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论学易 建立易学兴趣
易学知识之广,即使尽一生之精力也学无止境。回想笔者当初最早建立易学兴趣的时候,一开始兴趣并不在数术预测上,最早笔者对自然(动植物的形成、性质)非常感兴趣,而且笔者最早读的是易经,从实用意义上来讲,易经对预测的实际操作上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在数术的思想构造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开始我也读不懂,就抄,抄了一遍又一遍,慢慢就用古人的思维和自己的理解慢慢融合了,至今我还保存有过去我抄写易经的笔记本。我喜欢放开思维来读易,因此那时候无论是易理还是象数我都多方搜集研究,不执一家之理,在易学思想上最吸引我的算是宋代易学家邵康节先生的易学思想,那时候笔者研究易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想探究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为何眼睛要横生,鼻子要竖生,一句话是为了明白自然,也就是道。并也因此研究生育机理、音律、兵法、中医,绝对不是一般性涉及,而是找专业书籍去琢磨,这些思想在前期是没有人愿意下这个功夫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也确实耗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神。不过对笔者以后对易学预测领域起到了一个反证的作用。也因为这些笔者开始研究预测中所涉及的姓氏、籍贯、属相、地理,逐步将学识扩大化,这时候笔者对人事有了扩展的认识,包括人体五行,音律、韵角、天文学、地理对应,这些知识对人来说负荷很重,因此笔者一直以来是用自己兴趣作为引导,毅力作为动力来进行学习的。如果能全面研究这些知识,必须要做到最大兴趣引导,必须牺牲很多其他物质、精神娱乐。(笔者这种兴趣曾建立在电脑和英语上,虽然没有坚持,但是如今看到英语我依然是那么的喜欢,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笔者相信,兴趣是成就最好的老师)如果自己处理不好,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家庭关系。所幸运的是,我的家人开始略反对,后来支持,因为家人都学易学,这是一个氛围。一开始的反对是害怕影响到笔者的学业,后来发现所有措施无法阻挡笔者学易的恒心,也就顺其自然了。
当然作为一个人来说,人是有感情的,在经历感情的道路上笔者也不得不做一些修正,否则会影响自己一辈子的幸福生活,在感情出现后,笔者将学易疯狂之心收敛了许多,毕竟我们是人而不是神。至今我觉得学易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快乐是我能够感觉,体悟到这个世界的变化发展规律,能够看破生死关,能够笑对人生,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实践反证了这个世界的某种规律的存在,因此我不以规律为规律。对人心与人性看透彻了。因此一般人际交往我不太注意得失,也因此有些与社会心态脱离了关系。急别人所不急,重别人所不重。因此社会人是很难理解我的心态的。高官富商在我眼中或许和叫花子没有任何区别,或许这就是一种很平的心态。
在学易的方法上,笔者在学了大多易学种类知识后,发现它们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从数术上说,无论是梅花易数,还是八字禄命、奇门、六壬、斗数、七政,我看其中任何一种书籍的时候,我都会同时想到其他的数术,它们的原理在你熟悉所有体系后你会发现说的都是基本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名称而已,当然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名称不同,构成框架重点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基本点是完全一样的,就是都是属于“仿自然”,无非就是阴阳、五行、天象、人事、干支、卦象的模拟。看透这一点,所有的数术都不希奇。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对它们我都一视同仁。就象篮球、排球、足球的区别一样,各自的空间运动模式不太一样而已,但是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球类运动。因此只要适应了各种易学运动模式,应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错误,玩足球的认为篮球不好,玩篮球的认为排球不好,其实都好,也都不好,没有好不好的概念,什么都好。至今我依然记得,上学时候早上起来跑步,我这人锻炼身体缺乏恒心,我就自己想了个办法,想跑五百米,但是有点懒,就看着前方地平线,以地平线为目标跑,不知不觉就超过了五百米。因此笔者心有所感,不以目标为目标,则所达更远。以天地易理为目标,则诸术可学。以无为目标,则境界无止境。学习任何东西,都在于心态和缘分与慧根,三者不可缺一。自我之心,自我之境惟自知。学易者多,明心者几。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