯
  
  王曾
  
  王钦若 九月丙寅,右仆射冯拯有疾,以武胜军节度兼侍中判河南府。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4 二年甲子 三月甲辰,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钦若以实录成,加司徒。
  
  王曾
  
  王钦若      
  
  1025 三年乙丑 十二月癸丑,王曾自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张知白自枢密副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曾
  
  张知白 十一月戊申,司空[二0]司空 按上文天圣二年三月甲辰条,王钦若已「加司徒」,本书卷二八三本传、长编卷一0三、宋宰辅编年录卷四都作「司徒」,此处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钦若薨。 十月辛酉,晏殊自翰林学士、礼部侍郎迁枢密副使。
  
  十二月癸丑,曹利用自枢密使加司空。
  
  乙丑,张旻自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依前官迁枢密使。旻改名耆。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6 四年丙寅 王曾
  
  张知白      
  
  1027 五年丁卯 王曾
  
  张知白   正月戊辰,夏竦自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除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 正月庚申,枢密副使晏殊以刑部侍郎免。
  
  1028 六年戊辰 三月辛亥,王曾自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兼吏部尚书。
  
  壬子,张士逊自枢密副使、尚书左丞、祥源观使加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王曾
  
  张知白
  
  张士逊 二月壬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知白薨。 三月癸丑,姜遵自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迁枢密副使。
  
  己未,范雍自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公事迁枢密副使。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29 七年己巳 二月丙寅,吕夷简自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知开封府[二一]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知开封府 按上文,吕夷简已於乾兴元年由知开封府除参知政事,此处不应又以知开封府入相。据宋大诏令集卷五二吕夷简拜集贤相制、长编卷一0七,此处应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守本官加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八月己丑,加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王曾
  
  张士逊
  
  吕夷简 二月丙寅,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张士逊坐救曹利用,出知江宁府。
  
  六月甲寅,王曾自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吏部尚书出知兖州,以昭应宫灾故 二月丁卯,夏竦自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薛奎自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事,并除参知政事。
  
  陈尧佐自翰林学士兼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迁枢密副使。
  
  八月庚寅,夏竦自参知政事加刑部侍郎、枢密副使[二二]枢密副使 「副」原作「院」,据长编卷一0八、宋宰辅编年录卷四改。。
  
  陈尧佐自枢密副使加给事中,王曙自御史中丞加工部侍郎,并除参知政事。 正月癸卯,枢密使曹利用罢。
  
  二月庚申朔,参知政事鲁宗道卒。
  
  癸酉,曹利用以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房州。
  
  1030 八年庚午 吕夷简   九月己巳,赵稹自枢密直学士、刑部侍郎迁枢密副使。 九月乙丑,枢密副使姜遵卒。
  
  公元 纪年 宰相进拜加官 罢免 执政进拜加官 罢免
  
  1031 九年辛未 吕夷简      
  
  1032 明道元年壬申 二月庚戌,张士逊自知许州、定国军节度使加刑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吕夷简加右仆射、中书侍郎。
  
  十一月癸未,夷简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士逊加中书侍郎、兵部尚书。
  
  吕夷简
  
  张士逊   八月辛丑,晏殊自守刑部侍郎迁枢密副使,丙午,除参知政事。
  
  甲寅,杨崇勳自殿前副都指挥使、镇南节度使迁枢密副使。
  
  十一月癸未,张耆自枢密使加兼侍中。
  
  十二月壬寅,杨崇勳自枢密副使进枢密使。 七月乙酉,参知政事王曙辞疾,以资政殿学士出知陕州。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