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国学经典元曲【金殿喜重重·秋思】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元曲【金殿喜重重·秋思】原文及解析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11 更新日期: 2021-09-16 12:17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元曲【金殿喜重重·秋思】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元曲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金殿喜重重·秋思
  
  作者:范居中
  
  [金殿喜重重(南)]风雨秋堂,孤枕无眠,愁听雁南翔,风也凄凉,雨也凄凉,节序已过重阳。盼归期、何事归未得?料天教暂尔参商②。昼思乡,夜思乡,此情常独悒怏。
  
  [赛鸿秋(北)]想那人妒青山、愁蹙在眉峰上,泣丹枫、泪滴在香腮上,拔金钗、划损在雕阑上,托瑶琴、哀诉在冰弦上。无事不思量,总为咱身上。争知我懒看书,羞金酒,也只为他身上。
  
  [金殿喜重重(南)]凄怆,望美人兮天一方。谩想象赋高唐。梦到他行,身到他行,甫能得一霎成双,是谁将好梦都惊破,被西风吹起啼螿③。恼刘郎,害潘郎④,折倒尽旧日豪放。

  国学经典元曲【金殿喜重重·秋思】原文及解析

国学经典元曲【金殿喜重重·秋思】原文及解析

  [货郎儿(北)]想着和他相偎厮俯视,知他是千场万场。我怎比司空见惯当寻常?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醉太平(北)]恨程途渺茫,更风波零瀼⑤。我这里千回百转自旁徨。撇不下多情数桩。半真半假乔模样,宜嗔宜喜娇情况,知疼知热俏心肠。但提来暗伤。
  
  [尾声]往事后期空记省,我正是桃叶桃根各尽伤⑤。
  
  注释
  
  ①南北合套:曲有南北之分。南曲用五音阶,用韵以南方 (主要为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北曲用七音阶、无入声,用韵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准。元杂剧主要用北曲。南北曲曲牌不同。元散曲一般指北曲,也有作南曲的。这里选入一组南北曲合套,聊备一格。
  
  ②暂尔参商:即暂时分别。参商,天上星宿名。参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参宿,商心即心宿,两星东西相对,此出彼没,互不相见。
  
  ③螿(jiang):寒蝉。
  
  ④“恼刘郎”二句:刘郎本指东汉刘晨。传说他与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曾误入仙境,遇二仙女留宿。潘郎:本指晋潘岳。据说他容貌很美,在路上行走,妇女们都向他扔水果。但这里都只是借用。
  
  ⑤零瀼(rang):零落、沦落的意思。
  
  ⑥桃叶桃根:桃叶,晋王献之妾;桃根为其妹,两人皆善歌。
  
  赏析
  
  这首曲描写了一个流寓北方的游子,在风雨交加的秋夜,对故乡意中人的辗转思念之情。
  
  全曲并非纯然自抒怀抱,其形式结构带有明显的虚构色彩:或正或侧,或写实或幻想,或议论或叙述,从多层面多角度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细腻的相思之情。
  
  首曲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深秋风雨夜,主人公孤枕无眠,盼归期。这是实写。第二曲由实到虚,由自己思念伊人转而想像伊人思念自己的愁苦情态。第三曲实写主人公思念之极入梦,梦中与伊人短暂欢会,谁料又被风起蝉声打破。第四曲主人公回到现实,发起议论:“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表达了主人公殷切的思念。第五曲又由实到虚,回忆与伊人的种种过去,怀念伊人的多情姿态。第六至八曲都是实写主人公的担忧与思考,表现了主人公的一往情深与思念之苦。尾曲是主人公对未来团聚的想像与愿望,以聊慰自己心中的苦思,是虚写。
  
  全曲内容丰富,想像多样,虚实相间,善于引用诗词意境描写和抒发主人公的细腻心思,酣畅淋漓,也显示了作者的功力深厚,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结构上也有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影子。作者也引用了一些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以更确切地描写主人公的处境和内心独白,如借用“刘郎”“潘郎”写因梦被打破,感到相思难以排遣的烦闷。以“崔张”这个典型故事反思和提醒自己不能三心二意等等。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