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史库 >> 水经注 卷二十一 汝水
水经注 卷二十一 汝水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87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9日 >> 进入社区

水经注-注释

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

【原文】

余以永平中蒙除鲁阳太守①,会上台下列《山川图》②,以方誌参差③,遂令寻其源流。此等既非学徒④,难以取悉⑤,既在迳见⑥,不容⑦不述。今汝水西出鲁阳县之大盂山蒙柏谷⑧,岩鄣深高⑨,山岫邃密⑩,石径崎岖,人迹裁交,西即卢氏界也。其水东北流迳太和城西,又东流迳其城北,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尹公度之所栖神处也。又东届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迳尧山南,为滍水也。即《经》所言滍水出尧山矣。一水东北出为汝水,历蒙柏谷,左右岫壑争深,山阜竞高,夹水层松茂柏,倾山荫渚,故世人以名也。

【注释】

①余:我,郦道元自称。蒙:敬辞,承蒙,被。除:拜官。鲁阳太守:鲁阳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鲁阳:古郡名,北魏置,治今河南省鲁山县。

②会:恰逢,遇上。上台:朝廷,上级。《山川图》:当时各地的山川地图。

③方誌:有关地方风俗、物产、舆地等记载的书籍。誌:记载。参差(cēncī):不一致。

④此等:奉命探寻源流的人。学徒:学人,读书人。

⑤取悉:获取全面情况。

⑥迳见:经历亲见。

⑦不容:不能。

⑧汝水:古水名,今称汝河,淮河的支流。鲁阳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鲁山县。

⑨岩鄣:岩石形成的阻障,这里指岩石。深高:高耸。

⑩山岫(xiù):山峦。邃密:幽深浓密。

裁交:罕至。裁:稍微。交:交错。

卢氏: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卢氏县。

筠(yún):竹子。交荫(yìn):交互遮蔽。

尹公度:尹轨,字公度,是周朝有道之士,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后到太和山中,仙去。栖神:死后安息。

尧山:在今河南省汝阳县西南。

滍(zhì)水:古水名,即今河南省鲁山县、叶县境内的沙河。

【译文】

我在永平年间(508—512)受命出任鲁阳太守,上任时正逢上级官署要求各地列出《山川图》,因地方志说法各不相同,就命我们探寻诸水的源流。参加工作的既不是专家,就很难获得详尽正确的情况,本人既然亲自参加了实地考察,因而不得不作些具体说明。汝水发源于西面鲁阳县大盂山的蒙柏谷,那里重峦叠嶂,峡谷深幽,石径崎岖,人迹罕至,西边靠近卢氏县边界。汝水向东北流经太和城西,又东流经过城北,左右两岸青松成行,绿竹和翠柏枝叶相接,这是尹公度安息的地方。汝水又东流到尧山西岭下,分为两支,一支向东流经尧山南,叫滍水。就是《水经》里所说的:滍水发源于尧山。另一支向东北流,就是汝水,流经蒙柏谷,两边幽谷争深,山峰竞高,川流两岸都是密密层层的青松和茂盛的翠柏,浓荫覆盖着群山和水滨,因而人们称为蒙柏谷。

【原文】

汝水又东南迳下桑里①,左迤为横塘陂②,又东北为青陂者也。汝水又东南迳壶丘城③北,故陈④地。《春秋左传·文公九年》,楚侵陈,克壶丘,以其服于晋是也。汝水又东与青陂合,水上承慎水于慎阳县之上慎陂⑤。右沟,北注马城陂,陂西有黄丘亭。陂水又东迳新息亭⑥北,又东为绸陂;陂水又东迳新息县⑦,结为墙陂;陂水又东迳遂乡⑧东南而为壁陂;又东为青陂,陂东对大吕亭。《春秋外传》⑨曰:当成周⑩时,南有荆蛮申、吕,姜姓矣,蔡平侯始封也。西南有小吕亭,故此称大也。侧陂南有青陂庙,庙前有陂。汉灵帝建宁三年,新蔡长河南缑氏李言,上请修复青陂,司徒臣训、尚书臣袭,奏可洛阳宫,于青陂东塘南树碑,碑称青陂在县坤地,源起桐柏淮川别流,入于潺谖,迳新息墙陂,衍入褒信界,灌溉五百余顷。陂水又东分为二水,一水南入淮,一水东南迳白亭北,又东迳吴城南。《史记》:楚惠王二年,子西召太子建之子胜于吴,胜入居之,故曰吴城也。又东北屈迳壶丘东而北流,注于汝水,世谓之薄溪水。汝水又东迳信县故城北而东注矣。

【注释】

①汝水:古水名,今称汝河,淮河的支流。下桑里: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

②迤:延伸。横塘陂(bēi):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

③壶丘城:古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东南。

④陈:周朝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

⑤慎水: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慎阳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正阳县北。上慎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

⑥新息亭:在今河南省息县。

⑦新息县:古县名,汉置,治今河南省息县。

⑧遂乡:熊会贞认为当为“阳遂乡”。在今河南省新蔡县。

⑨《春秋外传》:即《国语》,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有人认为《左传》、《国语》同为左丘明所作,《左传》为传《春秋》之书,故称《国语》为《春秋外传》。

⑩成周:指周公辅佐成王的兴盛时代。

荆蛮: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申:古国名,姜姓,周封伯夷之后于申,春秋时灭于楚,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吕:古国名,周代姜姓之国,后为楚所灭,故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或以为在河南省新蔡县南。

姜姓:炎帝生于姜水,因生以为姓。

新蔡: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新蔡县。缑(ɡōu)氏: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偃师市南。李言:东汉灵帝时河南缑氏县人,新蔡县的县长。

司徒:官名,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训:即许训,东汉灵帝时人,字季师,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尚书:官名,战国时置,东汉时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袭:即闻人袭,东汉灵帝时人,姓闻人,名袭,字定卿,沛国(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可:批准,应允。

坤:古以八卦定四方,西南方向为坤。

桐柏:山名,在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南。淮川:即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

褒信:古县名,东汉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

吴城:故城在今河南省新蔡县。

子西:楚平王子公子申,字子西,为令尹,死于白公之难。太子建:楚平王子。胜:楚平王孙,太子建子,号为白公。吴:古国名,传至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

【译文】

汝水又东南流经下桑里,向左面分支流出的是横塘陂,又东北流,是青陂。汝水又东南流,经壶丘城北,这是昔时陈的地域。《春秋左传·文公九年》(前618),楚国入侵陈,攻下壶丘,因为陈臣服于晋。汝水又东流,与青陂汇合,青陂水上流在慎阳县的上慎陂右沟承接慎水,北流注入马城陂,马城陂西有个黄丘亭。陂水又东流,经新息亭北面,又东流是绸陂;陂水又东流经新息县,积成墙陂;陂水又东流经遂乡东南,形成壁陂;又东流形成青陂,青陂东对大吕亭。《春秋外传》说:成周的时候,南面荆蛮的申、吕二国都姓姜,最初受封在这里的是蔡平侯。因西南有小吕亭,所以此处称为大吕亭。陂塘旁边,南有青陂庙,庙前有池塘。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河南缑氏李言任新蔡县官,向朝廷请求修复青陂,司徒许训、尚书闻人袭在洛阳宫向皇帝上奏获准,在青陂东塘南立碑,碑文说青陂坐落在该县西南,发源于桐柏山淮川的别支,最后汇入潺谖,流经新息县的墙陂,流入褒信边界,灌溉田地五百多顷。陂水又东流,分为两支,一支南流注入淮水,另一支东南流,经过白亭北面,又东流经过吴城南面。《史记》说:楚惠王二年(前487),子西把太子建的儿子胜召到吴国,胜后来就长居于此城,所以称吴城。又向东北流,经壶丘东而北流,注入汝水,人们称为薄溪水。汝水又东流,经褒信县老城北面,然后又向东流去。

【评析】

汝水今称汝河,不过是淮河的一条小支流,却单独设置一卷。这里当然不能排除像卷十八《渭水》一样,是否在《水经注》全书亡佚了五卷以后的分析。但另一方面,古代的汝水与当今的汝河不同,当时是淮河的一条大支流。《水经》说此水“又东至原鹿县,南入于淮”,原鹿县在今安徽省阜南县西南。所以汝水确实是淮水当时的大支流。现在的汝河与《水经注》记载的汝水流路已不一致,现在的汝河已成为淮河支流颍河的支流,河流也分成两支,北汝河在今河南省商水县附近注入颍河,南汝河在今河南省新蔡县附近注入洪河,已经成为淮河的二级支流了。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