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康熙字典 4
康熙字典 4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551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6日 >> 进入社区

康熙字典

又通作醴。【列子湯問篇】甘露降,澧泉涌。考證:〔【列子殷湯篇】甘露降,澧泉涌。〕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澨【巳集上】【水字部】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時制切,音誓。【說文】□增水邊,土人所止者。【楚辭九歌】夕濟兮西澨。 又水名。【書禹貢】過三澨,至于大別。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義同。 又【韻補】叶食列切,音舌。【江淹擬古詩】身名竟誰辨,圖史終磨滅。且汎桂水湖,映月遊海澨。

澩【巳集上】【水字部】澩【唐韻】胡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學。涸泉也。【爾雅釋山】夏有水,冬無水,曰澩。 又【博雅】水自渭出爲澩。 又【集韻】或作。詳字註。 又【廣韻】【集韻】□仕角切,音浞。又【集韻】呼酷切,音熇。義□同。 又【廣韻】【集韻】□下巧切,音攪。水聲。【郭璞江賦】漰湱澩灂。

澪【巳集上】【水字部】澪【廣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靈。水名。

澫【巳集上】【水字部】澫【周宣王石鼓文】澫澫又□。【註】澫,卽漫字。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胡瓜切,音華。心侈也。

澬【巳集上】【水字部】澬【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久雨涔澬也。一曰水名,本作資。【水經注】資水,出武陵郡無陽縣界。 又【集韻】疾資切,音茨。水名,在常山郡。考證:〔【說文】久雨涔澬也。一曰,水名,在邵陵。本作資。〕 謹按說文無在邵陵三字,謹照原文省去。

澭【巳集上】【水字部】澭【廣韻】【集韻】□於容切,音邕。水名。【呂氏春秋察今篇】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又【集韻】【正韻】□於用切,雍去聲。與灉同。水自河出爲灉。

澮【巳集上】【水字部】澮〔古文〕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水名。【說文】水出靃山,西南入汾。【水經注】澮水,出詳高山。 又涓澮,小流也。【郭璞江賦】商搉涓澮。 又【爾雅釋水】水注溝曰澮。【周禮地官遂人】千夫有澮。【疏】澮,廣二尋,深二仞。 又【廣韻】【集韻】□古邁切,音夬。義同。 又【集韻】烏外切,音薈。與濊同。深廣也。 又戸八切,音滑。兩水合也。

砨【午集下】【石字部】砨【集韻】烏懈切,音隘。砥砨,玉名。詳砥字註。 又【集韻】乙革切,音厄。義同。

澯【巳集上】【水字部】澯【玉篇】七旰切【集韻】蒼案切,□音燦。淸也。一曰澯瀾,水貌。

【子集下】【厶字部】【集韻】幻古作。註詳幺部一畫。考證:〔【集韻】幻古作。註註幺部一畫。〕 謹按文義第二註字改詳。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中】【羽字部】□【集韻】□,或作。亦省作□。詳□字註。

澰【巳集上】【水字部】澰【廣韻】【集韻】□力冉切,音斂。與瀲同。瀲灩,水溢貌。 又【玉篇】【集韻】□力驗切,斂去聲。【博雅】淸也。 又【集韻】盧感切,音壈。義同。又漬也。

炢【巳集中】【火字部】炢【廣韻】【集韻】□直律切,音术。【玉篇】烼也。【廣韻】煙出。

烒【巳集中】【火字部】烒【廣韻】賞職切【集韻】設職切,□音式。【廣韻】火貌。

砋【午集下】【石字部】砋【集韻】渚市切,音止。擣繒石。【揚子太□經】輆於砋石。一曰礪石。中国古籍全录

澶【巳集上】【水字部】澶【唐韻】帀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蟬。【說文】澶淵水在宋。一曰衞地名。 又【集韻】澄延切,音纏。義同。 又張連切,音邅。水靜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案切,音憚。漫也,縱也。【莊子馬蹄篇】澶漫爲樂。 又澶漫,遠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案衍澶漫。 又【集韻】他案切,音炭。義同。

澷【巳集上】【水字部】澷【正字通】俗漫字。

澸【巳集上】【水字部】澸【集韻】都感切,音黕。水漥。

□【未集上】【竹字部】□【海篇】徒協切,音牒。簸也。 又弋涉切,音葉。義同。

澹【巳集上】【水字部】澹【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談上聲。澹淡,水貌。【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註】淡,音琰。 又水名。【水經注】澹水承澧水于作唐縣。 又恬靜也。【老子道德經】澹兮其若海。 又平澹也。【韓愈詩】姦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澹。 又動也。【前漢郊祀歌】相放□,震澹心。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濫切,音啖。水搖動貌。【宋玉高唐賦】水澹澹而盤紆。 又安也。【前漢郊祀歌】澹容與,獻壽觴。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音談。澹臺,複姓。一曰水貌。 又【集韻】都甘切,音儋。【史記馮唐傳】破東胡,滅澹林。【註】澹林,一作襜襤。 又【集韻】時豔切。與贍同。【前漢食貨志】竭天下資財,以奉其政,猶不足以澹其欲。【註】古與贍通。考證:〔【宋玉高唐賦】水淡淡而盤紆。〕 謹照原文淡淡改澹澹。

澺【巳集上】【水字部】澺【唐韻】於力切【集韻】乙力切,□音億。水名。【水經注】汝水,東南左會澺水。【說文】本作□。

炑【巳集中】【火字部】炑【玉篇】莫卜切,音木。【五音集韻】火熾也。

澻【巳集上】【水字部】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徐醉切,音遂。田閒小溝也。本作遂。【周禮地官】夫閒有遂,遂上有徑。【集韻】或作。

澼【巳集上】【水字部】澼【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歷切,□音霹。漂也。【莊子逍遙遊】世世以洴澼絖爲業。【註】漂絮者。 又【集韻】詰歷切,音喫。義同。 又匹辟切,音僻。腸閒水。洴原字从幷作。

濣【巳集上】【水字部】濣【玉篇】烏活切【集韻】烏括切,□音斡。取水也。中国古籍全录

濨【巳集上】【水字部】濨【廣韻】疾之切【集韻】牆之切,□音慈。水名,在定州。或作滋。

澽【巳集上】【水字部】澽【廣韻】居御切,音據。【廣雅】乾也。 又【廣韻】【集韻】□其據切,音遽。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集韻】臼許切,音榘。【博雅】曝也。

炌【巳集中】【火字部】炌【集韻】【類篇】□口介切,開去聲。【玉篇】明火也。【集韻】與烗□同。◎按玉篇有炌無□。廣韻有□無炌。當因二字重文,而各收其一也。玉篇炌烗分載,然炌旣同□,而廣韻又云□同烗,則三字之爲一字可知。互詳烗□二字註。中国古籍全录

澾【巳集上】【水字部】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字林】滑也。【韓愈詩】磴蘚澾拳跼。

澿【巳集上】【水字部】澿【廣韻】【集韻】□渠金切,音琴。水名。

徆【寅集下】【彳字部】徆【玉篇】息兮切,音西。行也。

激【巳集上】【水字部】激【唐韻】【集韻】【韻會】吉歷切【正韻】訖逆切,□音擊。【說文】礙衺疾波也。一曰半遮也。【前漢溝洫志】爲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於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水也。 又衝也。【潘岳詩】驚湍激巖阿。 又【水經注】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名五女激。 又言論過直爲激切。【後漢□寵傳】言事者必多激切。 又感激也。【後漢蔡邕傳】感激忘身。 又違俗立異爲激詭。【後漢范冉傳】冉好違時絕俗,爲激詭之行。冉或作丹。 又激楚,淸聲也。【楚辭招魂】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又姓。【前漢淮南王傳】有激章。 又【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湍流貌。一曰風聲。 又【集韻】堅堯切,音驍。與憿同。幸也。通作僥徼。考證:〔【楚辭九歌】宮庭震驚,發激楚些。〕 謹照原書九歌改招魂。

濁【巳集上】【水字部】濁【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濯。水名。【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 又【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 又【水經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 又【水經注】南昌有濁水。 又水不淸也。【詩邶風】涇以渭濁。 又星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史記律書】濁者,觸也。 又姓。【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 又【集韻】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 又【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中国古籍全录

□【備考】【未集】【米字部】□【五音篇海】音米。

□【未集上】【米字部】□【集韻】所□切,音產。粟也。 又楚限切,音剗。又揣綰切,音。義□同。或作□。 又孚萬切,音娩。小舂也。同□。 又芻萬切,音□。義同。

□【卯集下】【斤字部】□【篇海】斮本字。

濂【巳集上】【水字部】濂【廣韻】【集韻】勒兼切【韻會】離鹽切【正韻】力鹽切,□音廉。與溓同。一曰薄也。 又溪名。【廣輿記】在永州府道州。 又【集韻】燮玷切,音帴。濂洓,輕薄貌。

炁【巳集中】【火字部】炁【廣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同氣。詳气部氣字註。【關尹子六匕篇】以一炁生萬物。

濃【巳集上】【水字部】濃【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 又【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 又【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義同。 【玉篇】亦作□。

濄【巳集上】【水字部】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水名。【說文】水受淮陽扶溝浪蕩渠,東入淮。 又【廣韻】烏禾切,音倭。義同。一曰水回也。 【集韻】或作渦。

濅【巳集上】【水字部】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鴆切,音祲。水名。【說文】水出魏郡武安東。 又一州大瀦曰濅。【前漢地理志】揚州川曰三江,濅曰五湖。【註】濅,古浸字。 又水漬也。詳浸字註。 又益也,漸也。【前漢成帝紀】濅以成俗。 又【集韻】【韻會】子朕切【正韻】子袵切,□音。濅丘,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焍【巳集中】【火字部】焍【集韻】大計切,音第。灼龜木也。【史記龜筴傳】持龜以卵周環之。祝曰:今日吉,謹以梁卵焍黃,祓去玉靈之不祥。【註】索隱曰:焍龜木也。竟次第之第,言燒荆枝,更遞而灼之,故有焍名。 又【集韻】天黎切,音梯。【史記龜筴傳註】索隱曰:焍一音梯,言灼之以漸,如有階梯也。 又音題。【史記龜筴傳註】正義,曰焍音題。焦也。

烝【巳集中】【火字部】烝【唐韻】煑仍切【集韻】【韻會】諸仍切,□音蒸【說文】火气上行也。【詩大雅】烝之浮浮。【疏】炊之于甑,爨而烝之。 又【爾雅釋詁】君也。【詩大雅】文王烝哉。 又【爾雅釋詁】進也。【書堯典】烝烝。乂【詩周頌】烝畀祖妣。 又【爾雅釋詁】衆也。【書益稷】烝民乃粒。 又【書立政】夷微盧烝。【蔡傳】烝,或以爲衆,或以爲夷名。又【爾雅釋言】塵也。【註】人衆所以生塵埃。 又【詩豳風】烝在桑野。【傳】烝寘也。又【小雅】烝然罩罩。【箋】烝,塵也。塵然猶言久如也。【朱傳】烝,發語辭。 又【詩魯頌】烝烝皇皇。【傳】烝烝厚也。 又【爾雅釋訓】烝烝作也。【註】物興作之貌。 又【爾雅釋天】冬祭曰烝。【註】進品物也。【書洛誥】烝祭歲。 又【禮月令】大飮烝。【疏】烝,升也。升此牲體子俎之上。【周語】禘郊之事,則有全烝,王公立飫,則有房烝,親戚宴饗,則有殽烝。 又【儀禮特牲饋食禮】棗烝栗擇。【註】果實之物多皮核,優尊者可烝裹之也。 又【揚子方言】烝,婬也。【左傳桓十六年】衞宣公烝于夷姜。【註】上淫曰烝。 又【韻會】通作蒸。 又【五音集韻】支庱切,蒸上聲。氣上遠貌。 又【廣韻】【集韻】□諸應切,音證。【廣韻】熱也。【正韻】鬱熱。 又【集韻】氣之上達也。或作蒸。 又叶居□切,音姜。【漢校官□辭】翼翼皇慈,惠我黎烝,貽我潘君,平兹溧陽。考證:〔【爾雅釋天】冬祭于烝。〕 謹照原文于烝改曰烝。

烟【巳集中】【火字部】烟【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又【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廣韻】烟熅天地氣。【易】作絪縕。【集韻】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劉楨魯都賦】曳髮編芒,蔚若霧烟,九采灼爍,華藻紛□。(煙)〔古文〕□□□【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又姓。見【字彙】。 又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膏炬,晝凌風煙。 【說文】或作烟。【集韻】籀亦作□。

烠【巳集中】【火字部】烠【廣韻】戸恢切【集韻】胡隈切,□音回。【玉篇】光色也。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義同。又【類篇】虎隈切,音魁。火也。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爛也。 又【類篇】胡對切,音潰。火色也。

烡【巳集中】【火字部】烡【篇海】音光。照也。

烢【巳集中】【火字部】烢【篇海】音宅。裂也。

烦【巳集中】【火字部】煩【唐韻】附袁切【集韻】【韻會】符袁切,□音樊。【說文】熱頭痛也。 又【增韻】不□也。【書說命】禮煩則亂。又【玉篇】干煩也。【左傳僖二十九年】敢以煩執事。 又【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煩,勞也。 又【左傳定二年】嘖有煩言。【註】煩,言忿爭。 又【增韻】悶也。【史記倉公傳】病使人煩懣。 又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煩鶩鷛□。【註】徐廣曰:煩鶩,一作番。【漢書音義】煩鶩,鳧也。郭璞云:煩鶩,鴨屬。 又地名。【戰國策】襲燕樓煩數縣。【註】樓煩,屬鴈門。 又叶符筠切。【陳琳大暑賦】料救藥之千百兮,祇累熱而增煩。燿靈管之匪念兮,將損性而傷神。 又叶汾洽切。【宋玉神女賦】淡淸靜其愔嬺兮,性沈祥而不煩,意似近而旣遠,若將來而復旋。【嵆康琴賦】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流楚窈窕,懲躁雪煩。

【丑集上】【口字部】【集韻】尼猷切,紐平聲。呢,小兒聲也。 又【集韻】【類篇】□如又切,音輮。惡言。

【丑集下】【女字部】【字彙】所六切,音縮。春人。無稽。

【午集下】【立字部】【玉篇】房越切【海篇】音伐。竚也。 【集成】書作□。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陟加切,音奓。【廣韻】不密。【玉篇】□,不密也。 又【集雅】本作□。【博雅】痕□,瘢也。或亦作□。 又【廣韻】黏也。 又【廣韻】陟駕切,音吒。□,相黏。@□。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彌計切,音謎。吳俗呼母曰。

烧【巳集中】【火字部】燒【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音□。【說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又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

热【巳集中】【火字部】熱【唐韻】如列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列切,□音苶。【說文】溫也。【釋名】□也。如火所燒□。【增韻】炎氣。【詩大雅】誰能執熱,逝不以濯。【禮月令】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 又【唐韻正】如例反。【束皙近遊賦】繫複襦以御冬。脅汗衫以當熱。帽引四角之縫。裙爲數條之殺。【餅賦】三春之初,隂陽交際,寒氣旣除,溫不至熱。 【正字通】說文本作□,十二畫。省作熱。非。

烯【巳集中】【火字部】烯【集韻】香依切,音希。火色。【玉篇】亦晞字。詳日部晞字註。

烰【巳集中】【火字部】烰【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浮。【爾雅釋訓】烰烰,烝也。【註】氣出盛。【疏】大雅云:烝之浮浮。浮烰音義同。 又【呂氏春秋】有侁氏女子採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其君令烰人養之。【註】烰,猶庖也。 又【集韻】平幽切,音滮。火氣也。

【寅集下】【广字部】【唐韻】【集韻】□子余切,音苴。【說文】人相依也。 又【廣韻】七賜切,音刺。又【集韻】子與切,苴上聲。又在呂切,音沮。義□同。ARTX.CN

濙【巳集上】【水字部】濙【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迥切,音瑩。濎濙,小水貌。【揚雄甘泉賦】梁弱水之濎濙兮。【註】濙,絕小水也。 又【集韻】【韻會】□扃切【正韻】于平切,□音熒。義同。 又瀅濙,水回旋貌。【杜甫詩】洪波左瀅濙。 【集韻】熒滎瀅音義同,□烏迥切。

濝【巳集上】【水字部】濝【集韻】渠之切,音其。水名。【山海經】沮洳之山,濝水出焉。 又水名。【水經注】水出垣縣王屋西山濝溪。

炩【巳集中】【火字部】炩【篇海】力正切,音令。火也。

濚【巳集上】【水字部】濚【玉篇】同濴。【集韻】澴瀯,水回貌。

濛【巳集上】【水字部】濛【唐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微雨也。【詩豳風】零雨其濛。或作靀。 又濛鴻,元氣未分貌。【春秋命曆序】濛鴻萌兆。 又水名。【水經注】水出上邽縣西北邽山。 又水名。【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又【廣韻】莫孔切【集韻】【韻會】【正韻】母摠切,□音蠓。濛澒,大水。一曰小溝。考證:〔又水名。【山海經】濛水,出漢陽,西入江。〕 謹按水經江水註引山海經蒙水出漢陽西入江。蒙字無水旁。不當引入濛字下。今據改爲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

濜【巳集上】【水字部】濜【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音盡。濜溳,水流急貌。一曰水波參差相次貌。【郭璞江賦】溭淢濜溳。 又【唐韻】【集韻】□鉏引切,義同。 又【廣韻】【集韻】□徐忍切,音燼。水名。【水經注】襄陽濜水,出襄鄕縣東北陽中山。 又水名。【水經】沔水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出焉。 又【廣韻】將鄰切,音津。氣之液也。本作□。

濞【巳集上】【水字部】濞【唐韻】【集韻】【韻會】□匹備切,音淠。【說文】水暴至聲。【左思吳都賦】濞焉洶洶。 又滂濞,水聲。【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又彭濞,蘊積貌。【淮南子俶眞訓】譬若周雲之蘢蓯,遼巢彭濞而爲雨。 又懿濞,深邃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屑黶翳以懿濞。 又【集韻】平祕切,音贔。又【廣韻】【韻會】匹詣切【集韻】匹計切,□音媲。義□同。 又水名。【通典】吐蕃有西洱海,東南流入西洱河,合流而東,號曰漾濞水。 【六書故】濞,與淠通。【集韻】濞,通作□。

濟【巳集上】【水字部】濟〔古文〕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禮切,音秭。水名。【說文】水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釋名】濟,濟也,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風俗通山澤篇】濟者齊,齊其度量也。【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爲濟。【傳】泉源爲沇,流去爲濟。 又水名,出酈縣。【山海經】支離之山,濟水出焉。 又濟南,郡名。【廣輿記】漢初爲濟南國,景帝時分郡。 又濟濟,衆盛之貌。一曰多威儀也。【詩大雅】濟濟多士。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計切,音霽。渡也。【揚子方言】過渡謂之涉濟。【詩邶風】濟有深涉。 又止也。【詩鄘風】旣不我嘉,不能旋濟。 又與霽通。亦止也。【爾雅釋天】濟,謂之霽。【疏】濟,止也。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 又成也。【左傳僖二十年】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又利用也。【易繫辭】臼杵之利,萬民以濟。 又益也。【左傳桓十一年】莫敖曰:盍請濟師于王。又賙救也。【易繫辭】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又相助也。【易謙卦】天道下濟而光明。 又【揚子方言】濟,憂也。陳楚或曰溼,或曰濟。 又讀作擠,滅也。【晉語】二帝用師,以相濟也。【註】濟,當讀爲擠。 又【集韻】前西切,音齊。濟濟,祭祀容。 又在禮切,音薺。與霽同。

□【未集上】【米字部】□【五音集韻】杜外切,音兌。屑也。

【卯集下】【支字部】【廣韻】【集韻】□章移切,音支。【廣雅】多也。【張衡西京賦】炙炰夥,淸酤。 又【廣韻】【集韻】□支義切,音寘。義同。

□【備考】【未集】【竹字部】□【五音篇海】音奠。

濠【巳集上】【水字部】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刀切,音豪。水名,在鍾離。【水經注】水出莫耶山東北之溪。 又州名。【廣輿記】江南鳳陽府,秦屬九江郡,東漢爲鍾離侯國,隋唐宋曰濠州。又城下池也。通作壕。

【寅集下】【广字部】【五音集韻】五犯切,音儼。峻也。 又【集韻】同。詳字註。

濡【巳集上】【水字部】濡【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水名。【說文】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洓。【廣輿記】濡水,出易州窮獨山。一名聖女水。 又水出蒼梧。【水經注】水出永豐縣西北濡山。 又漬也。【詩邶風】濟盈不濡軌。 又滯也。【孟子】是何濡滯也。 又鮮澤也。【詩小雅】六轡如濡。 又溺也。【史記倉公傳】不亟治病,必入濡腎。 又溼也。【禮曲禮】濡肉齒決。 又含忍曰濡。【史記聶政傳】無濡忍之心。【註】濡,潤也。人性溼潤,則能含忍。 又【集韻】【韻會】□人之切,音而。水名。【左傳昭七年】公與齊侯燕人盟于濡上。【註】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閒鄚縣,入易水。 又與胹通。【禮內則】濡豚,濡雞。【註】濡,謂亨之以汁和也。 又【集韻】詢趨切,音須。義同。 又人余切,音如。安也。【莊子徐無鬼】有濡需者。【註】濡需,謂偷安須臾之頃。 又【唐韻】乃官切【集韻】奴官切,□音渜。水名,在遼西。【水經注】濡水,出禦夷鎭東南。 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柔忍也。或作□。 又【集韻】【正韻】□乳兗切,音耎。與輭軟同。柔也。通作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亦沾溼也。 又奴亂切,與渜同。沐浴餘潘也。 又奴臥切,懦去聲。水貌。中国古籍全录

濢【巳集上】【水字部】濢【唐韻】遵誄切【集韻】祖誄切,□音嗺。【說文】小溼也。一曰汁漬也。 又【廣韻】【集韻】□七醉切,音翠。義同。一曰下溼也。

濤【巳集上】【水字部】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 又【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 又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 又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 又【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濥【巳集上】【水字部】濥【廣韻】羊忍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忍切,□音引。【說文】水脈行地中濥濥也。一曰水門。 又【廣韻】【集韻】□羊晉切,音酳。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濦【巳集上】【水字部】濦【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隱。水名。【說文】水出潁川陽城少室山,東入潁。或作,亦作溵。 又汨濦,水聲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汨濦漂疾。 又【集韻】【韻會】□於斤切,音殷。又【集韻】於靳切,音。義□同。

焤【巳集中】【火字部】焤【集韻】奉甫切,音輔。本作腐。爛也。

濧【巳集上】【水字部】濧【廣韻】【集韻】□徒對切,音隊。【博雅】漬也。一曰濡也。 又澹濧,猶澹□也。【杜甫詩】倒影垂澹濧。一作瀩。 又【集韻】都內切,音對。義同。

濩【巳集上】【水字部】濩【唐韻】胡郭切【集韻】【韻會】黃郭切,□音穫。【說文】雨流霤下貌。 又【玉篇】煑也。【詩周南】是刈是濩。 又潰濩。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又蠖濩,宮室深邃貌。【揚雄甘泉賦】蜵蜎蠖濩之中。 又水名。【山海經】松果之山,濩水出焉。 又濩濩,水名。【山海經】泰戲山北三百里曰石山,濩濩之水出焉。【註】濩,音如尺蠖之蠖。 又鳥名。【山海經】靑丘之山有鳥,名灌灌。【註】灌灌,或作濩濩。 又【廣韻】一虢切【集韻】【韻會】屋郭切,□音擭。濩澤,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河東郡。 又【集韻】胡陌切,音獲。義同。 又【廣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布濩,流散也。【張衡東京賦】聲敎布濩。 又大濩,湯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濩,卽救護也。救護使天下得所也。一作頀,亦音獲。【左傳襄二十九年】見舞大濩者,徐邈讀。考證:〔【揚雄甘泉賦】婣娟蠖濩之中。〕 謹照原文婣娟改蜵蜎。

濪【巳集上】【水字部】濪【集韻】千定切,音靘。【說文】冷寒也。

瀒【巳集上】【水字部】瀒【集韻】同澀。

□【未集上】【米字部】□【集韻】乃計切,泥去聲。糟濃者。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居希切,音機。竹名。

煾【巳集中】【火字部】煾【廣韻】【集韻】□烏切,音恩。同□。詳□字註。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本作熅。詳熅字註。

濫【巳集上】【水字部】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瞰切,音纜。【說文】氾也。【增韻】水延漫也。【家語】其源可以濫觴。【註】濫,謂泛濫,小流貌。 又溢也。【水經注】其水陽焊不耗,隂霖不濫。 又□溢曰濫。【詩商頌】不僭不濫。 又竊也。【賈誼新書道術篇】反禮爲濫。 又漬也。【魯語】宣公濫于泗淵。【註】漬罟于泗水之淵,以取魚也。 又失實曰濫。【左傳昭八年】民聽濫也。 又浮辭也。【陸機文賦】每除煩而去濫。 又音之速疾而僭差曰滌濫。【禮樂記】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 又【集韻】【韻會】□杜覽切,音啖。竹聲也。【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註】濫之意猶擥聚也。 又【廣韻】胡黯切【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泉名。【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或作□。通作檻。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降狄道東有白石山濫水。 又【集韻】魯敢切,音覽。與灠同。漬果也。【禮內則】漿水醷濫。鄭註:濫以諸和水也。紀莒之閒,名諸爲濫。【釋文】乾桃乾梅皆曰諸。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邑名。【春秋昭三十一年】黑肱以濫來奔。 又胡暫切與鑑。同。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周禮天官】春秋治鑑。或从水,亦作□。 又浴器也。【莊子則陽篇】同濫而浴。考證:〔【禮樂記】竹聲濫以立會。〕 謹照原文以上增濫字。〔【禮內則】醷濫。【註】以諸和水也。【揚子方言】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謹按紀莒之閒二句出內則註,不出方言。謹照原文改禮內則漿水醷濫。鄭註濫以諸和水也。紀莒之閒,名諸爲濫。ARTX.CN

濬【巳集上】【水字部】濬〔古文〕□【唐韻】私閏切【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浚。【說文】深通川也。【書舜典】封十有二山濬川。 又凡深皆曰濬。【爾雅釋言】濬,幽深也。【詩商頌】濬哲惟商。 又州名。【廣輿記】大名府濬縣,古衞邑,漢黎陽,五代濬州。 【玉篇】同浚。考證:〔【書堯典】封十有二山濬川。〕 謹照原書堯典改舜典。

濭【巳集上】【水字部】濭【集韻】【韻會】□於蓋切,音藹。晻濭,鬱隂也。一曰雲氣之貌。【前漢郊祀歌】露夜零,晝晻濭。 又【集韻】丘蓋切,音磕。船著沙。

濮【巳集上】【水字部】濮【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卜。水名。【說文】水出東郡濮陽,南入鉅野。【水經】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州名。【廣輿記】屬東昌府,春秋衞成公都此,漢鄄城,隋濮州。 又竹名。【前漢哀牢夷傳】其竹節相去一尺,名濮竹。 又【孫□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鼓曰濮。

濯【巳集上】【水字部】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角切,音濁。【說文】□也。【詩大雅】可以濯罍。【傳】濯,滌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反告濯具。【註】濯,漑也。 又洗心亦曰洒濯。【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又【爾雅釋詁】濯,大也。【詩大雅】王公伊濯。 又光明也。【詩大雅】鉤膺濯濯。 又【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娛遊也。【詩大雅】麀鹿濯濯。 又山無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 又飮也。【禮少儀疏】將飮之,而跪之,曰賜濯。濯,猶飮也。 又湖名。【廣輿記】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 又【集韻】式灼切,音爍。水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 又同櫂。【前漢元后傳】輯濯越歌。【註】濯,與櫂同。 又【韻補】叶玉切,音逐。【陶潛詩】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濰【巳集上】【水字部】濰【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水名。【書禹貢】濰湽其道。【前漢地理志】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縣,入海。 又縣名。【廣輿記】濰縣,屬萊州府,本漢膠東地,隋北海,唐濰州。中国古籍全录

濱【巳集上】【水字部】濱〔古文〕□□□【唐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賓。水際也。【書禹貢】海濱廣斥。 又地近亦曰濱。【史記貨殖傳】鄒魯濱洙泗。 又【韻會】毗賓切。與頻通。【詩大雅】池之竭矣,不云自頻。【箋】頻作濱,厓也。 又【韻補】叶□眠切,音邊。【蘇轍詩】送我出重嶺,長揖淸江濱。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集韻】或作瀕。考證:〔古文□〕 謹按□古涉字,中从三。今濱下引古文□字,應照古涉字改偏旁爲□。

濲【巳集上】【水字部】濲【廣韻】【集韻】□古祿切,音榖。水名。在河內。【顏延之詩】伊濲絕津濟。或作榖。

濳【巳集上】【水字部】濳【正字通】潛,字書作濳。◎按說文,从水朁聲。朁字上从二兂,自應以潛字爲正。今依說文,將音義俱移入潛字下,此不備載。

【寅集下】【广字部】【唐韻】戸關切【集韻】胡關切,□音還。【說文】屋牝瓦下。 又【說文】一曰綱維也。

濴【巳集上】【水字部】濴【廣韻】余傾切,音營。【玉篇】水泉貌。一曰波勢回貌。【集韻】同濚。

濼【巳集上】【水字部】濼【唐韻】【集韻】□盧谷切,音祿。【說文】齊魯閒水也。【玉篇】水在濟南。【水經注】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 又【集韻】【韻會】□盧督切,音磟。又【廣韻】【集韻】□普木切,音朴。又【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各切,音粕。【玉篇】陂濼也。一曰大池,山東名濼,幽州名淀,俗作泊。 又【廣韻】郞擊切【集韻】郞狄切,□音歷。藥草名。【爾雅釋草】濼,貫衆。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又式灼切,音爍。義□同。或从艸作□。 【集韻】或作□。亦省作。

濽【巳集上】【水字部】濽【正字通】俗灒字。

濾【巳集上】【水字部】濾【集韻】【正韻】良據切【韻會】良豫切,□音慮。【玉篇】濾水也。一曰洗也,澄也。唐白行□有濾水羅賦。【註】羅者,濾水具,用輕紗粗葛爲之。滓在上,水在下,則水潔淨。

濿【巳集上】【水字部】濿【正字通】與砅同。【說文】力制切,音例。履石渡水也。【集韻】通作厲。

瀀【巳集上】【水字部】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求切,音優。【說文】澤多也。【玉篇】渥也,寬也,漬也。今作優。【金石錄】楚相孫叔敖□,優游作瀀嗂。

瀁【巳集上】【水字部】瀁【說文】古文漾字。【書禹貢】嶓冢導漾。【史記夏本紀】作嶓冢導瀁。餘詳十一畫。 又【廣韻】余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養。瀇瀁,水貌。一曰瀁瀁,無涯際也。 又沆瀁,亦廣大之貌。【左思吳都賦】澒溶沆瀁。【集韻】或作潒。

瀂【巳集上】【水字部】瀂【集韻】鹵,或从水作滷。亦作瀂。

□【備考】【辰集】【日字部】□【五音篇海】同昆。

□【未集上】【竹字部】□【字彙補】何瞎切,音轄。拾□也。中国古籍全录

瀄【巳集上】【水字部】瀄【廣韻】阻瑟切【集韻】【韻會】【正韻】側瑟切,□音櫛。瀄汨,水聲。一曰水流貌。【嵆康琴賦】瀄汨澎湃。 又【增韻】水相揳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偪側泌瀄。

瀅【巳集上】【水字部】瀅【廣韻】烏定切【集韻】【韻會】【正韻】縈定切,□音瑩。汀瑩,小水。一曰水澄也。【韓愈詩】曲江汀瀅水平盃。 又【玉篇】【集韻】□烏迥切。音熒。與濙同。 又【集韻】涓熒切,扃上聲。水名,在襄陽。 又吉成切,音頸。絕小水也。

瀆【巳集上】【水字部】瀆【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牘。【說文】溝也。【爾雅釋水】注澮曰瀆。 又江河淮濟爲四瀆。【釋名】瀆,獨也。各獨出其水而入海也。【白虎通巡狩篇】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風俗通山澤篇】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 又小渠也。【賈誼弔屈原賦】彼尋常之汙瀆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又慁也,重複也。【易蒙卦】再三瀆,瀆則不告。 又慢也。【易繫辭】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又易也。【左傳成十六年】瀆齊盟而食話言。 又山名。【史記封禪書】瀆山,蜀之汶山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大透切,音豆。句瀆,地名。【左傳桓十二年】公及宋公盟于句瀆之丘。 又與竇同。【左傳襄三十年】伯有自墓門之瀆入。瀆,徐邈音豆。考證:〔【爾雅釋水】江湖淮濟爲四瀆。〕 謹照原文江湖改江河。

瀇【巳集上】【水字部】瀇【廣韻】烏晃切【集韻】鄔晃切,□音枉。瀇瀁,水深廣貌。【淮南子覽冥訓】瀇瀁極望。 又【集韻】戸廣切,音幌。與滉同。 又烏曠切,音。與汪同。停水臭也。一曰水貌。

瀈【巳集上】【水字部】瀈【唐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音揮。竭也。一曰振去水也。通作揮。

瀉【巳集上】【水字部】瀉【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考證:〔瀉水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澮瀉水【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謹按周禮原文作寫,無水旁。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丑集中】【土字部】【集韻】彼五切,音補,人名。衞有石。 與塼別。

瀊【巳集上】【水字部】瀊【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洄也。 又【韻會】通作盤。【韓愈詩】流水盤迴三百轉。 亦作潘。【列子黃帝篇】鯢旋之潘爲淵。【註】潘音盤。水之盤迴。

瀋【巳集上】【水字部】瀋【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枕切,音沈。【說文】汁也。【元結詩】煮鱖爲作瀋。 又【集韻】禁切,審去聲。置水于器也。

灱【巳集中】【火字部】灱【廣韻】【集韻】□虛交切,音熇。【玉篇】乾也,暴也,熱也。【集韻】同熇。 又【集韻】丑交切,音。熱也。

瀌【巳集上】【水字部】瀌【唐韻】甫嬌切【集韻】【韻會】悲嬌切,□音鑣。瀌瀌,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瀌瀌。 又【集韻】蒲嬌切,音藨。又【廣韻】皮彪切【集韻】皮虬切【正韻】皮休切,□音淲。又【集韻】毗召切,音驃又□妙切,標去聲。義□同。

瀍【巳集上】【水字部】瀍【廣韻】直連切【集韻】【韻會】澄延切,□音纏。水名。【書禹貢】東北會于瀍。

瀎【巳集上】【水字部】瀎【廣韻】莫撥切【集韻】莫葛切,□音末。【說文】拭滅貌。一曰塗也。【揚子方言】淨巾謂之瀎布。 又【廣韻】【集韻】□莫結切,音蔑。瀎潏,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沒滑瀎潏。

瀏【巳集上】【水字部】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水淸貌。【詩鄭風】瀏其淸矣。【傳】瀏,深貌。 又風疾貌。【楚辭九歎】秋風瀏以蕭蕭。 又瀏莅,林木鼓動之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 又瀏亮,淸明之稱。【陸機文賦】賦體物而瀏亮。 又水名。【水經注】瀏水,出江州豫章縣首裨山。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九切,音柳。義同。 又瀏,風聲也。【左思吳都賦】瀏颼飀。

瀐【巳集上】【水字部】瀐【正字通】俗瀸字。

瀑【巳集上】【水字部】瀑【廣韻】平報切【韻會】薄報切,□音暴。【說文】疾雨也。 又沫也。【郭璞江賦】拊拂瀑沫。 又【廣韻】蒲木切【集韻】【韻會】【正韻】步木切,□音僕。飛泉懸水也。【孫綽遊天台山賦】瀑布飛流以界道。 又【集韻】弼角切,音雹。□瀑,水沸聲。【左思蜀都賦】龍池□瀑。 又濆瀑,波浪涌起之貌。【郭璞江賦】渨濆瀑。 本作□。

瀓【巳集上】【水字部】瀓【玉篇】直陵切【集韻】持陵切,□音懲。與澂同。淸也。【張衡西京賦】集重陽之淸瀓。

瀕【巳集上】【水字部】瀕【集韻】【正韻】□□民切,音賓。水厓也。【前漢成帝紀】瀕河之郡。 又同濱。【書禹貢】海濱廣斥。【前漢地理志】引作瀕。 又【玉篇】浦民切【正韻】毗賓切,□音頻。義同。 【說文】本作□。

瀖【巳集上】【水字部】瀖【廣韻】虛郭切【集韻】忽郭切,□音霍。瀖泋,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又瀖濩,采色眩曜不定之貌。【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瀖濩燐亂。

瀗【巳集上】【水字部】瀗【唐韻】【集韻】□許建切,音獻。水名。

瀘【巳集上】【水字部】瀘【廣韻】洛乎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水名,出牂牁。一名苦水。【水經注】禁水,北注瀘津水。【益州記】瀘水,源出曲羅,又下合諸水,而總其目,故有瀘江之名。 又州名。【廣輿記】本巴國地,梁曰瀘州。

瀙【巳集上】【水字部】瀙【唐韻】七吝切【集韻】七刃切,□親去聲。水名。【說文】水出南陽舞陽中陽山入潁。 又【廣韻】【集韻】□初覲切,音襯。又【廣韻】側詵切【集韻】咨詵切,□音臻。又【集韻】雌人切,音親。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瀚【巳集上】【水字部】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侯旰切,音翰。北海名。【史記】作翰海。【霍驃騎傳】登臨翰海。【集韻】亦作澣。 又混瀚,水貌。 又浩瀚,廣大貌。【文心雕龍事類篇】載籍浩瀚。

瀛【巳集上】【水字部】瀛【唐韻】以成切【集韻】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盈。海也。【史記孟子荀卿傳】乃有大瀛海環其外。 又【楚辭招魂】倚沼畦瀛兮遙望博。【註】楚人名澤中曰瀛。 又山名。【廣輿記】瀛山,在重慶府城南。 又瀛洲,神山名。【史記始皇本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又州名。【韻會】漢河閒王國。後魏立瀛州,以瀛海名。宋河閒府。

瀜【巳集上】【水字部】瀜【廣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融。浺瀜,水深廣貌。【木華海賦】浺瀜沆瀁。亦作沖融。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祖叢切,音騣。行也。或作□。 又【玉篇】敎也。引《詩》:越以邁。〇按《詩□風》今本作鬷。

瀝【巳集上】【水字部】瀝【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說文】浚也。一曰水下滴。【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 又飮酒將盡餘滴曰瀝。【史記滑稽傳】時賜餘瀝。 又瀝液,微流也。【張衡思□賦】漱飛泉之瀝液。 又淅瀝,雨雪聲。【謝惠連雪賦】霰淅瀝而先集。 【集韻】或作□。

瀞【巳集上】【水字部】瀞【正字通】俗瀞字。瀞字从靜作。【唐韻】【集韻】□疾正切,音淨。【說文】無垢薉也。與淨通。

瀟【巳集上】【水字部】瀟【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蕭。瀟瀟,風雨暴疾貌。【詩鄭風】風雨瀟瀟。 又水名。【廣輿記】瀟江,在永州府城外,原出九疑山。【水經注】瀟者,水淸深也。 【集韻】或作潚。

瀠【巳集上】【水字部】瀠【玉篇】【類篇】□烏迥切,音瑩。與濙同。小水。 又【集韻】維傾切,音營。與瀯同。

瀡【巳集上】【水字部】瀡【廣韻】【集韻】思累切【韻會】【正韻】息委切,□音髓。【玉篇】滑也。【禮內則】滫瀡以滑之。【註】齊人滑曰瀡。 又【集韻】髓隨切。義同。

瀢【巳集上】【水字部】瀢【廣韻】以水切【集韻】愈水切,□音唯瀢瀢,魚行相隨貌。一曰魚盛謂之瀢。一曰水流貌。通作唯。亦作遺。 又【集韻】一曰膏液。 又【唐韻】徒對切【集韻】杜罪切,□音鐓。瀢□,水泛沙動貌。【郭璞江賦】碧沙瀢□而往來。或從隤作濻。 又【集韻】都外切,音□。義同。

瀣【巳集上】【水字部】瀣【唐韻】胡介切【集韻】【韻會】【正韻】下介切,□音械。沆瀣,海氣。一曰露氣。一曰北方夜半之氣。【東方朔七諫】含沆瀣以長生。 又【集韻】胡對切,音潰。義同。 又【廣韻】胡代切【集韻】【韻會】戸代切,□音。義同。一曰水貌。或作漑。

瀤【巳集上】【水字部】瀤【唐韻】戸乖切,音懷。【說文】北方水也。【山海經】獄法之山,瀤澤之水出焉。 又【集韻】烏乖切,音崴。溛瀤,水不平貌。【郭璞江賦】峾淪溛瀤。

庍【寅集下】【广字部】庍【廣韻】方卦切,音拜。【玉篇】到別也。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測革切,音策。扶也。或省作拺。

瀥【巳集上】【水字部】瀥【集韻】同滈。中国古籍全录

瀦【巳集上】【水字部】瀦【唐韻】陟魚切【集韻】【韻會】張如切,□音豬。【說文】水所停也。【周禮地官】稻人以瀦畜水。 又【集韻】本作豬。【書禹貢】大野旣豬。 又東徒切,音都。義同。 【集韻】或作潴。

□【午集下】【穴字部】□【篇海】音怨。冤屈也。中国古籍全录

瀧【巳集上】【水字部】瀧【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說文】雨瀧瀧貌。 又瀧涷,沾漬也。【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 又水名,在梁鄒縣。【水經注】瀧水,卽古袁水也。 又【集韻】力鍾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 又【廣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雙。水名。【水經注】桂陽藍豪山,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巖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 又州名。【廣輿記】廣東羅定州,梁曰瀧州,隋曰瀧水,今州有瀧水縣。 又【廣韻】呂江切【集韻】【韻會】閭江切,□音。奔湍也。南人名湍曰瀧。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瀧涷,溼也。義同。

瀨【巳集上】【水字部】瀨【唐韻】洛帶切【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說文】水流沙上也。【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又湍也。【前漢武帝紀】遣甲爲下瀨將軍。【註】瀨,湍也。吳越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水名。【水經注】瀨水,出蒼梧荔浦縣西北魯山之東。 又【韻補】叶力制切,音利。【劉楨魯都賦】龜螭潛滑于黃泥,文魚游踊于淸瀨。浚迅波以遠騰,正泌瀄于湄。ARTX.CN

瀩【巳集上】【水字部】瀩【正字通】杜貴切,音隊。水帶沙往來之貌。【夏侯湛詩】水溏瀩于井幹。【廣韻】作濧。【集韻】作□。

炴【巳集中】【火字部】炴【廣韻】於兩切【集韻】倚兩切,□音鞅。【玉篇】火光也。 又【集韻】於郢切,音癭。又於境切,音影。義□同。 又倚朗切,音坱。氣貌。

瀪【巳集上】【水字部】瀪【集韻】符袁切,音煩。泉名,在魏郡。

瀫【巳集上】【水字部】瀫【集韻】胡谷切,音縠。水聲。 又水名。【廣輿記】瀫水,在金華府城南,西至蘭谿界。 【集韻】或作□。

瀯【巳集上】【水字部】瀯【集韻】【韻會】□維傾切,音營。澴瀯,水迴旋貌。 又渟瀯,小水也。【杜篤論都賦】去洛邑之渟瀯。亦作汀瀯。 又瀯瀯,水聲也。【白居易冷泉亭記】瀯瀯之聲與耳謀。 【集韻】或作濴。亦作濚。

瀰【巳集上】【水字部】瀰【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彌。渺瀰,水曠遠之貌。【木華海賦】渺瀰湠漫。 又【廣韻】綿婢切【韻會】母婢切,□音弭。瀰瀰,水流貌。【詩邶風】河水瀰瀰。 又水滿也。【詩邶風】有瀰濟盈。 又【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又【集韻】母禮切【正韻】莫禮切,□音米。義□同。

瀱【巳集上】【水字部】瀱【廣韻】【集韻】□居例切,音罽。【玉篇】井水也。一曰泉出貌。【爾雅釋水】井一有水一無水曰瀱汋。 又【集韻】許罽切,音憇。義同。

瀲【巳集上】【水字部】瀲【廣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斂。瀲灩,水溢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灩。 又波際也。【潘岳西征賦】靑蕃蔚乎翠瀲。 又泛也。【郭璞江賦】或泛瀲于潮波。 又【廣韻】【集韻】【韻會】□力驗切,音殮。義同。 【集韻】或省作澰。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正韻】馮貢切,□音俸。【玉篇】巾也。 又【廣韻】款書。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良刃切,音吝。竹名,其中堅。同□。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初尤切,音搊。酒篘也。

【卯集上】【心字部】同怗。

瀳【巳集上】【水字部】瀳【唐韻】在甸切【集韻】才甸切,□音荐。【說文】水至也。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又【集韻】租昆切,音尊。義同。 又【唐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一曰水名。 又【集韻】才先切,音前。義同。 又徂悶切,存去聲。水出貌。考證:〔【說文】水至也。【易坎卦】水瀳至。【石經】作洊。〕 謹按說文瀳字註未引易文作瀳不得徑稱易坎卦水瀳集韻云瀳或作洊謹改爲瀳或作洊易坎卦水洊至。

瀴【巳集上】【水字部】瀴【廣韻】烟涬切【集韻】烟頂切,□音巊。瀴涬,大水貌。 又伊盈切,音嬰。瀴溟,水絕遠貌。【木華海賦】經途瀴溟。 又【廣韻】莫迥切,音茗。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孟切,音。瀴,冷也。

瀵【巳集上】【水字部】瀵【唐韻】【集韻】【韻會】□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考證:〔【列子殷湯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 謹照原書改湯問篇。

瀶【巳集上】【水字部】瀶【唐韻】力尋切【集韻】犁針切,□音林。【說文】谷也。一曰寒也。一曰瀶瀶,雨也。【集韻】或省作□。又从兼作溓。又或書作□。

瀷【巳集上】【水字部】瀷【廣韻】與職切【集韻】逸職切,□音弋。與潩同。水名。【說文】水出河南密縣,東入潁。 又湊漏之流曰瀷。【郭璞江賦】磴之以瀿瀷。 又【廣韻】昌力切,音□。義同。 又【集韻】蓄力切,音敕。水貌也。【淮南子本經訓】淌游瀷淢。□字原从米从翼。

瀸【巳集上】【水字部】瀸【唐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爾雅釋水】泉一見一否爲瀸。【註】瀸,纔有貌。【疏】言泉水有時出見,有時不出而乾涸也。 又漬也,洽也。【淮南子要略】瀸濇肌膚。 又滅也,通殲。【公羊傳莊十七年】夏齊人瀸于遂。【傳】瀸者何,瀸漬也,衆殺戍者也。二傳作殲。 又通漸。【史記天官書】瀸臺星,近天漢。一作漸臺。 又【集韻】思廉切,音纖。義同。

熆【巳集中】【火字部】熆【廣韻】胡臘切【集韻】轄臘切,□音盍。【廣韻】吹火也。

瀹【巳集上】【水字部】瀹【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漬也。【儀禮士喪禮】菅筲三,其實皆瀹。【註】皆湛之湯,不用食道,所以爲敬。 又【玉篇】煮也。【齊民要術】有瀹雞子法。 又【篇韻】同鬻。謂內肉及菜湯中薄熟出之。 又疏瀹,開滌也。【莊子知北遊】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又潭瀹,動搖之貌。 又瀹,水流漂疾貌。【郭璞江賦】□瀹。 又【集韻】弋笑切,音燿。水淸也。 【集韻】或作□。

烼【巳集中】【火字部】烼【廣韻】【集韻】□許勿切,音欻。【玉篇】【廣韻】火煨起貌。【博雅】曝也,煨也。【集韻】或作□。

瀺【巳集上】【水字部】瀺【廣韻】【集韻】□士減切,音嶃。瀺灂,水聲。【司馬相如上林賦】瀺灂霣墜。 又瀺灂,魚浮沉貌。【潘岳閑居賦】游鱗瀺灂。 又【集韻】士冉切,音嚵。義同。 又鋤咸切,音讒。瀺灂,水落貌。 又水注聲。【馬融長笛賦】碓投瀺穴。【註】瀺穴,瀺注□穴也。 又手足液也。【史記倉公傳】出及瀺水。

瀻【巳集上】【水字部】瀻【集韻】丁代切,音戴。酒不淸也。

瀼【巳集上】【水字部】瀼【唐韻】汝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如陽切,□音穰。露濃貌。【詩小雅】零露瀼瀼。通作□。 又【集韻】奴當切,音囊。義同。 又【集韻】汝兩切,音壤。水淤也。【前漢溝恤志】杜欽曰:來春必羨溢,有塡淤反瀼之害。或从土作□。 又【集韻】【韻會】乃朗切【正韻】乃黨切,□音曩。水流貌。【木華海賦】涓流泱瀼。 又水名。【寰宇記】夔州大昌縣西有千頃池,水分三道,一道南流,爲奉節縣西瀼水。 又溪名。【廣輿記】唐元結僦居瑞昌之瀼溪上。 又【集韻】思將切,音襄。水貌。通作蘘。 又人切,音讓。義同。 又【木華海賦】瀼瀼溼溼。【註】瀼瀼,水光開合之貌。音傷。○按字書□無傷音。考證:〔【前漢溝恤志】杜欽曰,屯民河羨溢,有塡淤反瀼之害。〕 謹照原文屯民河羨溢改爲來春必羨溢。ARTX.CN

瀽【巳集上】【水字部】瀽【字彙】吉典切,音蹇。水也。

□【午集下】【穴字部】□【海篇】同□。逃也,隱匿藏也。

□【備考】【未集】【耒字部】□【篇海類編】同。

□【未集中】【羽字部】□【篇海】奴勒切,能入聲。蟲名。與同。中国古籍全录

瀾【巳集上】【水字部】瀾【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蘭。大波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註】瀾,言渙瀾也。【釋名】瀾,連也。言波體轉流,相連及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郞旰切,音爛。義同。 又瀾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簫賦】恅瀾漫。 又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又米汁也。【周禮地官稾人註】潘瀾戔餘,不可褻也。【禮內則註】爛,力旦反。或作灡。 又【韻補】叶陵延切,音連。【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鬱縛切,音雘。勇貌。【東觀漢紀】哉是翁。○按《馬援傳》本作矍鑠哉是翁。从日疑譌。

煹【巳集中】【火字部】煹【廣韻】古□切【集韻】居□切,□音遘。【廣韻】舉火也。

牫【補遺】【巳集】【牛字部】牫【篇海類編】伐字之譌。【字彙補】古珂切,音歌。羣角也。

熫【巳集中】【火字部】熫【顏氏家訓】吳人以火旁作庶,爲炙字。

煺【巳集中】【火字部】煺【字彙】同。中国古籍全录

煻【巳集中】【火字部】煻【廣韻】【集韻】□徒郞切,音唐。【廣韻】煻煨火。【集韻】熱灰謂之煻煨。 又【正字通】煻煨池在遼東北。有唐太宗烽火臺。五里閒有火穴,名煻煨池。夜明如晝。或有物去池三十步,無巨細脅入池中。

煼【巳集中】【火字部】煼【廣韻】初爪切【集韻】【韻會】【正韻】楚絞切,□音謅。【廣韻】熬也。同□□炒。【集韻】同□□。互詳前字註。

灍【巳集上】【水字部】灍【集韻】,或作灍。ARTX.CN

灎【巳集上】【水字部】灎【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艷。瀲灎,水動貌。【木華海賦】浟湙瀲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冉切,音琰。義同。或作淊淡。 本作□。又作灎。俗作灧。ARTX.CN

灏【巳集上】【水字部】灝【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灝溔,水勢遠也。 又灝灝,夷曠也。【揚子法言】商書灝灝爾。【註】灝灝,猶漫漫也。通作皡。 又【說文】豆汁也。【長箋】禮用豆汁沐髮,故特制字。釋氏以灝浴身,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又【廣韻】【集韻】□古禫切,音感。義□同。

灑【巳集上】【水字部】灑〔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蟹切,音洒。【說文】汛也。【詩大雅】灑埽庭內。【註】言以水灑地而埽,令塵不起也。 又分也。【張衡南都賦】開竇灑流。 又風汎物也。【陸機演連珠】時風夕灑。 又灑釣。【潘岳西征賦】灑釣投網。【註】灑,亦投也。 又灑然,驚貌。【莊子庚桑楚】庚桑子之始來,吾灑然異之。通作洒。 又【爾雅釋樂】大瑟謂之灑。 又【廣韻】【正韻】沙下切【集韻】【韻會】所下切,□沙上聲。落也,汛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所綺切,音躧。義同。 又與洗通。【謝朓詩】輕生諒昭灑。 又【廣韻】【集韻】【韻會】□所寄切,音□。又【集韻】【韻會】【正韻】□所賣切,音曬。義□同。 又【韻補】叶山宜切,音詩。【楚辭九歎】曾哀悽欷心離離兮,還顧高丘泣如灑兮。

【寅集下】【彳字部】【集韻】同跔。

【未集中】【糸字部】【篇海】莫卜切,音木。繩也。亦作。ARTX.CN

灒【巳集上】【水字部】灒【唐韻】【集韻】□則旰切,音贊。【說文】汙灑也。一曰水中人。亦作淺湔濺。 又【集韻】徂丸切,音欑。水集貌。 又財仙切,音錢。汛也。 又子末切,音。與□同。水濺也。

灓【巳集上】【水字部】灓【唐韻】洛官切【集韻】盧丸切,□音鑾。【說文】漏流也。一曰漬也。【戰國策】灓水齧其墓。 又【廣韻】郞殷切【集韻】盧玩切,□音亂。沙丘絕水橫流也。一曰舟絕流渡曰灓。通作亂。 又【廣韻】力眷切【集韻】龍眷切,□音戀。義同。 【集韻】或作灤,亦書作□。中国古籍全录

灔【巳集上】【水字部】灔【正字通】俗灎字。

灕【巳集上】【水字部】灕【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之切【正韻】鄰溪切,□音離。滲灕,流貌。一曰水滲入地。【揚雄河東賦】澤滲灕而下降。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灕水,出白石縣西塞外。又水名,出湘南。【水經】灕水,出陽海山,南至廣信縣入鬱水。 又山名。【廣輿記】灕山,在廣西桂林府城東南。 又形容之辭。【揚雄甘泉賦】灕乎滲灑。 又淋灕,秋雨也。亦省作漓。又與漓通,薄也。

灖【巳集上】【水字部】灖【玉篇】文彼切【集韻】母被切,□音靡。水流貌。【淮南子原道訓】雪霜瀼灖。

【寅集下】【广字部】【集韻】與僅同。【禮射義】蓋有存者。中国古籍全录

灹【巳集中】【火字部】灹【廣韻】【集韻】□陟駕切,音吒。【玉篇】火焱也。【廣韻】火聲。 又【集韻】燠古作灹。註詳十三畫。

灗【巳集上】【水字部】灗【集韻】潬或作灗。

灘【巳集上】【水字部】灘〔古文〕潬【唐韻】【集韻】【韻會】他干切【正韻】他丹切,□育攤。水灘也。【增韻】瀨也。 又【集韻】他含切,音貪。【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 又【集韻】【韻會】□他案切,音炭。義同。 又【廣韻】呼旱切【集韻】許旱切,□音。水濡而乾也。與暵同。【說文】作□。 又【廣韻】奴案切【集韻】乃案切,□難去聲。水奔流貌。 又【韻補】叶他涓切,音湍。【白居易詩】手拄靑竹杖,足踏白石灘。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灙【巳集上】【水字部】灙【玉篇】多□切【集韻】底朗切,□音黨。水名。【水經】漢水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 又【類篇】漭灙,水貌。 又【集韻】坦朗切,音曭。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居侯切,音鉤。竹名。【博雅】□□,桃枝也。

□【未集上】【竹字部】□【字彙補】《戰國策》修其碆盧,治其矰繳。【註】碆,元作□。吳師道曰:字書無□字,碆與□聲相近也。一本作□。□字原作符下廾。

灚【巳集上】【水字部】灚【集韻】吉巧切,音絞。攪水聲。

灛【巳集上】【水字部】灛【廣韻】昌善切【集韻】齒善切,□育闡。水名。【爾雅釋水】汶爲灛。【註】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

【寅集下】【广字部】【唐韻】【集韻】□都回切,音堆。【說文】屋從土傾下也。 又【集韻】徒回切,音頹。義同。 【玉篇】或作隤。【集韻】或作□。

灝【巳集上】【水字部】灝【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皓。灝溔,水勢遠也。 又灝灝,夷曠也。【揚子法言】商書灝灝爾。【註】灝灝,猶漫漫也。通作皡。 又【說文】豆汁也。【長箋】禮用豆汁沐髮,故特制字。釋氏以灝浴身,故四月八月用豆浴佛。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又【廣韻】【集韻】□古禫切,音感。義□同。

灞【巳集上】【水字部】灞【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必駕切,音霸。水名。【水經注】水出藍田縣藍田谷,所謂多玉者也。通作霸。

灟【巳集上】【水字部】灟【集韻】朱欲切,音燭。【博雅】灟灟,恭也。【禮祭義】作屬屬。 又【淮南子天文訓】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註】馮翼,洞灟,無形之貌。 又【集韻】珠玉切,音瘃。目汁。

灠【巳集上】【水字部】灠【玉篇】【集韻】□盧瞰切,音纜。湧泉也。 又【集韻】魯敢切,音覽。漬果也。一曰染也。 【集韻】同濫。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良孽切【集韻】力孽切,□音列。【博雅】□,憂也。 或作。

灡【巳集上】【水字部】灡【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音闌。【說文】潘也。【周禮地官稾人註】潘灡戔餘。通作瀾。 又【集韻】【韻會】□魯旱切,音嬾。又【集韻】郞旰切,音爛。義□同。

灢【巳集上】【水字部】灢【廣韻】奴朗切【集韻】乃朗切,□音曩。泱灢,水濁。 又【廣韻】奴浪切【集韻】【韻會】【正韻】乃浪切,□音儾。義同。

灣【巳集上】【水字部】灣【廣韻】【集韻】【韻會】烏關切【正韻】烏還切,□音彎。水曲也。【沈佺期詩】舟險萬重灣。 又【韻補】叶于權切,音淵。【白居易悟眞寺詩】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兹拾車馬,始涉藍溪灣。

峲【寅集中】【山字部】峲【字彙】良以切,音里。山逐行也。 【正字通】峛字之譌。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居何切,音哥。【玉篇】楷也,知也,法也。

灤【巳集上】【水字部】灤【廣韻】落官切【集韻】【韻會】盧丸切【正韻】盧官切,□音鸞。漏流也。與灓同。 又水名。【廣輿記】灤河,在永平府。 又州名。【廣輿記】直□永平府灤州,商孤竹國,漢海陽,五代灤州。

灥【巳集上】【水字部】灥【唐韻】詳遵切【集韻】松倫切,□音旬。【說文】三泉也。 又【廣韻】【集韻】□昌緣切,音穿。義同。一曰衆流也。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與泉同。中国古籍全录

烫【巳集中】【火字部】燙【字彙】徒浪切,音宕。【篇海】盪,滌盪也。出《釋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義同。考證:〔【篇海】從郞切,音唐。〕 謹按從郞切不音唐。謹照原文改徒郞切。

灦【巳集上】【水字部】灦【集韻】呼典切,音顯。【玉篇】水也。一曰灦渙,水貌。【郭璞江賦】混瀚灦渙。【註】水勢淸深而澄徹光明也。 又【集韻】馨甸切,音韅。義同。

灧【巳集上】【水字部】灧【正字通】俗灩字。

灨【巳集上】【水字部】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禫切,音感。水名也。【前漢地理志】豫章灨縣,水出西南,北入大江。 又【廣韻】【集韻】【韻會】□古暗切,音紺。通作淦。又【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音貢。通作贛。省作□。義□同。

灩【巳集上】【水字部】灩【正字通】灎本字。

灪【巳集上】【水字部】灪【廣韻】【集韻】□紆物切,音鬱。灪滃,大水貌。 又【木華海賦】澎濞灪。【註】灪,高峻貌。

火【巳集中】【火字部】火〔古文〕□【唐韻】【集韻】呼果切【韻會】【正韻】虎果切,□貨上聲。【說文】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亦言毀也,物入中皆毀壞也。【玉篇】□者,化也,隨也,陽氣用事萬物變隨也。【古史考】燧人氏初作火。【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 又星名。【書堯典】日永星火。【傳】火,蒼龍之中星。 又大火,鶉火,辰次之名。 又【禮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前漢成帝紀】火耕水耨。 又【周禮夏官司爟】變國火以救時疾。【註】春取楡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論語】鑽燧改火。 又盛陽曰炎火。【詩小雅】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傳】炎火,盛陽也。【箋】螟螣之屬,盛陽氣嬴則生之。明君爲政,田祖之神不受此害,持之付與炎火,使自消亡。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疏】春官爲大火。夏官爲鶉火,秋官爲西火,冬官爲北火,中官爲中火。 又【春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左傳】人火也。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 又【南史齊武帝紀】魏地謠言,赤火南流,有沙門從北齎此火至,色赤而微,云以療疾貴賤爭取之,多得其驗,咸云聖火。 又【唐書兵志】府兵,十人爲火,火有長。彍騎,十人爲火,五火爲團。【通典兵制】五人爲烈,烈有頭目,二烈爲火,立火子,五火爲隊。 又【司馬法】人人正正,辭辭火火。【註】言一火與一火猶人人殊之人人也。卽俗謂火伴。【古木蘭詩】出門看火伴。 又人身有火。【本草綱目】心藏神爲君火。包絡爲相火。 又隂火,海中鹽氣所生。凡海水遇隂晦,波如然火,有月卽不復見。【木華海賦】隂火潛然。 又山名。【山海經】崑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又【正字通】陸游曰:火山軍,其地鋤深,則有烈燄,不妨耕種。 又井名。【左思蜀都賦】火井沈熒於幽泉。【註】火井,在臨邛縣。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隆隆如雷聲,焰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筒盛接,有光無灰。 又寒火。【抱朴子地眞篇】南海蕭丘,火春生秋滅。生木小,焦黑。 又火傳。【莊子養生主】指窮放爲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又南方有食火之國,其人能食火炭。 又【爾雅釋魚】十龜,一曰火龜。【疏】龜生火中者。 又火。【山海經】火山國,其山雖霖,雨火常燃,火中白,時出山邊求食,人捕得之,以毛作布,名火澣布。 又姓。【明紀事本末】火濟,從諸葛亮南征孟獲有功,封羅甸國王。【正字通】洪武時,翰林火原潔。 又【廣東通志】古人一年四時改火。今瓊州西鄕音謂一年爲一火,火音微。東鄕人謂一年爲喜,或爲之化,乃喜之變音。 又叶虎洧切【詩豳風】七月流火,八月萑葦。◎按唐韻正:火,古音毀,轉聲則爲喜,故灰字从火得聲。而左傳襄三十年:或叫于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于亳社。如曰譆譆,則爲火之徵也。是直以爲火當讀作毀,非止叶音矣。 又叶後五切。【韓愈元和聖德詩】施令酬功,急疾如火。天地中閒,莫不順序。 又叶虎何切。【莊子外物篇】利害相摩生火寔多,衆人焚和,月固不勝火。【韻會小補】今人謂兔岐脣曰火。蓋古音也。 【集韻】或作灬。

【寅集下】【弋字部】【廣韻】【集韻】□徒弄切,音洞。【玉篇】船左右大木。【廣韻】船纜所繫。【韻會】繫船杙也。 又【集韻】【韻會】□徒紅切,音童。義同。考證:〔【玉篇】□左右大木。【廣韻】□纜所繫。【韻會】繫□杙也。〕 謹照原文三□字俱改船。中国古籍全录

灬【巳集中】【火字部】灬【集韻】同火。 又【集韻】【類篇】□□遙切,音標。烈火也。【正字通】灬卽火字變體。凡四點在下者俱屬火部,猶水之从氵也。別音標。非。◎按灬固卽火字,而集韻,類篇別有標音,必非無據。《正字通》太泥。

灭【巳集上】【水字部】滅〔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卷二
·下一篇周易文章:春秋通论 卷五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