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康熙字典 79
康熙字典 79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585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3日 >> 进入社区

康熙字典

抗抢麕謬R,名□波騟。

騣【亥集上】【馬字部】騣【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葼。【玉篇】全騣馬冠也。【說文】馬鬣也。【杜甫驄馬行】隅目靑熒夾鏡懸,肉騣碨礧連錢動。【欒城集】余在岐下,見秦州進一馬,騣如牛,項下垂胡,側立倒傾,毛生肉端,蕃人曰此肉騣也。 通作鬉,俗作騣,別作□□鬃,□非。

騳【亥集上】【馬字部】騳【玉篇】徒鹿切,音獨。馬走也。【六書故】兩馬□馳,聲騳騳也。

騵【亥集上】【馬字部】騵【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玉篇】駵馬白腹也。【詩大雅】駟騵彭彭。【禮檀弓】周人尚赤,戎事乗騵。中国古籍全录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集韻】□式竹切,音叔。水波也。【郭璞江賦】□瀹。

鬧【亥集上】【鬥字部】鬧【唐韻】奴敎切【集韻】【韻會】女敎切,□音淖。【說文】不靜也。【廣韻】同□。猥也,擾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召鬧取怒乎。 又【白居易寄翰林學士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鬧裝成子弟韀。今京師有鬧裝帶,合衆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 【類篇】或作□。

驮【亥集上】【馬字部】馱【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玉篇】馬負貌。【廣韻】馱,騎也。【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唐佐切,佗上聲。又【集韻】【五音集韻】□徒蓋切,音大。義□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中国古籍全录

骗【亥集上】【馬字部】騙【集韻】同騗。【正字通】今俗借爲誆騙字。

骲【亥集上】【骨字部】骲【廣韻】蒲角切【集韻】【韻會】【正韻】弼角切,□音雹。【爾雅釋詁】骨鏃不翦羽謂之志。【註】今之骨骲是也。【通鑑】蕭道成晝臥裸袒,宋主昱令起立,畫腹爲的,引滿將射之,道成斂板曰:老臣無罪。乃更以骲箭射其臍。【集韻】骲箭骨鏃,箭不能傷人。 又【玉篇】擊也。 又【廣韻】薄巧切【集韻】部巧切,□音鮑。又【廣韻】房敎切【集韻】皮敎切,□庖去聲。又【廣韻】【集韻】□普木切,音撲。又【集韻】蒲交切,音庖。又五巧切,音齩。義□同。

骷【亥集上】【骨字部】骷【集韻】空胡切,音枯。【廣韻】骷,髆也。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亡本切【集韻】毋本切,□音懣。水盈貌。

髋【亥集上】【骨字部】髖【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音寬。與臗同。【說文】□上。【博雅】髖,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體也。□也。

髍【亥集上】【骨字部】髍【唐韻】莫鄱切【集韻】【韻會】莫波切【正韻】眉波切,□音摩。【說文】病也。【類篇】謂身支半枯也。

髰【亥集上】【髟字部】髰【集韻】同鬄。 又【字彙補】古文剃字。註詳刀部七畫。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莫白切,音陌。【玉篇】波也。一曰與□同。□帕,密貌。或作漠。

騇【亥集上】【馬字部】騇【廣韻】始夜切【集韻】式夜切,□音舍。牝馬。【爾雅釋畜】牝曰騇。【註】草馬名。 又【廣韻】書冶切【集韻】始野切,□音捨。義同。

騋【亥集上】【馬字部】騋【廣韻】【集韻】落哀切【韻會】郞才切,□音來。【玉篇】馬高七尺以上爲騋。【爾雅釋畜】騋牝驪牡。【詩鄘風】騋牝三千。【傳】馬七尺以上曰騋。騋馬與牝馬也。 又【集韻】洛代切,萊去聲。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集韻】□力求切,音留。竹名。 【集韻】或作□。

□【午集下】【穴字部】□【字彙補】古文爵字。○按《說文》作□。

騌【亥集上】【馬字部】騌【正字通】俗騣字。

骩【亥集上】【骨字部】骩【正字通】□字之譌。○按《說文》从凡。《毛晃增韻》从九。

鬱【亥集上】【鬯字部】鬱〔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紆物切,音罻。【說文】木叢生者。【詩秦風】鬱彼北林。【傳】鬱,積也。【疏】鬱積而茂盛。 又【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傳】棣屬。【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註】聲不舒揚。 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註】鬱,腐臭也。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註】鬱,滯也。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疏】謂鬱蒸之氣也。 又【廣雅】鬱,長也。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又水名。【山海經】鬱水出象郡。 又姓。【廣韻】出《姓苑》。【干祿字書】俗作欝。 又與□通。【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之。【註】鄭司農云:鬱,草名。十葉爲貫,百二十貫爲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鬱爲草若蘭。

鬲【亥集上】【鬲字部】鬲〔古文〕【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爾雅釋器】鼎款足謂之鬲。【註】鼎曲脚也。【疏】款,闊也。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前漢郊祀志】其空足曰鬲。【註】蘇林曰: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揚子方言】鍑,吳揚之閒謂之鬲。 又【廣韻】【正韻】各核切【集韻】【韻會】古核切,□音隔。【禮喪大記】陶人出重鬲。【疏】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又姓。 又【儀禮士喪禮】苴絰大鬲。【註】鬲,搤也,中人之手,搤圍九寸,絰之差自此出焉。【釋文】鬲,又作搹。 又國名。【左傳襄十四年】靡奔有鬲氏。【註】鬲,國名。今平原縣。 又【爾雅釋水】鬲津,九河之一。【註】水多阨狹,可隔以爲津。 又與隔同。【前漢五行志】鬲閉門戸。【註】師古曰:鬲與隔同。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與軶同。【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凡爲轅,鬲長六尺。【註】鬲謂轅端厭牛領者。 【五經文字】說文作鬲,經典相承作鬲。鬲字原从□作。

鬾【亥集上】【鬼字部】鬾【廣韻】【集韻】□渠羈切,音奇。【說文】鬼服也。一曰小兒鬼。【韓詩外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張衡東京賦】八靈爲之震慴,況鬾□與畢方。【註】鬾,小兒鬼。 又【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羣凶。【註】射鬾,謂天剛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爲之。一名欬攺。其上有銘,而旁穿孔,系以綵絲,用繫臂焉,亦所以逐精魅也。 又【唐韻】【集韻】□奇寄切,音芰。又【集韻】巨綺切,音技。義□同。考證:〔【韓詩外傳】鄭交甫逢士女鬾服。〕 謹照原文士女改二女。

魁【亥集上】【鬼字部】魁〔古文〕□【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音恢。魁帥。【書胤征】殲厥渠魁。【傳】魁,帥也。【禮檀弓】不爲魁。【註】魁,猶首也。 又【博雅】大也。【史記孟嘗君傳】始以薛公爲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 又【莊子庚桑楚】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註】魁,安也。一曰主也。 又【博雅】魁岸,雄傑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魁枕參首。【註】魁,北斗第一星也。【後漢郡國志】魁方杓。【註】春秋緯曰:瑤光第一至第四爲魁。 又蜃蛤也。【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註】魁,蜃蛤柎注也。【疏】以魁蛤灰柎之者,取其白耳,魁,卽蜃蛤一物。 又姓。 又小阜。【周語】以爲魁陵。【註】小阜曰魁。 又與塊同。【前漢東方朔傳】魁然無徒。【註】師古曰:魁讀曰塊。 又與科同。【後漢東夷傳】大率皆魁頭露紒。【註】魁頭,猶科頭也。謂以髮縈繞成科結也。 又【集韻】苦猥切,音磈。魁瘣,大枝節盤結也。考證:〔【史記孟嘗君傳】始以薛公爲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大夫耳。〕 謹照原文大夫改丈夫。ARTX.CN

魆【亥集上】【鬼字部】魆【字彙補】許屈切,訓入聲。譎也。 又猝然也。

【巳集下】【牛字部】【集韻】博蓋切,音貝。本作。詳字註。

【丑集中】【夂字部】【廣韻】力中切,音隆。多禮天。

魇【亥集上】【鬼字部】魘【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音□。【說文】夢驚也。【類篇】眠不祥也。 又【廣韻】於協切【集韻】益涉切,□音壓。義同。或作壓。

魌【亥集上】【鬼字部】魌【廣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欺。【說文】醜也。今逐疫有頭。【註】徐鍇曰:頭方相四目也。今文作魌。【周禮夏官方相氏註】以驚敺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 【廣韻】同□。【集韻】通作。

魎【亥集上】【鬼字部】魎【廣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音兩。與蜽同。詳上魍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婢典切,音辮。旋流。 又玭眄切,音便。急流也。

【未集上】【米字部】【海篇】蘇感切,音糂。羹也。

□【午集下】【禾字部】□【玉篇】火貫切【集韻】呼玩切,□音喚。禾名。

骅【亥集上】【馬字部】驊【廣韻】戸花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瓜切,□音華。【玉篇】驊騮,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互詳駵字註。 又或作□。【列子周穆王篇】右服□騮而左綠耳。互見艸部□字註。 又通作華。【前漢地理志】華騮綠耳之乗。【註】與驊同。 【正字通】本作□。

骂【未集中】【网字部】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駕切,音禡。【說文】詈也。【註】徐鍇曰:謂以惡言加罔之也。【史記留侯世家】輕士善罵。 又與傌同。【前漢賈誼傳】同鯨,劓,髠,刖,笞,傌,棄市之法。

骊【亥集上】【馬字部】驪【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盜驪,千里馬也。【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詩齊風】四驪濟濟。【禮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乗驪。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註】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又高句驪,國名。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又【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驪靬,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註】李奇曰:音遲虔。師古曰:驪,力遲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盜驪,竊驪也。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謹按周穆王云云與爾雅註不符。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骋【亥集上】【馬字部】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丑郢切,音逞。【玉篇】直馳也,走也。【莊子天地篇】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修遠。【註】皆恣而任之,會其所極而已。 又叶齒兩切,音敞。【道藏歌】提攜宴玉賔,契駕乗煙騁。黃籙命玉符,公子運我上。

【巳集上】【水字部】【字彙補】與淵同。

骚【亥集上】【馬字部】騷【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骻【亥集上】【骨字部】骻【廣韻】苦化切【集韻】枯化切,□音跨。【玉篇】腰骨。【類篇】股閒也。【唐書車服志】有從戎□骻之服。【釋音】腰骻。【廣韻】同跨。【韻會】或作胯袴。 又【集韻】【正韻】□苦瓦切,音袴。同踝。

【寅集下】【彡字部】【說文】古文工字。註詳部首。

髁【亥集上】【骨字部】髁【唐韻】【集韻】□苦臥切,音課。【說文】髀骨也。【博雅】臎髁,□也。【廣韻】膝骨。 又【集韻】苦果切,音顆。又苦禾切,音科。義□同。 又【集韻】苦瓦切,音跨。【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釋文】謑髁,不正貌。王云:猶謹刻也。【韻會】髁,今作骻。 又【集韻】苦會切,音檜。義同。或作□。

髂【亥集上】【骨字部】髂【廣韻】枯駕切【集韻】【韻會】丘駕切【正韻】枯架切,□去聲。【玉篇】腰骨。【前漢揚雄傳】折骨拉髂。

髊【亥集上】【骨字部】髊【集韻】同骴。【玉篇】腐骨也。【呂氏春秋】揜骼霾髊。【註】有骨曰髊。 又【集韻】倉何切,音蹉。通作磋。治牙骨也。

【備考】【寅集】【子字部】【字彙補】同鶉。出《釋典》。

髖【亥集上】【骨字部】髖【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音寬。與臗同。【說文】□上。【博雅】髖,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體也。□也。

鬹【亥集上】【鬲字部】鬹【廣韻】居隋切【集韻】均窺切,□音規。【說文】三足釜也。有柄喙。 又【集韻】俱爲切,音嬀。義同。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鑊也。通作鑴。

驤【亥集上】【馬字部】驤【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又【說文】馬之低昂也。【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 又舉也,遠也。【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潘岳籍田賦】龍驥驤騰。 又官名。【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 又古通襄韻。【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 又【集韻】如陽切,音穰。馬右足白。【字彙補】作馬名,非。

驸【亥集上】【馬字部】駙【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說文】副馬也。一曰近也。一曰疾也。 又駙馬都尉,官名。漢武帝置,掌駙馬,魏晉尚公主,□稱駙馬。【趙葵行營雜錄】皇女爲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故謂之駙馬。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夫爲郡馬,縣主者爲縣馬,不知何義。 【六書故】作□。俗作,非。中国古籍全录

骄【亥集上】【馬字部】驕【唐韻】舉喬切【集韻】【韻會】居妖切,□音嬌。【說文】馬高六尺爲驕。【玉篇】壯貌。 又野馬也。 又馬□逸不受控制也。 又【正字通】恣也,自矜也。【書周官】位不期驕。【詩小雅】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又或作喬。【禮樂記】齊音敖辟喬志。【註】喬音驕。 又【集韻】嬌廟切,音撟。驕驁,馬行貌。又縱恣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低卬夭蟜据以驕驁兮。【註】椐,直項也。驕驁,縱恣也。驕音居召反。 又【五音集韻】居夭切,音矯。僨驕不可禁之勢。【莊子在宥篇】僨驕而不可係者,其惟人心乎。【音義】驕如字。又居表反。 又【集韻】虛嬌切【正韻】吁驕切,□音囂。與獢同。短喙犬也。【詩秦風】載獫歇驕。【釋文】驕,本又作獢。許喬反。 又古通虞韻。【前漢敘傳】漢興柔遠,與爾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驕。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夭蟜椐以驕驁兮。〕 謹照原文夭蟜上增低卬二字。椐改据。

骵【亥集上】【骨字部】骵【正字通】俗體字。

骾【亥集上】【骨字部】骾【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音梗。【說文】食骨留咽中也。【註】徐鍇曰:古有骨骾之臣,遇事敢刺骾,不從俗也。【晉書崔洪傳】骨骾不同於物。【集韻】通作鯁。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類篇】□丁紺切。竹名。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箭古作□。註詳九畫。

駺【亥集上】【馬字部】駺【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玉篇】馬尾白。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山海經】犬封國有文馬,縞身朱鬣,名曰吉駺。

騔【亥集上】【馬字部】騔【集韻】同□。

騚【亥集上】【馬字部】騚【廣韻】昨先切【集韻】才先切,□音前。【玉篇】馬四蹄皆白。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蒲拜切【集韻】步拜切,□音憊。水波也。【郭璞江賦】□□□。 又【集韻】旁卦切,音□。水名。

騷【亥集上】【馬字部】騷【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驋【亥集上】【馬字部】驋【廣韻】【集韻】□北末切,音撥。【玉篇】馬走也。 又【廣韻】馬怒。 又【集韻】馬搖首。 又【集韻】普活切,音潑。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驓【亥集上】【馬字部】驓【廣韻】疾陵切【集韻】慈陵切,□音繒。【爾雅釋畜】四骹皆白,驓。【註】骹厀下也。 又【集韻】昨亙切,音贈。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唐韻】【集韻】□而振切,音刃【說文】枕巾也。【廣雅】巾也。 又【廣韻】【集韻】□入質切。音日。義同。 【集韻】或作□。

鬽【亥集上】【鬼字部】鬽【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說文】老精物也。从鬼彡。彡,鬼毛。或作魅。【周禮春官】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註】百物之神曰鬽。考證:〔【周禮春官】以夏至日,致地示物鬽。〕 謹照原文至日改日至。

驜【亥集上】【馬字部】驜【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玉篇】壯貌。 又【廣韻】驜驜,馬高大。

驟【亥集上】【馬字部】驟【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玉篇】奔也。【說文】馬疾步也。【詩小雅】載驟駸駸。【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又凡疾速曰驟。 又數也。【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又【集韻】才候切,音。義同。 又叶逡須切,音趨。【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又叶縱遇切,疽去聲。【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 本作□。中国古籍全录

驷【亥集上】【馬字部】駟【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義同。考證:〔【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云。〕 謹照所引王肅云云見鄘風干旄疏非小雅註。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午集下】【立字部】□【集韻】苦猥切,音傀。□然,獨立貌。

【巳集上】【水字部】【唐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音麪。【玉篇】滇,大水貌。【左思吳都賦】滇淼漫。【註】山水闊遠無崖之狀。 又【集韻】彌殄切,音眄。淟,水貌。

驺【亥集上】【馬字部】騶【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葘尤切,□音鄒。【玉篇】騶虞,義獸,至德所感則見。馬之屬。【埤雅】騶虞尾長於身,西方之獸也。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詩召南】于嗟乎騶虞。○按《賈誼新書》以詩騶虞爲騶人虞人,非獸也。《正字通》,騶虞或作騶吾,騶牙。吾牙字雖與虞異,其爲騶虞一也。字彙分騶虞騶牙爲二獸,泥。 又【說文】廐御也。【禮月令】季秋,天子敎於田獵,命僕及七騶咸駕。【註】七騶,謂趣馬,主爲諸官駕說者也。【疏】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總主之人,□六騶有七,故爲七騶,皆以馬駕車。又【左傳成十八年】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註】六騶,六閑之騶。 又騶虞,縣名。【前漢地理志】西河郡騶虞縣。 又姓。周騶衍騶忌皆齊人,見【戰國策】。 又與菆同。【前漢鼂錯傳】材官騶發,矢道同的。【註】蘇林曰:騶音馬驟之驟。如淳曰:騶,矢也。師古曰:騶謂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傳作菆字,其音同。騶發,發騶矢以射也。蘇音失之矣。 又與趨走之趨同。【荀子正論篇】步中武象,騶中韶濩,所以養耳。 又叶逡須切,音趨。【前漢敘傳】舞陽鼓刀,滕公廐騶。穎隂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乗天衢。 又叶牕兪切,音芻。【淮南子原道訓】四時爲馬,隂陽爲騶,乗雲凌霄,與造化者俱。 又【集韻】才□切。與驟同。【禮曲禮】車驅而騶。【註】騶音驟。考證:〔【左傳成十八年】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馬。〕 謹照原文屬馬改屬焉。〔【前漢鼂錯傳】材官騶發,騶矢道同的。〕 謹照原文省下騶字。〔【荀子正論篇】步中武象,騶中韶濩,以養耳。〕 謹照原文以字上增所字。ARTX.CN

驻【亥集上】【馬字部】駐【唐韻】中句切【集韻】【韻會】株遇切,□音注。【說文】馬立也。【玉篇】馬止也。【釋名】駐,株也,如株木不動。【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 又【集韻】遇切,音柱。義同。

驿【亥集上】【馬字部】驛【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又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又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又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又【詩周頌】驛驛其達。【註】驛驛,苗生貌。 又姓。本作□,俗省作驛。互詳馹字註。

骑【亥集上】【馬字部】騎【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考證:〔【逸雅】騎,支也。〕 謹照原書逸雅改名。〔【禮曲禮】前有車騎。【註】古人不騎馬。〕 謹照原書註改疏。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都挺切,音頂。與濎同。水貌。【木華海賦】濘潗。

骶【亥集上】【骨字部】骶【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博雅】背謂之骶。 又【玉篇】臀也。又【集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他含切,音貪。【玉篇】水也。一曰水名。 又【集韻】他紺切,音僋。與同。

駮【亥集上】【馬字部】駮【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剝。【山海經】中曲山有獸,如馬而身黑,二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駮,食虎豹,可以禦兵。【正字通】此獸之別一種,非馬族也。【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如馬。【疏】陸機云:駮馬,梓楡也。其樹皮靑白駮犖,遙視似駮馬,故謂之駮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山隰之木相配,不宜云獸。 又國名。四裔駮馬地近北海,唐永□中,遣使朝賀。 又秦叔寶有乗馬名忽雷駮。 又朝廷章奏不合事理,別議改正曰駮。【前漢□法志】文書盈於几閣,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國承用者駮。【註】不曉其指,用意不同也。【王球貽謀錄】給事中掌封駮司,不可一日無。淳化四年,太宗推考,廢職始於唐末,乃命魏庠柴成務,同知給事中。未幾,隷銀臺通進司,爲封駮司。眞宗咸平四年,吏部侍郞知封駮事,陳恕乞鑄印,命取門下印用之,因改名爲門下封駮司。 又【正字通】論列是非,亦謂之駮。如柳宗元駮復讎議,夏侯銛駮安定公主合葬議,是也。○按駮與駁同,《九經字樣》泥《說文》,分駁、駮爲二者,非。考證:〔【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如下馬〉。〕 謹照〈如下馬〉乃如馬二字之譌。謹照原文駮〈如下馬〉改爲駮如馬。

駱【亥集上】【馬字部】駱【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 又國名。【史記南越王佗傳】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註】漢書音義曰:駱,越也。索隱曰:姚氏按廣州記云:交阯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爲駱侯,諸縣自名爲駱將,後蜀王予將兵討駱侯,自稱爲安陽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甌駱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定襄郡駱縣。 又姓,駱統,見【吳志】。 又與落通。【史記天官書】大荒駱歲,隂在巳。又【歷書】作大荒落。 又【字彙補】魯故切,與輅同。【史記秦本紀】非子爲周大駱是也。 又【字彙補】居詐切,音駕。【轉注古音】古駕輅皆同駱字,駱主車駕,故字可互用,猶甸之與椉也。 【玉篇】又作□。

駵【亥集上】【馬字部】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劉。【玉篇】赤馬黑鬣。【詩秦風】騏駵是中。【禮月令】孟夏駕赤駵,季夏駕黃駵。 又【前漢地理志】華駵綠耳之乗。【註】師古曰:華駵言其色如華之赤,綠耳,耳綠色。

【丑集下】【女字部】【廣韻】戸乖切【集韻】乎乖切,□音懷。安和也。

鯂【亥集中】【魚字部】鯂【篇海】孫租切,音蘇。鯂,息也,死而更生。【正字通】別作甦。

魊【亥集上】【鬼字部】魊【集韻】同。【玉篇】短狐,如龜,含沙噀人。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方萬切【集韻】【類篇】方願切,□音販。【玉篇】惡心也。急性也。 又【集韻】孚萬切,音娩。急也,悔也。

驝【亥集上】【馬字部】驝【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玉篇】驝駝有肉鞍也。行百里,負千斤,而知水行。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牧驝昆蹏令丞。亦作橐。 又【廣韻】盧各切【韻會】歷各切,□音落。義同。

骛【亥集上】【馬字部】騖【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玉篇】奔也,疾也。【漢書音義】直騁曰馳,亂馳曰騖。【爾雅釋詁】騖,務强也。【疏】騖謂馳騖,務謂事務,二者皆以力勉强。【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又叶莫宥切,音茂。【陸雲詩】巍巍先基,重規絫構。赫赫重光,遐風激騖。

骳【亥集上】【骨字部】骳【集韻】【韻會】□平義切,音被。□骳,屈曲也。又脛曲。互詳□字註。 又【廣韻】母被切,音靡。義同。

駽【亥集上】【馬字部】駽【唐韻】【集韻】火元切【韻會】呼元切【正韻】呼淵切,□音鋗。【爾雅釋畜】靑驪,駽。【註】今鐵驄。【詩魯頌】駜彼乗駽。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韻會】呼縣切【正韻】翾縣切,□音絢。又【集韻】熒絹切,音縣。又胡畎切,音泫。又犬縣切,缺去聲。義□同。

騐【亥集上】【馬字部】騐【正字通】俗驗字。

騘【亥集上】【馬字部】騘【集韻】同驄。

騡【亥集上】【馬字部】騡【集韻】從緣切,音全。白馬黑脣與駩同。 又逡緣切,音詮。義同。

騲【亥集上】【馬字部】騲【廣韻】采老切【集韻】采早切,□音草。【玉篇】牝畜之通稱。【正字通】本作草。晉郭欽謂魏杜畿課民畜牸牛草馬。【顏氏家訓】詩魯頌,駉駉牡馬。江南本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悉爲放牧之牧。鄴下博士見難云:駉頌旣美僖公牧于坰野之事,何限騲騭乎。余答云:按《毛詩》駉駉良馬,腹幹肥張也。若作放牧之意,通於牝牡,則不容限在良馬,獨得駉駉之稱,良馬諸侯以充朝聘,郊祀必無騲也。今以詩傳,良馬通於牧騲,恐失毛氏意。考證:〔【正字通】本作草。晉郭欽謂魏杜畿課民畜牛草馬。〕 謹照原文牛改牸牛。原版已改。

騿【亥集上】【馬字部】騿【字彙】諸良切,音章。馬名。

【巳集上】【水字部】【玉篇】奴朗切【集韻】乃朗切,□音曩。與瀼同。水流貌。一曰水名。

□【未集中】【网字部】□【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魡或作□,魚繫網也。【玉篇】繫也。【潘嶽西征賦】貫鰓□尾。【註】□,掣牽也。

驞【亥集上】【馬字部】驞【集韻】紕民切,音繽。驞駍,衆聲也。【揚雄校獵賦】驞駍駖礚。

驩【亥集上】【馬字部】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玉篇】馬名。 又【備考】馬和樂貌。 又驩頭,南荒國名。 又州名。秦屬象郡,隋改驩州。 又咸驩,縣名。【前漢地理志】合浦郡咸驩縣。 又驩兜,人名。【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又與歡同。【孟子】驩虞如也。【左傳昭四年】寡人願結驩於二三君。【前漢董仲舒傳】驩然有恩。【王褒傳】驩然交欣。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戸袞切,音混。束草也。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蓬逋切,音蒲。箷,小竹網。【海篇】取魚之具。中国古籍全录

驵【亥集上】【馬字部】駔【唐韻】【集韻】【韻會】子朗切【正韻】子党切,□藏上聲。【說文】壯馬也。一曰馬蹲駔也。又【唐本說文】駔,奘馬也。奘譌爲壯。【玉篇】駿馬也。【左思魏都賦】冀馬塡廐而駔駿。【註】駔,壯也。 又【爾雅□言】奘駔也。【註】江東呼大爲駔,駔猶麤也。 又牙儈狡捷者曰駔。【呂氏春秋】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史記貨殖傳】駔儈會兩家交易者,如今之度市。【註】駔者其首率。 又【廣韻】徂古切【集韻】【類篇】坐五切,□音祖。【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註】駔,讀爲組,渠眉玉飾之溝瑑也。【疏】此六玉,兩頭皆有孔,又於兩孔之閒爲溝渠,於溝之兩畔稍高爲眉瑑,以組穿聮於其中也。 又【集韻】聰徂切,音粗。亦馬壯也。 又牀魚切,音鉏。人名,齊公子駔,見【左傳】。考證:〔【左思魏都賦】冀馬塡廐而駔駭。〕 謹照原文駔駭改駔駿。〔【爾雅釋獸】奘駔也。【註】秦晉呼大爲駔,駔猶麤也。〕 謹照原文釋獸改言。秦晉改江東。

骠【亥集上】【馬字部】驃【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召切,音票。【玉篇】驍勇也。 又【說文】黃馬發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又【集韻】馬行疾貌。 又驃騎,官名。【前漢武帝紀】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霍去病傳】作票騎。 又【集韻】□笑切,標去聲。馬黃色。

骡【亥集上】【馬字部】騾【廣韻】落戈切【集韻】【韻會】盧戈切,□音摞。【廣韻】騾馬也。【正韻】同驘。【呂氏春秋】趙□子臣陽城渠胥有疾,醫云:得白騾肝則生,不得則死。□子殺所愛白騾,取肝與之。【神仙別傳】李少君死,後有人見之,在河東蒲阪,乗靑騾。帝聞之,發棺,皆無所有矣。【李賀詩】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靑騾。

體【亥集上】【骨字部】體〔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駴【亥集上】【馬字部】駴【廣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駭。【玉篇】雷擊鼓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譟。 又【莊子外物篇】聖人之所以駴天下。【音義】駴,戸楷反,謂攺百姓之視聽也。 又震擊也。【張衡西京賦】爎京薪,駴雷鼓。【註】積高爲。雷鼓,八面鼓也。互見前駭字註。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上不問下。考證:〔【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喿。〕 謹照原文喿改譟。

【巳集上】【水字部】【集韻】直稔切,音朕。水流貌。

騎【亥集上】【馬字部】騎【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考證:〔【逸雅】騎,支也。〕 謹照原書逸雅改名。〔【禮曲禮】前有車騎。【註】古人不騎馬。〕 謹照原書註改疏。

騜【亥集上】【馬字部】騜【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玉篇】馬黃白。【爾雅釋畜】黃白騜。【註】黃白相閒色。詩借用皇。 【正字通】本作□十畫,俗省从白。別作。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匹賜切【集韻】匹智切,□音譬。蜀漢人呼水洲曰。 又【玉篇】【集韻】□□義切,音臂。義同。 又【集韻】博厄切,音薛。水分流。

【午集上】【玉字部】【集韻】甾尤切,音鄒。玉文。

□【未集上】【竹字部】□【篇海】陟葉切,音輒。小葉也。【正字通】竹箝。與籋通。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盧貢切,音弄。穴也。與硦同。亦作□□。互詳硦□二字註。

騧【亥集上】【馬字部】騧【唐韻】【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音瓜。【玉篇】黃馬黑喙。【爾雅釋畜】黑喙騧。【詩秦風】騧驪是驂。【註】淺黃色。宋明帝以騧旁似禍,改作□。 又季騧,人名,見【論語】。 又【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音媧。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騪【亥集上】【馬字部】騪【廣韻】【集韻】【韻會】□疎鳩切,音搜。【廣韻】蕃中大馬。 又索也。【前漢百官表】騪粟都尉。【註】如搜狩之搜。搜,索也。

【補遺】【寅集】【山字部】【字彙補】何瓜切,音華。□,山名。見□字註。

【子集下】【匚字部】【集韻】式撰切,音□。同匴。笥也。一曰□米籔,一曰竹盤。又【玉篇】似沿切,音旋。淥米也。

魃【亥集上】【鬼字部】魃【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說文】旱鬼也。《周禮》有赤魃氏,除牆屋之物也。○按《周禮秋官》作赤犮。註:赤犮,猶言捇拔也。【詩大雅】旱魃爲虐。【傳】旱神也。【禮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

【備考】【未集】【米字部】【龍龕】同精。

魍【亥集上】【鬼字部】魍【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文紡切,□音罔。與蝄同。【玉篇】魍魎,水神,如三歲小兒,赤黑色。【家語】木石之怪夔魍魎。○按《左傳》作罔兩,《國語》作蝄蜽。

驥【亥集上】【馬字部】驥〔古文〕蘎【唐韻】【集韻】□几利切,音冀。【說文】千里馬,孫陽所相者。【徐曰】孫陽卽伯樂。【張協七命】天驥秉氣靈淵受精皎月。 又縣名。天水有驥縣。 又白驥,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白鯉爲白驥。 【玉篇】引穆天子傳作①。【筆叢】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

驾【亥集上】【馬字部】駕〔古文〕□【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嫁。【說文】馬在軛中。 又馭也。【禮曲禮】君車將駕。【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又車乗也。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又別駕,官名。【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車馬曰駕。【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游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又騰駕也。【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金口木舌,鐸也。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又陵駕也。【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註】駕猶陵也。 又人名。【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又【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又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骓【亥集上】【馬字部】騅【唐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朱惟切,□音錐。【爾雅釋畜】蒼白雜毛騅。【詩魯領】有騅有駓。 又姓。【左傳】晉大夫騅。 又人名。【左傳】荀騅。【註】騅音隹,晉大夫。 又黃騅,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黃鯉爲黃騅。字原从攵作。

骥【亥集上】【馬字部】驥〔古文〕蘎【唐韻】【集韻】□几利切,音冀。【說文】千里馬,孫陽所相者。【徐曰】孫陽卽伯樂。【張協七命】天驥秉氣靈淵受精皎月。 又縣名。天水有驥縣。 又白驥,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白鯉爲白驥。 【玉篇】引穆天子傳作①。【筆叢】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

骽【亥集上】【骨字部】骽【廣韻】【集韻】□吐猥切。與腿同。【玉篇】股也。中国古籍全录

髆【亥集上】【骨字部】髆【唐韻】補各切【集韻】【韻會】伯各切,□音博。【說文】肩甲也。【前漢武帝紀】皇子髆爲昌邑王。【註】晉灼曰:髆,許愼以爲肩髆字。【集韻】或作。 又【集韻】匹各切,音粕。義同。本作。

【未集上】【米字部】【集韻】疏臻切,音莘。【類篇】粥凝也,粉滓也。同籸。

□【未集中】【网字部】□【玉篇】古文箕字。註詳竹部八畫。ARTX.CN

□【未集中】【糸字部】□【集韻】府尾切,音匪。【類篇】匪,或作□。器似竹篋。 又蜀錦名。【揚雄蜀都賦】紌繏□。

髐【亥集上】【骨字部】髐【集韻】虛交切,音哮。【玉篇】髐,箭也。 又【莊子至樂篇】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髐然有形。【釋文】髐,白骨貌。 又【集韻】馨幺切,音撓。義同。

髕【亥集上】【骨字部】髕【唐韻】毗忍切【集韻】婢忍切,□同臏。【說文】厀耑也。【白虎通】髕,去膝蓋骨也。【史記鄒陽傳】司馬喜髕脚於宋。【前漢□法志】髕罰之屬五百。

髗【亥集上】【骨字部】髗【廣韻】落胡切【集韻】龍都切,□音盧。與顱同。【唐書張九齡傳】髗足旁午。【釋音】髗,頭髗。

駨【亥集上】【馬字部】駨【玉篇】相倫切,音荀。□駨,馬走貌。 又音旬。義同。 又【集韻】翾縣切,音絢。馬靑驪謂之駨。或作駽。

駸【亥集上】【馬字部】駸【廣韻】【正韻】七林切【集韻】【韻會】千尋切,□音侵。【玉篇】駸駸,馬行疾貌。【詩小雅】載驟駸駸。【註】驟貌。 又【廣韻】楚簪切【集韻】初簪切,□音參。又【集韻】楚錦切,音慘。義□同。 本作□。【篇海】作□,非。ARTX.CN

鮤【亥集中】【魚字部】鮤【廣韻】良薛切【集韻】力蘖切,□音列。刀魚也。一名鱴。今鮆魚也。【爾雅釋魚】鮤,鱴刀。【疏】鮤名鱴刀。又【廣韻】【集韻】□力制切,音例。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正字通】古文□字之譌。〇按字彙沿五音集韻引老君□,誤。

【寅集下】【广字部】【廣韻】古文宅字。註詳宀部三畫。 又【廣韻】古文度字。【易乾坤鑿度】庖氏先文作鑿。註詳六畫。 又與謀度之度通。【集韻】度或作。中国古籍全录

鮧【亥集中】【魚字部】鮧【廣韻】以知切【集韻】延知切,□音夷。鱁鮧,鹽藏魚腸也。又魚名也。亦作鯷。【本草】鮧魚,卽鯷也。今人皆呼慈音,卽是鮎魚。【爾雅翼】鮧魚偃額,兩目上陳,口方頭大尾小,身滑無鱗,謂之鮎魚,言黏滑也。又【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與鮷同。大鮎也。

鮪【亥集中】【魚字部】鮪【唐韻】榮美切【集韻】【韻會】羽軌切,□音洧。【說文】鮥也。【爾雅釋魚】鮥鮛鮪。【註】鮪,鱣屬也。【詩衞風】鱣鮪發發。【傳】鮪,鮥也。【釋文】鮪似鱣,大者名□鮪,小者名鮛鮪。沈云:江淮閒曰鮛,伊洛曰鮪,海濵曰鮥。【周禮天官䱷人】春獻王鮪。【禮月令】薦鮪于寢廟。【陸璣疏】鮪似鱣而靑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口在頷下,大者爲王鮪,小者爲叔鮪,肉白,味不逮鱣,今東萊遼東謂之尉魚。互詳鮥字註。又【類篇】一曰水名。鞏縣西北臨河有周武山,武王伐紂,使膠革禦之鮪水上,蓋其處也。相傳山下有穴通江,穴有黃魚,春則赴龍門,故曰鮪岫。今爲河所侵,不知穴之所在。又【集韻】云九切,音有。義同。

鯊【亥集中】【魚字部】鯊【廣韻】所加切【集韻】【韻會】師加切,□音沙。與魦同。【爾雅釋魚】鯊鮀。【註】今吹沙小魚。【疏】鯊,一名鮀。陸璣云:魚狹而小,嘗張口吹沙。【通雅】鯊,吹沙小魚,黃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闊而扁,後方而狹,陸氏以爲狹小,非也。【詩小雅】魚麗于罶,鱨鯊。又海鯊。【正字通】靑目赤頰,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書故曰:海中所產,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無鱗,胎生,大者伐之盈舟。又【集韻】所嫁切,沙去聲。義同。又叶山宜切,音師。【徐幹齊都賦】罛鱣鮷,網鯉鯊,拾□珠,籍蛟蠵。中国古籍全录

鲫【亥集中】【魚字部】鯽【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與□同。魚名。【本草】形似鯉。色黑體促,腹大脊隆。【杜甫詩】鮮鯽銀絲膾。又【廣韻】子力切【集韻】節力切,□音卽。義同。又【集韻】疾則切,音賊。【說文】鰂,或从卽作鯽。詳鰂字註。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集韻】□與□同。

髣【亥集上】【髟字部】髣【廣韻】【正韻】□兩切【集韻】撫兩切,□音紡。與仿同。髣髴也。詳後髴字註。

髤【亥集上】【髟字部】髤【廣韻】許尤切【集韻】虛尤切,□音休。【周禮春官巾車】髤飾。【註】髤,赤多黑少之色。 又【史記貨殖傳】木器髤者千枚。【註】徐廣曰:髤,漆也。【前漢趙皇后傳】殿上髤漆。【註】師古曰:以漆漆物謂之髤。今關東俗,器物一再著漆者,謂之捎漆。捎卽髤聲之轉耳。【玉篇】同髹。【廣韻】同。 又【集韻】七四切,音次。義同。

髮【亥集上】【髟字部】髮〔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發。【說文】根也。【玉篇】首上毛也。【釋名】髮,拔也。拔擢而出也。【黃帝素問】腎之華在髮。【草木子】血之榮以髮。 又【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音義】髮,猶毛也。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毛,草也。地理書云:山以草木爲髮。 又姓。【前漢儒林傳】東海髮福。又禿髮,複姓。 又叶方味切,音沸。【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躡踵側肩,掎裳連襼。

【巳集中】【火字部】【集韻】極虐切,音噱。火熾。

鬯【亥集上】【鬯字部】鬯【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音悵。【說文】以秬釀□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易震卦】不喪匕鬯。【註】鬯,香酒,奉宗廟之盛也。【書洛誥】以秬鬯二卣曰明禋。【傳】黑黍曰秬,釀以鬯草。【詩大雅】秬鬯一卣。【傳】鬯,香草也。築煑合而鬱之曰鬯。【周禮春官】鬯人掌共秬鬯而飾之。【註】鬯,釀秬爲酒,芬香條暢於上下也。 又【詩鄭風】抑鬯弓忌。【註】鬯弓,弢弓。 又與暢同。【前漢郊祀志】草木鬯茂。【註】師古曰:鬯與暢同。 【集韻】或作□。

鮓【亥集中】【魚字部】鮓【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下切。與鮺同。藏魚也。【釋名】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又【集韻】助駕切,音乍。海魚名。或作蚱。【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鮡【亥集中】【魚字部】鮡【唐韻】治小切【集韻】直紹切,□音肇。【說文】魚名。【廣韻】似鮎而大。【類篇】似鮎,白色。【爾雅釋魚】魾,大鱯。小者曰鮡。又【廣韻】【集韻】□田聊切,音迢。又【集韻】餘招切,音遙。又杜皓切,音道。義□同。

鮹【亥集中】【魚字部】鮹【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梢。海魚,形如鞭鞘。【本草】鮹魚,腹似馬鞭,尾有兩岐如鞭鞘,故名爲鮹。出江湖。又【廣韻】相邀切【集韻】思邀切,□音宵。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韻會】□孔五切,音苦。竹名,同□。 又【集韻】果五切,音古。□也。中国古籍全录

鯅【亥集中】【魚字部】鯅【廣韻】式連切【集韻】尸連切,□音羶。【玉篇】魚醬。又【集韻】抽延切,音脠。又矢忍切,音矧。義□同。

□【未集中】【网字部】□【集韻】鋤簪切,音岑。【廣雅】罔也。中国古籍全录

鬻【亥集上】【鬲字部】鬻【唐韻】【集韻】□之六切,音祝。【說文】也。【註】今俗作粥。【爾雅釋言】鬻,糜也。【註】淖糜。【儀禮士喪禮】鬻餘飯。【註】以飯尸餘米爲鬻也。【左傳昭七年】饘於是,鬻於是。【註】饘鬻,餬屬也。 又【集韻】【正韻】□余六切,音育。【左傳昭三年】有鬻踊者。【註】賣也。 又【莊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也者,天食也。【音義】鬻,養也。 又姓。【前漢藝文志】鬻子名熊,爲周師,自文王以下問焉,周封爲楚祖。 又【集韻】居六切,音鞠。【詩豳風】鬻子之閔斯。【傳】鬻,稚也。【朱傳】養也。 又【集韻】忙皮切,音糜。通作□□。 又叶余律切,音矞。【揚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貨市寵,而苞苴是鬻。 又叶職律切,音。【蘇轍鍾山詩】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掃盡人閒迹。客到惟燒柏子香,晨饑坐視山前鬻。

鮽【亥集中】【魚字部】鮽【玉篇】與魚切,音余。魚也。中国古籍全录

魏【亥集上】【鬼字部】魏【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音僞。【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註】象魏,闕也。 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吾回切,音嵬。義同。考證:〔【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有省山,以爲魏國之魏。〕 謹照原文今有改今人。

驹【亥集上】【馬字部】駒【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說文】馬二歲曰駒。【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爾雅釋獸】伭駒,褭驂。【註】伭駒,小馬,別名褭驂。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馬名。【周禮夏官廋人】攻駒。【註】攻駒,騬其蹄齧者。又【校人】月令【註】執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又【禮月令】仲夏,游牝別羣,則縶騰駒。【註】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羣,拘繫騰躍之駒,防踶齧。 又驪駒,歌名。【前漢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註】服虔曰:逸《詩》篇名,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 又元駒,魚名。【崔豹古今注】兗州人呼赤鯉爲元駒。又蟻別名。 又株駒,枯樹本也。【列子天瑞篇】若橜株駒。 又姓,周駒伯,漢駒幾,見【萬姓統譜】。 又【集韻】俱遇切,音句。義同。【詩小雅】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集傳駒,叶去聲。 又【集韻】駒驪,國名。 又叶居侯切,音鉤。【易林】川深難游,水爲我憂。多虛少實,命鹿爲駒。考證:〔【周禮夏官技人】春祭馬祖執駒。〕 謹照原文技人改校人。〔【禮月令】仲夏,游牝別羣,則繫騰駒。〕 謹照原文繫改縶。〔【釋文】駒,下故反。〕謹按文駒音拘,無下故反三字。惟集傳後字下叶故反,乃後字叶音非駒字叶音也。今照集傳原文改爲集傳駒,叶去聲。

鮟【亥集中】【魚字部】鮟【集韻】於旰切,音按。魚名。○按卽□字之譌。

鯈【亥集中】【魚字部】鯈【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說文】魚名。【集韻】與鮋同。【莊子秋水篇】鯈魚出游。【音義】卽白鯈魚也。【淮南子覽冥訓】不得其道者,若觀鯈魚。【註】鯈魚,小魚。【正字通】俗呼參條魚,長而小,時浮水面,性好遊,故名。又【山海經】帶山彭水西流至芘湖,其中多鯈魚,其狀如雞赤尾,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按與《莊子》《淮南子》別是一種。又地名。【左傳文十七年】將悉敝賦以待于鯈。【註】鯈,晉鄭之境。又人名。《左傳》晉公子伯鯈,後漢劉鯈。又【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音儔。義同。又【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本作鰷。詳鰷字註。

【丑集中】【土字部】【集韻】桀古作。註詳木部六畫。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同絍。

□【午集下】【立字部】□【集韻】詢趨切,音須。【類篇】立而待也。 亦作。

□【未集上】【竹字部】□【玉篇】匹賣切【集韻】普卦切,□音派。竹片也。 或作□。

□【未集上】【竹字部】□【篇海】奇逆切,音極。竹□也。

髟【亥集上】【髟字部】髟【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遙切,□音猋。【說文】長髮猋猋也。【潘岳秋興賦】斑鬢髟以承弁兮。【李善註】白黑髮雜而髟。 又【後漢馬融傳】羽毛紛其髟鼬。【註】髟鼬,羽旄飛揚貌。 又【廣韻】甫烋切【集韻】【韻會】必幽切【正韻】補尤切,□音彪。又【集韻】匹妙切,音剽。義□同。 又【唐韻】所銜切【集韻】師銜切,□音杉。屋翼也。

髦【亥集上】【髟字部】髦【唐韻】莫袍切【集韻】【韻會】謨袍切,□音毛。【說文】髮也。【釋名】髦,冒也。覆冒頭頸也。【詩鄘風】髧彼兩髦。【傳】髦者,髮至眉,子事父母之飾。【儀禮旣夕】主人說髦。【註】兒生三月,翦髮爲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長大猶爲飾存之,謂之髦。所以順父母幼小之心。【左傳昭九年】豈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小爾雅】弁髦,太古冠冠而敝者也。 又【詩小雅】烝我髦士。【傳】髦,俊也。【爾雅釋言】髦,選也。【疏】毛中之長毫曰髦,士之俊選者也。 又馬鬣。【儀禮旣夕】馬不齊髦。【註】齊翦也。【禮曲禮】乗髦馬。【疏】不鬄落鬃鬣。 又【正字通】牛長髦者爲髦牛。【史記西南夷傳】取其筰馬,□僮,髦牛。 又丘名。【釋名】前高曰髦丘,如馬舉頭垂髦也。 又【揚子方言】螳蜋謂之髦。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詩小雅】如蠻如髦。【箋】髦,西夷別名。武王伐紂,八國從焉。【疏】牧誓曰: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彼髳此髦,音義同也。【釋文】髦,舊音毛。尋毛鄭之意,當與尚書同,音莫侯反。 【集韻】本作□。或作髳。

髶【亥集上】【髟字部】髶【廣韻】如容切【集韻】而容切,□音茸。【說文】亂髮也。【張衡東京賦】髶髦被繡。【註】髶髦,髦頭茸騎也。【類篇】或作□。 又【廣韻】而至切【集韻】【韻會】仍吏切,□音二。去髮飾。

髾【亥集上】【髟字部】髾【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音梢。髮尾。【史記司馬相如傳】蜚纖垂髾。【又】曳彗星以爲髾。【註】髾,燕尾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卽旌旗所垂之羽毛也。 又【集韻】所敎切,音稍。義同。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毛髮長。

鬋【亥集上】【髟字部】鬋【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仙切,□音煎。【說文】女鬢垂貌。【楚辭招魂】盛鬋不同制。【註】鬋,鬢也。 又【廣韻】卽淺切【集韻】子淺切,□音翦。【禮曲禮】不蚤鬋。【註】鬋,鬋鬢也。【疏】剔治須髮也。【釋文】鬋,子淺反。 又【正韻】作甸切,音薦。義同。

鬖【亥集上】【髟字部】鬖【廣韻】蘇甘切【集韻】【韻會】【正韻】蘇含切,□音三。鬖,毛垂也。【玉篇】亂髮也。 又【集韻】疏簪切,音森。又初簪切,音嵾。又師咸切,音攕。又所斬切,音摻。又蘇暫切,三去聲。義□同。 【篇海】亦作□。

魄【亥集上】【鬼字部】魄〔古文〕霸【唐韻】【正韻】普伯切【集韻】【韻會】匹陌切,□音拍。【說文】隂神也。【玉篇】人之精爽也。【禮祭義】魄也者,鬼之盛也。【註】耳目之聰明爲魄。【疏】魄,體也。若無耳目,形體不得聰明。【關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白虎通】魄者,迫然著人,主於性也。 又【晉語】其魄兆乎民矣。【註】魄,形也。 又【爾雅釋詁】魄,閒也。【疏】閒謂閒隙也。 又【爾雅釋木】魄,榽橀。【註】魄,大木,細葉,似檀。【疏】魄,一名榽橀。 又【後漢西南夷傳】哀牢夷出虎魄。【註】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時如桃膠,凝堅乃成。 又【書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傳】月二日近死魄。【疏】魄者,形也。謂月之輪廓無光之處名魄也。【釋文】魄,漢書律歷志作霸。詳雨部霸字註。 又【集韻】白各切,音泊。聲也。【史記周本紀】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爲烏,其色赤,其聲魄云。【註】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 又與粕同。【莊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義】司馬云:爛食曰魄。一云糟爛爲魄。又作粕。 又【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托。落魄,貧無家業。【史記酈生傳】家貧落魄。【漢書註】應劭曰:志行衰惡之貌。師古曰:失業無倚也。○按《史記》《漢書》俱音薄。 又與薄同。【史記司馬相如傳】旁魄四塞。【荀子性惡篇】雜能旁魄而無用。【註】旁魄,廣博也。

马【亥集上】【馬字部】馬〔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又【趣馬】掌贊正良馬。又【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又【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又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又【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又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又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又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又【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又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又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又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又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又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又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又【風俗通】有白馬氏。 又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又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又【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又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又【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 【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考證:〔【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又【趣馬】掌贊正良馬。又【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又【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凡太祭祀,朝覲,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謹照原文次序改為: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又【趣馬】掌贊正良馬。又【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又【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姓苑】本伯益之後,超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謹照原文超奢改趙奢。原版已改。

【寅集上】【子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說文】乳也。从子□聲。【徐鍇曰】楚人謂乳曰,故名子文曰放菟。通作穀。 又瞀也,謂怐瞀無知識也。 又【玉篇】奴豆切【集韻】乃后切,□音耨。義同。

鮸【亥集中】【魚字部】鮸【唐韻】亡辨切【集韻】美辨切,□音免。【說文】魚名。出薉邪國。又【正字通】石首魚,一名鮸,生東南海中,形如白魚,扁身弱骨細鱗,頭中白石二,腹內白鰾可作膠。嶺表錄謂之石頭魚,浙志謂之江魚,乾者名鯗魚。又【集韻】武遠切,音挽。義同。

□【備考】【未集】【网字部】□【奚韻】彌演切,□池,縣名,在河南府。◎按卽黽字之譌。

【巳集中】【片字部】【篇海】章移切,音支。蓋舍也。

【丑集下】【大字部】【廣韻】【集韻】□尼輒切,音聶。【說文】所以驚人也。一曰俗以盜不止爲。或曰怙終也。又曰:犯罪不止也。 又【玉篇】古文幸字。註詳干部五畫。

鯁【亥集中】【魚字部】鯁【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梗去聲。【說文】本作□,魚骨。【廣韻】刺在喉。【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註】骨鯁,喩正直也。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又與梗同。【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註】與梗同。又【集韻】居孟切,音賡。義同。

【丑集上】【口字部】【唐韻】馨伊切【集韻】【韻會】馨夷切【正韻】虛宜切,□音咦。【說文】唸,呻也。【玉篇】亦作屎。【詩大雅】民之方殿屎。【釋文】殿屎,說文作唸。 又【集韻】升脂切【正韻】申之切,□音詩。又【廣韻】【集韻】虛器切【韻會】香義切,□音齂。義□同。【集韻】或作□□□□。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蘇禾切,音梭。女字。

鯍【備考】【亥集】【魚字部】鯍【篇海類編】同。◎按卽□字之譌。

鬅【亥集上】【髟字部】鬅【廣韻】步崩切【集韻】蒲登切,□音朋。鬅鬙,被髮。

鬈【亥集上】【髟字部】鬈【廣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權。【說文】髮好也。【詩齊風】其人美且鬈。【禮雜記】燕則鬈首。【疏】謂分髮爲鬌紒也。 又【類篇】一曰髮曲也。 又【廣韻】丘圓切【集韻】驅圓切,□音棬。義同。

鬠【亥集上】【髟字部】鬠【廣韻】【集韻】□古活切,音括。【玉篇】同髺。【儀禮士喪禮】鬠筓用桑。【疏】以髺爲鬠,取以髮會聚之意。【又】鬠用組。【註】古文鬠皆爲括。 又【廣韻】【集韻】□古外切,音儈。又【集韻】戸括切,音活。又黃外切,音會。義□同。ARTX.CN

鬦【亥集上】【鬥字部】鬦【篇海】俗鬭字。

魅【亥集上】【鬼字部】魅〔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明祕切,音媚。【說文】鬽,或作魅。【左傳文十八年】投諸四裔,以禦螭魅。【註】螭魅,山林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89
·下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99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