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徒連切,音田。穴也。【正字通】卽屆字之譌。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都黎切,音低。日也。
【子集下】【匸字部】【唐韻】土雞切【集韻】天黎切,□音梯。【玉篇】匾,薄也。【方言】物之薄者曰匾。ARTX.CN
宄【寅集上】【宀字部】宄"〔古文〕□□□【唐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正韻】古委切,□音軌。【說文】姦也。【周禮秋官司□註】由內爲姦,起外爲宄。【書舜典】□賊姦宄,又通軌。《史記》:□賊姦宄。
考證:〔【書舜典】□賊姦宄,汝作士。 又【漢書】作姦軌。〕 謹按汝作士,文義屬下,此誤連引姦宄下。謹改又通軌。史記□賊姦宄。"
寂【寅集上】【宀字部】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前歷切,音籍。【說文】無人聲也。本作□。从宀尗聲。【徐曰】此□寞字。今文作寂。【廣韻】靜也,安也。【易繫辭】无思也,无爲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尚書序孔疏】道本沖寂。非有名言。又【晉書顧愷之傳】爲山隂令,晝日垂簾,門堦閴寂。 又或作□。【楚辭遠遊】野□漠其無人。 【集韻】亦作□諔漃。中国古籍全录
寏【寅集上】【宀字部】寏【唐韻】【集韻】□胡官切,音丸。【說文】周垣也。重文从阜作院。詳院字註。
尨【寅集上】【尢字部】尨【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茫。【說文】犬多毛者。从犬彡。【徐曰】彡,毛長也。【詩召南】無使尨也吠。【周禮地官】凡外祭毀事用尨。 又雜也。【左傳閔二年】尨奇無常。又衣之尨服,遠其躬也。【註】尨,雜色。 又高陽氏之子曰尨降,八凱之一。 又【集韻】謨蓬切,音蒙。【左傳僖五年】狐裘尨茸。【註】尨茸,亂貌。又【韻會】通作厖,引書不和政厖。 【說文】尨。在犬部,从犬从彡。【毛氏曰】尨,狗也。已从犬,又加犭作狵,非。考證:〔【左傳僖四年】狐裘尨茸。〕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寒【寅集上】【宀字部】寒〔古文〕□□【唐韻】胡安切【集韻】【韻會】【正韻】河干切,□音韓。【說文】東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又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又【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又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又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又姓。漢博士寒朗。 又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又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寙【寅集上】【宀字部】寙【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嬾也。【史記貨殖列傳】啙寙偸生。承慶云:嬾人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自立,故字从。又常在室中,故从宀。 【正字通】窳字之譌文。◎按《玉篇》《類篇》窳,兪矩切。註:邪也,器空中也。引《說文》污窬,俱載穴部。《韻會》七麌收寙,註本司馬氏《類篇》勇主切,嬾也。與窳音義各別,應分爲二。
嬉【丑集下】【女字部】嬉【廣韻】許其切【集韻】【韻會】虛其切【正韻】虛宜切,□音僖。【博雅】戲也。【增韻】美也,游也。【史記孔子世家】嬉戲常□俎豆。【前漢文帝紀】七八十翁,嬉戲如小兒狀。【張協七命】乗鳥舟兮爲水嬉。 又【集韻】【韻會】許已切【正韻】許里切,□音喜。【白居易雜興詩】澹灩九折池,縈回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 又妹嬉,夏桀妃,見妹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許記切【正韻】許意切,□音憙。美姿顏也。 又【集韻】羊朱切,音愉。【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民胥祓禊,國子水嬉。
崍【寅集中】【山字部】崍【廣韻】落哀切【集韻】郞才切,□音來。山名。【山海經】崍山,江水出焉,東流注大江,其陽多黃金。【註】卬崍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又【郭璞江賦】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陽。【註】岷山東北百四十里崍山,又東百五十里崌山,崍山中江所出,崌山北江所出,自廬江潯陽分爲九派也。
崎【寅集中】【山字部】崎【廣韻】去奇切【集韻】【韻會】丘奇切,□音敧。【說文】險也。本作□。从危,攴聲。今文作崎。【玉篇】崎嶇,山路不平也。【張衡南都賦】上平衍而曠蕩,下蒙蘢而崎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義同。 又去綺切,音錡。巋崎,山貌。一曰不安貌。【王褒洞簫賦】徒觀其傍山側兮,則嶇嶔巋崎。 又叶去何切,音苛。【司馬相如上林賦】深林巨木,嶄嚴嵾嵳。九嵕嶻嶭,南山峩峩。岩陁甗錡,嶊萎崛崎。 又【集韻】於宜切,音漪。地名。上黨崎氏阪。又渠希切,音祈。曲岸也。○按上黨陭氏本作陭,不必改从山。又訓曲岸,與石部碕字音義□同,重出,俱不可从。 【正字通】陭隑埼碕□通。
属【寅集上】【尸字部】属【正字通】俗屬字。(屬)【廣韻】【集韻】之欲切【韻會】朱玉切,□音燭。【說文】連也。从尾蜀聲。【徐曰】屬,相連續,若尾之在體,故从尾。【廣韻】聚也,會也。【周禮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孟子】乃屬其耆老而告之。 又托也,付也。【左傳隱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史記留侯世家】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又恭也。【禮禮器】屬屬乎其忠也。【註】屬屬,恭貌。 又續也。【史記信陵君傳】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魏。 又【晉語】必屬怨焉。【註】屬,結也。 又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註】屬,足也,言小人知厭足,君子當亦然。 又【左傳僖二十三年】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註】著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註】附著堅固也。 又恤也。【書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屬婦。【傳】屬,存恤也。婦,婦妾也。 又甲札之數。【前漢□法志】魏氏武卒,衣三屬之甲。【如淳註】上身一,髀褌一,脛繳一,凡三屬,皆相連屬也。 又【廣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正韻】神六切,□音蜀。【小雅常棣】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又【增韻】隸也,系屬也,官寮也。【禮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又【書周官】各率其屬,以倡九牧。 又九族也。【史記田單傳】田單者,齊諸田疎屬也。 又類也,儕等也。【史記留侯世家】今陛下起布衣,以若屬取天下,而所封皆蕭曹故人。 又從也。【史記項羽本紀】羽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又【前漢賈誼傳】善屬文。【師古註】屬謂綴輯之也。 又【左傳成二年】韓厥曰:下臣不幸,屬當戎行。【註】屬,適也。 又【書禹貢】涇屬渭汭。【傳】屬,逮也。馬云:人也。 又【五音集韻】朱戍切,音著。注也。【儀禮士昏禮】酌元酒三屬於尊。【註】屬,註也。又【晉語】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註】屬,注目也。又【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又叶殊遇切,音樹。【詩小雅】君子有□猷,小人與屬。叶上附。 又叶直略切,音著。【班固西都賦】陵隥道而超西墉,混建章而連外屬。叶上閣下爵擢。 【正字通】俗作属嘱,非。(屬)考證:〔【周禮地官】月吉,則屬其州之民讀邦灋。【註】屬,猶合聚也。〕 謹照原文改爲:州長正月之吉,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註屬聚也。〔【左傳昭二十九年】願以小人之腹,爲君子之心,屬厭而已。〕 謹照原文二十九年改二十八年。〔。【爾雅釋親鄭箋】屬者,昭穆相次序也。〕 謹照所引在小雅常棣箋,不在爾雅。謹改爲小雅常棣鄭箋。〔【禮王制】千里之外設方伯,王國以爲屬。〕 謹照原文王國改五國。
峉【寅集中】【山字部】峉【廣韻】五陌切【集韻】【韻會】【正韻】鄂格切,□音頟。山高大貌。【楚辭九思】山峊兮峉峉。 又【埤倉】山不齊貌。【嵆康琴賦】岝峉嶇崯。或作。 又【集韻】亦作□。【木華海賦】啓龍門之岝□。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作拲。居竦切【集韻】【韻會】古勇切,□音鞏。【說文】兩手同舉械也。【周禮秋官掌囚】上罪梏拲而桎。【鄭註】梏在脰,桎在足,拲在手。 又【集韻】居六切,音匊。義同。 又【博雅】古倦切,音眷。拘也。
【辰集下】【欠字部】【廣韻】【集韻】□於佳切,音娃。【玉篇】歎聲。一曰邪貌。 又【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音圭。義同。
宋【寅集上】【宀字部】宋【唐韻】【韻會】蘇統切【集韻】蘇綜切,□音送。【說文】居也,从宀从木。【徐曰】木所以成室,以居人也。 又國名,微子所封地,卽閼伯之商丘。【左傳昭十七年】宋,大辰之虛也。 又州名,隋置宋爲應天府,今河南歸德府是也。又姓。
【寅集上】【尢字部】【正字通】俗字。【字彙】音灰。相擊,與義同。改作,非。
【辰集中】【木字部】【篇海】虛□切,音馨。机也。
宬【寅集上】【宀字部】宬【唐韻】是征切【集韻】時征切,□音成。【說文】屋所容受也。【字彙補】藏書之室也,明大內有皇史宬,貯列聖御筆實錄祕典。亦或作□。
宪【備考】【寅集】【宀字部】宪【搜眞玉鏡】香重切。又莫報切。又呼困切。(憲)【唐韻】【集韻】【韻會】□許建切,音獻。懸法示人曰憲。从害省,从心从目。觀於法象,使人曉然知不善之害。接於目,怵於心,凜乎不可犯也。【周禮天官小宰】憲禁于王宮。【註】憲謂表縣之,若今新有法令也。【詩大雅】文武是憲。【箋】憲,表也,言爲文武之表式也。因憲爲表式之義,故人之取法,亦謂之憲。【書說命】惟聖時憲。【傳】憲,法也,言聖王法天,以立敎於下也。【禮內則】五帝憲。【註】法其德行也。 又【說文】敏也。【禮學記】發慮憲。【註】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徐鍇曰】目與心應爲敏也。 又【諡法】博聞多記曰憲。 又【詩大雅】無然憲憲。【毛傳】憲憲,猶欣欣也。【箋】女無憲憲然爲之制法度,達其意以成其惡也。蓋譏當時變亂舊章,創立新法。此憲憲二字,殆詼諧語,所以深刺之也。後人引訓憲字正文,以釋憲字,遂覺憲字爲表示人以惡者,其去憲字本義何啻萬里。大抵字書訓義,多犯此病,不得不辨。 又州名。本樓煩監,唐置州。 又姓。出【姓苑】。【集韻】或作。 又【集韻】【韻會】□呼典切,音顯。【韻會】興盛貌。【詩大雅】顯顯令德。【中庸】引《詩》作憲憲令德。【正字通】憲有顯示之義。 又叶虛言切,音軒。【詩小雅】萬邦爲憲。叶上原閑軒。又【大雅】無然憲憲。叶上難。難,泥涓切。
嫛【丑集下】【女字部】嫛【廣韻】烏兮切【集韻】煙奚切,□音鷖。【說文】婗也。【釋名】人始生曰嫛婗。嫛,是也,言是人也。婗,其啼聲。一曰婦人惡貌。 又【集韻】於夷切,音伊。義同。 又壹計切,同嫕。順從也。
泀【巳集上】【水字部】泀【集韻】新兹切,音思。水名。 又【玉篇】音移。又音司。義闕。
子【寅集上】【子字部】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又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又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又【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又【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又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又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又【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又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又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又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又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又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又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又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又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又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又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考證:〔女子亦稱子。【禮曲禮】夫人自稱曰婢子。〕 謹按自稱曰婢子乃世婦以下之稱,非夫人也。夫人自稱曰小童,不曰婢子。据改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爾雅釋歲】太歲在子曰困敦。〕 謹照原書釋歲改釋天。
孢【寅集上】【子字部】孢【玉篇】平巧切【正字通】部巧切,□庖上聲。孕也。
嫨【丑集下】【女字部】嫨【集韻】虛干切,音頇。老嫗貌。一曰怒也。 又忍善切,音蹨。敬也。 通作戁。
孱【寅集上】【子字部】孱【廣韻】士連切【集韻】【韻會】【正韻】鋤連切,□音潺。【說文】迮也,从孨在尸下。一曰呻吟也。【玉篇】弱也。【廣韻】劣也。【史記張耳傳】趙相貫高曰:吾王,孱王也。【註】孟康曰:冀州人謂愞弱爲孱。 又【集韻】昨閑切。窄也。 又子仙切,音煎。窘也,孱蹙也。今俗有孱蹙語。 又【玉篇】【集韻】□士限切,音棧。孱陵,古地名。【前漢地理志】在武陵郡。 又與巉通。【司馬相如大人賦】放散畔驤以孱顏。【註】孱顏,卽巉巖。【蘇軾詩】攝衣步孱顏。【註】山額曰顏。
寈【寅集上】【宀字部】寈【集韻】靑古作寈。註詳部首。亦作□□□,玉篇作□。
岝【寅集中】【山字部】岝【廣韻】鋤陌切【集韻】側格切,□音窄。山名。【吳志】支硎山,支道林所居,今名岝山。 又【廣韻】在各切【集韻】疾各切,□音昨。岝,山高貌。
尺【寅集上】【尸字部】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石切,音赤。【說文】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衇爲寸口,十寸爲尺,規矩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家語】布指知尺,舒肱知尋。【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蔡邕獨斷】夏十寸爲尺,殷九寸爲尺,周八寸爲尺。【周禮司市】疏置丈尺於絹布之肆。 又大尺曰施。【管子地員篇】其施五尺。【註】施音遺,大尺之名。 又【小爾雅】五尺謂之墨。【周語】不過墨丈尋常之閒。【註】五尺爲墨,倍墨爲丈。今木工各用五尺以成宮室,其名爲墨,則墨者工師之五尺也。 又【唐輦下歲時記】二月朔日爲中和節,賜大臣戚里尺,謂之裁度民閒。 又法三尺,謂以三尺竹□書寫法律,故俗謂舞文爲弁髦三尺。今以三尺爲□具,非也。 又叶昌約切,音綽。【詩魯頌】是尋是尺。叶下作若。 【韻會】通作赤。考證:〔【說文】周制,寸,尺,咫,尋,常,諸度量皆以人體爲法。〕 謹照原文常字下增仞字。〔【周禮地官】置丈尺於絹布之市。〕 謹照原文地官改爲司市疏,市改肆。
寘【寅集上】【宀字部】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音觶。【說文】置也。【正韻】納之也,猶言安著也。【詩小雅】寘子于懷。【註】親之也。【魯語】藏罟不如寘里克於側之不忘也。又【左傳隱十一年】凡而器用,財賄,無寘於許。 又【廣韻】止也,廢也。【詩周南】寘彼周行。【註】寘,舍也。【周禮秋官大司□】寘之圜土。又【左傳隱元年】遂寘姜氏於城颍。 又通作示。【禮中庸】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置也。 俗作寘,非。考證:〔【左傳隱元年】遂寘姜氏於城颖。〕 謹照原文颖改颍。
【寅集上】【寸字部】【字彙】同刓,圓削也。
【午集下】【禾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以制切,□音曳。白,稻名。
宏【寅集上】【宀字部】宏【唐韻】戸萌切【集韻】【韻會】乎萌切,□音峵。【說文】屋深響也。【玉篇】大也。【增韻】廣也。【書盤庚】用宏兹賁。【註】宏賁皆大也,謂宏大此大業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虡臝屬,大聲而宏,則於鐘宜。 又宏宏。【集異記】山□卿撰蒼龍宮新溪銘云:新宮宏宏,崇軒□。 又宏父,官名。【書酒誥】宏父定辟。【註】事官司空也,主制其疆界,以定法也。 又【岳珂追感詩】心術參堯運,規模紹漢宏。 又【正字通】宏與谹閎洪通。【前漢司馬相如傳】崇論谹議。【史記】作閎。【揚雄傳】閎言崇議。又【華陽國志】文學聘士洛下宏,字長公,閬中人。【漢書】作閎。□與洪宏同。
宠【寅集上】【宀字部】寵【唐韻】丑壟切【集韻】【韻會】【正韻】丑勇切,□沖上聲。【說文】尊居也。从宀龍聲。一曰愛也,恩也。又【增韻】尊榮也。【易師卦】承天寵也。【書泰誓】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周官】居寵思危。 又姓。【正字通】蜀漢長史寵義。 又古借龍。【詩商頌】何天之龍。【周頌】我龍受之。【鄭註】讀若寵。 又【集韻】盧東切,音籠。都寵,縣名,在九眞郡。
媴【丑集下】【女字部】媴【集韻】于元切,音袁。女名。
嬲【丑集下】【女字部】嬲【廣韻】奴鳥切,音嬈。擾也。【嵆康與山濤書】足下若嬲之不置。【王安石詩】嬲汝以一句,西歸瘦如腊。【又】細浪嬲雪于娉婷。 又【集韻】乃老切,音腦。義同。ARTX.CN
寖【寅集上】【宀字部】寖【集韻】咨林切。與浸□同,漑也。 又水名。寖水,出武安縣東。 又寖漬。【前漢溝洫志】西南出寖數百里。又【漢武帝策賢良制】寖明寖昌。 又【五音集韻】子鴆切。義同。◎按《正字通》水部十畫寖重出。詳十三畫濅字註。
寨【寅集上】【宀字部】寨【廣韻】豺夬切【集韻】【韻會】士邁切【正韻】助邁切。□與砦同。【廣韻】山居以木柵。【集韻】籬落也。或作柴,柴柵。通作寨塞,羊栖宿處也。 又【廣韻】蘇則切【正韻】【韻會】悉則切,□音塞。安也。
屳【寅集中】【山字部】屳【集韻】相然切,音鮮。山居長往也。【字彙】卽仙字。入山長生曰仙。○按與人部仚字音義不同。《正字通》譌合爲一,反駁《字彙》之非,不知其本有兩字也。
崂【寅集中】【山字部】嶗【玉篇】力刀切【集韻】郞刀切,□音勞。嶗嶆,山險也。一曰山名。
孌【丑集下】【女字部】孌〔古文〕□【唐韻】力兗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音臠。婉孌,美好貌。【詩曹風】婉兮孌兮。又從也。 又順也,慕也。【詩小雅】思孌季女逝兮。 又【廣韻】力眷切【集韻】【韻會】【正韻】龍眷切,□音戀。義同。別作。 又【集韻】盧九切,音鸞。女字。 又謨還切,音蠻。義同。
寑【寅集上】【宀字部】寑【集韻】寢古作寑。註詳十一畫。
宽【寅集上】【宀字部】寬〔古文〕完【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平聲。【說文】屋寬大也。从宀莧聲。莧音桓,今文省作寬。一曰緩也。【廣韻】愛也,裕也。又舒也。【易乾卦】寬以居之。【詩衞風】寬兮綽兮。【註】寬,宏裕也。又【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 又【增韻】不猛也。【書大禹謨】臨下以□,御衆以寬。又【君□】寬而有制,從容以和。【左傳昭二十年】子產謂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又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又緩也。【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 又宥也。【史記廉頗列傳】鄙賤之人,不圖將軍寬之至此也。 又姓。 又叶驅圓切,音圈。【詩衛風】考槃在,碩人之寬。叶下諼。 又叶巨員切,音權。【韓愈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在隱約而平寬。固哲人之細事,夫子乃嗟歎其賢。
【卯集上】【心字部】【字彙補】非奔切,音紛。【列子黃帝篇】然而封戎。
峛【寅集中】【山字部】峛【廣韻】力紙切【集韻】輦爾切,□音邐峛崺,山卑長也。或作邐迤。【揚子法言】觀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 又峛崺,上下之道也。【揚雄甘泉賦】登降峛崺。 【正字通】本作峛。峛原字从歺作。
崗【寅集中】【山字部】崗【正字通】俗□字。
【辰集中】【木字部】【集韻】兪絹切,音院。木名。又兪芮切,音睿。【博雅】動也。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虛其切,音熙。【說文】悅樂也。一曰婦人賤稱。
岿【寅集中】【山字部】巋【廣韻】【集韻】丘追切【韻會】區韋切,□音蘬。【爾雅釋山】小而衆,巋。【疏】言小山而衆叢萃羅列者名巋。【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巋穹崇。【註】高大貌。 又上聲。【廣韻】丘誄切【集韻】【韻會】【正韻】苦軌切,□音樻。義同。 又去聲。【集韻】丘愧切,音喟。巋然,獨貌。【莊子天下篇】巋然有餘。
媵【丑集下】【女字部】媵【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證切,音孕。【說文】送也。【釋文】古者同姓娶夫人,則同姓二國媵之。【釋名】三品曰姬,五品曰媵。【左傳成八年】凡諸侯嫁女,同姓媵。 又飮爵亦曰媵。【儀禮燕禮】主人媵爵于賓。【註】先飮一爵,後一爵從之也。 又凡送皆曰媵。【楚辭九歌】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 又寄物爲媵。本作□。【揚子方言】□,寄也。从月。俗从月,非。 一作□。月字从冂內冫。考證:〔【楚辭九歌】彼滔滔兮來迎。〕 謹照原文彼改波。
嫬【丑集下】【女字部】嫬【集韻】之奢切,音遮。女字。 又商署切,音恕。義同。ARTX.CN
嬿【丑集下】【女字部】嬿【廣韻】【集韻】□伊甸切,音晏。美也。 又【集韻】於殄切,音蝘。嬿婉,安順貌。 又因連切,音烟。女字。通作燕。
孫【寅集上】【子字部】孫【唐韻】【集韻】思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又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又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又烏孫,西戎國名。 又姓。又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又【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又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又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考證:〔【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發。〕 謹照原文發字上增周王二字。〔【春秋閔二年】夫人姜氏孫于楚。〕 謹照原文楚改邾。
嬘【丑集下】【女字部】嬘【集韻】徐醉切,音遂。女字。亦作□。
嫈【丑集下】【女字部】嫈【唐韻】【集韻】烏莖切【韻會】幺莖切,□音嚶。【說文】小心態。【博雅】好也。一曰嫈嫇,幼婦也。又嫈嫫,下里婦人貌。 又女名。【史記刺客傳】聶政□嫈。【漢雜事祕辛】梁商女嫈,桓帝后又【廣韻】於營切【集韻】娟營切,□音縈。又【廣韻】鷖逬切,音。【集韻】於逬切,音□。又於郞切,音央。又元扃切,音螢。又於丁切,音啨。又烏熒切,音。□好也,態也。 又縈定切,音瑩。繚嫈,漢侯國名。【史記東越傳】封橫海校尉福爲繚嫈侯。一曰娟營切。 又火螢切,□平聲xīnɡ。女人潔淸貌。□字原从目从昊作。又□,同。
屟【寅集上】【尸字部】屟【說文】屧本字,履中薦也。詳後屧字註。
岴【寅集中】【山字部】岴【玉篇】同嶇,俗省。
寿【丑集中】【士字部】壽〔古文〕□□□□【唐韻】【集韻】□承咒切,音綬。【說文】久也。凡年齒皆曰壽。【書君奭】天壽平格。【詩大雅】作召公考,天子萬壽。【左傳僖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註】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董子繁露】壽者,酬也。壽有短長,由養有得失。【前漢王吉傳】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史記刺客傳】嚴仲子奉。黃金百鎰,爲聶政母壽。 又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又地名。平壽,衞下邑。【左傳昭二十年】衞侯在平壽,壽州古淮南,春秋吳楚□蔡之地,戰國倂于楚,考烈王遷此,曰郢都。靈壽,古中山邑。【史記魏世家】樂羊拔中山,文侯封之靈壽。 又漢壽,亭名,在蜀嚴道。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 又山名。【史記五帝紀】舜作什器于壽山。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產文石,可爲印章,五色具備,惟艾綠色者少。【宋黃幹詩】石爲文多招斧鑿。又水名。壽水,在太原壽陽縣,其源有二,一出要羅村,一出頡訖村,合流入于洞渦河。 又木名。靈壽木,可爲杖。【山海經】靈壽實華。【呂氏春秋】壽木之華。 又姓。吳王壽夢之後。又常壽,複姓。 又【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讎上聲。【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按酒壽俱有韻,朱子作叶音,非。《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壽字亦然,非壽讀若受,專屬上聲,讀若授,專屬去聲也。
岱【寅集中】【山字部】岱【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音逮。【說文】泰山也。【白虎通】東嶽爲岱宗者,言萬物更相代於東方也。【通志略】山高四十餘里,凡十八盤,由南天門歷東西二天門,至絕頂。上有秦時無字□,其祠曰靑帝,去黃河二百餘里。【風俗通】岱,胎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隂陽之交,觸石膚寸而合,不終朝而徧雨天下,故爲五嶽之長。 【正字通】東嶽,古但稱太山。太代音同,故借代加山。
尋【寅集上】【寸字部】尋〔古文〕□【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音潯。【說文】繹理也,本作□,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亂也。又寸,分理之也。彡聲。【增韻】求也。【前漢黃霸傳】語次尋繹。【註】抽引而出也。 又度名。【周禮地官媒氏註】八尺曰尋,倍尋曰常。【小爾雅】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孟子】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爲也。 又仍也,繼也。【左傳昭元年】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古語】毫末不扎,將尋斧柯。 又俄也。【晉羊祜讓開府表】以身誤陛下辱高位,傾覆亦尋而至。 又用也。【左傳僖五年】將尋師焉。【註】尋,用也。 又侵尋,猶浸淫也。【前漢武帝紀】巡郡縣,侵尋太山矣。 又借作溫燖。【左傳哀十二年】吳使人請尋盟。子貢曰:若可尋也,亦可寒也。【註】尋,重也,溫也,前盟巳寒,更溫之使熱。與燖義同。 又長也。【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秦晉梁益閒,凡物長謂之尋。 又俗謂庸常爲尋常。 又姓。晉尋會,唐劉黑闥將尋相。 【韻會】毛氏曰:从口。俗从几作□,非。□。
守【寅集上】【宀字部】守〔古文〕□□【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音首。【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視也,護也。【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註】防獸觸攫也。 又【廣韻】主守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又【增韻】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獸。【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又姓。【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又叶式視切,音矢。【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又叶雖遂切,音粹。【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有大志。考證:〔【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 謹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 謹照原文蜃蛤改鹽蜃。衡麓改衡鹿。
【午集中】【疒字部】【廣韻】【集韻】□興腎切。與脪同。熱氣著膚也。 又【集韻】許謹切,音蚓。創肉反出也。【玉篇】腫起也。 又【廣韻】【集韻】□香靳切,音焮。義同。 又【集韻】許旣切,音咥。痛也。
【卯集上】【心字部】【廣韻】丑輒切【集韻】敕涉切,□音鍤。【玉篇】心動貌。 又休也。 又【廣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音謵。【廣韻】偛,小人貌。【集韻】黠貌。 又【集韻】失涉切,音攝。怪也。 又【集韻】的協切,音喋。□,志輕也。 俗作□,非。中国古籍全录
屓【寅集上】【尸字部】屓【廣韻】虛器切。同屭省,贔屓,作力也。 又臥息也。
岠【寅集中】【山字部】岠【韻會】臼許切,音巨。【玉篇】大山也。 又【韻會】至也。【前漢食貨志】銀龜二品,元龜岠冉,長尺二寸。【孟康曰】冉,龜甲。岠,至也。 又【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註】岠,去也。【正字通】岠,應从歫。
嬆【丑集下】【女字部】嬆【廣韻】許及切【集韻】迄及切,□音吸。女性淨也。
嫶【丑集下】【女字部】嫶【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同憔。【前漢外戚傳】嫶姸太息。【註】晉灼曰:三輔謂憂愁面省疲曰嫶冥,嫶姸猶嫶冥也。 又【集韻】兹消切,音焦。女字。 顦癄醮焦蕉□通。
嬤【丑集下】【女字部】嬤【字彙】忙果切,音麼。俗呼母爲嬤嬤。 俗字。嬤乃媽□之轉音。
孄【丑集下】【女字部】孄【集韻】同嬾。ARTX.CN
嫩【丑集下】【女字部】嫩【字彙】與媆同。【杜甫詩】紅入桃花嫩。【正字通】俗媆字。
岎【寅集中】【山字部】岎【正字通】敷文切,音汾。岎崯,山貌。【揚雄蜀都賦】岎崯迥叢。 又【楊時偉正韻牋】亦作岔。音差。今遼東有三岔河,爲山海要隘。或讀去聲。【通雅】山歧曰岔,水岐曰汊,二音同。又路之岐道名曰。
屄【寅集上】【尸字部】屄【正字通】布非切,音□。女子隂。
将【寅集上】【寸字部】將〔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 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 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 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 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 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 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 又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 又【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 又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 又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 又【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 又【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 又【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 又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 又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 又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 又【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 又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 又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 又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 又【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 又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山【寅集中】【山字部】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又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又姓。古烈山氏之後。又公山,複姓。 又【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又【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 【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考證:〔【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是爲五嶽。【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謹按是爲五嶽非爾雅原文。鎮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禮註非爾雅註。謹將是爲五嶽改作周禮謂之鎮,以起註文。
邷【酉集下】【邑字部】邷【廣韻】【集韻】□五寡切,音瓦。衞地。
【寅集上】【宀字部】【等韻】五東切,音腢。和也。
屛【寅集上】【尸字部】屛【廣韻】薄經切【集韻】【韻會】旁經切【正韻】蒲明切,□音萍。【說文】蔽也。从尸幷聲。【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註】小牆當門中。【廣雅】罘罳謂之屛。【禮緯】天子外屛諸侯內屛,在路門之內外。【鄭司農曰】依其制,如屛風然。【三禮圖】扆從廣八尺,畫斧文。今之屛風,則遺象也。【詩大雅】大邦維屛。【註】屛,所以爲蔽也。【書康王之誥】乃命建侯樹屛。【註】樹以爲屛藩也。 又屛風,水葵別名。【博物志】太原以北有屛風草,依岸而生。一說即防風。 又屛翳,雨師。 又【廣韻】府盈切【集韻】卑盈切,□音幷。【廣雅】屛營,怔忪也。【吳語】屛營,徬徨於山林之中,今表箋言激切屛營,即此義也。【正字通】作上聲。 又【廣韻】【集韻】【類篇】□必郢切,音丙。【詩小雅】君子樂胥,萬邦之屛。叶上領。 又【禮玉藻】其在邊邑,曰某屛之臣某。 又除也,去也,斥也。【書金縢】我乃屛璧與圭。【禮王制】屛之遠方。【註】屛,放去也。 又退也。【禮曲禮】侍坐於君子,有告者曰:少閒願有復也,則左右屛而待。【集韻】【韻會】作去聲。考證:〔【禮曲禮】侍於君子。〕 謹照原文侍下增坐字。
嫋【丑集下】【女字部】嫋【廣韻】奴鳥切【集韻】【韻會】【正韻】乃了切,□音褭。風動貌。【楚辭九歌】嫋嫋兮秋風。 又長弱貌。【鮑照詩】嫋嫋柳垂條。 又悠揚貌。【蘇軾赤壁賦】餘音嫋嫋。【六書故】與裊通。俗作嬝。 又【集韻】【韻會】日灼切【正韻】如灼切,□音弱。長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娬媚姌嫋。 又【集韻】昵格切,音蹃。又乃歷切,音溺。義□同。
嬋【丑集下】【女字部】嬋【唐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音禪。【說文】嬋娟,態也。 又凡物有色態曰嬋娟。【左思吳都賦】檀欒嬋娟,玉潤碧鮮。【註】言竹色美盛也。【孟浩然詞】花嬋娟,沃春泉。竹嬋娟,籠曉烟。雪嬋娟,不長姸。月嬋娟,眞可憐。 又嬋連,親族也。【劉向九歎】惟楚懷之嬋連。互見娟媛二字註。 【六書故】亦作嬗。
毠【辰集下】【毛字部】毠【集韻】居牙切,音嘉。與□同。毛衣謂之□裟。或作毠,亦作袈。【西域記】僧祗支,正云僧迦鵄,此云覆腋衣。竺道祖云:魏時請僧於內,作此衣,因綴於左邊祗支上。今號兩袖曰偏衫,七條曰鬱多羅僧。用三種壞色,靑、黑、木蘭。靑謂銅靑,黑謂雜泥,木蘭卽樹皮色。應法師舊作□,葛洪改袈裟。具云迦羅紗曳,此云不正色。○按諸說□卽袈裟也。古織毛爲之,故从毛,後用布,故从衣。
嬇【丑集下】【女字部】嬇【廣韻】【集韻】□胡對切,音潰。女字。 又【廣韻】【集韻】□苦怪切,音蒯。女嬇,鬼方氏妹。【史記楚世家】陸終之妻。【大戴禮】作女隤。
屣【寅集上】【尸字部】屣【廣韻】【集韻】□所綺切,音縰。【玉篇】履也,或作蹝。【孟子】猶棄敝蹝。【註】草履也。【廣韻】履不躡跟也。與躧同。【前漢雋不疑傳】躧履起迎。【註】曳之而行,言其遽也。 又【廣韻】【集韻】□所寄切。義同。
寡【寅集上】【宀字部】寡【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瓦切,瓜上聲。【說文】少也。从宀頒。頒,分賦也。宀分故爲少也。【爾雅釋詁】罕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繫辭】吉人之辭寡。 又【釋名】倮也。倮然單獨也。【書梓材】至于敬寡。【周禮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之。 又【大戴禮】五十無夫曰寡。又凡孀嫠皆曰寡婦。又無夫無婦□謂之寡。丈夫曰索,婦女曰嫠。 又王侯謙稱。【禮曲禮】諸侯自稱曰寡人。【論語】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皆言寡德也。 又【詩大雅】□于寡妻。【註】嫡妻也。【箋】寡有之妻,言賢也。【疏】嫡妻惟一,故言寡。 又叶公戸切,音古。【詩小雅】爰及矜人,哀此鰥寡。叶上野羽。野音暑。又【大雅】不侮矜寡。叶上吐下禦。 又叶古火切,音果。【陸雲歲暮賦】歲難除而易逝兮,情艱多而泰寡。年有來而棄子兮,時無算而非我。 【正字通】本作寡。【正譌】俗从力作寡,非。寡字下从力作。考證:〔【論語】夫人自稱曰寡小君。〕 謹照原文改稱諸異邦曰寡小君。
导【寅集上】【寸字部】導〔古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盜。【說文】導,引也。从寸道聲。【徐曰】以寸引之也。【周語】□人爲導。【註】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孟子】君使人導之出疆。 又治也。【書禹貢】導岍及岐,至于荆山。【註】言治山通水也。 又通也。【周語】太子晉曰:川氣之導也,疏爲川谷,以導其氣。 又【增韻】啓迪也。通作道。【論語】道之以德。又【前漢文帝紀】道民之路在務本。 又簪導。【釋名】簪,兓也,以兓連冠於髮也。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南齊高祖性儉約,見主衣中有玉導,曰:留此是興長敝源。命擊碎之。
沪【巳集上】【水字部】滬【唐韻】□古切【集韻】後五切,□音戸。□滬,水名也。 又【陸龜蒙漁具詠序】綱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註】吳人今謂之籪。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以指按也。【玉篇】取也。
寧【寅集上】【宀字部】寧〔古文〕寍【唐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佞平聲。【說文】願詞也。从丂,寍聲。 又安也。【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詩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書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安民也。 又【書洪範】五福,三曰康寧。【註】無疾病也。 又女嫁歸省父母曰寧。【詩周南】歸寧父母。 又予寧居喪也。【前漢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喪,子寧三年。 又無寧,寧也,願辭也。【左傳隱十一年】無寧兹許公復奉其社稷。又【襄二十六年】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又丁寧,屬付諄復也。【前漢郞顗傳】丁寧再三。俗作叮嚀。 又丁寧,鉦也。【左傳宣四年】著於丁寧。【正義】言著於丁寧,則丁寧是器。【晉語】伐備鐘鼓,聲罪也。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是丁寧,戰之用也。 又州名,秦北郡,魏置華州,西魏改寧州。 又姓。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通甯。【前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甯。【師古註】叶音平聲。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 又叶乃挺切,佞上聲。【張載七命】王猷四塞,圅夏謐寧。丹冥投烽,靑徼釋警。 又叶女良切,音娘。【蘇軾富鄭公□】堂堂韓公,與萊相望。再聘於燕,四方以寧。望平聲。 【韻會】本作寧,經史作寧,俗作寜。寧从丂。
孟【寅集上】【子字部】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更切,音夢。【說文】長也。【禮緯】嫡長曰伯,庶長曰孟。【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書傳】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又女子之兄亦曰孟。 又【玉篇】始也,四時之首月曰孟月。【前漢李尋傳】寅孟之月。 又【廣韻】勉也。【班固幽通賦】盍孟晉以迨羣,辰倏忽其不再。【註】孟晉,勉進也。 又大也。【管子任法篇】高言孟行,以過其情。 又州名,漢河內郡,卽古孟津,唐置孟州。 又【書禹貢】被孟豬。【爾雅】作孟諸。【周禮】作望諸。【鄭註】澤藪曰望諸,卽孟豬也。 又姓,魯仲孫氏爲三桓之孟,故曰孟。 又【集韻】母朗切,音莽。無趣舍之謂。 又莫浪切,□去聲。不精要貌。【莊子齊物論】孟浪之言。
孨【寅集上】【子字部】孨【廣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音剸。【說文】謹也,从三子。【廣韻】孤露可憐也。 又【集韻】以轉切,聲近軟。【正字通】據史漢,吾王,孱王也。韋昭曰:孱,仁謹貌。《方言》冀州人謂懦弱曰孱。孨當與孱通。又《六書統》□與進同義。朱謀曰:羣兒聚弄爭先,因其弱而不前者,借爲孱弱字。 又【廣韻】莊眷切【集韻】雛戀切,□音饌。義同。
嫽【丑集下】【女字部】嫽【廣韻】落蕭切【集韻】憐蕭切,□音聊。【說文】女字。一曰相嫽戲也。 又【廣韻】力小切【集韻】朗鳥切,□音繚。好貌。一曰戲也。 又【廣韻】【韻會】【正韻】□力弔切,音料。【揚子方言】靑徐之閒謂好爲嫽。 又女名。【前漢西域傳】馮夫人嫽,漢宮人也,善史書,乗錦車,持節和戎而歸。 又北人呼外祖母爲嫽嫽。一曰盧皓切,音老。與媼通。
屪【寅集上】【尸字部】屪【字彙】力宵切,音聊。男隂。
尢【寅集上】【尢字部】尢【正字通】尤本字。【說文】尤在乙部,異也。从乙又聲。
嵔【寅集中】【山字部】嵔【廣韻】鄔賄切。同。
孒【寅集上】【子字部】孒【唐韻】【集韻】□居月切,音厥。【說文】無左臂形。【博雅】孑孒,短也。 又【廣韻】居竦切,音拱孑孒,井中小蟲。 又【廣韻】【集韻】□九勿切,音□。義同。◎按《字彙》作孓,非。今改正。考證:〔【博雅】孑孓,短也。〕 謹照原文孓改孒。
孙【寅集上】【子字部】孫【唐韻】【集韻】思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 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 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 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 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 又靑海旁馬多龍種,曰龍孫。又矢名。【晉語】申孫之矢。 又烏孫,西戎國名。 又姓。又公孫,長孫,王孫,俱複姓。【廣韻】衞公子,惠孫曾耳之後,因氏焉。 又【集韻】蘇困切,音巽。與遜同。【論語】孫以出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猶恭順也。 又遁也。【春秋莊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閔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又叶荀緣切,音宣。【趙壹窮鳥賦】天乎祚賢,歸賢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孫孫。考證:〔【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發。〕 謹照原文發字上增周王二字。〔【春秋閔二年】夫人姜氏孫于楚。〕 謹照原文楚改邾。
宆【寅集上】【宀字部】宆【正字通】同穹,譌省。字彙音穹。宆,天形。穹宆誤分爲二。經史通作穹,無書作宆者。
寓【寅集上】【宀字部】寓【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音遇。【說文】寄也。【禮曲禮】大夫寓祭器於大夫,士寓祭器於士。又【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謂失地之君,寄寓其國也。 又居也。【孟子】無寓人於我室。【左傳成二年】韓厥曰:請寓乗。 又屬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 又托也。【史記莊周傳】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又鳥名,如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禦兵,見【山海經】。 又【爾雅釋獸】有寓屬。【註】謂獼猴之類。寄寓木上,故曰寓。 又【正韻】牛居切,音魚。義同。 【集韻】或作庽。考證:〔【左傳僖二十八年】君憑軾而觀之,得臣寓目焉。〕 謹照原文得臣下增與字。
屽【寅集中】【山字部】屽【集韻】侯旰切。同□。山名。 又魚旰切,音岸。義同。 【正字通】岸字之譌。
尖【寅集上】【小字部】尖【廣韻】【集韻】子廉切【韻會】【正韻】將廉切,□音漸。【說文】楔也。本作櫼。【徐曰】謂簪也,也,从小下大,爲櫼字。今作尖,末銳也,小也。【杜甫送張參軍赴蜀州詩】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又【韓愈苦寒詩】萌芽夭勾尖。 又【五代史】李崧言,鎭太原非石敬塘不可。敬塘深德之,曰:爲浮圖者,必合其尖,蓋欲崧始終成巳也。 玉尖,十尖,指也。【楊維楨詩】玉尖搦管蘸香雲。【又】十尖盡換紅鴉觜。 又尖尖。【章孝標詩】還似天台新雨後,小峯雲外碧尖尖。
尥【寅集上】【尢字部】尥【唐韻】【集韻】□力弔切,音料。【說文】行脛相交也。【六書故】今人謂筋骨弱,舉足不隨爲尥掉。又牛行腳相交爲尥。【揚子方言】以足鉤之爲尥。 又【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蒲交切,□音庖。義同。
岛【寅集中】【山字部】島【唐韻】【廣韻】【正韻】都皓切【集韻】【韻會】都老切,□刀上聲。【說文】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从山鳥聲。《釋名》島,到也。人所奔到也。《書禹貢》島夷皮服。孔傳海曲謂之島。居島之夷還服其皮。【木華海賦】崇島巨鼇。 又【集韻】或作隯。【張衡西京賦】長風激於別隯。亦作嶹。 【集韻】古通鳥。,从山鳥聲。考證:〔【說文】海中有山可依止曰島。島,到也,人所奔到也。从山,烏省聲。【書禹貢】島夷卉服。【註】海曲曰島,卉草也,木棉之屬,以卉服來貢也。〕 謹按所引多與原文不符,謹照各書原文改作:說文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从山鳥聲。釋名島,到也。人所奔到也。書禹貢島夷皮服。孔傳海曲謂之島。居島之夷還服其皮。〔【木華海賦】崇島巨鰲。〕 謹按鼇从黽,不从魚。照海賦原文改鼇。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强魚切【集韻】求於切,□音渠。【玉篇】藩落。【博雅】,地籬也。【廣韻】枯籬名。
【子集下】【刀字部】【玉篇】千廉切,音僉。割也。〇按《五音集韻》作□。
嫀【丑集下】【女字部】嫀【類編】慈鄰切,音秦。女字。 又疏鄰切,音申。義同。
泋【巳集上】【水字部】泋【廣韻】許貴切【集韻】訏貴切,□音諱。水波紋也。一曰瀖泋,水貌。【木華海賦】瀖泋濩渭,蕩雲沃日。 又【玉篇】許鬼切【集韻】訏鬼切,□音虺。與□同。水流貌。
屠【寅集上】【尸字部】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說文】刳也。从尸者聲。 又【廣韻】殺也,裂也。【周禮廛人】凡屠者,斂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史記信陵君傳】臣乃市井鼓刀屠者。又【前漢高帝紀】今屠沛。 又姓。【拾遺記】軒轅去蚩尤,遷其民善者於鄒屠之地,惡者於有北之鄉,其先以地命族,後分爲鄒氏屠氏。又申屠,複姓。 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如切,□音除。休屠,匈奴王號。休音朽。考證:〔【周禮地官】凡屠者,斂其皮角筋,入於王府。〕 謹照原文地官改廛人。筋下增骨字。入于王府改于玉府。〔【史記信陵君傳】臣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 謹照原文市井下改鼓刀屠者。
尲【寅集上】【尢字部】尲【廣韻】古咸切【集韻】居咸切,□音緘。【說文】尲尬,行不正也。 又【集韻】紀炎切,音蒹。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屴【寅集中】【山字部】屴【廣韻】林直切【集韻】【韻會】六直切【正韻】郎狄切,□音力。崱屴,山高貌。又山連也。【杜甫封西嶽賦】超崱屴。又【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崱屴嵫釐。【註】宮殿高竦貌。 又【正字通】屴,或讀如勒。義同。
尵【寅集上】【尢字部】尵【廣韻】杜回切【集韻】徒回切,□音頹。□尵,馬病。【詩周南】作虺隤。【爾雅釋詁】作虺頹。義同。 本作尵。俗作□,非。尵字从。
峗【寅集中】【山字部】峗【廣韻】魚爲切【集韻】【正韻】吾回切【韻會】虞爲切,□音危。三峗,山名。通作危。【書禹貢】三危旣宅。【疏】在鳥鼠西,與山近,黑水出其南。卽三苗地。【後漢西羌傳】三危山在沙州燉煌城東南,以山有三峰,故曰三危。 又【玉篇】【廣韻】【集韻】□五罪切,音隗。山貌。與峞嵬通。 又【集韻】魚屈切,音崛。峗崪,山貌。或从兀。考證:〔【書禹貢】三危厎績。〕 謹照原文厎績改旣宅。
孑【寅集上】【子字部】孑【廣韻】居列切【集韻】【韻會】吉列切【正韻】古屑切,□音結。【說文】人無右臂形。【玉篇】單也,餘也,後也,短也。【集韻】健也。【詩大雅】靡有孑遺。言周之民無復有遺者。 又孑孑,特出貌。【詩鄘風】孑孑干旌。 又戟也。【周禮夏官大司馬司戈盾註】戈有旁出者爲句孑。【左傳莊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隨。【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刅謂之孑。俗作□。 又孑孒,水中赤蟲。游水際,遇人則沈。俗呼沙蟲。一名蜎蠉。【淮南子說林訓】孑孒爲蟁。【註】倒跂蟲也,化爲蟁。蟁卽蚊也。 又姓。見【奇姓通】。 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考證:〔又孑孑,水中赤蟲。游水際,遇人則沈。俗呼沙蟲。一名蜎蠉。【淮南子說林訓】孑孑爲蟁。〕 謹照原文兩孑孑□改孑孒。
孿【寅集上】【子字部】孿【唐韻】生患切【集韻】數患切,□音涮。【說文】一乳兩子也。【玉篇】變也,又雙產也。【揚子方言】陳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產,謂之釐孳,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而東謂之孿。 又【玉篇】【廣韻】□力員切,戀平聲。義同。考證:〔【揚子方言】東楚閒,凡人嘼乳而雙生,謂之釐孖,秦晉閒謂之僆子,自關以東謂之孿。〕 謹照原文東改陳。生改產。孖改孳。以改而。
【丑集下】【女字部】【集韻】普故切,音怖。美女也。
客【寅集上】【宀字部】客【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又【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又【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又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又【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又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又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又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又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又【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考證:〔【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也。〕 謹照原文也改焉。〔【易繫辭】重門擊柝,以禦暴客。〕 謹照原文禦改待。中国古籍全录
孛【寅集上】【子字部】孛【唐韻】蒲味切【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音佩。【說文】□也,从□,艸木盛長□□然。別作浡,方未切。 又人色變也,从子。【徐曰】人色孛然壯盛,似草木之茂,引《論語》色孛如也。今作勃,薄沒切。 又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或作茀,敷勿切。【穀梁傳】孛之爲言猶茀也,隱蔽不見也。 又姓。○按孛字,《廣韻》有蒲昧、蒲沒二切。《集韻》有方未、蒲昧、薄沒、敷勿四切。訓義錯出。今依《廣韻》《韻會》以蒲昧切爲正音,而以各音分註於每條下。 又【正譌】借爲違悖字。考證:〔又星。【春秋昭十七年】冬,有星孛入於大辰。孛,彗星也。【申繻曰】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謹按孛彗星也,非春秋原文。謹改爲又彗星也。左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繻改申須。
宯【寅集上】【宀字部】宯【廣韻】許交切【集韻】虛交切,□音囂。氣上蒸也。 【集韻】或从穴,亦與庨同。庨字从厂孝聲。宯或从穴作窙,見午集下穴部。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苦蓋切【集韻】丘蓋切,□音磕。【博雅】辱也。【玉篇】伐也,擊也。 又【集韻】丘葛切,音渴。敵也。
【辰集上】【日字部】【玉篇】以專切,音沿。日行也。
屡【寅集上】【尸字部】屢〔古文〕□【集韻】【韻會】□龍遇切,音慮。數也。【增韻】煩數。又疾也。【詩周頌】屢豐年。【書益稷】屢省乃成。【註】屢,數也,當數顧省汝成功也。或作婁。
居【寅集上】【尸字部】居〔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又【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又【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又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又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又【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又止也。【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疏】不休止也。 又海鳥曰爰居。【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又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語助辭。【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韻】通作其。 又叶居御切,音據。【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考證:〔【禮曾子問】居,吾語女。〕 謹按曾子問無此語,查係論語文。據改爲論語陽貨。〔【前漢食貨志】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 謹按徐廣註見史記,不在食貨志。謹改前漢食貨志爲史記平準書。
岧【寅集中】【山字部】岧【廣韻】徒聊切【集韻】田聊切,□音條岧嶤,山高貌。【張衡西京賦】狀亭亭以岧岧。 【集韻】或作岹。岹□,山形。
寸【寅集上】【寸字部】寸【唐韻】【集韻】倉困切【韻會】【正韻】村困切,□村去聲。【說文】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謂之寸口。从又从一。【徐曰】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家語】布指知寸。【前漢律歷志】度量衡皆起於黃鐘之律,一黍爲分,十分爲寸,十寸爲一尺。又寸者,忖也,有法度可忖也。凡法度字皆从寸。 又姓。【正字通】明嘉靖中梓潼令寸居敬。 又叶徒玩切,音叚。【庾信喜晴應詔詩】伏泉遠習坎,隂風已回巽。桐枝長舊圍,蒲節抽新寸。叶上建傳堰獻。楊愼曰:巽音蒜,寸音斷,或曰建傳堰獻在今霰韻,古音霰翰諫三韻通。備考:【篇海類編】俗等字。中国古籍全录
孩【寅集上】【子字部】孩【廣韻】戸來切【集韻】【韻會】【正韻】何開切,□亥平聲。【說文】小兒笑也。本作咳,从口亥聲。【玉篇】幼稚也。【孟子】孩提之童。【註】小兒知孩笑,可提抱者。 又頷下曰孩。【禮內則】三月之末,父執子右手,孩而名之。 又蟲類亦曰孩。【禮月令】無殺孩蟲。【註】言蟲始生如孩也。 又叶洪孤切,音胡。【道藏歌】仰翕長庚井,練胎反嬰孩。太乙保命籍,南陵拔夜居。 又叶絃雞切,音奚。【郭璞遊仙詩】奇齡邁五龍,千歲方嬰孩。嫦娥揚妙音,洪厓頷其頤。
屑【寅集上】【尸字部】屑【集韻】【韻會】【正韻】□先結切,先入聲。【說文】屑,動作切切也。本作,从尸聲。引崔駟達旨辭,吾亦病子,□不已。隸作屑。【徐曰】居旣从尸,動亦从尸。屑屑,屢動作也。一曰敬也,不獲己也。 又【廣韻】淸也,顧也,勞也。【詩邶風】不我屑以。【註】屑,潔也。不以我爲潔,而與之也。 又【前漢王良傳】往來屑屑不憚煩。 又【增韻】輕也。【書多方】爾乃屑播天命。【註】謂輕棄天命。【正字通】凡遇事物,輕視不加意曰不屑。【孟子】不屑去,不屑就,乞人不屑,是也。 又瑣屑也。【左傳昭五年】女叔齊曰:禮所以守其國,行其政令,無失其民者也。而屑屑焉習儀以亟,不亦遠乎。 又碎末也。【周禮天官】王齊共食玉。【鄭註】王齊當食玉屑。 又【禮內則】屑桂與薑。◎按本《說文》屑字。《正韻》、屑分訓,泥。考證:〔【周禮天官】大齋供食玉。【鄭註】王齋當食玉屑。〕 謹照原文大改王。二齋字皆改齊。供改共。〔【禮內則】屑薑與桂。〕 謹照原文屑桂與薑。()【說文】屑字。
庁【寅集下】【广字部】庁【廣韻】他丁切,音汀。【玉篇】平也。 又與□通。【集韻】□,省作庁。
嵂【寅集中】【山字部】嵂【集韻】【韻會】【正韻】□劣戌切,音律。嵂崒,山高峻貌。【司馬相如子虛賦】隆崇嵂崒。 又通作律。【詩小雅】南山律律。【註】高大貌。
岬【寅集中】【山字部】岬【集韻】古狎切,音甲。山旁也。【淮南子原道訓】徘徊於山岬之旁。【註】岬,山脅也。【左思吳都賦】傾藪薄,倒岬岫。【註】兩山閒曰岬。 又赤岬,山名,在蜀夔州府城北,上有孤城,卽古魚復縣基,南連白帝山,不生草木,土石悉赤。俗云如人袒胛,故名赤岬。 又岬嵑,接連貌。【張協洛禊賦】都人士女,奕奕祁祁。車駕岬嵑,充溢中逵。 【集韻】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唐韻】口莖切【集韻】丘耕切,□音鏗。琴聲。或作揁。通作鏗。 又【同文舉要】引伸也。
履【寅集上】【尸字部】履〔古文〕□□【廣韻】力几切【集韻】【韻會】兩几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足所依也。本作□,今作履。【爾雅釋言】履,禮也。【註】禮可以履行也。【釋名】履,飾足以爲禮也。【字書】草曰屝,麻曰屨,皮曰履,黃帝臣於則造。 又踐也。【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齊風】履我卽兮。【註】躡我之跡,而相就也。又【左傳僖四年】賜我先君履。【註】謂所踐履之界也。 又以履加足亦曰履。【史記留侯世家】良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 又祿也。【詩周南】福履綏之。【註】履,祿。綏,安也。 又姓,見【姓苑】。
峆【寅集中】【山字部】峆【集韻】曷閤切,音合。峆崉,山貌。
宵【寅集上】【宀字部】宵〔古文〕□【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消。【說文】夜也。从宀。宀,下冥也。肖聲。【書堯典】宵中星虛,以殷仲秋。【註】陽氣消也。【詩召南】肅肅宵征。【周禮秋官司寤氏】禁宵行者。【註】宵,定昏也。 又【莊子註】不由明坦之路曰宵。 又小也。【禮學記】宵雅肄三。【註】宵之言小也,習小雅之三。 又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詩豳風】熠耀宵行。 又與綃通。【儀禮士昏禮】姆纚筓宵衣。【鄭註】宵,讀如素衣朱綃之綃。
【卯集下】【攴字部】【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夙。與同。擊也。【玉篇】打聲。
【午集中】【矢字部】【集韻】拙古作。註詳手部五畫。 又【集韻】姝悅切,音啜。短貌。 或作□□。
【辰集上】【日字部】【集韻】虛宜切。从曦省。詳曦字註。
岦【寅集中】【山字部】岦【廣韻】【集韻】□力入切,音立。岦岌,山貌。
屔【寅集上】【尸字部】屔【廣韻】【集韻】□奴低切,音泥。【爾雅釋丘】水潦所止,屔丘。亦作泥。【郭註】反頂受水。 又【集韻】女夷切,音尼。山名。ARTX.CN
崻【寅集中】【山字部】崻【集韻】丈里切,音雉。山獨立貌。 【正字通】俗峙字。
崝【寅集中】【山字部】崝【集韻】【韻會】□鋤耕切,音撑。【說文】崝嶸也。【揚雄河東賦】陟西嶽之嶢崝。【師古曰】嶕嶢而崝嶸。【孫綽遊天台山賦】陟峭崿之崝嶸。 【集韻】或作嶒崢。
崭【寅集中】【山字部】嶄【集韻】同嶃。ARTX.CN
崳【寅集中】【山字部】崳【集韻】容朱切【正字通】羊劬切,□音俞。崳次,山名,在鴈門。今通作楡。
嵼【寅集中】【山字部】嵼【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切,音剗。□嵼,山屈曲貌。【東方朔七諫】望高山之□嵼。 又【韻會】通作產。【楚辭九章】思蹇產以不釋。
崈【寅集中】【山字部】崈【集韻】同崇。中国古籍全录
【辰集上】【日字部】【字彙補】與冬同。
【子集上】【丨字部】【唐韻】【集韻】□苦瓦切。□字之譌。【說文】跨步也。从反夊,中直畫,不上出,而左拽,□載丑集夊部。【字彙】譌作,附丨部,非。
嵱【寅集中】【山字部】嵱【廣韻】【集韻】□餘封切,音容。山名。【楊愼曰】在容州,山下有鬼市。 又【集韻】尹竦切,音湧。嵱嵷,山峰貌。【揚雄甘泉賦】陵高衍之嵱嵷。【註】上下衆多貌。
崓【寅集中】【山字部】崓【正字通】公悟切,音固。晏崓,地名。在單父三十里。【李白送弟凝至晏崓詩】雞鳴發晏崓,別雁驚崍州。 又【宋史李全傅】出沒島崓。【正字通】崓亦水島之類。
峫【寅集中】【山字部】峫【集韻】余遮切【字彙】以遮切,□音耶。山名。 又徐嗟切,音衺。山貌。 【正字通】俗字。○按琅峫山,在靑州。本作琊。从山作峫,非。
峒【寅集中】【山字部】峒【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崆峒,山名。本作空桐。【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註】戴猶値也。一作空同。【莊子司馬彪註】空同,當北斗下山也。【前漢武帝紀】踰隴登空同,今作崆峒。【唐書地理志】崆峒在岷州溢洛縣。【史記註】在隴右。【雍州錄】在原州高平縣,卽筓頭山,涇水發源,今平凉府西,卽崆峒山。有廣成子宮。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山一穴也。一曰嵾嵳不齊也。 又【五音集韻】在孔切,音董。山穴。通作洞。 又叶徒黃切,音唐。【道藏歌】綠蓋協晨霞,靑軿擲空峒。右揖東林帝,上朝太虛皇。
崌【寅集中】【山字部】崌【集韻】斤於切,音居。山名。【山海經】崌山,江水出焉,東流注於大江,其中多怪蛇。 【集韻】或作〈山下居〉。
崖【寅集中】【山字部】崖【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 又珠崖,郡名�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