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史库 >>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五
州郡典 第 一 百 七 十 五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724次 更新日期:2019年10月22日 >> 进入社区

通典

州郡五古梁州上今置郡府二十六縣一百三十六漢中梁六縣南鄭褒城城固金牛西縣三泉洋川洋五縣西鄉興道黃金洋源華陽上洛商五縣上洛上津商洛豐陽洛南安康金六縣西城石泉安康洵陽淯陽平利房陵房四縣房陵竹山永清上庸通川通七縣通川三岡石鼓宣漢新寧永穆東鄉潾山渠四縣流江潾水潾山渠江南平渝四縣巴江津南平萬壽涪陵涪四縣涪陵武龍樂溫賓化南川南二縣南川三溪瀘川瀘六縣瀘川富義江安綿水涇南合江清化巴十縣化城清化曾口始寧其章歸仁恩陽盤道七盤大牟始寧壁四縣諾水廣納白石東巴咸安蓬七縣大寅儀隴伏虞咸安大竹良山宕渠符陽集三縣難江符陽地平巴川合六縣石鏡漢初銅梁赤水巴川新明南賓忠五縣臨江豐都墊江南賓桂溪南浦萬三縣南浦梁山武寧閬中閬九縣閬中蒼溪晉安西水奉國南部新井新政岐坪南充果六縣南充西充相如流溪岳池朗池安岳普六縣安岳安居普康樂至崇龕普慈盛山開三縣盛山萬歲新浦雲安夔四縣奉節雲安巫山大昌犍為嘉八縣龍游玉津夾江峨眉犍為平羌羅目綏山陽安簡三縣陽安金水平泉仁壽陵六縣仁壽唐福貴平井研始建籍古梁州禹貢曰:「華陽黑水惟梁州,孔安國以為東據華山之南,西距黑水也。又曰:「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孔安國注云:「黑水自北而南,經三危,過梁州,入南海。」鄭玄云:「按三危在鳥鼠之西,而南當岷山,又在積石之西,南當黑水祠,黑水出其南。」此云經三危,彼云其出,明其乖戾。又按漢書地理志,益州郡滇池有黑水祠,而不記山之所在,即今中國無之矣。又按酈道元注水經,銳意尋討,亦不能知黑水所經之處。顧野王撰輿地志,以為至僰道入江,其言與禹貢不同,未為實錄。至於孔、鄭通儒,莫知其所,或是年代久遠,遂至堙涸,無以詳焉。滇音顛。岷、嶓既藝,沱、潛既道,岷山在今通化郡汶山縣,嶓山在今漢中郡金牛縣也。言水已去,二山之土皆可種藝,沱、潛二水理從故道也。沱水在今濛陽郡唐昌縣。潛水未詳。蔡、蒙旅平,和夷厎績,蔡、蒙,二山名。旅,陳也。旅平,言已平理而陳祭也。和夷,地名,亦已致功可耕稼也。蒙山在盧山郡。蔡山未詳。厥土青黎。」色青而細疏也。自漢川已下諸郡,皆其封域。舜置十二牧,梁州其一也。以西方金剛,其氣強梁,故曰梁州。周禮以梁州併雍州。梁州當夏殷之閒為蠻夷之國,所謂巴賨彭濮之人也。或曰:蜀之先帝嚳封其支庶於蜀,其後稱王,長曰蠶叢,次曰伯雍,次曰魚鳧。周末,秦惠王使司馬錯伐蜀,有其地,於天文兼參之宿,亦秦之分野,漢之巴、蜀、廣漢、犍為、武都、牂柯、越嶲等郡,今通川、潾山、南平、涪陵、南川、瀘川、清化、始寧、咸安、符陽、巴川、南賓、南浦、閬中、南充、安岳、盛山、雲安、犍為、陽安、仁壽、通義、和義、資陽、南溪、武都、河池、同谷、順政、陰平、江油、益昌、普安、巴西、梓潼、遂寧、蜀郡、德陽、濛陽、唐安、臨邛、盧山、通化、臨翼、越嶲、雲南等郡皆是。漢之弘農郡西南境,今上洛郡。又得楚之交。漢之漢中,今漢中、洋川、安康、房陵等郡,並宜屬楚。秦平天下,置郡為漢中、今漢中、洋川、安康、房陵等郡地也。巴、今通川、潾山、南平、涪陵、南川、瀘川、清化、始寧、咸安、符陽、巴川、南浦、閬中、南充、盛山、雲安、安岳之東境皆是。蜀,今巴西、普安、梓潼、遂寧、益昌、蜀郡、德陽、濛陽、唐安、臨邛、盧山等郡地並是。隴西郡之南境,今河池郡。內史之南境。今上洛郡。其餘土境,自漢以後,歷代開拓氐羌戎夷之地。今犍為、陽安、安岳之西境、仁壽、通義、和義、資陽,皆故夜郎侯國;南溪,僰侯國:並漢武帝開之,置犍為郡。今武都、同谷、順政、懷道、同昌、陰平、江油、交川、合川、通化、臨翼、江源、歸誠、靜川、蓬山、恭化、維川、雲山、越嶲、雲南、洪源等郡,即漢以後所開拓也。漢武帝置十三州,此為益州,領郡八。益之為言隘也,言其地隘險。亦曰疆壤益大。漢既滅越,而蜀西南夷皆震恐,請吏入朝,遂置益州、越嶲等郡。王莽末,公孫述據有其地。後漢建武中,平之,置益州。領郡九,屬國三。理雒,今德陽郡縣。至獻帝末,劉備復據其地。魏末平之,遂分置梁、益二州。晉初因之,益領郡八,理成都。梁領郡八,理南鄭。後又分益州南境置寧州。領郡四,理雲南,即今郡。惠帝以後,李特據之,至穆帝時平之。其後沒於苻堅,後又復其地。安帝時,譙縱據之,後又收復。宋梁、益、寧三州並因前代,梁領郡二十,益領郡二十九,寧領郡十五。更置秦州。領郡十四,理南鄭。齊梁初多因之。梁武帝天監三年,刺史夏侯道遷以所部叛降後魏,南至劍閣,悉失之。後魏得漢中,亦曰梁州。西魏亦因之,復入於梁。西魏大統十二年,為梁將蘭欽所陷。梁滅,再復其地。將達奚武平漢川,尉遲迥平蜀川。自西魏以後,所置州郡,割裂無恒,不可詳記。大唐分置十五部,此為山南西道、漢中、通川、巴川、清化、洋川、順政、河池、益昌、咸安、盛山、始寧、南平、符陽、潾山等郡皆是也。山南東道、房陵、南賓、南浦、雲安。劍南道,蜀郡、唐安、濛陽、德陽、通義、梓潼、巴西、普安、閬中、資陽、臨邛、通化、交川、越嶲、南溪、遂寧、仁壽、犍為、盧山、瀘川、陽安、安岳、江源、陰平、同昌、江油、臨翼、歸誠、洪源、靜川、恭化、維川、和義、雲山、蓬山、雲安、南充等郡。兼分入京畿、上洛、安康。隴右道同谷、武都、懷道、合川。黔中道。涪陵、南川。

漢中郡東至洋川郡二百二十里。南至符陽郡三百里。西至益昌郡五百里。北至扶風郡六百七十里。東南到洋川郡三百九十里。西南到益昌郡五百里。西北到順政郡二百八十里。東北到洋川郡興道縣界八十六里。去西京,取駱谷路六百五十二里,斜谷路九百三十三里,驛路一千二百二十三里。去東京,取駱谷路一千五百八十里,取斜谷一千七百八十九里,驛路二千七十八里。戶三萬五千一百六十八,口十四萬五千二百二十九。

今之梁州,理南鄭縣。春秋至戰國並楚地。秦置漢中郡,二漢因之。漢高帝始封之地。後漢末,張魯據其地,改漢中為漢寧。魏武征漢中,走張魯,復曰漢中郡。後劉備破魏將夏侯妙才,遂有其地,以為重鎮。先主以魏延,後主以蔣琬、姜維,相繼屯守。後聞魏將鍾會理兵關中,維表請分將護陽平關口,後主不從。魏末平蜀,又置梁州。領郡八。晉、宋、齊、梁皆為梁州。理於此。晉初領郡八,後領郡二十,宋、齊、梁因之。宋以後更置秦州。亦理於此,領郡十四。漢中常以巴蜀扞蔽,故劉備初得漢中,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是以巴蜀有難,漢中輒沒。自公孫述、劉備、李雄、譙縱據蜀,漢中皆為所陷。氐虜鄰接,常為威禦之鎮。蕭齊明帝初,後魏大將元英率兵十萬,通斜谷,圍南鄭,刺史蕭懿守拒百餘日,不拔而退。後魏亦置梁州梁天監三年,夏侯道遷以州郡入魏,大同初復之。元帝末,又陷於西魏。漢中郡,西魏因之。後周改曰漢川郡。隋初郡廢,而梁州如故。煬帝初,州廢,復置漢川郡。大唐為梁州。開元十三年,改褒州,或為漢中郡。領縣六:

南鄭漢舊縣。有梁山、漢水、黃牛山、古白雲縣。漢中郡故城在縣東北。

褒城漢褒中縣。有褒水、褒谷。又有漢陽平關,在縣西北,即蜀先主破魏軍,殺大將夏侯妙才於此地。有甘泉關,隋置之。

城固漢舊縣。有黑水。

金牛漢葭萌縣地。有嶓冢山,禹導漾水,至此為漢水,亦曰沔水。顏師古云:「漢上曰沔。」今縣南有故白水關,即漢李固解印綬處。

西縣後魏置嶓冢縣,隋為西縣。故西樂城在縣西南,諸葛亮所立,甚險固。關城俗名張魯城,在縣西四十里。隋置關在縣西南,今名百牢關。諸葛亮墓在縣東南。

三泉

洋川郡東至安康郡五百里。南至始寧郡六百一十五里。西至漢中郡二百二十里。北至京兆府六百二十一里。東南到通川郡宣漢縣界三百三十一里。西南到符陽郡四百里。西北到漢中郡三百七十里。東北到安康郡安康縣界二百五十一里。去西京一千四百五里,去東京二千二百五十里。戶一萬三千八百四十九,口八萬八千三百二十七。

洋州今理西鄉縣。春秋、戰國皆楚地。秦屬漢中郡,二漢因之。三國時,蜀之重鎮。後主劉禪延熙中,遺將軍王平守興勢,魏將曹爽攻圍不剋,即今興道縣。晉、宋、齊、梁亦屬漢中郡。西魏、後周並為洋州因水為名洋川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漢川郡。今漢中郡。大唐復置洋州,或為洋川郡。領縣五:

西鄉漢城固縣地。有洋水。漢班超封定遠侯,故城在今南。晉置西鄉縣。

興道漢城固縣地。今縣城即後魏儻城郡。因自然隴勢,形似盆,緣外險,內有大谷,為盤道,上數里門。漢龍亭縣東明月池在其側。後魏置興勢縣。貞觀初改。

黃金漢安陽縣。故黃金城在縣西北八十里,張魯所築。南接漢川,北枕古道,險固之極。西魏置今縣。

洋源漢城固縣地。武德初置縣。中国古籍全录

華陽天寶中改為真符。

上洛郡東至南陽郡六百四十里。南至安康郡七百二十里。西至安康郡七百二十里。北至弘農郡四百里。東南到武當郡豐利縣六百六十里。西南到安康郡七百二十里。西北到華陰郡三百里。東北到弘農郡四百里。去西京三百里,去東京八十六里。戶八千六百三十三,口五萬三千七百。

商州今理上洛縣。古商國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所謂晉陰。戰國屬秦,即衛鞅所封商邑也。秦平天下,屬內史地。漢屬弘農郡。後漢屬京兆尹。晉初為京兆南部,後置上洛郡。後魏因之。西魏又置洛州。後周改為商州。隋煬帝復置上洛郡。大唐為商州,或為上洛郡。領縣五:

上洛漢舊縣。有秦嶺山、熊耳山、洛水、丹水。有商山,亦名地肺山,亦名楚山,四皓所隱。其地險阻。王莽命明威侯王級曰:「繞霤之固,南當荊楚。」繞霤者,言四面塞阨,其道屈曲,水回繞而霤,即今七盤十二繞。中国古籍全录

上津漢長利縣。宋置北上洛郡,梁改為南洛州,西魏又改為上州。隋廢。有天柱山。

商洛古商邑,所封也。檢地志云商、於中,蓋今南陽郡界。所謂商於地,亦漢商縣地。有武關。

豐陽漢商縣地,衛鞅封在此。

洛南漢上洛縣地,西晉拒陽郡。有玄扈山,有冢嶺山,洛水所出。

安康郡東至武當郡七百二十里。南至雲安郡九百五十四里。西至洋川郡二百里。北至京兆府界五百六十六里。東南到房陵郡五百四十七里。西南到通川郡一千一百里。西北到京兆府長安縣界五百九十里。東北到上洛郡六百六十里。去西京九百九十一里,去東京一千九百五十六里。戶一萬三千七百八十六,口七萬七千七百二十五。

金州今理西城縣。虞舜嘗居之,謂之媯墟。帝王世紀謂之姚墟。本曰媯汭。戰國時屬楚。秦屬漢中郡,兩漢因之。魏以漢中遺人在東垂者置魏興郡,即其地也。晉、宋、齊皆因之。梁尋改為南梁州。西魏改置東梁州,後因其地出金,改為金州。隋初因之,煬帝初改置西城郡。大唐為金州,或為安康郡。郡臨漢江。領縣六:

西城漢舊縣。有媯墟。晉吉挹為梁州督,為苻堅所攻,於縣南九里峻山築壘,三年不下。

石泉齊置晉昌郡於此。中国古籍全录

安康漢安陽縣,晉改安康縣。

洵陽漢舊縣。有洵水、馬跡山。

淯陽西魏置淯陽郡。後曰黃土,因山為名也。淯音育。中国古籍全录

平利漢西城縣地。武德中置縣。

房陵郡東至襄陽郡四百九十里。南至巴東郡五百里。西至安康郡五百四十九里。北至武當郡二百六十里。東南到襄陽郡界四百九十里。西南到安康郡界五百七十八里。西北到房陵郡界五百四十七里。東北到襄陽郡界一百七十八里。去西京一千三百里,去東京一千一百八十五里。戶一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口六萬八百七十九。

房州今理房陵縣。古麇、庸二國之地。麇音君。春秋楚子敗麇師於防渚,即此地也。戰國時楚地。秦滅趙,徙趙王遷於此。其地四塞險固,平天下,屬漢中郡。兩漢因之。魏文帝置新城郡。蜀將孟達降魏,為新城守,後叛歸蜀,司馬宣王討平之。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地。梁末置岐州。西魏置光遷國。後周國廢,置遷州。隋煬帝初置房陵郡。大唐武德初,於竹山縣置房州。貞觀十年,移於今所。或為房陵郡。領縣四:

房陵漢初曰防陵,後改曰房陵縣。有房山、筑水。

竹山古庸國,漢上庸縣。有白馬塞山,孟達嘗登之,嘆曰:「此金城千里」。

永清漢房陵縣地。後周為縣。

上庸漢上庸縣地。

通川郡東至盛山郡三百里。南至南浦郡四百里。西至潾山郡六百里。北至洋川郡一百九十六里。東南到盛山郡三百里。西南到潾山郡六百里。西北到清化郡四百五十里。東北到安康郡一千一百里。去西京,取益昌郡驛路,二千五里;東取洋川郡駱谷路,約有一千五百七十六里。去東京,取盛山郡下水,經三峽,出江陵、襄陽、南陽、臨汝等郡至東京,水陸相承,二千八百七十五里。戶四千四百六十一,口十一萬七千三百六十七。

通州今理通川縣。春秋、戰國時,並屬巴國。秦屬巴郡,二漢因之。晉屬巴西郡。宋、齊為巴渠郡。梁於此兼置萬州以州內地萬餘頃,因為名。東關郡。西魏改為通州。以居四達之路,故改。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通川郡。大唐因之。領縣七:

通川漢宕渠縣之地。後漢分置宣漢縣。隋改之。

三岡ARTX.CN

石鼓西魏屬遷州。後周置臨清郡。

宣漢西魏置并州永昌郡。

新寧

永穆梁置永康縣。隋改之。中国古籍全录

東鄉西魏置石州。後周置三巴郡。

潾山郡東至南浦郡四百五十里。南至巴川郡新明縣界百七十里。西至南充郡二百八十里。北至通川郡六百里。東南到涪陵郡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南充郡岳池縣界一百二十九里。西北到咸安郡二百里。東北到通川郡六百里。去西京三千二百七十七里,去東京三千一百九里。戶五千六百七十六,口一萬五千三百。

渠州今理流江縣。宋、齊以上與通州同。梁置梁州。後魏置流江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宕渠郡。大唐為渠州,或為潾山郡。臨渠口。領縣四:

流江漢宕渠縣,故城在今縣東北,俗號車騎城是也。今縣後周置。

潾水梁置縣潾州。後魏改為潾山郡。

潾山梁置。潾水所出。

渠江

南平郡東至涪陵郡四百六十里。南至南川郡二百六十里。西至巴川郡二百里。北至潾山郡四百四十里。東南到南川郡二百九十三里。西南到瀘川郡七百五十里。西北到潾山郡潾水縣二百里。東北到涪陵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三千二百三十七里,去東京三千四百四十里。戶七千三百九十三,口二萬八千九十八。

渝州今理巴縣。古巴國左傳「西巴師侵鄾」,注云:「巴國今江州縣也。其爵曰子。」謂之三巴。三巴記曰:「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謂三巴。」秦惠王虜巴王而取其地。秦漢並屬巴郡,晉亦屬巴郡,宋齊因之。梁於此置楚州。隋初改為渝州,因渝水為名。煬帝初州廢,置巴郡。大唐為渝州,或為南平郡。領縣四:

巴漢江州縣,故城在今縣西。有塗山,又有明月峽,其山上石壁有圓孔,形如滿月,故以為名。

江津

南平貞觀中置霸州,兼置此縣,後州廢。

萬壽武德三年置縣。

涪陵郡東至南賓郡三百五十里。南至黔中郡三百六十里。西至南平郡四百六十里。北至南賓郡三百九十六里。東南到黔中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南平郡二百七十里。西北到潾山郡二百七十里。東北到南賓郡三百五十里。去西京二千三百五十七里,去東京三千八十九里。戶九千四百五,口四萬四千七百二十三。

涪州今理涪陵縣。涪音符。亦巴國之境,秦、二漢巴郡之鄙也。蜀置涪陵郡,晉因之,宋、齊亦同。隋初屬渝州,煬帝廢渝州,屬巴郡。大唐為涪州,或為涪陵郡。領縣四:

涪陵漢舊縣地。後漢岑彭破公孫述將侯丹於黃石,即此,今謂之黃石灘。

武龍

樂溫

賓化以上並武德初置。

南川郡東至南平郡界一十里。南至溱溪郡界五十里。西至南平郡界三百六十里。北至南平郡二百六十里。東南到溱溪郡界三百五十里。西南到溱溪郡界七十里。西北到南平郡二百六十里。東北到南平郡五十七里。去西京三千九百五里,去東京三千六百里。戶二千四百七十七,口一萬三百七十五。

南州今理南川縣。亦巴國之地,秦漢巴郡之境。大唐武德三年,置僰州。四年,又改為南州。或為南川郡。領縣二:

南川

三溪

瀘川郡東至南平郡七百五十里。南至都寧郡五百二十七里。西至南溪郡三百五十里。北至巴川郡五百九十里。東南到播川郡五百九十里。西南到南溪郡南溪縣一百九十七里。西北到和義郡四百五十里。東北到南平郡七百五十里。去西京三千二百八十四里,去東京四千一百九十六里。戶一萬四千七百九十四,口三萬八千一百九十七。

瀘州今理瀘川縣。古巴子之國。秦屬巴郡。漢屬犍為郡,後漢因之。晉為江陽郡,宋、齊因之。梁置瀘州。隋初郡廢,煬帝初置瀘川郡。大唐為瀘州,或為瀘川郡。領縣六:

瀘川漢江陽縣。ARTX.CN

富義有富義鹽井,因為名。

江安漢江陽縣地。晉置漢安縣。隋改為今縣。

綿水晉置。

涇南貞觀中置。

合江

清化郡東至始寧郡一百五十里。南至咸安郡二百一十里。西至閬中郡二百八十里。北至符陽郡二百里。東南到通川郡四百五十里。西南到咸安郡二百二十里。西北到益昌郡三百三十九里。東北到符陽郡一百九十里。去西京一千二百二十五里,去東京二千五百八十二里。戶二萬七千七百二十,口八萬六千六。

巴州今理化城縣。古巴國。秦、二漢屬巴郡。晉宋之閒為夷獠所據,不置郡縣。宋末於嶺之南置歸化郡,即今郡是也。齊因之。梁置歸化、木蘭二郡。後魏得其地,置大谷郡。隋初郡廢,置巴州;煬帝初州廢,置清化郡。大唐因之。領縣十:

化城漢宕渠縣地。後漢置漢昌縣。梁曰大谷。後周改之。

清化漢葭萌縣地。有清水。梁置伏強縣。隋改之。

曾口漢宕渠縣地。梁置今縣。

始寧梁置。

其章漢宕渠縣地。梁置今縣。

歸仁漢宕渠縣地。梁置平州。隋改為縣。

恩陽漢閬中縣地。隋置今縣。

盤道有龍腹山。梁置難江縣,後魏後之。

七盤

大牟有大牟山。武德元年置縣。

始寧郡東至通川郡一百六十二里。南至郡內廣納縣六十里。西至清化郡一百五十里。北至符陽郡符陽縣界一十里。東南到廣納縣東北界八十里。西南到咸安郡五百六十里。西北到符陽郡五百里。東北到郡內白石縣一百里。去西京二千八十二里,去東京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戶一萬一千八百二十,口五萬三千六百六十五。

壁州今理諾水縣。歷代與清化郡同。大唐武德八年,分巴州始寧縣之東境置壁州,或為始寧郡。領縣四:中国古籍全录

諾水後魏置。

廣納武德初置。歌籟山在縣東七十里,上有城,極嶮峻。

白石

東巴

咸安郡東至通川郡四百四十里。南至潾山郡七十里。西至閬中郡三百里。北至清化郡二百一十里。東南到盛山郡六百八十里。西南到南充郡二百八十里。西北到益昌郡五百五十二里。東北到始寧郡三百六十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一十里,去東京三千一百五里。戶一萬五千七百六十二,口五萬三千二百五十三。

蓬州今理大寅縣。古巴國之分。秦、二漢屬巴郡。晉屬巴西郡。宋末屬歸化郡。梁置伏虞郡。後周置蓬州。因山為名。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清化、宕渠、巴西三郡。大唐復置蓬州,或為咸安郡。領縣七:

大寅漢閬中縣地。有蓬山。梁置縣。

儀隴漢閬中縣地。梁置。今縣城在崇城山上,馮嶮為理,即梁崇城郡城也。

伏虞

咸安梁置綏安縣,隋改之。

大竹

良山

宕渠漢舊縣。梁置景陽郡。

符陽郡東至始寧郡三百六十里。南至清化郡二百里。西至益昌郡三百里。北至漢中郡三百里。東南到始寧郡五百里。西南到清化郡一百九十里。西北到益昌郡界二百五十里。東北到洋川郡四百里。去西京,取郡北巴路,至漢中郡郭下,過縣,取斜谷路,一千四百二十里。去東京,取郡內地平縣至益昌郡驛路,二千六百里。戶一萬一千四百九十,口六萬八百一十二。

集州今理難江縣。秦屬巴郡。二漢屬廣漢、巴二郡地。晉屬巴西郡。梁置東巴州,後改為集州。後周兼置平桑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漢川、清化二郡。大唐置集州,或為符陽郡。領縣三:

難江漢宕渠縣地。後周置縣。有巴嶺、難江。

符陽後魏置縣。有符水。

地平漢葭萌縣地。武德初置縣,蓋取天成地平之義。

巴川郡東至南平郡二百里。南至瀘川郡界六百六十二里。西至安岳郡三百八十里。北至南充郡四百四十里。東南到南平郡二百里。西南到瀘川郡五百九十里。西北到遂寧郡六百六十里。東北到潾山郡三百八十里。去西京二千八百十三里,去東京三千六百四十二里。戶三萬七千一百二十二,口九萬二百八十。

合州今理石鏡縣。秦、二漢屬巴郡。宋置東宕渠郡。西魏置合州。涪漢二水合流處,因為名。後周為宕渠郡。隋初郡廢,改合州為涪州;煬帝初州廢,置涪陵郡。大唐為合州,或為巴川郡。郡城臨江。領縣六:

石鏡秦漢墊江縣地。有青石山。漢時巴蜀爭界,久不決,一朝密霧石裂,自上下,直如引繩,遂分郡界,至今猶以為界焉。

漢初梁置新興郡。

銅梁因山為名。蜀都賦曰「外負銅梁」。

赤水隋置,因山為名。

巴川

新明

南賓郡東至南浦郡水路二百六十里。南至黔中郡六百五十里。西至涪陵郡三百五十里。北至潾山郡五百十四里。東南到南浦郡界四百五十六里。西南到黔中郡水路六百六十里。西北到潾山郡四百三十三里。東北到南浦郡三百九十里。去西京三千八百八十五里,去東京二千七百三十七里。戶六千五百三十九,口四萬二百三。

忠州今理臨江縣。秦、二漢之巴郡地,晉、宋皆因之。梁置臨江郡,後周兼置臨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巴東郡。大唐置忠州,或為南賓郡。郡城臨江。領縣五:

臨江漢舊縣。有彭溪。

豐都漢枳縣地。

墊江漢舊縣。

南賓漢臨江縣地。武德初置今縣。中国古籍全录

桂溪

南浦郡東至雲安郡二百九十八里。南至清江郡六百八十三里。西至潾山郡四百五十里。北至盛山郡二百三十二里。東南到雲安郡三百二十二里。西南到南賓郡界九十六里。西北到通川郡四百一里。東北到盛山郡界一百七里。去西京二千七百四十三里,去東京二千三百三十里。戶五千一百七十七,口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二。

萬州今理南浦縣。秦、二漢巴郡之地。晉屬巴東郡,宋齊皆因之。後周置安鄉郡,後改為萬川郡兼置南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巴東郡。大唐武德初置浦州,後改為萬州,或為南浦郡。領縣三:ARTX.CN

南浦漢朐縣地。朐音蠢。,如尹反。

梁山有高梁山。後周置縣。

武寧漢臨江縣地。後周初置源陽縣,又改為武寧縣。

閬中郡東至咸安郡三百里。南至南充郡三百里。西至普安郡三百里。北至益昌郡二百八十里。東南到南充郡三百六十里。西南到梓潼郡三百一十五里。西北到普安郡二百里。東北到清化郡二百八十里。去西京一千九百一十五里,去東京二千六百六十里。戶一萬八千二百二十,口十一萬七百二十六。

閬州今理閬中縣。秦、二漢屬巴郡。晉為巴郡,宋、齊因之,居蜀漢之半,又當東道衝要。梁置北巴州北巴郡。西魏平蜀,置崇州盤龍郡。隋初郡廢,煬帝初置巴西郡。大唐為崇州,先天中,改為閬州,或為閬中郡。今郡城即古閬中城,名曰高城,前臨閬水,卻據連岡。領縣九:

閬中漢舊縣。有靈山、天柱山。中国古籍全录

蒼溪

晉安

西水梁置,有掌天山。

奉國梁置白馬、義陽二郡。後魏為縣。

南部漢充國縣地。後周置縣。

新井中国古籍全录

新政

岐坪

南充郡東至潾山郡二百八十里。南至巴川郡四百四十里。西至梓潼郡三百五十里。北至閬中郡三百里。東南到潾山郡二百八十六里。西南到遂寧郡一百七十五里。西北到梓潼郡三百六十五里。東北到咸安郡二百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五十八里,去東京三千四百二十里。戶三萬五千四百四十一,口六萬八千六百七十二。

果州今理南充縣。亦巴子國地。秦、二漢並屬巴郡。晉為巴西郡,宋、齊因之。隋併其地入巴西郡。今閬中縣。大唐初,屬崇州。武德四年,分置果州,因山為名。或為南充郡。領縣六:

南充

西充武德中置。

相如梁置梓潼郡。有司馬相如故宅,因以為名。

流溪

岳池

朗池宋南宕渠郡在此置。有漢司馬相如琴臺。

安岳郡東至巴川郡六百六十里。南至資陽郡三百七十八里。西至陽安郡一百八十里。北至遂寧郡一百六十里。東南到巴川郡六百六十里。西南到資陽郡三百四十八里。西北到梓潼郡三百四十八里。東北到遂寧郡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里,去東京三千二百三里。戶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九,口五萬五千一百六十九。中国古籍全录

普州今理安岳縣。秦時巴郡之西境夜郎國之地。漢犍為、巴郡之境。巴郡,秦置。犍為,漢關。李雄之亂,為羌夷所據。梁置普慈郡。後周置普州。隋煬帝初州廢,以地入資陽郡。大唐復置普州,或為安岳郡。郡城因山為趾,四面嶮固。領縣六:

安岳後周置。中国古籍全录

安居後周曰柔剛縣,因山為名。

普康中国古籍全录

樂至武德中置縣,西有樂至地。

崇龕

普慈

盛山郡東至雲安郡四百六十五里。南至南浦郡二百六十二里。西至通川郡三百里。北至通川郡四百九十里。東南到南浦郡二百三十里。西南到南浦郡梁山縣一百五十三里。西北到通川郡石鼓縣一百三十八里。東北到雲安郡界二百八里。去西京一千七百二十七里;去東京從郡水路至江陵郡一千四百六十八里,從江陵郡水陸相承至京二千六百七十九里。戶五千六百四十四,口三萬一百二十五。

開州今理盛山縣。秦、二漢屬巴郡。晉、宋以來,並屬巴東郡。後周為同安郡。隋廢之,以屬巴東郡。大唐置開州,或為盛山郡。領縣三:

盛山漢朐縣地。蜀先主置漢豐縣。

萬歲宋武帝置巴渠縣,後周武帝改之。

新浦宋武帝置。舊本盛山。後周置同安郡。

雲安郡東至巴東郡三百三十三里。南至清江郡五百里。西至南浦郡一百九十八里。北至通川郡一百二十六里。東南到巴東郡三百三十里。西南到南浦郡二百八里。西北到盛山郡一百九十七里。東北到巴東郡三百三十二里。去西京二千四百四十二里,去東京二千一百七十五里。戶一萬四千七百二十六,口七萬七千三百三十一。ARTX.CN

夔州今理奉節縣。春秋時為魚國,後屬楚。秦、二漢屬巴郡。三國時為蜀重鎮。先主自為吳將陸遜敗於夷陵,退屯白帝,改為永安。其後吳將全琮來襲,不剋。晉、宋、齊並屬巴東郡,齊兼置巴州。領郡置於此也。梁置信州。隋亦為巴東郡。大唐武德三年,避皇外祖諱,獨孤信也。改信州為夔州,其後或為雲安郡。郡城臨江。領縣四:

奉節漢魚復縣地。又有魚復縣故城在北,赤甲城是也,即漢之江關。有白帝城諸葛亮八陣圖,聚石為。

雲安漢朐縣地。今縣西萬戶故城是。下濕,各高五尺,多朐蟲,故名焉。

巫山楚置巫山郡。秦昭王三十年,伐楚,取黔中、巫郡是也。漢為巫縣,故城在今縣北。有巫山高郁山,即楚詞所謂巫山之陽、高岳之岨也。晉置建平郡於此。

大昌晉武帝太康初置。

犍為郡東至和義郡三百一十里。南至南溪郡界,嶺峻嶮,不知里數。西至通義郡洪雅縣界九十里。北至通義郡一百三十九里。東南到南溪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越嶲郡生蠻界五百九十里。西北到通義郡洪雅縣界一百六十里。東北到仁壽郡一百九十里。去西京二千七百三十里,去東京水陸相承四千七百七里。戶三萬五千八百四十二,口九萬九千四百九十。

嘉州今理龍游縣。故夜郎國,漢武開之,置犍為郡,後漢、晉、宋、齊皆因之。西魏置眉州。後周改為青州,尋又改為嘉州,并置平羌郡。隋煬帝置眉山郡。大唐為嘉州,或為犍為郡。領縣八:

龍游漢曰青衣。地在衣江、青衣二衣之會。

玉津漢南安縣。

夾江

峨眉有峨眉山。

犍為

平羌中国古籍全录

羅目

綏山漢武陽縣,故城在今縣東。

陽安郡東至安岳郡一百八十里。南至資陽郡二百里。西至蜀郡一百二十里。北至梓潼郡一百五十五里。東南到資陽郡二百二十里。西南到仁壽郡一百八十里。西北到蜀郡一百五十里。東北到梓潼郡一百五十五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九里,去東京三千三百六十六里。戶二萬一千一百一十九,口一十萬九千六百九。

簡州今理陽安縣。漢屬犍為、廣漢二郡地,後漢晉皆因之。宋、齊為蜀、廣漢二郡地。西魏於此置資州。後周明帝移資州於資陽縣。隋置簡州,州境有賴簡池,故名。煬帝初州廢,併其地入蜀郡。大唐復置簡州,或為陽安郡。領縣三:

陽安漢牛鞞縣地。鞞音必尒反。後魏置縣。

金水漢新都縣地。西魏置金水郡。有銅官山,漢文帝以賜鄧通鑄錢。

平泉

仁壽郡東至資陽郡二百三十五里。南至和義郡三百六十里。西至通義郡八十里。北至蜀郡二百里。東南到和義郡三百三十里。西南到犍為郡一百九十里。西北到通義郡一百里。東北到陽安郡一百八十里。去西京二千五百一十里,去東京三千四百八十里。戶二萬九千九百二十四,口八萬九千一百九十六。

陵州今理仁壽縣。二漢屬犍為、蜀二郡地,晉因之。宋、齊屬犍為、寧蜀二郡地。梁置懷仁郡。西魏置陵州。因陵井為名。隋置崇山郡。大唐為陵州,或為仁壽郡。領縣六:

仁壽西魏定蜀,於此置普寧縣,隋開皇中改之。

唐福

貴平漢廣都縣地。西魏置和仁郡,並立貴平縣。

井研漢武陽縣地。

始建亦漢武陽縣地。

籍梁席郡。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邊防典 第 一 百 八 十 五
·下一篇周易文章:州郡典 第 一 百 八 十 四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