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734次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15日 >> 进入社区

国学从何入门

  或问曰:物自道生,道无弃物,何独得道者灵长,失道者灭亡乎?愚应之曰:夫龙之与鱼,同育于水,明之与暗,俱生于道。龙则兴云施雨,出有入无。鱼则在藻而乐,失泉而枯。龙则得水之妙,而能化于水。鱼不得水之妙,而不能化于水也。上士则栖神炼气,逸于霄汉之上。下士则伐性损寿,沦乎幽壤之下。上士得道之妙,而能化于道。下士不得道之妙,而不能化于道也。故鱼不知水之生乎己而弃之,非水之弃鱼也。人不知道之生乎己而弃之,非道之弃人也。或曰:龙鱼异质,明暗殊禀,安能使鱼化于水,凡化于道乎。愚答曰:若鱼能潜深渊,匿幽穴,不贪饵,及其大也,即奋鳞激鬣,超吕梁而为龙矣。人能游崆峒,息澹泊,绝嗜欲,及其至也,即含微契虚,蹈真境而为仙矣。所恨藏身不密,保神不固,而水之与道,岂负鱼之与人哉。

  解释:

  有人问:万物是从道来,而道不会舍弃万物,为什么得道者灵长,而没得道的就会灭亡?我回答说:龙跟鱼,同样是从水里出来,都是由道所生,但是龙能兴云施雨,鱼即只能在水草里玩乐,一旦没有了泉水就枯死了。龙得的是水之妙,所以能化水,而鱼不得水之妙,所以不能化水。上士修炼栖神炼气,安逸于霄汉之上,下士则伐性损寿,所以死归于幽壤之下。上士得道之妙,所以能化于道,而下士不得,所以不能化于道。鱼不知道水能生自己而弃水,并不是水会弃水而去。正如人不知道能生自己而弃道,并且是道弃了人。

  有人问:龙与鱼毕竟不一样,区别那么大,怎么可能让鱼化于,又怎么可能让凡化于道?

  我回答:鱼如果能潜在深渊里,藏起来,不去贪求饵,就能长得很大,而如果再努力上进,跳过了吕梁就能化成龙了。人游于崆峒,澹泊无欲,到了极致,就能含微契虚,进入真境而为仙了。只是怕因为藏身不严,让神不能坚固,而水与道,与鱼与人的道理不是一样吗?

  分析:

  所谓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这段比较好理解,所以说一些引申的内容。

  很多人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有些人怎么可能做得到呢?一旦听说谁会如何如何,立即就会生出反对的心来,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直到眼见为实。

  这样看起来似乎很严谨,但其实犯了一个大错误,即是还没有确定某一件事,没有足够的证据与理论时,就先下了否定,这样是不对的。

  凡是未经证实也未经确定的东西,应该保留的是存疑的态度,虽不肯定,也不能否定,但可以尝试推论其可不可能,但推论仅是推论,却不可作为公理存在,这才是严谨的态度。

  自己做不到的,别人也未必做不到。而自己不去做或尝试的,更不要去否定别人所做的。

  如去翻一下《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上,有无数的人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更如现在视频网站上很容易翻到的《超强大脑》节目中,也有大量的人能做到别人做不到事情。再如已经成名的不少艺术作品,它们之所以有价值,在于作者常常因为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

  在衡量他人的能力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不然虽觉得别人肯定也不行,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但这不符合事实,也不利于正确认知这个世界,看待一切事物都会发生扭曲,这样不利于学道。

  所以,如果听言有人修炼如何,可以先从逻辑上推敲可能与否,然后再去求证,尽管这世上多是欺世盗名之徒,但还是有少量真修之士的,切不可见多了欺世盗名的,然后就认为世上没有真修了。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在下见过很多宗教人士,最初抱着美好的梦想入道学道,结果发现学到的根本不是自己原来幻想的那样,于是就生了怠慢之心,尔后久久之,自己也不信世上有修炼这回事了,于是就只会忙着奔波于务俗,靠着自己书上看来的言语,并结合一些江湖手段四处蒙骗信众。

  这类属于堕落了的宗教人士,他们堕落的根本并不是因为道远于人,而是这些人本来便是生性不良,故而不能坚持正信,终究会走上这一步,于是离道更远。

  古人为何说:道不轻传。唯有立志修道,心性坚定者,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忠厚仁义,方会传道。

  其根本原因无非在于,如果不是这样,所传非人,非人或能学到法,却学不了道,如此便形同未传,所以必须这样做。

  而对常人来说,只要自己坚心求道,总会有机缘走上正道,很多人把这个顺序弄反了,以至于终求而不得,非道远人,而是人自远也。
《宗玄先生玄纲论》:道无弃物章第三十一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上一篇周易文章:随意杂谈 庄子真的逍遥吗?
·下一篇周易文章:地球八大神秘未解之谜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