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国学经典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原文及解析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5 更新日期: 2022-02-18 11:20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的问题,下面是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江月·秋收起义
  
  作者:毛泽东 年代:近代 体裁:词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
  
  军叫工农革命: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称作“国民革命军”,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队伍就叫“工农革命军”。二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五十一号 --军事工作大纲》才正式规定,“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目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
  
  旗号镰刀斧头:这是当时的军旗。三三年改为镰刀锤子,后演变为现在的八一军旗。
  
  匡庐:原为“修铜”,即修水、铜鼓,江西省县名。
  
  潇湘:原为“平浏”,即平江、浏阳,湖南省县名。
  国学经典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原文及解析
  【题解】国学经典诗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原文及解析
  
  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共产国际令中共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并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新领导集团。瞿要求各地组织暴动,开始了中共历史上所谓的瞿秋白“左”倾机会主义。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会后被中央派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九月九日,驻在修水的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是中共党员),安源煤矿工人,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联合举行秋收暴动。毛泽东当时在铜鼓指挥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暴动队伍计划先攻克平江、浏阳,然后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但在平江、浏阳先后失利。九月十九日,队伍退至浏阳文家市,毛说服众人向江西萍乡撤退。十月,暴动队伍被毛泽东带上井冈山。
  
  【作者小传】: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出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结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着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着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有三子二女。长子在朝鲜战争中牺牲。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