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集】【肉字部】□【龍龕】音角。
仗【子集中】【人字部】仗【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長去聲。劒戟總名。唐制,殿下兵衞曰仗。【儀衞志】朝會之仗,三衞番上,分爲五仗,皆帶刀捉仗,列於東西廊下。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號曰內仗。朝罷放仗,天子出,則有細仗,黃麾仗。 又【淮南子原道訓】履危行險,無忘□仗。【註】□仗,道也。 又憑倚也。【詩大雅有馮有翼疏】馮者,可以委仗。 又與杖通。【前漢李尋傳】近臣已不足杖矣。【註】杖通仗。 又【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義同。◎按兵杖、器仗之仗,上、去二聲通用。惟馮仗之仗無上聲。
侓【子集中】【人字部】侓【集韻】勒沒切,音□。侓魁,大貌。
佗【子集中】【人字部】佗【廣韻】託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湯何切,□妥平聲。與他,它通。【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佗。 又姓。漢佗羽。 又【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駝。俗謂背負曰佗。 又委佗,雍容自得貌。【詩鄘風】委委佗佗。【疏】委委,行之美。佗佗,長之美。【荀子非十二子篇】苐佗其冠。 又【楞嚴經】殷勤請啓,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佗。【註】楞嚴,大定之名。 又【韻會】【正韻】□吐臥切,音唾。加也。【詩小雅】舍彼有罪,予之佗矣。 又【集韻】徒可切,音沱。被髮也。【史記龜筴傳】醮酒佗髮。 又【正韻】延知切,音怡。【後漢任光邳彤贊】委佗還旅與。【詩】委佗委蛇義同。 又叶湯家切,音他。【盧諶詩】義由恩深,分隨昵加。綢繆委心,自同非佗。
伥【子集中】【人字部】倀【廣韻】褚羊切,音。【說文】狂也。一曰仆也。又狂行不知所如也。【禮仲尼燕居】瞽者無相,倀倀乎其何之。 又倀鬼,虎齧人,人死,魂不敢他適,輒隷事虎,名曰倀。【聽雨記談】人遇虎,衣帶自解,皆別寘於地。虎見人躶,而後食之,皆倀所爲。倀可謂鬼之愚者也。 又【集韻】仲良切,音長。義同。 又除庚切,音棖。獨立貌。 又【廣韻】【集韻】□豬孟切,音趟。【廣韻】萌倀,失道也。【集韻】倀〈亻亨〉,疎率也。中国古籍全录
众【補遺】【子集】【人字部】众【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衆立也。與乑異。俗書爲衆字。非。(眾)〔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之仲切,終去聲。【說文】多也。【徐曰】國語三人爲眾。數成於三也。【易說卦】坤爲眾。【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書湯誓】格爾眾庶。【詩周頌】命我眾人。【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眾者,爲人下者也。 又眾雨。【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又【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義同。 又草名。【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稷之黏者也。又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又姓。【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又叶諸良切,音章。【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又叶諸仍切,音蒸。【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又叶才淫切,音琴。【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 【正字通】从橫目,从,人數多也。目,數也。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伭【子集中】【人字部】伭俗□字。伭字从□,避諱字。
伸【子集中】【人字部】伸【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身。舒也,理也。【易繫辭】引而伸之。 又屈者使直也。【莊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爲壽而已矣。 又欠伸。【禮曲禮】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疏】志疲則欠,體疲則伸也。 又【集韻】通作信。詳信字註。 又姓。 【毛氏曰】古惟申字,後加人以別之。考證:〔【禮曲禮】凡侍坐于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蚤暮,侍坐者請出矣。【註】志倦則欠,體倦則伸也。〕 謹照原文省凡字。于君子下增君子二字。杖履改杖屨。註改疏。兩倦字俱改疲。
佰【子集中】【人字部】佰【廣韻】【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說文】相什佰也。【前漢食貨志】仟佰之得。【註】千謂千錢,佰謂百錢。 又【集韻】博陌切,音百。百人之長。 又通作陌。【前漢匡衡傳】南以閩佰爲界。【註】佰者,田東西界。ARTX.CN
介【子集中】【人字部】介【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又助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大也。【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又【爾雅釋詁】介,善也。 又因也。【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又【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又【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又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 又閒厠也。古者主有□,客有介。【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又隔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註】介,隔也。迫近國都之關。 又貴介。【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又保介,農官之副。【詩周頌】嗟嗟保介。 又凡堅確不拔亦曰介。【易豫卦】介于石。【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又介介,猶耿耿也。【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又側畔也。【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又一夫曰一介。【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又兵甲也。【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水鱗甲亦曰鱗介。【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又《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又國名。【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 又姓。晉介之推。 又與芥同。【前漢元后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又叶居吏切,音記。【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 【說文】作爪,从人介于八之中。【正譌】爪,分畫也,限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考證:〔【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謹照原文二年改二十年。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謹照原文王子圉改王子圍。〔【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寡君。〕謹照原文辱在寡君改告于寡君。〔【前漢五行志】木冰爲木介。又【天文志】木少陽。人將有害,隂氣脅木先寒,得雨而冰,曰樹介。〕謹按天文志無樹介之文,今照五行志原文改爲: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左傳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謹按原文註在經下不當引傳。左傳二字謹改作春秋。ARTX.CN
企【子集中】【人字部】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去智切【正韻】去冀切,□音器。舉踵望也。【爾雅釋鳥】鳧雁醜,其足蹼,其踵企。【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之□,委痿謂之隑企。【前漢高帝紀】日夜企而望歸。 又【廣韻】丘弭切【韻會】遣尒切,□音跂。義同。 从人从止會意。止卽足也。考證:〔【揚子方言】□,隑企,立也,東齊海岱北燕之郊,跪謂□,委痿謂之隑企。〕 謹照原文跪謂下增之字。
佀【子集中】【人字部】佀【集韻】似本字。 又姓。明佀鍾。
伕【補遺】【子集】【人字部】伕【篇海】音夫。女夫婿也。ARTX.CN
□【未集下】【至字部】□【說文】古文至字。註詳至。
仠【子集中】【人字部】仠【廣韻】【集韻】□同捍。
似【子集中】【人字部】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任【子集中】【人字部】任【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誠篤也。【詩邶風】仲氏任只。【鄭箋】以恩相信曰任。又【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任,信於友道。 又【廣韻】堪也。【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註】言誰堪此憂思也。 又當也。【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 又負也,擔也。【詩小雅】我任我輦。【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 又姓。大任,文王之母。又薛國之姓。【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如鴆切,壬去聲。克也,用也。又所負也。【論語】仁以爲已任。 又事也。【周禮夏官】施貢分職,以任邦國。【註】事以其力之所堪。 又與妊姙同。【史記鄒陽傳註】紂刳任者,觀其胎產。又【方書】督脈屬陽,循□而上,至鼻。任衇屬隂,循膈而上,至咽。女子二十,任衇通,則有子。 又【書舜典】而難任人。【註】言拒絕佞人。本作壬,與巧言孔壬之壬同。譌作任。考證:〔【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而可任。〕 謹照原文而字改之字。
伳【子集中】【人字部】伳【集韻】私列切,音屑。侈也。中国古籍全录
伶【子集中】【人字部】伶【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零。獨也。 又弄也。伶人,弄臣也。 又伶人,樂工也。伶倫,古樂師,世掌樂官,故號樂官爲伶官。 又【唐樂府序】伯牙作水伶操。 又使也。厮役謂之使伶。 又健伶,縣名,屬益州郡。 又伶俐,黠慧也。 又伶仃,與彾同。伶俜,與竛□同。 又【集韻】郞定切,音笭。又力正切,音令。義□同。
煂【巳集中】【火字部】煂【集韻】郝格切,音赫。【玉篇】燒也。
烉【巳集中】【火字部】烉【篇海】呼貫切,音喚。火光明也。 又【古文奇字】煥,古作烉。詳煥字註。
佃【子集中】【人字部】佃【廣韻】徒年切【集韻】【韻會】【正韻】亭年切,□音田。治田也。亦作田。【詩齊風】無田甫田。【註】田謂耕治之也。通作畋。【書多方】畋爾田。 又代耕農也。或曰佃當借甸,从人變體,象匍匐力耕形。【詩小雅】維禹甸之。【周禮天官甸師註】郊外曰甸。 又古卿車。【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說文》作佃云中也。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又田獵。【易繫辭】以佃以漁。亦作畋。 又【正韻】蕩練切,音電。義同。 又【韻補】叶他英切,音汀。【馬融廣成頌】忽蒐狩之禮,闕槃虞之佃。闇昧不睹日月之光,聾昏不聞雷霆之震。震音征。考證:〔【周禮地官甸師註】郊作曰甸。〕 謹照原書地官改天官。郊作改郊外。 〔【左傳哀十七年註】衷甸一轅,卿車。甸一作佃。徐曰,佃訓中也,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謹按作佃者說文非左傳註也。謹照說文繫傳改爲:說文作佃云中也。徐鍇曰,古載物大車雙轅,乗車一轅當中也。ARTX.CN
□【未集中】【而字部】□□字之譌。
仑【子集中】【人字部】侖【廣韻】力迍切【集韻】盧昆切,□音論。敘也,亼□而卷之侖如也。 又昆侖山,與崑崙同。見【漢志】。又【山海經】有侖者之山。 又神名。【山海經】槐江之山,槐鬼離侖居之。【註】離侖,神名。 又凡物之圓渾者曰昆崙,圓而未剖散者曰渾淪。 本作侖。
产【午集上】【生字部】產【唐韻】【集韻】【韻會】□所□切,音剗。【說文】生也。【正字通】婦生子曰產,物生亦曰產。【禮鄕飮酒禮】產萬物者,聖也。【註】聖之言生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隂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註】天產者動物,謂六牲之屬。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前漢昭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 又本其所生長之地曰產。【孟子】□良,楚產也。【左傳僖二年】屈產之乗。【註】屈地生良馬。趙岐以屈產爲地名,誤。 又民業曰產。【孟子】有恆產者有恆心。【前漢高祖紀】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又【五音集韻】大籥似笛,三孔而短。【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 又水名。與滻同。【前漢郊祀志】霸產豐勞。 又與嵼同。【楚辭九章】思蹇產而不釋。 又姓。【何氏姓苑】彭城人也。【正字通】明產麟,產瓘。 又【五音集韻】所晏切,音訕。生育也。 又【韻補】叶□舉切,數上聲。【漢樂章】安其所,樂終產,樂終產,世繼緒。 又所蹇切,先上聲。【張協登北芒山賦】靈嶽鬱以造天,連岡巖以蹇產。伊洛渾而東流,帝君赫以崇顯。 或作□嵼。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乃結切,音隉。腫也。
□【未集下】【至字部】□【集韻】直利切,音緻。刺履底也。
他【子集中】【人字部】他【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又【玉篇】誰也。 又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 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 又【集韻】唐佐切,同。亦畜負物也。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 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ARTX.CN
今【子集中】【人字部】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 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 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佫【子集中】【人字部】佫【廣韻】曷各切,音鶴。姓也。【集韻】□或作佫,又與假徦臵格□通。
仔【子集中】【人字部】仔【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子。克也,任也。【詩周頌】佛時仔肩。 又【廣韻】子之切,音咨。義同。
仮【子集中】【人字部】仮【集韻】同反。
侼【子集中】【人字部】侼【集韻】薄沒切,音孛。【揚子方言】强也,懟也,又很也。
□【未集中】【老字部】□【廣韻】【集韻】□多忝切,音點。【說文】老人面如點也。【廣雅】□,老也。 又【廣韻】【集韻】□多念切,音店。義同。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戸鉤切【集韻】【韻會】胡溝切【正韻】胡鉤切,□音侯。【說文】羽本也。一曰羽初生貌。【廣雅】風狄羽也。又【集韻】下遘切,音候。鍭,或作□。金鏃翦羽。【儀禮旣夕禮】□失一乘。【註】□猶候也,候物而射之矢也。
亚【子集上】【二字部】亞"【唐韻】【集韻】□衣駕切,鴉去聲。【說文】醜也。象人局背之形。 又【爾雅釋言】亞,次也。【蜀志】諸葛亮管蕭之亞。 又【增韻】少也。【廣韻】就也。 又姻亞,壻之父曰姻,兩壻相謂曰亞。【詩小雅】瑣瑣姻亞,則無膴仕。別作婭。 又【集韻】【正韻】□於加切,音鴉。【前漢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又【趙古則曰】物之岐者曰亞。俗作丫椏。 又【正韻】烏落切。【正譌】與堊同,塗飾牆也。 又與惡同。【史記盧綰傳】綰孫他人封亞谷侯。【漢書】作惡谷。【語林】宋人有獲玉印,文曰周惡夫印。劉原父曰:漢條侯印,古亞惡二字通用。 又與滹通,滹沱。【禮禮器】作惡池。【秦詛楚文】作亞駝。 又與稏通,稻也。【韻會】稏通作罷亞。 又【郝敬讀書通】壓通作亞。【杜甫上巳宴集詩】花蕊亞枝紅。又【人宅詩】花亞欲移竹。□與壓同。 【字彙】正譌云:亞本涂飾字,餘皆借義,旣爲借義所奪,小篆遂从土作堊字,又从心作惡字以別之。亞、堊、惡本一字,《秦詛楚文》以亞駝代滹沱,則因聲借用明矣。◎按《字彙》說是,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姑載本義於後,以備一字原委云。
考證:〔【爾雅釋詁】亞,次也。〕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蜀志】諸葛亮管簫之亞。〕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
伞【子集中】【人字部】傘【廣韻】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散。禦雨蔽日,可以卷舒者。通作繖。亦作□。【說文】蓋也。【通雅】繖本因古之縿,升庵謂傘亦古文,晉輿服志,功曹吏繖扇騎從傘。始見於南史,王縉以笠傘覆面。魏書裴延儁傳,山胡持白傘白旛。○按《說文》幓,旌旗之斿。《爾雅》纁帛縿。註:衆旒所著正幅爲縿。此卽繖之原也。 又地名。【遼史太宗紀】駐蹕於傘淀。
五【子集上】【二字部】五〔古文〕□【唐韻】【韻會】疑古切【集韻】【正韻】阮古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又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又【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又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又姓。漢五京。又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仼【子集中】【人字部】仼【字彙】音王。急行也。◎按《集韻》作彺。《字彙》譌。
□【補遺】【未集】【耳字部】□【川篇】詞卯切。亭名也。
□【未集中】【羽字部】□【玉篇】須緣切,音宣。飛貌。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中】【耳字部】□【集韻】子小切,音劋。耳鳴。
仧【備考】【子集】【人字部】仧【字彙補】與長同。
什【子集中】【人字部】什【唐韻】【韻會】□是執切,音十。十人爲什。又古者師行,二五爲什。凡食器之類必共之,故曰什物什器。【史記五帝紀註】什物謂常用者,其數非一,故云什。 又篇什。【朱子曰】詩雅頌無諸國之別,故十篇爲一卷,猶軍法十人爲什也。【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雅頌十篇爲聮,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無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頌五篇,皆不稱什也。
亳【子集上】【亠字部】亳【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泊。商湯所都。契封商,湯始居亳。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南亳在穀熟。卽湯都。北亳在蒙,卽景亳。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卽盤庚所徙。【通雅】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湯遷南亳,卽歸德府。亳一作薄。【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註】與亳同。【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註】湯居亳。【說文】亳,京兆杜陵亭名。則又一亳也。又【書立政】三亳阪尹。【傳】與皇甫說同。孔安國云: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監,故爲三亳。 又【廣韻】亳,國名。春秋□地,漢爲沛之譙縣,晉爲南兗州,後周爲亳州。
从【子集中】【人字部】从【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 又【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又【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 又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 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廣韻】從容也。【正韻】從容,舒緩貌。【書君□】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又【集韻】書容切,音舂。從容,久意。【禮學記】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 又【集韻】將容切,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又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迹安起。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太高貌。【韻會】髻高也。【禮檀弓】尔無從從爾。 又【集韻】鋤江切,浞平聲。義同。 又【唐韻】慈用切【集韻】【類篇】【韻會】才用切,□俗去聲。【說文】本作□。隨行也。【詩齊風】其從如雲。【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又【韻會】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命】其侍御僕從。【前漢揚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註】師古曰:以法言當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後漢百官志】羽林郞掌宿衞侍從。 又【集韻】【類篇】□似用切,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爲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爲名也。 又【集韻】子用切。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從)考證:〔【詩齊風】從衡其畝。〕 謹照原文從衡改衡從。
忆【卯集上】【心字部】憶【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 【增韻】古作意,誤。
□【備考】【未集】【肉字部】□【奚韻】同胖。
亴【子集上】【亠字部】亴【字彙補】魚救切,音右。飛也。
仆【子集中】【人字部】仆【唐韻】【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音赴。偃也,僵也。【唐書房杜傳贊】興仆植僵。 又【集韻】普木切,音攴。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敷救切,否去聲。頓也。
伉【子集中】【人字部】伉【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口浪切,□康去聲。伉儷,配耦也,敵也。【左傳成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疏】伉儷者,言是相敵之匹耦。 又與抗同。【莊子漁父篇】萬乗之主,千乗之君,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又【淮南子齊俗訓】伉行以違俗。 又直也。【揚子法言】事勝辭則伉。 又姓。 又【集韻】【韻會】□居郞切,音剛。正直貌。 又叶苦郞切,音康。【詩大雅】臯門有伉。與閌同。【傳】高貌。【蔡邕釋誨】九河盈溢,非一□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伉。 【戴侗曰】高亢之亢當作亢。與亢龍之亢同。亢字原刻从凡不从几作。中国古籍全录
伖【補遺】【子集】【人字部】伖【韻會】與帑同。
仺【子集中】【人字部】仺【集韻】倉古作仺。註詳八畫。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與羸同。見釋藏。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都罪切,堆上聲。大腫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徒渾切。同□。髀也。或作□臀。
亯【子集上】【亠字部】亯【玉篇】古文亨字。註詳六畫。 又【集韻】古文烹字。◎按亨烹二字古通,故古文亦通用。
桸【辰集中】【木字部】桸【唐韻】許羈切【集韻】【韻會】虛宜切,□音犧。【說文】朽也。【類篇】勺也。通作□。或作獻。【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斗獻。師古音犧。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 又【廣韻】香衣切,音希。木名,汁可食。
亭【子集上】【亠字部】亭【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說文】民所安定也。【釋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風俗通】亭,留也,行旅宿會之所館也。【東觀漢紀】衞爲桂陽太守,鑿山通路,列亭置郵。又【前漢趙充國傳】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繕鄕亭,浚溝渠。 又亭長。【後漢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鄕。有亭長持更板以劾賊,索繩以執賊。亭長舊名負弩,改爲亭長。或爲亭父。【揚子方言】楚東海之閒,亭父謂之亭公。 又【前漢平帝紀】因郵亭書以聞。【註】郵亭,行書之舍,卽今驛遞。 又直也。【史記五帝紀】以征不亭。 又平也,均也。【前漢酷吏傳】張湯平亭疑法。【淮南子原道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 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史記封禪書】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又亭亭,聳立貌。【太公兵法】高山盤石,其上亭亭。 又【黃庭經】九原之山何亭亭。【註】猶心也。 又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經】亭之毒之。【註】亭謂品其形,毒謂成其質。 又亭午。【孫綽遊天台山賦】羲和亭午,游氣高褰。【註】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氣,海氣也。褰,開也。言氣開見日也。一曰亭午卽直午之義。 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靑亭,色靑而大者是也。 又水止曰亭。與渟同。【前漢西域傳】其水亭居。 又【韻補】叶徒陽切。【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無竢斯亭。揚威斬蛇,金精摧傷。
仙【子集中】【人字部】仙【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又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又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又仙居,仙遊,俱縣名。又仙霞,嶺名。 又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 亦作僲。
井【子集上】【二字部】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釋名】井,淸也。【廣雅】深也。易有井卦。【世本】伯益作井。【汲冡周書】黃帝作井。【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 又市井。【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 又南方宿名。【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 又井井,經畫端整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 又往來連屬貌。【易井卦】往來井井。 又姓。漢有井丹。 又藻井。【風俗通】堂殿上作藻井,以象東井,藻以厭火。 又綺井。【左思魏都賦】綺井列疏以懸蒂。【註】屋板爲井形,飾以丹靑,如綺也。 又古文井與□通用。【左傳】有井伯,卽郉伯。 【說文】本作丼。
亦【子集上】【亠字部】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 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亟【子集上】【二字部】亟【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音棘。敏也,疾也。【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詩大雅】經始勿亟。【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又【廣韻】【集韻】□去吏切,音唭。頻數也。【孟子】亟問亟餽鼎肉。【又】仲尼亟稱於水。 又詐欺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又與棘通。【詩大雅】匪棘其欲。 又與革通。【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又與極通。【荀子賦論】反覆甚極。【註】極與亟同。
□【未集下】【自字部】□【字彙補】烏版切,音綰。姓也。出千家姓。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于貴切,音胃。皮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龍龕】吐涉切,音貼。肉動也。
侞【子集中】【人字部】侞【集韻】人余切,音如。均也。 又【轉註古音】遇韻侞,如庶切,引書柔遠能邇註:能猶侞也。孔穎達曰:欲安遠方,當先順侞其近。
伓【子集中】【人字部】伓【集韻】晡枚切,音桮。山名。 又貧悲切。與伾同。 又部鄙切,音否。引【爾雅】一成坯,或从人。
佄【子集中】【人字部】佄【集韻】同酣。
倴【子集中】【人字部】倴【字彙補】博昆切,音奔。那顏倴盞,元將名。
咵【丑集上】【口字部】咵【集韻】苦瓦切,音跨。言戾也。
亵【申集下】【衣字部】褻【唐韻】【集韻】【韻會】私列切【正韻】先結切,□音薛。【說文】私服。【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註】私居服。歐陽氏曰:从衣,中執也。【廣韻】衷衣也。 又【增韻】衣破壞之餘曰褻。 又穢也。【史記石奮傳厠牏註】呂靜曰:褻,器也,穢惡之穴也。 又【正韻】與媟通,狎近也。中国古籍全录
仁【子集中】【人字部】仁〔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从二从人。仁則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亮【子集上】【亠字部】亮【廣韻】【集韻】力讓切【韻會】【正韻】力仗切,□音量。與諒同。信也。【孟子】君子不亮,惡乎執。【古詩十九首】君亮執高節,賤妾亦奚爲。 又明也。 又姓。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書說命】亮隂,卽梁闇。 【正字通】亮下从儿。改作几,非。亮原字作亠口冖儿。
伐【子集中】【人字部】伐【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房越切,音罰。征伐。【詩小雅】薄伐玁狁。【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 又【小爾雅】伐,美也。 又伐閱,與閥閱同。【史記功臣侯表】古者人臣功有五等,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左傳莊二十八年】且旌君伐。【註】伐,功也。 又自稱其功曰伐。【老子道德經】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詩周南】伐其條枚。 又考擊鐘鼓也。【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殺擊刺也。【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又兵器。【詩秦風】蒙伐有苑。【註】蒙,雜文。伐,干也。亦作瞂。 又星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註】熊虎爲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又與垡同。【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又叶許竭切,音歇。【詩商頌】韋顧旣伐。叶上截下桀。 又叶扶廢切,音吠。【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游軫而西伐。過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 伐字从人从戈,戍字亦从人从戈。【留靑日札】人坐臥則爲戍守,人立行則爲征伐。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疏】畝上高土謂之伐。〕 謹照原文畝上改畎上。
交【子集上】【亠字部】交〔古文〕【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考證:〔【揚子方言】衿之謂交。〕 謹照原文改衿謂之交。
伅【子集中】【人字部】伅【集韻】杜本切,豚上聲。【玉篇】倱伅。
俽【子集中】【人字部】俽【集韻】許斤切,音欣。喜也。 又州名。本漢陽曲縣地名。隋置俽州。因欣口爲名。亦作忻。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又業切,音醃腌。臭也。 又丘消切,音敲。義同。
仇【子集中】【人字部】仇【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匹也。匡衡引《詩》:君子好仇。同逑。【爾雅釋詁】仇,合也。【註】謂對合也。 又怨敵也。【詩秦風】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又讐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爲韓報仇。 又【爾雅釋訓】仇仇,敖敖,傲也。【詩小雅】執我仇仇。【傳】猶謷謷也。 又【釋名】仇,矛讐也。所伐則平,如討仇讐也。 又姓。宋大夫仇牧。又章仇,複姓。隋有章仇太翼。 又【集韻】恭於切【正韻】斤於切。□同。【詩小雅】賔載手仇。【註】以手挹酒也。 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詩周南】公侯好仇。叶上逵。 又叶彊於切,音渠。【陸機感丘賦】抨神爽以嬰物兮,濟性命而爲仇。忘大暮於千祀兮,爭朝榮於須臾。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他袞切,音疃。□肉。
挕【卯集中】【手字部】挕【篇海】丁叶切,音喋。打也。◎按□字譌省,俗借爲攝字。
亙【子集上】【二字部】亙【正字通】同□。月弦也。◎按《說文木部》□,竟也。古文作□,从二从舟。二部,□,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閒。獨恒字古文作□,註从月。《詩小雅》如月之恆。據此則去聲亙从舟竟岸,本義也。平聲恆从心亙聲,訓常,本義也。《詩》如月之恆,先儒以爲月上弦而就盈,取漸進之義,此借義也。讀去聲者亙字,加心轉平聲者恆字,形變音變,義因之而變,不相蒙也。謂恆从舟,亦从月,兩存備考可也,必存□廢亙,《正字通》之誤也。欲存亙廢□,遂謂《詩》如月之恆,恆當作亙,譌加心作恆。心部恆註謂《詩》不當將亙字譌借恆,則誤甚矣。又《集韻》字古文又作□,則从舟又从月矣。存以備考。
亶【子集上】【亠字部】亶【唐韻】多旱切【集韻】【韻會】黨旱切【正韻】多□切,□音僤。信也。【書盤庚】誕告用亶。【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儀禮士冠禮】醮辭曰:旨酒旣淸,嘉薦亶時。【註】誠也。 又姓。東漢亶誦,善律曆。 又海外國名。【韓愈送鄭尚書序】夷亶之州。【註】夷州,亶州,□國名。 又【集韻】張連切,音鱣。屯亶,難行不進貌。【正譌】別作迍邅,非。 又與但同。【詩小雅】擇三有事,亶侯多藏。【前漢賈誼傳】非亶倒懸而已。【揚雄傳】亶費精神於此。 又與襢袒同。【荀子議兵篇】路亶者也。【劉向新序】路單,卽露袒。 又【集韻】時連切,音蟬。【山海經】有亶爰山。 又與□同。【揚雄蜀都賦】堪巖亶翔。
侕【子集中】【人字部】侕【集韻】人之切,音而。衆多貌。
仾【子集中】【人字部】仾俗低字。中国古籍全录
件【子集中】【人字部】件【唐韻】其輦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展切,□乾上聲。【說文】分也。【六書故】物別也。又名件,條件。俗號物數曰若干件。 【說文】从牛,牛大,故可分。
亿【子集中】【人字部】億【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臆。數名,十萬曰億。一說億數不定。【禮內則降德于衆兆民疏】算法,億之數有大小二法。小數以十爲等,十萬爲億,十億爲兆也。大數以萬爲等,萬至萬,是萬萬爲億也。 又安也。【左傳昭二十一年】伶州鳩曰:心億則樂。又【三十年】盍姑億吾鬼神。 又料度也。【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億逞。【論語】億則屢中。 又供億,謂供其匱乏,使之安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億。 又【吳幼淸云】億,賭錢也。以意猜度,如漢人射覆之類,故曰億。 又與臆通。【前漢平都侯相□】餘悲憑億。考證:〔【左傳襄二十五年】不可以億逞。〕 謹照原文省以字。〔【左傳隱十一年】寡君惟是一二父兄,不能供億。〕 謹照原文寡君改寡人。
们【子集中】【人字部】們【集韻】莫困切,音悶。們渾,肥滿貌。 又莫奔切,音門。今塡詞家我們俺們。
享【子集上】【亠字部】享〔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兩切,音響。獻也,祭也,歆也。【禮曲禮】五官致貢曰享。【孔安國曰】奉上之謂享。 又宴享。【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 又同亨。詳亨字註。 又【韻補】叶許陽切,音香。【詩小雅】吉蠲爲饎,是用孝享。叶下王疆。又【前漢郊祀歌】嘉籩別□,庶幾宴享。滅除凶災,烈騰八荒。
亥【子集上】【亠字部】亥【唐韻】【正韻】胡改切【集韻】【韻會】下改切,□音頦。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前漢律歷志】該閡於亥。【唐書禮樂志】吉亥祀先農。【元史祭祀志】黑帝位亥。 又姓。晉亥唐。 又豕亥。【家語】或讀史云:三豕渡河。子夏曰:已亥渡河,已譌爲三,亥譌爲豕。校之,果然。【左傳襄三十年】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註】亥字,二畫在上,幷三人爲身,如算之六。 又亥市。【通雅】靑箱雜記,蜀有亥市,亥音皆,言如痎瘧,閒日一發也。諱痎,故云亥市。【徐筠水志】荆吳俗,取寅申巳亥日集於市。 又【韻補】叶許已切,音喜。【易林】將戌繫亥,陽藏不起。君子散亂,太上危殆。殆音以。ARTX.CN
亢【子集上】【亠字部】亢【唐韻】古郞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郞切,□音岡。【說文】人頸也。【史記婁敬傳】搤其亢。又【爾雅釋鳥】亢,鳥嚨。【註】亢卽咽,俗作吭。 又【玉篇】苦浪切。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數起角亢,故曰壽。【史記天官書】亢爲疏廟。【春秋元命包】亢四星爲廟庭,聽政之所,其占明大,則輔臣忠,天下寧。 又過也,愆也。【易乾卦】亢龍有悔。【正義】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又旱曰亢陽。 又極也。【左傳宣三年】可以亢寵。 又强也,蔽也。【左傳昭元年】鄭太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 又無所□屈曰亢。【唐書崔信明傳】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 又督亢,龍亢,俱地名。 又姓。明亢思謙,臨汾人,由翰林官至布政。 又敵也。【揚雄趙充國贊】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 又同庚。亢倉子。【莊子】作庚桑子。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同胏。見《說文長箋》。
亹【子集上】【亠字部】亹【廣韻】【正韻】無匪切【集韻】【韻會】武斐切,□音尾。亹亹,不倦意。【易繫辭】成天下之亹亹。 又强勉也。【詩大雅】亹亹文王,令聞不已。又【禮禮器】天時雨澤,君子達亹亹焉。 又【集韻】【正韻】□謨奔切,音門。【詩大雅】鳧鷖在亹。【註】水流峽中,兩岸對出若門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金城浩亹縣。【註】在臨洮府金州縣,以浩亹水得名。 【正字通】徐鉉曰:說文無亹,當作娓。崔靈恩改易詩亹作娓,周伯琦亦从娓廢亹,皆臆說,不足信。
佱【子集中】【人字部】佱【玉篇】古文法字。註詳水部五畫。
仴【子集中】【人字部】仴【玉篇】五活切,音枂。地名。
亩【午集上】【田字部】畝〔古文〕□【唐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謀上聲。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泰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爲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 又丘名。【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釋名】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傳】畝丘,丘名。 又地名。【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 又【韻補】叶莫補切,模上聲。【班固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又叶滿彼切,眉上聲。【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屈原離騷】余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說文】本作畮。考證:〔【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 謹照原文名之改爲命之。〔【班固西都賦】農服先疇之□畝。〕 謹照原文□改畎。
仸【子集中】【人字部】仸【廣韻】【集韻】□於兆切,音夭。仸僑,不伸也。 又尫弱貌。
□【未集中】【羽字部】□【廣韻】古核切【集韻】各核切,□音隔。【說文】翅也。【廣雅】□,翼也。【玉篇】羽也。 又【集韻】下革切,音翮。義同。
□【未集中】【耳字部】□【唐韻】【集韻】□五滑切,音□。【揚子方言】聾之甚者,秦晉之閒謂之□。【註】言無所聞知也。又吳楚之外郊,凡無有耳者亦謂之□。 又【集韻】五怪切,音聵。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唐韻】如順切,音閏。【說文】□,蟲名。借地名。漢中有□縣,地下多此蟲,因以爲名。考其義,當作潤蠢。 又【集韻】尺尹切,音蠢。□,縣名。在漢中。【韓愈韋侍講盛山十二詩序】讀而歌詠之,令人欲棄百事,往而與之遊,不知其出於巴東,以屬□也。【註】洪氏云:開州盛山郡,義寧二年置,後名□縣,故城在今夔州雲安縣西。◎按此則縣名上去二音皆可讀。 【集韻】或从勻。俗作朐,非是。
亝【子集上】【二字部】亝【玉篇】古文齊字。【說文】禾麥吐穂上平也。【徐曰】生而齊者,莫如禾麥。二,地也,象形。 又山名,勃亝山。見【山海經】。餘詳部首。
□【未集中】【聿字部】□【字彙補】女涉切,音聶。【佩觿集】竹□也。◎按與聿不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與肩同。
仚【子集中】【人字部】仚【廣韻】許焉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延切,□音軒。輕舉貌。【鮑照書勢】鳥仚魚躍。 【說文】人在山上也。與屳字不同。ARTX.CN
仳【子集中】【人字部】仳【廣韻】匹婢切【集韻】【韻會】【正韻】普弭切,□音諀。離別之意。【詩王風】有女仳離。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仳倠,醜女。【王充論衡】衣儀仳脅。亦醜貌。
偔【子集中】【人字部】偔【廣韻】五各切【集韻】逆各切,□音噩。多也。
□【備考】【未集】【自字部】□【五音篇海】與佛同。
伱【子集中】【人字部】伱【廣韻】【集韻】【正韻】□乃里切,泥上聲。汝也。【通雅】爾汝而若乃一聲之轉。爾又爲尔,尔又作伱,俗書作你。
□【備考】【未集】【肉字部】□【奚韻】同膹。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七由切,音酋。曲□。
□【未集下】【舌字部】□【集韻】與吮同。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同。
仃【子集中】【人字部】仃【廣韻】同。
些【子集上】【二字部】些【廣韻】寫耶切【正韻】思遮切,□瀉平聲。【廣韻】少也。【集韻】或作□。 又【集韻】桑何切,音娑。挽歌聲。 又【韻會】蘇箇切,娑去聲。語辭也。【楚辭招魂】何爲四方些。【註】沈存中筆談,夔峽湖湘人,凡禁呪語末云娑婆訶,三合而爲些也。 又同娑。邏些,吐蕃城名。又麼些,禿光些,皆蠻族。
偍【子集中】【人字部】偍【字彙】杜兮切【正字通】徒奚切,□音題。【荀子修身篇】難進曰偍。又同媞。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殰,古作□。【呂氏春秋】壯佼老幼胎□之死者。【管子五行篇】毛胎者不□。【註】□謂胎敗潰也。餘詳歹部十五畫。中国古籍全录
以【子集中】【人字部】以〔古文〕【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又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又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又【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又【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又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又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又【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考證:〔【詩衞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古勇切,音拱。所以技鬲者。一曰舂器。亦姓。 又渠容切,音蛩。又苟許切,音舉。又方勇切,音覂。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胡計切,音蒵。喉膜也。與同。 又【集韻】一曰腹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同。
□【備考】【未集】【肉字部】□【字彙補】俗胸字。
□【未集中】【耳字部】□【集韻】德合切,音答。大垂耳貌。
□【未集中】【耳字部】□【字彙補】書刃切,音愼。【王延壽王孫賦】夐儵□而奄赴。【註】儵□,疾貌。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呼役切,音。□視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滂必切,音匹。【字辨】項肉也。
□【未集中】【耒字部】□【唐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說文】□又可以劃麥,河內用之。【玉篇】田器。 又【集韻】烏媧切,音蛙。【博雅】□,耕也。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奴紺切,音婻。□,肥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立切,音蟄。脯也。屈曰□。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當孤切【集韻】東徒切,□音都。【廣韻】胍□,大腹貌。 又【集韻】一曰椎之大者,故俗爲仗頭大爲胍□。關中語訛爲胍檛。 又陟加切,音奓。義同。 又都故切,音妒。廣腹也。本作□。 【正字通】亦書作□。
□【未集中】【耳字部】□【集韻】【類篇】□亭年切,音田。聲盈耳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音乃。肥也。
□【備考】【未集】【耳字部】□【龍龕】同□。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同瘤。
□【補遺】【未集】【肉字部】□【說文長箋】同胏。
□【未集中】【耒字部】□【五音集韻】他計切,音替。不耕而種。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五寡切,音瓦。斷足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心米切,音徙。【韻寶】串□,炙具也。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利遮切,音儸。腹下肉。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與臠同。出《石鼓文》。
□【未集下】【舌字部】□【集韻】去智切,音企。行喘息貌。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首本字。 又姓。 又【集韻】百,古作□。註詳白部一畫。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同黐。ARTX.CN
□【未集下】【肉字部】□音未詳。【師曠禽經】覆卵則鸛入水,鶩□月。【註】伏卵則向月,取氣助卵。
□【未集下】【肉字部】□【唐韻】呼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鰝。【說文】肉羹也。【玉篇】羹□也。【楚辭招魂露雞□蠵王逸註】有菜曰羹,無菜曰□。【師古曰】羹之與□,烹煮異齊,調和不同,非關有菜無菜也。【徐曰】羹以菜爲主,□以肉爲主。 又【廣韻】【集韻】□呼木切,音嗀。又【集韻】忽郭切,音霍。又呼酷切,音熇。義□同。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與骼同。
□【未集下】【臼字部】□【玉篇】同□。
□【未集下】【臼字部】□【玉篇】古文農字。註詳辰部六畫。
□【申集上】【艸字部】□芒本字。
□【未集下】【臼字部】□【篇海】居玉切,音菊。靴□,子纏連者。ARTX.CN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居月切,音厥。【說文】臀骨也。本作□。【五音集韻】尻也,亦書作□。
□【未集中】【而字部】□【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音而。【玉篇】煑熟也。亦作胹。◎按玉篇類篇俱在火部,今从正字通倂入。
□【備考】【未集】【肉字部】□【奚韻】同□。
□【備考】【未集】【臼字部】□【龍龕】同鑿。
□【未集下】【舛字部】□【韻會】與葟同。詳艸部葟字註。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楚兩切,音摤。皮傷也。本作□。 又此兩切,音搶。義同。
□【備考】【未集】【臣字部】□【龍龕】音策。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區旺切,匡去聲。腹中寬也。 又【玉篇】去王切【五音集韻】去羊切,□音羌。腔也。
□【未集下】【肉字部】□【唐韻】居依切【集韻】居希切,□音機。【說文】頰肉也。 又【集韻】渠希切,音祈。又己亥切,音改。義□同。
□【備考】【未集】【舌字部】□【篇海類編】欽去聲。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韻會】□夷眞切,音寅。【玉篇】脊肉也。【集韻】夾脊肉也。 又【集韻】通作夤。【易艮卦】艮其夤。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方減切,河東謂淫爲□。
□【補遺】【未集】【舌字部】□【龍龕】他酣切。吐舌也。
□【未集下】【舌字部】□【集韻】與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戸感切,音頷。顄也。 又胡南切,音含。肥牛脯。 又【五音集韻】排囊柄也。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同胏,大臠也。見《說文長箋》。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同腦。
□【未集下】【舌字部】□【集韻】他年切,音天。□□,言不正也。
□【未集下】【臣字部】□【古孝經】臨字。
□【未集下】【自字部】□【五音集韻】古文皇字。註詳白部四畫。
□【未集中】【耳字部】□【說文】聱本字。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於郢切。與癭同。頸腫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奚韻】胡玩切,音換。皰□也。
□【未集下】【至字部】□【廣韻】古文屋字。註詳尸部六畫。
□【未集下】【舌字部】□【玉篇】俗□字。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自字部】□【廣韻】【集韻】□許葛切,音□。【廣韻】犬臭氣。 又【集韻】臥息。 又【集韻】許介切,音欸。臭也。 又虛艾切,音餀。義同。 又於歇切,音謁。物敗氣也。同餀。本作餲。 【類篇】作□。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自字部】□【類篇】薄沒切,音勃。臭氣。ARTX.CN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頸忍切,音緊。脣瘍。
□【備考】【未集】【臼字部】□【字彙補】古申字。見《玉篇》。◎按《玉篇》本作□。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胡困切,音慁。肥也。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烏瓜切,音窊。□□,驢腹下肉。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蘇本切【集韻】鎖本切,□音損。【說文】切熟肉,內於血中和也。【廣韻】切熟肉再煑也。【釋名】□,饡也,以米糝之,如膏饡也。又【齊民要術】有肺□法。 又【廣韻】士戀切【集韻】雛戀切【正韻】除戀切,□音纂。又【集韻】徂悶切,音鐏。又【正韻】雛產切,音撰。義□同。
□【補遺】【巳集】【火字部】□【篇海類編】他袞切,音疃。□肉也。
□【未集下】【臼字部】□【正字通】與同。見漢仙人唐君□。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同腱。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苦骨切,音堀。髖也。一曰胅出。【玉篇】臀也。ARTX.CN
□【未集下】【臼字部】□【正字通】□字之譌。
□【備考】【未集】【自字部】□【五音篇海】音船。
□【未集下】【肉字部】□【五音集韻】古牙切【類篇】居牙切,□音嘉。瘡痂。【類篇】疥也。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音怡。豕肉也。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集韻】□符咸切,音凡。【玉篇】舷也。【博雅】□謂之舷。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叵到切,音砲。體腫也。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蘇遭切,音騷。本作臊。豕膏臭也。【五音集韻】腥臊。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音未詳。鼠□,足踝之下也。見《巢氏病源》。
□【未集下】【自字部】□【類篇】一決切,音抉。殠貌。
□【備考】【午集】【皿字部】□【五音篇海】音盤。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肉字部】□【龍龕】以醉切。肉疾貌。
□【補遺】【未集】【舟字部】□【字彙補】乃何切,音那。船名。中国古籍全录
□【備考】【未集】【自字部】□【龍龕】音息。疑息字之譌。
□【未集下】【自字部】□【類篇】烏沒切,溫入聲。病氣也。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直由切【集韻】陳留切,□音儔。□腊,脯也。 又【廣韻】【集韻】□陟柳切,音肘。與□同。小腹病。 又【廣韻】除柳切【集韻】文九切,□音紂。義同。又髀後曰□。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拘玉切,音拲。叉手也。 又【玉篇】古文匊字。註詳勹部六畫。
□【備考】【未集】【肉字部】□【奚韻】同腌。
□【備考】【未集】【舟字部】□【字彙補】古文服字。◎按古文本作□。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白,古作□。註詳部首。
□【補遺】【未集】【臼字部】□【川篇】音江。木也。
□【未集下】【肉字部】□【說文】本字。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先弔切,音嘯。□也。【五音集韻】切肉合糅。 又【正韻】疏鳩切,音搜。乾魚尾。【周禮天官】膴鮑魚□。 【集韻】或作。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同腄。
□【備考】【未集】【臼字部】□【搜眞玉鏡】音由。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毗至切,音鼻。犬初生子。一曰首子。【五音集韻】首也。或作。
□【備考】【未集】【舌字部】□【五音篇海】音沾。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同睵。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同遯。
□【未集下】【自字部】□【正韻】同臲。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弋笑切,音燿。瘠也。 又所敎切,音稍。凡物之殺銳曰。
□【未集中】【耳字部】□【五音集韻】古紅切,音公。耳聞鬼也。中国古籍全录
□【備考】【未集】【舌字部】□【龍龕】與舓同。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居迓切,音駕。具舟也。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烏貫切,音惋。【說文】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本作腕。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又業切,音腌。漬肉也。本作腌。【五音集韻】鹽漬魚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奚韻】同胺。
□【備考】【未集】【至字部】□【篇韻】齒去聲。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古文肰字。註詳四畫。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因蓮切,音煙。嗌也。謂咽喉也。【字彙】項也。
□【未集下】【臼字部】□【類篇】與臿同。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要,古作□。註詳西部三畫。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渠希切,音祈。頰肉。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釋藏作膝字。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肉字部】□【集韻】同膝。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陟加切,音奓。痕□瘢也。【五音集韻】瘡痕也。 又【類篇】陟嫁切,音吒。□□,不密也。【類篇】或作。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音寂。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呼合切,音姶。肥也。
□【未集下】【肉字部】□【唐韻】徂兮切【集韻】前西切,□音齊。【說文】肶□也。【類篇】或書作臍。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私呂切,音醑。囱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五音集韻】他登切,音鼟。飽也。
□【備考】【未集】【舟字部】□【五音篇海】同筏。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同舀。
□【未集下】【舟字部】□【廣韻】初敎切【集韻】楚敎切,□音抄。【廣韻】船不安也。【集韻】舟不寧謂之□。
□【未集下】【肉字部】□【篇海】力質切,音栗。山名。本从山。。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武粉切,音吻。【集韻】鉤□,草名。
□【備考】【未集】【臣字部】□【龍龕】與臦同。中国古籍全录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與同。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渠追切【集韻】渠龜切,□音葵。□,醜也。【淮南子修務訓】啳□哆噅,籧篨戚施,雖粉白黛黑,弗能爲美者,嫫母仳倠也。 又【廣韻】渠追切【集韻】渠惟切,□音逵。義同。考證:〔【淮南子修務訓】雖粉白黛黑,弗能爲美者,嫫母仳催也。〕 謹照原文仳催改仳倠。
□【未集下】【臼字部】□【唐韻】【集韻】□匹各切,音粕。【說文】齊謂舂爲□。【類篇】或作□。
□【補遺】【未集】【臼字部】□【龍龕】疋各切,音粕。舂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同□。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古文膺字。註詳十三畫。
□【補遺】【未集】【舌字部】□【字彙補】雛免切,音饌。專也。
□【申集上】【艸字部】□【字彙補】公棟切,音貢。【梅聖兪茶詩】萌穎强神□。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尼戒切。□□,臭也。 又除邁切,音尵。義同。
□【未集下】【舌字部】□【類篇】與舓同。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讓,古作□。註詳言部十七畫。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乞及切,音泣。朐脯。一曰乾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音菊。肥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五音篇海】與胸同。
□【備考】【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同戮。ARTX.CN
□【補遺】【未集】【舟字部】□【搜眞玉鏡】音酉。舟名。
□【未集下】【肉字部】□【玉篇】居杏切【集韻】古杏切,□音梗。【玉篇】或作骾。食骨留咽中也。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悉盍切,音趿。□,肉雜也。
□【申集上】【艸字部】□【字彙】見《揚雄蜀都賦》,音義未詳。
□【補遺】【未集】【肉字部】□【集韻】呂員切,音攣。瘦也。
□【未集下】【肉字部】□【正字通】與脊同。【說文】本作□,重文作□。【六書正譌】俗作脊,非,然今通用脊矣。
□【申集上】【艸字部】□【直音】同萃。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臼字部】□【川篇】音插。舂聲。中国古籍全录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昨哉切【集韻】牆來切,□音才。蔽前車箭。【玉篇】草名。【博雅】蘱□,蔽也。
□【備考】【未集】【色字部】□【字彙補】靤字之譌。
□【補遺】【未集】【色字部】□【廣韻】白駕切,音杷。色不眞也。【集韻】作皅。中国古籍全录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王矩切,音羽。【篇海】草名。
□【申集上】【艸字部】□【篇海】同芞。 或作。
□【備考】【未集】【臼字部】□【搜眞玉鏡】音作。
□【未集下】【舟字部】□【字彙補】倉含切,音叅。戰艦內貫以大木,曰底□。今牒文有此字。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古文治字。【正字通】譌字。古治字作乿。字彙誤。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皇,古作□。註詳白部四畫。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同津。
□【未集下】【舟字部】□【說文】古文般字。註詳四畫。
□【未集下】【舌字部】□【韻會】同舓。中国古籍全录
□【補遺】【未集】【舟字部】□【篇海類編】蒲光切,音傍。船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古曠切,音桄。腫貌。
□【未集下】【臼字部】□【正字通】俗齏字。
□【備考】【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同□。
□【未集下】【臼字部】□【玉篇】古文字。註詳襾部五畫。
□【未集下】【臼字部】□【字彙】舂本字。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而涉切【集韻】日涉切,□音讘。【廣韻】動□。【集韻】內動也。 又【集韻】昵洽切,音。臑也。 又質涉切,音讋。切肉也。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兪。□,舟名。【說文】本作兪。【註】空中木爲舟。
□【未集下】【臼字部】□【集韻】齒,古作□。註詳部首。
□【未集下】【肉字部】□【廣韻】【集韻】【韻會】□側革切,音責。【廣韻】□子,魚子脯。出新字林。俗作鰿,誤。
□【補遺】【未集】【肉字部】□【龍龕】蘇干切,音珊。脂肪也。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丁姑切,音都。大腸也。ARTX.CN
□【未集下】【色字部】□【集韻】烏化切,音窊。色敗也。 又烏瓦切,音搲。義同。
□【備考】【未集】【臼字部】□【字彙補】□字之譌。
□【備考】【未集】【舟字部】□【篇海類編】同□。
□【未集下】【臼字部】□【玉篇】七漏切,音湊。半舂也。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同□。
□【未集下】【肉字部】□【集韻】側立切,音戢。肥膏出也。或省作。
□【未集下】【肉字部】□【五音類聚】時忍切,音腎。【山海經】陽山有獸,如牛而赤毛,其頸□,其狀如句瞿。【註】頸上有肉□。句瞿,斗也。考證:〔【山海經】【註】頭上有肉□。〕 謹照原文頭改頸。
□【未集下】【肉字部】□【五音類聚】奴頂切,寧上聲。耳中垢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同醵。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與□同。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音臂。
□【備考】【未集】【舌字部】□【搜眞玉鏡】音濶。
□【補遺】【未集】【肉字部】□【字彙補】徐廉切,音爓。湯瀹肉也。中国古籍全录
□【未集下】【至字部】□【集韻】握古作□。註詳手部九畫。◎按字彙補譌作①。①字上从土从冖,下从癶从至。
□【未集下】【自字部】□【集韻】與臲同。
□【未集下】【舟字部】□【集韻】同。
□【補遺】【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烏棘切,音乙。氣滿也。
□【未集下】【至字部】□【類篇】丑吏切,音懥。忿戾也。
□【補遺】【未集】【肉字部】□【戰國策】勝臀,人名。【註】臀,元作□,字書無之。
□【未集下】【舌字部】□【廣韻】下刮切【集韻】乎刮切,□音滑。細紬也。補遺:【字彙補】下利切,音系。細綢也。
□【未集下】【肉字部】□【五音類聚】徒各切,音鐸。肫□,無檢限也。
□【未集下】【舟字部】□【字彙補】同能切,音滕。行滕。【博雅】□,緘也。
□【備考】【未集】【肉字部】□【龍龕】同臍。
□【申集上】【艸字部】□【六書正譌】補抱切,草盛貌,俗作葆,非。○按經史俱作葆,必从□廢葆,《正譌》之說太泥。中国古籍全录
□【申集上】【艸字部】□【集韻】語兩切,音仰。昌蒲也。 亦作。
□【未集下】【肉字部】□【字彙補】同羹。
□【補遺】【未集】【肉字部】□【篇海類編】姑橫切,音觥。膨□,大腹也。ARTX.CN
□【備考】【未集】【臣字部】□【龍龕】音加。
□【未集下】【臼字部】□〔古文〕□□【廣韻】居許切【集韻】【韻會】苟許切,□音莒。【說文】對□也。一曰輿也。【徐曰】輿輦。【增韻】扛也。又挈也。【廣韻】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兵同强,□圍欲細。【註】�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