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国学经典清朝诗词【海上】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清朝诗词【海上】原文及解析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36 更新日期: 2022-01-23 11:02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清朝诗词【海上】的问题,下面是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上
  
  作者:顾炎武 年代:清 体裁:七律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注释】:国学经典清朝诗词【海上】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清朝诗词【海上】原文及解析
  1、《海上》四首是一组史诗,作于顺治三年(丙戌年,1646)秋间,叙述乙酉、丙戌两年的东南大事。乙酉(1645)六月,南明福王(弘光帝)朱由崧、潞王朱常涝相断降清;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绍兴监国,而黄道周等于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元降武,遥受作者兵部职方司之职。丙戌年春,将赴闽中,以母丧未葬,不果行;六月,清兵渡钱塘江,鲁王弃绍兴,由江门入海,其时唐王犹驻延平(今福建南平)。入秋,作者乡居登山望海,感慨而作此诗,对明王室既哀其衰败、嗟其失计,又望其恢复,交织着忧国忧民的沉郁心情。前人对这一组诗评价很高,认为可拟于杜甫的《秋兴》八首。2、这首诗有感于鲁王遁海而作(依黄节说)。3、“十年”二句:自崇祯初年,清兵即入关,干戈不息,百姓涂炭;以后又有农民起义军与明军的战争,故诗中云云。十年, 系约举成数。苍生,人民。 老,久。吊哭,一本作“痛哭”。4、“水涌”二句:写望海时的想象。白鸟,一本作“白马”。神山、仙阙,借喻海上抗清根据地。黄金,《史记·封禅书》:“此三神山(方丈、蓬莱、瀛洲)者,其传在渤海中……诸神仙及不死之药在焉。其物禽兽尽白,黄金银为宫阙。”5、“此中”二句:疑指海上弹丸之地,恐难作为抗清根据地,以符遗民的愿望。黄节注引《南疆逸史》:“鲁王之出海也,富乎将军张名振弃石浦,以舟车扈(随从)王至舟山,黄斌卿不纳。”以为指张名振被拒事。酬,偿。黄斌卿,莆田人,舟山守将。烈士,壮怀激烈之士。
  
  【作者小传】: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南昆山人。明诸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唐王立,除兵部主事。入清不仕。治经重考据,注意经世致用,开清代汉学风气。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其诗沉郁苍凉,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有《亭林诗集》。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