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通知
12345 2025-4-11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中华文化 / 中国甲骨文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

中国甲骨文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中华文化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14-10-17 08:29

中国甲骨文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


    易德轩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甲骨学及先秦史研究权威宋镇豪16日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首发式上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机构的专家从旅顺博物馆馆藏1800多片从未公布过的罕见甲骨中,发现了34个新字和新字形。 


  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自中国甲骨文发现110多年来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中国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甲骨文和甲骨学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宋镇豪告诉记者,经过3年多的仔细考证、评核、汇总,发现的新字和新字形由两年前发现的6个增加到34个,涉及祭祀、方国的名字、地名、人名以及语气助词等。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词汇,比如“生今日”等,并证实了殷商时期就有割鼻子、割耳朵等刑罚。


  他说,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过,发现一个(甲骨文)新字,相当于发现一颗卫星。此次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对于甲骨文研究将起到深远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据介绍,旅顺博物馆馆藏甲骨2300多片,绝大多数为晚清金石大家罗振玉私人收藏。其收藏的甲骨数量大、范围广,是记录3000多年前商代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旅顺博物馆收藏的甲骨中,此前仅有500多片有摹本或进行过拓片及著录,其余1800多片均未公布过,是目前国内外甲骨学中的一个未知研究领域。


  对这些甲骨的研究始于2011年。2012年7月,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批准的国家社会基金项目——“旅顺博物馆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式启动,中国社科院与旅顺博物馆共同合作,研究工作由宋镇豪主持。


  宋镇豪说,3年来,他们打破常规,对旅顺博物馆馆藏甲骨进行了考释、分类、断代等深入研究,并首次采用了照片、拓本和摹本“三位一体”的方法来公开发表甲骨研究成果。此次发表的甲骨照片,不仅有展示了甲骨的正面、反面,还有侧面,使人们从中可以看到钻凿形态的深度和厚度。


  吉林大学副校长、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吴振武教授表示,此次学术成果的发布不仅丰富了甲骨文字库,而且开创了一个整理甲骨的先河,对完整、科学地整理甲骨有着巨大的示范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目前已发现大约13万片甲骨,40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0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