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遥感使命轨道,也就是环火遥感探测轨道。
在此之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开展的效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本次环绕器的变轨过程大概持续将近2个小时。
在这期间,环绕器上的发动机将点火,以降低环火轨道的高度,从而进入新的环绕火星轨道,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火星环绕器副总设计师 朱新波:真正的点火时长大概是4分多钟,通过一次点火,同时完成远火点和近火点的高度降低。
在此之前,环绕器处在大椭圆中继通信轨道,近火点高度为400公里左右,远火点为12000公里左右。通过降轨进入的遥感使命轨道,近火点高度约为265公里,远火点约1.07万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变轨过程完全由环绕器自主执行。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火星环绕器副总设计师 朱新波:我们环绕器的变轨一直都是自主完成的,我们针对变轨过程进行了相应的可靠性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单机或者说部件发生故障,我们都会有相应的冗余备份方案,对星(环绕器)上的发动机、敏感器,其他的执行器都会有一个相应的切换,然后通过这种切换保证变轨的顺利安全。
“天问一号”进入遥感使命轨道 开展火星全球探测
天问一号环绕器环绕火星的设计寿命约为2年,自今年2月进入环火轨道以来,环绕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这一次,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后,它将运行1年左右时间,对火星进行全球科学探测。而在完成这项任务后,它还将执行拓展任务。@-------------------------------------------------------@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