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国学博览 >>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809次 更新日期:2020年9月7日 >> 进入社区

国学经典语录摘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世上的经文也好,文学作品也好,或是其它文字表达的文章也好,统分为两类,一类叫可读性的,一类叫可写性的。

  什么叫是可读性的?就是尝试把一切描述得清清楚楚,创造一种真实的假象,让阅读的人,可以深入体会这种假象。但是这种可读性的文字,会剥夺阅读者的一切创造力,扼杀阅读者的参与创作的权力。

  那什么又叫可写性的?可写性的便是”不及物”的,这类文字它的目的是让阅读者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切实地参与到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去,更加强调的是阅读者的思考与领悟,并再在上面进行创作。

  道德经便是这种可写性的经文,任何一个人,通过不断阅读领悟与思考道德经,然后便会产生更新的认识。

  它从头到尾讲道理或列出一个场景,留下的是思考。它既不是劝善文,也不是心灵鸡汤,更不是铁板钉钉告诉你必须怎么做,只有根据自己的领悟,而不是要根据死板条文去照做,这个认识首先一定要正确,才能正确理解道德经。

  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去表达,但无法用寻常的方式去表达(古用”恒”,此义相同),而对道的命名,并不能用寻常的方式去命名。后面的经文中会提到,”道”之一字,也是强名而来。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虽常言修道,修炼者又称为修道之人,然而修的是道吗?当然不是,只是强名而已。

  但道德经的神妙之处,又不仅限简单的可写性,而在于当你产生了新的认识后,然后在这种更新的认识上,再去阅读时,又会发现并衍伸更高的认识。如此玄之又玄,便是众妙之门。

  正如人的活动中,社会活动是人的阳性的一面,而背后的,人的活动却有一定的定律,受一定的规律支配,这个背后的一面,便可以称为有阴符的一面,而这一面,世人常会称之为”命运”,但命运并不是恒定的,它只是由一个源头演化而来,但这种演化的过程中是可以人为去改变的。

  然而天地如何而来?万物的源头是在哪里,世间的一切又是自哪里来的?

  如果追溯这个问题,会发现,追寻到头,无法解释是从哪里来的,最初的状态,应该是无的,即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无,名为天地之始。

  那么”有”是什么?有,名万物之母,即因为“有”,所以产生了万物。

  常人在理解”有”之一字时,时未见其精妙之处,因为把”有”与已经存在的天地万物相混淆了。

  道德经中开篇的”有”,是自无至有,这一个瞬间出现的”有”的概念,方称之为”有”。

  如果把”无”定义为不存在,则”有”就是存在,不存在的不会永远不存在,它可以由不存在变为存在,也可以由存在变为不存在。

  这个如何来证明?当以有欲,与无欲来证明。

  现代已经把”欲”字说成了”欲望”,用欲望来理解的话会不准确。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如《论语·子路》里那样: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欲之一字,代指”期望””需要””寻求””念头”。

  而欲可以是本来没有的,但产生了需求,这样就产生了欲。

  正如本来是没有念头或思想的,当产生了后,这是从不存在中产生了存在,即从无中产生了有。

  然而,多数的有生于无,是因为无前还有。

  如人需要能量,所以需要吃饭,所以不吃就会饿,饿了就会有食欲,这就是无中生有,但在这个无之前,是因为人需要能量,所以又是因为有才有了无,因为无才有了有。

  又如人的思想

  所以,无欲之中,可以看出它的微妙之处,它是自有相对而来的,而有欲中之,又可以发现其特征之处,它是自无相对而来的。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容易去领悟的了。

  所以,在道家的修炼中,虽然通常会要求静坐,但又要求静坐是不能守顽空的,因为只有无,而没有有,就不完满。

  与此同理,如佛家之说,最终是追求寂静涅槃,这种寂静涅槃同样是不完整的,因为它仍然是进入了一种状态,因为它终究是有一个相对面的,既然有相对面,就在一个系统之中,在系统之中,便不能脱离。这也是为什么如佛家终究不能摆脱因果,最终只能不受或不昧因果,而不能把因果概念彻底清除掉的缘故,因为是因为不够完满。

  当然佛家思想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个是可以借鉴的,但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它最多只能在起步上帮助你,而不可能让你达到更高的境界,因为在佛家思想中,已经把佛的境界定义成了极致,从而失去了无限的可能。

  既然有与无是相互的,那么显然它们是共同存在的,而共同存在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对于这个系统,称之为玄。

  所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但这个系统它自身是存在的,可以视之为有,相对的一面,便是无,而更高的系统中的有无,又可再称为玄。

  同样的,这样更高的系统,它又会再有相对的一面,于是又成了玄。

  如此不断反复,玄之又玄,便是众妙之门。

  然要注意,玄不是道,玄之又玄亦不是道,众妙之门更非道,因为它们已然有名,故此俱不可混淆。

  这个就是便道德经开篇的大纲,这个大纲贯穿整个道德经全文,凡有不解处,当以此解之。

  本文已做原创声明保护,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由”道家阴符文化”公众号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德经注解(一):道可道,非常道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