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老师组织学生应援肖战,职业道德底线去哪了?

老师组织学生应援肖战,职业道德底线去哪了?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 更新日期: 2020-05-13 13:22

  教室不像教室,变成了秀场;老师不像老师,变成了追星的粉丝;学生不像学生,变成了拉拉队员。在短暂的狂欢过后,最终迎来了极其负面的结果。

  5月10日,有网友挂出了一段宿迁市某校老师带领学生为肖战应援的视频,引发大批网友声讨。据报道,视频中的孩子们整齐地做手势,跳着肖战歌曲的舞蹈,并喊着:“肖战哥哥你很好,我们很喜欢,冲啊!”5月11日,沭阳县教育局作出处理,当事老师被停职停课,校长被诫勉谈话。

51CFDAE1957956D2AD31F3BB0036683D43E211B0_size39_w500_h794.jpeg

 

  组织学生为肖战应援截图

  教室不像教室,变成了秀场;老师不像老师,变成了追星的粉丝;学生不像学生,变成了拉拉队员。在短暂的狂欢过后,最终迎来了极其负面的结果,被追捧的偶像也发声明表示,希望粉丝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尽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业底线。如此追星闹剧背后,暴露出有的人虽然执掌教鞭,其实自己还是个任性的“大小孩”。对于老师追星,也该头悬戒尺,做到身正为范。

  追星本身作为个人爱好,当然无权苛责,但作为老师,追星应该与职业保持距离,将自己的个人偏好和职业严格区分开来。把追星当作一种业余的生活方式,自我陶醉也不失为乐趣。只是在备课和上课时间,这样的偶像崇拜活动应当画上休止符。如果教师职业中掺杂了娱乐元素,校园的娱乐化倾向就浮出水面。追星和职业的界碑不能拔掉,个人行为也要匹配职业属性。

  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亦师亦友,师者和学生的属性明确,作为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收者,泾渭大抵分明。这则新闻里的追星老师,要么以教师身份强迫学生配合应援,要么和学生的关系不错,没有引起学生太多反感。但这样的行为,让这些小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某个明星为偶像,在他们尚不能清晰辨别是非和正确喜好的年纪,被迫进行了“娱乐洗脑”。身为领路人的老师,又是在向学生传递怎样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老师,遵守职业道德底线应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这把戒尺没了,便无法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也许,课堂上“绑架”学生追星只是孤例,但提醒我们:教师职业的“戒尺”不能残缺不全。当下,不少学校重视教育教学,反而忽视了人格和职业戒尺,让部分教师在懵懵懂懂中越了界,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地方。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刘海明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