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子库 >> 141-150
141-150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14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24日 >> 进入社区

古方八阵

编号 141 (仲景四逆散二八)

方剂组成 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壳,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阳气亢极, 血脉不通, 四肢厥逆, 在臂胫之下者. 若是阴证, 则上过于肘, 下过于膝, 以此为辨, 乃不当用此也

作者见解 为细末. 每服二钱, 米饮调下, 日三服. 嗽加五味子, 干姜各五分. 悸者, 加桂五分. 腹痛, 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泄利下重者, 浓煎韭白汤调服

编号 142 (仲景葛根汤二九)

方剂组成 此即桂枝汤加麻黄, 葛根也. 葛根, 四两. 麻黄去节, 生姜, 各三两. 桂去皮, 芍药, 甘草炙, 各二两. 大枣, 十二枚, 擘

主治功效 治太阳阳寒,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及太阳阳明合病下利者

作者见解 右七味, B3咀.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 葛根减二升, 去沫, 内诸药,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不须啜粥, 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编号 143 (升麻葛根汤三十)

方剂组成 升麻, 葛根, 芍药, 甘草, 各等分

主治功效 治伤寒阳明经证, 目痛鼻干不眠, 无汗恶寒发热, 及小儿疮疹疫疠等证

作者见解 水二钟, 煎一钟. 寒多热服, 热多温服

编号 144 (柴葛解肌汤三一)

方剂组成 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主治功效 此 《槌法》 加减方. 治足阳明证, 目痛鼻干不眠, 头疼, 眼眶痛, 脉微洪者

作者见解 水二钟, 姜三片, 枣二枚. 《槌法》 加石膏末一钱煎之, 热服. 本经无汗恶寒者去黄芩, 冬月加麻黄, 他时加苏叶

编号 145 (葛根葱白汤三二)

方剂组成 葛根, 芍药, 川芎, 知母, 各二钱. 生姜, 二钱. 葱白, 五寸

主治功效 治伤寒已汗未汗, 头痛

作者见解 水二钟, 煎一钟服

编号 146 (连须葱白汤三三)

方剂组成 连须葱白切, 半片. 生姜, 二两

主治功效 治伤寒已汗未汗, 头痛如破

作者见解 水三钟, 煎一钟半, 分二服

编号 147(《局方》参苏饮三四)

方剂组成 人参, 苏叶, 干葛, 前胡, 陈皮, 枳壳, 半夏, 茯苓, 各八分. 木香, 桔梗, 甘草, 各五分

主治功效 治四时感冒伤寒, 头痛发热, 恶寒无汗, 及伤风欬嗽声重, 涕唾稠粘, 潮热往来. 此药解肌宽中, 孕妇伤寒, 痘疹并治

作者见解 水二钟, 姜五片, 枣一枚, 煎八分. 热服

编号 148 (加减参苏饮三五)

方剂组成 方在痘疹三四

主治功效 治痘疹初热见点, 解利之药

作者见解 中国古籍全录

编号 149 (败毒散三六)

方剂组成 人参, 茯苓, 枳壳, 甘草, 川芎,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桔梗, 各等分

主治功效 亦名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伤寒瘟疫, 憎寒壮热, 风湿风眩项强, 身体疼痛, 不问老少皆可服. 或岭南烟瘴之地, 疫疠时行, 或处卑湿, 脚气痿弱等证, 此药不可缺, 日三服, 以效为度

作者见解 水一钟半, 姜三片, 煎服. 或为细末, 沸汤点服

编号 150 (加味败毒散三七)

方剂组成 方在外科四一

主治功效 解利足三阳热毒, 寒热如疟

作者见解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101-110
·下一篇周易文章:1-10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