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康熙字典 86
康熙字典 86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572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3日 >> 进入社区

康熙字典

咀謴 客酢�

麑【亥集下】【鹿字部】麑【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同猊。【說文】狻麑,獸也。【爾雅釋獸】狻麑,如虦猫,食虎豹。【註】卽獅子也。出西域。漢順帝時,疏勒王獻幇牛及獅子。【穆天子傳】狻猊日走五百里。 又鹿子也。【禮玉藻】麑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素衣麑裘。【疏】麑裘,鹿子皮以爲裘也。 又人名。鉏麑,晉力士。見【左傳宣三年】。 又【集韻】綿批切,音迷。義同。考證:〔【穆天子傳】狻猊日行五百里。〕 謹照原文日行改日走。〔【左傳宣三年】〕 謹照原文三年改二年。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集韻】□烏侯切,音歐。【玉篇】深目貌。 又【廣韻】恪侯切【集韻】墟侯切,□音摳。又【集韻】於絞切,音拗。又於敎切,拗去聲。義□同。 【集韻】與窅同。亦作眗瞘眑□。

麗【亥集下】【鹿字部】麗〔古文〕□□麗□【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又【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又【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又【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又【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又【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又【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又【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註】麗,猶繫也。 又【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又【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又【正韻】光明也。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又【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又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又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又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又【正韻】小舟也。 又姓,見【姓苑】。又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又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又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又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麗古字通。 又【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又【類篇】山宜切,音釃。也。 又【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 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考證:〔【楚辭招魂】被文纖麗而不奇些。〕 謹照原文纖字上增服字。〔【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陣。〕 謹照原文陣改陳。

黜【亥集下】【黑字部】黜【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音怵。【說文】貶下也。【玉篇】退也,貶也,下也,去也,放絕也,減也。【六書故】□斥汙闇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通作絀。【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或作詘。別作。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商居切,音舒。竹名。

□【備考】【未集】【竹字部】□【搜眞玉鏡】七姓切,請去聲。

黮【亥集下】【黑字部】黮【唐韻】【集韻】□他感切,音襑。【說文】桑葚之黑也。【廣韻】黭黮,黑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玉篇】黮黚,不明淨也。【莊子齊物論】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劉向九歎】望舊邦之黯黮兮。 又【廣韻】黭黮,雲黑也。【何晏景福殿賦】緜蠻黮。【束皙華黍詩】黮黮重雲。 又【揚子方言】黮,私也。 又【集韻】陟甚切,音眈。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集韻】黮闇,不明貌。 又【集韻】直稔切,音朕。污也。又時染切,音剡。黑甚也。 又與葚同。【詩魯頌】食我桑黮,懷我好音。【註】黮,桑實也。【字林】作葚。

鼔【亥集下】【鼓字部】鼔【唐韻】公戸切,音古。【說文】从攴从壴,壴亦聲。【廣雅】鼓鳴也。【廣韻】擊鼓也。【左傳莊十年】長勺之戰,公將鼔之。又凡有所擊搏曰鼔。【易離卦】不鼔缶而歌。【詩小雅】鼔瑟吹笙,吹笙鼔簧。【又】鼔鍾于宮。 又鐘所擊處,亦謂之鼔。【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于上謂之鼔,鼔上謂之鉦。 又【正韻】撫也,歙也。 又振動也。【易繫辭】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又】鼔之舞之以盡神。 又扇也,扇火動橐謂之鼔。【前漢終軍傳】膠東魯國鼔鑄鹽鐵。【註】如淳曰:扇熾火謂之鼔。○按《說文》鼔舞之鼔从攴,攴音朴。鐘鼓之鼓从支,微有不同。今槩用支,不復用攴矣。考證:〔【易繫辭】鼓天下之物者存乎辭。〕 謹照原文鼓天下之物改鼓天下之動。

鼤【亥集下】【鼠字部】鼤【廣韻】【集韻】□無分切,音文。【玉篇】斑尾鼠。【爾雅釋獸】鼤鼠,鼨鼠。【註】未詳。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文運切,□音問。【廣韻】鼠文。

鼱【亥集下】【鼠字部】鼱【廣韻】子盈切【集韻】咨盈切,□音精。【廣韻】鼱鼩,小鼠。【李巡爾雅註】鼱鼩,一名奚鼠。【前漢東方朔傳】譬猶鼱鼩之襲狗。

【午集中】【矢字部】【廣韻】呼吠切【集韻】許濊切,□音喙。見□字註。 又【集韻】牛吠切,音杌。義同。

齀【亥集下】【鼻字部】齀【張協七命】齀林蹶石,扣跋幽叢。【李善註】五忽反。以鼻搖動也。○按音義與鼿同,疑卽鼿字之誤。《篇海》又入馬韻,作五寡切,尤誤。

齃【亥集下】【鼻字部】齃【廣韻】烏割切【集韻】許葛切,□音。同頞。【說文】頞,鼻莖也。【廣韻】鼻齃。【史記蔡澤傳】唐舉相蔡澤蹙齃。【註】鼻蹙眉也。

齛【亥集下】【齒字部】齛【集韻】始制切,音世。齝也。 又以制切,音曳。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說文】羊粻也。【玉篇】羊噍草也。【爾雅釋獸】羊曰齛。 【集韻】亦作齥。

麘【亥集下】【鹿字部】麘【集韻】虛良切,音香。麝麘,獸名。【本草】麝香,形似麞,常食柏葉,五月得香。本作香。俗加鹿。【字彙】麝麘,獸臍。

麤【亥集下】【鹿字部】麤【唐韻】【正韻】倉胡切【集韻】【韻會】聰徂切,□音粗。【說文】行超遠也。 又【字統】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慮人獸之害也,故从三鹿。 又【玉篇】不精也。【周禮天官內宰】比其小大,與其麤良,而賞罰之。【疏】布帛之等,縷小者則細良,縷大者則麤惡。 又【玉篇】大也。【禮月令】其器高以麤。【註】麤猶大也。 又【玉篇】疏也。【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麤,猶疏也,微也。 又略也。【史記陸賈傳】麤述存亡之徵。 又【顏師古急就篇註】麤者,麻枲雜履之名也。南楚江淮之閒通謂之麤。【釋名】麤,措也。亦所以安措足也。 又麤糲。【左傳哀十三年】梁則無矣,麤則有之。【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按《六書正譌》俗作麄觕,通用粗。《韻會小補》載《集韻》麤,或作□。不知□卽《說文》塵,與麤義別,合爲一,非。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力輟切,音劣。惡木也。

麨【亥集下】【麥字部】麨【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音弨。【玉篇】糗也。【本草註】麨,卽糗,以麥蒸磨成屑。【急就篇師古註】今通以熬米麥謂之麨。【齊民要術】有作柰麨法,有作林禽麨法。【佛國記】貝多樹下有五百賈客授麨蜜處。

黇【亥集下】【黃字部】黇【唐韻】【集韻】□他兼切,音添。【說文】白黃色也。【玉篇】黃色。 又【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字彙補】與敦同。

□【午集下】【穴字部】□【篇海】星醒腥三音,大惺悟也。

黦【亥集下】【黑字部】黦【唐韻】紆物切【集韻】紆勿切,□音鬱。【說文】本作□。黑有文也。【廣韻】黃黑色也。【廣雅】黑也。 又【廣韻】【集韻】□於月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歇切,音謁。【廣韻】色壞也。【集韻】色變也。【周處風土記】梅雨霑衣服皆敗黦。【韋莊詞】淚霑紅袖黦。

【午集中】【疒字部】【集韻】胡光切,音皇。病也。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余章切,音陽。與眻同。眉閒曰眻。一曰美目也。通作揚。中国古籍全录

【辰集中】【木字部】【玉篇】古文本字。註見一畫。

鼠【亥集下】【鼠字部】鼠【唐韻】書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說文】穴蟲之總名也。【廣韻】鼠,小獸,善爲盜。【春秋運斗樞】玉樞星散而爲鼠。【易繫辭】艮爲鼠。 又十二生肖之首。 又水鼠。【雲僊雜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 又冰鼠。東方朔云:生北荒積冰下,皮毛柔,可爲席。 又火鼠。【神異經】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績之,號火浣布。 又隂鼠。【郭璞山海經序】隂鼠生於炎山。 又耳鼠。【山海經】丹熏山有獸,狀如鼠,以其尾飛。 又香鼠。【字彙】河南禹州密縣雪霽山香鼠,長寸餘,齒鬚畢具香,類麝,踰大路則死。 又辟毒鼠。【西域舊圖】大秦有辟毒鼠。 又天鼠。【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聾。 又兀兒鼠。【甘肅地志】涼州地有兀兒鼠者,似鼠,有鳥名木周兒者,似雀,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按此卽《尙書》同穴之鳥鼠也。 又鳥名。鼠。【山海經】栒狀之山有鳥,狀如雞而鼠毛,名曰鼠。 又昌鼠,鯧鯸魚別名。 又鼠婦,蟲名。【爾雅釋蟲】蟠,鼠負。【註】瓮器底蟲。【疏】負作□。陶註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負之。【詩豳風】伊威在室。【毛傳】委黍也。郭璞曰:鼠□之別名。□,亦作婦。 又馬直肉下曰輸鼠。【齊民要術】相馬法輸鼠欲方。 又木名。【爾雅釋木】楰鼠梓。【郭註】楸屬。又【本草】有鼠李。 又草名。【爾雅釋草】葝,鼠尾。【註】可以染皁。【又】□鼠莞。【註】纖細似龍鬚,可爲席。 又【正字通】山名。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又土色。【釋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 又憂也。【詩小雅】鼠思泣血。亦書作癙。【小雅】癙憂以痒。 又持兩端曰首鼠。【史記灌夫傳】武安君召韓御史曰:何爲首鼠兩端。【註】首鼠,言一前一卻也。 上象齒,下象腹爪尾。俗省作。楰字原刻臾作。考證:〔【釋名】大赤曰鼠肝,似鼠肝石也。〕 謹照原文大赤改土赤。石也改色也。

鼸【亥集下】【鼠字部】鼸【唐韻】【集韻】□丘檢切,欠上聲。【說文】也。 又【廣韻】胡忝切【集韻】【韻會】下忝切,□音。【玉篇】田鼠也。【爾雅釋獸】鼸鼠。【註】以頰裹藏食。 又【釋名】頷,或曰鼸車,鼸鼠之食積於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考證:〔【爾雅釋獸】鼸鼠。【註】以頰裏藏食。〕 謹照原文頰裏改頰裹。

齂【亥集下】【鼻字部】齂【唐韻】【集韻】□許介切,音譮。【說文】臥息也。【爾雅釋詁】齂,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莫八切,音。又【集韻】詡鬼切,音虫。又【集韻】【類篇】□訏貴切,音諱。義□同。

齎【亥集下】【齊字部】齎【廣韻】祖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持也,付也,裝也,遺也,送也,持遺人也,行道所用也。【儀禮聘禮】又齎皮馬。【註】齎,猶付也。【莊子列禦□】吾以萬物爲齎送。俗作齎,非。 又歎聲。【易萃卦】齎咨涕洟。【釋文】王肅云:將啼反。徐讀將池反。 又【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義同。 又與資同。【周禮天官外府】共其財用之幣齎。又【掌皮】歲終,則會其財齎。【註】予人以物曰齎。今時詔書,或曰齎計吏。【疏】漢時考使謂之計吏,有詔賜與之則曰齎。考證:〔【周禮天官外府】齎賜與之財用。〕 謹照原文共其財用之幣齎爲句,齎字不屬下讀。謹改爲共其財用之幣齎

鹺【亥集下】【鹵字部】鹺【唐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說文】鹹也。河內謂之齤,沛人言若虘。【禮曲禮】鹽曰鹹鹺。【註】大鹹若鹺,鹽味之厚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齤。義同。 【集韻】亦書作齤。別作醝,非。

鹾【亥集下】【鹵字部】鹺【唐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說文】鹹也。河內謂之齤,沛人言若虘。【禮曲禮】鹽曰鹹鹺。【註】大鹹若鹺,鹽味之厚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齤。義同。 【集韻】亦書作齤。別作醝,非。

麡【亥集下】【鹿字部】麡【廣韻】徂奚切【集韻】前西切,□音齊。【廣韻】麡狼似鹿,而角向前,入林則挂其角,常在淺草中,逐入林則搏之。出【異物志】。 又【廣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音齎。又【廣韻】士皆切【集韻】牀皆切,□音儕。義□同。

【午集中】【皿字部】【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盛器滿貌。【玉篇】豐,滿也。【集韻】與饛同。或作□。【楊愼奇字韻】亦作□。ARTX.CN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伯各切,音博。【博雅】曝也。【類篇】或作□。

麣【亥集下】【鹿字部】麣【篇海】五咸切,音巖。山羊也。

【午集下】【禾字部】【集韻】莊持切,音菑。耕也。 又【玉篇】禾死也。

□【未集中】【糸字部】□【玉篇】五侯切。隅也。

黌【亥集下】【黃字部】黌【廣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橫。【廣韻】學也。【後漢儒林傳】順帝感翟酺之言,更修黌宇,凡所造搆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蔡襄士伸知己賦】遠陶聖世,少齒鄕黌。○按史傳通作橫。互見木部橫字註。 又地名。【水經注】淶水北逕小黌東,又東逕大黌南,蓋霍原隱敎授之處也。徐廣云:雖千古世懸,猶表二黌之稱。

黍【亥集下】【黍字部】黍【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 又角黍。【續齊諧記】角黍,菰叶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 又地名。【左傳哀七年】宋人築五邑,一曰黍丘。【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又【史記秦本紀】秦取韓負黍。 又弓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 又黃鳥,一名搏黍。 又蟲名。【爾雅釋蟲】委黍。【註】婦別名。 又蓬名。【爾雅釋草】薦黍蓬。 【六書精薀】黍下從氽,象細粒散垂之形。考證:〔【左傳哀八年】晉人築五邑。〕 謹照原文八年改七年。晉人改宋人。

默【亥集下】【黑字部】默【唐韻】亡北切【集韻】【韻會】【正韻】密北切,□音墨。【說文】犬暫逐人也。 又【廣韻】黑也。 又靜也,幽也,不語也。【易繫辭】君子之道,或默或語。【書說命】恭默思道。 又姓。【姓譜】明有默思道。 又或作嘿。【前漢成帝紀】臨朝淵嘿。 又或作墨。【前漢竇嬰傳】墨墨不得志。 又或作□。【前漢東方朔傳】吳王□然。 又叶莫卜切,音木。【楚辭九章】眴兮杳杳,孔靜幽默。鬱結紆軫兮,離慜而長鞠。 通作繆脉脈。

黝【亥集下】【黑字部】黝【唐韻】【集韻】【正韻】於糾切【韻會】幺糾切,□音怮。【說文】微靑黑色。【玉篇】黑也,微靑色也。【爾雅釋器】黑謂之黝。又【釋宮】地謂之黝。【註】黑飾地也。【周禮夏官牧人】隂祀用黝牲。【註】讀若幽,黑也。隂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 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互黝糾而搏負。【註】黝糾,特出貌。 又【廣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音伊。【前漢地理志】丹陽郡黝縣。【註】本作黟,其音同。 又【廣韻】【集韻】□於九切,音懮。【廣雅】黝堊塗也。禮,天子諸侯之楹黝堊。 又【集韻】云九切,音有。義同。 又一笑切,音要。一曰用黑塗地。考證:〔隂祀祭地北郊乃社稷也。〕 謹照周禮原註乃字改及字。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徒對切,音隊。茂也。【宋玉高唐賦】兮若松榯。【註】,茂貌。

【補遺】【丑集】【女字部】【篇海類編】龍眷切,音戀。從也。

【丑集下】【女字部】【廣韻】【集韻】□如延切,音然。【說文】姓也。蒼梧有氏。 又【廣韻】式善切【集韻】失善切,□音。女姿態貌。亦姓。 又【廣韻】奴電切【集韻】乃見切,□音睍。又【集韻】忍善切,音蹨。義□同。

【寅集上】【宀字部】【唐韻】苦岡切【集韻】丘岡切,□音康。【說文】屋□也,謂屋閑。【玉篇】虛也,空也。【司馬相如長門賦】委參差以□。 又【廣韻】【集韻】【類篇】□口朗切,音慷。義同。 本作。【集韻】或从穴作。

【午集下】【石字部】【篇海】盧谷切,音鹿。石也。 【正字通】碌磟□通。ARTX.CN

【寅集上】【尸字部】【廣韻】初戢切【集韻】側入切,□音□。【說文】从後相也。【集韻】□,前後相躡也。一曰小步。 又【廣韻】【集韻】【類篇】□側洽切,音眨。薄楔。〇按《爾雅》棖謂之楔。喪大記,小臣楔齒用角柶。註:楔音屑,狀如□,所以拄口受含者。諸家註云:薄屑。訓辭未詳,附記於此。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戸乖切【等韻】胡媧切,□音懷。山谷不平貌。【左思吳都賦】縹碧素玉,隱賑崴。【註】崴,排積貌。 【集韻】或作□。

【寅集中】【巾字部】【廣韻】【集韻】□經天切,音堅。【廣韻】縣名。【前漢地理志】東萊郡有縣。 又【說文】東萊,布名。【類篇】出縣。 又【唐韻】胡田切【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

【辰集下】【欠字部】【玉篇】余耳切,音以。欬也。

□【備考】【未集】【米字部】□【龍龕】音鄰。

□【未集中】【羊字部】□【五音篇海】同□。

【巳集下】【犬字部】【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錔。【玉篇】犬食。【廣韻】亦作□。【集韻】本作狧。詳狧字註。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呼玩切,音喚。【玉篇】古國名。【山海經】璽國,在崑崙墟。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古勞切,音高。今之餹曰。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古銜切【集韻】居銜切,□監平聲。牒切也。又【唐韻】胡黤切【集韻】戸黤切,□音檻。利也。又【唐韻】【集韻】□盧瞰切,音濫。【廣雅】利刀也。又【唐韻】格懺切【集韻】居懺切,□音監。利刀也。又【玉篇】細切也。又【集韻】盧甘切,濫平聲。聚切也。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符遇切,音附。白石。本作坿。【司馬相如子虚賦】雌黃白坿。蘇林曰:白坿,白石英也。考證:〔【司馬相如上林賦】雌黃白坿。〕 謹照原文上林賦改子虚賦。

【子集下】【冫字部】【唐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說文】風寒也。互詳五畫冹字註。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恪八切【集韻】丘八切,□音劼。【說文】巧,或作□。又與契通。【六書正譌】音器,約也。从刀丰聲。象刀刻畫竹木以記事者。別作契栔,後人所加。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初紀切【集韻】測紀切,□音欼。【博雅】割也。【說文】傷也。【集韻】或作剟□。又【唐韻】初栗切【集韻】測乙切,□音。義同。又【集韻】或作□。備考:【字彙補】穿則切,音冊。割物也。〇按卽字之譌。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私列切,音薛。斷也。又【集韻】逆乙切,音屹。義同。

【子集下】【刀字部】【集韻】測乙切,音□。本作。【博雅】割也。或作□□。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集韻】□古送切,音貢。格木也。【說文】同。小杯名。 又【類篇】都感切,音黕。篋類。 又【類篇】郡羽切,音窶。盨,負戴器。

【寅集中】【工字部】【玉篇】古文展字。【六書正譌】四工有布義,會意。隷作,中从,俗作展。

【子集下】【力字部】【唐韻】【集韻】□盧對切,音類。【玉篇】推也。一曰懷也。又【集韻】倫追切,音罍。推也,勉也。或作□。中国古籍全录

【子集下】【匚字部】【唐韻】【玉篇】【集韻】□古文簋字。註詳竹部十一畫。亦作〈匚飤〉。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魚斤切,音銀。大篪也。同。考證:〔大箎也。〕 謹照原文箎改篪。

【子集下】【匚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切,音感。【揚子方言】箱類。【廣韻】又覆頭也。【增韻】器蓋。【集韻】或作篢。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送切,音貢。【說文】小杯也。从匚,贛聲。【集韻】或作。中国古籍全录

【子集下】【厂字部】【唐韻】巨金切【集韻】渠金切,□音琴。【說文】石地也。【集韻】或作。又【集韻】其淹切,音箝。義同。又巨禁切,音□。義同。

【子集下】【厂字部】【唐韻】魚爲切【集韻】虞爲切,□音危。【說文】厜也。【爾雅釋山】崒者,厜。【疏】崒者,謂山巓之末,其峯巉巖厜然者也。又【集韻】或作嶬。又【集韻】魚羈切【韻會】【正韻】疑羈切,□音宜。又【集韻】語韋切,音巍。義□同。

【寅集上】【寸字部】【廣韻】五嘅切【集韻】午代切。□與礙同。【說文】止也。本作礙。或作硋。南史引浮屠書作,註:與礙同。

【子集下】【又字部】【唐韻】呵各切【集韻】黑各切,□音嗃。【說文】溝也。【廣韻】同壑。

【酉集中】【貝字部】【唐韻】古代切,音漑。【說文】深堅意也。从□从貝。貝,堅寶也。 又【集韻】何邁切,音邂。義同。○按《五音集韻》作,《字彙》因之,今攺正。字左从卢下貝作。又□。

【備考】【辰集】【日字部】【海篇】音去。ARTX.CN

【丑集上】【口字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以轉切,音抁。【說文】山閒陷泥地。从口从水,敗貌。讀若沇州之沇。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徐鍇曰】口象山門。八半水,象土上有少水也。【韻會】兗本作,通作沇,今文作兗。【毛晃曰】兗字,中从。俗从公作兖,非。考證:〔【徐鉉曰】〕 謹照說文徐鉉改徐鍇。

【丑集上】【口字部】【唐韻】補各切【集韻】伯各切,□音博。【說文】噍貌。【廣韻】,噍貌。【集韻】本作□,噍,堅也。或作□。 又【集韻】匹各切,音粕。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韻會】【正韻】□虎委切,音□。敗也。同毀。【列子天瑞篇】事有破,而後有舞仁義者。又【黃帝篇】形若飛鳥揚於地,□骨無。

【午集中】【目字部】【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爾雅釋畜】馬二目白,。【註】似魚目也。陸佃云:今之環眼馬,馬最下者。通作魚。【詩魯頌】有驔有魚。 【字書】作□。【類篇】或作□。

黰【亥集下】【黑字部】黰【廣韻】章忍切【集韻】【正韻】止忍切,□音軫。【玉篇】美髮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鑑。【註】美髮爲黰。 又一作鬒。【詩鄘風】鬒髮如雲。 又【廣韻】黑貌。 又【廣韻】烏閑切【集韻】於閑切,□音殷。【廣韻】染色黑也。

黱【亥集下】【黑字部】黱【唐韻】徒耐切【集韻】待戴切,□音代。【說文】畫眉也。今省作黛。【玉篇】深靑也。【杜甫古栢行】黱色參天二千尺。 又【集韻】直稔切,音朕。黑色。

【辰集中】【木字部】檦譌字。

【巳集上】【水字部】【水經注】溱水。又西南水入焉。音未詳。

【寅集下】【彳字部】【唐韻】直里切,音峙。待也,儲也,具也。 又有所望而往。ARTX.CN

鼄【亥集下】【黽字部】鼄【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音株。【說文】鼅鼄也。【爾雅釋蟲】鼄,鼄蝥。【郭註】今江東呼蝃蝥,在地中布網者土鼄,絡幕草上者草鼄。【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鼄蝥。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鼄,或謂之蠾蝓。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之蝳蜍。【三國志管輅傳】輅射覆,卦成曰:第三物□觫長足,吐絲成羅,尋網求食,利在昏夜,此鼄也。 俗作蛛。

鼋【亥集下】【黽字部】黿【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大□也。【三蒼解詁】似□而大。【爾雅翼】黿,□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以龞爲雌,黿鳴則□應。【淮南子說山訓】燒黿致□,此以其類求之。【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又天黿,次名。【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註】星,辰星也。天黿,次名。一曰□枵。○按云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義同。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ARTX.CN

鼓【亥集下】【鼓字部】鼓〔古文〕□【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又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集韻】俗作皷,非是。考證:〔樂器,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 謹按玉篇無此文,語見韻會引樂書。謹改樂器爲樂書。

鼴【亥集下】【鼠字部】鼴【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音偃。【玉篇】大鼠也。【廣韻】似鼠形,大如牛,好偃河而飮水。 又【正韻】鼠名。一曰鼢。【正字通】鼴,似鼠而小,無尾,黑色長鼻,一名鼢。以其常偃伏名鼴,以其隂穿地中而行名隱鼠,以其起地若耕名犂鼠,鼴則通稱也。 又【集韻】於蹇切,音嫣。義同。 亦作偃。【莊子逍遙遊】作偃。

齞【亥集下】【齒字部】齞【唐韻】硏繭切【廣韻】硏峴切,□音碾。【說文】張口齒見。【宋玉登徒子賦】齞脣歷齒。【註】脣不掩齒也。 又【集韻】【韻會】□語蹇切,音巘。又【集韻】倪甸切,音硯。義□同。

鹹【亥集下】【鹵字部】鹹【廣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咸。【說文】鹹,銜也。北方味也。【廣韻】不淡。【韻會】鹽味。【爾雅釋言】鹹,苦也。【疏】□殊極必苦,故以鹹爲苦也。【書洪範】潤下作鹹。【周禮天官醫師】以鹹養脈。 又地名。【春秋僖十三年】會于鹹。【註】衞地,東郡濮陽縣東南有鹹城。 又【韻會】古斬切,音減。【本草】李時珍曰:鹹音咸者,潤下之味,音減者,鹽生之名。後人作鹼作鹻,是矣。

麐【亥集下】【鹿字部】麐【唐韻】力珍切【集韻】離珍切,□同麟。【說文】牝麒也。【爾雅釋獸】麐,麕身,牛尾,一角。【陸璣疏】麐,麕身牛尾馬足,黃色,圓蹄一角,端有肉。音中鍾呂,行中規矩,道必擇地,詳而後處,不履生蟲,不踐生草,羣居不侶,行不入陷阱,不罹羅網,文章斌斌,王者至仁則出。 又【廣韻】【集韻】□良刃切,音吝。義同。 【六書正譌】从鹿,吝聲。俗用麟。大牝鹿也。今通用麟。

【午集下】【示字部】【集韻】同禋。註詳九畫。 又【玉篇】成就也。

□【午集下】【立字部】□【廣韻】同儀。

【午集中】【目字部】【集韻】伊鳥切,音杳。眇,遠視也。【木華海賦】朱□綠烟,眇蟬蜎。【註】皆烟豔飛騰之貌。 【類篇】或作。

黃【亥集下】【黃字部】黃〔古文〕□【唐韻】乎光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又【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又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又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又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又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又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又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又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又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又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又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又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又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又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又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又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又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又【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又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又【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考證:〔【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河陽〕 謹照原文河陽改池陽。〔【禮曲禮】君子敬黃髮。〕 謹照原文敬黃髮改式黃髮。〔【淮南子覽冥訓】靑龍迎駕〕 謹照原文迎駕改進駕。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卽忍切【集韻】子忍切,□津上聲。【埤蒼】盂也。 又【揚子方言】子殄切,煎上聲。又【集韻】資辛切,音津。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正韻】呼覽切【集韻】【韻會】虎覽切,□音喊。【唐韻】土地之堅者。【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疆用蕡。【註】疆,彊堅者。 又【左傳襄二十五年】數疆潦。【賈逵云】疆,墝确之地。 又【集韻】【韻會】□戸黤切,音檻。義同。 又【集韻】胡懺切,音。大櫃也。

黳【亥集下】【黑字部】黳【唐韻】烏雞切【集韻】【韻會】煙奚切,□音翳。【說文】小黑子。【廣雅】黑也。

黺【亥集下】【黹字部】黺【唐韻】方吻切【集韻】府吻切,□音粉。【說文】袞衣山龍華蟲黺畫粉也。【玉篇】黺,綵也。一作粉米。【書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傳】粉若粟氷,米若聚米。【釋文】粉米,說文作黺□。ARTX.CN

鼉【亥集下】【黽字部】鼉【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說文】水蟲。【陸璣云】鼉似蜥蜴,長丈餘,其甲如鎧,皮堅厚,可冒鼓。【詩大雅】鼉鼓逢逢。一說鼓聲逢逢,象鼉鳴。【續博物志】鼉長一丈,其聲似鼓。【埤雅】鼉鳴應更,吳越謂之鼉更。又鼉欲雨則鳴,里俗以鼉識雨。【禮月令】季夏,天子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 亦作鱓。【呂氏春秋】帝顓頊令鱓先爲樂倡,鱓乃偃浸,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卽鼉也。又【史記晉世家】曲沃桓叔子鱓。【索隱】鱓音陀。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又時戰切,音繕。義□同。 又叶徒沿切,音田。【馬融廣成頌】左挈夔龍,右提蛟鼉。春獻王鮪,夏薦□黿。考證:〔以其尾鼓其腹,其音鱓。〕 謹照呂氏春秋原文鱓改英。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七接切,音妾。□,日欲沒。 又卽涉切,音接。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鼒【亥集下】【鼎字部】鼒【唐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兹。【說文】鼎之圜掩上者。【爾雅釋器】圜掩上謂之鼒。【郭註】鼎斂上而小口。【玉篇】小鼎也。 又【廣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裁。又【集韻】【類篇】□將來切,音哉。又【集韻】作代切,音再。義□同。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胡茅切,音肴。石名。 又【篇海】石不平也。

鼻【亥集下】【鼻字部】鼻〔古文〕自【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音紕。【說文】鼻,引气自畀也。【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管子水地篇】□發爲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爲初,或謂之祖。祖,居也。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爲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註】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註】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註】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卽豨薟。 又【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从自从畀。俗从白,非。考證:〔【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陽。〕 謹照原文汾陽改汾隅。

鼿【亥集下】【鼻字部】鼿【廣韻】【集韻】□五忽切,音兀。【玉篇】仰鼻。 又【集韻】獸以鼻搖物。 又【廣韻】呼恢切【集韻】呼回切,□音灰。【廣韻】豕掘土也。或作□。

齇【亥集下】【鼻字部】齇【集韻】莊加切,音樝。【玉篇】鼻上皰。

□【未集中】【缶字部】□【集韻】許慎切【正韻】許刃切,□音釁。器裂也。中国古籍全录

麦【亥集下】【麥字部】麦【正字通】俗麥字。(麥)【唐韻】【集韻】莫獲切【韻會】【正韻】莫白切,□音脈。【說文】麥,芒穀,秋種厚薶麥金也。金王而生,火王而死。【禮月令】孟夏麥秋至。【蔡邕曰】百穀各以初生爲春,熟爲秋。麥以初夏熟,故四月於麥爲秋。又【前漢武帝紀】勸民種宿麥。【註】師古曰:歲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 又一種蕎麥,一名烏麥。南北皆種之,亦名荍麥。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註】卽燕麥也。 又【爾雅釋草】大菊蘧麥。【註】大菊,一名麥句薑,卽瞿麥。 又姓。【隋書】有麥鐵杖。 又【集韻】訖力切,音極。【詩鄘風】爰采麥矣,沫之北矣。又【豳風】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又叶莫故切,音暮。【晉太和末童謠】白門種小麥,叶上路。○按麥从來不从夾,从夊不从夕。來象其實,夊象其根。俗作麥,非。又楊愼謂麥有昧音。引范文正公安撫江淮,進民閒所食烏昧草,謂卽今燕麥也。淮南謂麥爲昧,故史從音爲文,殊不知燕麥卽野稷也。升庵失考,乃引范文正所進烏昧草當之,蓋鳥昧草實蕨也。附辨於此。麥作夾下夂。中国古籍全录

麯【亥集下】【麥字部】麯【玉篇】丘竹切,音麴。同□。【劉伶酒德頌】枕麯籍糟。 又姓。晉人麯崇俗,著郊祀志十卷。

麽【亥集下】【麻字部】麼〔古文〕尛【唐韻】亡果切【集韻】【韻會】毋果切【正韻】忙果切,□音□。【玉篇】幺麽,細小。【廣雅】微也。 又一作。【班彪王命論】幺不及數子。【註】細小曰。 又【集韻】【韻會】□眉波切,音摩。又【集韻】忙皮切,音糜。義□同。 【正字通】下从幺。俗作么,誤。麽。

黅【亥集下】【黃字部】黅【廣韻】【集韻】□居吟切,音金。【玉篇】黃色也。【黃帝素問】天有五氣,黅天之氣經於心尾。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財甘切,音慙女名。 又七豔切,音塹。嬮,美貌。

【寅集上】【小字部】【廣韻】渠遴切【集韻】巨靳切,□音覲。少也。與僅同。【玉篇】對也。

黴【亥集下】【黑字部】黴【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音眉。【說文】物中久雨靑黑。【玉篇】面垢也。又黴敗也。 又【廣雅】黑也。 又【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註】面黑也。【淮南子修務訓】神農憔悴,堯瘦□,舜黴黑,禹胼胝。【韓愈詩】念齒慰黴黧。 又【廣韻】【集韻】□莫佩切,音妹。【廣韻】點筆。 又【集韻】莫貝切,音昧。義同。

鼑【亥集下】【鼎字部】鼑【集韻】鼎,古作鼑。註詳部首。 又【正字通】籀文貞字。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去金切【集韻】祛音切,□音欽。同嶔。山高險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又碒。詳碒字註。 又【玉篇】石名。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同妦。

鼙【亥集下】【鼓字部】鼙【唐韻】部迷切【集韻】駢迷切,□音崥。【說文】騎鼓也。【釋名】鼙,禆也。禆助鼓節也。【周禮夏官大司馬】旅帥執鼙。【又】中冬敎大閱,中軍以鼙令鼓。【呂氏春秋】帝嚳令人作鼓鼙之樂。 又【晉書樂志】有鼙舞。【曹植鼙舞詩序】漢靈帝西園鼓吹有李堅,能鼙舞。 又與琵通。【搜神記】琵琶作鼙婆。

鼛【亥集下】【鼓字部】鼛【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說文】大鼓也。【廣韻】役事,車鼓長丈二尺。【周禮地官鼓人】以鼛鼓鼓役事。【詩大雅】鼛鼓弗勝。 又本作臯。【周禮冬官考工記】爲臯鼓,長尋有四尺。 又叶居尤切,音鳩。【詩小雅】鼓鐘伐鼛,淮有三洲。又□。

鼨【亥集下】【鼠字部】鼨【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爾雅釋獸】鼨鼠。【註】未詳。【說文】豹文鼠也。 又【集韻】徒冬切,音彤。義同。○按《爾雅》本文,鼨鼠,豹文鼮鼠。郭璞鼨註未詳,鼮註鼠文彩如豹者。許愼鼨註豹文鼠。豹文二字,或上屬,或下屬,未知孰是。

【午集下】【石字部】【廣韻】【集韻】□千木切,音簇。碌,石地不平貌。 又【集韻】仕角切,音濯。義同。 又【正字通】一說與鏃通。【李賀黃家洞詩】雀步蹙沙聲促促,四尺角弓靑石。註:漢書:挹婁國,弓長四尺,砮以靑石爲鏃,因箭鏃用石,故俗作。

□【未集上】【竹字部】□【集韻】力求切,音留。竹名。同□。

□【未集上】【米字部】□【廣韻】【集韻】□力求切,音流。義詳粰。 【韻學集成】亦作〈米留〉。粰□,饊也。

鼰【亥集下】【鼠字部】鼰【字彙補】南見切,音睍。【爾雅釋獸】鼰鼠。【註】今江東山中有鼰鼠,狀如鼠而大,蒼色,在樹木上。

鼳【亥集下】【鼠字部】鼳【廣韻】【正韻】古闃切【集韻】【韻會】扃闃切,□音郹。【廣韻】鼠名。【爾雅釋獸】鼳,鼠身,長須而賊,秦人謂之小驢。【註】似鼠而馬蹄,一歲千斤,爲物殘賊。

齊【亥集下】【齊字部】齊〔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註】齊,整也。 又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註】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莊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註】齊,肅也。 又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註】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疏】齊,中也。中州爲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註】斯,離也。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註】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謂速也。【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又乾齊,縣名。屬酒泉郡。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莊曰齊。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集韻】齊齊,恭慤貌。【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一曰似雲母。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和也。【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註】齊,謂裳下緝也。 又莊皆切。與齋同。【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與齏同。【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禮玉藻】趨中采齊。【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詳齋字註。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同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儀禮旣夕】馬下齊髦。【註】齊,剪也。考證:〔【易繫辭】齊大小者存乎卦。〕 謹照原文齊大小者改齊小大者。〔【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猶速也。〕 謹照原註猶速也改謂速也。〔【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其齊也。〕 謹照原文以致其齊也改以致齊者也。

齍【亥集下】【齊字部】齍【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黍稷器,所以祀者。【周禮春官大宗伯】奉玉齍。 又與粢同。【周禮春官世婦】共齍盛。 又【集韻】牋西切,音齎。又才詣切,音嚌。義□同。

鹶【亥集下】【鹵字部】鹶【集韻】居陵切,音兢。【爾雅釋言】滷鹶,鹹苦也。○按今《爾雅》作矜。註:可矜憐者,亦辛苦。 又【廣雅】鹶,哀也。

麋【亥集下】【鹿字部】麋【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旻悲切【正韻】忙皮切,□音眉。【說文】鹿屬。冬至解其角。【釋名】澤獸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沈牛□麋。【註】麋,似水牛。【爾雅釋獸】麋牡麔,牝麎,其子,其跡纏,絕有力狄。【疏】此釋麋之種類也。【周禮天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註】狼膏聚,麋膏散,聚則温,散則涼。 又犫麋,醜人也。【左思魏都賦】犫麋之與子都。 又水草之交曰麋。【詩小雅】居河之麋。【左傳僖二十八年】楚子玉自爲瓊弁玉纓未之服也。先戰,夢河神謂巳曰:畀余,余賜汝孟諸之麋。【註】麋,湄也。 又姓。蜀將東海麋竺。見【蜀志】。 又與眉同。【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面無鬚麋。 又與蘪通。【楚辭九歌】秋蘭兮麋蕪。【註】麋蕪,芎藭名。考證:〔【荀子非相篇】伊尹之狀,無鬚麋。〕 謹照原文無字上增面字。

麛【亥集下】【鹿字部】麛【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批切【正韻】緜兮切,□音迷。【說文】鹿子也。 又獸初生皆曰麛。【禮曲禮】春田,士不取麛卵。【註】生乳之時,重傷其類。 又同麑。【禮玉藻】麛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作麑。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迷浮切,音矛。器名。

黵【亥集下】【黑字部】黵【唐韻】當敢切【集韻】覩敢切,□音膽。【說文】大污也。【玉篇】黑□也。【廣韻】大污垢黑。 又【梁律】凡盜黵面爲劫字,至天監中,除黵面之□。 又【集韻】吐敢切,音菼。黑也。 又止染切,音□。義同。

【備考】【丑集】【土字部】【篇海類編】才性切,音淨。坑。〇按卽阱字之譌。

【辰集中】【木字部】【字彙補】林直切,音力。木名。江南、山東名野棗酸者曰子。

黷【亥集下】【黑字部】黷【唐韻】【集韻】徒谷切【韻會】【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握持垢也。【玉篇】數也,垢也,蒙也。【正韻】濁也,慁也。【書說命】黷于祭祀,時謂弗欽。【前漢枚臯傳】媟黷貴幸。【師古曰】黷。污濁也。 又【賈逵國語註】黷,媟也。【廣雅】狎也。 又【玉篇】黑也。【正字通】黝貌。【左思吳都賦】林木爲之潤黷。

黻【亥集下】【黹字部】黻【唐韻】【韻會】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黑與靑相次文。【爾雅釋言】黼黻,彰也。【郭註】黼文如斧,黻文如兩己相背。 又【左傳桓二年】袞冕黻珽。【杜註】黻,韋韠,以蔽膝也。 又【釋名】黻冕,黻,紩也。畫黻紩文綵於衣也。此皆隨衣而名之也。所垂前後珠轉減耳。○按黻之狀如①。①,古弗字。《增韻》云:兩已相背形。《周禮司服》註疏,黻取臣民背惡向善,亦取合離之義,去就之理。①字两弓相背。考證:〔此皆隨衣而名文也。〕 謹照名原文名文也改名之也。

□【備考】【未集】【羊字部】□【搜眞玉鏡】汝鍼切。又尼令切。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徒敢切【集韻】杜覽切,□音淡。竹名。 又去聲。【韻會】徒濫切,音憺。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麚【亥集下】【鹿字部】麚【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嘉。【說文】牡鹿,以夏至解角。【爾雅釋獸】鹿,牡麚。【又】麔麚,短脰。【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髟。考證:〔【馬融長笛賦】寒熊振頷,特麚昏髟。〕 謹照原文昏改□。

麝【亥集下】【鹿字部】麝【唐韻】【集韻】【正韻】□神夜切,音射。【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一名射父。【爾雅釋獸】麝父麕足。【字林】小鹿有香,其足似麞,故云麕足。【字彙】獸如小麋,身有虎豹之文,臍有香,爲人所迫,卽自投高巖,舉爪剔出其香,就縶且死,猶拱四足保其臍。故象退齒,犀退角,麝退香,皆輒掩覆,知其珍也。 又【廣韻】【集韻】□食亦切,音射。義同。

黚【亥集下】【黑字部】黚【唐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說文】淺黃黑也。【廣雅】黑也。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符縣有黚水,南至鄨。 又縣名。古黚陽縣在武陵。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渠今切,□音琴。又【集韻】紀炎切,音〈兀兼〉。又古暗切,音紺。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鷱【亥集中】【鳥字部】鷱【廣韻】古勞切【集韻】居勞切,□音高。【廣韻】□鷱,鳥名。又鷱鴡。【爾雅釋鳥陸璣疏】鳩,小鳩,幽州人或謂之鷱鴡。又【集韻】古老切,音杲。義同。【集韻】本作鷎。一作□。

鸈【亥集中】【鳥字部】鸈【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廣韻】鸈鳥知人吉凶。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渠尤切,音仇。【玉篇】荆楚亭名。【類篇】在新市。 又【類篇】□或省作,亦从□。烏侯切,音漚。地名,在竟陵郡。一曰荆也。ARTX.CN

黶【亥集下】【黑字部】黶【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正韻】於檢切,□音檿。【說文】中黑也。【廣雅】黑也。【廣韻】面有黑子。【前漢高帝紀】帝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註】師古曰:今中國通呼爲黶子。 又【集韻】【正韻】乙減切【韻會】幺減切,□音黯。【正韻】黑痕。 又人名。晉有欒黶。

□【未集中】【羊字部】□【集韻】□,亦作□。詳□字註。

黸【亥集下】【黑字部】黸【廣韻】落乎切【集韻】【韻會】【正韻】龍都切,□音盧。【說文】齊謂黑爲黸。【廣韻】黑甚。【揚子法言】彤弓黸矢。

鼆【亥集下】【黽字部】鼆【唐韻】亡耿切【集韻】【正韻】母耿切,□音黽。句鼆,魯邑。【左傳文十五年】一人門於句鼆。 又【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音盲。【說文】鼆,冥也。从冥,黽聲,讀若黽蛙之黽。

鼇【亥集下】【黽字部】鼇【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說文】海中大鱉也。【玉篇】傳曰:有神靈之鼇,背負蓬萊之山,在海中。【史記三皇本紀】女媧氏斷鼇足,以立四極。 俗作鰲,非是。

鼏【亥集下】【鼎字部】鼏【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玉篇】覆樽巾也。【禮禮器】犧尊疏布鼏。 又【玉篇】鼎蓋也。【儀禮士冠禮】特豚,載合升,離肺,實于鼎,設扃鼏。【註】鼏,鼎覆也。 又【廣雅】鼏,慢閹也。考證:〔説文以木橫貫鼎耳而舉之,从鼎門聲。周禮廟門容大鼎七箇。〕謹照原文从鼎門聲門改冂。大鼎之鼎改鼏。

鼚【亥集下】【鼓字部】鼚【廣韻】褚羊切【集韻】抽良切,□音瞠。【玉篇】鼓聲。帝乃載歌,鼚乎鼓之,軒乎舞之。ARTX.CN

鼝【亥集下】【鼓字部】鼝【集韻】同鼘。【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旣畢。

鼣【亥集下】【鼠字部】鼣【廣韻】符廢切,音吠。【爾雅釋獸】鼣鼠。【註】山海經說獸云:形如鼣鼠。【廣韻】鼠名,聲如犬吠也。

鼧【亥集下】【鼠字部】鼧【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玉篇】鼠也。 又【廣韻】託何切【集韻】湯何切,□音佗。義同。

鼮【亥集下】【鼠字部】鼮【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玉篇】鼠名。【爾雅釋獸】豹文鼮鼠。【註】鼠文彩如豹者。又【正字通】後漢竇攸家傳,光武得豹文鼠,羣臣莫知,攸對曰:鼮鼠也。見爾雅。驗之果然。摯虞三輔決錄,載攸此事。郭璞註及藝文類聚皆誤云武帝時得此鼠,孝廉郞終軍知之。野客叢書謂前漢諸書不聞終軍有此語,自當以摯說爲是。 又【集韻】徒徑切,音定。義同。

鼽【亥集下】【鼻字部】鼽【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病寒鼻窒也。【釋名】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廣雅】鼽,病也。【禮月令】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中国古籍全录

齆【亥集下】【鼻字部】齆【廣韻】【集韻】□烏貢切,音甕。【埤蒼】鼻病也。【字彙】鼻塞曰齆。 又【埤雅】語云:蛇聾虎齆。

鹻【亥集下】【鹵字部】鹻【廣韻】【集韻】【正韻】□古斬切,音減。鹹也,鹵也。【六書故】鹵之凝著者,幷州末鹽刮鹽煎煉,味最下者。

【午集上】【疋字部】【字彙】所葅切,音疎。淸疏也。

□【未集中】【糸字部】□【字彙補】終字。見漢孔宙□。

【午集下】【穴字部】【集韻】將由切,音啾。□,穴中鼠聲。 又子悉切,音喞。義同。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類篇】□思計切,音細。陽,山名。 又【集韻】【類篇】息晉切,音信。□也。經絲具。

黹【亥集下】【黹字部】黹【唐韻】陟几切【廣韻】豬幾切【集韻】【韻會】展幾切,□音。【說文】箴縷所紩衣。【爾雅釋言】黹,紩也。【郭註】今人呼縫紩衣爲黹。【疏】鄭註司服云:黼黻絺繡。爲黹謂刺繡也。【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註】或作黹。 【說文】从,丵省。【徐鉉曰】丵,衆多也。言箴縷之工不一也。

黿【亥集下】【黽字部】黿【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大□也。【三蒼解詁】似□而大。【爾雅翼】黿,□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以龞爲雌,黿鳴則□應。【淮南子說山訓】燒黿致□,此以其類求之。【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又天黿,次名。【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註】星,辰星也。天黿,次名。一曰□枵。○按云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音岏。義同。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鼅【亥集下】【黽字部】鼅【廣韻】陟離切【集韻】珍離切,□音知。【玉篇】鼅鼄也。 又【集韻】知義切,音智。義同。 本作。俗作蜘。【龍龕】同鼅。鼅字黽从冖作。

鼈【亥集下】【黽字部】鼈【唐韻】幷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必列切,□音鷩。【說文】甲蟲。【玉篇】龜屬。一名神守。一名河伯从事。【埤雅】鼈以眼聽,穹脊連脅,水居陸生。【爾雅翼】鼈卵生,形圓脊穹,四周有。帬易說卦:離爲鼈,爲蟹,爲龜,以其骨在外,肉在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外骨爲龜屬,內骨爲鼈屬,以鼈有肉緣,比龜爲內骨耳。【淮南子說林訓】鼈無耳,而目不可瞥,精於明也。陸佃曰:鶴影生,鼈思生,鼈伏於淵而卵剖於陵,此以思化也。【又】鼈伏隨日,謂隨日光所轉,朝首東鄕,夕首西鄕。 又【爾雅釋魚】鼈三足爲能。【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鼈。 又納鼈。【本草註】鼈無足而頭尾不縮者,名曰納鼈。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旬始出於北斗旁,狀如雄雞,其怒靑黑,象伏鼈。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鼈縣。 又官名。【周禮天官□人】掌取互物。 又姓。【蜀王本紀】鼈令尸亡隨江郫,與望帝相見,望帝以爲相,而禪國,號曰開明。 又木鼈子,番木鼈,□草名。 又石鼈。【本草註】石鼈生海邊。 又土鼈,畜象處,象屎所生,斬斷復自合,能續骨。 又蕨別名。亦作虌。【爾雅釋草】蕨虌。【郭註】初生無菜,可食,江西謂之虌。【詩召南】言采其蕨。【毛傳】蕨,鼈也。其初生時似鼈脚,故名。 又叶毘祭切,音備。【左思蜀都賦】白黿命鼈,□獺上祭。 俗作蟞鱉。考證:〔【史記天官書】甸始出於北斗旁。〕 謹照原文甸始改旬始。中国古籍全录

鼷【亥集下】【鼠字部】鼷【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小鼠也。【玉篇】螫毒,食人及鳥獸,皆不痛。今之甘口鼠也。【爾雅釋獸】鼷鼠。【註】有螫毒者。【博物志】鼷鼠之最小者,或謂之耳鼠。【春秋成七年】春,鼷鼠食郊牛角,攺卜牛,鼷鼠又食其角。【本草註】李巡曰:卽鼱鼩,或謂之甘鼠。陳藏器曰:鼷鼠極細,卒不可見,食人及牛馬等皮膚,成瘡至死不覺。

齐【亥集下】【齊字部】齊〔古文〕亝【唐韻】徂兮切【集韻】【韻會】【正韻】前西切,□音臍。【說文】禾麥吐穗上平也。【註】徐鍇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 又【玉篇】整也。【正韻】無偏頗也。【荀子富國篇】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平政以齊民。【註】齊,整也。 又等也。【前漢食貨志】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雞走狗馬,弋獵博戲,亂齊民。【註】如淳曰:齊,等也。無有貴賤,謂之齊民。 又【正韻】莊也,肅也。【左傳文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註】齊,肅也。 又正也。【詩小雅】人之齊聖。【註】中正通知之人也。【朱傳】齊,肅也。 又【爾雅釋言】殷齊,中也。【註】釋地曰:岠齊州以南。【疏】齊,中也。中州爲齊州。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黃帝篇】華胥氏之國,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註】斯,離也。齊,中也。 又【廣韻】好也。 又辨也。【易繫辭】小大者存乎卦。【註】齊,猶言辨也。 又速也。【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謂速也。【史記五帝紀】幼而徇齊。【註】徇疾,齊速,言聖人幼而疾速。 又國名。武王封太公之地,今山東靑州濟南濰縣安樂等處是也。又乾齊,縣名。屬酒泉郡。見【後漢郡國志】。 又姓。【風俗通氏姓篇序】四氏,於國齊魯宋衞,是也。 又放齊,堯臣名。 又【諡法】執心克莊曰齊。資輔就共曰齊。 又與臍通。【左傳莊六年】後君噬齊。 又【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集韻】齊齊,恭慤貌。【禮玉藻】廟中齊齊。 又【廣韻】在詣切【集韻】【正韻】才詣切,□音劑。【禮內則】凡食齊,視春時。【周禮天官醬人註】食有和齊,藥之類也。又酒以度量節作者謂之齊。【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酒,亦作齌。 又火齊,珠名。一曰似雲母。重疊而開,色黃赤如金。 又【集韻】子計切,音霽。和也。【周禮天官食醫】八珍之齊。 又【正韻】津私切,音貲。【論語】攝齊升堂。孔安國曰:衣下曰齊。【禮曲禮】兩手摳衣去齊尺。【註】齊,謂裳下緝也。 又莊皆切。與齋同。【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 又牋西切,音齏。與齏同。【周禮天官醢人五齊註】齊,當爲齏。五齊,昌本□析蜃豚拍深蒲也。【疏】齏葅菜肉之通稱。 又與躋同。【禮樂記】地氣上齊。 又【廣韻】疾私切,與薺通。【禮玉藻】趨中采齊。【鄭註】齊,當爲楚薺之薺。【釋文】齊,依註作薺,疾私反。 又【正韻】才資切,音疵。引玉藻采齊當讀疵音。 又【正韻】齋字,古單作齊。詳齋字註。 又【集韻】子淺切,音翦。同剪。【說文】斷也。剪取其齊,故謂齊爲剪。【儀禮旣夕】馬下齊髦。【註】齊,剪也。考證:〔【易繫辭】齊大小者存乎卦。〕 謹照原文齊大小者改齊小大者。〔【爾雅釋言】疾齊,壯也。【註】猶速也。〕 謹照原註猶速也改謂速也。〔【禮祭統】齊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其齊也。〕 謹照原文以致其齊也改以致齊者也。

齜【亥集下】【齒字部】齜【唐韻】仕皆切【集韻】鋤佳切,□音柴。【說文】齒相齘也。一曰開口見齒貌。 又【玉篇】□齜。【廣韻】齒不正也。 又【廣韻】側宜切【集韻】阻宜切,□音葘。義同。 又【集韻】莊宜切,音近欺。齲病。 又【集韻】【類篇】□莊皆切,音齋。齒不齊。 又【集韻】鋤加切,音查。義同。 又仕懈切,音。 或書作□。

鹿【亥集下】【鹿字部】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獸也。【玉篇】麞屬。【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縣名。【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書武成】散鹿臺之財。【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爾雅釋草】蔨,鹿□,其實莥。【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草名。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周語】作旱鹿。 又姓。【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又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註】獨鹿,與屬鏤同。

麀【亥集下】【鹿字部】麀〔古文〕□【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說文】牝鹿也。从牝省。【詩小雅】麀鹿麌麌。

麄【亥集下】【鹿字部】麄【六書正譌】俗麤字。

麅【亥集下】【鹿字部】麅【集韻】蒲交切,音庖。麠屬。【字彙】與麃同。鹿屬。

【備考】【丑集】【土字部】【五音篇海】藏經佛字。

□【未集上】【竹字部】□【篇海類編】與冊同。詳冊字註。□字米中横畫長,與□同字。考證:【字彙補】楚革切,音冊。□□也。【字學指南】與□同。

麏【亥集下】【鹿字部】麏【廣韻】居筠切,音頵。鹿屬。

【午集下】【石字部】【集韻】都昆切,音敦。石可踞者。

【午集下】【示字部】【廣韻】陟衞切【集韻】株衞切,□音綴。重祭也。 又【廣韻】陟劣切,音輟。酹謂之。或从酉。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同送。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唐韻】余呂切【集韻】演女切,□音與。【說文】趨步□也。从心與聲。 又【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音余。【廣韻】恭敬。【集韻】行步安舒。蓋由恭敬而得安舒也。俗作舉,非。【韓愈詩】□江南子。俗本譌作舉舉。〇按集韻上聲作,或作□,亦書作懙。又平聲作懙,或作□,亦書作,三字□通,無二義。

【卯集中】【戈字部】【集韻】【韻會】□余章切,音陽。戈也。【韻會小補】戉也。今作揚。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昌者切【集韻】齒者切,□車上聲。擊也。 又【集韻】止野切,音者。義同。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方苟切,卜上聲。【說文】衣上擊也。 又【集韻】彼口切。義同。或作拊。〇按海篇直音音保,與上切韻未合。

【午集下】【石字部】【玉篇】子林切【集韻】咨林切,□音祲。石也。 又【集韻】才淫切,音岑。石門。 又【正字通】玉門西南有一國,山中歲產石數千枚,名霹靂,春雷起減,至秋盡。【□藏器本草拾遺】作碪。

【卯集中】【手字部】【集韻】【類篇】□渠言切,健平聲。【說文】相援也。 又【通雅】《說文》有字,因掀字重其聲,卽也。漢書矯虔吏,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105
·下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95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