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管中窥豹》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管中窥豹》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 更新日期: 2023-05-02 07:12

  易德轩是专业风水命理网站,有网友想知道成语故事中有关于管中窥豹的问题,易德轩小编汇集管中窥豹成语相关资料提供给网友查看,希望能让你满意,让你起到相应的帮助。

  《管中窥豹》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史料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此段文字中的王子敬即王献之,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聪明伶俐。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着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划策,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听到他们这样说自己,很是气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说完,就甩开袖子走了。

  “管中窥豹”的成语便出于此。

  该成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褒义的,意指人们可以从观察到的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测该事物的全貌。从字面上理解“管中窥豹”,那就是从“竹管”中透过视线来看到豹子,由于视线为“竹管”圆孔面积所束缚,看不到“全豹”,只能看到所观对象身上具有豹子特征的斑点花纹,于是就此推论观测对象是一只豹子。这种逻辑思维能够以小见大,极具智慧。“微尘中见大千世界”与“管中窥豹”均可用来形容通过小事情,推测出对象的概况。

  然而,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可见的“一斑”并非百分百的是豹!梅花鹿身上的斑纹完全可以与豹子相媲美。因此,千篇一律的“管中窥豹”,搞不好就会出现“指鹿为豹”的尴尬,让人啼笑皆非呢。
《管中窥豹》成语的典故及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活学活用】有的人孤陋寡闻,~,却喜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妙语点拨】七个盲人碰到一头大象,便都上前摸摸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摸到大象粗腿、尾巴、肚子、背部、耳朵、牙齿、鼻子,便分别形容大象像柱子、笤帚、山包、平台、蒲扇、犄角、橡皮筒,争论不休。这个故事之所以可笑,是因为盲人们“管中窥豹”,都只是看到了大象的一个部分,便固执地认定大象的总体模样皆如此。这启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千万不能乱下结论,否则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近义】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易德轩网是专业周易文化网站,我们所提供成语中关于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的一些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到相关内容。我们也尽可能提供更加全面资料,在你的生活中能起到一定帮助,你对于本文所讲管中窥豹成语的相关内容比较满意,请你关注易德轩网或是下载安装易德轩网APP,我们随时提供你所需要的资料。你也可以随时查看易德轩每天更新资料。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