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央视评“毒花生事件”:谎报警情该罚,也要读懂网友“同情”

央视评“毒花生事件”:谎报警情该罚,也要读懂网友“同情”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7 更新日期: 2021-03-12 12:26

  四川自贡近日发生了一起令人哭笑不得的警情。

  3月8日,男子江某向当地警方报案称:客户邱某的三轮车电瓶被盗,连同被盗的还有放在坐垫下浸泡过老鼠药的有壳花生。因为担心毒花生引发误食悲剧,当地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最终破获此案。
央视评“毒花生事件”:谎报警情该罚,也要读懂网友“同情”
  但警方后来发现,车上根本没有毒花生。原来是江某和邱某担心报警不会引起重视,所以编造了毒花生的细节,意在促动警方加大破案力度。两人因为谎报警情,被行政拘留9日。

  谎报警情该怎么罚,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所以这两位也没理由喊冤,都表态深刻认识错误。意外的是,不少网友纷纷表达了“同情”。大家倒也不是认为他们谎报警情没问题,而是提出了一个现实的困惑——如果没有报假警,那这辆被偷的电瓶车能找得回来吗?

  不少人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电瓶车或者手机被偷,却只能认倒霉的事例。这种现实的无奈,是大家产生同情心理的基础。
央视评“毒花生事件”:谎报警情该罚,也要读懂网友“同情”
  面对这类问题,都怪责于民警不尽力,也不够客观。不妨看看这起案件所耗费的警力:当地成立的专案组,涵盖多个部门,直接投入警力40多人。

  有了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投入,才做到了快速破案。可是现实中,基层警力不足是普遍状态。如果每一辆丢失的电动车,都耗费这样的警力去追查,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把有限的警力资源优先投入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当然,这并不是说,电动车之类的物品被盗,群众就要自认倒霉。人们希望警方守土有责,为财产安全尽力,也是合情合理的期待。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希望有关部门能读懂网友的“同情”,将民众的诉求化为现实的动力,通过适当补充基层警力、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高侦破能力,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
央视评“毒花生事件”:谎报警情该罚,也要读懂网友“同情”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