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譜】顓頊之後封邾,後爲楚滅,子孫去邑爲朱。又望出吳郡。 又【集韻】慵朱切,音殊。朱提,縣名。【前漢地理志】屬犍爲郡。
考證:〔國人歌之曰,朱儒朱儒,使我敗於邾。〕 謹照左傳原文歌改誦。"
朴【辰集中】【木字部】朴【唐韻】【集韻】【韻會】□匹角切,音璞。【說文】木皮也。【徐曰】藥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別錄】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與樸同。【史記文帝紀】示敦朴爲天下先。 又【戰國策】范雎曰:鄭人謂玉未理者樸,周人謂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離也。 又【正韻】匹各切。又【集韻】匹□切,音踣。義□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韻】披尤切,音。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舉巴夷來附。 又叶蒲沃切,音僕。【陳琳瑪瑙勒賦】太上去華尚素朴兮,所貴在人匪金玉兮。考證:〔【本草別錄】一名逐折。又名樹名榛。〕 謹照原文改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角切,音璞。【說文】作檏。木素也。【徐曰】土曰坏,木曰檏。【書梓材】旣勤樸斲,惟其塗丹臒。 又凡器未成者,皆謂之樸。【爾雅釋器】木謂之剫,玉謂之雕。【郭註】皆治樸之名。 又質也。【禮郊特牲】素車之乘,尊其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博木切,音卜。【詩大雅】芃芃棫樸。【傳】樸,枹木。【箋】白桵相樸屬而生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註】樸屬,猶附著堅固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張衡東京賦】遵節儉,尚素樸。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 又堅木也。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木密也。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樸□,縣名。【前漢地理志】屬武威郡。 又【唐韻】普故切,音舖。【淮南子精神訓】明白太素,無爲復樸。
梊【辰集中】【木字部】梊【廣韻】作摕。都計切,音帝。撮取也。 又【字彙】徒結切,音迭。義同。 又【集韻】大計切,音悌。亦作□。兩手急持人也。
朵【辰集中】【木字部】朵〔古文〕【唐韻】丁果切【集韻】都果切,□音埵。【說文】樹木垂朵朵也。【集韻】本作朶。亦作。 又動也。【易頤卦】觀我朶頤。 又花朶也。【杜甫趨新津北橋樓詩】白花檐外朵,靑柳檻前梢。 又【宋儀衞志】殿之東西曰朵殿。又鹵簿用骨朵,以骨飾之,或範金爲之。【輟耕錄】骨朵,讀若脈都。 又【雞肋編】以手捉物謂之朵,以手引小兒亦謂之朵。(朶)同朵。
朸【辰集中】【木字部】朸【唐韻】林直切,音力。【說文】木之理也。 又【類篇】屋隅也。【詩大雅】如矢斯棘。【韓詩】作斯朸。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平原郡。 又【說文】盧則切【集韻】【韻會】歷德切,□音勒。義同。 又【集韻】竭憶切,音殛。又渠巾切,音勤。又【漢書音義】渠力切,音極。□漢侯國名。
朹【辰集中】【木字部】朹【說文】古簋字。註詳竹部十一畫。 又【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求。木名。【爾雅釋木】朹檕梅。【註】朹樹狀似梅,子如指頭,色赤似小柰,可食。【本草補遺】朹子、山樝一物也。 又【方言】朹,仇也。謂怨仇也。【註】巨救切,音舊。考證:〔【爾雅釋木】朹檕梅。【註】朹樹狀似梅,子大如指。〕 謹照原文大如指改如指頭。
机【辰集中】【木字部】机【唐韻】【集韻】【韻會】居履切【正韻】居里切,□音几。【說文】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机木。【郭註】狀如楡,可燒以糞田。 又與几通。【易渙卦】渙奔其机。【註】承物者也。【家語】仰視榱桷,俯察机筵。【註】机作几。 又【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饑。亦木名也。 又【類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機)【唐韻】【韻會】居衣切【集韻】居希切,□音幾。【說文】主發謂之機。【書太甲】若虞機張,往省括于度則釋。【尚書大傳】捕獸機檻陷。【大學】其機如此。【註】發動所由。【疏】關機也。動於近,成於遠。 又星名。【博雅】斗星三爲機。【通卦驗】遂皇始出,握機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 又【集韻】織具謂之機杼,機以轉軸,杼以持緯。 又氣運之變化曰機。【莊子天運篇】意者有機,緘而不得已耶。【至樂篇】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 又機械,巧術也。【莊子天地篇】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 又天機,天眞也。【莊子大宗師篇】嗜慾深者天機淺。 又【韻會】要也,會也,密也。【書臯陶謨】一日二日萬幾。【疏】作機。 又木名。【山海經】單狐之山多機木。【郭註】機,去聲。 【正韻】作堅溪切,音雞,非。
朻【辰集中】【木字部】朻【唐韻】渠幽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虯。【說文】木下曲。【爾雅釋木】木下句曰朻,上句曰喬。 又【集韻】居虬切【正韻】居尤切,□音糾。【說文】高木也。下句曰樛,高木曰朻。 又【集韻】【韻會】□吉酉切,音九。義同。 又【集韻】吉了切,音皎。木也。【爾雅釋木】朻者聊。 【正字通】與樛同。
朽【辰集中】【木字部】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詩周頌】荼蓼朽止。【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又與殠同。臭也。【列子周□王篇】饗香以爲朽。【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 又叶喜語切,音許。【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 又叶許救切,音齅。【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考證:〔【左傳僖三十三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謹照原文改襄三十一年。
朾【辰集中】【木字部】朾【唐韻】宅耕切【集韻】【類篇】【正韻】除耕切,□音橙。【說文】橦也。【類篇】楔也。 又【爾雅釋蟲】蠪朾螘。【郭註】赤駁蚍蜉。 又【集韻】唐丁切,音庭。又當經切,音丁。又除更切,橙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湯丁切,音汀。虛朾,宋地。【左傳成十八年】孟獻子會於虛朾。《釋文》他丁反。 又【集韻】癡貞切,音檉。義同。 又【唐韻】中莖切,讀若爭。與丁同。伐木聲。 又【五音集韻】都冷切。擊也。 又【類篇】都挺切,音頂。棓也。考證:〔【左傳成十八年】孟獻子會於虛朾。【杜註】朾,音汀。〕 謹照原文改釋文他丁反。
朿【辰集中】【木字部】朿【唐韻】【集韻】【韻會】□七賜切,音刺。【說文】木芒也。徐鍇曰:草木之朿。茦、莿二文,音義□同。○按《說文》朿自爲部,棗、棘字从之,今誤入。
杀【辰集下】【殳字部】殺〔古文〕□□□□□□□【唐韻】所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山戛切,□音煞。【說文】戮也。【周禮春官】內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詔王治。五曰殺。【疏】太宰有誅無殺。此有殺無誅者,誅與殺相因,見爲過不止,則殺之也。又【秋官】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搏之。【註】斬以鈇鉞,殺以刀刃。 又【爾雅釋詁】殺,克也。【郭註】隱元年公羊傳曰:克之者何,殺之也。 又獲也。【禮王制】天子殺,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註】殺,獲也。 又同死。【孟子】凶年不能殺。 又忘也。【莊子大宗師】殺生者不死。【註】李軌云:殺,猶亡也。亡生者不死也。崔云:除其營生爲殺生。 又薙草曰殺。【禮月令】利以殺草。 又霜殺物曰殺。【春秋僖三十三年】隕霜不殺草。【左傳桓五年】始殺而嘗。 又以火炙簡爲殺靑。【後漢吳佑傳】欲殺靑□,以寫經書。【註】殺靑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亦爲汗靑,義見【劉向別錄】。 又矢名。【周禮夏官司弓矢】殺矢、鍭矢,用諸近射田獵。【註】殺矢,言中則死。又【考工記】冶氏爲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 又刷也。【釋名】摩挲猶抹殺。 又【集韻】【韻會】□桑葛切,音薩。散貌。【史記倉公傳】望之殺然黃。【註】徐廣曰:殺,蘇葛反。正義曰:蘇亥反。 又掃滅之也。【前漢谷永傳】未殺災異。 又騷殺,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飛流蘇之騷殺。 又【集韻】私列切,音薛。與□同。蹩□,旋行貌。【莊子馬蹄篇】蹩躠爲仁。向崔本作弊殺。 又【廣韻】【集韻】【韻會】□所界切,音鎩。降也,減削也。【周禮秋官象胥】國新殺禮,凶荒殺禮。【禮大傳】五世而緦殺同姓也。又【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又【正韻】所賣切,音曬。義同。 又毛羽敝曰殺。【詩豳風予羽譙譙傳】譙譙,殺也。 又【周禮天官瘍醫】劀殺之劑。【註】殺謂以藥食其惡肉。 又噍殺,音也。【禮樂記】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註】噍則竭而無澤,殺則減而不隆。 又剪縫也。【論語】非帷裳,必殺之。亦作□。 又韜屍之具,上曰質,下曰殺。【儀禮士喪禮】殺,掩足。 又疾也。【白居易半開花詩】西日憑輕照,東風莫殺吹。【自註】殺,去聲。 【正字通】今樂府家有元殺、旁殺之別,元人傳奇《白鶴子》一殺、二殺卽其遺聲也。俗讀生殺之殺,非。 【集韻】或作閷煞。 又【集韻】【韻會】□所例切,音。亦降也。 又【集韻】式吏切,音試。同弑。【前漢高帝紀】項羽放殺其主。【註】殺,當作弑。又【班固西都賦】掎僄狡,猛噬,脫角挫脰,徒搏獨殺。【註】殺,亦叶式吏切。 又叶色櫛切,音瑟。【梁肅兵箴】傳美干戈,易載以律。古之睿知,神武不殺。又叶式列切,音設。【束皙近遊賦】繫複襦以御冬,脅汗衫以當熱。帽引四角之縫,裙爲數條之殺。殺,一作□。考證:〔【後漢吳佑傳】欲殺靑□,以寫經書。【註】殺靑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靑,易書,後不蠹,謂之殺靑。〕 謹照原文後改復。
杂【戌集中】【隹字部】雜【廣韻】徂合切【集韻】【韻會】昨合切,□音。【說文】五彩相合也。【玉篇】糅也。【易坤卦】夫□黃者,天地之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雜五色。 又【禮玉藻雜帶註】雜,猶飾也,卽上之韠也。 又【玉篇】同也。【廣韻】集也。【易繫辭】雜物撰德。【疏】言雜聚天下之物。 又【揚子方言】碎也。【易繫辭】其稱名也,雜而不越。【疏】辭理雜碎,各有倫序,而不相乖越。 又【玉篇】厠也。 又最也。 又【廣韻】帀也。 又穿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爰居,雜縣。【疏】爰居,海鳥也,一名雜縣。 又【集韻】七盍切【韻會】【正韻】七合切,□音囃。【公羊傳成十五年】諸大夫皆雜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釋文】雜,七合反,又如字。
权【辰集中】【木字部】權【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逵員切,□音拳。【玉篇】稱錘也。【前漢律歷志】孔子陳後王之法,曰謹權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絫。 又經權。【易繫辭】巽以行權。【註】權,反經而合道者也。 又平也。【禮王制】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義以權之。 又權謀。【左傳宣十二年】中權後勁。【杜註】中軍制謀,精兵爲殿。 又權柄。【莊子天運篇】親權者不能與人柄。 又【爾雅釋詁】權輿,始也。【詩秦風】于嗟乎,不承權輿。 又攝官曰權。【鼠璞】權字唐始用之。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爲眞。 又國名。亦姓。【左傳莊十八年】楚武王克權。【韻會】楚鬭緡尹權,後因爲氏。 又與爟通。烽火也。【前漢郊祀志】上宿郊見通權火。 又與顴通,兩頰也。【前漢高帝紀隆準註】頰權,準也。【曹植洛神賦】靨輔承權。 又【說文】權,黃華木也。【爾雅釋草】權,黃華。【六書故云】以草釋木,似誤。○按《爾雅》木槿,木也,列之于草。殆未可泥。 又【集韻】古玩切,音貫。木叢生也。考證:〔【詩秦風】吁嗟乎,不成權輿。〕 謹照原文吁改于。成改承。〔【後漢郊祀志】上宿郊,見通權火。〕 謹按後漢書無郊祀志。後漢改前漢。〔【爾雅釋草】權,黃英。〕 謹照原文英改華。
杆【辰集中】【木字部】杆【唐韻】古按切【集韻】【韻會】居案切,□音幹。木名。【玉篇】檀木也。【類篇】柘也。 又【集韻】【韻會】居安切【正韻】居寒切,□音干。僵木也。 又木梃也。【前漢尹賞傳】被鎧杆。【劉敞曰】杆,盾也。俗作欄杆杆字。(桿)【篇海】侯幹切,音汗。木也。【正字通】俗杆字。
杇【辰集中】【木字部】杇【唐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正韻】汪胡切,□音烏。【說文】所以塗也。秦謂之杇,關東謂之槾。《爾雅釋宮》鏝謂之杇。註泥鏝。【增韻】塗鏝器。或作圬。亦作釫。 又【集韻】洪孤切,音乎。又【五音集韻】烏故切,音汙。義□同。考證:〔【說文】所以塗也。【爾雅釋宮】杇鏝謂之杇。【方言】秦謂之杇,關東謂之槾。〕 謹按秦謂之杇二語出說文不出方言。謹改爲:說文所以塗也。秦謂之杇,關東謂之槾。爾雅釋宮鏝謂之杇。註泥鏝。
杈【辰集中】【木字部】杈【唐韻】初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初加切,□音叉。【說文】杈枝也。徐曰:岐枝木也。【杜甫雕賦】突杈枒而皆折。 又捕魚具。【周禮天官鼈人】以時簎魚鼈龜蜃。【註】謂以权刺泥中搏取之也。 又【集韻】【類篇】□初佳切,音釵。杈杷,農器。又枝也。 又【集韻】楚懈切,音瘥。義同。 又【集韻】楚嫁切,音汊。木枝衢也。【東京夢華錄】御廊立朱桼杈子,路心立黑桼杈子,卽行馬也。 又【類篇】收草具。考證:〔【周禮天官鼈人】以時〈艸下措〉魚鼈龜蜃。〕謹照原文〈艸下措〉改簎。
杉【辰集中】【木字部】杉【唐韻】所銜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音衫。【說文】作檆。【爾雅釋木】作煔。【郭註】煔似松,生江南,可以爲船。中国古籍全录
杋【辰集中】【木字部】杋【集韻】【類篇】符咸切【玉篇】扶嚴切,□音凡。木名。俗呼此木皮曰水桴木。 又【類篇】甫凡切。義同。
李【辰集中】【木字部】李〔古文〕杍【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良士切,□音里。【說文】果名。【素問】東方木也。【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其品處桃上。【詩小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又【韻會】世薦士謂之桃李。【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關驛也。 又與理通。【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周語】行李以節逆之。【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熒惑爲李。【徐廣註】內則理兵,外則理政。 又司理,□官,亦稱司李。【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爲李。又檇李,春秋吳地。 又姓。【風俗通】伯陽之後。考證:〔【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治。〕 謹照原文治改法。
桦【辰集中】【木字部】樺【唐韻】【集韻】【韻會】胡化切【正韻】胡挂切,□音崋。【廣韻】木名。【玉篇】木皮可以爲燭。或作檴,通作華。【莊子讓王篇】原憲華冠縱履。【註】以華皮爲冠。【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師古註】華,卽今樺皮貼弓者。詳檴字註。 又【集韻】戸花切,音驊。義同。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鼓也。考證:〔【莊子讓王篇】原憲華冠縱履。〕 謹照原文縱改縱。
杏【辰集中】【木字部】杏【唐韻】【正韻】何梗切【集韻】【韻會】下梗切,□音荇。【說文】果名。【格物叢話】杏實,味香於梅,而酸不及,核與肉自相離。【盧諶祭法】夏祀用杏。【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其木宜杏。【文獻通考】杏多實不蟲,來年秋禾善。 又【周禮司爟註】夏取棗杏之火。 又【左思吳都賦李善註】平仲果,其實如銀。一名銀杏。 又北杏,地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侯會於北杏。 又【神仙傳】廬山有杏林,董奉故里。考證:〔【禮祭法】夏祠用杏。〕 謹按禮祭法無此語。太平御覽引盧諶祭法曰夏祠用杏。謹將禮字改爲盧諶。祠字改爲祀字。
材【辰集中】【木字部】材【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音才。【說文】木梃也。徐曰:木勁直堪入於用者。【孟子】材木不可勝用。 又【周禮地官】委人掌斂疏材。【疏】材是木實,榛栗之屬。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五材:金、木、水、火、土也。又六材:木工、金工、皮工、設色之工、刮磨之工、搏埴之工也。又【太宰之職】百工飭化八材:珠、象、玉、石、土、金、革、羽也。 又與才同。【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材。 又與財通。【孟子】有達財者。 又質性也。【中庸】必因其材而篤焉。 又【集韻】昨代切,音在。材具也。 又叶前西切,音齊。【劉向列女傳】妻往說公,陳其幹材,列言勞苦。公遂釋之。考證:〔搏植之工也。〕 謹照周禮原文搏植改搏埴。〔百工,飭庀八材。〕 謹照周禮原文飭庀改飭化。
村【辰集中】【木字部】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杒【辰集中】【木字部】杒【唐韻】而震切【集韻】【韻會】而振切,□音刃。【說文】桎杒也。【玉篇】木名。或作梕。 又【集韻】【類篇】□人之切,音而。小車楘。
杓【辰集中】【木字部】杓【唐韻】【正韻】甫遙切【集韻】【韻會】□遙切,□音標。【說文】斗柄也。【前漢天文志】一至四爲魁,五至七爲杓。【律志】玉衡杓建天之綱也。 又引也。【淮南子道應訓】孔子勁杓國門之關而不以力聞。 又繫也。【淮南子兵略訓】凌人者勝,待人者敗,爲人杓者死。 又【集韻】丁歷切,音嫡。標的也。【莊子庚桑楚】我其杓之人耶。 又【集韻】多嘯切,音弔。義同。 又【集韻】皮招切,音漂。亦斗柄也。 又【說文】【唐韻】【集韻】市若切【韻會】是若切,□音勺。【徐鉉曰】以爲桮杓之杓,所以抒挹也。【史記項羽紀】沛公不勝桮杓。【正韻】作裳灼切,誤。 又【唐韻】丁了切,貂上聲。【史記天官書】杓雲如繩。【索隱】時酌切。 又【篇海】職略切,音勺。橫木橋。考證:〔【史記項羽傳】沛公不勝桮杓。〕 謹照原文傳改紀。
杕【辰集中】【木字部】杕【唐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第。【說文】樹貌。【詩唐風】有杕之杜。【毛傳】杕,特也。【集韻】木獨生也。【玉篇】木盛也。 又【集韻】【類篇】□唐左切,音舵。船尾小梢也。【淮南子說林訓】心所說,毀舟爲杕。心所欲,毀鐘爲鐸。 字从木从大。俗从犬,非。枤。
杖【辰集中】【木字部】杖【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音杖。【說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又【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又【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 又木梃也。【家語】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又【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 又【爾雅釋草】蒤,虎杖。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又憑倚也。【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考證:〔【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賜之几杖。〕 謹照原文,賜之上增若不得謝則必六字。〔【爾雅釋草】虎杖,荼也。〕 謹照原文改蒤虎杖。
杗【辰集中】【木字部】杗【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杗,棟也。【爾雅釋宮】杗廇謂之梁。 又【唐韻】【集韻】【正韻】□謨郞切,音茫。大梁也。【韓愈進學解】大木爲杗。 又【韻會】眉甍切【正韻】眉庚切,□音盲。義同。
杘【辰集中】【木字部】杘【唐韻】丑利切【集韻】丑二切,□音呬。篗柄也,收絲具。 又【韻會】女履切,尼上聲。又【集韻】女利切,音膩。義□同。 又【方言】小兒多詐而獪謂之嚜杘。【列子力命篇】墨杘、單至、嘽咺、□懯四人相與遊於世。【韻會】墨杘,人名。寓言也。【皮日休反招魂】上暖昧而下墨杘。 又【集韻】抽遲切,音絺。義同。
杙【辰集中】【木字部】杙【唐韻】與職切【集韻】【韻會】逸職切【正韻】夷益切,□音弋。【說文】果名。【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實如棃,酢甜,核堅。出交趾。 又【爾雅釋宮】樴謂之杙,橜也。【左傳襄十七年】臧堅以杙抉其傷而死。 又所以格獸也。【莊子人閒世】拱把而上,求狙猴之杙者斬之。 【韻會】【說文】橜杙字本作弋,果名作杙,今橜弋字作杙,而弋但爲弋獵字矣。
杚【辰集中】【木字部】杚【唐韻】古忽切,音骨。【說文】平也。从木从气,俗省从乞。【廣韻】摩也。 又【玉篇】柯愛切,音漑。與槪同。 又【類篇】古對切,音憒。義同。
杜【辰集中】【木字部】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 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 又【本草】杜仲,藥名。 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考證:〔【爾雅釋蟲】杜伯,蝎也。〕 謹按所引出博雅非爾雅,爾改博。幷照原文蝎改蠍。
杝【辰集中】【木字部】杝【唐韻】【集韻】【韻會】□池爾切,音豸。【說文】落也。【廣韻】析薪也。 又【正韻】尺里切,音侈。【集韻】陳知切,音馳。義□同。 又【集韻】鄰知切,同離。 又【唐韻】弋之切,音移。木名。【爾雅釋木】椵,杝。【註】白椵也。【孝經註】杝棺四寸謂之裨。 又【韻會】吐邏切,音扡。車名。 又叶託何切,音佗。【詩小雅】伐木掎矣,析薪杝矣。【註】杝,隨其理也。【詩緝】以手離之也。亦作柂。考證:〔【正韻】尺里切,音移。〕 謹按尺里切不得音移,謹改音侈。
杞【辰集中】【木字部】杞【唐韻】【韻會】【正韻】墟里切【集韻】口已切,□音起。【說文】枸杞也。【爾雅釋木】杞,枸檵。【廣韻】枸杞,春名天精子,夏名枸杞葉,秋名却老枝,冬名地骨根。【本草】一名仙人杖,根名地骨皮。 又【嚴粲詩緝】《詩》有三杞:《鄭風》無折我樹杞,柳屬也。《小雅》南山有杞,在彼杞棘,山木也。集于苞杞,言采其杞,隰有杞桋,枸杞也。○按嚴說,則《易姤卦》以杞包瓜,《孟子》杞柳,此是柳屬。《左傳襄二十七年》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類篇》似豫章,此是山木。《陸璣草木疏》苦杞,秋熟,正赤,服之輕身益氣,此是枸杞。《本草》沈存中云:陝西枸杞最大,高丈餘,可作柱。又枸杞之別種也。 又國名。夏之後。【論語】杞不足徵。 又姓。以國爲氏。【姓譜】望出齊郡。 又【集韻】象齒切。同,田器。一曰徙土轝也。 又【類篇】下楷切,音駭。臿也。考證:〔秋名卻老枝,冬名地骨皮。〕 謹照廣韻原文皮改根。
束【辰集中】【木字部】束【唐韻】書玉切【集韻】【韻會】輸玉切【正韻】式竹切,□音。【說文】縛也。徐曰:束薪也。【詩周南】白茅純束。 又五疋爲束。【禮雜記】納幣一束。 又五十矢爲束。【詩周頌】束矢其搜。 又脯十脡曰束。【穀梁傳隱元年】束脩之肉,不行境中。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束州,趙地。又姓。【統譜】望出南陽,漢疏廣後,避難改爲束。 又【韻會】春遇切【周禮註疏】詩注切,□音戍。約也。【周禮司約註】言語之約束。約音要。【史記漢高紀】待諸侯至,定要束耳。 又叶所律切,音率。【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爲管,如桼絲之纏束。形條搏以直端,染元黃以定色。 从木从口,與朿別。
柟【辰集中】【木字部】柟【廣韻】同枏。 又而琰切,音冉。義同。
杠【辰集中】【木字部】杠【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正韻】居郞切,□音江。【說文】牀前橫木也。【徐曰】今人謂之牀桯。【急就篇】妻婦聘嫁齎媵僮,奴婢私隷枕牀杠。【方言】秦晉之閒謂之杠。 又旌旗竿。【爾雅釋天】素錦綢杠。【註】謂以白地錦韜旗之竿。【廣雅】天子杠高九仞,諸侯七,大夫五。 又銘橦也。【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 又小橋謂之杠。【孟子】徒杠成。 又【博雅】杠,舉也。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華蓋,下九星曰杠,華蓋之柄也。 又【集韻】【類篇】□沽紅切,音公。地名。【前漢曹參傳】攻杠里,大破之。○按《唐韻》杠音工,古音也。《字彙》作叶音,非。考證:〔【急就篇】妻婦聘嫁齎媵僮,奴僕私隷枕牀杠。〕 謹照原文僕改婢。〔【爾雅講武】素綿綢杠。〕 謹按所引係爾雅釋天,謹照原文講武改天。綿改錦。
条【辰集中】【木字部】條【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音迢。或作樤。【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又長也。【書禹貢】厥木惟條。 又木名。橘屬。【爾雅釋木】柚條。【詩秦風】有條有梅。【埤雅】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又條理也。【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又條然,嘯貌。【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又條達也。【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又條鬯也。【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又敎條。【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又條奏。【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又條例。【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又繩也。【禮雜記】喪冠條屬。 又八風之一。【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又【博雅】條條,擾亂也。 又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又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又姓。【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詩豳風】蠶月條桑。 又癡宵切。義同。 又與滌通。【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又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ARTX.CN
来【子集中】【人字部】來〔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 又玄孫之子曰來孫。 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 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 又姓。 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 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 又叶郞狄切,音力。【詩小雅】東人之子,職勞不來。叶下服。【大雅】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又叶落蓋切,音賴。【屈原離騷】因氣變而遂會舉兮,忽神奔而鬼怪。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賦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考證:〔【荀子賦論篇】一往一來,結尾以爲事。〕 謹照原書省論字。
杨【辰集中】【木字部】楊【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杪【辰集中】【木字部】杪【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彌沼切,□音藐。【說文】木標末也。【方言】杪,小也。木細枝謂之杪。 又歲末亦曰杪。【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于歲之杪。 又秋杪。【宋玉九辨】靚杪秋之遙夜兮。 又林杪。【柳宗元登西山詩】縈迴出林杪。 又【集韻】楚敎切,音鈔。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桻【辰集中】【木字部】桻【唐韻】【集韻】□敷容切,音丰。【廣韻】木上。【博雅】木末也。【正韻】作方中切,非。
杬【辰集中】【木字部】杬【唐韻】愚袁切【集韻】遇袁切,□音元。【玉篇】木名。【左思吳都賦】綿杬杶櫨。【李善註】杬,大樹也,皮厚,味近苦澀,剝乾之,皮正赤,煎汁以藏衆果,使不敗壞,豫章有之。 又【爾雅釋木】杬,魚毒。【註】本作杭。【郭疏】與李註同。《正字通》引《容齋隨筆》改入杬字,今從之。 又五患切,音玩。【史記扁鵲傳】鑱石撟引,案杬毒熨。【索隱】杬謂按摩而玩弄身體使調也。 又【集韻】虞怨切,音願。椹也。 又【集韻】吾官切,音岏。義同。
杭【辰集中】【木字部】杭【集韻】寒剛切【韻會】【正韻】胡剛切,□音航。【玉篇】州名,《禹貢》揚州之域。宋鼂無咎曰:左浙江,右具區,北大海,南天目。 又【唐韻】與航同。【說文】方舟也。【詩衞風】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又天杭,天漢也。【揚雄太□經】漢水羣飛,蔽於天杭。 又姓。【姓苑】望出丹陽,漢有長沙太守杭徐。 又【韻會】居郞切,音剛。【禮記註引士喪禮下篇】陳器曰杭木。葬者,杭木在上,茵在下。
杯【辰集中】【木字部】杯〔古文〕□【唐韻】布回切【集韻】【韻會】晡枚切【正韻】晡回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又盛羹器。【前漢項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又叶薄侯切,音裒。【鮑照合歡詩】飮共連理杯,寢共無縫裯。考證:〔【史記項羽傳】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杯有兩耳者。〕 謹按師古註係前漢書,謹將史記改爲前漢。幷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
東【辰集中】【木字部】東【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又【詩大雅】東有啓明。 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杲【辰集中】【木字部】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老切,音縞。【說文】明也。【詩衞風】杲杲出日。【淮南子天文訓】日登於扶桑,是謂朏明,故杲字日在木上。 又【玉篇】高也。【管子內業篇】杲乎如登乎天。 又【集韻】下老切,音皓。義同。
杳【辰集中】【木字部】杳【唐韻】烏皎切【集韻】【韻會】【正韻】伊鳥切,□音窅。【說文】冥也。【張衡思□賦】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訓】日晡則反景上照於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 又【玉篇】深廣貌。【管子內業篇】杳乎如入於淵。 又叶委羽切,迂上聲。【王逸九思】意逍遙兮欲歸,衆穢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詰詘,涕流瀾兮如雨。考證:〔【集韻】【韻會】【正韻】伊烏切,□音窅。〕 謹照原文烏改鳥。
杴【辰集中】【木字部】杴〔古文〕□【廣韻】【集韻】□虛嚴切,音薟。【玉篇】鍬屬。【溪蠻藂笑】骨浪猺狫有舞杴,以長柄木杴跳舞,亦有音節。 又【方言】靑、齊呼意所好爲杴。 又【本草】稀蘞草,一名火杴。 又【集韻】丘廉切,音謙。泄水器。
杵【辰集中】【木字部】杵【唐韻】【韻會】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處。【說文】舂杵也。【易繫辭】斷木爲杵,掘地爲臼。杵臼之利,萬民以濟。【禮雜記】杵以梧。【註】所以擣也。 又砧杵,槌衣具。【儲光羲田家雜興詩】秋山響砧杵。 又【前漢天文志】彗星曰天杵。
杶【辰集中】【木字部】杶【唐韻】丑倫切【集韻】【韻會】敕倫切【正韻】樞倫切,□音椿。【說文】木也。【書禹貢】杶幹栝柏。【孔傳】木似漆。或作橁。【左傳襄十八年】孟莊子斬其橁,以爲公琴。【註】橁,杶也,琴材。【類篇】□櫄橁□同杶。又槆。考證:〔【左傳襄十七年】孟莊子斬其橁,以爲公琴。〕 謹照原文十七年改十八年。
杷【辰集中】【木字部】杷【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爬。【說文】收麥器。一曰平田器。【戰國策】秦頓弱曰:商人無杷銚柱耨之勢,而有積粟之實。 又枇杷,果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枇杷橪□。【張揖註】枇杷似槲樹而葉長,子似杏。 又樂器。【釋名】枇杷,馬上所鼓。俗作琵琶。○按《風俗通》从手,不从木。 又【集韻】傍卦切,音□。田器也。 又薄邁切,音敗。義同。 又【韻會】與欛同。柄也。【晉書王濛傳】濛卒,劉惔以犀杷麈尾置棺中。
杸【辰集中】【木字部】杸【唐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司馬法】執羽從杸。【說文】杸,軍士所執殳也。【急就篇註】積竹八棱爲杸,建於兵車。殳、杸音義同。一曰古今字。 又【韻會】都外切,音□。木名。
杻【辰集中】【木字部】杻【唐韻】【集韻】敕九切【正韻】齒九切,□音丑。械也。本作抙。 又【唐韻】【韻會】□女久切,音紐。【詩唐風】隰有杻。【陸璣疏】檍也。葉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多曲少直枝,葉茂好,二月開花如練而細蘂蓋樹,名萬歲枝。或謂之牛筋,材可爲弓幹。 又【集韻】忍九切,音蹂。義同。
杼【辰集中】【木字部】杼【唐韻】【韻會】【正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除上聲。【說文】機之持緯者。【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又【揚子方言】杼、柚,作也。東齊土作謂之杼,木作謂之柚。 又薄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爲輪,行澤者欲杼,故泥不附。【註】謂削薄其踐地者。又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又長也。【揚子方言】豐人杼首。 又或作芋,栗屬。【莊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 又【集韻】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鑽燧易火,杼井易水。 又莫□切,音茂。果名。 又【廣韻】羌舉切,橡也。 又【廣韻】神與切【集韻】上與切,□音墅。木名。栩也。【爾雅釋木】栩杼。【疏】栩一名杼,柞樹也。【山海經】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說文》栩也,係□字之訓,杼訓機之持緯,二字音同義別。今韻書于直呂切下依《說文》杼、□分列,而於神與切下,去□存杼,且以栩也爲杼字之訓,似應从《說文》分列爲是。然《爾雅》諸書,□栩之□俱書作杼,而《玉篇》□註云今作杼,則竟合爲一字矣,存以俟考。考證:〔【詩小雅】大東小東,杼柚其空。〕 謹照原文改小東大東。
杽【辰集中】【木字部】杽【韻會】杻,本作杽。从木在手,指事。【正字通】杻檍之杻,不作杽。
栰【辰集中】【木字部】栰【唐韻】房越切,音伐。與筏同。【爾雅釋地疏】桴栰,編木爲之,大曰栰,小曰桴,乗之渡水。【類篇】海中大船。【魏書李崇傳】有火栰。
跜【酉集中】【足字部】跜【唐韻】【集韻】【韻會】□女夷切,音尼。【玉篇】躨跜,虯龍動貌。【李尤辟雍賦】萬騎躨跜以攫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虯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中国古籍全录
栛【辰集中】【木字部】栛【唐韻】【集韻】【類篇】□郞計切,音戾。【玉篇】果似枇杷子。【廣韻】小槤也。【郭璞江賦】栛槤森嶺而羅峯。
松【辰集中】【木字部】松〔古文〕梥庺【唐韻】詳容切【集韻】思恭切【正韻】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說】松,百木之長,猶公,故字从公。【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史記龜筴傳】千歲之松,上有兔絲,下有茯苓。【摭遺】吳鄧夫人傷臉,以琥珀屑滅痕。【註】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 又甘松,香草名。【廣志】細葉,蔓生,可合諸香。又長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風。 又州名。【韻會】本河關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 又江名。松江,《禹貢》三江之一。或作淞。考證:〔【禮禮器】松柏之有心也,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 謹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貫上增故字。
枀【辰集中】【木字部】枀同松。
极【辰集中】【木字部】极【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又【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又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又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又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又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又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又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又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又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又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又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又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又【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又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又【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又【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又【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又【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
构【辰集中】【木字部】构【篇海】同構。楮木也。詳楮字註。 又曲也。【荀子性惡篇】櫽栝之生爲构木也。(構)【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切,□音遘。【說文】蓋也。杜林以爲榱桷字。【玉篇】架屋也。【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又【廣雅】合也。【易繫辭】男女構精,萬物化生。【詩小雅】我日構禍。 又成也。【前漢黥布傳】事已構矣。【唐書楊師道傳】賦詩如宿構。又附會以成之亦曰構。【左傳桓十六年】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 又結起也。【前漢陳勝傳】夜構火。 又閒□也。【後漢隗囂傳】勿用傍人解構之言。 又楮木別名。【物類相感志】構膠可以塗丹砂。 又【唐韻】古慕切,音故。【荀子勸學篇】彊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束音絮。 又【集韻】同桷。
枅【辰集中】【木字部】枅枅省文。枅字从幵作。【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音雞。【說文】屋櫨也。【徐曰】柱上橫木承棟者,橫之似筓也。【爾雅釋宮註】柱上欂,亦名枅。又曰柱,上方木是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經天切,音堅。或作□。又【五音集韻】輕煙切,音牽。義□同。
枇【辰集中】【木字部】枇【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皮。詳杷字註。 又【白居易山枇杷詩】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作入聲讀,薄密切,音弼。 又【廣韻】□履切,音匕。與朼同。所以載牲體也。【孔穎達雜記疏】從鑊以枇升入於鼎,從鼎以枇載之於俎也。 又【廣韻】毗至切,音俾。細櫛。【釋名】枇,言細相比也。 又【集韻】次也。 又【集韻】駢迷切,音鼙。楖木。 又【集韻】篇迷切,音批。義同。 或作枈。考證:【釋名】枇,其細相比也。〕 謹照原文其改言。
枉【辰集中】【木字部】枉〔古文〕□【唐韻】【廣韻】迂往切【集韻】【類篇】【韻會】嫗往切,□汪上聲。【說文】衺曲也。【淮南子時則訓】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又人之不直者,亦謂之枉。【論語】舉直錯諸枉。 又屈也。【禮月令】仲秋,命有司申嚴百□,毋或枉橈。 又冤也。【唐書高仙芝傳】軍中皆呼枉。 又枉駕。【戰國策】聶政曰:仲子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 又枉矢,有三義:一【周禮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註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一【禮投壺】主人謂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註】謙言不直之矢也。一星名。【考異郵】枉矢,狀如流星,蛇行有尾。 又【類篇】巨王切。汲具。考證:〔【周禮秋官司□】救日以枉矢。【註】漢時名飛矛,用以守城利火射。〕 謹按秋官司□無救日以枉矢之文,註亦無漢時名飛矛之語。今照周禮改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註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投壺禮】主人謂曰某有枉矢哨壺,以樂嘉賓。〕 謹按禮字應移於投壺之上。照原文謂字改請字。以樂嘉賓改請以樂賓。
枊【辰集中】【木字部】枊【唐韻】五浪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浪切,□卬去聲。【說文】繫馬柱。【蜀志】先主解綬繫督郵,著馬枊。 又【類篇】堅也。 又【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音昂。義同。卬从匕,从亡者誤。□、□。
枋【辰集中】【木字部】枋【唐韻】甫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方。【說文】木可作車。【管子地員篇】其杞其枋。 又【南方草木狀】蘇枋木出九眞,南人以之染絳,漬以大庾之水,則色愈深。 又【集韻】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又【集韻】甫妄切,妨去聲。舟師也。 又【集韻】【韻會】□陂病切。與柄同。【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謂爵、祿、予、奪、生、殺、廢、置也。 又【儀禮士昏禮】酌醴加柶面葉,受醴面枋。【疏】柶,朼類。枋,柶柄也。 又【正韻】舫,亦作枋。考證:〔【揚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謹按方言無以木偃魚曰枋之文,查係集韻。謹改揚子方言爲集韻。
【巳集上】【水字部】【廣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烝蔥也。或省作渫。
【丑集上】【口字部】【廣韻】火佳切【集韻】希佳切,□音。【玉篇】笑貌。【集韻】或作□。 又【集韻】倚蟹切,音矮。笑聲。 又【集韻】【類篇】□許訖切,音迄義同。
枌【辰集中】【木字部】枌【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焚。【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楡,白枌。【郭註】枌楡先生葉却著莢,皮色白。 又【詩陳風】東門之枌,婆娑其下。【陸佃□雅】楡性扇地,其隂下五穀不植,人就以息焉。 又枌楡,社名。見楡字註。 又通棼。複屋棟也。【左思魏都賦】枌橑複結。【班固西都賦】作棼橑。考證:〔【爾雅釋木】楡,白枌。【郭註】楡之先生,葉卻著莢,皮包白。〕 謹照原文楡之改枌楡。
枎【辰集中】【木字部】枎【唐韻】防無切【集韻】馮無切,□音夫。【說文】枎疎,四布也。 又木名。【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桐柞枎欓。 又【集韻】與柎同。芳無切,音敷。華萼也。柎字原从林从孚作。中国古籍全录
枏【辰集中】【木字部】枏【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南。【說文】木名。梅也。【史記貨殖傳】江南出枏梓。【山海經】虖勺之山,其木多梓枏。【任昉述異記】黃金山有枏木,一年東榮西枯,一年西榮東枯,張華謂之交讓木。 又【爾雅釋木】梅,枏。【郭註】似杏而酢。【陸疏廣要】《爾雅》之梅枏,乃似豫章者,古稱楩楠豫章,景純不得以似杏實酢解之。 又【廣韻】汝鹽切【集韻】【韻會】如占切【正韻】而占切,□冉平聲。又【廣韻】而琰切,音冉。義□同。 或作柟。俗作楠,非。
析【辰集中】【木字部】析〔古文〕□【唐韻】先擊切【集韻】【韻會】先的切【正韻】思積切,□音錫。【說文】破木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一曰折也。 又分也。【書堯典】厥民析。【孔安國傳】丁壯就功,老弱分析也。 又剖析。【晉陶潛移居詩】疑義相與析。 又【史記律書】寅曰析木。 又國名。【書禹貢】崐崘析支渠搜。 又地名。析城,屬冀州。 又邑名。【左傳僖二十五年】秦取析矣。 又【尸子】虹蜺爲析翳。 又【類篇】相支切,音斯。【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析。 又草名。張揖曰:析似燕麥。 又平聲。【唐韻】息黎切。【史記五帝紀】析支、渠廀。【索隱】作鮮支、渠搜。鮮析音相近,古讀鮮爲斯。 又息例切,音近賜。【後漢西羌傳】濵于賜支。【註】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考證:〔【書禹貢】析支渠搜西戎。〕 謹照原文改崐崘析支渠搜。
枑【辰集中】【木字部】枑【唐韻】胡誤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故切,□音護。【說文】行馬也。【周禮天官掌舍】設梐枑再重。【註】梐枑謂行馬。再重者,以周衞有內外列。【漢制考】按《六韜》治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之具。《周禮》梐枑卽行馬,以木爲螳螂,槧築籓落,用以遮陣者也。 又【韻會】枑者,交互其木,以爲遮闌也。漢魏三公門視行馬,又名杈子。詳杈字註。考證:〔祥杈字註。〕 謹按文義祥改詳。
栨【辰集中】【木字部】栨【字彙】子結切,音節。橫榼也。○按《說文》本作。 又七賜切,音次。楣栨。
枒【辰集中】【木字部】枒【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牙。本作。亦作椰。【說文】木名。【玉篇】出交阯,高數十丈,葉在其末。【左思吳都賦】椰葉無隂。【蜀都賦】椶枒。【註】皮可爲繩履。 又楈枒。詳楈字註。 又車輪外輞謂之枒。【周禮冬官考工記】作牙,輪人斬三材以爲轂輻牙。 又【類篇】迦枒,木相拒也。 又【類篇】余遮切,音耶。亦木名。 又【廣韻】【集韻】□吾駕切,音迓。又【集韻】魚駕切義□同。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作牙,輿人斬三材,以爲轂輪牙。〕 謹照原文輿改輪。輪改輻。
枓【辰集中】【木字部】枓【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庾切,音主。【說文】勺也。徐曰:有柄,形如北斗,用以斟酌也。【少牢饋食禮】司宮設罍水于洗東,有枓。【註】設水用罍,沃盥用枓,□水器也。又【禮喪大記】浴水用盆,沃水用枓。【註】以枓酌盆水沃尸也。【史記索隱】凡方者爲斗,若安長柄,則名爲枓,音主。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口切,音斗。栱枓,柱上方木也。考證:〔【儀禮饋食禮】司官設罍水于洗東,有枓。〕 謹按無少牢二字則與特牲饋食禮無别。今照原文儀禮改少牢。官改宮。
枔【辰集中】【木字部】枔【唐韻】徐林切【集韻】【類篇】徐心切,□音尋。木葉也。 又【集韻】才淫切,音鬵。義同。
枕【辰集中】【木字部】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又【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又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又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又姓。【姓苑】出下邳。 又【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 又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又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枖【辰集中】【木字部】枖【唐韻】【集韻】【韻會】於喬切【正韻】伊堯切,□音妖。【說文】枖,木少盛貌。【詩周南】桃之枖枖。《詩》本作夭。徐曰:謂草木始生,未幾得地力而先長也。【書禹貢】厥草惟夭。【註】物越衆而速大,故亦謂短折者爲夭也。 又【集韻】於兆切,音夭。木名。 又【類篇】於兆切。木華茂也。 【集韻】通作夭。或作□。
林【辰集中】【木字部】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考證:〔【左傳莊二十年】歌林鐘,舞大夏,以祭山川。〕 謹按此係左傳疏所引大司樂文,非係左傳原文。且周禮作函鐘不作林鐘,今謹改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辰集中】【木字部】【唐韻】符羈切【集韻】蒲糜切,□音皮。木下交貌。【玉篇】□,木下枝也。【博雅】木下交謂之□。 又【唐韻】符支切,音□。又【五音集韻】賔彌切,音□。義□同。 又【唐韻】邊兮切,音。□,小樹。
【丑集上】【口字部】【玉篇】火角切【廣韻】許角切【集韻】【類篇】黑角切,□音熇。【玉篇】嚗,恚呼貌。 又【廣韻】怒聲也。
枘【辰集中】【木字部】枘【唐韻】而銳切【集韻】【韻會】【正韻】儒稅切,□音芮。【玉篇】柄枘。【類篇】刻木耑所以入鑿。【莊子天下篇】鑿不圍枘。【循本註】鑿非圍枘,而枘自入之。【宋玉九辨】圜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 又【韻會】通作內。【周禮冬官考工記註】調其鑿內而合之。 又【博雅】枘,柱也。 又【集韻】奴困切,音嫩。草始生貌也。考證:〔【宋玉九辨】圜枘而方鑿兮,吾固知鉏鋙而難入。〕 謹照原文枘改鑿。鑿改枘。知下增其字。中国古籍全录
枙【辰集中】【木字部】枙【集韻】吾禾切,音訛。木節也。本作厄。 又【海篇】於革切。義同。○按《說文》無枙字。卪部厄,木節也,五果切,讀若火。从卪厂聲。賈逵以爲厄裹也。《廣韻》平聲从□,上聲从□皆訓木節。《正字通》枙,俗厄字。考證:〔賈逵以爲厄裹也。〕 謹照說文裹改裹。
枚【辰集中】【木字部】枚【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梅。【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大雅】施于條枚。【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个也。【書大禹謨】枚卜功臣。【註】一一卜之也。【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又姓。【統譜】周枚被,漢枚乗。考證:〔【左傳襄十一年】〕 謹照原文十一年改十八年。
果【辰集中】【木字部】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火切,音裹。【說文】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說卦】乾爲天,爲木果。【註】果實著木,有似星之著天也。【周禮地官】甸師共野果蓏之屬。【應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張晏曰】有核曰果,無核曰蓏。又勝也,尅也。【左傳宣二年】殺敵爲果,致果爲毅。 又決也。【禮內則】將爲善思,貽父母令名必果。 又驗也。【宋書后妃傳】今果然矣。 又釋氏因果。【隋書經籍志】釋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 又果然,獸名。【宋國史補】揚州取一果然,數十果然可得。 又【爾雅釋蟲】果蠃,蒲盧。【疏】細腰蠭也。 又與惈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 又【集韻】【韻會】□苦果切。音顆。果然。飽貌。【莊子逍遙遊】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又【唐韻】【集韻】【韻會】□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 又通裸。【廣韻】赤體也。 又【集韻】【韻會】□與祼通。【周禮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則攝而載果。【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又魯火切,音臝。【周禮春官宗伯】龜人掌六龜之屬,東龜曰果屬。字从田从木,今趨便作果,俗作菓,非。考證:〔【易下繫】乾爲天,爲木果。〕 謹照原文下繫二字改爲說卦。〔【左傳宣元年】〕 謹照原文元改二年。〔又與蜾通。【左思吳都賦】風俗以韰果爲嫿。〕 謹照原文蜾改惈。〔【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將。〕 謹照原文祼改果。
枝【辰集中】【木字部】枝【唐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說文】木別生條也。【徐曰】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廣韻】枝柯也。【左傳隱八年】疏枝布葉分。 又散也。【易下繫】中心疑者其辭枝。又與支通。【詩大雅】本支百世。左傳作本枝。 又支持也。【史記項羽紀】諸將懾服,莫敢枝梧。【瓚曰】小柱爲枝,斜柱爲梧。 又干支亦作幹枝。【博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寅卯爲枝。枝者,月之靈也。 又手節曰枝。【孟子】爲長者折枝。【趙岐註】折枝,按摩手節也。 又【管子度地篇】水別于他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又枝江,縣名。【前漢地理志】屬南郡。 又姓。【姓苑】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後爲枝氏。 又【集韻】翹移切,音祇。枝指,多指也。【莊子駢拇篇】駢拇枝指。 又【集韻】渠羈切,音奇。【字林】橫首枝也。 又【集韻】居僞切,音攱。祭山名。 又與校通。【儀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校,几足,古文爲枝。 與□異。□卽枚也。考證:〔本作支。故曰別生,會意。〕 謹照原文改自本而分故曰別生。〔【左傳隱八年】枝布葉分。〕 謹按所引乃隱八年疏,非正文。謹照原書八年下增疏字。
枞【辰集中】【木字部】枞【六書故】同樅。(樅)【唐韻】【集韻】【韻會】□七恭切,音瑽。【說文】引《爾雅》樅,松葉柏身。郭註:今太廟梁材用此。又【前漢霍光傳】樅木外臧椁十五具。 又【詩大雅】虡業維樅。徐讀七凶反,沈讀子容反,又音衝。【傳】言崇牙之貌樅樅然也。 又撞也。【前漢司馬相如傳】樅金鼓。 又姓。【史記高帝紀】漢王令樅公守滎陽。 又【集韻】卽容切,音蹤。又【正韻】倉紅切,音悤。又【廣韻】【集韻】□子用切,音縱。義□同。
枟【補遺】【辰集】【木字部】枟【篇海類編】于問切,音運。有所失。
枢【辰集中】【木字部】樞【唐韻】昌朱切【集韻】【韻會】春朱切,□音姝。本也。【說文】戸樞也。【爾雅釋宮】樞謂之椳。 又制動之主曰樞機。【易繫辭】言行君子之樞機。 又北斗第一星,謂之天樞。【春秋運斗樞】天樞德見則鳳凰翔。 又五帝之精黃,則含樞紐。【禮大傳註】禘祭之一。 又要也。【荀子富國篇】人君者,管分之樞要也。 又本也,中也。【淮南子原道訓】經營四隅,還返于樞。 又樞密,掌軍政之官也。【宋司馬光集】文彥博除樞密,詔曰:仍冠中書。 又金樞,月也。【木華海賦】大明轡於金樞之穴。 又木名。【詩唐風】山有樞。【草木疏】樞,其針刺如柘,其葉如楡,瀹爲茹,美滑于白楡。【正韻】抽居切。義同。 又【集韻】烏侯切,音謳。【王逸九思】將喪兮玉斗,遺失兮鈕樞。我心兮煎熬,惟是兮用憂。
枣【辰集中】【木字部】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子皓切,音蚤。【說文】果名。【小爾雅】棘實謂之棗。【埤雅】大者棗,小者棘。于文□朿爲棘,重朿爲棗,蓋棗性重喬,棘則低矣。 又【儀禮士昏禮】婦摯舅用棗栗。【疏】以早自謹飭爲義。棗,早也。栗,肅也。【聘禮】夫人勞□,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簠兼執之以進。【註】右手執棗,左手執栗。【疏】棗美,故用右手也。 又酸棗,地名。【前漢地理志】屬陳留郡。 又姓,出潁川棘子成後,避仇改爲棗。◎按棗、棘字,《說文》別立朿部,今倂入。
枥【辰集中】【木字部】櫪【唐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說文】櫪,椑指也。【徐鍇曰】以木椑十指而縛之。【廣韻】櫪,馬櫪也。【晉桓溫風魏武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亦作歷。【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又木名。【張衡南都賦】楓柙櫨櫪。【李善註】與櫟同。又【韻會】引《韓愈山石》詩時見松櫪皆十圍。 又【正韻】蠶薄曰櫪。
枨【辰集中】【木字部】棖【唐韻】直耕切【集韻】【韻會】【正韻】除耕切,□音橙。【說文】棖,法也。【揚子方言註】救傾之法,門楔也。【爾雅釋宮】棖謂之楔。【禮玉藻】君入門,介拂闑,大夫中棖與闑之閒,士介拂棖。【註】棖,門兩旁長木。闑,門中央所豎短木。 又【方言】棖,隨也。【註】棖柱令相隨也。 又【說文】杖也。【謝靈運祭古塚文】以物棖撥之,應手灰滅。 又果名。卽橙也。【金城記】欲以棖子臣櫻桃,但恨不同時耳。 又【唐韻古音】直良切,音長。【詩鄭風】俟我乎堂兮。【箋】堂當作棖。又孔子弟子申棖。
枫【辰集中】【木字部】楓【唐韻】方戎切【集韻】【韻會】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風。【說文】木也。厚葉弱枝善搖。一名□。【爾雅釋木】楓,欇欇。【郭註】樹似白楊,葉圓岐,有脂而香,今之楓香是也。【埤雅】枝善搖,故字从風,葉作三脊,霜後色丹,謂之丹楓,其材可以爲式。 又【說文解字】楓木,漢宮殿中多植之,故稱楓宸。 又【南方草木狀】楓香樹,子大如鴨卵,曝乾可燒,惟九眞郡有之。 又【蜀本草】楓脂,入地千年化爲虎魄。 又【本草圖經】引《述異記》:南中楓木之老者爲人形,亦呼爲靈楓,蓋癭瘤也。【譚景升化書】老楓化爲羽人,無情而之有情也。又孫炎云: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高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卽雨。 又【集韻】悲廉切,音砭。義同。 又【唐韻】方愔切,音近分。【張衡西京賦】木則樅栝椶楠,梓棫楩楓。嘉卉灌叢,蔚若鄧林。 又【唐韻】符咸切,音凡。【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淹,臯蘭被徑兮斯路漸,湛湛江水兮上有楓。 又【集韻】甫凡切,音。與杋同。中国古籍全录
【卯集上】【心字部】【集韻】是酉切,音受。義闕。
枭【辰集中】【木字部】梟【唐韻】古堯切【集韻】【韻會】堅堯切,□音驍。【說文】不孝鳥也。【詩大雅】爲梟爲鴟。【陸璣疏】自關而西,爲梟爲流離。其子適長大,還食其母。故張奐云:鶹鷅食母。又其肉甚美,可爲羹臛。【北戸錄】古人尚鴞羹,意欲滅其族,非以爲美也。 又縣首木上曰梟首。【前漢高帝紀】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巿。 又健也。【前漢高帝紀】北貉燕人來致梟騎助漢。 又山巓曰梟。【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梟,多桔符楡。其山之末,有箭與苑。 又雄也。【淮南子原道訓】湫漻寂寞,爲天下梟。 又梟瞯,深目貌。【王褒四子講德論】燋齒梟瞯,文身裸袒之國,靡不奔走貢獻。 又梟盧,樗蒱采名。幺爲梟,六爲盧。晉謝艾曰:梟,邀也。六博得邀者勝。【楚辭】成梟而牟呼五白。梟二爲珉采,牟,勝也。勝梟必五白。 又【本草別錄】桃終冬不落者爲梟桃。 又姓。【姓譜】隋煬帝誅楊元感,改其姓爲梟氏。考證:〔【楚辭】成梟爲牟。〕 謹照原文爲牟改而牟。
枮【辰集中】【木字部】枮【唐韻】息廉切【集韻】思廉切,□音孅。木也。 又【集韻】詩廉切,音苫。義同。 又【集韻】【類篇】□知林切,音碪。與椹同。斫木櫍也。【正字通】同檆省。○按《說文》檆,所銜切,枮,息廉切,音形俱別,《正字通》非。
枯【辰集中】【木字部】枯【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枻【辰集中】【木字部】枻【廣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玉篇】楫也。【楚辭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司馬相如子虛賦】揚桂枻。【史記】作枻,【文選】作栧,古字通。 又【韻會】【正韻】□細列切,音屑。【荀子非相篇】檠枻,正弓弩之器。【楊倞註】枻,先結切。
枼【辰集中】【木字部】枼【唐韻】與涉切【集韻】弋涉切,□音葉。【說文】楄也。一曰薄也。鄭樵曰:卽葉字。 又【說文】蘇合切。義同。 又【玉篇】與涉切。與楪同。牖也。 【篇海】一作枽。
柀【辰集中】【木字部】柀【唐韻】【韻會】甫委切【集韻】補靡切,□音彼。【說文】檆也。【爾雅釋木】柀,煔。【疏】柀一名煔。 又【集韻】普靡切,披上聲。義同。 又【本草別錄】榧實一名柀子。詳榧字註。
柁【辰集中】【木字部】柁【唐韻】徒可切【集韻】【韻會】待可切,□馱上聲。【玉篇】正船木也。設於船尾,與舵同。一作柂。【釋名】舟尾曰柂。柂,拖也,後見拖曳也,且弼正船使順流不他戾也。【郭璞江賦】凌波縱柂。 又【集韻】他可切,音袉。木堅貌。 又【集韻】唐何切,音馱。木葉落也。
柂【辰集中】【木字部】柂【集韻】余知切,音移。【廣韻】作杝。【禮檀弓】柂椵。【鄭註】所謂椑棺也。 又【類篇】鄰知切,音離。柯柂,酒名。 又同柁。
柃【辰集中】【木字部】柃【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零。【說文】木也。【玉篇】可染物。【松漠紀聞】有柃癭盂椀之有文理可愛者。 又【廣韻】郞郢切【集韻】里郢切,□音領。義同。
椺【辰集中】【木字部】椺【唐韻】胡狄切【玉篇】戸狄切,□音檄。鐘椺也。 又【唐韻】胡老切,音皓。義同。○按《字書》皆从保。《字彙》作椺,誤。
椂【辰集中】【木字部】椂【玉篇】力篤切【集韻】盧谷切,□音祿。木名。
柄【辰集中】【木字部】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陂病切,兵去聲。一作棅。【說文】柯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秦無盧。【註】戈戟柄。 又爵豆之屬亦有柄。【禮祭統】尸酢夫人執柄。【管子弟子職】進柄尺。 又本也。【易下繫】坤爲地爲柄。 又權也。【左傳襄二十三年】旣有利權,又執民柄。 又【韓非子二柄篇】二柄□德也。 又山名。【山海經】柄山,其上多玉。 又通枋。詳枋字註。 又通秉。斗柄。【史記天官書】作斗秉。 又【集韻】補永切,音丙。持也。 又【唐韻】【古音】必漾切。義同。中国古籍全录
柅【辰集中】【木字部】柅【唐韻】【集韻】□女履切,尼上聲。【說文】木名也。實如梨。 又止車木。【易姤卦】繫于金柅。【註】金者剛强之物,柅者制動之主。 又柅柅,茂盛貌。【左思吳都賦】總莖柅柅。 又【廣韻】絡絲柎也。 又察也。【唐書王彥威傳】捷柅姦冒。 又【說文】女氏切,音旎。又【五音集韻】【類篇】【正韻】□乃里切。音禰。又【集韻】乃倚切,音你。義□同。 又【正韻】尼質切,音暱。止也。 又【唐韻】【集韻】女夷切,音尼。木名。 又【集韻】丑利切,音呬。篗柄也。
【寅集上】【屮字部】【玉篇】古文之字。【說文】出也。�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