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毛诗故训传 2
毛诗故训传 2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92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9日 >> 进入社区

毛诗故训传

臃⑾Α!敬糠⑾Γ韵Ψ⒅寥铡!炯恪肯骞任蘩褚澹思睬涑顺狄匀肼尘场B持缆菲揭祝慕⑾Γ芍嵫桑迲L耻之色。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传】四骊,言物色盛也。济济,美貌。垂辔,辔之垂者。沵沵,众也。【笺】此又刺襄公乘是四骊而来,徒为淫乱之行。鲁道有荡,齐子岂弟。【传】言文姜于是乐易然。【笺】此岂弟犹言发夕也。岂,读当为闿。弟,《古文尚书》以弟为圛。圛,明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传】汤汤,大貌。彭彭,多貌。【笺】汶水之上盖有都焉,襄公与文姜时所会。鲁道有荡,齐子翱翔。【传】翱翔,犹彷徨也。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传】滔滔,流貌。儦儦,众貌。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载驱》四章,章四句。

《猗嗟》,刺鲁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然而不能以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人以为齐侯之子焉。

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传】猗嗟,叹辞。昌,盛也。颀,长貌。【笺】昌,佼好貌。抑若扬兮,【传】抑,美色。扬,广扬。美目扬兮。【传】好目扬眉。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传】跄,巧趋貌。【笺】臧,善也。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传】目上为名,目下为清。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传】二尺曰正,外孙曰甥。【笺】成,犹备也。正,所以射于侯中者。天子五正,诸侯三正,大夫二正,士一正,外皆居其侯中参分之一焉。展,诚也。姊妹之子曰甥。容貌技艺如此,诚我齐之甥。言诚者,拒时人言齐侯之子。

猗嗟娈兮,【传】娈,壮好貌。清扬婉兮。【传】婉,好眉目也。舞则选兮,射则贯兮,【传】选,齐;贯,中也。【笺】选者,谓于伦等最上。贯,习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传】四矢,乘矢。【笺】反,复也。礼,射三而止。每射四矢,皆得其故处,此谓之复。射必四矢者,象其能御四方之乱也。

《猗嗟》三章,章六句。中国古籍全录

齐国十一篇,二十四章,百四十三句。

国风魏风

《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笺】俭啬而无德,是其所以见侵削。

葛屦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传】纠纠,犹缭缭也。夏葛屦,冬皮屦,葛屦非所以履霜。【笺】葛屦贱,皮屦贵,魏俗至冬犹谓葛屦可以履霜,利其贱也。掺掺女手,可以缝裳。【传】掺掺,犹纤纤也。夫人三月庙见,然后执妇功。【笺】言女手者,未三月未成妇。裳,男子之下服,贱,又未可使缝。魏俗使未三月妇缝裳者,利其事也。要之襋之,好人服之。【传】要,(左衣右要)也。襋,领也。好人,好女手之人。【笺】服,整也。(左衣右要)也、领也在上,好人尚可使整治之,谓属著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传】提提,安谛也。宛,辟貌。妇至门,夫揖而入,不敢当尊,宛然而左辟。象揥,所以为饰。【笺】新妇至,慎于威仪如是,使之非礼。维是褊心,是以为刺。【笺】魏俗所以然者,是君心褊急,无德教使之耳,我是以刺之。

《葛屦》二章,一章六句,一章五句。

《汾沮洳》,刺俭也。其君俭以能勤,刺不得礼也。

汾沮洳中国古籍全录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传】汾,水也。沮洳,其渐洳者。莫,菜也。【笺】言,我也。于彼汾水渐洳之中,我采其莫以为菜,是俭以能勤。彼其之子,美无度。【笺】之子,是子也。是子之德美无有度,言不可尺寸。美无度,殊异乎公路。【传】路,车也。【笺】是子之德美信无度矣,虽然,其采莫之事,则非公路之礼也。公路,主君之軞车,庶子为之。晋赵盾为軞车之族是也。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笺】采桑,亲蚕事也。彼其之子,美如英。【传】万人为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传】公行,从公之行也。【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传】藚,水舄也。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传】公族,公属。【笺】公族,主君同姓昭穆也。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中国古籍全录

《园有桃》,刺时也。大夫忧其君,国小而迫,而俭以啬,不能用其民,而无德教,日以侵削,故作是诗也。

园有桃

园有桃,其实之殽。【传】兴也。园有桃,其实之殽。国有民,得其力。【笺】魏君薄公税,省国用,不取于民,食园桃而已。不施德教,民无以战,其侵削之由由是也。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传】曲和乐曰歌,徒歌曰谣。【笺】我心忧君之行如此,故歌谣以写我忧也。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笺】士,事也。不知我所为歌谣之意者,反谓我于君事骄逸故。彼人是哉,子曰何其?【传】夫人谓我欲何为乎?【笺】彼人,谓君也。曰,於也。不知我所为忧者,既非责我,又曰君俭而啬,所行是其道哉,子于此忧之何乎?心之忧矣,其谁知之?【笺】如是则众臣无知我忧所为也。其谁知之,盖亦勿思。【笺】无知我忧所为者,则宜无复思念之,以自止也。众不信我,或时谓我谤君,使我得罪也。

园有棘,其实之食。【传】棘,枣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笺】聊,且略之辞也。聊出行于国中,观民事以写忧。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传】极,中也。【笺】见我聊出行于国中,谓我于君事无中正。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桃》二章,章十二句。

《陟岵》,孝子行役,思念父母也。国迫而数侵削,役乎大国,父母兄弟离散,而作是诗也。【笺】役乎大国者,为大国所征发。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传】山无草木曰岵。【笺】孝子行役,思其父之戒,乃登彼岵山,以遥瞻望其父所在之处。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笺】予,我;夙,早;夜,莫也。无已,无解倦。上慎旃哉,犹来无止。【传】旃,之;犹,可也。父尚义。【笺】止者,谓在军事作部列时。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传】山有草木曰屺。【笺】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之也。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传】季,少子也。无寐,无耆寐也。上慎旃哉,犹来无弃。【传】母尚恩也。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传】偕,俱也。上慎旃哉,犹来无死。【传】兄尚亲也。

《陟岵》三章,章六句。

《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

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笺】古者一夫百亩,今十亩之间,往来者闲闲然,削小之甚。行与子还兮。【传】或行来者,或来还者。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传】泄泄,多人之貌。行与子逝兮。【笺】逝,逮也。

《十亩之间》二章,章三句。

《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传】坎坎,伐檀声。寘,置也。干,厓也。风行水成文曰涟。伐檀以俟世用,若俟河水清且涟。【笺】是谓君子之人不得进仕也。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传】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一夫之居曰廛。貆,兽名。【笺】是谓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也。冬猎曰狩,宵田曰猎。胡,何也。貉子曰貆。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传】素,空也。【笺】彼君子者,斥伐檀之人,仕有功,乃肯受禄。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传】辅,檀辅也。侧,犹厓也。直,直波也。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传】万万曰亿。兽三岁曰特。【笺】十万曰亿。三百亿,禾秉之数。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传】檀可以为轮。漘,厓也。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传】圆者为囷。鹑,鸟也。彼君子兮,不素飧兮!【传】熟食曰飧。【笺】飧,读如鱼飧之飧。

《伐檀》三章,章九句。

《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传】贯,事也。【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徙。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笺】逝,往也。往矣,将去女,与之诀别之辞。乐土,有德之国。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笺】爰,曰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笺】不肯施德于我。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传】直,得其直道。【笺】直,犹正也。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传】苗,嘉穀也。三岁贯女,莫我肯劳。【笺】不肯劳来我。逝将去女,适彼乐郊。【笺】郭外曰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传】号,呼也。【笺】之,往也。永,歌也。乐郊之地,谁独当往而歌号者,言皆喜说,无忧苦。

《硕鼠》三章,章八句。

魏国七篇,十八章,百二十八句。

国风唐风

《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笺】忧深思远,谓“宛其死矣”、“百岁之后”之类也。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传】蟋蟀,蛬也。九月在堂。聿,遂;除,去也。【笺】我,我僖公也。蛬在堂,岁时之候,是时农功毕,君可以自乐矣。今不自乐,日月且过去,不复暇为之,谓十二月当复命农计耦耕事。无已大康,职思其居。【传】已,甚;康,乐;职,主也。【笺】君虽当自乐,亦无甚大乐,欲其用礼为节也。又当主思所居之事,谓国中政令。好乐无荒,良士瞿瞿。【传】荒,大也。瞿瞿然顾礼义也。【笺】荒,废乱也。良,善也。君之好乐,不当至于废乱政事,当如善士瞿瞿然顾礼义也。中国古籍全录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传】迈,行也。无已大康,职思其外。【传】外,礼乐之外。【笺】外,谓国外至四境。好乐无荒,良士蹶蹶。【传】蹶蹶,动而敏于事。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笺】庶人乘役车。役车休,农功毕,无事也。今我不乐,日月其慆。【传】慆,过也。无以大康,职思其忧。【传】忧,可忧也。【笺】忧者,谓邻国侵伐之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传】休休,乐道之心。

《蟋蟀》三章,章八句。

《山有枢》,刺晋昭公也。不能修道以正其国,有财不能用,有钟鼓不能以自乐,有朝廷不能洒扫,政荒民散,将以危亡,四邻谋取其国家而不知,国人作诗以刺之也。

山有枢

山有枢,隰有榆。【传】兴也。枢,(上草下至)也。国君有财货而不能用,如山隰不能自用其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传】娄,亦曳也。宛其死矣,他人是愉。【传】宛,死貌。愉,乐也。【笺】愉,读曰偷。偷,取也。

山有栲,隰有杻。【传】栲,山樗;杻,檍也。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传】洒,灑也。考,击也。宛其死矣,他人是保。【传】保,安也。【笺】保,居也。中国古籍全录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传】君子无故,琴瑟不离于侧。且以喜乐,且以永日。【传】永,引也。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有枢》三章,章八句。

《扬之水》,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笺】封沃者,封叔父桓叔于沃也。沃,曲沃,晉之邑也。

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传】兴也。凿凿然,鲜明貌。【笺】激扬之水,激流湍疾,洗去垢浊,使白石凿凿然。兴者,喻桓叔盛强,除民所恶,民得以有礼义也。素衣朱襮,从子于沃。【传】襮,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沃,曲沃也。【笺】绣,当为绡。绡黼丹朱中衣,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国人欲进此服,去从桓叔。既见君子,云何不乐?【笺】君子,谓桓叔。

扬之水,白石皓皓。【传】皓皓,洁白也。素衣朱绣,从子于鹄。【传】绣,黼也。鹄,曲沃邑也。既见君子,云何其忧?【传】言无忧也。

扬之水,白石粼粼。【传】粼粼,清澈也。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传】闻曲沃有善政命,不敢以告人。【笺】不敢以告人而去者,畏昭公谓己动民心。

《扬之水》三章,二章章六句,一章四句。

《椒聊》,刺晋昭公也。君子见沃之盛强,能修其政,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

椒聊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传】兴也。椒聊,椒也。【笺】椒之性芬香而少实,今一捄之实蕃衍满升,非其常也。兴者,喻桓叔晋君之枝别耳,今其子孙众多,将日以盛也。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传】朋,比也。【笺】之子,是子也,谓桓叔也。硕,谓壮貌,佼好也。大,谓德美广博也。无朋,平均不朋党。椒聊且,远条且。【传】条,长也。【笺】椒之气日益远长,似桓叔之德弥广博。

椒聊之实,蕃衍盈匊。【传】两手曰匊。彼其之子,硕大且笃。【传】笃,厚也。椒聊且,远条且。【传】言声之远闻也。

《椒聊》二章,章六句。

《绸缪》,刺晋乱也。国乱则昏姻不得其时焉。【笺】不得其时,谓不及仲春之月。中国古籍全录

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传】兴也。绸缪,犹缠绵也。三星,参也。在天,谓时见东方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刍待人事而后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取矣。【笺】三星,谓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妇、父子之象,又为二月之合宿,故嫁取者以为候焉。昏而火星不见,嫁取之时也。今我束薪于野,乃见其在天,则三月之末、四月之中见于东方矣,故云不得其时。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传】良人,美室也。【笺】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而女以见良人,言非其时。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传】子兮者,嗟兹也。【笺】子兮子兮者,斥嫁取者。子取后阴阳交会之月,当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传】隅,东南隅也。【笺】心星在隅,谓四月之末、五月之中。今夕何夕?见此邂逅。【传】邂逅,解说之貌。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传】参星正月中直户也。【笺】心星在户,谓五月之末、六月之中。今夕何夕?见此粲者。【传】三女为粲。大夫一妻二妾。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绸缪》三章,章六句。

《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传】兴也。杕,特貌。杜,赤棠也。湑湑,枝叶不相比也。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传】踽踽,无所亲也。【笺】他人,谓异姓也。言昭公远其宗族,独行于国中踽踽然,此岂无异姓之臣乎?顾恩不如同姓亲亲也。嗟行之人,胡不比焉?【笺】君所与行之人,谓异姓卿大夫也。比,辅也。此人女何不辅君为政令?人无兄弟,胡不佽焉?【传】佽,助也。【笺】异姓卿大夫,女见君无兄弟之亲亲者,何不相推佽而助之?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传】菁菁,叶盛也。【笺】菁菁,稀少之貌。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传】睘睘,无所依也。同姓,同祖也。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杕杜》二章,章九句。

《羔裘》,刺时也。晋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笺】恤,忧也。

羔裘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传】袪,袂也。本末不同,在位与民异心自用也。居居,怀恶不相亲比之貌。【笺】羔裘豹袪,在位卿大夫之服也。其役使我之民人,其意居居然有悖恶之心,不恤我之困苦。岂无他人?维子之故。【笺】此民,卿大夫采邑之民也,故云岂无他人可归往者乎?我不去者,乃念子故旧之人。

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传】裦,犹袪也。究究,犹居居也。岂无他人?维子之好。【笺】我不去而归往他人者,乃念子而爱好之也。民之厚如此,亦唐之遗风。

《羔裘》二章,章四句。

《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笺】大乱五世者,昭公、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

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传】兴也。肃肃,鸨羽声也。集,止;苞,稹;栩,杼也。鸨之性不树止。【笺】兴者,喻君子当居安平之处,今下从征役,其为危苦,如鸨之树止然。稹者,根相迫迮梱致也。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传】盬,不功致也。怙,恃也。【笺】蓺,树也。我迫王事,无不功致,故尽力焉,既则罢倦,不能播种五谷,今我父母将何怙乎?悠悠苍天,曷其有所!【笺】曷,何也。何时我得其所哉。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笺】极,已也。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传】行,翮也。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鸨羽》三章,章七句。ARTX.CN

《无衣》,刺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笺】天子之使,

无衣中国古籍全录

岂曰无衣七兮?【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笺】我岂无是七章之衣乎?晋旧有之,非新命之服。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传】诸侯不命于天子,则不成为君。【笺】武公初并晋国,心未自安,故以得命服为安。

岂曰无衣六兮?【传】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笺】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必当侯伯,得受六命之服,列于天子之卿,犹愈乎不。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传】燠,煖也。中国古籍全录

《无衣》二章,章三句。

《有杕之杜》,刺晋武公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贤以自辅焉。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传】兴也。道左之阳,人所宜休息也。【笺】道左,道东也。日之热恒在日中之后,道东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阴寡也。兴者,喻武公初兼其宗族,不求贤者与之在位,君子不归,似乎特生之杜然。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传】噬,逮也。【笺】肯,可;适,之也。彼君子之人,至于此国,皆可求之我君所。君子之人,义之与比。其不来者,君不求之。中心好之,曷饮食之?【笺】曷,何也。言中心诚好之,何但饮食之?当尽礼极欢以待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传】周,曲也。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传】游,观也。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

《葛生》,刺晋献公也。好攻战,则国人多丧矣。【笺】丧,弃亡也。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则其妻居家而怨思。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传】兴也。葛生延而蒙楚,蔹生蔓于野,喻妇人外成于他家。予美亡此,谁与独处?【笺】予,我;亡,无也。言我所美之人无于此,谓其君子也。君谁与居乎?独处家耳。从军未还,未知死生,其今无于此。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传】域,营域也。(四部备要本“营”作“茔”)予美亡此,谁与独息?【传】息,止也。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传】齐则角枕锦衾。礼,夫不在,敛枕箧、衾、席,韣而藏之。【笺】夫虽不在,不失其察也。摄主,主妇犹自齐而行事。予美亡此,谁与独旦?【笺】旦,明也。我君子无于此,吾谁与齐乎?独自洁明。

夏之日,冬之夜。【传】言长也。【笺】思者于昼夜之长时尤甚,故极言之以尽情。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笺】居,坟墓也。言此者,夫人专一,义之至,情之尽。

冬之夜,夏之日。【传】室,犹居也。【笺】室,犹冢圹。百岁之后,归于其室。ARTX.CN

《葛生》五章,章四句。

《采苓》,刺晋献公也。献公好听谗焉。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传】兴也。苓,大苦也。首阳,山名也。采苓,细事也。首阳,幽辟也。细事喻小行,幽辟喻无征也。【笺】采苓采苓者,言采苓之人众多非一也,皆云采此苓于首阳山之上,首阳山之上信有苓矣,然而今之采者未必于此山,然而人必信之。兴者,喻事有似而非。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传】苟,诚也。【笺】苟,且也。为言,谓为人为善言以称荐之,欲使荐进用也。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谓谤讪人,欲使见贬退也。此二者,且无信受之,且无答然。人之为言,胡得焉?【笺】人以此言来,不信受之,不答然之,然后察之,或时见罪,何所得?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传】苦,苦菜也。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传】无与,勿用也。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传】葑,菜名也。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苓》三章,章八句。

唐国十二篇,三十三章,二百三句。

国风秦风

《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传】邻邻,众车声也。白颠,的颡也。未见君子,寺人之令。【传】寺人,内小臣也。【笺】欲见国君者,必先令寺人使传告之,时秦仲又始有此臣。ARTX.CN

阪有漆,隰有栗。【传】兴也。陂者曰阪,下湿曰隰。【笺】兴者,喻秦仲之君臣所有,各得其宜。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传】又见其礼乐焉。【笺】既见,既见秦仲也。并坐鼓瑟,君臣以闲暇燕饮相安乐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传】耋,老也。八十曰耋。【笺】今者不于此君之朝自乐,谓仕焉而去仕他国,其徒自使老,言将后宠禄也。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传】簧,笙也。今者不乐,逝者其亡。【传】亡,丧弃也。

《车邻》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六句。

《驷驖》,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焉。【笺】始命,命为诸侯也。秦始附庸也。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传】驖,骊;阜,大也。【笺】四马六辔,六辔在手,言马之良也。公之媚子,从公于狩。【传】能以道媚于上下者。冬猎曰狩。【笺】媚于上下,谓使君臣和合也。此人从公往狩,言襄公亲贤也。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传】时,是;辰,时也。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群兽。【笺】奉是时牡者,谓虞人也。时牡甚肥大,言禽兽得其所。公曰左之,舍拔则获。【传】拔,矢末也。【笺】左之者,从禽之左射之也。拔,括也。舍拔则获,言公善射。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传】闲,习也。【笺】公所以田则克获者,乃游于北园之时,时则已习其四种之马。輶车鸾镳,载猃歇骄。【传】輶,轻也。猃、歇骄,田犬也。长喙曰猃,短喙曰歇骄。【笺】轻车,驱逆之车也。置鸾于镳,异于乘车也。载,始也。始田犬者,谓达其搏噬,始成之也。此皆游于北园时所为也。

《驷驖》三章,章四句。

《小戎》,美襄公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西戎方强而征伐不休,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闵其君子焉。【笺】矜,夸大也。国人夸大其车甲之盛,有乐之意也。妇人闵其君子,恩义之至也。作者叙内外之志,所以美君政教之功。

小戎中国古籍全录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传】小戎,兵车也。俴,浅;收,轸也。五,五束也。楘,历录也。梁辀,辀上句衡也。一辀五束,束有历录。【笺】此群臣之兵车,故曰小戎。游环胁驱,阴靷鋈续。【传】游环,靷环也。游在背上,所以御出也。胁驱,慎驾具,所以止入也。阴,揜轨也。靷,所以引也。鋈,白金也。续,续靷也。【笺】游环在背上无常处,贯骖之外辔,以禁其出。胁驱者,著服马之外胁,以止骖之入。揜轨在轼前,垂辀上。鋈续,白金饰续靷之环。文茵畅毂,驾我骐馵。【传】文茵,虎皮也。畅毂,长毂也。骐,骐文也。左足白曰馵。【笺】此上六句者,国人所矜。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笺】言,我也。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玉有五德。在其板屋,乱我心曲。【传】西戎板屋。【笺】心曲,心之委曲也,忧则心乱也。此上四句者,妇人所用,闵其君子。中国古籍全录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駵是中,騧骊是骖。【传】黄马黑喙曰騧。【笺】赤身黑鬣曰駵。中,中服也。骖,两騑也。龙盾之合,鋈以觼軜。【传】龙盾,画龙其盾也。合,合而载之。軜,骖内辔也。【笺】鋈以觼軜,軜之觼以白金为饰也,軜系于轼前。言念君子,温其在邑。【传】在敌邑也。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笺】方今以何时为还期乎?何以然了不来?言望之也。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传】俴驷,四介马也。孔,甚也。厹,三隅矛也。錞,(左金右尊)也。蒙,讨羽也。伐,中干也。苑,文貌。【笺】俴,浅也。谓以薄金为介之札。介,甲也。甚群者,言和调也。蒙,厖也。讨,杂也。画杂羽之文于伐,故曰厖伐。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縢。【传】虎,虎皮也。韔,弓室也。膺,马带也。交韔,交二弓于韔中也。闭,绁;绲,绳;縢,约也。【笺】镂膺,有刻金饰也。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传】厌厌,安静也。秩秩,有知也。【笺】此既闵其君子寝起之劳,又思其性与德。

《小戎》三章,章三句。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笺】秦处周之旧土,其人被周之德教日久矣,今襄公新为诸侯,未习周之礼法,故国人未服焉。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传】兴也。蒹,薕;葭,芦也。苍苍,盛也。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事成,兴国家待礼然后兴。(四部备要本“国”前无“兴”)【笺】蒹葭在众草之中,苍苍然强盛,至白露凝戾为霜,则成而黄。兴者,喻众民之不从襄公政令者,得周礼以教之则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传】伊,维也。一方,难至矣。【笺】伊,当作繄。繄,犹是也。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传】逆流而上曰溯洄。逆礼则莫能以至也。【笺】此言不以敬顺往求之,则不能得见。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传】顺流而涉曰溯游。顺礼求济道来迎之。【笺】宛,坐见貌。以敬顺求之则近耳,易得见也。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传】萋萋,犹苍苍也。晞,干也。【笺】未晞,未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传】湄,水隒也。溯洄从之,道阻且跻。【传】跻,升也。【笺】升者,言其难至如升阪。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传】坻,小渚也。中国古籍全录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传】采采,犹萋萋也。未已,犹未止也。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传】涘,厓也。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传】右,出其右也。【笺】右者,言其迂迴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传】小渚曰沚。

《蒹葭》三章,章八句。

《终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以戒劝之。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传】兴也。终南,周之名山中南也。条,槄;梅,柟也。宜以戒不宜也。【笺】问何有者,意以为名山高大,宜有茂木也。兴者,喻人君有盛德,乃宜有显服,犹山之木有大小也。此之谓戒劝。君子至止,锦衣狐裘。【传】锦衣,采色也。狐裘,朝廷之服。【笺】至止者,受命服于天子而来也。诸侯狐裘,锦衣以裼之。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笺】渥,厚渍也。颜色如厚渍之丹,言赤而泽也。其君也哉,仪貌尊严也。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传】纪,基也。堂,毕道平如堂也。【笺】毕也堂也,亦高大之山所宜有也。毕,终南山之道名,边如堂之墙然。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谓之绣。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终南》二章,章六句。

《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笺】三良,三善臣也。谓奄息、仲行、鍼虎也。从死,自杀以从死。

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传】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己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传】子车,氏。奄息,名。【笺】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传】乃特百夫之德。【笺】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慄。【传】慄慄,惧也。【笺】穴,谓冢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为之悼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传】歼,尽;良,善也。【笺】言彼苍者天,愬之。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笺】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笺】仲行,字也。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传】防,比也。【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黄鸟》三章,章十二句。ARTX.CN

《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

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传】兴也。鴥,疾飞貌。晨风,鹯也。郁,积也。北林,林名也。先君招贤人,贤人往之駃疾,如晨风之飞入北林。【笺】先君,谓穆公。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传】思忘之,心中钦钦然。【笺】言穆公始未见贤者之时,思忘而忧之。如何如何?忘我实多。【传】今则忘之矣。【笺】此以穆公之意责康公,如何如何乎,女忘我之事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传】栎,木也。駮,如马,倨牙,食虎豹。【笺】山之栎,隰之駮,皆其所宜有也。以言贤者亦国家所宜有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传】棣,唐棣也。檖,赤罗也。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ARTX.CN

《晨风》三章,章六句。

《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传】兴也。袍,襺也。上与百姓同欲,则百姓乐致其死。【笺】此责康公之言也。君岂尝曰女无衣,我与女共袍乎?言不与民同欲。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传】戈长六尺六寸,矛长二丈。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仇,匹也。【笺】于,於也。怨耦曰仇。君不与我同欲,而于王兴师,则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往伐之。刺其好攻战。中国古籍全录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传】泽,润泽也。【笺】襗,亵衣,近污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传】作,起也。【笺】戟,车戟常也。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传】行,往也。

《无衣》,三章,章五句。

《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丽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

渭阳ARTX.CN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传】母之昆弟曰舅。【笺】渭,水名也。秦是时都雍,至渭阳者,盖东行送舅氏于咸阳之地。何以赠之?路车乘黄。【传】赠,送也。乘黄,四马也。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传】琼瑰,石而次玉。

《渭阳》二章,章四句。

《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

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传】屋,具也。渠渠,犹勤勤也。言君始于我厚,设礼食大具以食我,其意勤勤然。今也每食无余。【笺】此言君今遇我薄,其食我才足耳。于嗟乎!不承权舆。【传】承,继也。权舆,始也。ARTX.CN

於我乎,每食四簋,【传】四簋,黍稷稻粱。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权舆》二章,章五句。

秦国十篇,二十七章,百八十一句。

国风陈风

《宛丘》,刺幽公也。淫荒昏乱,游荡无度焉。

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传】子,大夫也。汤,荡也。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笺】子者,斥幽公也。游荡无所不为。洵有情兮,而无望兮。【传】洵,信也。【笺】此君信有淫荒之情,其威仪无可观望而则效。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传】坎坎,击鼓声。无冬无夏,值其鹭羽。【传】值,持也。鹭鸟之羽,可以为翳。【笺】翳,舞者所持以指麾。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传】盎谓之缶。无冬无夏,值其鹭翿。【传】翿,翳也。

《宛丘》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枌》,疾乱也。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于道路,歌舞于市井尔。

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传】枌,白榆也。栩,杼也。国之交会,男女之所聚。子仲之子,婆娑其下。【传】子仲,陈大夫氏。婆娑,舞也。【笺】之子,男子也。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传】穀,善也。原,大夫氏。【笺】旦,明;于,曰;差,择也。朝日善明,曰相择矣,以南方原氏之女可以为上处。不绩其麻,市也婆娑。【笺】绩麻者,妇人之事也。疾其今不为。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传】逝,往;鬷,数;迈,行也。【笺】越,於;鬷,总也。朝旦善明,曰往矣,谓之所会处也,于是以总行,欲男女合行。视尔如荍,贻我握椒。【传】荍,芘芣也。椒,芬香也。【笺】男女交会而相说曰,我视女之颜色美如芘芣之华然。女乃遗我一握之椒,交情好也。此本淫乱之所由。

《东门之枌》三章,章四句。

《衡门》,诱僖公也。愿而无立志,故作是诗以诱掖其君也。【笺】诱,进也。掖,扶持也。

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栖迟,游息也。【笺】贤者不以衡门之浅陋,则不游息于其下,以喻人君不可以国小,则不兴治致政化。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传】泌,泉水也。洋洋,广大也。乐饥,可以乐道忘饥。【笺】饥者,不足于食也。泌水之流洋洋然,饥者见之,可饮以(療内为“楽”)饥。以喻人君悫愿,任用贤臣,则政教成,亦犹是也。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笺】此言何必河之鲂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以喻君任臣何必至人,亦取忠孝而已。齐,姜姓。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笺】宋,子姓。

《衡门》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池》,刺时也。疾其君之淫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也。【笺】孔安国云:“停水曰池。”中国古籍全录

东门之池中国古籍全录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传】兴也。池,城池也。沤,柔也。【笺】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兴者,喻贤女能柔顺君子,成其德教。彼美淑姬,可与晤歌。【传】晤,遇也。【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也。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传】言,道也。

《东门之池》三章,章四句。

《东门之杨》,刺时也。昏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者也。

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传】兴也。牂牂然,盛貌。言男女失时,不逮秋冬。【笺】杨叶牂牂,三月中也。兴者,喻时晚也,失仲春之月。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传】期而不至也。【笺】亲迎之礼以昏时,女留他色,不肯时行,乃至大星煌煌然。中国古籍全录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传】肺肺,犹牂牂也。昏以为期,明星晢晢。【传】晢晢,犹煌煌也。

《东门之杨》二章,章四句。

《墓门》,刺陈佗也。陈佗无良师傅,以至于不义,恶加于万民焉。【笺】不义者,谓弑君而自立。

墓门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传】兴也。墓门,墓道之门。斯,析也。幽间希行,用生此棘薪,维斧可以开析之。【笺】兴者,喻陈佗由不睹贤师良傅之训道,至限于诛绝之罪。夫也不良,国人知之。【传】夫,傅相也。【笺】良,善也。陈佗之师傅不善,群臣皆知之。言其罪恶著也。知而不已,谁昔然矣。【传】昔,久也。【笺】已,犹去也。谁昔,昔也。国人皆知其有罪恶而不诛退,终至祸难,自古昔之时常然。

墓门有梅,有鸮萃止。【传】梅,柟也。鸮,恶声之鸟也。萃,集也。【笺】梅之树善恶自有,徒以鸮集其上而鸣,人则恶之,性因恶矣。以喻陈佗之性本未必恶,师傅恶而陈佗从之而恶。夫也不良,歌以讯之。【传】讯,告也。【笺】歌,谓作此诗也。既作,又使工歌之,是谓之告。讯予不顾,颠倒思予。【笺】予,我也。歌以告之,女不顾念我言,至于破灭颠倒之急,乃思我之言。言其晚也。

《墓门》二章,章六句。

《防有鹊巢》,忧谗贼也。宣公多信谗,君子忧惧焉。

防有鹊巢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传】兴也。防,邑也。邛,丘也。苕,草也。【笺】防之有鹊巢,邛之有美苕,处势自然。兴者,喻宣公信多言之人,故致此谗人。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传】侜张,诳也。【笺】谁,谁谗人也。女众谗人,谁侜张诳欺我所美之人乎?使我心忉忉然。所美,谓宣公也。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甓,瓴甋也。鹝,绶草也。谁侜予美?心焉惕惕。【传】惕惕,犹忉忉也。

《防有鹊巢》二章,章四句。

《月出》,刺好色也。在位不好德,而说美色焉。ARTX.CN

月出

月出皎兮,【传】兴也。皎,月光也。【笺】兴者,喻妇人有美色之白皙。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传】僚,好貌。舒,迟也。窈纠,舒之姿也。劳心悄兮。【传】悄,忧也。【笺】思而不见则忧。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出》三章,章四句。

《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笺】夏姬,陈大夫妻,夏徵舒之母,郑女也。徵舒字子南。夫字御叔。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传】株林,夏氏邑也。夏南,夏徵舒也。【笺】陈人责灵公,君何为之株林,从夏氏子南之母为淫泆之行?匪适株林,从夏南。【笺】匪,非也。言我非之株林,从夏氏子南之母为淫泆之行,自之他耳。觝拒之辞。

驾我乘马,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传】大夫乘驹。【笺】我,国人;我,君也。君亲乘君乘马。乘君乘驹,变易车乘,以至株林,或说舍焉,或朝食焉。又责之也。马六尺以下曰驹。中国古籍全录

《株林》二章,章四句。

《泽陂》,刺时也。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男女相说,忧思感伤焉。【笺】君臣淫于国,谓与孔宁、仪行父也。感伤,谓涕泗滂沱。

泽陂中国古籍全录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传】兴也。陂,泽障也。荷,芙蕖也。【笺】蒲,滑柔之物。芙蕖之茎曰荷,生而佼大。兴者,蒲以喻所说男之性,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正以陂中二物兴者,喻淫风由同姓生。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传】伤无礼也。【笺】伤,思也。我思此美人,当如之何而得见之。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笺】寤,觉也。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传】蕳,兰也。【笺】蕳,当作莲。莲,芙蕖实也。莲以喻女之言信。有美一人,硕大且卷。【传】卷,好貌。寤寐无为,中心悁悁。【传】悁悁,犹悒悒也。ARTX.CN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传】菡萏,荷华也。【笺】华以喻女之颜色。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传】俨,矜庄貌。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泽陂》三章,章六句。

陈国十篇,二十六章,百二十四句。

国风桧风

《羔裘》,大夫以道去其君也。国小而迫,君不用道,好洁其衣服,逍遥游燕,而不能自强于政治,故作是诗也。【笺】以道去其君者,三谏不从,待放于郊,得玦乃去。

羔裘中国古籍全录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传】羔裘以游燕,狐裘以适朝。【笺】诸侯之朝服缁衣羔裘,大蜡而息民,则有黄衣狐裘。今以朝服燕,祭服朝,是其好洁衣服也。先言燕,后言朝,见君之志不能自强于政治。岂不尔思?劳心忉忉。【传】国无政令,使我心劳。【笺】尔,女也。三谏不从,待放而去,思君如是,心忉忉然。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传】堂,公堂也。【笺】翱翔,犹逍遥也。岂不尔思?我心忧伤。中国古籍全录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传】日出照曜,然后见其如膏。岂不尔思?中心是悼。【传】悼,动也。【笺】悼,犹哀伤也。

《羔裘》三章,章四句。

《素冠》,刺不能三年也。【笺】丧礼,子为父,父卒为母,皆三年。时人恩薄礼废,不能行也。

素冠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传】庶,幸也。素冠,练冠也。棘,急也。栾栾,瘠貌。【笺】丧礼,既祥祭而缟冠素纰。时人皆解缓,无三年之恩于父母,而废其丧礼,故觊幸一见素冠,急于哀戚之人,形貌栾栾然膄瘠也。劳心慱慱兮。【传】慱慱,忧劳也。【笺】劳心者,忧不得见。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传】素冠,故素衣也。【笺】除成丧者,其祭也朝服缟冠。朝服,缁衣素裳。然则此言素衣者,谓素裳也。聊与子同归兮。【传】愿见有礼之人,与之同归。【笺】聊,犹且也。且与子同归,欲之其家,观其居处。

庶见素韠兮,【笺】祥祭朝服素韠者,韠从裳色。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传】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夫子,援琴而弦,衎衎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夫子曰:“君子也。”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夫子,援琴而弦,切切而哀,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过也。”夫子曰:“君子也。”子路曰:“敢问何谓也?”夫子曰:“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于礼,故曰君子也。闵子骞哀未尽,能自割以礼,故曰君子也。”夫三年之丧,贤者之所轻,不肖者之所勉。【笺】聊与子如一,且欲与之居处,观其行也。

《素冠》三章,章三句。

《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笺】恣,谓狡(“鴂”右“鸟”为左“犬”)淫戏不以礼也。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传】兴也。苌楚,铫弋也。猗傩,柔顺也。【笺】铫弋之性,始生正直,及其长大,则其枝猗傩而柔顺,不妄寻蔓草木。兴者,喻人少而端悫,则长大无情欲。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传】夭,少也。沃沃,壮佼也。【笺】知,匹也。疾君之恣,故于人年少沃沃之时,乐其无妃匹之意。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笺】无家,谓无夫妇室家之道。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隰有苌楚》三章,章四句。

《匪风》,思周道也。国小政乱,忧及祸难,而思周道焉。

匪风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传】发发飘风,非有道之风。偈偈疾驱,非有道之车。顾瞻周道,中心怛兮。【传】怛,伤也。下国之乱,周道灭也。【笺】周道,周之政令也。回首曰顾。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传】回风为飘。嘌嘌,无节度也。顾瞻周道,中心吊兮。【传】吊,伤也。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传】溉,涤也。鬵,釜属。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笺】谁能者,言人偶能割亨者。谁将西归?怀之好音。【传】周道在乎西。怀,归也。【笺】谁将者,亦言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也。桧在周之东,故言西归。有能西仕于周者,我则怀之以好音,谓周之旧政令。

《匪风》三章,章四句。

桧国四篇,十二章,四十五句。

国风曹风

《蜉蝣》,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以自守,好奢而任小人,将无所依焉。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传】兴也。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楚楚,鲜明貌。【笺】兴者,喻昭公之朝,其群臣皆小人也。徒整饰其衣裳,不知国之将迫胁,君臣死亡无日,如渠略然。心之忧矣,於我归处。【笺】归,依归。君当于何依归乎?言有危亡之难,将无所就往。ARTX.CN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传】采采,众多也。心之忧矣,於我归息。【传】息,止也。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传】掘阅,容阅也。如雪,言鲜洁。【笺】掘阅,掘地解阅,谓其始生时也。以解阅喻君臣朝夕变易衣服也。麻衣,深衣,诸侯之服。朝服朝,夕则深衣也。心之忧矣,于我归说。【笺】说,犹舍息也。中国古籍全录

《蜉蝣》三章,章四句。

《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焉。ARTX.CN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传】候人,道路送迎宾客者。何,揭;祋,殳也。言贤者之官不过候人。【笺】是谓远君子也。彼其之子,三百赤芾。【传】彼,彼曹朝也。芾,韠也。一命蕴芾黝珩,再命赤芾黝珩,三命赤芾葱珩。大夫以上赤芾乘轩。【笺】之子,是子也。佩赤芾者三百人。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传】鹈,洿泽鸟也。梁,水中之梁。鹈在梁,可谓不濡其翼乎?【笺】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以非其常。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传】咮,喙也。彼其之子,不遂其媾。【传】媾,厚也。【笺】遂,犹久也。不久其厚,言终将薄于君也。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传】荟蔚,云兴貌。南山,曹南山也。隮,升云也。【笺】荟蔚之小云,朝升于南山,不能为大雨。以喻小人虽见任于君,终不能成其德教。婉兮娈兮,季女斯饥。【传】婉,少貌。娈,好貌。季,人之少子也。女,民之弱者。【笺】天无大雨,则岁不熟,而幼弱者饥。犹国之无政令,则下民困病矣。

《候人》四章,章四句。

《鸤鸠》,刺不壹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壹也。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传】兴也。鸤鸠,秸鞠也。鸤鸠之养其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笺】兴者,喻人君之德,当均一于下也。以刺今在位之人不如鸤鸠。淑人君子,其仪一兮。【笺】淑,善;仪,义也。善人君子,其执义当如一也。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传】言执义一则用心固。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传】飞在梅也。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传】骐,骐文也。弁,皮弁也。【笺】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骐当作(“綦”左加“玉”旁,同“璂”),以玉为之。言此带弁者,刺不称其服。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传】忒,疑也。其仪不忒,正是四国。【传】正,长也。【笺】执义不疑,则可以为四国之长,言任为侯伯。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笺】正,长也。能长人,则人欲其寿考。

《鸤鸠》四章,章六句。

《下泉》,思治也。曹人疾共公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传】兴也。冽,寒也。下泉,泉下流也。苞,本也。稂,童粱。非溉草,得水而病也。【笺】兴者,喻共公之施政教,徒困病其民。稂,当作涼。涼草,萧蓍之属。忾我寤叹,念彼周京。【笺】忾,叹息之意。寤,觉也。念周京者,思其先王之明者。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传】萧,蒿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传】蓍,草也。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传】芃芃,美貌。四国有王,郇伯劳之。【传】郇伯,郇侯也。诸侯有事,二伯述职。【笺】有王,谓朝聘于天子也。郇侯,文王之子,为周伯,有治诸侯之功。ARTX.CN

《下泉》四章,章四句。

曹国四篇,十五章,六十八句。

国风豳风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笺】周公遭变者,管、蔡流言,辟居东都。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传】火,大火也。流,下也。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传】一之日,十之余也。一之日,周正月也。觱发,风寒也。二之日,殷正月也。栗烈,寒气也。【笺】褐,毛布也。卒,终也。此二正之月,人之贵者无衣,贱者无褐,将何以终岁乎?是故八月则当绩也。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传】三之日,夏正月也。豳土晚寒。于耜,始修耒耜也。四之日,周四月也,民无不举足而耕矣。馌,馈也。田畯,田大夫也。【笺】同,犹俱也。喜,读为(左食右喜)。(左食右喜),酒食也。耕者之妇子俱以饟来,至于南亩之中,其见田大夫,又为设酒食焉。言勤其事,又爱其吏也。此章陈人以衣食为急,余章广而成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笺】将言女功之始,故又本于此。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传】仓庚,离黄也。懿筐,深筐也。微行,墙下径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笺】载之言则也。阳,温也。温而仓庚又鸣,可蚕之候也。柔桑,稺桑也。蚕始生,宜稺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传】迟迟,舒缓也。蘩,白蒿也,所以生蚕。祁祁,众多也。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与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女感事苦而生此志。是谓《豳风》。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传】薍为萑,葭为苇。豫畜萑苇,可以为曲也。【笺】将言女功自始至成,故亦又本于此。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传】斨,方銎也。远,枝远也。扬,条扬也。角而束之曰猗。女桑,荑桑也。【笺】条桑,枝落采其叶也。女桑少枝长条,不枝落者,束而采之。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传】鵙(或作“鶪”),伯劳也。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玄,黑而有赤也。朱,深纁也。阳,明也。祭服,玄衣纁裳。【笺】伯劳鸣,将寒之候也。五月则鸣,豳地晚寒。鸟物之候从其气焉。凡染者,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为公子裳,厚于其所贵者说也。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传】不荣而实曰秀。葽,葽草也。蜩,螗也。获,禾可获也。陨,坠;萚,落也。【笺】《夏小正》:“四月王萯秀。”葽其是乎?秀葽也,鸣蜩也,获禾也,陨萚也,四者皆物成而将寒之候。物成,自秀葽始。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传】于貉,谓取狐狸皮也。狐貉之厚以居。孟冬,天子始裘。【笺】于貉,往搏貉以自为裘也。狐狸以共尊者。言此者,时寒宜助女功。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传】缵,继;功,事也。豕一岁曰豵,三岁曰豜。大兽公之,小兽私之。【笺】其同者,君臣及民因习兵俱出田也。不用仲冬,亦豳地晚寒也。豕生三曰豵。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传】斯螽,蚣蝑也。莎鸡羽成而振讯之。【笺】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谓蟋蟀也。言此三物之如此,著将寒有渐,非卒来也。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传】穹,穷;窒,塞也。向,北出牖也。墐,涂也。庶人筚户。【笺】为此四者以备寒。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笺】曰为改岁者,岁终而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当避寒气,而入所穹窒墐户之室而居之,至此而女功止。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郁,棣属。薁,蘡薁也。剥,击也。春酒,冻醪也。眉寿,豪眉也。【笺】介,助也。既以郁薁及枣助男功,又获稻而酿酒以助其养老之具。是谓《豳雅》。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传】壶,瓠也。叔,拾也。苴,麻子也。樗,恶木也。【笺】瓜瓠之畜,麻实之糁,干荼之菜,恶木之薪,亦所以助男养农夫之具。

九月筑场圃,【传】春夏为圃,秋冬为场。【笺】场圃同地,自物生之时,耕治之以种菜茹,至物尽成熟,筑坚以为场。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传】后熟曰重,先熟曰穋。【笺】纳,内也。治于场而内之囷仓也。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传】入为上,出为下。【笺】既同,言已聚也。可以上入都邑之宅,治宫中之事矣。于是时男之野功毕。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传】宵,夜;绹,绞也。【笺】尔,女也。女当昼日往取茅归,夜作绞索,以待时用。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传】亟,急;乘,治也。七月定星将中,急当治野庐之屋。其始播百穀,谓祈来年百穀于公社。

二之日凿冰沖沖,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传】冰盛水腹,则命取冰于山林。沖沖,凿冰之意。凌阴,冰室也。【笺】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祭司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月令》:“仲春,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周礼》凌人之职:“夏,颁冰掌事。秋,刷。”上章备寒,故此章备暑,后稷先公礼教备也。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传】肃,缩也。霜降而收缩万物。涤场,功毕入也。两樽曰朋。飨者,乡人以狗,大夫加以羔羊。【笺】十月民事男女俱毕,无饥寒之忧,国君闲于政事而飨群臣。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传】公堂,学校也。觥,所以誓众也。疆,竟也。【笺】于飨而正齿位,故因时而誓焉。饮酒既乐,欲大寿无竟。是谓《豳颂》。

《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鸱鸮》,周公救急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鸱鸮》焉。【笺】未知周公之志者,未知其欲摄政之意。ARTX.CN

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传】兴也。鸱鸮,鸋鴂也。无能毁我室者,攻坚之故也。宁亡二子,不可以毁我周室。【笺】重言鸱鸮者,将述其意之所欲言,丁宁之也。室,犹巢也。鸱鸮言,已取我子者,幸无毁我巢,我巢积日累功,作之甚苦,故爱惜之也。时周公竟武王之丧,欲摄政,成周道,致太平之功。管叔蔡叔等流言云,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不知其意,而多罪其属党。兴者,喻此诸臣乃世臣之子孙,其父祖以勤劳有此官位土地,今若诛杀之,无绝其官位(十三经本无“官”字,阮校以为当是蒙上省),夺其土地。王意欲诮公,此之由然。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传】恩,爱;鬻,稚;闵,病也。稚子,成王也。【笺】鸱鸮之意殷勤于此稚子,当哀闵之。此取鸱鸮子者,言稚子也。以喻诸臣之先臣,亦殷勤于此,成王亦宜哀闵之。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传】迨,及;彻,剥也。丧土,桑根也。【笺】绸缪,犹缠绵也。此鸱鸮自说作巢至苦如是,以喻诸臣之先臣,亦及文武未定天下,积日累功,以固定此官位与土地。今女下民,或敢侮予。【笺】我至苦矣,今女我巢下之民,宁有敢侮慢欲毁之者乎?意欲恚怒之。以喻诸臣之先臣,固定此官位土地,亦不欲见其绝夺ARTX.CN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传】拮据,撠挶也。荼,萑苕也。租,为;瘏,病也。手病口病,故能免乎大鸟之难。【笺】此言作之至苦,故能攻坚,人不得取其子。曰予未有室家。【传】谓我未有室家。【笺】我作之至苦如是者,曰我未有室家之故。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传】谯谯,杀也。翛翛,敝也。【笺】手口既病,羽尾又杀敝。言己劳苦甚。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传】翘翘,危也。哓哓,惧也。【笺】巢之翘翘而危,以其所托枝条弱也。以喻今我子孙不肖,故使我家道危也。风雨,喻成王也。音哓哓然,恐惧告愬之意。

《鸱鸮》四章,章五句。

《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一章言其完也,二章言其思也,三章言其室家之望女也,四章乐男女之得及时也。君子之于人,序其情而闵其劳,所以说也。说以使民,民忘其死,其唯《东山》乎?【笺】成王既得金縢之书,亲迎周公。周公归,摄政。三监及淮夷叛,周公乃东伐之,三年而后归耳。分别章意者,周公于是志伸,美而详之。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传】慆慆,言久也。濛,雨貌。【笺】此四句者,序归士之情也。我往之东山,既久劳矣,归又道遇雨濛濛然,是尤苦也。我东曰归,我心西悲。【传】公族有辟,公亲素服,不举乐,为之变,如其伦之丧。【笺】我在东山常曰归也,我心则念西而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传】士,事;枚,微也。【笺】勿,犹无也。女制彼裳衣而来,谓兵服也。亦初无行陈衔枚之事,言前定也。《春秋传》曰:“善用兵者不陈。”蜎蜎者蠋,烝在桑野。【传】蜎蜎,蠋貌,桑虫也。烝,窴也。【笺】蠋蜎蜎然特行,久处桑野,有似劳苦者。古者声窴、填、陈同也。敦彼独宿,亦在车下。【笺】敦敦然独处于车下,此诚有劳苦之心。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传】果蠃,栝楼也。伊威,委黍也。蟏蛸,长踦也。町疃,鹿迹也。熠耀,(左“火”右“粦”)也。(左“火”右“粦”),萤火也。【笺】此五物者,家无人则然,令人感思。不可畏也,伊可怀也。【笺】伊,当作繄。繄,犹是也。怀,思也。室中久无人,故有此五物,是不足可畏,乃可为忧思。中国古籍全录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传】垤,螘冢也。将阴雨,则穴处者先知之。鹳好水,长鸣而喜也。【笺】鹳,水鸟也。将阴雨则鸣。行者于阴雨尤苦,妇念之则叹于室也。穹,穷;窒,塞;洒,灑;扫,拚也。穹窒鼠穴也。而我君子行役,述其日月,今且至矣。言妇望也。有敦瓜苦,烝在栗薪。【传】敦,犹专专也。烝,众也。言我心苦事又苦也。【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系缀焉,瓜之瓣有苦者,以喻其心苦也。烝,尘;栗,析也。言君子又久见使析薪,于事尤苦也。古者声栗、烈同也。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笺】凡先著此四句者,皆为序归士之情。仓庚于飞,熠耀其羽。【笺】仓庚仲春而鸣,嫁取之候也。熠耀其羽,羽鲜明也。归士始行之时,新合昏礼。今还,故极序其情以乐之。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传】黄白曰皇,駵白曰驳。【笺】之子于归,谓始嫁时也。皇驳其马,车服盛也。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传】缡,妇人之袆也。母戒女施衿结帨。九十其仪,言多仪也。【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其仪,喻丁宁之多。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传】言久长之道也。【笺】嘉,善也。其新来时甚善,至今则久矣,不知其何如也。又极序其情乐而戏之。

《东山》四章,章十二句。

《破斧》,美周公也。周大夫以恶四国焉。【笺】恶四国者,恶其流言毁周公也。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传】隋銎曰斧。斧斨,民之用也。礼义,国家之用也。【笺】四国流言,既破毁我周公,又损伤我成王,以此二者为大罪。周公东征,四国是皇。【传】四国,管、蔡、商、奄也。皇,匡也。【笺】周公既反,摄政,东伐此四国,诛其君,罪正其民人而已。哀我人斯,亦孔之将。【传】将,大也。【笺】此言周公之哀我民人,其德亦甚大也。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传】凿属曰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传】吪,化也。哀我人斯,亦孔之嘉。【笺】嘉,善也。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传】木属曰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传】遒,固也。【笺】遒,敛也。哀我人斯,亦孔之休。【传】休,美也。

《破斧》三章,章六句。

《伐柯》,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笺】成王既得雷雨大风之变,欲迎周公,而朝廷群臣犹惑于管、蔡之言,不知周公之圣德,疑于王迎之礼,是以刺之。

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传】柯,斧柄也。礼义者,亦治国之柄。【笺】克,能也。伐柯之道,维斧乃能之,以此类求其类也。以喻成王欲迎周公,当使贤者先往。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传】媒,所以用礼也。治国不能用礼,则不安。【笺】媒者能通二姓之言,定人室家之道。以喻王欲迎周公,当先使晓王与周公之意者以先往。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传】以其所愿乎上交乎下,以其所愿乎下事乎上,不远求也。【笺】则,法也。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长短,近取法于柯,所谓不远求也。王欲迎周公使还,其道亦不远,人心足以知之。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传】践,行列貌。【笺】觏,见也。之子,是子也,斥周公也。王欲迎周公,当以飨燕之馔行,至则欢乐以说之。中国古籍全录

《伐柯》二章,章四句。

《九罭》,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

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传】兴也。九罭,緵罟,小鱼之网也。鳟鲂,大鱼也【笺】设九罭之罟,乃后得鳟鲂之鱼,言取物各有器也。兴者,喻王欲迎周公之来,当有其礼。我觏之子,衮衣绣裳。【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笺】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

鸿飞遵渚,【传】鸿不宜循渚也。【笺】鸿,大鸟也,不宜与凫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公归无所,於女信处。【传】周公未得礼也。再宿曰信。【笺】信,诚也。时东都之人,欲周公留不去,故晓之云,公西归而无所居,则可就女诚处是东都也。今公当归复其位,不得留也。

鸿飞遵陆,【传】陆,非鸿所宜止。公归不复,於女信宿。【传】宿,犹处也。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传】无与公归之道也。【笺】是,是东都也。东都之人欲周公留之为君,故云是以有衮衣,谓成王所赍来衮衣,愿其封周公于此,以衮衣命留之,无以公西归。无使我心悲兮。【笺】周公西归,而东都之人心悲,恩德之爱至深也。

《九罭》四章,一章四句,三章章三句。

《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笺】不失其圣者,闻流言不惑,王不知不怨,终立其志,成周之王功,致太平,复成王之位,又为之大师,终始无愆,圣德著焉。

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传】兴也。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然而不失其猛。【笺】兴者,喻周公进则躐其胡,犹始欲摄政,四国流言,辟之而居东都也;退则跲其尾,谓后复成王之位而老,成王又留之。其如是,圣德无玷缺。公孙硕肤,赤舄几几。【传】公孙,成王也,豳公之孙也。硕,大;肤,美也。赤舄,人君之盛屦也。几几,絇貌。【笺】公,周公也。孙,读当如“公孙于齐”之孙,孙之言孙遁也。周公摄政七年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诗地理考 卷二
·下一篇周易文章:毛诗多识 卷六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