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宜白。绉絺,絺之蹙蹙者。展衣夏则里衣绉絺,以此礼见于君及宾客之盛服也。展衣字误,《礼记》作襢衣。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传】清,视清明也。扬,广扬而颜角丰满。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传】展,诚也。美女为媛。【笺】媛者,邦人所依倚以为媛助也。(后一“媛”四部备要本作“援”)疾宣姜有此盛服,而以淫昏乱国,故云然。
《君子偕老》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
《桑中》,刺奔也。卫之公室淫乱,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笺】卫之公室淫乱,谓宣、惠之世。男女相奔,不待媒氏以礼会之也。世族在位,取姜氏、弋氏、庸氏者也。窃,盗也。幽远,谓桑中之野。
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传】爰,於也。唐,蒙,菜名。沫,卫邑。【笺】於何采唐,必沫之乡,犹言欲为淫乱者必之卫之都。恶卫为淫乱之主。云谁之思?美孟姜矣。【传】姜,姓也。言世族在位有是恶行。【笺】淫乱之人谁思乎?乃思美孟姜。孟姜,列国之长女,而思与淫乱。疾世族在位有是恶行也。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淇,水名也。【笺】此思孟姜之爱厚己也,与我期于桑中,而要见我于上宫,其送我则于淇水之上。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传】弋,姓也。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笺】葑,蔓菁。云谁之思?美孟庸矣。【传】庸,姓也。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桑中》三章,章七句。
《鹑之奔奔》,刺卫宣姜也。卫人以为宣姜鹑鹊之不若也。【笺】刺宣姜者,刺其与公子顽为淫乱,行不如禽鸟。
鹑之奔奔
鹑之奔奔,鹊之彊彊。【传】鹑则奔奔,鹊则彊彊然。【笺】奔奔、彊彊,言其居有常匹、飞则相随之貌。刺宣姜与顽非匹耦。人之无良,我以为兄。【传】良,善也。兄,谓君之兄。【笺】人之行无一善者,我君反以为兄。君,谓惠公。
鹊之彊彊,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传】君,国小君。【笺】小君,谓宣姜。
《鹑之奔奔》二章,章四句。
《定之方中》,美卫文公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漕邑。齐桓公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说之,国家殷富焉。【笺】《春秋》闵公二年冬,狄人入卫,卫懿公及狄人战于荧泽而败。宋桓公迎卫之遗民渡河,立戴公,以庐于漕。戴公立一年而卒。鲁僖公二年,齐桓公城楚丘而封卫,于是文公立而建国焉。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传】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楚宫,楚丘之宫也。仲梁子曰:初立楚宫也。【笺】楚宫,谓宗庙也。定星昏中而正,于是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定昏中而正,谓小雪时,其体与东璧连正四方。(四部备要本“璧”作“壁”)揆之以日,作于楚室。【传】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室,犹宫也。【笺】楚室,居室也。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传】椅,梓属。【笺】爰,曰也。树此六木于宫者,曰其长大可伐以为琴瑟,言预备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传】虚,漕虚也。楚丘有堂邑者。景山,大山;京,高丘也。【笺】自河以东夹于济水。文公将徙,登漕之虚,以望楚丘,观其旁邑及其丘山,审其高下所依倚,乃后建国焉。慎之至也。降观于桑,【传】地势宜蚕,可以居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传】龟曰卜。允,信;臧,善也。建国必卜之。故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作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传】零,落也。倌人,主驾者。【笺】灵,善也。星,雨止星见。夙,早也。文公于雨下命主驾者,雨止为我晨早驾,欲往为此说于桑田,教民稼穑,务农急也。匪直也人,【传】匪徒庸君。秉心塞渊,【传】秉,操也。【笺】塞,充实也。渊,深也。騋牝三千。【传】马七尺以上曰騋。騋马与牝马也。【笺】国马之制,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三千四百五十六匹;邦国六闲,马四种,千二百九十六匹。卫之先君兼邶、鄘而有之,而马数过礼制。今文公灭而复兴,徙而能富,马有三千,虽非礼制,国人美之。
《定之方中》三章,章七句。
《蝃蝀》,止奔也。卫文公以道化其民,淫奔之耻,国人不齿也。【笺】不齿者,不与相长稚。
蝃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传】蝃蝀,虹也。夫妇过礼则虹气盛,君子见,戒而惧,讳之,莫之敢指。【笺】虹,天气之戒,尚无敢指者,况淫奔之女,谁敢视之?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笺】行,道也。夫人生而有适人之道,何忧于不嫁,而为淫奔之过乎?恶之甚。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传】隮,升;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笺】朝有升气于西方,终其朝则雨,气应自然,以言夫人生而有适人之道,亦性自然。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传】乃如是淫奔之人也。【笺】怀,思也。乃如是之人,思婚姻之事乎?(四部备要本“婚”作“昏”)言其淫奔之过恶之大。大无信也,不知命也。【传】不待命也。【笺】淫奔之女,大无贞洁之信,又不知婚(“昏”)姻当待父母之命。恶之也。
《蝃蝀》三章,章四句。中国古籍全录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传】止,所止息也。【笺】止,容止。《孝经》曰:“容止可观。”无止,《韩诗》正谓无礼节也。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传】俟,待也。
相鼠有体,【传】体,支体也。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传】遄,速也。
《相鼠》三章,章四句。
《干旄》,美好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笺】贤者,时处士也。
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传】孑孑,干旄之貌。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浚,卫邑。古者臣有大功,世其官邑。郊外曰野。【笺】《周礼》:“孤卿建旃,大夫建物。”首皆注旄焉。时有建此旄来至浚之郊,卿大夫好善也。素丝纰之,良马四之。【传】纰,所以织组也。总纰于此,成文于彼,愿以素丝纰组之法御四马也。【笺】素丝者以为缕,以缝纰旌旗之旒縿,或以维持之。浚郊之贤者既识卿大夫建旄而来,又识其乘善马。四之者,见之数也。彼姝者子,何以畀之?【传】姝,顺貌。畀,予也。【笺】时贤者既说此卿大夫有忠顺之德,又欲以善道与之,心诚爱厚之至。中国古籍全录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传】鸟隼曰旟。下邑曰都。【笺】《周礼》“州里建旟”,谓州长之属。素丝组之,良马五之。【传】总以素丝而成组也。骖马五辔。【笺】以素丝缕缝组于旌旗,以为之饰。五之者,亦谓五见之也。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传】析羽为旌。城,都城也。素丝祝之,良马六之。【传】祝,织也。四马六辔。【笺】祝,当作属。属,著也。六之者,亦谓六见之也。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干旄》二章,章六句。
《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笺】灭者,懿公死也。君死于位曰灭。露于漕邑者,谓戴公也。懿公死,国人分散,宋桓公迎卫之遗民渡河,处之于漕邑,而立戴公焉。戴公与许穆夫人,俱公子顽烝于宣姜所生也。男子先生曰兄。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传】载,辞也。吊失国曰唁。【笺】载之言则也。卫侯,戴公也。驱马悠悠,言至于漕。【传】悠悠,远貌。漕,卫东邑。【笺】夫人愿御者驱马悠悠乎,我欲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笺】跋涉者,卫大夫来告难于许时。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传】不能旋反我思也。【笺】既,尽;嘉,善也。言许人尽不善我欲归唁兄。视尔不臧,我思不远。【传】不能远卫也。【笺】尔,女,女许人也。臧,善也。视女不施善道救卫。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传】济,止也。视尔不臧,我思不閟。【传】閟,闭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传】偏高曰阿丘。蝱,贝母也。升至偏高之丘采其蝱者,将以疗疾。【笺】升丘采贝母,犹妇人之适异国,欲得力助安宗国也。女子善怀,亦各有行。【传】行,道也。【笺】善,犹多也。怀,思也。女子之多思者有道,犹升丘采其蝱也。许人尤之,众稚且狂。【传】尤,过也。是乃众幼稚且狂,进取一概之义。【笺】许人,许大夫也。过之者,过夫人之欲归唁其兄。中国古籍全录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传】愿行卫之野,麦芃芃然方盛长。【笺】麦芃芃者,言未收刈,民将困也。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传】控,引;极,至也。【笺】今卫侯之欲求援引之力助于大国之诸侯,亦谁因乎?由谁至乎?闵之,故欲归问之。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笺】君子,国中贤者。无我有尤,无过我也。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传】不如我所思之笃厚也。【笺】尔,女,女众大夫君子也。
《载驰》五章,一章六句,二章章四句,一章六句,一章八句。
鄘国十篇,三十章,百七十六句。
国风卫风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传】兴也。奥,隈也。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四部备要本“篇”作“萹”)猗猗,美盛貌。武公质美德盛,有康叔之余烈。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匪,文章貌。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道其学而成也,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传】瑟,矜庄貌。僴,宽大也。赫,有明德赫赫然。咺,威仪容止宣著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传】谖,忘也。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传】青青,茂盛貌。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弁,皮弁,所以会发。【笺】会,谓弁之缝中,饰之以玉,皪皪而处,状似星也。天子之朝服皮弁,以日视朝。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传】箦,积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传】金锡鍊而精,圭璧性有质。【笺】圭璧亦琢磨。四者亦道其学而成也。宽兮绰兮,猗重较兮。【传】宽能容众。绰,缓也。重较,卿士之车。【笺】绰兮,谓仁于施舍。善戏谑兮,不为虐兮。【传】宽缓弘大,虽则戏谑,不为虐矣。【笺】君子之德,有张有弛,故不常矜庄,而时戏谑。
《淇奥》三章,章九句。
《考槃》,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笺】穷,犹终也。
考槃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传】考,成;槃,乐也。山夹水曰涧。【笺】硕,大也。有穷处成乐在于此涧者,形貌大人,而宽然有虚乏之色。独寐寤言,永矢弗谖!【笺】寤,觉;永,长;矢,誓;谖,忘也。在涧独寐,觉而独言,长自誓以不忘君之恶。志在穷处,故云然。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传】曲陵曰阿。薖,宽大貌。【笺】薖,饥意。独寐寤歌,永矢弗过!【笺】弗过者,不复入君之朝也。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传】轴,进也。【笺】轴,病也。独寐寤宿,永矢弗告!【传】无所告语也。【笺】不复告君以善道。
《考槃》三章,章四句。
《硕人》,闵庄姜也。庄公惑于嬖妾,使骄上僭。庄姜贤而不答,终以无子,国人闵而忧之。中国古籍全录
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传】颀,长貌。锦,文衣也。夫人德盛而尊,嫁则锦衣加褧襜。【笺】硕,大也。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颀颀然。褧,襌也。国君夫人翟衣而嫁,尚之以襌衣,为其文之大著。今衣锦者,在涂之所服也。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传】东宫,齐太子也。女子后生曰妹。妻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夫曰私。【笺】陈此者,言庄姜容貌既美,兄弟皆正大。
手如柔荑,【传】如荑之新生。肤如凝脂,【传】如脂之凝。领如蝤蛴,【传】领,颈也。蝤蛴,蝎虫也。齿如瓠犀,【传】瓠犀,瓠瓣。螓首蛾眉,【传】螓首,颡广而方。【笺】螓,谓蜻蜻也。巧笑倩兮,【传】倩,好口辅。美目盼兮。【传】盼,白黑分。【笺】此章说庄姜容貌之美,所宜亲幸。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传】敖敖,长貌。农郊,近郊。【笺】敖敖,犹颀颀也。说,当作襚,《礼》、《春秋》之“襚”,读皆宜同。衣服曰襚,今俗语然。此言庄姜始来,更正衣服于卫近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传】骄,壮貌。幩,饰也。人君以朱缠镳扇汗,且以为饰。镳镳,盛貌。翟,翟车也。夫人以翟羽饰车。茀,蔽也。【笺】此又言庄姜自近郊既正衣服,乘是车马以入君之朝,皆用嫡夫人之正礼,今而不答。大夫夙退,无使君劳。【传】大夫未退,君听朝于路寝,夫人听内事于正寝。大夫退,然后罢。【笺】庄姜始来时,卫诸大夫朝夕者皆早退。无使君之劳倦者,以君夫人新为妃耦,宜亲亲之故也。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传】洋洋,盛大也。活活,流也。罛,鱼罟。濊濊,施之水中。鳣,鲤也。鲔,鮥也。发发,盛貌。葭,芦;菼,薍也。揭揭,长也。孽孽,盛饰。庶士,齐大夫送女者。朅,武壮貌。【笺】庶姜,谓侄娣。此章言齐地广饶,士女佼好,礼仪之备,而君何为不答夫人。
《硕人》四章,章七句。
《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弃背,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泆也。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传】氓,民也。蚩蚩者,敦厚之貌。布,币也。【笺】币者,所以贸买物也。季春始蚕,孟夏卖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笺】匪,非;即,就也。此民非来买丝,但来就我,欲与我谋为室家也。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传】丘一成为顿丘。【笺】子者,男子之通称。言民诱己,己乃送之涉淇水,至此顿丘,定室家之谋,且为会期。匪我愆期,子无良媒。【传】愆,过也。【笺】良,善也。非我以欲过子之期,子无善媒来告期时。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传】将,愿也。【笺】将,请也。民欲为近期,故语之曰:请子无怒,秋以与子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传】垝,毁也。复关,君子所近也。【笺】前既与民以秋为期,期至,故登毁垣,乡其所近而望之,犹有廉耻之心,故因复关以托号民云。此时始秋也。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传】言其有一心乎君子,故能自悔。【笺】用心专者怨必深。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笺】则笑则言,喜之甚。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传】龟曰卜,蓍曰筮。体,兆卦之体。【笺】尔,女也。复关既见此妇人,告之曰:我卜女筮女,宜为室家矣。兆卦之繇无凶咎之辞,言其皆吉。又诱定之。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传】贿,财;迁,徙也。【笺】女,女复关也。信其卜筮皆吉,故答之曰:径以女车来迎我,我以所有财贿迁徙就女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传】桑,女功之所起。沃若,犹沃沃然。鸠,鹘鸠也,食桑葚过,则醉而伤其性。耽,乐也。女与士耽,则伤礼义。【笺】桑之未落,谓其时仲秋也。于是时,国之贤者刺此妇人见诱,故于嗟而戒之。鸠以非时食葚,犹女子嫁不以礼,耽非礼之乐。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笺】说,解也。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至于妇人,无外事,维以贞信为节。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传】陨,隋也。汤汤,水盛貌。帷裳,妇人之车也。【笺】桑之落矣,谓其时季秋也。复关以此时车来迎己。徂,往也。我自是往至女家,女家乏穀食,已三岁贫矣。言此者,明己之悔,不以女今贫故也。帷裳,童容也。我乃渡深水,至渐车童容,犹冒此难而往,又明己专心于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传】爽,差也。【笺】我心于女,故无差贰,而复关之行有二意。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传】极,中也。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笺】靡,无也。无居室之劳,言不以妇事见困苦。有舅姑曰妇。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笺】无有朝者,常早起夜卧,非一朝然。言己亦不解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笺】言,我也。遂,犹久也。我既久矣,谓三岁之后,见遇浸薄,乃至见酷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传】咥咥然笑。【笺】兄弟在家,不知我之见酷暴,若其知之,则咥咥然笑我。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传】悼,伤也。【笺】静,安;躬,身也。我安思君子之遇己无终,则身自哀伤。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笺】及,与也。我欲与女俱至于老,老乎,女反薄我,使我怨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传】泮,坡也。【笺】泮,读为畔。畔,涯(“厓”)也。言淇与隰皆有厓岸以自拱持,今君子放恣心意,曾无所拘制。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传】总角,结发也。晏晏,和柔也。信誓旦旦然。【笺】我为童女未笄结发晏然之时,女与我言笑晏晏然而和柔,我其以信相誓旦旦耳。言其恳恻欵(“款”)诚。不思其反。【笺】反,复也。今老而使我怨,曾不念复其前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笺】已焉哉,谓此不可奈何。死生自决之辞。中国古籍全录
《氓》六章,章十句。
《竹竿》,卫女思归也。适异国而不见答,思而能以礼者也。
竹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传】兴也。籊籊,长而杀也。钓以得鱼,如妇人待礼以成为室家。岂不尔思?远莫致之。【笺】我岂不思与君子为室家乎?君子疏远己,己无由致此道。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传】泉源,小水之貌。淇水,大水也。【笺】小水有流入大水之道,犹妇人有嫁于君子之礼。今水相与为左右而已,亦以喻己不见答。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笺】行,道也。女子有道当嫁耳,不以不答而违妇礼。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传】瑳,巧笑貌。傩,行有节度。【笺】己虽不见答,犹不恶君子,美其容貌与礼仪也。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传】滺滺,流貌。桧,柏叶松身。楫,所以(左木右翟)舟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男女相配,得礼而备。【笺】此伤己今不得夫妇之礼。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传】出游思鄉卫之道。【笺】适异国而不见答,其除此忧,维有归耳。
《竹竿》四章,章四句。
《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笺】惠公以幼童即位,自谓有才能而骄慢于大臣,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
芄兰
芄兰之支,【传】芄兰,草也。君子之德,当柔润温良。【笺】芄兰柔弱,恒蔓延于地,有所依缘则起。兴者,喻幼稚之君,任用大臣,乃能成其政。童子佩觿。【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配也。人君治成人之事,虽童子犹配觿,早成其德。虽则佩觿,能不我知。【传】不自谓无知,以骄慢人也。【笺】此幼稚之君,虽配觿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知为也。惠公自谓有才能而骄慢,所以见刺。容兮遂兮,垂带悸兮。【传】容仪可观,佩玉遂遂然,垂其绅带悸悸然有节度。【笺】容,容刀也。遂,瑞也。言惠公配容刀与瑞,及垂绅带三尺则悸悸然,行止有节度,然其德不称服。
芄兰之叶,【传】叶,犹支也。童子佩韘。【传】韘,玦也。能射御则配韘。【笺】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虽则佩韘,能不我甲。【传】甲,狎也。【笺】此君虽配韘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狎习。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二章,章六句。
《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笺】宋桓公夫人,卫文公之妹,生襄公而出。襄公即位,夫人思宋,义不可往,故作诗以自止。
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传】杭,渡也。【笺】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笺】予,我也。谁谓宋国远与?我跂足则可以望见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往,直以义不往耳,非为其远。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笺】不容刀,亦喻狭小。船曰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笺】崇,终也。行不终朝,亦喻近。
《河广》二章,章四句。
《伯兮》,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焉。【笺】卫宣公之时,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伯也。为王前驱久,故家人思之。
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传】伯,州伯也。朅,武貌。桀,特立也。【笺】伯,君子字也。桀,英桀,言贤也。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传】殳长丈二而无刃。【笺】兵车六等,轸也、戈也、人也、殳也、车戟也、酋矛也,皆以四尺为差。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传】妇人夫不在,无容饰。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传】适,主也。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传】杲杲然日复出矣。【笺】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传】甘,厌也。【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如人心嗜欲所贪口味,不能绝也。我忧思以生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笺】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愿言思伯。使我心痗。【传】痗,病也。中国古籍全录
《伯兮》四章,章四句。
《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笺】育,生长也。
有狐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传】兴也。绥绥,匹行貌。石绝水曰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传】之子,无室家者。在下曰裳,所以配衣也。【笺】之子,是子也。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传】厉,深可厉之旁。心之忧矣,之子无带。【传】带,所以申束衣。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传】言无室家,若人无衣服。中国古籍全录
《有狐》三章,章四句。
《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传】木瓜,楙木也,可食之木。琼,佩玉名。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传】匪,非也。我非敢以琼琚为报木瓜之惠,欲令齐长以为玩好,结己国之恩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传】琼瑶,美玉。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传】琼玖,玉名。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传】孔子曰:“吾于《木瓜》,见苞苴之礼行。”【笺】以果实相遗者,必苞苴之,《尚书》曰:“厥苞橘柚。”
《木瓜》三章,章四句。
卫国十篇,三十四章,二百四句。中国古籍全录
国风王风中国古籍全录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古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
黍离ARTX.CN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传】彼,彼宗庙宫室。【笺】宗庙宫室毁坏,而其地尽为禾黍,我以黍离离时至,稷则尚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传】迈,行也。靡靡,犹迟迟也。摇摇,忧无所愬。【笺】行,道也。道行,犹行道也。知我者,谓我心忧。【笺】知我者,知我之情。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笺】谓我何求,怪我久留不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传】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笺】远乎苍天,仰愬,欲其察己言也,此亡国之君,何等人哉!疾之甚。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传】穗,秀也。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行迈靡靡,中心如醉。【传】醉于忧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传】自黍离离,见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传】噎,忧不能息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三章,章十句。
《君子于役》,刺平王也。君子行役无期度,大夫思其危难以风焉。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笺】曷,何也。君子于往行役,我不知其反期,何时当来至哉?思之甚。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传】凿墙而栖曰埘。【笺】鸡之将栖,日则夕矣,羊牛从下牧地而来,言畜产出入,尚使有期节,至于行役者,乃反不也。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传】佸,会也。【笺】行役反无日月,何时而有来会期?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传】鸡栖于杙谓桀。括,至也。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笺】苟,且也。且得无饥渴,忧其饥渴也。中国古籍全录
《君子于役》二章,章八句。
《君子阳阳》,闵周也。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笺】禄仕者,苟得禄而已,不求道行。
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传】阳阳,无所用其心也。簧,笙也。由,用也。国君有房中之乐。【笺】由,从也。君子禄仕在乐官,左手持笙,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之于房中,俱在乐官也。我者,君子之友自谓也,时在位有官职也。其乐只且!【笺】君子遭乱,道不行,其自乐此而已。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传】陶陶,和乐貌。翿,纛也,翳也。【笺】陶陶,犹阳阳也。翳,舞者所持,谓羽舞也。君子左手持羽,右手招我,欲使我从之于燕舞之位,亦俱在乐官也。其乐只且!
《君子阳阳》二章,章四句。
《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屯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笺】怨平王恩泽不行于民,而久令屯戍不得归,思其乡里之处者。言周人者,时诸侯亦有使人戍焉。平王母家申国,在陈、郑之南,迫近强楚,王室微弱而数见侵伐,王是以戍之。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传】兴也。扬,激扬也。【笺】激扬之水至遄迅,而不能流移束薪。兴者,喻平王政教烦急,而恩泽之令不行于下民。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传】戍,守也。申,姜姓之国,平王之舅。【笺】之子,是子也。彼其是子独处乡里,不与我来守申,是思之言也。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笺】怀,安也。思乡里处者,故曰今亦安不哉,安不哉,何月我得归还见之哉?思之甚。
扬之水,不流束楚。【传】楚,木也。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传】甫,诸姜也。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传】蒲,草也。【笺】蒲,蒲柳。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传】许,诸姜也。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三章,章六句。
《中谷有蓷》,闵周也。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漢”以“日”代“水”)其干矣。【传】兴也。蓷,鵻也。(“漢”以“日”代“水”),(上草下於)貌。陆草生于谷中,伤于水。【笺】兴者,喻人居平安之世,犹鵻之生于陆,自然也;喻衰乱凶年,犹鵻之生于谷中,得水则病将死。有女仳离,慨其叹矣。【传】仳,别也。【笺】有女遇凶年而见弃,与其君子别离,慨然而叹,伤己见弃,其恩薄。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传】艰,亦难也。【笺】所以慨然而叹者,自伤遇君子之穷厄。ARTX.CN
中谷有蓷,(“漢”以“日”代“水”)其脩矣。【传】脩,且干也。有女仳离,条其歗矣。【传】条条然歗也。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笺】淑,善也。君子于己不善也。
中谷有蓷,(“漢”以“日”代“水”)其湿矣。【传】鵻遇水则湿。【笺】鵻之伤于水,始则湿,中而脩,久而干,有似君子于己之恩,徒用凶年深浅为厚薄。有女仳离,啜其泣矣。【传】啜,泣貌。啜其泣矣,何嗟及矣。【笺】及,与也。泣者,伤其君子弃己。嗟乎,将复何与为室家乎?此其有余厚于君子也。
《中谷有蓷》三章,章六句。ARTX.CN
《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笺】不乐其生者,寐不欲觉之谓也。
兔爰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传】兴也。爰爰,缓意。鸟网为罗。言为政有缓有急,用心之不均。【笺】有缓者,有所听从也。有急者,有所躁蹙也。我生之初,尚无为。【传】尚无成人为也。【笺】尚,庶几也。言我幼稚之时,庶几于无所为,谓军役之事也。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传】罹,忧;吪,动也。【笺】我长大之后,乃遇此军役之多忧,今但庶几于寐,不欲见动。无所乐生之甚。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传】罦,覆车也。我生之初,尚无造。【传】造,伪也。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传】罿,(“罿”下换“缀”右边)也。我生之初,尚无庸。【传】庸,用也。【笺】庸,劳也。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传】聪,闻也。【笺】百凶者,王构怨连祸之凶。中国古籍全录
《兔爰》三章,章七句。
《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笺】九族者,据己上至高祖,狭及玄孙之亲。
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传】兴也。绵绵,长不绝之貌。水厓曰浒。【笺】葛也藟也,生于河之厓,得其润泽,以长大而不绝。兴者,喻王之同姓,得王之恩施,以生长其子孙。终远兄弟,谓他人父。【传】兄弟之道已相远矣。【笺】兄弟,犹言族亲也。王寡于恩施,今已远弃族亲矣,是我谓他人为己父。族人尚亲亲之辞。谓他人父,亦莫我顾。【笺】谓他人为己父,无恩于我,亦无顾眷我之意。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传】涘,厓也。终远兄弟,谓他人母。【传】王又无母恩。谓他人母,亦莫我有。【笺】有,识有也。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传】漘,水隒也。终远兄弟,谓他人昆。【传】昆,兄也。谓他人昆,亦莫我闻。【笺】不与我相闻命也。
《葛藟》三章,章六句。
《采葛》,惧谗也。【笺】桓王之时,政事不明,臣无大小,使出者则为谗人所毁,故惧之。
采葛ARTX.CN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传】兴也。葛,所以为絺绤也。事虽小,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笺】兴者,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传】萧,所以共祭祀。【笺】彼采萧者,喻臣以大事使出。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传】艾,所以疗疾。【笺】彼采艾者,喻臣以急事使出。ARTX.CN
《采葛》三章,章三句。中国古籍全录
《大车》,刺周大夫也。礼义陵迟,男女淫奔,故陈古以刺今大夫,不能听男女之讼焉。
大车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传】大车,大夫之车。槛槛,车行声也。毳衣,大夫之服。菼,鵻也,芦之初生者也。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乘其大车槛槛然,服毳冕以决讼。【笺】菼,薍也。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国,而决男女之讼,则是子男入为大夫者。毳衣之属,衣绩而裳绣,皆有五色焉,其青者如鵻。岂不尔思?畏子不敢。【传】畏子大夫之政,终不敢。【笺】此二句者,古之欲淫奔者之辞。我岂不思与女以为无礼与?畏子大夫来听讼,将罪我,故不敢也。子者,称所尊敬之辞。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传】啍啍,重迟之貌。璊,赪也。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传】穀,生;皦,白也。生在于室则外内异,死则神合同为一也。【笺】穴,谓(左土右冢)圹中也。此章言古之大夫听讼之政,非但不敢淫奔,乃使夫妇之礼有别。今之大夫不能然,反谓我言不信,我言之信如白日也。刺其闇于古礼。中国古籍全录
《大车》三章,章四句。
《丘中有麻》,思贤也。庄王不明,贤人放逐,国人思之,而作是诗也。【笺】思之者,思其来,己得见之。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传】留,大夫氏。子嗟,字也。丘中墝埆之处,尽有麻麦草木,乃彼子嗟之所治。【笺】子嗟放逐于朝,去治卑贱之职而有功,所在则治理,所以为贤。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传】施施,难进之意。【笺】施施,舒行,伺间独来见己之貌。(四部备要本于“间”处断句)中国古籍全录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传】子国,子嗟父。【笺】言子国使丘中有麦,著其世贤。彼留子国,将其来食。【传】子国复来,我乃得食。【笺】言其将来食,庶其亲己,己得厚待之。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笺】丘中而有李,又留氏之子所治。彼留之子,贻我佩玖。【传】玖,石次玉者。言能遗我美宝。【笺】留氏之子,于思者则朋友之子,庶其敬己而遗己也。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
王国十篇,二十八章,百六十二句。
国风郑风
《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国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国善善之功焉。【笺】父,谓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职,掌十二教。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郑国之人皆谓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
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传】缁,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改,更也。有德君子,宜世居卿士之位焉。【笺】缁衣者,居私朝之服也。天子之朝服,皮弁服也。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传】适,之;馆,舍;粲,餐也。诸侯入为天子卿士,受采禄。【笺】卿士所之之馆,在天子之宫,如今之诸庐也。自馆还在采地之都,我则设餐以授之。爱之,欲饮食之。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传】好,犹宜也。【笺】造,为也。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蓆兮,敝予又改作兮。【传】蓆,大也。【笺】作,为也。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三章,章四句。
《将仲子》,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笺】庄公之母,谓武姜,生庄公及弟叔段。段好勇而无礼,公不早为之所,而使骄慢。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传】将,请也。仲子,祭仲也。踰,越;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杞,木名也。折,言伤害也。【笺】祭仲骤谏,庄公不能用其言,故言请,故距之。无踰我里,喻言无干我亲戚也。无折我树杞,喻言无伤害我兄弟也。仲初谏曰:“君将与之,臣请事之。君若不与,臣请除之。”岂敢爱之?畏我父母。【笺】段将为害,我岂敢爱之而不诛与?以父母之故,故不为也。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笺】怀私曰怀,言仲子之言可私怀也,我迫于父母有言,不得从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传】墙,垣也。桑,木之众也。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传】诸兄,公族。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中国古籍全录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传】园,所以树木也。檀,强韧之木。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三章,章八句。
《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说而归之。【笺】缮之言善也。甲,铠也。
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传】叔,大叔段也。田,取禽也。巷,里涂也。【笺】叔往田,国人注心于叔,似如无人处。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笺】洵,信也。言叔信美好而又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传】冬猎曰狩。【笺】饮酒,谓燕饮也。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笺】适,之也。郊外曰野。服马,犹乘马也。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笺】武,有武节。
《叔于田》三章,章五句。
《大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多才而好勇,不义而得众也。
大叔于田
大叔于田,乘乘马。【传】叔之从公田也。执辔如组,两骖如舞。【传】骖之与服,和谐中节。【笺】如组者,如织组之为也。在旁曰骖。叔在薮,火烈具举。【传】薮泽,禽之府也。烈,列;具,俱也。【笺】列人持火俱举,言众同心。袒裼暴虎,献于公所。【传】袒裼,肉袒也。暴虎,空手以搏之。【笺】献于公所,进于君也。将叔勿狃,戒其伤女。【传】狃,习也。【笺】狃,复也。请叔无服者,爱也。
叔于田,乘乘黄。【传】四马皆黄。两服上襄,两骖鴈行。【笺】两服,中央夹辕者。襄,驾也。上驾者,言为众马之最良也。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叔在薮,火烈具扬。【传】扬,扬光也。叔善射忌,又良御忌。【传】忌,辞也。【笺】良,亦善也。忌,读如“彼己之子”之己。抑罄控忌,抑纵送忌。【传】骋马曰磬,止马曰控,发矢曰纵,从禽曰送。
叔于田,乘乘鸨。【传】骊白杂毛曰鸨。两服齐首,【传】马首齐也。两骖如手。【传】进止如御者之手。【笺】如人左右手之相佐助也。叔在薮,火烈具阜。【传】阜,盛也。叔马慢忌,叔发罕忌。【传】慢,迟;罕,希也。【笺】田事且毕,则其马行迟,发矢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传】掤,所以覆矢。鬯弓,弢弓。【笺】射者盖矢弢弓,言田事毕。
《大叔于田》三章,章十句。
《清人》,刺文公也。高克好利而不顾其君,文公恶而欲远之,不能,使高克将兵而御狄于竟。陈其师旅,翱翔河上,久而不召,众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笺】好利不顾其君,注心于利也。御狄于竟,时狄侵卫。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传】清,邑也。彭,卫之河上,郑之郊也。介,甲也。【笺】清者,高克所帅众之邑也。驷,四马也。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传】重英,矛有英饰也。【笺】二矛,酋矛、夷矛也,各有画饰。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传】消,河上地也。麃麃,武貌。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传】重乔,累荷也。【笺】乔,矛矜近上及室题,所以悬毛羽。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传】轴,河上地也。陶陶,驱驰之貌。左旋右抽,中军作好。【传】左旋,讲兵。右抽,抽矢以射。居军中为容好。【笺】左,左人,谓御者。右,车右也。中军,为将也。高克之为将,久不得归,日使其御者习旋车,车右抽刃,自居中央,为军之容好而已。兵车之法,将居鼓下,故御者在左。
《清人》三章,章四句。
《羔裘》,刺朝也。言古之君子,以讽其朝焉。【笺】言,犹道也。郑自庄公而贤者陵迟,朝无忠正之臣,故刺之。
羔裘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传】如濡,润泽也。洵,均;侯,君也。【笺】缁衣、羔裘,诸侯之朝服也。言古朝廷之臣皆忠直且君也。君者,言“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彼其之子,舍命不渝。【传】渝,变也。【笺】舍,犹处也。之子,是子也。是子处命不变,谓守死善道,见危授命之等。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传】豹饰,缘以豹皮也。孔,甚也。彼其之子,邦之司直。【传】司,主也。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传】晏,鲜盛貌。三英,三德也。【笺】三德,刚克、柔克、正直也。粲,众意。彼其之子,邦之彦兮。【传】彦,士之美称。
《羔裘》三章,章四句。
《遵大路》,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
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传】遵,循;路,道;掺,擥;袪,袂也。【笺】思望君子,于道中见之,则欲擥持其袂而留之。无我恶兮,不(“捷”手上换宝盖)故也。【传】(“捷”手上换宝盖),速也。【笺】子无恶我擥持子之袂,我乃以庄公不速于先君之道,使我然。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笺】言执手者,思望之甚。无我魗兮,不(“捷”手上换宝盖)好也。【传】魗,弃也。【笺】魗,亦恶也。好,犹善也。子无恶我,我乃以庄公不速于善道,使我然。
《遵大路》二章,章四句。
《女曰鸡鸣》,刺不说德也。陈古意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笺】德,谓士大夫宾客有德者。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笺】此夫妇相警觉以夙兴,言不留色也。子兴视夜,明星有烂。【传】言小星已不见也。【笺】明星尚烂烂然,见于别色时。将翱将翔,弋凫与鴈。【传】闲于政事,则翱翔习射。【笺】弋,缴射也。言无事则往弋射凫鴈,以待宾客为燕具。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传】宜,肴也。【笺】言,我也。子,谓宾客也。所弋之凫鴈,我以为加豆之食,与君子共肴也。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笺】宜乎我燕乐宾客而饮酒,与之俱至老。亲爱之言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传】君子无故不彻琴瑟。宾主和乐,无不安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传】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笺】赠,送也。我若知子之必来,、我则豫储杂佩,去则以送子也。与异国宾客燕时,虽无此物,犹言之以致其厚意,其若有之,固将行之。士大夫以君命出使,主国之臣必以燕礼乐之,助君之欢。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传】问,遗也。【笺】顺,谓与己和顺。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笺】好,谓与己同好。
《女曰鸡鸣》三章,章六句。
《有女同车》,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取,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笺】忽,郑庄公世子,祭仲逐之而立突。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传】亲迎同车也。舜,木槿也。【笺】郑人刺忽不取齐女,亲迎与之同车,故称同车之礼,齐女之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传】佩有琼瑀,所以纳閒。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傳】孟姜,齐之长女。都,闲也。【笺】洵,信也。言孟姜信美好,且闲习妇礼。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传】行,行道也。(四部备要本“道”后无“也”)英,犹华也。【笺】女始乘车,壻御轮三周,御者代壻。将翱将翔,佩玉将将。【传】将将,鸣玉而后行。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笺】不忘者,后世传其道德。ARTX.CN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
《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笺】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传】兴也。扶苏,扶胥,小木也。荷华,扶渠也,其华菡萏。言高下大小各得其宜也。【笺】兴者,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华生于隰,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传】子都,世之美好者也。狂,狂人也。且,辞也。【笺】人之好美色,不往睹子都,乃反往睹狂丑之人。以兴忽好善,不任用贤者,反任用小人。其意同。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传】松,木也。龙,红草也。【笺】游龙,,犹放纵也。桥松在山上,喻忽无恩泽于大臣也。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喻忽听恣小臣。此又言养臣颠倒,失其所也。不见子充,乃见狡童。【传】子充,良人也。狡童,昭公也。【笺】人之好忠良之人,不往睹子充,乃反往睹狡童,狡童有貌而无实。
《山有扶苏》二章,章四句。
《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强,不倡而和也。【笺】不倡而和,君臣各失其礼,不相倡和。
萚兮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传】兴也。萚,槁也。人臣待君倡而后和【笺】槁,谓木叶也。木叶槁,待风乃落。兴者,风喻号令也,喻君有政教,臣乃行之。言此者,刺今不然。叔兮伯兮,倡予和女。【传】叔、伯,言群臣长幼也。君倡臣和也。【笺】叔、伯,群臣相谓也。群臣无其君而行,自以强弱相服,女倡矣,我则将和之。言此者,刺其自专也。叔、伯,兄弟之称。中国古籍全录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传】漂,犹吹也。叔兮伯兮,倡予要女。【传】要,成也。
《萚兮》二章,章四句。
《狡童》,刺忽也。不能与贤人图事,权臣擅命也。【笺】权臣擅命,祭仲专也。中国古籍全录
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传】昭公有壮狡之志。【笺】不与我言者,贤者欲与忽图国之政事,而忽不能受之,故云然。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传】忧惧不遑餐也。ARTX.CN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传】不与贤人共食禄。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传】忧不能息也。
《狡童》二章,章四句。
《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思大国之正己也。【笺】狂童恣行,谓突与忽争国,更出更入,而无大国正之。
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传】惠,爱也。溱,水名也。【笺】子者,斥大国之正卿。子若爱而思我,我国有突篡国之事,而可征而正之,我则揭衣渡溱水往告难也。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笺】言他人者,先乡齐、晋、宋、卫,后之荆楚。狂童之狂也且!【传】狂行童昏所化也。【笺】狂童之人日为狂行,故使我言此也。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传】洧,水名也。子不我思,岂无他士?【传】士,事也。【笺】他士,犹他人也。大国之卿,当天子之上士。狂童之狂也且!中国古籍全录
《褰裳》二章,章五句。
《丰》,刺乱也。昏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笺】昏姻之道,谓嫁取之礼。中国古籍全录
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传】丰,丰满也。巷,门外也。【笺】子,谓亲迎者。我,我将嫁者。有亲迎我者,面貌丰丰然丰满,善人也,出门而待我于巷中。悔予不送兮。【传】时有违而不至者。【笺】悔乎我不送是子而去也。时不送则为异人之色,后不得耦而思之。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传】昌,盛壮貌。【笺】堂,当为枨。枨,门梱上木近边者。悔予不将兮。【传】将,行也。【笺】将,亦送也。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传】衣锦褧裳,嫁者之服。【笺】褧,襌也。盖以襌縠为之,中衣裳用锦,而上加襌縠焉,为其文之大著也,庶人之妻嫁服也。士妻(左丝右采)衣纁袡。叔兮伯兮,驾予与行。【传】叔、伯,迎己者。【笺】言此者,以前之悔,今则叔也伯也来迎己者从之。志又易也。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丰》四章,二章章三句,二章章四句。
《东门之墠》,刺乱也。男女有不待礼而相奔者也。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传】东门,城东门也。墠,除地町町者。茹藘,茅蒐也。男女之际,近而易,则如东门之墠;远而难,则如茹藘在阪。【笺】城东门之外有墠,墠边有阪,茅蒐生焉。茅蒐之为难浅矣,易越而出。此女欲奔男之辞。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传】迩,近也。得礼则近,不得礼则远。【笺】其室则近,谓所欲奔男之家。望其来迎己而不来,则为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传】栗,行上栗也。践,浅也。【笺】栗而在浅家室之内,言易窃取。栗,人所啗食而甘耆,故女以自喻也。岂不尔思?子不我即。【传】即,就也。【笺】我岂不思望女乎?女不就迎我而俱去也。
《东门之墠》二章,章四句。
《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传】兴也。风且雨凄凄然,鸡犹守时而鸣喈喈然。【笺】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传】胡,何;夷,说也。【笺】思而见之,云何而心不说?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传】潇潇,暴疾也。胶胶,犹喈喈也。既见君子,云胡不瘳?【传】瘳,愈也。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传】晦,昏也。【笺】已,止也。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三章,章四句。
《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笺】郑国谓学为校,言可以校正道艺。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己留彼去,故随而思之耳。礼:父母在,衣纯以青。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传】嗣,习也。古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传】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绶。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传】不来者,言不一来也。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传】挑达,往来相视貌。乘城而见阙。【笺】国乱,人废学业,但好登高见于城阙,以候望为乐。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传】言礼乐不可一日而废。【笺】君子之学,“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故思之甚。
《子衿》三章,章四句。ARTX.CN
《扬之水》,闵无臣也。君子闵忽之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传】扬,激扬也。激扬之水,可谓不能流漂束楚乎?【笺】激扬之水,喻忽政教乱促。不流束楚,言其政不行于臣下。终鲜兄弟,维予与女。【笺】鲜,寡也。忽兄弟争国,亲戚相疑,后竟寡于兄弟之恩,独我与女有耳。作此诗者,同姓臣也。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传】迋,诳也。中国古籍全录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传】二人同心也。【笺】二人者,我身与女忽。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扬之水》二章,章六句。
《出其东门》,闵乱也。公子五争,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民人思保其室家焉。【笺】公子五争者,谓突再也,忽、子亹、子仪各一。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传】如云,众多也。【笺】有女,谓诸见弃者也。如云者,如其从风,东西南北,心无有定。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传】思不存乎相救急。【笺】匪,非也。此如云者,皆非我思所存也。缟衣綦巾,聊乐我员。【传】缟衣,白色男服也。綦巾,苍艾色女服也。愿室家得相乐也。【笺】缟衣綦巾,所为作者之妻服也。时亦弃之,迫兵革之难,不能相畜,心不忍绝,故言且留乐我员。此思保其室家,穷困不得有其妻,而以衣巾言之,恩不忍斥之。綦,綦文也。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传】闉,曲城也。阇,城台也。荼,英荼也。言皆丧服也。【笺】阇,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荼,茅秀,物之轻者,飞行无常。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笺】匪我思且,犹非我思存也。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传】茹藘,茅蒐之染女服也。娱,乐也。【笺】茅蒐染巾也。聊可与娱,且可留与我为乐,心欲留之言也。ARTX.CN
《出其东门》二章,章六句。中国古籍全录
《野有蔓草》,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笺】不期而会,谓不相与为期而自俱会。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传】兴也。野,四郊之外。蔓,延也。漙漙然,盛多也。【笺】零,落也。蔓草而有露,谓仲春之时,草始生,霜为露也。《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传】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邂逅,不期而会,适其时愿。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传】瀼瀼,盛貌。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传】臧,善也。
《野有蔓草》三章,章六句。
《溱洧》,刺乱也。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莫之能救也。【笺】救,犹止也。乱者,士与女会合溱洧之上。
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传】溱、洧,郑两水名。涣涣,盛也。【笺】仲春之时冰以释,水则涣涣然。士与女,方秉蕳兮。【传】蕑,兰也。【笺】男女相弃,各无匹偶(“耦”),感春气并出,托采芬香之草,而为淫泆之行。女曰观乎?士曰既且。【笺】女曰观乎?欲与士观于宽閒之处。既,已也。士曰已观矣,未从之也。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传】訏,大也。【笺】洵,信也。女情急,故劝男,使往观于洧之外,言其土地信宽大又乐也,于是男则往也。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传】芍药,香草。【笺】伊,因也。士与女往观,因相与戏谑,行夫妇之事。其别,则送女以芍药,结恩情也。
溱与洧,浏其清矣。【传】浏,深貌。士与女,殷其盈矣。【传】殷,众也。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笺】将,大也。
《溱洧》二章,章十二句。
郑国二十一篇,五十三章,二百八十三句。
国风齐风
《鸡鸣》,思贤妃也。哀公淫荒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传】鸡鸣而夫人作,朝盈而君作。【笺】鸡鸣朝盈,夫人也、君也可以起之常礼。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传】苍蝇之声,有似远鸡之鸣。【笺】夫人以蝇声为鸡鸣,则起早于常礼,敬也。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传】东方明,则夫人纚笄而朝。朝已昌盛,则君听朝。【笺】东方明、朝既昌,亦夫人也、君也可以朝之常礼。君日出而视朝。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传】见月出之光,以为东方明。【笺】夫人以月光为东方明则朝,亦敬也。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传】故之夫人配其君子,亦不忘其敬。【笺】虫飞薨薨,东方早明之时,我犹乐与子卧而同梦,言亲爱之无已。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传】会,会于朝也。卿大夫朝会于君,朝听政,夕归治其家事。无庶予子憎,无见恶于夫人。【笺】庶,众也。虫飞薨薨,所以当起者,卿大夫朝者且罢归故也。无使众臣以我故憎恶于子,戒之也。
《鸡鸣》三章,章四句。
《还》,刺荒也。哀公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习于田猎谓之贤,闲于驰逐谓之好焉。【笺】荒,谓政事废乱。
还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传】还,便捷之貌。峱,山名。【笺】子也、我也,皆士大夫也,俱出田猎而相遭也。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传】从,逐也。兽三岁曰肩。儇,利也。【笺】并,倂也。子也、我也,倂驱而逐禽兽,子则揖我耦我谓我儇,誉之也。誉之者,以报前言还也。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传】茂,美也。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笺】誉之言好者,以报前言茂也。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传】昌,盛也。【笺】昌,佼好貌。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传】狼,兽名。臧,善也。
《还》三章,章四句。
《著》,刺时也。时不亲迎也。【笺】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以刺之。
著
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传】俟,待也。门屏之间曰著。素,香瑱。【笺】我,嫁者自谓也。待我于著,谓从君子而出至于著,君子揖之时也。我视君子,则以素为充耳,谓所以悬瑱者。或名为紞,织之,人君五色,臣则三色而已。此言素者,目所先见而云。尚之以琼华乎而。【传】琼华,美石,士之服色。【笺】尚,犹饰也。饰之以琼华者,谓悬紞之末,所谓瑱也。人君以玉为琼华,石色似琼也。中国古籍全录
俟我於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传】青,青玉。【笺】待我于庭,谓揖我于庭时。青,紞之青。尚之以琼莹乎而。【传】琼莹,石似玉,卿大夫之服也。【笺】石色似琼似莹也。中国古籍全录
俟我於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传】黄,黄玉。【笺】黄,紞之黄。尚之以琼英乎而。【传】琼英,美石似玉者,人君之服也。【笺】琼英,犹琼华也。
《著》三章,章三句。
《东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
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传】兴也。日出东方,人君明盛,无不照察也。姝者,初昏之貌。【笺】言东方之日者,愬之乎而。有姝然美好之子,来在我室,欲与我为室家,我无如之何也。日在东方,其明未融。兴者,喻君不明。在我室兮,履我即兮。【传】履,礼也。【笺】即,就也。在我室者,以礼来,我则就之,与之去也。言今者之子不以礼来也。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传】月盛于东方。君明于上若日也,臣察于下若月也。闼,门内也。【笺】月以兴臣,月在东方,亦言不明。在我闼兮,履我发兮。【传】发,行也。【笺】以礼来,则我行而与之去。
《东方之日》二章,章五句。
《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笺】号令,犹召呼也。挈壶氏,掌漏刻者。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传】上曰衣,下曰裳。【笺】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群臣之朝,别色始入。颠之倒之,自公召之。【笺】自,从也。群臣颠倒衣裳而朝,人又从君所来而召之,漏刻失节,君又早兴。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传】晞,明之始升。倒之颠之,自公令之。【传】令,告也。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圃,菜园也。折柳以为藩园,无益于禁也。瞿瞿,无守之貌。古者有挈壶氏,以水火分日夜,以告时以朝。【笺】柳木之不可以为藩,犹是狂夫不任挈壶氏之事。不能辰夜,不夙则莫。【传】辰,时;夙,早;莫,晚也。【笺】此言不任其事者,恒失节数也。
《东方未明》三章,章四句。
《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笺】襄公之妹,鲁桓公夫人文姜也,襄公素与淫通。及嫁,公谪之。公与夫人如齐,夫人愬之襄公,襄公使公子彭生乘襄公而搤杀之。夫人久留于齐,庄公即位后乃来,犹复会齐侯于禚、于祝丘,又如齐师。齐大夫见襄公行恶如是。作诗以刺之,又非鲁桓公不能禁制夫人而去之。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传】兴也。南山,齐南山也。崔崔,高大也。国君尊严,如南山崔崔然。雄狐相随,绥绥然无别,失阴阳之匹。【笺】雄狐行求匹耦于南山之上,形貌绥绥然。兴者,喻襄公居人君之尊,而为淫泆之行,其威仪可耻恶如狐。鲁道有荡,齐子由归。【传】荡,平易也。齐子,文姜也。【笺】妇人谓嫁曰归。言文姜既以礼从此道嫁于鲁侯也。既曰归止,曷又怀止?【传】怀,思也。【笺】怀,来也。言文姜既曰嫁于鲁侯矣,何复来为乎?非其来也。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传】葛屦,服之贱者。冠緌,服之尊者。【笺】葛屦五两,喻文姜与侄娣及傅姆同处。冠緌,喻襄公也。五人为奇,而襄公往从而双之。冠、屦不宜同处,犹襄公、文姜不宜为夫妇之道。鲁道有荡,齐子庸止。【传】庸,用也。既曰庸止,曷又从止?【笺】此言文姜既用此道嫁于鲁侯,襄公何复送而从之,为淫泆之行。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传】蓺,树也。衡猎之,从猎之,种之然后得麻。【笺】树麻者必先耕治其田,然后树之。以言人君取妻,必先议于父母。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传】必告父母庙。【笺】取妻之礼,议于生者,卜于死者,此之谓告。既曰告止,曷又鞠止?【传】鞠,穷也。【笺】鞠,盈也。鲁侯,女既告父母而取,何复盈从令至于齐乎?又非鲁桓。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传】克,能也。【笺】此言析薪必待斧乃能也。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笺】此言取妻必待媒乃得也。既曰得止,曷又极止?【传】极,至也。【笺】女既以媒得之,何不禁制,而恣极其邪意令至齐乎?又非鲁桓。
《南山》四章,章六句。
《甫田》,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
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传】兴也。甫,大也。大田过度而无人功,终不能获。【笺】兴者,喻人君欲立功致治,必勤身修德,积小以成高大。无思远人,劳心忉忉。【传】忉忉,忧劳也。言无德而求诸侯,徒劳其心忉忉耳。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传】桀桀,犹骄骄也。无思远人,劳心怛怛。【传】怛怛,犹忉忉也。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传】婉娈,少好貌。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稚也。弁,冠也。【笺】人君内善其身,外修其德,居无几何,可以立功。犹是婉娈之童子,少自修饰,丱然而稚,见之无几何,突耳加冠为成人也。
《甫田》三章,章四句。
《卢令》,刺荒也。襄公好田猎毕弋,而不修民事,百姓苦之,故陈古以讽焉。【笺】毕,噣也。弋,缴射也。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传】卢,田犬。令令,缨环声。言人君能有美德,尽其仁爱,百姓欣而奉之,爱而乐之,顺时游田,与百姓共其乐,同其获,故百姓闻而说之,其声令令然。
卢重环,【传】重环,子母环也。其人美且鬈。【传】鬈,好貌。【笺】鬈,读当为权。权,勇壮也。
卢重鋂,【传】鋂,一环贯二也。其人美且偲。【传】偲,才也。【笺】才,多才也。
《卢令》三章,章二句。
《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传】兴也。鳏,大鱼。【笺】鳏,鱼子也。鲂也、鳏也,鱼之易制者,然如敝败之笱不能制。兴者,喻鲁桓微弱,不能防闲文姜,终其初时之婉顺。齐子归止,其从如云。【传】如云,言盛也。【笺】其从,侄娣之属。言文姜初嫁于鲁桓之时,其从者之心意如云然,云之行顺风耳。后知鲁桓微弱,文姜遂淫恣,从者亦随之为恶。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传】鲂鱮,大鱼。【笺】鱮似鲂而弱鳞。齐子归止,其从如雨。【传】如雨,言多也。【笺】如雨,言无常。天下之则下,天不下则止,以言侄娣之善恶,亦文姜所使止。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传】唯唯,出入不制。【笺】唯唯,行相随顺之貌。齐子归止,其从如水。【传】水,喻众也。【笺】水之性可停可行,亦言侄娣之善恶在文姜也。
《敝笱》三章,章四句。
《载驱》,齐人刺襄公也。无礼义故,盛其车服,疾驱于通道大都,与文姜淫,播其恶于万民焉。【笺】故,犹端也。
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传】薄薄,疾驱声也。簟,方文席也。车之蔽曰茀。诸侯之路车,有朱革之质而羽饰。【笺】此车襄公乃乘焉,而来与文姜会。鲁道有荡,齐�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