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史库 >> 水经注 卷三十 淮水
水经注 卷三十 淮水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35次 更新日期:2019年11月9日 >> 进入社区

水经注-注释

水经注卷三十淮水

【原文】

颍阴刘陶为县长①,政化②大行,道不拾遗③。以病去官④,童谣歌日:悒然⑤不乐,思我刘君,何时复来,安此下民⑥。见⑦思如此。

【注释】

①颍(yǐnɡ)阴: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南省许昌市。刘陶:字子奇,一名伟,颍川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县长:县里的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

②政化:政治教化。

③道不拾遗:路上有丢失的东西,无人捡拾,多形容民风淳厚。

④去官:弃官,辞官。

⑤悒(yì)然:忧愁不安的样子。

⑥安:安抚,使……安居。下民:百姓。

⑦见:被。中国古籍全录

【译文】

颍阴刘陶当县令时,大力推行政治教化,因而道不拾遗。后来刘陶因病辞官,童谣唱道:心里郁郁不乐,怀念我们的刘君,他什么时候再来呵,使我们小百姓安宁!他是如此受到人民的怀念。

【原文】

慎水①又东流,积为燋陂;陂水又东南流为上慎陂;又东为中慎陂;又东南为下慎陂,皆与鸿郤陂②水散流。其陂首受淮川③,左结鸿陂。汉成帝时,翟方进④奏毁之。建武中,汝南太守邓晨欲修复之⑤,知许伟君晓知水脉⑥,召与议之。伟君言:成帝用方进言毁之,寻而梦上天,天帝怒曰:何敢败我濯龙渊⑦?是后民失其利。时有童谣日:败我陂,翟子威,反乎覆,陂当复,明府⑧兴,复废业。童谣之言,将有征⑨矣。遂署都水掾⑩,起塘四百余里,百姓得其利。

【注释】

①慎水: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南。

②鸿郤(xì)陂:在今河南省正阳县、息县境,汝、淮两水之间。

③淮川:即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

④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

⑤汝南太守:汝南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汝南:古郡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

⑥许伟君:许杨,字伟君,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有记载。水脉:水的运动变化规律。

⑦败:毁坏。濯(zhuó):洗涤。

⑧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

⑨征:应验。

⑩署:任命。都水掾(yuàn):官名,职掌治水。

【译文】

慎水又东流,汇聚成燋陂;陂水东南流,就是上慎陂;又东流,是中慎陂;又东南流,是下慎陂,都同鸿郤陂的水散流。这片陂塘上口由淮河给水,左边连接鸿陂。汉成帝时,翟方进上奏朝廷毁堤。建武年间(25—56),汝南太守邓晨立意修复,知道许伟君熟悉水脉,就请他来商议。许伟君说:成帝采纳翟方进的建议毁堤后,不久就梦见自己上天,天帝发怒道:你怎敢毁坏我的濯龙潭!从此老百姓就失却水利之益了。当时童谣说:有个翟子威,毁坏我塘堤,一反又一覆,塘堤该修复,贤明的知府兴工修复废弃的陂塘。童谣里的话就要应验了。于是任命许伟君为都水掾,筑塘四百多里,百姓都受到水利之益。

【原文】

昔吴将伐齐①,北霸中国②,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③,城下掘深沟,谓之韩江④,亦曰邗溟沟,自江东北通射阳湖⑤,《地理志》所谓渠水也⑥。西北至末口入淮⑦。

【注释】

①吴:古国名,传至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王勾践所灭。齐: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

②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③广陵城、邗(hán)城: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④韩江:同下文的“邗溟(mínɡ)沟”,即今之邗沟,古运河名。

⑤射阳湖:古湖名,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和串场河之间,跨宝应、淮安、盐城、建湖、阜宁等县市之境。

⑥《地理志》:班固《汉书》中的内容,两卷,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也是历代记述疆域政区的始祖。渠水: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⑦末口:在今江苏省淮安市北。淮:即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省,入江苏省洪泽湖。

【译文】

从前吴将伐齐,在北方称霸中国,就从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在城下掘深沟,称为韩江,又叫邗溟沟,从大江往东北通射阳湖,这就是《地理志》所说的渠水。此沟西北流向末口,注入淮水。

【原文】

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①。《山海经》②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苍梧③徙此云。山上犹有南方草木,今郁州治。故崔季珪④之叙《述初赋》,言郁洲者,故苍梧之山也。心悦而怪之,闻其上有仙士石室也,乃往观焉。见一道人独处,休休然不谈不对⑤,顾⑥非已及也。即其赋所云:吾夕济于郁洲者也。

【注释】

①郁洲: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北云台山一带。

②《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包括山川、道路、物产等。

③苍梧:山名,亦称九嶷(yí)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部。

④崔季珪(ɡuī):崔琰(yǎn),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河北省清河县)人。

⑤休休然:安闲的样子。不谈不对:不说也不回答。

⑥顾:乃。

【译文】

东北海中有个大岛,称为郁洲。《山海经》说郁山坐落在大海之中,说此山是从苍梧移来的。山上还有南方的草木,现在是郁州的治所,所以崔季珪在《述初赋》序中,说郁洲从前是苍梧的山峰。心里喜欢它又感到好奇,听说山上有修仙者的石室,于是就前往参观。看到有个道人悠然独处,不开口,也不答话,这不是我所能达到的境界。这就是赋中所说的:晚间我渡海到郁洲。

【评析】

江、河、淮、济古称四渎。但在《水经注》中,《河水》有五卷,《江水》有三卷(其实还应加上《沔水》的最后一卷),《济水》也有二卷,唯独《淮水》只有一卷。其实,《水经》对淮水的记载尚称详细,《水经》记淮水有194字,记渭水仅130字,而《渭水》分成三篇,《沔水》也分成三篇。其实,《沔水》从发源到入江,也仅243字,比《淮水》只多49字,所以《水经注》的卷篇安排,完全是郦道元按当时情况的处理。而且在宋初亡佚后,又经过后人的分析拼凑,所以不能以卷篇字数来衡量河流的重要和次要。何况卷二十一《汝水》,卷二十二《颍水》《洧水》《溟水》《漕水》《渠》,卷二十三《阴沟水》《汲水》《获水》,卷二十四《睢水》,卷二十五《泗水》、《沂水》、《洙水》,卷二十六《沭水》,在古代都是淮河水系的河流,所以《淮水》的篇幅在《水经注》中还是较大的。《水经》与《水经注》的淮水,就是现在的淮河,但干支流的情况,古今已有较大变化。支流的变化情况,已见以上各卷《题解》,而淮河干流,古今情况也很不相同。《水经》记载淮水:“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三国的魏淮浦县即今江苏省的涟水县,淮水当时在此入海。《水经注》认可了《水经》的说法,无非再加上了一条入海处的北支游水。但现在的淮河已经全非如此,淮河从发源到河南省与安徽省之间的洪河口为上游,从洪河口到洪泽湖为中游。洪泽湖以下,大部分水量通过洪泽湖南端的三河闸,经高邮、邵伯二湖,从扬州市南的三江营注入长江,这一段是今淮河的下游。另一部分水量经洪泽湖大堤北端的高良闸,循苏北灌溉总渠,从扁担港注入黄海。古淮水和今淮河已经大不相同了。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