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原名《经义存亡考》,只列存、亡二例,后分列存、阙、佚、未见四例,因改名《经义考》。其书将历代经籍分为御注救撰、《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家学、自述凡二十余类,下列书目。于每一书下,首列作者、卷数,若卷数有异同者,则注明某书作几卷。然后考述该书存、佚、阙、未见各情形,并一一详载该书序、跋及诸家评论,若有己见者,则以案语形式附于卷末。另有原属某经但又自成卷帙的经籍,如《周易》之《系辞注》,《尚书》之《洪范五行传》、《大戴礼记》之《夏小正》等,均一并附于该经之后。全书搜罗广博,考证赅洽,资料丰富,对研究古代经籍及有关文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该书,于“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但由于作者见闻以及资料方面的限制,该书所考一些经籍的佚、阙情形不尽确切,其后翁方纲撰《经义考补正》一书,多所补充订正,可参考。中国古籍全录
该书主要有《四库全书》和《四部备要》本等。
中国经学文献的专科目录。清朱彝尊撰,卢见曾编。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经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曾参与修纂《明史》,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经义考》是朱彝尊辞官以后据从前见闻,考察古今经学文献,于1695~1699年间撰成的。原名《经义存亡考》,1705年开始刊行,当时只刊行半部(至春秋类)。乾隆十八年(1753)卢见曾在淮南朱彝尊的孙儿朱稻孙处见到《经义考》未刻部分的原稿,于是重新编纂校勘,增加凡例,于1755年完成,共300卷,改名为《经义考》。中国古籍全录
《经义考》首录御注、敕撰的经学书籍3卷,再录经学文献27类297卷,其类目为: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通礼、乐、春秋、论语、考经、孟子、尔雅、群经、四书、逸经、毖纬、拟经、承师、宣讲、立学、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家学、自述,其中宣讲、立学、家学、自述4卷有录无书,当是撰辑未竟。所收经书均先著录撰人姓名、书名、卷(篇)数,注明存、阙、佚、未见和伪书。然后辑录原书序跋,介绍诸儒学说、经学派别及著者生平事迹。最后是按语,为朱彝尊自己的考订。
清翁方纲依《经义考》体例撰的《经义考补正》(1792)12卷,可补该书不足。此外,沈廷芳撰有《续经义考》等。
朱彝尊《经义考》三百卷,通考历代经义,集经学目录之大成。关于该书问世原因,一种观点认为,该书是朱氏晚年“著书自娱”的产物。持这种观点的有陈廷敬、田凤台等。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书系朱氏惧经学遗编之放失而作。持此说者有朱稻孙、周中孚、翁衍相等。以上两种观点,实际上均源于朱氏本人(见其《寄礼部韩尚书书》,参下文所引),而未免过于简单。如果把《经义考》放在中国学术史的视野中加以考察,那么,该书之问世,既是经学、目录学发展的结果,也是清初征实学风影响下的产物,同时还与朱彝尊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是其一生治学心血的结晶。现对这几个方面的原因,加以论析。中国古籍全录
朱彝尊撰《经义考》,在上述表征之外,还应归因于他对六经的醉心与尊崇。在朱彝尊看来,六经为圣人载道之具及遗泽所在,因此,他宁愿做一个躬耕墓田而能读圣人之书的林户。他赞叹道:“六经之义,如江河日月,无所不该。”又自陈云:“彝尊不学,狃于章句,六经之所无者,不敢遽定其有。”一切以六经为依归,因而极力主张在《明史》中设《儒林传》,以涵包《道学传》:
……然六经者,治世之大法,致君尧、舜之术,不外是焉。学者从而修明之,传心之要,会极之理,范围曲成之道,未尝不备;故《儒林》足以包《道学》,《道学》不可以统《儒林》。夫多文之谓儒,特立之谓儒,以道得民之谓儒,区别古今之谓儒,通天地人之谓儒:儒之为义大矣,非有逊让于道学也。
除论史外,复以论文:“是则六经者,文之源也,足以尽天下之情、之辞、之政、之心,不入于虚伪而归于有用。”“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朱氏以六经为文章之源,并以此为标准,评论历代创作,指导作文之法。可以推论的是,在宗社倾覆、抗清无望的情况下,搜辑遗逸,网罗放失,撰成集历代经义之大成的著作,不失为一种有所担当的明智选择。朝代可以更迭,圣人之道、六经之教,绝不可废,当是朱氏坚守不渝的信念。
此外,朱彝尊本人之治学旨趣,既崇六经,又尚博学,而且交游极广,聚书能达八万卷之巨,客观上为《经义考》的编撰提供了必要的文献条件。
综上所论,可知《经义考》得以问世,并非仅仅是朱彝尊“缉学著述自娱”或惧“先儒遗编失传”的产物,实为经学、目录学、清初学风、朱氏经历及其治学旨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学术结晶。ARTX.CN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经学家、史学家和目录学家。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入选,授官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博学多才,康熙曾赐“研经博物”匾,予以褒奖。
康熙二十九年(1690),朱彝尊乞假归里,隐居林下,著书立说。
《经义考》分二十六类,首录御注、敕撰的经学书籍三卷,再录文献二百九十七卷其类目为:易类七十卷书类二十六卷,诗类二十二卷周礼十卷,仪礼八卷礼记二十五卷,通礼四卷乐类一卷,春秋四十五卷论语十一卷、孝经九卷、孟子六卷、尔雅三卷、群经十三卷、四书八卷、逸经三卷、毖纬五卷、拟经十三卷、承师五卷、宣讲一卷、立学一卷、刊石五卷、书壁一卷、镂版一卷、著录一卷、通说四卷,末附家学、自序二卷,其中宣讲、立学、家学、自述四卷有录无书。所收经书均先著录撰人姓名、书名、卷(篇)数,卷数有异同者,则注明某书作某卷;并注明存、阙、佚、未见和伪书等字样,以便考知图书流传情况;然后辑录原书序跋,介绍诸儒学说、经学派别及著者生平事迹,且依时代先后次序排列。最后是按语。对于各书的有关考证,为朱彝尊自己考订。该书对我国目录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影响波及海内外学术界,被称作“为目录学辟一新大陆”。该书原刻本刊刻未毕,乾隆二十年(1755)德州卢氏雅雨堂补刻完成。另有,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浙江书局刊本,四部备要本等。
《经义考》是中国经学文献的专科目录。现存很多版本,常见的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本等。至于校点本,目前仅见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于1997年出版的补正校点本《经义考》。此书由中研所的经学研究大家林庆彰先生任编审,由许维萍等人校点,全书共有八大册,精装本,字体大而清晰。该书亮点在于吸收了翁方纲《经义考补正》等清人研究成果加以订补,应该说是目前为止《经义考》最好的校点本。不过仔细拜读后,该校点本的缺陷也不少。就《诗经》著述方面,此校点本用力实在不是深,朱彝尊所遗留下来的不少错误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校订,这是很可惜的。其中关键的原因大概是此部分的校订者并非诗经学研究方面有专长的人,像陈乐素先生《宋史艺文志疏证》这本研究宋代文献叙录方面较为优秀的成果。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