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子库 >> 卷之二 吐血
卷之二 吐血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94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9日 >> 进入社区

类证治裁

编号57〔欬血〕----86页30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因欬见血. 系火乘肺金. 干咳络 伤. 而血渗出也.治同嗽血.

编号58〔嗽血〕----86页32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因嗽时气急喘促. 痰杂血丝血 点. 亦火伤血膜.而血随痰出也. 诸家以咳嗽 血出于肺. 景岳谓咳嗽咯唾诸血.皆源于肾. 以肾脉贯膈. 入肺循喉. 肺肾相联. 因肾水亏. 则火炎烁金. 肺燥络损. 液涸成痰. 病之标在 肺. 其本固由肾也.治主壮水清金. (宜六味 丸加麦冬、五味)兼润肺止嗽.(宜阿胶、贝 母、百合、紫菀)血止后. 胃虚食少. 气息不 续. (劫劳散去半夏. 加紫菀茸及琼玉膏等) 其先嗽痰. 后见红者.为积痰生热. 宜降痰火. (以栝蒌、贝母、山栀、橘红.水煎. 下天门 冬丸)先见红. 后嗽痰者. 为阴虚火动. 宜滋 化源. (六味阿胶饮)阴虚久嗽. 痰中血星如 珠. (生料六味丸加茜根、乌AB骨、和童便) 久嗽痰带血丝如缕. (六味丸加蛤粉、阿胶、 童便.临卧服)嗽血潮热. (八珍汤加贝母. 五 味)嗽血成劳. 肌削神疲. 五心烦热. 咽干颊 赤. 盗汗减食. (人参饮子. 或四君子汤加黄 耆、鳖甲、麦冬、五味)天士先生曰. 凡咳血 之脉. 右坚者治在气分.系震动胃络所致. 宜 薄味调养胃阴. (如生扁豆、茯苓、北沙参、 薏苡仁、石斛等)左坚者乃肝肾阴伤所致. (宜 地黄、阿胶、杞子、五味等) 脉弦胁痛者. (宜 苏子、桃仁、降香、郁金等)成盆盈碗者. (葛 可久花蕊石散. 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 一症 而缕析条分. 从此再加分别. 则临症有据矣. 石顽老人曰.咳血之脉. 微弱平缓易治. 弦数 急实. 气促声嘶咽痛者. 不治.

编号59〔咯血〕----87页24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不嗽而喉中咯出小血块或血点 是也. 症最重.由房劳伤肾. 火载血升. 咯血 成块. 不比咳嗽痰中带出也.亦有兼痰咯出者. 系肾虚痰泛. 初起用(白芍、丹皮、茯苓、枣 仁、山药、山栀、麦冬、童便)以清手足少 阳厥阴诸经游火. 若膈热颊红.咽喉不清. (清 咽太平丸)后必滋补肾阴. 以安其血.(六味 饮加牛膝、麦冬、五味)景岳以为心不主血. (宜养心汤) 嘉言以为阴气上奔. (宜四君 子汤. 黄耆、山药. 亦可加入)脾中阳气旺. 而 龙雷之火潜伏也.

编号60〔唾血〕----87页3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鲜血随唾而出. 或涎中有血缠 如丝散如点者. 多源于肾.右尺虚者. (都气 丸加桂心)右尺大者. (清唾汤)其有兼心胃 者.由脾虚不能摄也. 兼心则(加味归脾汤) 兼胃则(七珍散) 食少痰清者. (异功散加 枇杷叶、扁豆灰)劳嗽唾血者. (黄耆散)肺 痿唾血者. (人参平肺散)

编号61〔呕血〕----88页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二吐血〕

名词解释 血从脘胁呕出. 系木火乘胃所 致. 良由暴怒火逆.胸满胁痛. 伤肝动血. (柴 胡疏肝散)或负重努力. 伤胃动血.(是斋白 朮散)或饮酒火热上升呕血. (葛黄散)或房 劳竭力. 伤肾呕血. (症必面红足冷. 烦躁口 渴. 生脉散合加减八味丸)或虚劳火升. 呕血 不止. (花蕊石散)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卷之六 胃脘痛(附胃脘痈)
·下一篇周易文章:卷之六 喉症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