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易德轩是专业风水命理网站,有网友想知道成语故事中有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问题,易德轩小编汇集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相关资料提供给网友查看,希望能让你满意,让你起到相应的帮助。
《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了矛盾,势力弱小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大的郑国,结果大败被实力强大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人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出兵而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左传·隐公十一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大不韪
【成语示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反革命命令,冒天下之大不韪,必已具有全面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心。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 李敖几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月,明朝叛徒吴三桂,丧心病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立了大清王朝。
易德轩网是专业周易文化网站,我们所提供成语中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是什么意思的一些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到相关内容。我们也尽可能提供更加全面资料,在你的生活中能起到一定帮助,你对于本文所讲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的相关内容比较满意,请你关注易德轩网或是下载安装易德轩网APP,我们随时提供你所需要的资料。你也可以随时查看易德轩每天更新资料。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 上一篇文章:
《决胜于千里之外》成...
下一篇文章:
中国历史-《北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