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子库 >> 灵台秘苑
灵台秘苑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793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27日 >> 进入社区

灵台秘苑

《灵台秘苑》原作者为庾季才。庾季才原为梁人,北周克梁,被获,为太史令。

隋文帝灭陈以后,获取了一批浑仪,曾命他和一些天文家参校周齐、梁、陈及祖暅、孙僧化等官私旧图,刊其大小,正其疏密,依准甘氏、石氏、巫咸三家星图,制为盖图。

《灵台秘苑》是他在北周为太史令时所作。此书的卷数史载多少有异,《隋书天文志》说为一百二十卷,但《经籍志》又说只有一百一十五卷,《周书》庾季才本传又说只有一百一十卷。何以有这种区分,因原书已不存,无法详考。可能是各书分卷不同造成的差异。它是一部重要的天文及占星著作,《隋书天文志》对杂星、瑞星、妖星、客星、流星及云气等的描述,就是根据它写成的。从《隋书天文志》的这部分内容看,它对陨星、彗星、客星、流星等的观察比《荆州占》更为精细了,占验也更趋完备了。

此书今存十五卷,为北宋时五安礼等人的删订本。王安礼,字和甫,王安石之弟,曾著《天文书》十六卷,是一位懂天文的学者。除王安礼外,参加者还有丁洵、欧阳发。欧阳发为欧阳修之子,曾著《浑仪》十二卷,《刻漏》五卷,也是一位懂天文学的学者。据书的目录题名,王安礼当时为翰林学士;据《宋史》本传,王安礼为翰林学士在宋仁宗元丰(—)初,则此书可能成于此时。ARTX.CN

从今本的内容看,王安礼等人不仅仅是对原书作文字上的增删,而是吸收了大量的宋代天文观测的资料。例如它对三垣二十八宿位置的测定,就载有仁宋皇佑(公元—年)年间的观测记录,它对分野的划分,是在参酌《新唐书天文志》的基础上以宋代的行政地理相对照而确定的。

所以很多天文史研究者都把它作为研究宋代星象观测情况的重要资料之一。例如日本学者薮内清就曾把《文献通考》、《管窥辑要》同《灵台秘苑》相比较,来研究宋代皇佑年间的星象观测情况。他的《宋代星宿》一书中有这方面的附表。

陈遵妫先生根据他的附表制成《三垣二十八宿三书异同表》,载入《中国天文学史》中,为进一点深入研究提供了便利。

王安礼等人删订的《灵台秘苑》也大量地保留了占星术的内容。

其中多数是汉以来就有的观念。

例如对五星的占验,除了观察星的颜色、亮度、大小、顺逆、留守、凌犯、掩食、聚合等以占吉凶外,还把五星的颜色分成王(又作旺)色、相(又作象)色、休色、囚色、死色等。所谓王、相、休、囚、死是根据五行观念来确定的。

例如岁星属木,故春为王色;火星属火,故夏为王色;土星属土,故在四季属王色;金星属金,故秋季为王色;水星属水,故冬季为王色。王色是每个行星五行属性中的本色。其它相、休、囚、死都是根据五行相生或五行相克的原则来确定。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肇始于先秦,至汉人趋于完善,汉以后又逐渐以生、壮、老、囚、死来论五行生克,这王、相、休、囚、死即是生、壮、老、囚、死的另一种说法。

今本十五卷内容分别为:卷一、卷二主要记载三垣二十八宿的星数分布情况,并载有丹元子《步天歌》,附有三垣二十八宿星图。其“占例”一节,是解释常用的星象观测术语,对我们阅读天文方面的古籍很有价值。卷三主要记载十二分野,末附及天干地支和土圭测影。

卷四主要论气,分为帝王气、猛将气、军胜气、军败气、伏兵气、暴兵气、城胜气、屠城气、战阵气、图谋气、军中云气杂占、吉凶云气等类别,附及候气、雾、虹蜺占;卷五主要论风,有八卦八风、五行用事内八风、正朔八风、八方暴风、五音候风、六情候风、天干风、十二辰风、观风察将、主客胜负风、兵胜风、兵负风、攻城风、营寨警急风、占贼知数风、敌兵起退风、吉城风、凶城风、伏兵风、宫庭旋风,道路旋风、边夷风、水火灾风等名目。

卷六论天占、地占,卷七论与太阳有关的吉凶瑞应,卷八论与太阴有关的(月)的变异凌犯,卷九为五星占法,卷十至卷十四分别记载三垣二十八宿内各星官的星数、位置、度数及占验情况,卷十五则是瑞星、客星、彗孛、陨星、流星雨等,其格局与《隋书天文志》所载《灵台秘苑》内容大体一致,而较为赡详。

我们从《四库全书术数类灵台秘苑》选取了部分内容,以供研究者参考。

占 例

动者,光体摇动。

芒者,光耀生锋芒刺。

角者,头角长大芒。

喜者,光色润泽。

怒者,光芒威大大润泽。ARTX.CN

疏者,相离失其常体。

就聚者,相近而聚。

存者,守常得正。

大者,大于本体,吉星则吉,凶星则凶。

小者,小于本体,吉星则凶,凶星则吉。

亡者,失其所在。

出者,未当去而去。

入者,不应来而来;又曰同形为入。

二星相近其殃大,相

远无伤,七寸以内必之矣。若其常行,初至其分。一日同体共色为入;过其座位,离其宿分为出。

舍者,二星相近同处一宿。

入者,芒角相及而同光。

离者,虽同宿共度,而南北乖隔,光不相及。徙者,虽同在宿分,不相停待。又以相近为就聚,相离为离徙。

盈者,趋舍大进,过其所常。

缩者,退舍大迟不及其常。

舍者,经其宿度而行,舍其宿而行迟。

宿者,经其舍而过往,去不迟也。

居者,福德之星在其宿位。光色润泽而迟。

留者,住而不移。

中者,东西相当,中过无犯。

历者,以次相及而过。

贯者,经其中过。

刺者,在旁过,光芒刺之,磨者,傍过而相切。

逼者,旁过逼迫而有间。

掩者,敝而灭之。

斗者,二体往返而复合同,二星同处,不辨其形。

环者,星行绕之。ARTX.CN

绕者,绕星而过。ARTX.CN

凌者,直往及其体。

勾者,一往一返如钩。

已者,往返重复再勾如已。

犯者,在阴在阳,相近七寸光相接。犯与合同类,犯则为殃大。

乘者,自上而下。

斗者,离而合,合而离,或相凌。

触者,两体俱动而直来。

抵者,一动一静直相至。

侵者,越理而进,以大迫小,自上而下。中国古籍全录

薄者,两体相著。ARTX.CN

居之不去曰守,一曰相近也。中国古籍全录

边侵掩而不见其体曰食,亦曰袭。

以上乃五星妖客彗孛通用。

迟者,不及常度。

疾者,过之。

逆者,当东反西。

循者,依常度与数同。

顺者,向东也。

逆者,西行也。

会者,一逆一顺,同临一宿,又云光耀相逮。

聚者,自三星以上。中国古籍全录

从者,迟疾次第相及于一处。

以上乃五星之专用也。

月中见星为星食月。

月掩星而不见为月食星,相近盛明为同光,自下而侵食之为啮。

以上乃五星太阴之变异也。

星 总

紫微垣

中宫紫微。北极五星,其末曰纽星。天之枢,所谓北辰者也。古者以为三光列象随天而转,而纽星不移。自梁祖景烁以仪测定不动处犹在纽星之末一度余,今日去极者,距不动处也。以东一星曰太子,二星赤明,曰帝太乙之座也。三曰庶子,主五行,又主后宫之属。四曰后辅,所以出度授政而佐万几也。

北六星,曰钩陈,正妃大帝之所居,又为大司马护军,又为三公、三师,勾陈口中一星曰天星(皇)大帝,主御群灵,执万神图,所谓耀魄宝是也。

上十六星华盖,其七曰盖,其九曰杠,所以覆蔽大帝之座。

上九星,曰传舍,近河宾客之馆,亦为驿亭。中国古籍全录

前六星曰阁道,游幸别宫之路,从紫宫至河,其神所乘,亦所以捍难灭咎。又曰王良旗,亦曰紫宫旗,所以旌蔽帝座也。盖下五星曰五帝座,集议之所,宸扆之居。

杠东六星曰六甲,所以出入省察,布政教而敬授民时,分阳阴而纪节侯。ARTX.CN

陈东四星曰女御,又妻之象也,座东南五星曰天柱,象纬也。太子东五星曰尚书,主诏谋出纳,故有尚书之象。太

子南二星曰阴德,主施惠赈济。又东南二星曰天理,刑狱之官。

近尚书一星,曰柱下史。

以北一星曰女史,主记禁传漏妇人之微者,汉之侍史也。

其外十五星垣墙也。

一曰天营,一曰旗星,又曰长垣,东八西七,东西布列,环卫之臣,主出命。度中间南向如门者,阊阖也。

东蕃近门一星曰左骖枢,次上宰,少宰,次上弼、少弼,次上卫,次少卫,又少丞。其门西近一星曰右骖枢,次少尉,次上辅,少辅,次上卫、少卫,次上丞。南门六星曰天床,解息休之寝舍也。门外右枢西一星曰天乙,大帝之臣也。承天运化,治十二将,司战斗之吉凶。

以西一星曰太乙,天帝之神主,承天运化,使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革饯馑疾度灾害。

少尉南二星曰内厨,主宫中饮膳之事。

少辅东北六星曰天厨,主盛馔。

近少尉九星如钩星,主舆辇车饰。

天厨东南七星曰扶筐,盛桑之器,为后妃桑蚕之事。

北斗并辅八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阳阴之元本,运乎天中,临制四方,故有常。辇车之象,建四时,均五行,为号令之主,故有人君之象。一至四为魁,曰旋玑;五至七为柄,曰玉衡。初一,天枢,正星,阳德,天子之象。天主日,为秦次。天旋,法星,阴刑,女主之象,主月,为楚次。天机,金星,为人主祸害,主火,为梁次。天权,曰伐无道,主水,为吴次。玉衡,杀星,为文昌,为中央音,助四旁,杀有罪,主土,为赵次。闿阳,危星,为律,主天仓。五谷,主

土,为燕次。摇光,部星,亦曰应星,为吕辅星,附于闿阳,佐斗以成功,有成相之象,主齐。魁中四星曰天理,贵人之牢,执法之官。

魁上三星,曰三师,三公、太师等象,主宣政化而和阴阳。

魁前六星,曰文昌,主集计天下事务,天之六府也。近阶一星,曰上将,大将军,建威武。次曰尚书,正左右。次曰贵相,太常卿,理文绪。次曰司禄,司中,司捷,赏功进士。次曰司命,司怪,太史,主灭咎。次曰司空,大理,佐实。北六星曰内阶,大帝升降之阶。

传舍西北八星曰八谷,一稻,二黍,三大麦,四小麦,五大豆,六小豆也,七粟,八麻,以候岁之丰歉。

近王良一星曰策,主执御策,天子仆也。

天牢六星在旋西,绳愆禁,贵人之牢也。魁西南一星曰势,内侍之官,助宣王命。

斗南一星曰天相,乃宰相之象。

次西一星太阳守,大丞相之象,主戒不虞,设武备也。

杓南三星曰三公,太尉、司空、司徒象也。

奉宣德化,燮理阴阳,佐枢机也。杓东三星曰天枪,在紫宫,又天之武备,所以御难也。

次东五星曰天棓,天子先驱也,主忿争、刑罚、藏兵,御难非常也,其外布为列舍。

太微垣十星曰太微,在翼北。天子之庭,五帝座。十二诸侯之府,主于衡,衡,平也。又为天庭理法辞,监计授,德列宿,

受符诸神,考节舒情,稽疑也。其外蕃,九卿也。东西蕃,各五星。ARTX.CN

南蕃中三门曰端门,东曰左执法,廷尉之象;西曰右执法,御史大夫之象。执法,所以刺举凶奸也。左执法门东曰左掖门,右执法西曰右掖门。东蕃东近执法曰上相,其北东,太阴门也。次曰次相,中华东门。次曰次将。其北,东太阳门也。次曰上将,所谓四辅也。西蕃近右执法,曰上将。其北,西太阴门也。次曰次将,其北,中华西门。次曰次相,其北,西太阳门也。次曰上相,四辅也。内屏四星,在右执法旁,在端门内,所以掩蔽内帝庭,主刺举也。

五帝座五星,中曰黄帝含枢纽,东曰苍帝灵威仰,南曰赤帝赤熛怒,西曰白帝白招炬,北曰黑帝叶光纪。

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

一曰幸臣,见亲爱之臣,侍太子也。

一曰从官,侍臣也。

中一星曰谒者,主赞宾客,释疑惑。次三公,三星内附,朝会之所居也,为辅弼之臣。

东三星曰九卿,内佐天子而治万事,其在官九寺卿。

又五星曰五诸侯,内侍天子之国,主剌奸邪。

郎位十五星,在帝座东北,守卫之司,依乌郎府也。汉光禄三省是其职也。

又东北七星曰常陈,宿卫虎贲东北一星曰郎将,所以为,蝗虫多。

侍卫之武士也。

〔自太微至此元本在平星之下。〕

三台六星,在轩辕上,两两而居,起文昌,抵太微。一

曰天柱,三公之位,主开德宣符也。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三台为天阶。又曰:太乙蹑以下。上阶上星天子,下星女后。中阶上星公侯,下星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

中台北一星曰大中,尊贵戚也。〔三台大尊元本在东瓯下。〕

翼北三星曰明堂,布政之宫。西北三星曰灵台,观台也,专察妖祥。

〔二星元本在翼下。〕

左角少东四星曰长垣,主边戌城邑。

次北四星曰少微,为处士,又为大夫,亦女后之象,及太史博士之官。

一曰主卫掖门第,一星处士第,二星议士,次博士,次大夫。ARTX.CN

〔长垣元本在少微、酒旗下。〕

天市垣天市垣东西各十一星,西列于氐,东入于斗,在房心东北,国市也,民象交易之所。东垣南第一星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魏;西南第一星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河中。

垣南门近东六星,曰市楼也。

市,有也,主市卖交易,律令制度。

市楼西二星,曰车肆。百货贸易之肆。帝座一星在天市中,北天之庭也,神农之所居。

帝座西南四星曰宦者,侍主之近臣也。帝座东南一星曰候星,辅弼之臣也,主伺候阴阳。ARTX.CN

又东南二星曰宗正,司宗室之官也。中国古籍全录

其正东四星曰宗人,主录亲疏,享祭祀。

其北二星曰宗星,主宗支远近也。北二星曰帛度,主度量、买卖、贸易。

西四星曰斛,主度量分铢之数。

北五星曰斗,主斗量也。

斛西二星曰列肆,主货金玉璇玑。

天纪九星在天市上,主理冤诉,为万物之纪纲,九卿之象。中国古籍全录

上三星曰女床,御女侍从也。

〔天纪、女床元本在龟下。〕

梗河东九星曰贯索,一曰连营,一曰天牢,贱人牢也。

横列七星曰七公,主议政化以见善恶,三公之象。

[贯索、七公元在西咸下。

]东方七宿角二星,左为天田,右为天津,主刑理。其南为太阳道,右为天门,为将,主兵。其北为太阴道,为天阙。其内为天庭,七曜之所行,黄通经其中。盖天之三门,犹房之四表也。

日月之行黄道,黄道所经为天阙。

或曰:天阶,三光之庭。

房与东井,天街、天阙、南北河,其说略同。然黄道岁久迁变,占天者当察其所在而详审焉。角为寿星,苍龙角也,主造化飞龙之所。星明盛布,东方苍龙角(亢)也。其间二星名曰平道,主除道路,平道路之官也。

西一星曰进贤,主卿相举贤能。

右角北二星曰天田。

畿内之田,亦为籍田,主疆界。

天田北三星曰右摄提。

〔说见亢宿。〕

又北三星曰周鼎,主流亡,国之神器也。秦无道,周鼎沦于泗水,其精应于上。

左角南二星曰天门,朝聘待士之所。

又南二星曰平星,主执法平刑以兴狱。

阳门二星。

〔说见亢宿下。〕

南二十九星曰库楼,藏兵之府也。弯曲者为库,西南四星方斜者为楼。其十五星,三者相聚,柱也。中四小星,衡也。又中大者陈兵。中国古籍全录

南二星曰南门,天子之外门,主守兵禁。

亢四星,总理天下卿大夫之法治,犹尚书。又主病,又为疏广。

六星亢池。

〔说见氐宿下。〕ARTX.CN

上一星大角,在摄提间,为天之纪纲栋梁,天王座也。

天田北三星曰右摄提,主建时节,问祥,摄提原在天田下。两摄提各三星夹大角,直斗柄之南。

上三星曰帝席,北三星曰梗河,又西北一星曰招摇,北一星曰天戈。

〔并说见氐宿下。〕

亢南七星曰折威,主斩杀,以断军狱。

其南二星曰顿顽,主考察囚情,治狱官也。

阳门二星,主执兵器以戍边。

〔阳门元在平星下。〕

氐四星,休解之所,后妃之府也。前二星曰适,后二星曰妾。又为天根,主宫室、正妃。

东北二星曰天乳,主饴馈之事。

六星亢池,主舟济渡。

〔亢池元在亢宿下。〕

上三星曰帝席,宴乐献酧之所。

北三星曰梗河,一名天锋,亦名天楯,主矛锋,以备不虞,亦主寇兵,又为丧事。

又西北一星曰招摇,主矛盾及寇兵。中国古籍全录

北一星曰天戈,主匈奴。

〔以上元并在亢宿下。〕

氐南三星曰阵车,主兵革之事。ARTX.CN

又南二十七星曰骑官。

南三星曰车骑,主部列行阵车骑之事。

房四星为明堂,布政之宫,亦四辅也。

上将,次次将,次次相,所以理阴阳,正教化。

南二星君位,北二星夫人位。ARTX.CN

又为四表。

中间黄道所以行,为天衢,又为天阙。中国古籍全录

南间曰阳,环其南曰太阳,北间曰阴,环其北曰太阴。亦曰天厩,又为天驷,亦曰天马,主车驾。南一星曰左骖,次左股,次右股,次右骖,主开闭蓄藏之所。

房北星东南二小星曰钩钤,附于房,天之管钥,主开闭蓄藏,辅弼之象。

以东北一星曰键闭,主管钥开闭之事。

北四星曰西咸,以防淫泆,房之户也。ARTX.CN

梗河东九星曰贯索,横列七星曰七公。

〔贯索、七公并说见天市垣。〕

道前一星曰日,所以昭明令德,太阳之精也。中国古籍全录

其西南二星曰天辐,主銮驾乘舆之事。

房下二星曰从官,主医巫病疾祷祝之事。

其南十二星曰积卒。

〔说见心宿下。〕

心北四星曰东咸,占如西咸。

又北二星曰罚,主罚之事。

心三星,天王之正位,为大辰,主赏罚。

中央曰明堂,天子也。前星曰太子,后星曰庶子。

东咸、罚。

〔说见房宿下。〕

从宿南十二星曰积卒。扫除不祥,军卒卫士之象。

〔此元在从官下。〕

尾九星曰九子星,所谓升龙之尾。盖阴阳之交泰,风雨之乘兴。上第一星后也,次三星夫人也,其次嫔妾,为后妃之宫府,又主君臣。中国古籍全录

神宫一星在尾西第二星傍,为附座,解衣之内室也。

其南五星曰龟,主赞神明,定吉凶。龟,卜也。

天纪,女床。

〔说见天市垣。〕

南上星曰天江,主太阴。

后一星曰傅说。傅说,巫祝之官,主祝神灵以祈继嗣。

东一星曰鱼,主云雨风气。

箕四星,亦曰天津,亦曰天鸡,后宫之府,嫔妃之象。

又主八风,又主口舌,蛮夷将动,先表箕焉。

箕舌前一星曰糠粃,以给豢食。

天籥。

〔说见斗宿。〕

箕南三星早曰杵,主舂以给庖厨。

北方七宿南斗六星,元龟之首。亦为天庙,宰相之位。主褒贤进士,禀授爵禄,故斗为量器,所以斟酌而授爵也。

又曰兵,亦曰天机。南二星曰魁,库楼天梁也。中二星,相也。天府,建杓也。初曰北庭,又曰天关,又曰铁钱,主吴,主君寿。次会稽,次丹阳,次豫章,次庐江,又次九江。南一星曰农丈人,为老农。主稼墙,农正之官也。

又南十四星曰龟,主族鱼虫。

斗东北六星曰建,一曰天旗,天之都关也。为谋事,为天鼓,为天马。上二星为库,中二星市铁锁也,下二星为旗。

其间三光之道。向者七曜冬至起于此,是以司之。

狗二星,前主守御。

天鸡二星,主伺侯,察时节。

南二星曰狗国,主三韩、鲜卑、乌桓、猃狁之属。

东十星曰天渊,为天泉、天海,太阴,主灌溉之事。中国古籍全录

天弁九星,武官之长也。中国古籍全录

织女、渐台、辇道。

〔并说见牛宿。〕

奚仲。

〔说见女宿。〕

八星曰天籥。

〔一曰在南斗柄西箕北。〕

主开闭锁钥也。

〔元在糠下。〕

牵牛六星,为天关梁,主牺牲。

亦曰天鼓,主四足虫。

其大星牛星,上一星道路,次二主关梁,次三星主南越。

东三星曰罗堰,主潴蓄灌溉之事,亦为拒马。

南九星曰天田,畿内之田,亦主农器。

北四星曰天桴,主刻漏桴鼓之事。

上三星曰河鼓,主军鼓。

铁钺,一曰三武,中央大星,大将军;左右星,左将军;右北星,右将军。皆以守险拒难也。

东北九星曰左旗,西南九星曰右旗,皆天之旗鼓,为经表,主音声,设险以知敌谋。

织女三星,〔一曰在河北天纪东。〕中国古籍全录

主瓜果、丝绵、珍宝。

渐台四星。一曰在织女东足。

临水之台,主晷漏、律吕。

旁五星曰辇道。

〔一曰在渐台、

织女东北。〕ARTX.CN

人君嬉游之道。

〔织女、渐台、辇道,元在天弁下。〕

九坎九星在诸国南,主沟渠之事,以主水旱。ARTX.CN

须女四星,贱妾之称,妇职之卑者。又为天之府藏,掌环佩帛布、列后妃御服、妇功之域。

其北曰璃珠,后宫之府藏,主天下后妃,环佩之饰。

败瓜五星,主瓜果。

瓠瓜五星,天子之果园,亦主瓜果。又主后宫阴谋之事。

天津九星。一曰天江,主四渎津梁,所以度神道四方也。

辇东道四星,曰奚仲,主车正。

〔元在辇道下。〕

诸国合十六星,赵二星在天田东,南越一星在赵南,周二星在罗堰东南,齐一星在越东,郑一星在齐东,楚一星在郑东北,秦二星在周之东,燕一星在郑之东南,魏一星在楚东北、代二星在秦东,晋一星在燕东,韩一星在晋北,各主地。东瓯在晋北,亦主其地。

璃瑜、天垒城。

〔说见虚宿。〕

天钱。

〔说见危宿。〕

虚二星、冢宰官也,主北方祭、祷、祝。又主死丧哭泣,亦主风雨。

东二星曰司命,主刑罚生算死丧之事。

北二星曰司禄,主增益年德、官禄食料之事。

东北二星曰司危,主骄溢以正下,又主台榭死丧之事。

又北二星曰司非,司过失,司命而下,皆置官也。

垒壁阵。

〔说见室宿。〕ARTX.CN

虚南二星曰哭,主哭泣死丧。

又盖屋南二星曰泣,主坟墓倚庐哭泣之事。〔元在盖屋

下。〕

诸国东三星曰璃瑜。璃、圭衣;瑜,玉饰。妇人之服。

又十三星曰天垒城,主鬼方、北夷也。

〔此三者元在诸国垒壁阵其南四星曰败臼,主败亡灾咎。

〔旧在羽林军下。〕

危三星,天府也。一曰天市。主宗庙宫室,又主营造受藏之事。

坟墓四星,为附座。主兆域死丧哭泣之事,北宫真武。

虚危东南四星,虚梁。主灵庙祀祷之事。

天津旁近河七星曰车府,近河。车舆之府,亦其官,为客馆舍。中国古籍全录

南五星曰人星,一曰三卧星。主万民,亦主处夜淫佚。中国古籍全录

又四星曰臼。上三星曰杵,皆主舂军粮也。

危南二星曰盖屋,主治屋之官也。

又南二星曰泣。

〔说见虚宿。〕

诸国东北十星曰天钱,钱帛所聚,军之府藏也。

〔元在天垒城下。〕

离宫其北六星曰造父,主御马,亦其官也。

〔元在离宫下。〕

营室二星,天子之宫也。一曰直宫,一曰清庙。为军梁之府,又主土工。

离宫六星,两两而居,在室上,为附座,天子别宫也。

主假藏休息,滋幸之所。

其北六星曰造父。

〔说见危宿。〕

次二十二星曰腾蛇,北方水虫,主风雨。

又南六星曰雷电,主雷电。

西南二星曰公土公吏,诀备过失,主土之官。

又南五星曰霹雳,西南四星曰云雨。

〔并说见壁宿。〕

垒壁阵西抵虚宿东,近壁宿下,天军营也。

〔元在司非下。〕

羽林军四十五星,在室南,三三而居。

市在垒壁阵南,主天军,翊卫之象。

其南四星曰败臼。

〔说见虚宿。〕中国古籍全录

上一星曰师门,主师门候兵。天库之蕃落。

斧钺在师门南,主行诛拒难,斩伐奸谋。

天纲一星,主武帐戈纲。壁东八星,曰八魁。主设机阱,张罗禽兽之官也。

〔元在上公下。〕

东壁三星,图书之官,又主土功。

其北十星天厩,主马厩,亦具官,今之驿递也。

北五星曰王良。

〔说见奎宿。〕

南二星曰土公,主营造及稼墙,起土之官。

又东八星曰八魁。

〔说见室宿。〕

又室南五星曰霹雳,主阳气大盛,击万物。

西南四星曰云雨,主云泽。

〔此二者元在土公吏下。〕中国古籍全录

又奎南五星曰鈇钺,乃芟刈之具,斩刍以种也。

〔元在土司空下。〕

西方七宿奎十六星,曰天豕,一曰封豕。天之库,主兵,所以禁暴横也。又主沟渎,其西南大星曰天豕目,亦曰大将。

其上一星曰附路,阁道之便道路。

天厩北五星曰王良,御车之事,主驾车马。

又为天桥,主津梁。又主风雨兵革之事。

〔元在天厩下。〕

娄北一星曰军南门,主禁入以防益诈,军营之南门也。

〔元在左右更下。〕

奎南七星曰外屏,主障蔽恶秽,遮拥天溷。

南七星曰天溷,溷养之所。

又南六星曰天仓。

〔详见娄宿。〕

次一星曰土司空,主水土功利之官。

又官五星曰缺鈇钺。

〔说见室宿。〕

又东曰天庾。

〔说见娄宿。〕

娄三星,为天狱,主牧养牺牲,以给郊祀。亦为兴兵聚众。东西各五曰左右更,左主仁智、陂泽、林薮,小虞之官;右主礼仪牧养,为牧师之官。

北一星曰军南门。

〔说见奎宿。〕

北十一星曰天大将军、用武兵之官。中大星,将;其小星,吏;左右星,为旗。

又天溷南六星曰天仓,主藏五谷以待邦用。亦仓官。ARTX.CN

又鈇钺东三星曰天庾,积谷之所。

〔二者元在天溷、鈇钺下。〕

胃三星,天之厨藏,主仓库,五谷之府也。又主讨捕诛杀之事。

北八星曰太陵,主陵墓丧死积京也。中一星曰积尸,陵中墓也,亦曰积京。

昴北与大陵分势,九星曰天船,主舟棹水旱之事。中一星曰积水,候水灾。

〔此元在鸡石下。〕

天阿、天阴。

〔说见昂宿。〕

远胃十三星,曰天囷。主给御廪之繁盛,百库之储蓄。

〔说见昴宿。〕

毕柄西星,曰天廪,御廪也。主蓄九谷,养牺牲以给祭祀,养膳之事。中国古籍全录

〔元在月星下。〕

昴七星,天子再月。主西方,主狱事,又主丧。旄头,胡星也。昴毕之间为街。

北六星曰卷舌,主言语枢机之事,谗佞之侯。

中一星曰天谗,主谗佞及医巫。

东南四星曰 石,主磨砺锋刃,亦主阿候,明兵律,盖百工之事。天船、积水。

〔说见胃宿。〕

昴东一星曰月,太阴,蟾蜍,女后大臣之象。主刑及死丧事。

昴西北一星曰天阿,类天高,主察候山林妖变。

西南五星曰天阴,私潜谋之事。从天子,亦为弋猎臣也。

〔此二者元在大陵下。〕

天廪。

〔说见胃宿。〕

又十六星曰天苑。

〔一曰在昴、毕南。〕

养禽兽之所。亦其官也。中国古籍全录

天园。

〔说见毕宿。〕

天苑西六星曰刍藁,以给牛马之用。

〔元在天园下。〕

毕八星为车,主戈〔弋〕猎边兵,所以备敌寇。

附耳一星,在毕左股下,为附座,主听得失,伺愆邪,察不祥。

又二星曰天街,主道路,天门之外街,为国界。阴阳之所分,三光之正道。街南为华厦,街北为绝塞。

南八星曰天节,主郎将奉使也。

南九星曰九州之殊口,主远方通俗传驿之官。

东五星曰五车、柱。各三星,一曰天泉,一曰天林,一曰天榆。天子车舍,五帝座也。主产五稼以候丰俭。西大星为天库神,又曰令尉,主太白、秦、雍,豆也。东北一星曰天狱,神曰风伯,主辰星、幽燕、赵,稻也。东南六星曰天仓,神曰雨师,主岁星,徐、鲁、卫,麻桑也。东南星曰司空,神主填星,主荆楚,黍禾也。西南星曰卿,神曰丰隆,主荧惑,韩、魏,麦也。

车中五星曰天潢,又曰潢,天池也。主河梁津渡之事。

北三星曰咸池,鱼囿,主陂泽、池沼、鱼鳖、凫鹰之事。

五车南六星曰诸王,主宗庙,所以蕃屏王室,审察诸侯。

又南四星曰天高,主望八方云气,观台之象。中国古籍全录

参西北九星曰参旗,天子之兵旗,所以尊君之进退也。

又南九星曰九斿,一曰天旗,天号也。司弓弩,变候之候,以灭不虞。

觜北一星曰天关,日月之行,为天门。主关闭,防道路之事。

〔此元在觜下。〕

又天苑之南九星,曰天园,囿也。掌蔬菜之官。

〔元在天苑下。〕

觜三星,三军之侯,行军之府藏,主褒旅收敛万物。

天关。

〔说见毕宿。〕

井西四星曰司怪,主诸灾变而候祥异。

〔元在四渎下。〕中国古籍全录

车东九星曰座旗,主旗,表尊卑。

〔元在五诸侯下。〕中国古籍全录

参十星,一曰参伐,一曰大辰,又曰天市,又曰鈇钺,又曰天狱,主杀伐权衡,所以平理。又主边城九译。参为白兽之体,中横列三星,三将也。其肩:东北左肩,西北右肩,为

左右将。足左为后将军,右为偏将军。故占参以应七将。中三小星曰伐,天之部御也,主戎狄之国。

右足旁四星曰玉井,主水泉,给尉用也。

又南四星曰军井,营之井,给师徒也。

南二星曰屏,以蔽天厕。

屏东四星曰天厕,主圆溷疚病之事。南一星曰天屎,主粪秽。

丈人子孙。

〔并说见井宿。〕

南方七宿井八星,天之南门,为亭候之所,黄道之所经,三光之正道,主水衡、法令、中平之事。钺一星,附井前,为附座。

主伺侯奢淫而斩之。南四星曰水府,水官也,主堤防沟渎之事。中国古籍全录

又南四星曰四渎,江、河、淮、济之精。

西司怪。

〔说见觜宿。〕

东北五星曰五诸侯,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大史。决断疑狱,戒不虞,理阴阳,察得失。

座旗。

〔说见觜宿。〕

井东三星曰天樽。樽,器也。主盛饘粥以给贫馁。

又东四星曰水位,主水衡。

北三星曰北河,与南河夹东井为南北孤戍,亦曰阴门。

又曰胡门,为除户。北戍自首阳台而北,负微垣而东,抵濊貊、鲜以为北纪,为阴国,自戍北,主攻伐之政。北一星曰积水,供酒用之官也,所以给酒食政。

东南一星曰积薪,主外厨烹饪之事。

东北四星曰 。

〔说见鬼宿。〕

南三星曰南河。与北河为相戍,南河为戍也。一曰阳门,一曰钺,自弘农、函谷绝江汉,南达五岭,循障而东,西抵越,嶲、东瓯,两戍之间,得山河分陕之限,是为帝阙。七曜之常道,亦为天街、南纪,为阳国,主礼乐之政。

西南二星曰阙丘,两观也。所以布象纬,列尊卑也。

军市十三星,在邱西,如天钱,天军贸易之市也。市中一星曰野鸡,精主之变怪,野外之郊政,以虞伏奸也。

东南九星曰弧矢,外,矢弓也。一星,矢也。常属天狗、狼星,阴谋备盗贼。又东南曰天社。

〔说见鬼宿。〕

次东北曰天狗。

〔说见鬼宿。〕

天稷。

〔说见星宿。〕

西南一星曰老人,主寿考,常以二分候之,春夕没于丁,秋晨见于丙。中国古籍全录

又曰南极者,非枢极,盖其所属在于极南近北。

天屎南二星曰丈人,主寿考,哀孤独人之象。

东二星曰子,主孝、爱、侍。

又东二星曰孙,占如子。

〔以上三者元在天屎下。〕

鬼四星,主观明察奸、天目也。中一星曰积尸,又曰鈇鑕,主丧、门祀,诛斩鬼。东南星主积马,东北星积兵,西南星积布绢,西北星积金玉。

井东北四星曰爟,主四时变入,烽燧之官也。

〔元在积薪下。〕

又弧矢东南六星曰天社,土地之主,社神也。勾龙之精,上为此星,又主祷祀之官。

〔元在弧矢下。〕

次狼东北七星,曰天狗。中国古籍全录

主守御,吠则应之。

〔元在狼下。〕

柳南六星,曰外厨,天子之外厨,主烹宰以给宗庙。中国古籍全录

又东南一星曰天纪,主知禽兽齿,医兽也。

〔此二者在柳星下。〕

柳八星,亦曰天相。

又为鸟啄,又为天库,天之厨官。ARTX.CN

主庖厨、烹祀、燕饮之事。亦主雷雨土功。

外厨天纪〔并说见鬼宿。〕中国古籍全录

轩辕右角,太民。中国古籍全录

西南三星曰酒旗,主飨宴酒食之事。

亦为酒官之旗帜也。

〔元在右角下。〕

星七星,天都也,为朱雀头。文明之紵,羽仪之所,主衣裳文绣,又主急兵盗贼。

又北十七星轩辕,一曰东陵,一曰权,主雷雨之神,黄帝之神,黄龙之体,后宫之像,后妃之宫。主内政以弼太微。

其南大星,少后也,南小星,女御也。左一星,少民,少后之宗。右一星,太民,太后之宗。次北一星,夫人也,屏也,上将也。北一星,妃也,次将也。馀皆次妃之属。轩辕为权,太微为衡,南宫朱雀权衡也。

酒旗。

〔说见柳宿。〕

长垣少微〔说见太微垣。〕

东三星曰天相,大臣之象,亦御府官也。

中台东南曰平星,执法平罪之官也。

〔元在中台下〕。中国古籍全录

中社东南五星曰天稷,〔稷〕之神也,又曰农正。

〔元在天狗下。〕

张六星,主朝服之制。又曰,六星主珍宝、宗庙、服用及衣服、饮食、赏赉之事。中四星又主辅臣也。中国古籍全录

张南十四星曰天庙,主祭祀天子之庙。

东瓯。中国古籍全录

〔说见翼宿。〕中国古籍全录

三台太尊。

〔并说见太微垣。〕

翼二十二星,天之乐府,亦主远方宾客、淮海之宾。

明堂、灵台。

〔并说见太微垣。〕中国古籍全录

次天庙东南五星,曰东瓯。南越蛮夷之星也。

〔元在天庙下。〕

轸四星,辅相之臣也。轸主车骑,又主任载,及风雨死丧之事,出入皆占之。左右辖二星。左辖为同姓,右辖为异姓,主侯王。长沙一星,在于轸中。长沙主寿命。

东七星曰青丘,南方蛮夷之国。

西二星曰天门,天子之军门也。

南四星曰土司空,主界城人民之事。

其直南三十二星曰器府,乐府也。中国古籍全录

十二分野

二十八宿,天之列舍,象分于其间,犹有九州分布列舍。

众星分布于其间,如地有九州而万物居其内。故古者以列舍纪天之度,而国别为十二次,乃气接于其间。

典籍所载入,时见于书,而初未于某宿之某度,应其野之某州,皆不详著。

《周礼》则九国土皆有分星而不列宿次之文,其地所载又复不一。班固始备载十二次于篇,说者曰光禄刘向之言也。以配十二分野而后世用焉。考天官之学,传自巫咸、石申、班固、费直、蔡邕、李淳风、一行,其说皆不同。一行作《大衍历考古》,以十道州郡配以参之。然斗牛之分主吴越星辰,西南ARTX.CN

之星而配在周邦,绵亘万里,至兖州皆郑分;而桐柏正在《禹贡》之豫州,为宋分;而淮泗又在《书》之扬州。占之而应验,如有深义,大抵古今事殊,州郡数易,九分之中,故以角亢郑分为首焉。

寿星之次角、亢,寿星之次。初轸十二度,外末氐四度内。于分在郑,于辰在辰,于野为兖州。自原武、管城,渡河、济之南,东至封丘、陈留,尽陈、蔡、汝南之地。逾淮源,至于弋阳,西涉南阳,至于桐柏,东北抵嵩山之阳,东涉寿星之次,当洛邑众山之东,次南直颖之间,太昊之墟,为亢分。中国古籍全录

南抵淮,气连鹑尾,在周之东阳,并无角分。今乃开封、陈留、封丘以内,大河以南,并颖、陈、蔡、光、黄、寿州之西界,皆郑分也。

木火之次氐、房、心,大火之次。初氐四度,末尾九度内。于分为宋,于辰在卯,于野为豫。自雍丘而东,循济阴分于齐鲁,右四水,达于吕梁,东南抵淮,西接太昊之墟,自商毫负北河,为心分。自丰沛以直河南,为房分,故其下流皆为尾分同占。

西接陈、郑,为氐分。

今开封之东,亳、寿之东界,徐、济、曹、单,皆宋分。

析木之次尾、箕,析木之次。初尾九度外,末斗十一度内。于分为燕,于辰在寅,于野为幽。自汉渤海、九河之北皆析木之次。尾星得云汉之末派,海物龟、鱼系焉。故当九河之下流,滨为渤海、碣,皆北绝之所穷,与南相近。故其分自辽水之

阳,尽朝鲜三韩之地。在吴越之东,北平、广信、安乾、永静、保定、顺安、保雄、莫霸、大辽之东偏,与高丽皆燕分也。

星纪之次南斗、牵牛,星纪之次。

初斗十一度外,末女七度内。

于分为吴越、于辰在丑,于野在杨。自庐江、九江负淮水之南,尽临淮、广陵,至于东海,又逾南河,西滨彭蠡,南至南海。

南斗在云汉之下流,当淮海之间,为吴分。牵牛去南河渐远,故其分野自古豫章达古之会稽,南逾领徼,为越分。岛夷蛮貊之人,声教之所不暨,其系之分,淮南之庐、舒、濠、和、滁。其扬、楚、泰、通、无为、两浙、苏、秀、湖、常、润、明、越、处、温、衢、婺,江南之西宁、饶、信、共、抚、筠、袁、吉、宣、歙、江、池、广信、南康、兴国、临江、建昌、福建、漳、泉、福、湖、兴化,南循梅岭,广东、梧、桐、惠、雷、海南、琼、丹、万,皆吴越也。

玄枵之次须女、虚、危,玄枵之次。初女七度外,末危十六度内。

于分为齐,于辰在子,于野为青、汉、济北郡,东逾济水,涉平阴,至于山翟,循岱岳众山之阴,东南及高密,东尽莱夷之北,复尽九河故道之南,滨于碣石、令、登、莱、济阴滨棣、德、博,皆齐分。

娵訾之次营星、东壁,娵訾之次,初危十六度外,末奎四度内。

于分为卫,于辰在亥,于野为并。自王屋、太行东,尽黄河内之地,北邺东及馆陶、聊城,尽汉东郡域,今开封之白马及

大名,卫、濮、曹,皆卫之分。

降娄之次奎、娄,降娄之次。初奎四度外,末胃六度内。于分为鲁,于辰在戌,于野为徐。自蛇丘南届巨野,东达梁父,循岱岳之阳,以负东海,又滨泗水之东,又东南抵淮,并淮水而东,尽徐夷之地。奎为大泽,在娵訾之下流,其地直距东阳,滨于淮泗东北,负山为娄、胃之墟,乃中国膏腴之地,百谷之所阜也。胃星得牧愚之气,与翼之地土同占。今兖、沂、淮海、泗阳、利国,故皆为曹。

大梁之次胃、昴、毕,大梁之次。初胃六度外,末毕十一度内。于分为赵,于辰在酉,于野为翼。自古魏郡浊漳东及清河、信北,及中山、真定,又北众山,尽代郡、雁门、云中、定襄之地,北纪之东阳,表里山河,以蕃屏中国,为毕星之分。

循河之西,尽塞垣,皆古旄头之国,为昴之分。冀北之土,马牧之蕃庶,故天苑之象存焉,皆赵之分。

实沈之次觜觿、参、伐、实沈之次。初毕十一度外,末井十度内。

于分为晋,于辰在申,于野为益。自太行以西,尽河西之地,其地上直天关,其南曲之阴,在晋地,众山之阳;在秦地,众山之阴。阴阳之气升,故与井星同象。参、伐,戎索,为武政,故当河东尽大夏之墟。上党次居下流,与魏相接,为觜分。今太原、河中、晋、绛、解、泽、辽、忻、隰、岚、石、大同、武胜、火山、保德,大辽之西偏,夏国之东,皆为晋之分。

鹑首之次东井、舆鬼,鹑首之次。

初井十五度外,末柳八度内。

于分为秦,于辰在未,于野为雍。

自汉之三辅及北地、上郡、安定,西自陇抵〔坻〕,自河尽巴、蜀、汉中之地,乃西南夷犍为越嶲、益州郡,极南河之表,东至牂牱。东井居两界之阴,正当雒之西北。鬼居两界之阳,故汉中东尽华阳,与鹑东相接,当雒之东南。鹑首之外,云汉潜流而未达,故狼星分野在河、江上原之西。

今陕西之永兴、凤翔、陇,并丹、同、华、耀、延、鄜、环、庆、泾、成、阶、岷及四川之成都、兴、元、嘉、泸、涪、黔、合、夔、万、龙、文、兴、利、巴、阆、云、井、大宁及西夏之西,尽四川之西,尽西南夷之地,云滇南皆秦分。

鹑火之次柳、七星、张,鹑火之次。初柳八度外,末张十六度内。

于分为周,于辰在午,于野为三河、周分。自河之南,西及函关,逾南纪,达武当、汉水之阴,尽弘农郡。柳在舆鬼之东,又接汉原,故当商雒之阳,接南河上流。七星上糸轩辕,得土行之正,故为河东之分。中国古籍全录

张直河南、许、汝、裕、邓、光、陕、信阳、新郑,皆周分也。

鹑尾之次翼、轸,鹑尾之次。初张十六度外,末轸十二度内。于分为楚,于辰在已,于野为荆。自房陵。白帝而东,尽汉之南郡、江夏,南达庐、江南诸郡,滨彭蠡之西,又逾南尽郁林、合浦,翼星与咮张同象,故当南河之北;皆在天关之外;故当南河之南。轸中一星长沙,逾岭徼而西南,皆东瓯,青

丘之野。今襄阳、蕲、黄、澧、潭、岳、鄂、辰、沅、柳、道、柳、连、归、峡、柳、象、融、浔、贵、宾、钦、廉、洞夷络貉,皆楚分也。

天干地支乙为东夷;甲为齐南;丙楚;丁江淮、海岱;戊为中州及韩、魏;已方西夷之国,庚为秦;辛为华山;壬为幽燕;癸为恒山以北;子为周;丑为翟魏,亦为辽东;寅为楚;卯为郑;辰为晋邯郸、赵地;已为卫;午为秦;未为中山、梁、宋;申为齐及晋魏;酉为鲁;戌为楚及吴越;亥为燕;岁、月、日、时灾祥应地,皆同系焉。

土圭影九州之在,必有所中。前古法制无闻,惟《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浅,正日景以求地中。中国古籍全录

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万物阜安,建王国焉。匠人建国,水地以平,四直系绳,以景为规。

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考日中之景,夜考中星以正朝夕。梁祖景烁错综经法,先验昏旦,定刻漏。乃立仪表于准平之地,名曰南表;中更立一表于南表景末,名曰中表。夜依中表以望北极枢,而立北表,令参相直,皆以绳准定。若表直者,乃立表之地当子午之正。

每看中表以知所偏,中表在东则立表之处在地中之东,其西亦如之。取三表相直者为地中之正。又于二分之日候,日始东方半体见时,乃立表于中表之东,名曰东表。待日入西方半体,乃立表于中表之西,名曰西表。

皆令中表与日参直,东

西二表朝夕皆要与日相直。

若三表影直,即是南北之中也。

若中表差南,则直表处在卯酉之南;差北,则卯酉之北。进退南北,求三表直东西,则地居卯酉之中正也。测景一寸,即地之一千里也;影尺有五寸者,南戴日下万五千里也。以颍川之阳城为地之中。所谓土圭之表,尺有五寸,立八尺之表。

夏至影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汉儒日入表尽测影,冬至长一丈三尺一寸四分,复至一尺五寸八分,春秋二分著七尺三寸六分。始著于书,而余气并未有论。

天 占

夫天地之道。

运动不息,而覆育万物者也。

不失厥中,则四序应而寒暑时,品物用生。故圣人法天道而顺至理。政有得失,则视吉凶之变以告之,使其开悟。

若天忽变色,是为异常,四夷来侵,当有兵起。

天裂是谓阳不足,臣民乱而君道失,土将分裂。

天鸣有声,人主忧惊,而百姓劳恐,失厥上。

天火自焚,是谓火不炎上,以其信道不笃而尚虚伪。修宫室无度,则厥灾见,焚烧宗庙。

若乃雨血,乃天见其殃,不肖者不得久处其位,其灾兵起。

若雨肉,则为臣不得享,当有大变。

雨土,乃为黄眚,乃为土失其性而民劳,或不肖者禄。

雨雹,则为阴胁阳。盛则为雨,阴迫阳则转而为雹。若阴盛而成雪,阳薄之乃散而作霰,阳胁阴也。皆为政有所胁。

若雨石,为信不施,诈妄兴,下居上,凶。

石坠地近尺余,类鸡卵,两头锐,名天鼓。

其分大战,而君吝禄信佞所致,是谓火失其性。

雨赤草,其地民流。

雨毛,则金失其性,邪佞进而贤人去,贵人奔。中国古籍全录

雨羽,则君道不通,逆施天下。

雨螽,则骨肉疏而政暴虐。

雨鱼、鳖、鸟,为兵丧,是谓水失其性。

雨金铁,是谓刑狱,为兵灾。

雨钱,则其下乱。ARTX.CN

雨骨,是谓阳雨,政令不行,兵起交争。

雷发非时,主在臣专政,女后擅权。

无云而雨,貌之不恭,是谓不肃,灾祸并起。

无云而雷,名曰天鼓,当有暴兵。

雨木、冰,大臣凶,阴气胁木,而雨未降,木先寒,故木冰。

雷发不时,臣为乱。

雨物,是水银,此谓水失其性。

雨灰者,暴政所致。

雨五谷,军乏粮,民饥,赋敛重之所致。雨绩者,麻纻之类也。其分大饥,民流亡,兵起,妄诛杀之所致。中国古籍全录

兹谓不法厥灾。霜夏,杀谷;秋,杀五谷;冬,杀麦。中国古籍全录

诛不仁,兹谓不仁。夏先大风雷,冬先雨降,乃陨霜而生芒角。

贤者遭害,则霜附木不至地。佞人依刑,兹谓私贼,则

霜在草根,降霜土隙间。不教而诛谓之虐。其霜在草木,降霜非时,迫近之象。

一曰:夏雪,臣作乱。雨木,多风,五谷伤而民危。雨粟,乃不肖者录。雨冰,水失其性,其下大疫。降雨罗其下,君长凶。雨杵臼,雨筋,并为饥。雨丝绵,并为兵丧。雨蘖,君有阴。雨土,多阴谋。雨釜,人相食。物如小钱许大,从地中生,如麻黍粟,名雨甑,岁穰。雨膏如出,辅臣贪,将帅败。

雨露者,物色黄白,名曰爵锡。不出三年,大凶。又曰,下当有变。雨物人莫能识者,皆为兵起。天忽昼夜阴晦,有阴谋。

地 占

地本有阴阳而生万物,其形至厚,其德亦至静,定而不动者也。若忽震动,是谓臣强。阳伏而不能出,阴之迫而不能入,阴有余也。

若外戚擅权,后妃专政,则为变异。

小人用,下有谋,及民扰劳,则地震,并为兵饥。又春动,岁不昌;夏,君忧;秋则兵起,冬则土功兴。若牛马禽兽奔惊者,天子恶之。若动于宗庙宫庭,或动不已,国有叛。臣谗佞,大臣数动诛伐不以理,而上下不相亲。

辰在亥子,或秋行冬令,则地裂。乃士民分离,大臣专恣,下叛上,进不肖,退贤人。若裂有声,四方不宁。大兵起,国失厥土。

若土忽陷,乃专在臣。民人离散,亦为失地。中国古籍全录

若地火然者,火为阳精,地为阴主。若然者,越阴之道行阳也,政伤而不克之象。臣专忠,而终以自害也。

地忽生毛,为金失其性,人将旁从。

山忽崩陷者,所以宣气,公辅之象。乃阴乘阳,弱胜强。

崩者,离散之象,此必贤人去而佞人进也。中国古籍全录

山或陟动,是谓皇之不极,禄去公室,赏罚出于私门矣。

若山鸣,乃有大乱。

若土涌山出,即阴盛下,人将起,地主失土。若好治宫室,饰台谢淫乱,而疏父兄,则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

太 阳

总叙日者太阳之精,而成象光明盛实,布照四方,出则天下明,入则天下晦,万物不能观其体,犹至尊之不可窥逾,有人君之象。

若明王在位,群臣修职,天下太平,人民丰乐,则日抱珥重光而阳景辉耀;人君有瑕,必露其虐以告示焉。

其所经行,谓之黄道。常以一昼一夜东行一度,经三百六十五日有奇,是谓岁周。冬至之日,日行赤道外二十四度。

去北极一百一十五度少强,为极疾,日行一度强。自后积疾,经八十九日羽,至春分日,当赤道之中。与黄道相交,去北极九十一度少强,日行一度半。自后入赤道,其行渐迟。经九十四日弱,至夏至之日。在赤道内二十四度,去北极六十七度少强,为极迟日弱。自后益迟,经九十四日弱,至秋分中国古籍全录

日复当赤道之中,与黄道相交,去北极九十一度少强,日行一度半。外黄道外,其行渐疾,经八十九日,复会冬至之日,为一岁。盈缩迟疾而有不及周天之数者,历家为岁差矣。

十辉气《周礼》十辉气,曰祲,曰象,曰监,曰镌,曰暗,曰瞢,曰弥,曰序,曰,曰想。传云:祲者,阴阳之气浸淫相侵,抱珥背觿之属,如虹而短,皆为祲。象者,云气成象如赤鸟夹日以飞之类。镌者,日旁气刺日,形如童子所佩之觿。监者,云气临于日上。暗者。日月食。或曰光脱。瞢者,瞢瞢不光明。弥者,白虹弥天而贯日。序者,气如山在日上,及云气作,冠珥背璚,重叠在日旁,如次序。者,晕气也。或曰虹象。想者,谓气五色形想:青,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或曰:想,思也。赤气如人狩之形,可想思而知吉凶。推而广之,则曰旁气,象云物,其类既多,各随形色,以知吉凶。

日旁气气黄曲向日为抱。当日子孙喜,臣下忠,邻国来降。黄者土,火之子,气横在日上,形直微起为戴。戴者,德也。推戴福佑之象,主国有喜。人臣德至于天,则有之。

一珥在日傍者为喜。

两军相当,军须和解,所临者喜。

所在之方无军,则为拜将。

两珥者,气缩小,在日左右,主民寿考。珥常扶日,如民不失天常。三珥黄白,女主有喜。黄,喜;白,丧;赤,兵;青,疾;黑,水。四珥,天子有子之庆。中国古籍全录

又气抱在日上为冠气。主冠带之象。当立侯王,建封亲

戚,国当有喜。气小而日下向上曲者为缨,为得地之喜。气小半晕在日上,日负,为得地,为喜。在日上为承气,臣承君也。又曰日下有黄气三重若抱,名曰承福。人主其喜,且得地。

日未出而上有黄气,如半晕状,白日,人君有德令。

气如履在日下为履,又曰气直立在日下亦为履气。

主内外宁吉,喜气也。

气如赤曲在日傍,类珥而长,为提,见则有兵。青气赤横在日上下,为楁,格斗之象。长而斜倚日为戟,戈戟相伤之象。形如背,中有一枝如山字,则为殃,君臣不和,上下缺伤。

形曲向外为背,背叛乘逆之象,其下有叛者。

长而直立日旁为直,其下有自立者。

状类两直相交为交,淫悖之象。

凡气之异:黑如龙在日上下,乃风雨候。或来冲日,或如人卧背日旁者,下有反臣。青而守日者,臣有谋,亦戒饮膳,扶日亦如之。如虎守日者,君好禽色。若在四时王日者,其色克时令者,君有忧。

赤如牛守日,下有兵;色赤扶日,亦如之,又为失地。如马守日,战则兵伤。

如人头、旌旗在日旁者,为兵。如人乘依在日下者,为天子气。如人所持,如人事日在日下者,其下臣叛。

如蛇贯日,青则疫及谷伤,其下亦有叛者。黄为兵,黑咎,两赤如死蛇在日下者,大饥疫。如交蛇在日旁,其下有贼。

两军相当,如布席来掩日,其下大战,若偏在日旁,其尤甚,万人死。气如食日,臣不忠。相交贯日旁者,将不和。

有背者,其日长凶。气漠漠如车马行走在日下者,下有破军。

青色其上下者,吉。可以出军。

直立或贯日者,宫中有斗。如箭外向日下者,不行三月有君出。

赤如冬株在日旁者,兵起,客胜。赤如血光覆日,大旱民饥千里。如釜钺在日旁者,君忧。赤白青黄色刺日者,其分有丧,在日旁去疾者,无功。若停半日者,小胜;终日者,大胜。

比云之异:日中有云如人,其下有反者;如杵,长尺余来冲日,其分君长恶之。如赤青鸟在日下,贼人有谋。如两青鸟相向日下者,人主有忧。如三赤乌啄日,兵起。如虎躅在日下,大将反。日出有云横截之,白色丧,黑曰惊,三日有雨,解之。

日始出及日入而贯之,不出三日,有暴雨。日始出而隔之,下有兵,有雨则解。

白云广二尺在日左右,其分国忧。中国古籍全录

赤云截之大如杵,军在外,万人死。两军相营,不利先举。赤云之占,日未出而见于日上,君侧有佞臣。

如扫来日,或两头锐,在日旁上下左右,不宜先起兵。

撞日者,大战亡地,扶日或曲如轮在日旁,名曰提,皆为兵失地。曲向日者,不出三年,有自立者。

如跃鸡在日上,不出三月,有兵丧。如鸟夹日飞状,君忧。如虹与日俱出,所临国分有兵丧。青云夹扶日,臣有谋。

夫晕气之数犹多,天地之气将交,不密,未成风雨,当为晕气。晕,辉荣之象也。其别有抱、珥、背、提、虹贯,有重,有贯,有日,有方,有色,有戴,有道。尤为军事,以先有

为发,先去者为败。晕抱所临,或晕相交,其下军胜,则客伤。

帝德广运,则随其时旺色;其政颂平,则中黄,亦随其所乘之色。信及豚鱼,边境归附,内平外成,厚德所被,则其晕色黄,及抱、珥、直、承、履色黄,并为吉庆。

晕内珥抱,所为谓围城者,内入胜。晕有重抱,后有背,若战,顺抱者胜,得地;有军,罢师。晕有抱,北为顺。贯晕内,在日西,西军胜,南北东仝。有军,而日一抱一背,为破走。抱者,顺气也;背者,逆气也。

抱且雨,珥至日而一虹贯之,重抱有璚,或抱两珥,抱而白虹贯之,五者皆顺抱,击者胜。两珥虹贯,得二将;三虹,得三将。

重抱有璚、两珥,为军中不和。

黄白润浑,内赤外青,天子有喜。有亲来降者,不战而敌降,军罢。青色,将喜,赤,兵争;白,将有丧;黑,将死。

晕而珥,宫中多事忿争。

宜察之,在春,则天子更令。

一曰主有谋,军在外,三军有悔。晕抱珥,上将军易。晕而珥如井干,国凶,有大兵。交于日上,两将军易。相敌相当,而珥平等俱起,色同,军势相等。

色厚润泽,所在之方喜,有珥、直,为破军。贯至日,为杀将。晕有一背,有叛者,有叛城,在东,东军叛,三方同。

又曰,晕而背,兵起,其分失城。背在晕内,为分离。中国古籍全录

青外赤内,臣受王命有所之。晕上下有两背,无兵,则兵入。四背在晕,名曰不知,有内乱。晕而四背、璚,其背

端进,尽出晕外,反从内起。晕、珥、背左右如辋者,兵起,其分亡地,兵满野,而城复归。

有气如人居晕中,不出三日,寇入城。晕而有锐气,如锋四出者,其下亡地。晕而四方均等,为力停。有缺薄微细,所临者败;四缺在外,则军尽散。气如死蛇属晕者,大将死,不利先举。

晕而有赤气,如战临之,其下兵起。晕而有青赤气,从中四出者,围中胜。晕不合,而有云如人在外相逆聚者,兵战不胜。晕而有聚,云在外不去者,兵起。又曰,不出三日,围城。晕而有众云,如羽临日不去,其下有忧。晕而有青贯之,有围城。

晕而有云气之日,随所向击之,胜。晕而二珥,有云贯之,其分多疫。晕而珥,在外聚,云在其外,不出三日,城围,出战。晕而四背如辋,又曰提,其国有众在外,有叛臣。

晕而有赤云如轮,曲向日为内提,内臣叛;背日为外提,外臣叛。晕而四提,有大将出世者。

白虹贯之,或晕而虹贯至日,顺虹所指,从贯所击之,胜;贯日,败;攻城,可拔。

晕而二白虹贯之,有战,客胜。有战,重晕四,有五白虹贯,从内出外,围城,主人胜,城不拔。重晕,则攻城围邑不拔。重晕而白虹贯日,围城,客胜。晕而重,外清内浊不散,军会,聚三重,有拔城。

半晕,有一背璚,或两旁不合背,臣谋不成。晕珥而中有两背璚,战不胜。交者偏交,两气相交色青赤如晕,或如合背成正直,或相贯穿,或相背向,背为主乱,军内不和,人

主左右有争者。

日交晕无厚薄,交争,势力均,厚者胜,争者先衰,不胜。若入连环,为两军兵起争地。

至日月,则两军相向者,顺以战,胜,杀将:日在上者,亦胜。若贯日,则其下有破军死将。

日有三晕,军分为三。晕而中有两背璚,叛从中起,不成。晕再重,人君有德。又曰,立侯王。色青,其下有兵,谷贵;赤,其下蝗虫、旱,盗作;黄,则灾在公职不治,好起高堂;或谷伤、兵起;白,乃其分多风雨,民不安而兵兴谷贵;黑,则其灾左右用事之臣贪财,亦为大水,民流,冬雷夏霜。三重,兵起谷贵,有伤,赤云贯之,其下失地。四重,军败于野,其下有叛臣。五重,女后妃有忧。六重,其下失政,兵丧。七重,则中国弱而外藩盛。八重,民乱忧。九重,岁荒,外番侵。十重,天下乱,各以宿分日辰占之。

晕而半不晕,所在之方军胜。

晕如车轮,半晕在外者,军罢。半晕而向四方,则对所向之方,外番人来入中国。凡半晕再重,则国民蕃息,岁太和,以日宿占,国分占。

日初出日上如升益,有欲和亲者。

半晕头锐,则先战,及所指击之,胜。

方晕若井干,天下和平,若上下聚二背,将败人亡。晕如井垣、车轮,二国背兵,赤白有军。晕黄而不斗,兵来解;青黑和解,分地。色黄,土功动,人不安。又曰,风雨时,物贱国安。色黑,有水,阴国盛。又曰,灾在用事之臣。

晕以内为身,外为心。内赤外青,群臣亲外;外赤内青,群臣亲内。晕且戴,国有喜,胜战。从大击之,胜,得地。

晕外有一直,臣欲自立,青外赤内,不成;三直,亦如之。两直,有叛者。

儿两军相当,谨候日月晕气,知其所起。

相当应等者,其势均;近、疾、多、有、实、久、常、大、泽、厚、密、抱者,胜;远、迟、少、无、虚、薄、短、少、疏、背者,大破。重抱为和亲,抱多,亲者益多。背为不合和,分斗;去为分离相去,背于内者,离于内;背于外者,离于外。

凡占:分离相去,赤内青外,以和相去;青内赤外,以恶相去。

晕而明久,若内青外赤,或内黄外青黑,或内青外黄,或内白外青,内人胜;内青外赤,或外黄内青,内黄外青,外人胜。

若晕而七日内无风雨,兵大作,不可起众,大败。晕而明,有兵则兵罢,无兵则兵起,不胜。晕而周,而东北遍厚,为兵福,在方战胜。晕欲前灭后成者,后成面胜。晕于日上,将军易。日有朝夕晕,是谓失地,主人必败。

凡晕,又以十干占:甲乙,为火灾;丙丁,为臣不贤;戊己,后族盛;庚辛,将帅利;壬癸,臣专政。

又以二十八宿占之:角,大人、主忧,内有谋,以赦除旧;亢,则大臣忧,雨伤稼,民疫;氐,则王者恶之,其分兵忧,又女后恣;房,为兵起失位;心,则王者忧;尾,女后忧,将相灾;箕,则宫后相搆,国有妖言。斗,为宰相忧,宗庙不安;牛,则阴国暴兵起;女、虚,兵起,后妃恶之;虚又为丞相坐罪,民饥;危,则下有丧;室,则女后或其地有灾;壁,则贤者废,邪佞进。奎,则下有兵,大人忧凶;娄,

则财物空,或大臣有咎;胃,则仓库之官凶,或五谷不登;昴,则胡赵之君忧,阴国失地;毕,则边兵动,敌有患,或多风雨;觜,则臣有忧;参,则为饥。井,多风雨,秦分忧;鬼,则臣受其分,有兵;柳,则厨官灾,又岁饥;星,兽疫死,周分忧;张,则宝化大起出,其下君长凶;翼,则乐官逐,民多疾病;轸,则王者恶之,或兵起。

盖日晕之占,皆率以晕言之,若二十八宿之晕,与五色占相似,为日宫,当详而用之。

日瑞应凡日之应:主于君而司阳,人君德政皆得,则日色精明而扬光;扬光者,光异于常也。五政不失,政令必行,阴阳和顺,则光黄而明。君有盛德,朝有善政,则行中道,躔次不差。君德应上,天下和平,人君王字,日中王字也。圣人在位,群臣奉职,则乘土而王。

其政太平,则无色无亏,五行之色备,其光耀不止于一也。若人君有德,天下大丰,则有四彗。彗者,其光芒出入彗也,天下大庆。一岁再赦,则有二彗。有封禅之庆,则重重有光,而其外一重,亦谓重光。人福昌有寿,则有黄。天下太平,则其芒如举火。外国入贡,则有二黄人守之。君圣臣贤,天下顺心,则气龙、凤、龟、鹤等形围抱之。人主宫中有喜。

日凶变日变异状:日出三竿,亭口无光,日月病。又曰,黄色无光占,侯王病。日未入亭无光,日月死。朔日色紫,为丧,为侯王死。日久不明,上蔽剋塞,臣恣而专刑。日过中时无

光,德政不明也。天下云尽赤白色无光,一月间有兵。日无光,四散,阴阳皆昏,乱君道,有阴谋。日失色,或赤而无光,所临之下不昌。又曰,臣逆君浊。日色青,则君弱,赤则无智,黄则君闻喜不与,黑则君恶见于昏。

中有黑子,夺天,不顺之异也。黑气者,亦为日薄,皆阴也。臣不掩,君恶见,乃百姓怨而恶君。若乍三乍五,则臣下有谋,亦曰臣蔽主明。

日赤如火光,或光如赭色,大将战死。日赤如血,其下有丧,臣叛国乱。齿足,其下叛。日形如虹,其下暴师,其下必乱。日出如大影照地,其宿国乱。两日并出,天下有兵,无道者亡。

又曰,是谓阳明。

假主抗衡,并起争其一国乱。

三日并出,不过三旬,诸侯争。

象日俱出,天下分。若两军相当,数日并行,有战,拔城,分营以应之,天有妖孽,十日同时俱并出。象日者,似日之形而非日也。日月斗者,别有假于非常。后世始悟惟数可以推算,乃云应历者则不占。

日食日为至阳之精,人君之象。中国古籍全录

前世儒者以为苦君行缓急,则日为之疾迟。稍距常度,乃为月之所掩,即阴侵阳。犹君臣同道,逼迫其主而掩其明。君道有失,国无善政,男子不修阳事,阳事不得成,或骄佚自用,聪明闭塞,亲戚干政臣,下专恣,上德不宣,人民怀怨,阴气夺明而阳不克,君不觉悟,则日食有咎,谪见于天。不救,则有谋乱之萌。

凡日食,少半,灾轻,大半,灾重。食既,则国忧,君咎其非。朔望及交而食,或近朔、望、气凌迫,或无光,黄

赤,匿气,薄暑,皆谓之薄,其灾轻于日食。日薄食者,人君诛罚不以理,奸臣谋兵,此谓下凌僭迫而侵其权,阴侵阳覆而阴气盛。掩日光其下忧,近期一年,远期三年,大抵薄与食皆是人君失德之变。日食,占于君或验在臣,此乃君能德而移其咎也。

出军而日食,军伤将亡。中国古籍全录

食既者大人忧,其下臣有谋,夷兵起。所谓前后将大,后事又大。则食当既,宜破阴谋,黜邪,修边,严号令,则其灾止。

若食正旦,所谓三朝受朔之辰;夏四月而食,是谓孟夏纯阳之月,皆王者恶之。

前世得者,占于食。又占于分野,又占于宿次,又占其色,又占其所起之方异状。

天气之差,在四时:春;女丧;夏;诸侯死;秋,兵;冬,相死。

以十干占,则春庚辛,夏壬癸,秋丙丁,冬戊己,皆下谋上。甲乙,四海之外,不占;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为中州、河、济;庚辛,华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其下君长当之。

在十二时,寅、卯、辰,木域也,昭谋者,司徒也。已、午、未,火域也,昭谋者,乃太子。申、酉、戌,金域也,昭谋者,司马也。亥、子、丑,水域也,昭谋者,司空也。

又十二国占在十二时:日出至辰为宋、郑,辰至已为楚,已至未为秦,未至申为魏,申至酉为燕,酉至戌为代。皆期三年,其下畏。

又以十二月占:正月、四月,大臣凶,民病。二月,大夫死,或旱、丧。三月,其分叛,亦大水。五月,诸侯死,亦

为旱。六月,人主有谋,其下分士、大臣死。七月,大水,岁恶。八月,天下有大变,兵起,期三年。九月,有自立者,不成;米大贵。十月,奸臣在朝。十一月,其下亡地,籴贵,牛死。十二月,天下有兵,牛死,水灾,麦不成熟。

在二十八宿占:在角则王恶之,司农之官有忧。亢则为下有谋。氐则卿相谗谀,君后恶之。房则王者忧疾,大臣专政。心则法令有失,将相相疑。尾则后宫不安,戒游幸;或大风折木而饥疫皆作,燕地兵丧。箕则怒风发屋,后有灾而疫疠行。

斗乃君后不安,将相及其分有忧。中国古籍全录

牛其下有叛兵。

女则后宫戒巫祝,后妃忧疫。虚则其分有丧。危乃有哭泣。室则人主游幸不节,外戚擅权。壁则为王者教礼不行,阴阳不和,男女多伤。奎乃鲁分凶,宜边戎。娄亦在边臣,或郊祀不谨。胃有转输之事,其分饥疫,边兵作,大臣坐罪。毕则边将士亡,远国谋乱,狱官有忧。觜则臣有谋议,宜察主边之臣。参则大臣相谮,阴国多事。参为井之分,臣有谋不成,而旱,民流。鬼为丧,或贵臣忧,天下忧疫。柳则宫室不安,厨官忧。星当禁兵,大臣黜,贤者忧;或其下兵乱。张乃山泽之官灾,或掌御膳及财库之官忧。翼则王者失礼,宗庙不亲,法官代太常施德令,则无咎。轸则在主车驾之臣,或将相坐法;一曰后有丧。

又占五色:青则弱于任善,下生怨患;赤则君不隆礼,不问学之所致;黄则掩善之政;白则弱于诛罚,不坐仇雠;黑则宗庙鬼神失享。其所起,则从上失其道,君当之亦为失君;从旁者失于令,相当之曰失臣;从中者,内有伏谋。中国古籍全录

又以色占:青则谋者止,赤则事成,黄则谋者诛,白则

事觉,黑则其谋作。

从下者为失民。

又曰失于事,将当之。

又曰皆于贵不在民。

又占:色青则民相谮,后有疫疾、虫蝗、大旱;黄则民失其君,后有土工;白则民相残害,后有小兵;黑则小民多怨,后有水灾。

有大风,四方有云者,宰相专权,欲叛。地动,昧而寒者,公侯专恣。大寒则夷兵动;或有晕珥者,后妃有谋。四边有黑云者,臣有尽忠。中国古籍全录

其妖气如虹在日上者,近臣犯上。

如晕鸟夹日者,名曰天鸡守日,后妃有谋。如白兔守日,民叛谋,举兵。或有二珥四珥而食,或有白云中出。

以日占:甲乙,天下有兵;丙丁,天下疫;戊己,有兵丧;庚辛,下迫上;壬癸,有土功事。

日食之占,自十干至妖气,星经各具占验,验术者宜参考详察焉。

太 阴

总叙月为至阴之精,盈极而阙,主夜,为阴,为臣,为妻,为水。说曰照为光,不照为魄。禀日之光,近日则敛,犹臣近君恭而屈也。远日则满而明,其守道循法,蒙君荣华而体舒也。当日而食,犹臣僭君,而祸至于覆灭也。盈极必缺,示其不可久也。行有弦、望、晦、朔、迟、疾、阴阳,刑政之等。不行日道,不敢与君同列也。臣修礼而奉君则月扬光明,天下太平,其色光大。君乘五德而王,其政太平,则色如其德而明。月望之夕,日月相望,人居其间,尽睹其明,故其中国古籍全录

形圆。上弦之夕,日照其侧,人观其傍,半明半晦。晦、朔之日,日照其表,人在里,故形不见。不见常率。日平行十三度百分度之三十七。初行迟,日行一十二度微强,自后益迟。至十三日大强,行十四度大弱。自后损疾,又行十三度大强。复行十二度微弱,迟极则渐疾,疾极渐迟,二十七日半强迟疾一终,周而复始。当合朔加时,与日同度。以平行之经七日有奇,去十九日一度少强。光魄分半为弦,直为上弦。又经七日有奇,去日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光魄圆满,与日对望,为望。又经八日有奇,二十二日向日九十一度少强,光魄复半如弦,直为下弦。又经七日有奇,二十九日复与日会。日有盈缩,月有进退,不能尽如其数,以多少通率之则,皆二十万分其日五千三百有六也。所行之道谓之白道,斜带黄道,出入内外,不过六度,出则为表为阳,入则为里为阴。

又行九道:则春行青道二,出黄道东;夏行赤道二,出黄道南;秋行白道二,出黄道西;冬行黑道二,出黄道北。自交之宿,月当黄道外经十三日半强;月之宿亦当黄道;自后入黄道内。又经十三日半复会交初之宿,而不及一度半弱,及为退交之度。日月交,当朔望则日食。前史以为,凡月之行合则月在日后,若晦而月见西方,是谓日前,为大疾。日朏食舒缓,臣下骄淫专权之象。

阳则行迟,阴则行疾。

又曰:侯王恣意专事,臣不忠,急,月行疾也。行疾则君所缓。合朔则与日合而月见东方,是在日后,太阳阴迟,日侧匿,人君严肃,臣下危殆恐惧之象。急则阳行疾,阴行迟。又曰,缩者王侯缩肭不任事,臣下强纵,故日月行迟则君行急。又日月顺轨道,由乎天街中平道,是谓安宁。人主益寿,民和岁

丰,不利举兵。行出阳道,则旱风;阴道则阴雨。圣明在上,则行依九道。若上不明,臣下、女后、外戚擅权,则月多失道而进退不常。是故月有变则肆赦宥,宽刑狱,则可免咎。

月变异若君道昌,后妃喜,则月有黄芒,或戴气。国有喜则正月有偃月者,此数古者以为瑞。

若变也,青为饥为忧,赤为乱为旱。黄为德为善,白为兵丧,黑为病为水,皆以其宿分占之。一曰将有忧。

凡朝无忠臣,小人进用,则月行当望而不望,主不昌,攻人地者有殃。未当望而望,主更令,攻他人地者昌。

未当缺而缺,大臣黜;当满而不满,贱臣为害。当弦而不弦,是谓大安,未当弦而弦,兵起。望前西缺,望后东缺,名曰反月。

臣不奉法,侵夺其上,势不救,则小兵起其中。

当出不出,有阴谋,其下乱。未当晦而尽,其分亡地。望而月中蟾蜍不见,其分水,城陷,民流,亦为女后宫中不安。

凡初出,若盛明者,女后恃政。

无光者,其下有死亡。

大而无光者,其下亦有死亡。大而无光,其下城不降,臣下教令不行,民饥。小而无光,其城降,君上,二旬米贱。若先出而后没,天下乱。ARTX.CN

始出而偃,有兵则兵罢,无兵则兵起。出地若始生见东方,天下交兵;见南方,米贵;始生而半者,女妃强;昼见,臣专政,夺君之明,外国兵强,中国饥,天下诛谮。

若生齿,有贼臣,群下相残;若生足芒刺,昏乱。德政不平,则生足、芒之类也。

芒色赤,有祸,后戚擅权。光若爪,诸侯谋叛,或其下

垂军败。又曰,爪,四方所指。若有事,诸侯强而群下附,则举足垂爪为两段,将相有谋;三段、四段者,天下分乱。色赤如赭,大将死野。分为三道,谮道者亡。坠入地,大国臣亡国忧。月角各有一星,在军、在外,有名贼主。

日月相去二寸,大乱。两月并见,其下兵起国乱。地陷水涌,三月四月及数月,皆出其下,为异姓争,为破之亡。

见日中,其下失土。星入中,其下有兵,丧亡。

凡有异气,若始出时有云居其中,似禽兽状,名白纂。

所见之日,德王之方受其害。若其下有气如人相随,是谓恶城,其分诸侯王当之。

若其中有如人行,两争,客胜。若其傍多云如人头,其色赤,为大战;白为兵,黑为水。

若有云刺之,亦占其色,青,贼害,君长多殃,五谷不熟,亦为破军相攻。

黄则女主忧,白则君长亡,黑则阴雨逾时。若有赤黑交临者,其分丧军。中国古籍全录

若其傍有白云大如杆抵月,期六十日外,有战,破军死将,亡。乃若有云,一白二黑三苍,其大如厚布抵贯月,围城拔邑。赤云大如杵,戴之,其占如日。

月晕气月晕者,臣下专权之象。国不安,七日内欲有风雨。又曰,终岁无晕,天下有兵,邻国不和。重晕,大风起。若有背在外,则私成于内。三重,天下受兵。

若有赤色云贯之,其下亡地,四重六重亦如之。五重女主忧。六重其下失政。七重其下主凶。九重其下兵起,流血亡地。十重有大变。

以正月占晕:甲乙民多病,丙丁旱而金帛贵,戊己岁丰,

庚辛有赦,壬癸多水旱。无精光,是谓大荡,有丧其下。中国古籍全录

晕有光者,主起兵降。军在外,晕师上,战必胜。晕有黄色,将军益禄。有交章赤光其下,不出三年遇兵。

晕而珥,从珥击之胜。又曰,期六十日兵起。又曰,五谷丰登,岁序,则月有晕珥;若不晕珥,人主有喜,兵大胜于外。月有珥,占其色,青忧,赤兵,黄喜,白丧,黑国凶。

期月有两珥,十日有三珥,两珥国喜,四珥女后忧,不则忧必主侯王。又曰国安君喜,皆能如是。两珥有半,喜。夜半两珥边,有恐;抱珥在晕外赤者,外人胜,白珥其下为降。

珥且戴,不出两月,主有喜。两珥而白贯之,天下大战。

不晕有四璚,臣其有谋,不成;背璚者,臣下弛纵,欲自相残,宜备左右,吉。晕不外合,有四背璚外,其有谋不成。晕有背气,所临者败。有四提,天子无,其下忧。晕而多白气从外入,有拔城。中国古籍全录

晕而有蜺云来乘之,以战,从蜺所击,大胜。

晕而虹蜺,直指至月,破晕杀将。白晕贯之,其下有乱。

晕如连环,有虹指不及月,女贵人有阴谋。白虹贯月,大兵起,将军战于野。

晕而有云贯之,左右吏死。

若虹横贯之,起兵者胜。

若晕而有云如布匹,若三若四贯抵月,战者勿当,当者破。中国古籍全录

月晕五星若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四季土,其下兵乱。五星相近,相聚一舍,晕尽及之,其下君长恶之。

五星色不明,主人胜;反之,客胜。又曰,晕土星所在之分,兵起,不胜,必死,不则亡地。又曰,晕金星,其野受兵,战不胜。又曰,若

入晕中星色不明,客败;若有角,客胜。晕水星,其下有水。

又曰,春夏,民有寒热疾,兵起;冬,其下主忧。一曰,在春大旱,在夏主死;在秋大水,在冬大丧。凡月晕,流星出晕中,其舍贵人出。又曰,国有忧。其色赤,拔地;黄,益地;白,来年熟;黑,军败;入晕,有使入。

月食古人以谓[为]:在日之冲其大如日,日光不照,谓之暗虚。逢月则月食,值星则星亡。当望与交会,而暗虚之气掩之。今历家月望行黄道,直暗虚,有表里深浅,故食而南北多少。又曰,乌兔抗衡,光盛威重,数盈,理危之灾一时顿尽,遂使太阳夺其光华,暗虚亏其礼体,质小僭则小亏,大骄则大减。或臣行刑直法,中怨气盛溢,害及良善;或人君行适过专,受所制,则月食不救,则水旱坏。

月食,籴贵,大臣失刑,其国有大战。所宿分,贵人死。

兵常在内。月食者,其分受殃。兵来而食者,所当之分战不胜。又曰,食,出则军折伤。又曰,修六宫之职与刑事,月食戒在臣下,防夷狄,察阴谋。一曰,食尽,女后当之;兵在外,兵罢;不尽,则大官应之。又曰,月食损光明。咎女后,破军杀将。少破半,灾轻;大半,灾重。食既,大臣有咎,女后退;若薄,则为女后忧,大臣失其所理。凡军行遇之,宜将军;不出,有谋叛。

凡月食,七日内则有风雨。解占:其所起变色,四时与方所晕五星而食,或变异,及二十八宿,其所起从上,谓之失道。又曰,君亲国,君当之。从旁谓之失体,相当之。从下谓之失法,将军当之。

又曰,从下起,谓之赤子食其阳,及起南方,男子恶之。

〔食其阴,及起北方,女子恶之。东方,少者恶之。西方,老者恶之。若未望而食,从上食而尽,无光,天子恶之。〕

月食而变色,人多死杀,籴贵。赤则君有咎,不出一年。

黄则有立候王者。白失地,或有丧。黑有疾病,以其下宿分占之。又曰,月已食。青色为忧,赤兵,黄财,白丧,黑水。

其在四时并其方:春岁恶,夏旱,秋兵,冬女丧。又曰,其于德王之方,皆为其下君忧。

又曰,食东方,其日中恶风,四方,主人为客。

其晕五星,木则天下大战,火则其下破车,土乃土工兴金为兵强,若大将有志;水则为水丧。

其变异则明食中,不出五年,国有兵丧。食而斗,有军,必战;无军,兵起。随所食,战利;两月兵起,天下大乱。若有气出入,从外入则主忧;从中出则客忧,若从南方者南军,三方亦如之。有彗星入,其下有丧。

又占二十八宿:角,大臣忧狱事,法官黜,其下不实;亢,刑法之臣黜,其分忧;氏,则后妃恶之,大臣黜,其分疫;房,乃大臣忧或臣下专政;心,则王者公卿忧,或曰有贼及丧;尾、箕,乐官黜,后恶之,或暴兵作而车骑满野。斗、牛,乃后、夫人、姪娣黜,或兵起,而所起之分饥;女,则宫中巫祝咒诅,当有黜者,或女后忧而女工废,及为兵旱;虚,则为刑及掌金玉之官忧,又曰阴道数伤不能化生,或有黜削之罪;壁,则不用文章,大臣灾,后忧;一曰民废而乳妇不安。奎,乃将战死阵之粮,一曰民散,聚敛之臣忧,其分兵丧;不尔,大臣黜;娄,则后有忧,民饥,军罢不战;胃,则君后有忧,民

饥,或委任之臣当黜;昴,则贵臣凶,女后忧,诸侯黜,门户之臣有事,或云将军死边地,不安边,兵大起;毕,乃有边兵或边将有诛,不则狱官黜,其分君臣忧,边人大疫;觜,则旱灾,贵臣、大将忧,或其下有叛者;参,则臣有谋,贵人凶,或主兵之臣黜,其分饥;井,则大臣黜,后有忧,谷不登,其分兵丧;鬼,则贵臣、后忧,宫室不安,大臣忧百姓,贵臣以语言坐罪;星、张,则大臣皇后暴忧,岁饥:翼,则忠臣被谗,皇失礼,北边兵动;轸,则后恶之,大臣忧。

月凌犯杂占月犯五星:木则其分饥荒,民流,边兵凌,多贼盗,刑狱事繁,相死,其下有拔城。犯火,以战,小吏死;亦曰贵人黜,有兵;亦曰胜之,国将凶,木则其师败。土则其宿下犯上,一曰女后后宫忧,又有流民。金则强国则难国,战不胜,一曰民散。水则兵起,上卿死,或廷尉,天下多水。

彗星入月,兵大起,一曰期十二年,大饥。

触之贯之,民臣为叛。

流星入月,主女疾,或削士民;若无光,将戮;星大而为兵丧。ARTX.CN

彗星在月上,兵起将死,四夷来侵。

流星在月上,其分乱。若天无云过上下,其分善。奔星入月,其下有谋。流星入月及变贯月,大臣凶,若冲而透者,其灾尤甚,亦为天子有咎。一曰冲而色白者,后忧;赤则后疾病,或宫中有口舌,主者忿怒。流星映月光,或五色映天气而夺其光者,皆为大臣出使。如赤光,前方后锐,大者公卿欲起兵,若四方一时入者,大臣叛。一曰四方有使还,巫佞君上。

月食五星:王侯戮,其分有逐相,或兵丧民流,其分饥,

女后忧。火,乃其地乱土以谷。又曰,民流千里。金,居月中无光,名曰食,金强,国君灾,又曰强国战。水,其分有女忧,若水饥。一曰以女乱。又曰,兵未起而食,所当之国战不胜。

又曰:月食五星,其分灾,或亡地,又曰大臣谗死。月食土星,臣下图议之象,一曰用机于宗亲。又曰,木则其分,君长、后忧。一曰,民下叛,或有丧。火则谗臣在侧,后宫忧。金则臣叛主,在金下如顶戴,金星有悖,悍兵犯。五星入月,木则其野有逐相。火则宫中忧贼,有乱臣相抗。又为兵丧,以战不胜。入逆行,入近七寸以内,金恶之,谗臣用事。土入月,臣欲反,或土工事兴。金则将戮,亦为刑礼失中,自毁其法。一曰戎臣谋主,不成,必有内恶,战不胜。水为水刑事。

五星占法

岁星占岁星者,苍龙之精,主福德也。色青,东方,木,甲乙,皆配之。五常曰仁,五事曰貌,于官曰大司农,分主齐,主五谷,营室曰清庙,于卦为震,其类风雷,而风雷为号令,风动雷震动,人君之道也,故象主德焉。又司人君、诸侯之过。中国古籍全录

若人君之行德政,貌恭肃,星则光盈满大润泽,而降福祥,人主寿昌,五谷丰登,天下安而四夷服,其分丰乐,从谏则如度。酷乱恣情,谗臣竞进,则失度芒角,君道不昌,百谷不登,庶士不宁,天下兵起。君明则星明,暗则星暗。中国古籍全录

当春时必顺少阳,施德令,率百官行赏赉,以及兆民,顺天象,授民时,树嘉谷,务农时,修封疆,相地置,以道民命;祀山林,禁伐材木;命有司发仓廪,赐贪乏,赈饥继绝;开府库,出幤帛,周给天下;勉励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则星无变异。政缓不行,急则过分,逆则占。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罚见岁星。

春行夏令,则荧惑之气干之,星乃变。赤、芒角,则雨水不时,草木旱落,国时多恐,大旱,暖气早来,虫蝗为害,人多疫痢。或时雨不降,山林不收。

若行秋令,则太白之气干之,色白无光,人多疾疫,飘风大雨骤至。黎莠与逢蒿并生,国有大水,灌侵我境,征伐大兴。若行冬令,辰星之气干之,色黑水涝为败,霜雪大盛,百种不如,阳气不胜,麦乃不熟,热气时发,草木皆肃。

星之行,初与日同度,曰合伏。光伏日下经十六日八十分,行度八十分,去日十三度外,乃晨见东方,而顺。顺二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十二分而留。二十四日而退,退四十六日六十四分,行五度一十八分,与日对其前为前期,后为后期。又入退四十六日六十六分,行五度一十八分而留,留二十四日然后顺,顺一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三十分,去日十三度乃夕伏于西方。经十六日八十分,行度八十分,复与日轨同度而合,积三百九十八日十八分为伏见一终之,计行十三度六十三分与距合,周而复始。

若盈缩以其舍,命国有德,厚五谷、成人,不可伐,可以伐人。

其对为冲,岁乃有殃。

安静中度则吉。

进退失度,变色,其分忧,不可主事用兵。又为五谷不登,下有逐臣,出

入不当,其所必有天妖。见其舍在黄道阴,则多雨水。初见小而益大,所居国利;迫之,国耗。

去其舍之他,所去之国为饥为兵,为凶,为失,所居之国为乐为昌,为得也。未当居而居之,当去而不去,既以去复还居之,皆为有福,当修其德以应其福,则不变为灾。若当居而不居,未当去而去之,若居之又左右行,摇,其国凶,臣强。昼尽见,为臣强。去气长在三丈,有丧或大水。

若色赤而角,其国昌。赤黄而沈,其野大穰。一曰色青,狱讼兴。赤乃人君暴,黄则岁丰,黑、白为兵丧。又曰芒泽色赤,有子孙喜。其角动,乍小乍大,若色数变,人主有忧。

在春曰王象,如参左角大而青,有精光,仲春之时有芒角,在冬曰相,其色精明、芒角。在夏曰休,色赤无精明。在四季曰囚,其色青,微黑;在秋曰死,其色细不明。如其色,则天下和平。

王时而有退舍,有恶令,所守之舍,其下有逆德逐臣。

相时而有五色,其宿国主强臣强,休色免,囚色忧死。色相留守之,国在中道,天下和平。当休时而有五色,其宿国有兵;相色,大臣伤;囚色,草木损死,五谷复。若囚时而有五色,其宿国政令不行,臣下有谋;相色,下夺,六月降霜;休色,所谋不成;死色,公卿忧,所居之舍,居其丧。当死时而有五色,果木荣华;相色,草木枯折;休色,土工兴;囚色,下有丧。

凡岁星与他星合斗:大合,旱,为饥战,北军困。合而斗,杀大将,为饥,为旱,子忧父,国忧贼。土则内乱民饥。

又曰,其国熟,若人吏死。一曰,太子反,国辱。太白,大

将死,白衣会。金南,曰稔,来年熟。金在北,岁偏无。

又曰合而过者,兵罢。与金同光,其野有谋,兵起;若还绕乍东乍西,有逐相。若合,而国有乱内大将,野有破军,又为水。与水合,为内乱,有兵兵不利,寇起,亦为变谋而更事,国灾水,民流亡。若与辰星合七日以上,其分上下和,道德相生,其半年。若触荧惑,其国乱忧病;填星,则太子、王公、侯有疾;太白,则旱,四夷来侵;辰星,则主忧病。

其守则火为败,有贼,蚀则人恶之,土则其下城败,金则四序不调,阴阳失则;木则以贼为忧。其退相犯:火则奸臣谋杀大将,战克胜。退犯镇星,太子叛。相犯太白,大臣黜,女后丧。犯之,草木自死,角生。犯辰星,太子忧,一曰丧死、为兵。

荧惑占荧惑者,朱雀之精,色赤,南方,火,丙丁,皆配之。五常曰礼,五事曰视。于官为执法、鸿胪、司空、司马,分为吴越、楚,于卦曰离,具物之常动而不静者、大者。心为明堂,则为朝庙也。其类为火。又详臣之过,及矫亡乱妖孽之成败。主察,为内有丧死。ARTX.CN

当夏之时,人君修德荧惑之政,则君臣父子咸得其序,不失礼节,道合相赞,俊杰遂,贤良举,行爵出禄必当其位,挺重囚,出轻罪,则荧惑顺轨而无变异。主明察,燔烧积,荡除馀气。故星行疾于木而象礼官,缓则不忠,急则不仁,违道则占。礼亏,视貌失道,夏令伤火气,则罚见于荧惑。当审狱情,以罚四方。若夏行秋令,则太白之气干之,其星色白而昧,若雨数来,五谷不熟,草木早落,菜实不成,人伤

于疫。行春令则岁星之气干之,色青而变,则蝗虫为灾,暴虫来格,莠草不实,五谷晚熟,麦稼时起。行冬令则辰星之气干之,色黑而怒,则草木早降,水败城郭,冻雹伤杀,暴兵来至。

其星之行与日合度,合伏于日下,经六十九日,行四十九度,行二十度外晨见于东方。而顺行,顺二百七十八日中行六十度五十王分而留,又十三日而退,经二十八日九十六分,退行八度二十一分乃与日对其前为变,又二十八日九十六分,退行八度二十一分而留,留三十三日而顺,顺二百二十八日六十三度五分,去日二十度内乃夕伏于西方,经六十九日,日行四十九度,复与日轨同度而合。积七百七十九日九十一分为伏见一终之,计行四百一十四度六十六分与矩合,周而复始。

失位则下降为儿童歌谣嬉戏,及明为木备而雨至。

夏旺色,比心大星,而有精明,仲夏之时有芒角,在春曰相,其色精明,无芒角。在四季曰休,其色黑黄。在秋曰囚,其色清白不明。在冬曰死,其色黄黑,细而不明。如其色,天下太平。当王时而有相色,相蔽王聪;休色,政令不行,囚色,谗臣用事,死色,而有其留守也。不可主事用兵,其进舍也,其国不祥;其退舍也,其下旱。当相时而有王色,所居之国受殃;休色,谗臣在旁;囚色,国辅囚,裨将死;死色,大臣诛伤。其留守也,其国兵起。其进舍也,有蝗虫;其退舍也,赤地千里;而有五色,其国受殃。当休时而有相色,其邦乱,下臣不从;囚色,有小兵;死色,贼盗横行,庙堂有火。其留守也,所居之国受殃,其进舍也,灾阳;其退舍也,利舌危国。当囚而有王色,大臣有忧;相色,臣下毁伤;

休色,死者道路相望;死色,丁壮从军。其进舍也,兵殃,其退舍,有妖言。当死而有王色,宗庙不享;相色,大臣摄政;休色,宗庙有忧,边地兵起;囚色,丁壮多死,以兵所留之舍有兵。其进舍也,多征戍;其退舍也,少征戍。

与他星相犯:岁星则册太子及有赦,填星则大战,又曰女子当之,太白则主凶,天下忧兵起。

其守也,岁星则太子有忧,填星则太子坐法,内有贼害;太白则主不安,辰星则太子忧,有赦。其触岁星,则有子孙之庆,天下受擅,及有兵,主病;太白则有暴兵,有寇贼,偏将死袭及兵起。辰星则世乱僭叛。

其合:岁星合内乱,臣有谋;填星合为忧,孽卿,会大恶之;太白为丧,不可举事,则兵;辰星合,赤地千里,又为饥将行,事不利,行则覆军杀将。

在秋为兵,冬为丧,会为淬,用兵受殃,或大旱百日。

相近不可用兵,或野有兵不战,若兵在外亦罢。入填星,将军为乱。

镇星占镇星者,勾陈之精。色黄,中央,夏季,土,戊己,皆配之。五常曰信,五事曰思。主德厚安危存亡之机,南斗为大室宗庙也。于卦有坤、艮,其行最迟,象地与山之不可移易,女后之象也。

皇帝之德,司天下女主之过。ARTX.CN

四星皆失,镇乃为之动。动而盈,侯王不宁则有军,不复失次。

其上二三宿曰赢,有土命不成,不久有大水。失次而下曰缩。后凶,其岁不宁。有若天裂,若地动,缓则不入,急则过舍,迟则占凶。则其所在之分民信,物顺,国安,得地,

军顺而兵安,女子在军,其地不可攻。去地,失地,或有女忧。若光明润泽,则岁丰;微细,女后失势,居宿久,则福厚。易,则人君好畋猎,出入不时,赐与不当,则镇星失明,人多疾病,岁多大风,禾稼不成。又为天子之星,若天子性道不施,则镇星大动。又曰动则大德义、刑罚尽失,若女后怒。或有忧,亦为江河决溢。

人君当于季夏之时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行令必信,配天成功,象地之载,以成百谷。不入山林斩伐,不可兴工,不可合诸侯,不可兴兵众。中国古籍全录

若季夏行春令,则岁星之气干之,其色青,无芒角,其岁不实,多风咳,人多迁徙。行秋令,则太白之气干之,星乃变白,则兵起,水涝,禾稼不熟,乃多灾。行冬令,则辰星之气干之,星变黑小。风雨不时,鹰隼悍鸷,四鄙入堡。

星之行始与日同度,合伏日下,经十八日三十四分,行二度三十四分,去日十六度晨见于东方。而顺,顺八十四日,行四度七十八分而留,留三十六日八十八分而退,退五十日七十分,行三度五十八分而留,留三十六日而顺,顺八十四日七十八分,去日十六度内乃夕伏于西方。经十八日三十八分,行二度三十四分复与日轨同度而合,积三百七十八日八分为伏见一终之,计行十二度八十三分与矩合,周而复始。

失位则下降为老人妇女。

若芒角,则争地,或旱。色黄而明,土工兴。润白而芒角,有子孙兴旺之庆,色青黄,国有忧。色白,有素服,天下不安。色黑,人多疾病,或小灾。若黄而耀,吏工失而土工兴。黄如火光,女后恣,又为分争。

春青,夏赤,秋白,冬黑,皆为女后有喜。若失色,而为忧。出黄道北,匿谋动。在四季曰王色,正黄,北极中央大星而精明有芒角,在秋曰休,其色无精明;在冬曰囚,其色黑,小细不明;在春曰死色,青,细小不明。当王而有相色,则女戚强;休色,在公卿;白色,女不昌;死色,后之戚之祥。其留守之舍德厚。其进舍也,其国得土;其退舍也,失土。相时而有王色,其分主弱,女后用事;休色,土工起;囚色,不昌;死色,贵人多丧。留守之舍,女后忧。进舍退舍皆为土工忧。休而有王色,臣下纵横;相色,女色媚好行;囚色,女后宗室有丧;死色,重有女丧。所留之舍,其分人流。进舍退舍,其国受殃。囚而有王色,国有赦令,四时不和,多风雨,谷不成,野多囚人;相色,臣下谋,为谋及司空;休色,女后与妾诬死,囚色,国多怪,土工作;所留之舍及进退,其国庶子忧,其退为丧。死有王色,下大盛,枯木复生,臣下专政;相色,地泄其藏;休色,五谷暴贵,人死,多散亡;囚色,有霜雹。留守之舍尤凶。进舍也,若有地动摇;其退也,多移徙也。

其与四星合,岁星则谋更代事,上势且弱;又曰必败,又为饥。

相合则野有兵相攻,为内乱。

荧惑合为兵乱、旱丧,其分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大兵则为国亡地。相近数十日间不去,女后有忧,又为疾病,为内兵,白衣之会,及水决。

其分大征,国有兵,大惧。入营室,天下兵谋,相守,为兵,为疫。与辰星合,为壅阻,其分不可举事,其殃为覆军杀将,出兵亡地,入兵得地。若兵战,客败。一曰,为谋更事,为旱饥。中国古籍全录

太白占太白者,白虎之精。主刑戮、杀伐、威势、断割。色白,秋,西方,金,庚辛皆配之。五常曰义,五事曰言。于卦曰乾、兑,于官为大将军、大司马;至大臣,其号上公。其行最急,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逆则占。中国古籍全录

是以用兵先占太白。

太白进退,以候兵,高、卑、迟、疾、静、躁、见、伏,用兵皆象之,吉。得其时,色白大而光润,行无错逆,其下兵强,可以攻守他人。圆大黄润,以好事。

人君于秋时,当时顺少阴以行德令,乃命将选士励兵,简敛俊杰,专任有功,以伐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被远方。修法制书,修方,修囹圄,具桎梏,断薄刑,决小罪,其分数失政教,则太白失行经天。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则罚见太白。秋行冬令,辰星之气干之,其星黑色而大,有芒角,阴气大胜,介虫、夷戎、兵乃来,其灾数,近冬雷见先行,国多盗贼,边境不宁。

行春令,则岁星之气干之,其星色青而昧,阳气复还,五谷不实,秋雨不降,草木不荣,暖风未至,人气懈惰。

行夏令,则荧惑之气干之,色赤而怒,国多水灾,寒热不节,人多瘤疾,蛰虫不藏,五谷弗生,冬殃败,人多嗽啑。

星之行与日同度,合伏于日下,经三十八日半日,行四十九度半,去日一十度外,则夕见于西方为夕顺,顺二百九十九日,行二百五十二度为夕留,留八日为夕退,经十日九十五分,退行五度五十八分,去日九度,乃夕伏,五日退行四度,复与日同度为合。其前为前变,其后为后变。又五日退行四度,去日九度外,则辰见于东方。退经十日九十五分,

退行五度五十分为辰留,留二十八日乃晨顺,总三百二十九日半,行二百五十度,去日九度内复晨伏,又三十八日,行四十九度半复与日轨同度,积五百八十三日九十分,计行五百八十三度九十分,名为矩合,周而复始。其失伍,则下降为壮夫,处于林麓。

其变而失行,西方则外国败,东方则中国败,出卯酉南,南胜,出卯酉北,北胜;出正卯则东国利,在酉则西国胜。

其出四维,东南西南在日月之阳,阳国凶;在日月之阴,阴国吉。北则反之。东北叛,有兵相攻。

若当出不出当,入不入,是谓失舍,为亡军、亡地。当出而出,当入而入,天下偃兵,兵在外地。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始兵,亡地。始出大后小,兵弱,出小后大,兵强;出高,用兵深,吉;浅,凶。出卑,浅,吉;深,凶。

若夏至后日方南而居其南,冬至后日方北而居其北,曰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而居其北,日方北而居其南,曰缩。侯王有忧,用兵退吉而进凶。

出黄道北,伏兵起,但用兵之所多象之行,疾行迟行,角,敢战;动摇,操。又圆圜,静,又顺角所指吉,反之凶。上复下,下复上,有反将,四方南北,皆其分败;行疾,武不行文。出东,为东举事,左之迎之吉,出西为刑举事,右之背之吉,反之皆凶。

若经天,则天下变,是谓乱纪,人众流亡。昼见,日俱明,强国弱,弱国强,女主昌。太白,少阴,谓不得专行,故以已为界,不得经天。

经天则尽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为臣强。若天下失位,大臣行毒,请谒阿尊,则经天。ARTX.CN

若赤而怒,天下有兵,虽胜而不战。其壮炎然而上,有大兵起;炎然而下,当在天狗所下,其野流血。若光明见影,战胜,岁丰。休下而昧,军败国忧。

若一芒,兵起,不用;二芒,有攻战;三芒,天下兵起;四芒诸侯死;五芒,更制。若逆宿而有角,长则取地,短则失地,外指得地,内指失地,期一年。若大而角,摇而不安,四向乍小如欲惊者,其年有丧。

在秋曰王,其色比狼星,精明而有光,仲秋之时有芒角;在四季曰相,精明无芒角;在春曰囚,其色青黄而不明;在夏曰死,其色细小不明。当王而有相色,主弱将强,权势纵横,天下有兵;休色,臣下有谋者,专行君事;囚色,所在官者囚;死色,大将死,不葬。所留之舍,其分兵起。其进舍也,其下之国兵归之;其退舍也,兵若不用。当相而有王色,主弱将强;休色,相不用兵;囚色,将谋不成;死色,将诛伤。所留之舍,其国有兵。其进舍也,是谓趣兵;其退舍也,兵不行。当休而有王色,野多贼兵起,民乱;囚色,囚人纵横,又吏暴虐。

当囚而有王色,其下将有杀者;相色,下犯上;休色,野有暴兵,盗贼起;死色,有妖言。所留之舍不可举事用兵。其进舍也,岁多霜雹;其退舍也,秋无霜雪。

死时而有王色,流水汤汤;相色,野火煌煌;休色,金带不行;囚色,野多虎狼。其留守也,野兽食人。其进舍也,白刃锵锵;其退舍也,兵不成行。

其与四星相犯:岁星合光,必战。

一云同光,杀大将。中国古籍全录

荧惑合,光芒相接,大乱,有兵则战。一曰白衣会,为饥、水,为疾,为乱,为囚兵。犯岁星者,有贼,或民饥。犯荧惑,则ARTX.CN

主病。一曰客败。太白所在,其分败;填星,太子不安。入岁星,则君有咎。守岁星,皇后有忧;荧惑,太子忧。辰星,国有忧。环绕岁星,其下变乱,杀将亡地。触岁星,女后忧病;荧惑,则有贼臣;填星,则有主忧;辰星,则宰相恶之。

辰星相薄,先起兵者凶。

辰星占辰星者,玄武之精,宰辅廷尉、褊将之象。其色黑,冬,北方,水,壬癸皆配之。五常曰智,五事曰听。分为燕、赵、代,七星为员宫,则其庙也。

于卦为坎,以其行速于太白,缓则不出,急则不入。非时则占,为盗,为阴,主杀伐战斗,刑法得失。亦为蛮夷之星。欲其小而明则吉,小而愦,地大动。

动而光明,则刑狱繁;若光明与日相近,其分大水。色虚白,有大丧,人君当之。

冬时宜顺冬令盖藏,谨循行积聚,无有不敛,相城郭,戒闾阎,修关闭,备边境,谨关梁,塞蹊径。若人君失德非道,辰星失度。智亏听失,违冬令,伤水气,则罚见辰星。若冬行春令,则岁星之气干之,色青。冻不密,地气上泄,人多流亡,虫蝗为败,水泉咸竭,人多疫疠,旷夫多伤,人多固疾。行夏令则荧惑之气干之。色赤,小而昧,则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其分乃旱,雷发先声,水潦为败,时雨不降,冻冰消释。

行秋令,则太白之气干之,其色大不明。

霜雪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冰雪杂下,瓜瓠不成,国有大兵,白露早降,介虫为妖,四鄙入堡。不救,则必逆乱为谋。其救也,明赏罚,审法度,勿放肆,求贤良,广思虑,则星辰顺度,春不晨见,秋不夕见,此其常也。晨有见则高大,

势必然也。

其星行始与日同度,名合伏。经一十六日三十分,去日一十四度外,夕见于西方而顺,顺三十六日,行三十六度而留,留三十日,去日二十一度内为夕退,复经十三日九十四分,行八度六分复与日同度为顺合。其前为前变,其后为后变。又十二日十四分,行八度六分乃晨留,去日二十一度晨见于东方,三日乃晨顺。经二十六日,行三十六度复与日同轨同度而合,积一百一十五日八十八分,计行一百一十五度八十八分与短合,周而复始。其行常附于日所在之分,有权智,用兵革。失位,则下降为妇人。

当出不出,谓之击卒,兵大起。当入不入,为灾。法律若行失简,宗庙废,祭祀则不以时,当寒反温,当温反寒。

在黄道,多水潦。又曰,春不见,大风,秋则不实,夏旱,又六十日月食。秋不见,有兵。春则不生,冬不见阴雨。六十日有流色,夏则不长。辰星不出,太白为客;其出,太白为主。若出东方,太白出西方,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

或出而大白不相从,野虽兵,不战。其入太白中而上出,破军杀将,客军胜;下出,客亡也。辰星来抵太白,太白不出,将死;正行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不出,客亡也。视其所指以命破军。其环绕太白若与斗,大战,客胜;绕过太白间,可亟敛兵小战。绕居太白前,军罢;出太白左,小战;摩太白右,数万人战,吏人死;去太白右,去之三尺,军急约战。

星芒角,民多疾。随用所之,有丧,则不昌。若黑,三芒,天下有丧。又曰,有兵,兵起;无兵,兵罢。若出入依期,光明润泽,岁丰民乐。不尔,则水旱并作,狱讼不平。出

太南,则大潦,太北,则大旱。当留而去也,色白为旱,黄为五谷熟,赤黑,水。若出东方,东方有兵于外,解;常在东方其中赤,中国胜,其外赤,外国利。无兵于外而出,兵起。与太白俱出而赤,出而用兵;若出东方,中国胜;出西方,外国利。中国古籍全录

辰星在冬曰王色,比奎大星,精明有光,冬至之时有芒角。在秋曰相色,精明无芒角,不摇光。在春曰休,其色苍黄,微小无精光。在夏曰囚,其色小黑如不明。在四季,其色青赤,小而不明。当王而有相色,大臣专政,令不行;休色,冬不冰;囚色,冬无霜雪;死色,夏无雨露;白不明,雷电行。其留守也,其分不祥。其进舍也,五星合其地,天下有谋。其退舍也,五星及之,不可举事用兵。当相而有王色,君弱臣强;休色,政令不行;囚色,秋不霜;死色,谷不成,雷电不藏。其留守也,其分亡地。其进舍也,与五星合,其下有殃;其退舍也,五星及之,不可举事用兵。休而有王色,是谓不祥。主令失,大臣纵横;相色,君臣不和;囚色,夏不雨,大旱;死色,六月病伤,贵人有土工。其留守也,其分小儿有多死者。其进舍也,与五星合,天下有水灾;其退舍也,五星及之,不可举事用兵。囚而有王色则忧,夏雨霜雪,蛰虫咸伏,雷电不行;相色,秋有暴兵;休色,同之。又曰,流水滂。死色,暴有狱,大臣受其咎。其进舍也,五星合,有德令;其退舍也,五星及之,不可举事用兵。死而有王色,贵人病;休色,庶人疾;囚色,大旱。其进舍也,与五星合,其年不登;其退舍也,五星及之,国有兵不成行。

其与四星相犯,其犯岁星,后有谋;荧惑,则上妨太子、

孽子,下妨太尉、司马;填星,则忧雨雪,妨后;太白则相叛败。其合,荧惑,则为悴,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必破军杀将。不利起,为主胜。填星,则主令不行,为壅阻,所在之分不可举事,用兵必受其殃,覆军杀将;太白,则为变谋,若起,为兵忧。其触荧惑,则天子不安。其出入,则填星出,兵失地;入,兵得地。若有兵车,必贼,客败。四星与辰星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

五星总占五星者,五德之主。昔人以谓其行也,象人臣以序,不敢乱常。犹月之弦望晦朔,或入黄道里,出黄道表。不失其行,则年谷丰;若失其行,则大臣非其人,贤不肖并立,臣乱于下。其星错于上,过有道之分,则顺行,吉昌,民庶丰;经无道之分,则犯斗,变色逆行,会舍环守其宿分。或太白环而不周,徘徊不去,如此者兵之所攻,国家凶,又有丧。

故岁星修仁,荧惑修礼,填星修信,太白修义,辰星修智。从之则喜,逆之则怒。以断其形,明五色之变,以知吉凶。

五星并见,其年必恶。若政失于春,则岁星不居常;失政于夏,荧惑逆行;政失季夏,填星失度;政失于秋,太白失行政;失于冬,辰星不效其乡。五政失则五星不明,年不登。

若王者玉历不正,诸气不和,五音不调,则荧惑出入不常,太白逆行昼见,是谓大凶。五音和则五星如度,太白不经天荧惑不逆行,不反明,五星皆顺度。秦历始有金火之逆,甘、石并时有差异,汉初测候,乃知五星皆有逆行。魏末张子信学术精通,三十余年专以圆仪测候,以算步之,始悟日

月交道有表里迟疾盈缩,五星见伏。

见伏向背,东行曰顺,西行曰逆。顺则疾,逆则迟。通而率之,经东行。不东不西曰留,留与日相近而不见曰复,与日同度曰合。其留、行、逆、顺、掩、合、凌、犯、变色,芒角,凡其所主,皆依时政五常、五官、五事之得失而见其变,迟疾皆有常数。

五星合,是谓同有德者受庆,子孙蕃昌,亡德者受殃。中国古籍全录

五星皆大,其事亦小。

若四星合,是谓大荡。中国古籍全录

其下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三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分国内外有兵丧,民饥,改立侯王。

又曰,岁星、荧惑、填星、阳也,太白、辰星、阴也。阳自外邦,阴自内邦。阳与阴合,中外邦相连以兵;阴与阳合,兵谋在内;阳与阴合,兵谋在外。

木、火、土三星以逆行,勿以为凶。其迟,夜半经天。其始,皆与日合度,合顺行,渐迟,迫日不及,晨见于东方。行去日稍远,朝时近中则留,留隅中则逆,行逆多时,近中则凶。留而又顺,先进渐速,以至于夕伏西方,乃更与日合。

太白则以出入不时为凶。辰星则以不效为凶。速而不经天,自始与日合之后,行速而先日,夕见西方,去日前稍远,夕时近南方则渐迟,迟极而留,留而近日则逆行而合。日在于后,晨见东方。逆则留,留而后迟,迟极去日稍远。日一时欲近南方,则运行以迫日,晨伏于东方,复与日合。

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流行之大经也。

南方春,太阳之位,天地之经也。月星之行,当天地之经。则远日失留,逆行而不居焉。故三星经天,二星不经天。

阴星,是臣道也,日去而隐,臣不得专也。昼而见上者为经

天,其占为下臣为变;更经天,为肃霜至,为旱。备五星经天,天变所未有也。五星应历度,曰为政令有常。若违历错度逆行盈缩者,为乱行,乱行则为失矣,彗孛焉。

五星杂占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中国古籍全录

色变青,比参右肩;赤比心大星,黄比参左肩,白比狼,黑比奎大星。

不失常色而应其央者,吉。色害行,凶。所去所宜之辰,其分得位。岁星以德,荧惑以礼,填星有祸,太白兵强,辰星阴阳合。所行所宜之辰,顺其色而有角者胜,其色变者败。居实有德也,色胜位;行胜色,行尽胜之。

木、火、土、金、水五星守其子,则阳气不足,岁多水灾,民饥;守其母,有阴谋者必败,或曰阴气不足,水灾。守所胜,赋役击,强凌弱,众暴寡,多盗,兵起。若圆而色变白,丧,旱。赤则中不平,为兵;青为夏水,黑为疾;黄。若用角,亦占其色。

赤角犯我城,黄角地之争,白哭泣之声,青兵忧,黑角水困,穷兵之所终。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安宁,歌舞以行,不见灾疾,五谷丰登。

其主时侯以其月,色变则所行失矣。中国古籍全录

占期五星休时,四序不同,各于其时而为主焉。及其见罚降祥,则大小异其体,并殊其色。或光润泽明争,或暗微芒角凌犯有异,即可消息之。水、火、土有吉祥,则常明。期季月,若主色见祥,则应在合月。福德之祥,以王时在乎合月、王日、王辰。若为不及之祥,则应在冲月。若王月见祥,应在刑月。中国古籍全录

期发者于所胜之日。

金、水二星即以杀月、杀日、时

以期远近,刑亦如之。凡灾大,事大而期远,灾小,事小而期近。近即一日、十日,远或一纪十年。论兵杀,论诛戮以刑,论德以德,生死亦尔。

五星期应五星凶吉期应日数:木星应以木日,又甲乙日。火应火日,或丙丁日。他同。

日月星期灾变应期杀将日、月、星期十二辰候,其灾变吉凶之期,杀将甲乙日,应在一金,余皆然,以制然也。

二十八宿灾期二十八宿以十二辰灾变期:星木应在金,以受制言也。

又曰木十二,火十三日,土十八日,金八,水十。

五星守犯列舍应期五星守犯列舍应期:守则在春、在秋前后;冬夏应期法,随气所制前后;夏冬应其法,随气所在制前后;犯乃前春后秋,左冬右夏,应以王处为前,其对为后,左右纵之。又云灾祥发见,应在冲月甲乙日,有灾期百二十日;丙丁,八十日;戊己,六十日;庚辛,四十日;壬癸,二十日。凡占侯灾变期,应参详大小、灾福、浅深、四时,休王,审而用之。

流星犯五星凡流星犯岁星也,苍黑,大司农死;赤,岁病饥,黄白,岁乐食足。赤光直穷岁星过,或曰光而锐刺,过害也。黄润行缓,头尾端直,去岁星一二寸减者,其地有福,四夷来。

犯荧惑,则其下有福,若光明映荧惑者,邻国有大使者至,权威有奸谋。抵则大早岁饥。冲而无光,其分有忧,岁

荒民流。入乃国多谗臣,天子备灾。犯填星,则外奸人或夷狄来。色赤,有兵;黑有水,或有丧。又为民多事。若其星有大芒,色黄,主德昌。无光,其下主有忧。

抵而相去一寸许,凌填星,光润者,其分有德也。入太白,其分军败。无兵,兵起;强国以战,亡。冲而无光,其军忧将死。前后有角,光锐而穿太白,其下有德令。犯辰星,德令施于四方。水官忧,又为大水。夺辰星光者,有外邦使者论得失事。入则天下水,大理御史多死。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开元占经  卷一百一十九
·下一篇周易文章:开元占经  卷一百一十八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