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广州出现最短14秒传播的案例 专家:两米内都有可能

广州出现最短14秒传播的案例 专家:两米内都有可能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0 更新日期: 2021-06-24 13:52

  6月21日,广州警方完成广州疫情中前四代重点病例接触过程的追溯工作。根据广州警方公布的视频,健康时报记者梳理了此次传播的时间线:
  
  5月19日,郭某(第一代感染者)和宋某(第二代),先后进入一家茶楼的卫生间,两人同在卫生间停留近一分半;
  
  5月21日,郭某(第一代)确诊新冠肺炎;
  
  同日,宋某(第二代)与黄某(第三代)一同在荔湾区鹅公村饭店见面,两人交谈了近1分半,随后黄某便离开了该饭店;
  广州出现最短14秒传播的案例 专家:两米内都有可能
  5月25日,黄某(第三代)就曾与鲁某(第四代)在鹅公村用餐,当时两人分别进入鹅公村卫生间,双方在无接触肢体情况下14秒就完成了病毒传播;
  
  5月26日,宋某(第二代)确诊;
  
  5月31日,黄某(第三代)确诊;
  
  6月5日,鲁某(第四代)确诊。
  
  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盛国平向健康时报的记者表示,“呼吸道的传染病,不一定需要手足的接触,只要距离近就能传播,两米之内的交叉就能完成病毒的传播。”
  
  对于此次的14秒传播,盛国平医生分析,“前一位感染者,通过咳嗽、喷嚏,如果鼻腔里的病毒量比较高的话甚至是呼吸,都可以将病毒释放到空气中,其他人经过这个环境,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就有可能被传播。”
  
  警方提供的视频显示,黄某(第四代)走出厕所的时候并未佩戴口罩,走出厕所数米后才拿出口罩戴上。专家提示“口罩如果使用不到位,就丧失了防护的意义。空气中有病毒的情况下,戴普通的口罩是不具备防护病毒的能力的,即使是外科口罩或N95的口罩,如果使用次数较多、使用时间较长、有破损等情况,都会丧失防护作用,都会引起病毒的传播。”因此,及时戴口罩、正确戴口罩是自我防护的关键。
  
  由公布的传播链条可知,广州此次的疫情传播十分迅速,病毒传播能力很强,短短一两分钟甚至十几秒就能完成一次病毒感染,做好个人防护,是控制疫情传播的重要一环。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