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康熙字典 111
康熙字典 111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07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12日 >> 进入社区

康熙字典

直立切,音邑。【字林】勇壯貌。 又耕人行貌。【莊子天地篇】俋俋乎耕而不顧。

偋【子集中】【人字部】偋【集韻】同□。

【子集中】【人字部】【類篇】與俁同。 又【集韻】五矩切。傷貌。【揚子太玄經】□兌人遇雨。

伻【子集中】【人字部】伻【廣韻】普耕切【集韻】【韻會】悲萌切【正韻】補耕切,□音抨。【爾雅釋詁】使也。又從也。【書洛誥】伻來以圖及獻卜。又【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註】使周有此諸夏,用商所受之命也。

仿【子集中】【人字部】仿【集韻】符方切,同彷。仿偟猶徘徊。亦作方皇。【史記荆軻傳】仿偟不能去。 又【集韻】【韻會】撫兩切【正韻】妃兩切,□方上聲。仿佛,見不審貌。【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別作彷彿,髣髴,方弗,放弗,佛,放□,怳歘,音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中】【羽字部】□【集韻】,或作□。

湙【巳集上】【水字部】湙【正字通】俗字。

佷【子集中】【人字部】佷【集韻】胡登切,音恆。【後漢蔡邕傳】董卓自佷用。 又佷山,縣名。屬湖廣武陵郡,出藥草。

亖【子集上】【二字部】亖【說文】籀文四字。【集韻】關東謂四數爲亖。ARTX.CN

伫【子集中】【人字部】佇【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宁。【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ARTX.CN

伽【子集中】【人字部】伽【廣韻】【集韻】【韻會】求迦切【正韻】具牙切,□音茄。伽藍,神名。 又【梵書】那伽,龍也。竭伽,犀也。僧伽藍,衆園也。譯云園,取生植義,今浮屠所居是也。凡稱釋氏曰僧伽。 又【舊唐書柳公綽傳】精釋典瑜伽,智度大論,皆再鈔。【法苑珠林】有瑜伽論。 又【南方草木狀】术,西域謂之乞力伽。 又【酉陽雜俎】那伽花,狀如三脊,無葉,花色白,心黃,六瓣,出舶上。 又【本草】覆盆子,一名畢楞伽。 又伽那,象也。見【騈雅】。 又摩伽,異獸名。【徐氏賓遠賦】獸則摩伽招賢。 又頻伽,人面鳥也。見【釋典】。又【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八年,訶陵國獻僧祇僮,頻伽鳥二枚。 又與茄同。【揚雄蜀都賦】盛冬育筍,舊菜增伽。【章樵註】伽茄古字通。

伛【子集中】【人字部】傴【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伲【子集中】【人字部】伲【集韻】伱本字。ARTX.CN

伟【子集中】【人字部】偉【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韙。【說文】奇也。【徐曰】人才傀偉。【增韻】大也。【史記□平世家】張負旣見之喪所。獨視偉平。【韓詩外傳】仁者好偉,和者好粉。 又姓。漢光祿勲偉璋。 又【正韻】于貴切,音胃。【陸機文賦】彼榛楛之勿翦,亦蒙榮於集翠。綴下里於白雪,吾亦濟夫所偉。

佉【子集中】【人字部】佉【正韻】丘於切,音區。與祛同。 又國名。【內典】薄佉羅,卽月支也。 又人名。【法苑珠林】造書凡三人,長曰梵,其書右行。次書佉盧,其書左行。少者倉頡,其書下行。 又【廣韻】丘伽切【集韻】【類篇】去伽切,□恰平聲。姓也。 又佉沙國,卽疏勒也。見【唐書異域志】 又神名。【釋書】佛說彌勒成佛經,其先轉輪聖王,名儴佉。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 又【陀羅尼經】佉佉。【註】文殊眷屬。【又】佉呬佉呬。【註】普賢眷屬。◎按佉,梵音去佐切,見就形門。今不从,只以音和門,丘伽切,釋之爲是。

佁【子集中】【人字部】佁【廣韻】羊已切【集韻】養里切,□音以。固滯貌。張楫曰:不前也。 又【集韻】夷在切。【說文】癡貌。讀若騃。 又【呂氏春秋】佁蹶之機。

侁【子集中】【人字部】侁【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通駪。馬羣行欲先也。 又衆多貌。【楚辭招魂】豺狼從目,往來侁侁些。 又姓。【呂覽】有侁氏。 又【字彙補】商世侯國也。【路史】諸侯爲亂者。或以爲莘,非。

侈【子集中】【人字部】侈〔古文〕□【唐韻】尺氏切【集韻】【韻會】敞尒切【正韻】尺里切,□音齒。奢也,泰也。【六書故】好廣也。【書周官】祿不期侈。又【詩小雅】哆兮侈兮。【註】微張貌。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疏】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亦有柞有鬱。 又作奓。【張衡西京賦】心奓體泰。 又【字彙補】以支切,音移。【儀禮少牢饋食禮】主婦被錫衣侈袂。 又【字彙補】昌者切,音拸。【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其言至巂,弗及何侈也。【註】侈,昌爾反。又昌者反。 又叶充豉切,音□。【左思魏都賦】繆默語之常倫,牽膠言而踰侈。飾華離以矜然,假倔彊而攘臂。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侈弇之所由興。【註】由鐘口侈弇,所興之聲。〕 謹照原文註改疏。中国古籍全录

佈【子集中】【人字部】佈【廣韻】【集韻】【正韻】□博故切,音布。徧也。 通作布抪。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與腯同。

□【未集中】【耒字部】□【字彙補】與耜同。

□【未集中】【耒字部】□【廣韻】力準切,淪上聲。禾束曰□。本作稐。亦作耣。又【五音集韻】牛殞切,音輑。又【集韻】巨隕切,音窘。義□同。ARTX.CN

伮【子集中】【人字部】伮【集韻】農都切,音孥。戮力也。又勁力也。

倛【子集中】【人字部】倛【集韻】丘其切,音娸。【荀子非相篇】仲尼面如蒙倛。【註】楊倞曰:方相也。其首蒙茸,故曰蒙倛。【韓愈曰】四目爲方相,兩目爲倛。與□□通。考證:〔【韓愈曰】四目方相,兩目爲倛。〕 謹照原文方字上增爲字。

佮【子集中】【人字部】佮【集韻】葛合切,音閤。合取也。 又渴合切,音□。姓也。

侪【子集中】【人字部】儕【唐韻】士皆切【集韻】【韻會】牀皆切,□音柴。等輩也。【禮樂記】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註】儕猶輩類。【左傳僖二十三年】晉鄭同儕。又【成二年】文王猶用衆,况吾儕乎。【列子湯問篇】長幼儕居。 又叶相稽切,音齊。【齊王元長雙樹歌】春王玉所府,檀林芳所棲。庵園無異轍,祗舒有同儕。 又叶仕之切,音時。【韓愈猛虎行】猛虎雖云惡,亦各有匹儕。羣行深谷閒,百獸望風低。

位【子集中】【人字部】位【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 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明位安。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謹按此論語經及朱註非易註也。易艮卦三字改爲論語二字,註上增朱字。

何【子集中】【人字部】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又姓。 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又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ARTX.CN

佯【子集中】【人字部】佯【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羊。詐也。【淮南子兵略訓】此善爲詐佯者也。 又兒紿也。【揚子方言】筕篖,自關而東,周洛楚魏之閒,謂之倚佯。 又通作陽。內不然,而外飾僞曰陽。【六書故】亦借用詳。◎按《史記》凡佯字,多作陽詳。

佶【子集中】【人字部】佶【唐韻】巨乙切【韻會】極乙切,□音吉。正也。 又壯健貌。【詩小雅】四牡旣佶,旣佶且閑。

佽【子集中】【人字部】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四切,音刺。便利也。 又佽飛,卽佽非,古劒士,漢取爲武官名。【前漢宣帝紀】募佽飛射士。【註】輕疾若飛也。 又比也。【詩小雅】決拾旣佽。【註】利也,謂相次然後射。【鄭箋】謂指相次比也。 又助也。【詩唐風】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又代也,遞也,及也。【集韻】通作次。亦作。詳前字註。

侷【子集中】【人字部】侷【廣韻】渠玉切,音局。侷促也。與局,跼□通。

俇【子集中】【人字部】俇【集韻】【韻會】求往切【正韻】具往切,□音迋。俇俇,遑遽貌。【楚辭九歎】俇俇而南征。 又【集韻】古况切,音誑。【說文】遠行也。

呣【丑集上】【口字部】呣【集韻】同□。詳後□字註。

但【子集中】【人字部】但【唐韻】徒旱切【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誕。徒也,凡也。又空也。【前漢食貨志】民欲祭祀喪紀,而無用者,錢府以所入工商之貢但賖之。 又語辭。猶言特也,□也。通作亶。詳前亶字註。 又與誕通。【淮南子說山訓】媒但者,非學謾也,但成而生不信。【註】但,詐也。 又但馬,一名誕馬,散馬也。【宋書江夏王義恭傳】平乗誕馬,不過二。【程氏演繁露】誕馬猶徒馬。今外官儀從有散馬前行,名坐馬。亦曰引馬,卽但馬也。【遼史】作馬。 又【集韻】【韻會】徒案切【正韻】杜晏切,□音憚。義同。 又姓。漢西域都尉但欽,濟隂太守但巴,宋有進士但中庸。 又音鉏。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讀鉏。 【說文】但,裼也。【正譌】偏脫衣袖也。借爲語辭。考證:〔又音燕。古不知吹人。【淮南子說林訓】使但吹竽,使氐厭竅,雖中節而不可聽。【註】但音燕。〕 謹按淮南子註但讀燕,言鉏同也。謂讀如燕人之言,鉏非讀爲燕也。上音燕之燕改鉏,下音燕改讀鉏。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余連切,音沿。短貌。ARTX.CN

佇【子集中】【人字部】佇【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丈呂切,□音宁。【爾雅釋詁】佇,久也。【說文】佇,久立也。【詩邶風】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屈原離騷】結幽蘭以延佇。

佐【子集中】【人字部】佐【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輔也,貳也。【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 又【集韻】子我切。義同。考證:〔【周禮天官】以佐王邦國。〕 謹照原文邦字上增均字。

佾【子集中】【人字部】佾〔古文〕□【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逸。舞行列也。行數,人數,縱橫皆同,故曰佾。【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古但用,加人轉註。音翕。古今異讀。考證:〔【左傳隱四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侐【子集中】【人字部】侐【唐韻】况逼切【集韻】【韻會】忽域切,□兄入聲。寂也,靜也。【詩魯頌】閟宮有侐。 又【集韻】火季切,音呬。義同。

倾【子集中】【人字部】傾【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又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又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又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又【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偡【子集中】【人字部】偡【集韻】丈減切,讀若湛。偡然,齊整貌。

俍【子集中】【人字部】俍【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莊子庚桑楚】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 又【廣韻】盧黨切,音朗。俍偒,長貌。 又【集韻】郞宕切,音浪。良工也。

併【子集中】【人字部】併【字彙】同倂。

俒【子集中】【人字部】俒【唐韻】【集韻】□胡困切,音慁。【說文】完也。【逸周書】朕實不明,以俒伯父。一說與慁通。

倄【子集中】【人字部】倄【唐韻】胡茅切【集韻】何交切,□音肴。【說文】刺也。一曰痛聲。 又【顏之推家訓】倉頡篇,倄字,訓詁云:痛而謼也。音羽罪反,今北人痛則呼之。聲類音于來反,今南人痛或呼之。此二音隨其鄕俗,□可行也。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肉字部】□【五音集韻】古本切,音袞。鵝鴨炙也。

偭【子集中】【人字部】偭【廣韻】【集韻】□彌兗切,音緬。向也。一曰偕也。 又背也。【屈原離騷】偭規矩而改錯。【揚子法言】假則偭焉。 又與面通。【說文】鄕也。引禮少儀,尊壺者偭其鼻。◎按《禮少儀》今本作面。

偰【子集中】【人字部】偰〔古文〕□【廣韻】【正韻】□先結切,音屑。【說文】高辛氏子,堯司徒,殷之先也。通借契。 又姓。元偰列篪,本回鶻人,後居溧陽,兄弟五人俱登進士。明吏部尚書偰斯。

【子集下】【刀字部】【唐韻】【集韻】□牛例切。與劓同。

佋【子集中】【人字部】佋【廣韻】【集韻】市沼切【韻會】【正韻】市召切,□音紹。介行也。通作紹。 又【正韻】時昭切,音韶。【說文】宗廟佋穆,父爲佋,南面。子爲穆,北面。今通作昭。

佂【子集中】【人字部】佂【廣韻】【集韻】□諸盈切,音征。佂伀,遽行貌。又懼也。

佚【子集中】【人字部】佚【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音佾。安逸不勞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又隱遁也。【孟子】遺佚而不怨。 又過失也。【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又通作失。【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與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 又姓。周佚之狐,鄭大夫。 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又【韻會】徒結切,音垤。【揚子方言】佚,蕩緩也。【前漢揚雄傳】爲人□易佚蕩。 又通迭,更也,遞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又與佾義同。行列也。【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說文】从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佛【子集中】【人字部】佛〔古文〕□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勿切,音咈。【說文】見不諟也。又仿佛亦作彷彿,髣髴。【揚雄甘泉賦】仿佛其若夢。【班固幽通賦】夢登山而迥眺,覿幽人之髣髴。【漢書】作仿佛。 又捩也。【禮曲禮】獻鳥者,佛其首,畜鳥則勿佛。【註】恐鳥喙害人,爲小竹籠,以捩轉其首也。 又逆也,戾也。【禮學記】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揚子法言】荒乎淫,佛乎正。與拂同。 又輝粲貌。【黃香九宮賦】銀佛律以順游。 又三佛齊,佛郞機,柔佛,皆外國名。 又佛桑,花名。 又姓。明佛正。 又佛佗。佛者,覺也。以覺悟羣生也。 又【集韻】【正韻】□蒲沒切,音浡。興起貌。【荀子非十二子篇】佛然平世之俗起焉。與浡勃通。 又【集韻】【韻會】【正韻】□同弼。【詩周頌】佛時仔肩。【毛傳】佛,大也。【鄭箋】佛,輔也。 又叶方味切,音廢。【前漢司馬遷敘傳】學微術昧,或見仿佛疑殆匪闕,違衆忤世。 【正字通】世傳漢明帝永平七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秦時沙門室利房等至,始皇以爲異,囚之。夜有金人,破戸以出。漢武帝時,霍去病過焉支山,得休屠王祭天金人以歸,帝置之甘泉宮。金人者,浮屠所祠,今佛像卽其遺法也。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中土未之信。迨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以問於朝。傅毅以佛對曰:天竺國有佛,卽神也。帝遣中郞蔡愔及秦景使天竺求之,得佛經二十四章,釋迦立像,倂與沙門攝騰,竺法蘭東還。以是考之,秦西漢知有佛久矣,非明帝始也。又古本列子周穆王篇,西域之國有化人,無西方聖人名佛之說,獨仲尼篇載孔子曰:西方之人有聖者。蓋假借孔子之語也。《字彙》沿《正韻》,改化人爲聖人,非。

俈【子集中】【人字部】俈【集韻】同嚳。【史記三代世表】帝俈。

佘【子集中】【人字部】佘【集韻】時遮切,音闍。姓也。◎按古有余無佘,余之轉韻爲禪遮切,音蛇。姓也。楊愼曰:今人姓有此,而妄寫作佘,此不通曉《說文》而自作聰明者。余字从舍省,舍與蛇近,則禪遮之切爲正音矣。五代宋初人自稱曰沙家,卽余家之近聲可證,而賖字从余亦可知也。

佌【子集中】【人字部】佌【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此。【爾雅釋訓】佌佌,小也。【註】材器細陋也。【詩小雅】佌佌彼有屋。【六書故】猶差差也。言其鱗比之意。 又想氏切,音徒。義同。 又同□。【說文】引《詩》佌佌作□□。

低【子集中】【人字部】低【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 又作氐。【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

□【補遺】【未集】【肉字部】□【川篇】許役切,音。肥貌。

□【未集中】【耳字部】□【廣韻】同瑱。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壯加切【五音集韻】側加切,□音查。【玉篇】鼻上皰也。【五音集韻】皰鼻。【玉篇】本作皻。

佑【子集中】【人字部】佑【集韻】【韻會】□云九切,音有。佐助也。 又【集韻】【正韻】□與祐同。【書湯誥】上天孚佑下民。 又叶于愧切,音位。【楚辭天問】驚女採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註】祐,一作佑。喜,叶音戲。◎按《說文》佐佑之佑本作右,音有。今加人作佑,且音宥。而右止爲左右手之右,不詳《說文》之義矣。

侘【子集中】【人字部】侘【集韻】【韻會】□丑亞切,茶去聲。侘傺,失志貌。 又誇也。【史記韓安國傳】卽欲以侘鄙縣。

侺【子集中】【人字部】侺【廣韻】【集韻】□時鴆切,音甚。□侺,頭向前。

俟【子集中】【人字部】俟【唐韻】【集韻】【韻會】□牀史切,音仕。待也。【禮玉藻】在官不俟屨,在外不俟車。 又俟俟,衆多徐行貌。【詩小雅】儦儦俟俟。【註】趨則儦儦,行則俟俟。言獸之多也。 又姓。【風俗通】有俟子。 又【集韻】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万俟,複姓。 又【後周書異域傳】高麗官第四等曰意俟奢。 又叶于紀切,音矣。【詩鄘風】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叶上齒。

坾【丑集中】【土字部】坾【廣韻】【正韻】直呂切【集韻】展禮切【韻會】丈呂切,□音宁。積塵也。中国古籍全录

倊【子集中】【人字部】倊【字彙】子弄切,音粽。困貌。◎按倊卽偬,《字彙》分爲二,非。

体【子集中】【人字部】体【廣韻】蒲本切【集韻】部本切,□盆上聲。劣也。又麤貌。與笨同。【通雅】輀車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賜酒餠餤四十橐駝,以飤体夫。【註】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 俗書四體之體,省作體,誤。(體)〔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佒【子集中】【人字部】佒【廣韻】一良切【集韻】於郞切,□音鴦。體不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央上聲。義同。◎按佒,《廣韻》編入,《唐韻》註:烏郞、一良二切,《玉篇》同,上、去二聲不收佒。《正韻養韻》收佒,平、去二聲不收佒。《字彙》有去闕平上,《正字通》有上闕平去,□非。中国古籍全录

伾【子集中】【人字部】伾【唐韻】敷悲切【集韻】【韻會】攀悲切,□音胚。【說文】有力也。【詩魯頌】以車伾伾。 又衆也。 又【集韻】貧悲切。義同。或作伓。 又大伾,山名。【書禹貢】東過洛汭,至于大伾。【蔡註】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是也。陸氏作大岯。 又晡枚切,音杯。又鋪枚切,音。又部鄙切,音否。又普鄙切,音噽。義□同。

俞【子集中】【人字部】俞俗兪字。

倒【子集中】【人字部】倒【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覩老切,□刀上聲。什也。 又絕倒,極笑也。【晉書衞玠傳】王澄有高名,每聞玠言,輒歎息絕倒。 又傾倒。【杜甫詩】志士懷感傷,心胷已傾倒。 又潦倒。【北魏書崔瞻傳】魏天保以後重吏事,謂容止蘊藉者爲潦倒。瞻終不改。 又【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註】今雹袴也。 又【集韻】【韻會】刀號切【正韻】都導切,□音到。【詩齊風】顚之倒之,自公召之。【禮喪大記】小斂之衣,祭服不倒。【註】死者所用衣,多不盡著,有倒者,惟祭服尊其領,不倒也。【韓非子難言篇】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聖莫能聽。 又叶董五切,音覩。【季尤平樂觀賦】或以馳騁,覆車顚倒。烏獲扛鼎,千鈞若羽。 又叶都故切,音妒。【焦氏易林】衣裳顚倒,爲王來呼。呼去聲。

偤【子集中】【人字部】偤【字彙】以周切,音由。侍也。出文字辨疑。◎按偤字諸韻書俱不載。ARTX.CN

傀【子集中】【人字部】傀【唐韻】公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姑回切,□音瑰。【廣韻】大貌。【荀子性惡篇】傀然獨立天地之閒,而不畏。 又怪異。【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日月食,四鎮五嶽崩,大傀異烖去樂。又【集韻】【韻會】【正韻】□古委切,音□。義同。 又【廣韻】口猥切【集韻】【正韻】苦猥切,□魁上聲。今爲木偶戲曰傀儡。【通鑑】段綸徵巧匠,楊思齊造傀儡。太宗怒曰:求巧匠以供國事,今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毋作淫巧之意。乃削綸階。 又【集韻】呼乖切,音虺。【莊子列禦□】達生之情者傀。◎按傀,《說文》《唐韻》□公回切,音瑰。《玉篇》古回切,《正韻》姑回切,皆隸灰韻見母之字也。《字彙》姑回切,音規,不知回隸灰韻,規隸支韻,此《字彙》顧母而失子誤也。至《正字通》則用枯回切,音魁,不知魁本見母,枯魁屬溪母,此子母俱失者也,不可不辨。考證:〔【廣韻】天貌。〕 謹照原文天貌改大貌。

侟【子集中】【人字部】侟【正字通】同薦。【羅泌路史】予悲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大謾,將有默而識之者。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五聲謂之侑。宮肩信而侟意,徵肩禮而侟神,龣肩仁而侟,商肩義而侟□,羽肩智而侟志。ARTX.CN

侠【子集中】【人字部】俠【唐韻】【正韻】□胡頰切,音協。任俠。相與信爲任,同是非曰俠。【前漢季布傳】任俠有名。【師古曰】俠之言挾,以權力俠輔人也。 又姓。韓相俠累。 又與挾通。【前漢叔孫通傳】殿下郞中俠陛。【揚子法言】滕懽樊酈曰俠介。□與挾同。 又【集韻】古洽切。與夾通。傍也,□也。【公羊傳哀四年註】滕薛俠轂。又【儀禮士喪禮】婦人俠牀東西。【周禮冬官考工記註】今時鐘乳俠鼓與舞。□與夾同。 俗作俠,非。

促【子集中】【人字部】促【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 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 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 又與趣同。

俁【子集中】【人字部】俁【廣韻】虞矩切【集韻】五矩切【韻會】魚矩切,□音麌。容貌大也。【詩邶風】碩人俁俁。

倕【子集中】【人字部】倕【廣韻】【集韻】【韻會】是爲切【正韻】直追切,□音垂。重也。 又【正韻】殊僞切,音瑞。黃帝時巧人名。又唐虞共工名。【書舜典】作垂。

偶【子集中】【人字部】偶【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 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 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 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同偶。別作□,非。 又姓。明洪武中,偶桓以辟薦爲崇安縣從事。 又叶五舉切,音語。【光武賜侯霸書】崇山幽都何可偶,黃鉞一下無處所。

□【備考】【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同瘦。

□【補遺】【未集】【肉字部】□【龍龕】時忍切,音腎。臥□也。中国古籍全录

僀【子集中】【人字部】僀【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俊也。

侥【子集中】【人字部】僥【集韻】【韻會】【正韻】□堅堯切,音驍。僞也。 又【唐韻】五聊切,音堯。僬僥,短人,西南夷別名。 又【集韻】吉了切,音矯。僥倖,求利不止貌。

侑【子集中】【人字部】侑【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又。佐也,相也。【周禮天官】膳夫以樂侑食。 又侍食於所尊亦曰侑食。【禮玉藻】凡侑食,不盡食。 又【爾雅釋詁】醻酢侑,報也。【郭註】此通謂相報答,不主於飮酒。又【文子守弱篇】三皇五帝有勸戒之器,命曰侑巵。別作酭。 又與姷通。耦也。 又寬也。【管子法法篇】文有三侑,武無一赦。考證:〔【周禮春官】膳夫以樂侑食。〕 謹照原文春官改天官。〔【爾雅釋訓】醻酢侑,報也。〕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嘙【丑集上】【口字部】嘙【字彙補】皮波切,音婆。呪語。

倅【子集中】【人字部】倅【集韻】【韻會】□取內切,音淬。【說文】副也。又副車曰倅。【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又】諸子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學道。【註】遊倅,倅未仕者。又【前漢趙充國傳】倅馬什之。又今郡倅稱半刺,猶半刺史之職也。 又【集韻】【正韻】□藏沒切,音卒。百人爲倅。周禮作卒。考證:〔【周禮夏官】戎僕掌王倅車之政。【又】國子存遊倅,使之修德樂道。【註】遊倅,子之仕者。〕 謹照原文國子上增諸子二字。樂道改學道。子之仕者改倅未仕者。

偊【子集中】【人字部】偊【韻會】王矩切,音羽。偊偊,獨行貌。【前漢東方朔傳】行步偊旅。【註】曲躬貌。又【列子楊朱篇】偊偊爾愼耳目之觀聽。通作踽。俗讀若舉。義同。

偅【子集中】【人字部】偅【集韻】朱用切,音踵。儱偅,不遇貌。儱偅與龍鍾,隴種,躘踵通,皆狀其潦倒。【荀子議兵篇】隴種而退。【註】遺失貌,卽龍鍾。【埤蒼】作躘踵。【指南】作儱僮。【北史李穆傳】宇文泰戰敗,敵兵追及,穆以鞭擊泰曰:籠東軍士,爾曹主安在。籠東猶隴種,言兵敗披靡也。字雖各別,音義相同。 又與憧同。【易咸卦】憧憧往來,京房本改作偅。 又同僮。【漢張公神道□】驂白鹿兮從仙僮。

埼【丑集中】【土字部】埼【廣韻】【集韻】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曲岸頭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觸穹石,激埼堆。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或作碕崎隑。

侦【子集中】【人字部】偵【廣韻】丑貞切【集韻】【韻會】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也,探伺也。【杜預左傳註】諜者曰游偵,亦謂之閒諜。【後漢淸河孝王傳】內使御者,偵伺得失。【循吏任延傳】止罷偵候戍卒。 一作□。【鶡冠子王鈇篇】□諜足以相止。【註】□偵同。

俻【子集中】【人字部】俻【字彙】同備。ARTX.CN

俳【子集中】【人字部】俳【唐韻】【正韻】步皆切【集韻】【韻會】蒲皆切,□音牌。俳優,雜戲。【史遊急就篇】倡優俳笑,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 又【集韻】蒲枚切,音裴。俳佪,亦作徘徊。【淮南子本經訓】坐俳而歌謠。

僝【子集中】【人字部】僝【廣韻】昨閉切,音孱。【玉篇】僝僽,惡罵也。 又【集韻】子兗切,棧上聲。見也。【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註】方,且也。鳩,聚也。僝,見也。言共工鳩聚,見其功也。 又【正韻】除戀切,音饌。具也。【左思魏都賦】僝拱木於山林。【註】言魏具材木,宮室經始也。

□【未集下】【肉字部】□【唐韻】古諧切【集韻】居諧切,□音皆。【說文】臞也。【廣韻】瘦也。 又【廣韻】苦蟹切【集韻】口駭切,□音楷。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遵爲切,音嗺。劑□,□也。

傴【子集中】【人字部】傴【唐韻】於武切【集韻】【韻會】委羽切,□於上聲。【說文】僂也。【左傳昭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禮喪服制】傴者不袒。【註】袒露膊傴者可憎,故不露。【淮南子齊俗訓】傴者,使之塗。【註】傴人塗地,因其俛也。 俗讀若偶,別作□,□非。

侌【子集中】【人字部】侌【玉篇】古文隂字。註詳阜部八畫。中国古籍全录

仢【子集中】【人字部】仢【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爾雅釋天】奔星爲仢約。【郭註】流星也。 又【廣韻】市若切【集韻】是若切,□音芍。義同。 又【集韻】亭歷切,音狄。【說文】約也。◎按字書仢同彴。有三義:一曰奔星,一曰橫木渡水,一曰約也,而音切各不同,《字彙》《正字通》皆失之。蓋訓流星者有二切,一雹音,一芍音。其音雹者,本《爾雅》奔星爲仢約。註:蒲握切,音雹。《正韻》弼角切,同。《玉篇》則變用通廣門法,扶約切,亦得雹音。《字彙》不知此,其用符約切,切母《切韻》與《玉篇》同。而音房入聲,則與《爾雅》《正韻》《玉篇》異。蓋《字彙》不知《玉篇》之用通廣,仍以音和門法釋之,此其所以誤也。至彳部彴,《字彙》仍音薄,想亦疑於心久而攺耳。其音芍者,本《廣韻》市若切,訓流星也。《正字通》因之,註職略切,音灼,以譏《字彙》薄縛二音之非,不知職略切之與市若切,一隸禪母,一隸照母,如天淵之別。蓋《廣韻十八藥》仢有二切,市若切音芍者,訓流星。之若切音斫者,訓橫木渡水。《玉篇》之約切,《正韻》《字彙》職略切,俱與《廣韻》切同,皆訓橫木渡水,則其與奔星之音雹芍者無涉明矣。乃《正字通》專務闢《字彙》而不知,誤認《廣韻》橫木之音爲奔星之音,此《正字通》所以誤也。又有音狄者,蓋本《說文》徒歷切,訓約也一條。《玉篇》《字彙》音切□與《說文》同。而《正字通》則攺从丁歷切,音狄。不知丁隸端母,徒隸定母,隂陽淸濁之迥異,丁歷切卽不音狄矣。此則《正字通》之誤也。至於訓奔星者,此有雹芍二音,《說文》之徒歷切訓約者,與奔星無涉。而《字彙》《正字通》之音狄者,遺約也一解,而俱謾綴於奔星之後,曰義同。是奔星之仢,亦可讀如狄,豈非《字彙》《正字通》之皆誤者乎。二書音切,譌誤甚多,姑記其尤誤者於此。

亲【酉集上】【見字部】親〔古文〕□寴□【唐韻】【正韻】七人切【集韻】【韻會】雌人切,□七平聲。【廣韻】愛也。【孝經序】親譽日著。【註】慈愛之心曰親。【荀子不苟篇】交親而不比。【註】親謂仁恩。【周語】慈惠保民,親也。 又近也。【易乾卦】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又【增韻】躬也。【詩小雅】弗躬弗親。【箋】言不躬而親之也。【禮文王世子】世子親齊□而養。【註】親,猶自也。 又【釋名】襯也。言相隱襯也。【增韻】姻也。【禮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左傳昭十四年】祿勳合親。【杜註】親,九族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隂禮敎親,則民不怨。【註】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又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管子牧民篇】上服度則六親固。又【前漢禮樂志註】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又姓。【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註】親弗,人姓名。【戰國策】作祝弗。 又通作新。【大學】在親民。【程註】親,當作新。 又【唐韻】七遴切【集韻】【韻會】七刃切【正韻】寸遴切,□七去聲。【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釋文】有平去兩音。 又【廣韻】親家也。【集韻】婚姻相謂爲親。 又叶蒼先切,音千。【楊方合歡詩】磁石引長針,陽燧下焱煙,宮商聲相和,心同自相親。 【字彙】古从□。今省作亲。【集韻】或作媇儭。○按字彙補又作□□□,非。考證:〔【詩小雅】勿躬勿親。〕 謹照原文改爲弗躬弗親。

伺【子集中】【人字部】伺【廣韻】息吏切【集韻】【韻會】【正韻】相吏切,□音四。偵□也。又察也。【前漢文三王傳】左右弄口積,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又【唐書陸贄傳】李楚琳挾兩端,有所狙伺。 又通司。【前漢灌夫傳】魏其與夫人益市牛酒,令門下□司,至日中,丞相不來。 又【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正韻】相咨切,□音斯。義同。 別作〈貝司〉。

亘【子集上】【二字部】亘【集韻】【韻會】荀緣切【正韻】息緣切,□音宣。【說文】求宣也。揚布也。 又與桓同。烏亘,外國名。◎按亘本作□,與亙字不同。亙从二从舟。舟今作亙。□从二从囘,囘卽回字,今从日作亘。又毛晃曰:紹興二年,禮部看詳姓氏,从水从亘,水名。从木从亘,木名。从木从亘者,皆定讀曰亘。若《晉書》亘彝,亘溫,《書禹貢》西傾因亘是來之類是也。

亣【子集上】【亠字部】亣【唐韻】他達切,音闥。【說文長箋】原本亣,佗蓋切,與大字徒蓋切本作一字異傍,居上爲大,處下爲亣。徐氏謬讀蓋爲盇,又改作佗達切,而歸之入聲,誤矣。

仞【子集中】【人字部】仞【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孔安國曰】八尺曰仞。【禮祭義】築宮仞有三尺。【前漢賈誼傳】鳳凰翔於千仞。 又度深曰仞。【左傳昭三十二年】仞溝洫。 又與認通。【列子天瑞篇】天地萬物不相離,仞而有之,皆惑也。【註】仞卽認。【淮南子人閒訓】非其事者,勿仞也。仞人之事者敗。 又與牣通。滿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充仞其中。 又地名。【左傳文十六年】楚子貝自仞以伐庸。【註】仞入庸道。 一作軔。【孟子】掘井九軔。 【正字通】古以周尺八尺爲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小爾雅》四尺曰仞,王肅从之。包咸鄭□謂七尺曰仞。《書》爲山九仞。《釋文》仞,七尺也。《應劭漢書註》:五尺六寸曰仞。顏師古非之曰:八尺曰仞,取人申臂之一尋也。顏說與孔安國同,顏以八尺爲仞是也。《說文》以仞爲申臂一尋,非。一尋止六尺耳。或曰古尺短,周尺八尺,以今度之一寸,又減二分,應劭之說據漢尺也。《莊子庚桑楚》步仞之丘註:七尺曰仞,亦非。中国古籍全录

仰【子集中】【人字部】仰【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音□。舉首望也。【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魚向切,音□。恃也。俟也,資也。【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註】有望於上則仰。【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伆【子集中】【人字部】伆【廣韻】【集韻】□武粉切,音吻。【揚子方言】伆邈,離也。吳越曰伆。【博雅】斷也。 又【集韻】文拂切,文入聲。義同。

仅【子集中】【人字部】仅【六書故】同付。【正譌】又,手也。从手持物以對人曰仅。 又【集韻】與帑同。(僅)【唐韻】【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覲。【說文】纔能也。 又少也,餘也。通作堇廑。亦作。【禮射義】蓋有存者。 又劣也。ARTX.CN

仄【子集中】【人字部】仄【說文】厠本字。通作側。 又平仄,字聲也。 又仄慝,月行遲也。占家曰: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仄慝則王侯其肅。 又赤仄,錢名。 又【六書本義】湢仄,水流貌。作,非。又稫仄,禾密貌。作稫稄,非。 从厂从人。厂音罕,山石之厓巖。人處厂下,有慮傾側之象。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口骨切,音窟。臋也。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丑一切,音抶。肥滑貌。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中】【耳字部】□【集韻】維傾切,音營。聲也。

□【辰集上】【日字部】□【字彙補】同昔。○按《集韻》昔,籀作□。又□。

仕【子集中】【人字部】仕【唐韻】【韻會】鉏里切【集韻】上史切,□音士。仕宦也。【禮曲禮】四十曰强而仕。【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又官名。登仕郞。見【隋書百官志】。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 又察也。【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上矣。 又通事。【詩大雅】武王豈不仕。【註】仕,事也。 又【韻補】叶牀舉切,音齟。【易林】伊伯致仕,去桀耕野。執順以傳,反和無咎。野音暑。咎音榘。

仦【備考】【子集】【人字部】仦【字彙補】乃巧切,音嫋。【說略】小兒也。◎按卽仯字之譌。

付【子集中】【人字部】付【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傳。畀也,授也。【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 又【集韻】符遇切。同祔。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註】付當爲祔。 又姓。 【說文】从寸持物對人。【徐鉉曰】寸,手也。亦作仅。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仂【子集中】【人字部】仂【廣韻】林直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數之餘也。【禮王制】祭用數之仂,喪用三年之仂。【註】十分之一也。【疏】以爲分散之名。通作阞。【周禮冬官考工記】以其圍之阞捎其數。【註】阞,三分之一也。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玉篇】勤也。

伊【子集中】【人字部】伊〔古文〕□□【唐韻】於脂切【集韻】於夷切【韻會】幺夷切【正韻】於宜切,□音蛜。彼也。【詩秦風】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又發語辭。【詩邶風】伊余來墍。又【小雅】伊誰云從。 又維也。【儀禮士冠禮】嘉薦伊脯。【揚雄河東賦】伊年暮春,將瘞后土,禮靈祇。【註】師古曰:伊,是也。 又鬰伊,不舒貌。【後漢崔寔傳】智士鬰伊於下。與噫通。 又吾伊,讀書聲。【黃庭堅詩】北窻讀書聲吾伊。俗作吚。 又伊威,委黍也。【詩豳風】伊威在室。【陸璣疏】伊威一名委黍,一名鼠婦,在壁根下甕底土中生,如白魚者是也。 又姓。 又州名。本伊吾盧,地在燉煌大磧外,唐初內附,置伊州。 又木名。【山海經】熊耳之山,伊水出焉,南入于洛。與洢同。 又【周禮秋官】伊耆氏。【註】伊耆,古王者號。後王識伊耆氏之舊德,而以名官。今姓有伊耆氏。考證:〔【詩邶風】伊余來曁。〕 謹照原文來曁改來墍。

毥【辰集下】【毛字部】毥【玉篇】思巡切,音荀。毛初生貌。 又【集韻】徐閏切,音殉。毛羽利也。

淽【巳集上】【水字部】淽【集韻】渚市切,音止。水名。一曰原名,霸陵在其上。中国古籍全录

令【子集中】【人字部】令【集韻】【正韻】□力正切,零去聲。律也,法也,告戒也。【書囧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禮月令】命相布德和令。【周禮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四曰犯邦令,五月撟邦令。 又三令。【前漢宣帝紀】令有先後,有令甲,令乙,令丙。 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下爲長。 又時令,月令,所以紀十二月之政。 又善也。【詩大雅】令聞令望。【左傳成十年】忠爲令德,非其人猶不可,况不令乎。 又姓。 又【集韻】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零。厮役曰使令。 又丁令,地名。見【前漢張湯傳】。或作丁零。又令狐,亦地名。 又令狐,複姓。 又【詩齊風】盧令令。【註】盧,田犬。令令,犬頜下環聲。 又與鴒通。【詩小雅】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卽鶺鴒鳥。 又令適,甓也。與瓴甋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令支,縣名。在遼西。 又【廣韻】力延切【集韻】陵延切,□音連。亦縣名。【前漢地理志】金城郡有令居縣。 又【集韻】盧景切,音領。官署之長。 又叶呂張切,音良。【韓愈谿堂詩】凡公四封,旣富以强。謂公吾父,孰違公令。叶下邦。 【說文】載卩部。从亼从卩。發號也。【徐曰】亼卽集字,人而爲之節制。會意。考證:〔又縣令。漢法,縣萬戸以上爲令,以二爲長。〕 謹照漢書以二改以下。

价【子集中】【人字部】价【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善也。又大也。【詩大雅】价人維藩。 又佋价。與介同。(價)【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迓切,□音駕。【說文】物直也。【家語】孔子爲政三月,鬻羔豚者不飾價。【後漢張讓傳】當差之官者,皆于西園諧價。 古借用賈。賈音古,轉去聲,義同。

伒【子集中】【人字部】伒【集韻】居焮切,音靳。相也。

伯【子集中】【人字部】伯【唐韻】【集韻】【正韻】□博陌切,音百。【說文】長也。【釋名】父之兄曰伯父。伯,把也,把持家政也。 又兄曰伯。【詩小雅】伯氏吹塤。 又第三等爵曰伯。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註】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爲二伯,得征五侯九伯者。【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者,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又婦人目其夫曰伯。【詩衞風】伯也執殳。 又馬祖,天駟,房星之神曰伯。【詩小雅】旣伯旣禱。【註】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 又鳥名。【左傳昭十七年】伯趙氏,司至者也。【註】伯趙,伯勞也。 又姓。益之後。春秋時有伯宗,伯州犂。 又同陌。【史記酷吏傳】置伯格長。【註】言阡陌村落皆置長也。 又【正韻】必駕切。同霸。五伯,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莊也。伯叔伯長之義,後人恐與侯伯字溷,故借霸字別之。 又叶蒲各切,音博。【詩大雅】王錫申伯。叶下蹻濯。 又叶壁益切,音必。【史記敘傳】維弃作稷,德盛西伯。 又叶博故切,音布。【揚雄解嘲】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伯。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燕懼。考證:〔【周禮春官】大宗伯之職,九命作伯。【疏】公羊傳,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伯主之。是東西二伯也。言九伯,九州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云九伯也。〕 謹照原文召伯之伯改公。言九伯下增者字。

亨【子集上】【亠字部】亨〔古文〕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虛庚切,音哼。通也。【易乾文言】亨者,嘉之會也。 又【唐韻】【集韻】□許兩切,同享。【易大有】公用亨于天子。 又【唐韻】【正韻】□普庚切,同烹。【易鼎卦】大亨以養聖賢。【詩豳風】七月亨葵及菽。【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註】致牲也。 又【韻補】叶鋪郞切,音鎊。【詩小雅】或剝或亨,叶下將彊。又【史記韓信傳】狡兔死,獵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享,加四點作烹飪之烹,今皆通用。考證:〔【周禮秋官小司□】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 謹照原文納亨下增亦如之三字,以足文義。 〔按古惟亨字兼三義,後加一畫,作享獻之亨。〕謹按文義享獻之亨謹改爲享獻之享。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五音集韻】□下革切,音覈。肉也。

□【未集下】【肉字部】□【五音集韻】許運切,音訓。羊□也。通作臐。【字彙】羊羹也。

京【子集上】【亠字部】京【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又【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 又【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又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又姓。漢京房,宋京鏜。 又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 又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 又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又與强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莊子註】作禺京。 又【韻補】叶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註】京猶齊也。卿音羌。考證:〔【揚子方言】燕之北,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謹照原文改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扏【卯集中】【手字部】扏〔古文〕【唐韻】巨鳩切【集韻】渠尤切,□音求。緩持也。一曰不固也。 一說扰字之譌。

亡【子集上】【亠字部】亡【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註】謂廢時失事也。【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从入从□。【徐曰】□音隱,隸作亡。【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伦【子集中】【人字部】倫【唐韻】力迍切【韻會】【正韻】龍春切,□音淪。常也。【書洪範】彝倫攸敘。 又類也。【禮曲禮】儗人必于其倫。 又義也。【禮祭統】夫祭有十倫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析幹必倫。【註】順其理也。 又比也。【儀禮卽夕】凡絞紟用布,倫如朝服。【禮中庸】毛猶有倫。【疏】毛雖細物,猶有形體可比也。 又等也。【前漢甘延壽傳】投石超距,絕於等倫。 又擇也。【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註】擇其至美者。 又姓。伶倫之後。

代【子集中】【人字部】代【唐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岱。更也,替也。【書臯陶謨】天工人其代之。【莊子逍遙遊】許由曰: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 又世也。【家語】古之王者,易代攺號,取法五行。 又不還曰代。 又國名。趙之先有代國。【前漢地理志】代郡亳丘有五原關。【應劭曰】古代國。又州名。漢代郡屬幽州,魏攺爲州。 又姓。周代舉,明代賢。 又【方書】脈□有代。【史記倉公傳】齊侍御史成病頭痛。脈法曰:代則絡脈有過,其代絕而脈賁者,病得之酒且內。王叔和曰:來數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代。 又叶徒帝切,音地。【楚辭九章】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願□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又叶湯的切,音剔。【揚子太□經】將軍入虛,莫之得也。出險登丘,莫之代也。

伹【子集中】【人字部】伹【廣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音疽。拙也。

仱【子集中】【人字部】仱【集韻】其淹切,音箝。仱侏,樂人。 又居陵切,音兢。大也,愼也。

亞【子集上】【二字部】亞【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說文】醜也。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漢書】作惡谷。【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禮禮器】作惡池。【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與壓同。 【字彙】正譌云:亞本涂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从土作堊字,又从心作惡字以別之。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云。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亼【子集中】【人字部】亼【集韻】秦入切,音集。【說文】亼,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讀若集。【徐鉉曰】此疑只象形,非从人一也。【正譌】亼,古集字。凡會合等字□从此。

仌【子集中】【人字部】仌【廣韻】筆陵切【集韻】悲凌切。□冰本字。【說文】象水凝之形。本作仌,旁省作冫。◎按《說文》仌自爲部,今依正字通列人部。中国古籍全录

伏【子集中】【人字部】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又【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又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又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又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又乞伏,外國姓。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又【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又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考證:〔【左傳隱十一年】旣伏其罪矣。〕 謹照原文旣字上增許字。

卆【子集下】【十字部】卆【篇海】卒字之譌。

优【補遺】【子集】【人字部】优【篇海類編】于求切,音尤。五穀精,如人髮白也。(優)【唐韻】【集韻】【韻會】於求切【正韻】於尤切,□音憂。【爾雅釋訓】優優,和也。【詩商頌】敷政優優。言人君德政和樂也。 又優游,和柔也。【詩大雅】優游爾休矣。 又【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優矣。【傳】渥也。【箋】寬也。 又【說文】饒也。又饒洽也。【詩小雅】旣優旣渥。又有餘力也。【論語】仕而優則學。 又勝也,對劣之稱。 又【小爾雅】優,多也。 又【正韻】調戲也。【左傳襄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 又伊優,屈曲佞媚貌。 又倡優。【前漢東方朔傳】朔好詼諧,武帝以俳優畜之。又【左傳襄二十八年】□氏鮑氏之圉人爲優。【正義】優者,戲名也。【晉語】有優施。【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爲優戲,而以優著名。 又姓。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亞音鴉。 又通作要,平聲。【禮深衣】要縫半下。【鄭註】要或爲優。

会【辰集上】【曰字部】會〔古文〕□□□□【唐韻】【集韻】□黃外切,音繪。合也。【易乾卦】亨者,嘉之會也。【疏】使物嘉美之會聚。【書禹貢】灉沮會同。【疏】謂二水會合而同。又【洪範】會其有極。【疏】會,謂集會。【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會,會以聚衆。 又【周禮天官大宰】大朝覲會同。又【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 又【禮檀弓】周人作會,而民始疑。【註】會,謂盟也。【左傳昭三年】有事而會,不協而盟。 又【左傳宣七年】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 又【集韻】【韻會】□古外切,音儈。與繪通。【書益稷】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傳】會,五采也。【釋文】馬、鄭作繪。 又【詩衞風】會弁如星。【箋】會,謂弁中之縫也。【釋文】會,《說文》作。【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註】會,作。鄭司農云:謂以五采束髮也。士喪禮曰:檜用組,乃笄。檜,讀與同,書之異耳。 又【周禮天官小宰】聽出入以要會。【註】謂計最之簿書,月計曰要,歲計曰會。又【天官司會註】會,大計也。 又【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山鎭曰會稽。【註】會稽,在山隂。 又姓。【姓氏急就篇】漢武陽令會栩。 又【集韻】古活切,音括。會撮項椎也。 又【集韻】戸栝切,音活。【莊子人閒世】會撮指天。向秀讀。 又【韻補】今聲濁,叶泰。古聲淸,叶祭。【卻正釋譏】三方鼎峙,九有未乂。聖賢拯救之秋,列士樹功之會。考證:〔【春官大宗伯】時見而會。〕 謹照原文而會改曰會。〔【集韻】古活切,音括。撮項椎也。〕 謹照原文撮上增會字。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勇主切,音庾。腹下肥。 又【五音集韻】羊朱切,音逾。肥□。

□【未集下】【舌字部】□【廣韻】【集韻】□他干切,音灘。【玉篇】□□,言不正也。 又【廣韻】徒年切【集韻】亭年切,□音田。義同。

伈【子集中】【人字部】伈【廣韻】【韻會】斯甚切【集韻】斯荏切,□心上聲。恐貌。【韓愈祭鱷魚文】伈伈俔俔,爲民吏羞。 又【集韻】七鴆切,寢去聲。義同。

伴【子集中】【人字部】伴【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詩大雅】伴奐爾游矣。【註】伴奐,閒暇意。 又【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 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伇【子集中】【人字部】伇【集韻】同役。 又【揚子方言】棄也。淮汝之閒謂之伇。

伌【子集中】【人字部】伌【集韻】烏懈切,音隘。困也。當从戹。

伷【子集中】【人字部】伷【廣韻】【集韻】□同胄。

伧【子集中】【人字部】傖【廣韻】助庚切【集韻】【韻會】鋤庚切【正韻】士庚切,□音。鄙賤之稱也。【晉陽秋】吳人謂中州人謂傖,陸機呼左思爲傖,父宋孝武比擬羣臣,目王玄謨爲老傖。【韓愈詩】無端逐饑傖。 又【集韻】千岡切,音倉。傖囊,亂貌。

伿【子集中】【人字部】伿【廣韻】【集韻】□以豉切,音。【說文】惰也。考證:〔【說文】隋也。〕 謹照原文隋也改惰也。【王宏源註】【說文】伿,隋也。

侀【子集中】【人字部】侀【廣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通形。【禮王制】□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 中从幵,當作侀,入八畫。

侹【子集中】【人字部】侹【集韻】待鼎切【韻會】他頂切【正韻】徒鼎切,□汀上聲。【說文】長貌。一曰著地,一曰代也。【揚子方言】□楚之閒謂之侹。 又敬也。 又平也。【韓愈答張徹詩】石梁平侹侹,沙水光泠泠。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聽。義同。

來【子集中】【人字部】來〔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 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 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又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又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考證:〔【荀子賦論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謹照原書省論字。

仜【子集中】【人字部】仜【玉篇】胡東切【唐韻】戸工切【集韻】胡公切,□音紅。【說文】大腹也。

仉【子集中】【人字部】仉【廣韻】諸兩切【集韻】止兩切,□音掌。孟子母仉氏。梁四公,一姓仉名。

仲【子集中】【人字部】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衆切,蟲去聲。【釋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仯【子集中】【人字部】仯【廣韻】初敎切,超去聲。驚悚貌。 又【集韻】弭沼切,音藐。僬仯,小貌。

□【未集中】【羽字部】□【集韻】翋,或作□。詳翋字註。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類編】子余切,音沮。□蟲也。

份【子集中】【人字部】份【玉篇】【集韻】□古文彬字。【說文】份,文質備也。【徐鉉曰】俗作斌,非。餘詳彡部八畫。

伔【子集中】【人字部】伔【淮南子說林訓】解捽者不在於捌格,在於批伔。【註】伔,音沉。推擊其要也。伔字从儿rén不从几。

仍【子集中】【人字部】仍【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又【谷永傳】饑饉仍臻。 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又姓。 又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不可不辨。考證:〔【周禮春官司几筵】【註】變几,變更其質,謂之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謹照原文之飾改有飾。

仝【子集中】【人字部】仝【廣韻】徒紅切【正字通】道書同字。 又姓。 又人名。盧仝,唐人。關仝,宋人。 从人从工,與異。音全,从入。

佪【子集中】【人字部】佪【廣韻】戸恢切【集韻】胡隈切【正韻】胡瑰切,□音回。俳佪,卽徘徊。【前漢高后紀】俳佪往來。又【息夫躬絕命辭】鷹隼橫厲,鸞俳佪兮。 又【玉篇】佪佪,惛也。

伤【子集中】【人字部】傷【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痛也。【爾雅釋詁】傷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 又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又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又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又姓。【左傳】傷省,宋人。 又【諡法】未家短折曰傷。 又叶式亮切,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考證:〔【爾雅釋訓】憂思也。〕 謹照原文釋訓改釋詁,憂思也改傷思也。〔【書說命】若跣勿視地。〕 謹照原文勿視改弗視。

倇【子集中】【人字部】倇【廣韻】於阮切【集韻】委遠切,□音宛。歡樂也。 又勸也。

圥【補遺】【丑集】【土字部】圥【字彙補】力谷切,音陸。【雜字韻寶】地蕈曰菌圥。中国古籍全录

仪【子集中】【人字部】儀【唐韻】【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宜。兩儀,天地也。又三儀,天地人也。 又容也。【詩曹風】其儀不忒。又威儀。【詩邶風】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又【周禮地官保氏】敎國子以六儀,一祭祀,二賔客,三朝廷,四喪紀,五軍旅,六車馬之容。又【春官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註】公、侯、伯、子、男也。又【秋官司儀】掌九儀之賔客□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 又唐禮部之長曰大儀。 又【釋名】宜也。得事宜也。 又由儀,笙詩。【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又象也,法也。【詩大雅】儀□文王。 又【爾雅釋詁】匹也。【疏】詩鄘風,實維我儀。 又【周語】丹朱馮身以儀之。【通雅】偶也。謂牉合也。 又度也。【詩大雅】我儀圖之。 又【揚子方言】來也。淮穎之閒曰儀。 又儀栗,周邑名。見【左傳定七年】。 又姓。秦大夫儀楚,漢儀長孺。 又通作擬。【前漢外戚傳】皆心儀霍將軍女。【註】心儀卽心擬。 又【韻補】叶牛何切,音俄。【揚子太玄經】陽氣氾施,不偏不頗。物無爭訟,各遵其儀。 本作□。考證:〔又由儀,笙詩。【疏】由儀,萬物之生,各得其宜也。〕 謹按此詩序也。疏改序。〔【周語】丹朱坋身以儀之。〕 謹照原文坋身改馮身。

人【子集中】【人字部】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仟【子集中】【人字部】仟【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蒼先切,音千。千人之長曰仟。 又【漢志】仟佰之得。【註】仟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草盛也。【選詩】遠樹曖阡阡。【李善註】作仟。仟與芊同。

□【備考】【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121
·下一篇周易文章:康熙字典 120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