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励志名句
一个人的成就,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而学习国学经典,就是对孩子最重要的精神喂养。我们精心整理了传统国学经典诵读合集,让我们一起品读,感悟,做一个有文化底蕴、文学常识的中国人!
《礼·祭统》曰:“孝,善事父母也,顺於道,顺天之经;循於伦,循地之义。”这是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孝字的结构:“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明示:人类生生不息,上下传承,也是“你抚育我小,我呵护你老”的一种看得见的责任和担当。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修身起点、百德之首的基础,是每个人一生必须面对的修为。

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赤条条来,是他们无私奉献物力和精力,方方面面让我们从无到有,从无能为力到自立于世。是他们慢慢教会了我们如何估一个‘一撇一捺’书写的堂堂正正的“人”,这一切都是他们用时间与精力换来给我们的。
孝道要从心而发,把父母放在心上。同时,为人子女,更要以高尚德行和出色成就让父母为之心安、受到尊崇,这就需要我们成为“有担当”的人。另外,孝还外延至他人与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不但要敬爱自己的父母亲人,还要善待他人和社会,由亲情扩展到人之常情。
从小培养孩子仁爱诚敬、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等孝道内涵,是每个父母刻不容缓的责任。
父 母 呼 应 勿 缓
父 母 命 行 勿 懒
父 母 教 须 敬 听
父 母 责 须 顺 承
释义:
父母叫我们时,应该及时答应。父母交代的事情,我们要赶紧去做不要偷懒;父母教育我们、责备我们时,要恭敬地聆听,虚心接受,不要让父母生气伤心。
壹
学习经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烛之明。这句话明确定了学习的基调:学习是终生的事!诚然,“玉经琢磨多成器”,人只有终其一生不断地学习,才能成就人生。
当然,学习不是只死啃书本,而是在于培养完整的、智慧的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多角度学习才是明智之举。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亲 师 友 习 礼 仪
惟 书 学 人 共 遵
即 识 字 讲 说 文
贰
力 行 卡
格言释义:
孩子们从小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古人学习六艺现在只有书写、识字、作文等还是每个人必须学的。识字以后就可以研习《说文解字》,这样是对将来学习是有帮助的。
我国0-13岁的儿童2亿多,目前有4000万以上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经过近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把《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笠翁对韵》等掌握,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语文、历史等文科知识将会非常的轻松,不但如此,由于大脑得以开发,记忆力好,理解能力强,逻辑思维也强,学习数理化、外语都非常轻松容易。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