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责任编辑: admin 来源: 国学博览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 9 更新日期: 2020-10-01 11:21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非常道意为非寻常之传,非口耳之学,纵有形有名后天之道不可述于先天无名无象之道,然其道之意仍可会,是有道可道乎,可道,非常之道也。无者有者,合为一阴一阳,之而为道。有无共生,其本源一,故同出而异名,其同之称为玄,然名之为玄者,为有非无,仍不可尽述于道,故玄之又玄,周而复始,能求其精,近之于道,是故玄之又玄,能得其之神妙。

  道德经注解(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天下皆知美之所之为美,是不恶而已,善之善,非不善而已。故而,有生于无,无生于有,难成于易,易难于成,高倾于下,下倾于高,音和于声,声和于音,先随于后,后随于先。故圣人处于无为,行不言之教,而生成于有为,功于有行。万物运动而不变,生而不有,不以之为恃,不引之为功,因不居位恃功,故而不去。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注解(三):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不意指其贤,让众生平等,不贵难得之物,不以财利以诱,不欲勾之于民,则身内平安宁,无有争战杀伐,无有欺瞒盗害,则无忧,智生于忧患,此言无忧则无智,而非无智而无忧也,不可不察,故能无为且无不治之。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精准八字精批

已有 898,521,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

*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

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链接 QQ: 416723897 微信: 1316633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