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易德轩创始人兼首席风水大师【铁笔居士】彭炜珀进入百度百科收录为名人词条 2021-9-2
祝贺易德轩网首席风水师彭炜珀(铁笔居士)应邀成为北大雅博智囊客座教授称号 2021-9-7
易德轩2025蛇年化太岁锦囊及化太岁法事开始接受业务!! 2021-9-2
2025年铁笔居士第三届收徒弟八字、风水教学 2024-12-22
铁笔居士2025龙年精批年运、调理新年家居风水开始了,给你全面提升运势!! 2022-10-19
易德轩公告:“易德轩”已经注册商标,易德轩logo也已经版权登记,请相关侵权单位立即清除相关内容 2022-1-3


 历史文化 说文解字 协会分会 周易人才库 周易书籍 国学博览 证书展示 四库全书_经库 四库全书_史库 四库全书_子库 四库全书_集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学 >> 四库全书_经库 >> 卷九·释木第十四
卷九·释木第十四
责任编辑:(易德轩小编) 来源:(国学经典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648次 更新日期:2019年12月19日 >> 进入社区

尔雅注疏

[疏]“释木第十四”。○释曰:《说文》云:“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也。”《白虎通》云:“木,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种名虽多,木为总号。此篇析别,故云释木也。

槄,山榎。

(今之山楸。○槄,音叨。榎,音贾。)

[疏]“槄,山榎”。○释曰:李巡云:“山榎,一名槄。”郭云:“今之山楸。”《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陆机《疏》云:槄,今山楸也,亦如下田楸耳。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能湿,又可为棺木。宜阳共北山多有之也。

栲,山樗。

(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樗,丑於切。)

[疏]“栲,山樗”。○释曰:舍人曰:“栲名山樗。”郭云:“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俗语曰櫄樗,栲漆相似如一。《诗•唐风》云:“山有栲。”陆机《疏》云:“山樗与下田樗略无异,叶似差狭耳。吴人以其叶为茗。方俗无名此为樗者,似误也。今所云为栲者,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辐,或谓之栲栎。许慎正以栲读为糗,今人言栲,失其声耳。”

柏,椈。

(《礼记》曰:“鬯臼以椈。”○椈,音菊。)

ARTX.CN

[疏]“柏,椈”。○释曰:柏,一名椈。○注“《礼记》曰:‘鬯臼以椈。’”○释曰:上《杂记》文也。彼郑注云:“所以捣郁也。椈,柏也。”是也。

髡,梱。

(未详。)

椵,柂。

(白椵也。树似白杨。○髡,音坤。梱,五门切。椵,音叚。柂,音夷。)

[疏]“椵,柂”。○释曰:椵,一名柂。郭云:“白椵也。树似白杨。”其材能湿。《礼记•檀弓》云“柂棺”。郑注云:“所谓椑棺也。”即引此文以证之,是也。

梅,柟。

(似杏,实酢。○柟,而占切。)

[疏]“梅,柟”。○释曰:孙炎云:“荆州曰梅,杨州曰柟。”郭云:“似杏,实酢。”《诗•秦风•终南》云:“有条有梅。”陆机《疏》云:“梅树皮叶似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柟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纟致於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是也。

柀,煔。

(煔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柀,音披。煔,音衫。)

[疏]“柀,煔”。○释曰:柀,一名煔,俗作衫。郭云:“煔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

櫠,椵。

(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櫠,音废。椵,音贾。)

[疏]“櫠,椵”。○释曰:櫠,一名椵。郭云:“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

杻,檍。

(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輞。关西呼杻子,一名土壃。○杻,女九切。檍,音亿。)

[疏]“杻,檍”。○释曰:杻,一名檍。郭云:“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輞,关西呼杻子,一名土壃。”《诗•唐风》云:“隰有杻。”陆机《疏》云:“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为木多曲少直,枝叶茂好,二月中叶疏,华如练而细,蕊正白。盖树今官园种之,正名曰万岁。既取名於亿万,其叶又好,故种之。共汲山下,人或谓之牛筋,或谓之檍。材可为弓弩干也。”

楙,木瓜。

(实如小瓜,酢可食。○楙,音茂。)

[疏]“楙,木瓜”。○释曰:木瓜,一名楙。郭云:“实如小瓜,酢可食。”《诗•卫风》云“投我以木瓜”是也。

椋,即来。

(今椋,材中车辋。○椋,音良。)

[疏]“椋,即来”。○释曰:椋,一名即来。郭云:“今椋,材中车辋。”《本草》唐本注云:“叶似柿,两叶相当。子细圆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坚重,煮汁赤色。《尔雅》云‘椋,即来’是也。”

栵,栭。

(树似槲栭庳小,子如细栗,可食。今江东亦呼为栭栗。○栵,音列。栭,音而。)

[疏]“栵,栭”。○释曰:栵,一名栭。《诗•大雅•皇矣》云:“其灌其栵。”陆机《疏》云:“叶如榆也,木理坚韧而赤,可为车辕。”郭云:“树似槲栭庳小,子如细栗,可食。今江东亦呼为栭栗。”《礼记•内则》云“芝栭菱梖”是也。

檴,落。

(可以为杯器素。○檴,音镬。)

[疏]“檴,落”。○释曰:檴,一名落。某氏曰: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郭云:“可以为杯器素。”素,谓朴也。《小雅•大东》云:“无浸檴薪。”郑笺云:“檴,落,木名。”陆机《疏》云:“今榔榆也,其叶如榆,其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ㄌ索,又可为甑带,其材可为杯器。”是也。

柚,条。

(似橙,实酢。生江南。)

[疏]“柚,条”。○释曰:柚,一名条。郭云:“似橙,实酢。生江南。”《禹贡》“杨州”云:“厥苞橘柚。”孔安国云:“小曰橘,大曰柚。”《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本草》唐本注云:“柚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

时,英梅。

(雀梅。)

[疏]“时,英梅”。○释曰:时,一名英梅。郭云“雀梅”。似梅而小者也。

楥,柜桏。

(未详。或曰:桏当为柳。柜桏似柳,皮可煮作饮。○楥,音袁。桏,音邛。)

[疏]“楥,柜桏”。○释曰:楥,一名柜桏。郭云:“未详。或曰:桏当为柳。柜桏似柳,皮可煮作饮。”以时验而知也。

栩,杼。

(柞树。○栩,香羽切。杼,省汝切。)

[疏]“栩,杼”。○释曰:栩,一名杼。郭云“柞树”。《诗•唐风》云:“集于苞栩。”陆机《疏》云:“今柞栎也。徐州入谓栎为杼,或谓之为栩。其子为皂,或言皂斗。其壳为汁,可以染。皂,今京洛及河内言杼斗。谓栎为杼,五方通语也。

味,荎著。

(《释草》已有此名,疑误重出。○荎,直之切。著,音储。)

藲,荎。

(今之剌榆。○藲,音欧。荎,大结反。)

[疏]“藲,荎”。○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之剌榆。”《诗•唐风》云:“山有枢。”陆机《疏》:“其针剌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茹,美滑於白榆也。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

杜,甘棠。

(今之杜棠。)

中国古籍全录

[疏]“杜,甘棠”。○释曰:杜,一名甘棠。郭云“今之杜棠”。下云:“杜,赤棠。白者棠。”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则其白者名棠;其赤者为杜,为甘棠,为赤棠。《诗•召南》云:“蔽芾日棠。”《小雅》云:“有杕大之杜。”传云:“杜,亦棠。”是也。

狄臧,槔。贡綦。

(皆未详。)

朹,檕梅。

(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木柰》,可食。○槔,音皋。綦,音其。朹,音求。檕,音计。)

[疏]“朹,檕梅”。○释曰:朹,一名檕梅。郭云:“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木柰》,可食。

朻者聊。

(未详。)

魄,榽橀。

(魄,大木细叶,似檀。今河东多有之。齐人谚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殚。’”○朻,音纠。榽,兮计切。橀,许兮切。)

[疏]“魄,榽橀”。○释曰:魄,一名榽橀。郭云:“魄,大木细叶,似檀。今河东多有之。齐人谚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殚。’”殚训尽也。

梫,木桂。

(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间无杂木。○梫,音寝。)

[疏]“梫,木桂”。○释曰:梫,一名木桂。郭云:“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著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间无杂木。”案《本草》谓之“牡桂”者是也。

棆,无疵。

(棆,楩属,似豫章。○棆,音伦。)

[疏]“棆,无疵”。○释曰:棆,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郭云:“棆,楩属,似豫章。”案,楩及豫章,皆南方大木之名也。

椐,樻。

(肿节可以为杖。○椐,音祛。樻,起愧切。)

[疏]“椐,樻”。○释曰:别二名也。郭云:“肿节可以为杖。”《诗•大雅•皇矣》云:“其柽其椐。”陆机《疏》云:节中肿以扶老,今人以为马鞭及杖,恒农郡北山甚有之。

柽,河柳。

(今河旁赤茎小杨。)

[疏]“柽,河柳”。○释曰:柽,一名河柳。郭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疏》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旄,泽柳。

(生泽中者。)

[疏]“旄,泽柳”。○释曰:柳生泽中者,别名旄。郭云:“生泽中者。”

杨,蒲柳。

(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

[疏]“杨,蒲柳”。○释曰: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笴。○注“《左传》所谓‘董泽之蒲’”。○释曰:案《左传》宣十二年晋楚战于必,晋师败绩。“楚熊负羁囚知萦,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之。每射,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注云:“董泽,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黄池陂。既,尽也。”是其事也。

权,黄英。辅,小木。

(权、辅,皆未详。)

杜,赤棠。白者棠。

(棠色异,异其名。)

[疏]“杜,赤棠。白者棠”。○释曰:郭云:“棠色异,异其名。”樊光云:“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机《疏》云:赤棠“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韧,亦可以作弓干”。

诸虑,山櫐。

(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櫐,音垒。)

[疏]“诸虑,山櫐”。○释曰:诸虑,一名山櫐。郭云:“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

欇,虎櫐。

(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木巤》。欇,音涉。)

[疏]“欇,虎櫐”。○释曰:欇,一名虎櫐。郭云:“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木巤》。”或曰:葛类也。子如菉豆而叶大。中国古籍全录

杞,枸机。

(今枸杞也。○机,音计。)

[疏]“杞,枸机”。○杞,一名枸机。郭云:“今枸杞也。”《诗•小雅•四牡》云:“集于枸杞。”陆机《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耳。”中国古籍全录

杬,鱼毒。

(杬,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疏]“杬,鱼毒”。○释曰:杬,一名鱼毒。郭云:“杬,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檓,大椒。

(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檓。)

[疏]“檓,大椒”。○释曰:檓者,大椒之别名也。郭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檓。”《诗•唐风》云:“椒聊且。”陆机《疏》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剌,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间有椒,谓之竹叶椒,其树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也。可著饮食中,又用烝鸡豚,最佳香。东海诸岛上亦有椒树,枝叶皆相似,子长而不圆,甚香。其味似橘皮,岛上獐鹿食此椒叶,其肉自然作椒橘香。”

楰,鼠梓。

(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楰,音庾。)

[疏]“楰,鼠梓”。○释曰:李巡曰:“鼠梓,一名楰。”郭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诗•小雅》云:“北山有楰。”陆机《疏》云:“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

枫,欇欇。

(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欇。音辄。)

[疏]“枫,欇欇”。○释曰:《说文》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欇欇。”郭云:“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也。案《本草》唐本注云: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是也。又《山海南荒经》云:有宋山者,“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云即“今枫香树”也。

寓木,宛童。

(寄生树,一名茑。○寓,鱼其切。)

ARTX.CN

[疏]“寓木,宛童”。○释曰:寓木,一名宛童。郭云:“寄生树,一名茑。”《诗•小雅•頍弁》云:“茑与女萝。”陆机《疏》云:“茑,一名寄生。叶似当卢,子如覆盆,赤黑恬美。”是也。

无姑,其实夷。

(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

[疏]“无姑,其实夷”。○释曰:无姑,一名姑榆。其实名夷。郭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云“所谓”者,所谓《本草》无夷,一名无姑也。

栎,其实梂。

(有梂汇自裹。○梂,音求。)

[疏]“栎,其实梂”。○释曰:栎,似樗之木也。梂,盛实之房也。孙炎曰:“栎实,橡也。”郭云:“有梂汇自裹。”《诗•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疏》云:“秦人谓柞栎为栎,河内人谓木蓼为栎,椒樧之属也。其子房生为梂,木蓼子亦房生。”故说者或曰柞栎,或曰本蓼。机以为此秦诗也,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

檖,萝。

(今杨檖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檖,音遂。)

[疏]“檖,萝”。○释曰:檖,一名罗。郭云:“今杨檖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诗•秦风》云:“隰有树檖。”陆机《疏》云:“檖,一名赤萝,一名山梨也。今人谓之杨檖,实如梨但小耳。一名鹿梨,一名鼠梨,今人亦种之。极有脆美者,亦如梨之美者。”中国古籍全录

楔,荆桃。

(今樱桃。)

旄,冬桃。

(子冬熟。)

榹桃,山桃。

(实如桃而小,不解核。○楔,音戛。榹,音斯。)

[疏]“楔,荆桃”至“山桃”。○释曰:别桃类也。楔,一名荆桃。郭云“今樱桃”。《广雅》云:“樱桃,含桃也。”《月令》仲夏云“羞以含桃”是也。桃子冬熟者名旄,生山中者名榹桃。郭云:“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休,无实李。

(一名赵李。)

痤,椄虑李。

(今之麦李。)

驳,赤李。

(子赤。)

[疏]“休无”至“赤李”。○释曰:别李属也。李之无实者名休。郭云:“一名赵李。”痤,椄虑李。郭云:“今之麦李。”与麦同熟,因名云。李之子赤者名驳。

枣,壶枣。

(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

边,要枣。

(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要,音腰。)

櫅,白枣。

(即今枣子白熟。)

樲,酸枣。

(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樲枣。”○樲,音二。)

杨彻,齐枣。

(未详。)

遵,羊枣。

(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孟子》曰:“曾晳嗜羊枣。”)

洗,大枣。

(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

煮,填枣。

(未详。)

蹶洩,苦枣。

(子味苦。)

晳,无实枣。

(不著子者。)

还味,棯枣。

(还味,短味。○洗,屑典切。填,音田。洩,音屑。还,音旋。棯,音稔。)

[疏]“枣壶”至“棯枣”。○释曰:别枣类也。云枣者,目诸枣也。壶枣者,枣形似壶也。郭云:“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大而腰细者名。边,腰枣。郭云:“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枣子白熟者名挤。实小而味酢者名樲枣。杨彻,齐枣。注“未详”。遵,一名羊枣。郭云:“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天枣。”洗,最大之枣名也。郭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煮,填枣。注“未详”。蹶泄者,味苦之枣名也。晳者,无实之枣名也。还味者,短味也,名棯枣。○注“《孟子》曰:‘养其樲枣。’”○释曰:案《孟子》曰:人之於身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棯枣,则为贱场师焉”。赵岐注云:“樲枣,小枣,所谓酸枣。”是也。○注“《孟子》曰:‘曾晳嗜羊枣。’”○释曰:《孟子》云:“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是其事。

榇,梧。

(今梧桐。)

[疏]“榇,梧”。○释曰:榇,一名梧。郭云:“今梧桐。”《诗•大雅》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朴,枹者。

(朴属丛生者为枹。《诗》所谓“棫朴枹栎”。○朴,音卜。)

[疏]“朴,枹者”。○释曰:朴属枹缀皆木丛生之名也。郭云:“朴属丛生者为枹。”○注“《诗》所谓‘棫朴枹栎’”。○释曰:棫朴者,《诗•大雅》云“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是也。枹栎者,《秦风》云“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是也。

谓榇,采薪。采薪,即薪。

(指解今樵薪。)

[疏]“谓榇”至“即薪”。○释曰:郭云“指解今樵薪”,一名榇,一名采薪,一名即薪。《公羊》谓之“薪采”。《左传》云“不樵树”。《史记》云:“樵苏後爨,师不宿饱。”注云:“樵,取薪。苏,取草。”皆谓取草木为薪也。

棪,《木速》其。

(棪实似柰,赤可食。)

[疏]“棪,《木速》其”。○释曰:棪,一名《木速》其。郭云:“棪实似柰,亦可食。”《山海经》云:“堂庭之山多棪木。”注云“子似柰,而赤可食”是也。

刘,刘杙。

(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疏]“刘,刘杙”。○释曰:刘,一名刘杙,其子可食。郭云:“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櫰,槐大叶而黑。

(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櫰。○櫰,苦回切。)

[疏]“櫰,槐大叶而黑”。○释曰:櫰、槐一也。大叶而黑名櫰,不尔者即名槐。郭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櫰。”

守宫槐,叶昼聂宵炕。

(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聂,音辄。炕,吁郎切。)

[疏]“守宫”至“宵炕”。○释曰:此亦槐也。聂,合也。炕,张也。言其叶昼合夜开者,别名守宫槐。郭云:“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

槐,小叶曰榎。

(槐当为楸。楸细叶者为榎。)

大而皵,楸;

(老乃皮粗皵者为楸。)

小而皵,榎。

(小而皮粗皵者为榎。《左传》曰“使择美榎”。)

[疏]“槐小”至“皵榎”。○释曰:别楸榎之异也。楸之小叶者名榎。樊光云:“大者,老也,皵,措皮也,谓树老而皮粗皵者为楸。小,少也,树小而皮粗皵者为榎。”○注“《左传》曰:‘使择美榎。’”○释曰:案襄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榎,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是其事也。

椅,梓。

(即楸。○椅,於寄切。)

[疏]“椅,梓”。○释曰:别二名也。郭云:“即楸”。《诗•鄘风》云:“椅桐梓漆。”陆机《疏》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则大类同而小别也。”

桋,赤栜。白者栜。

(赤栜,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辋。白栜,叶员而岐,为大木。○栜,山厄切。)

[疏]“桋,赤白。白者栜”。○释曰:栜,赤者名桋,白者名白栜。某氏曰:其色虽异,为名即同。郭云:“赤栜,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輞。白栜,叶员而岐,为大木”也。《诗•小雅》云:“隰有杞夷。”陆机《疏》云:“栜叶如柞,皮薄而白。其木理赤者为赤栜,一名桋,白者为栜。其木皆坚韧,今人以为车毂。”

终,牛棘。

(即马棘也。其剌粗而长。)

[疏]“终,牛棘”。○释曰:终,一名牛棘。郭云:“即马棘也。其剌粗而长。”谓棘之针剌粗长者,因名牛棘、马棘也。

灌木,丛木。

(《诗》曰:“集於灌木。”)

[疏]“灌木,丛木”。○释曰:灌木者,即丛生之木也。下云“木族生为灌”,郭云“族,丛”也。是灌木为丛木也。《诗•周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是也。

瘣木,苻娄。

(谓木病尫傴瘿肿无枝条。○瘣,胡罪切。)

[疏]“瘣木,苻娄”。○释曰:某氏云《诗》云:“譬彼瘣木,疾用无枝。”苻娄,尫傴内疾瘣磊,故疾用无枝。郭云:“谓木病尫傴瘿肿无枝条。”舍人“苻娄”属下句,独为异也。

蕡,蔼。

(树实繁茂菴蔼。)

[疏]“蕡,蔼”。○释曰:蕡,亦树实名,又名蔼。郭云:“树实繁茂菴蔼。”

枹,遒木,魁瘣。

(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遒,徂由切。)

[疏]“枹,遒木,魁瘣”。○释曰:木丛攒迫而生者名枹、遒木。魁瘣,读若磈磊,谓根节盘结处也。郭云:“谓树本丛生,根枝节目盘结磈磊。”

棫,白桵。

(桵,小木,丛生有剌,实如耳珰,紫赤可啖。○棫,音域。桵,人隹切。)

[疏]“棫,白桵”。○释曰:棫,一名白桵。郭云:“桵,小木丛生有剌,实如耳珰,紫赤可啖。”《诗•大雅》云:“芃芃棫朴。”陆机云:“《三苍》说棫即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为白桵。直理易破,可为椟车辐,又可为矛戟矜。今人谓之白梂,或曰白柘。此二说不同,未知孰是。”中国古籍全录

梨,山樆。

(即今梨树。○樆,音离。)

[疏]“梨,山樆”。○释曰:梨生山中者名樆。郭云:“即今梨树。”言其在山之名则曰樆,人植之曰梨。

桑辨有葚,栀。

(辨,半也。○辨,音片。)

[疏]“桑辨有葚,栀”。○释曰:《说文》云:“葚,桑实也。”郭云:“辨,半也。”舍人曰:“桑树一半有葚,半无葚为栀。”

女桑,桋桑。

(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

[疏]“女桑,桋桑”。○释曰:女桑,一名桋桑。郭云:“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诗•豳风•七月》云“猗彼女桑”是也。

榆,白枌。

(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

[疏]“榆,白枌”。○释曰:榆之皮色白名白枌。郭云:“枌榆先生叶,却著荚,皮色白。”《诗•陈风》云“东门之枌”是也。

唐棣,栘。

(似白杨,江东呼夫栘。○栘,音移。)

[疏]“唐棣,栘”。○释曰: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云:“似白杨,江东呼夫栘。”《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机《疏》云:“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

常棣,棣。

(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

[疏]“常棣,棣”。○释曰:舍人曰:“常棣,一名棣。”郭云:“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诗•小雅》云:“常棣之华。”陆机《疏》云:“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小,子如樱桃,正白,今官园种之。又有赤棣树亦似白棣,叶如剌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自关西、天水、陇西多有之。”

槚,苦荼。

(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疏]“槚,苦荼”。○释曰:槚,一名苦荼。郭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樕朴,心。

(槲樕别名。)

[疏]“樕朴,心”。○释曰:孙炎曰:“朴樕,一名心。”某氏曰:朴樕,槲樕也。有心能湿,江河间以作柱,是朴樕为木名也。故郭云:“槲樕别名。”《诗•召南》云:“林有朴樕。”此作樕朴,文虽倒,其实一也。或者传写误。

荣,桐木。

(即梧桐。)

[疏]“荣,桐木”。○释曰:桐木,一名荣。郭云:“即梧桐。”与上“榇、梧”一也。

栈木,干木。

(橿木也。江东呼木。)

[疏]“栈木,干木”。○释曰:栈木,一名干木。郭云:“橿木也。江东呼木。”

檿桑,山桑。

(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

[疏]“檿桑,山桑”。○释曰:山桑,一名檿桑。郭云:“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冬官•考工记》云弓人取干“柘为上,檿桑次之”是也。

木自獘,柛。

(獘,踣。)

立死,椔。

(不獘顿。)

獘者,翳。

(树荫翳覆地者。《诗》云:“其椔其翳。”)

木相磨,槸。

(树枝相切磨。)

棤,皵。

(谓木皮甲错。)

梢,梢棹。

(谓木无枝柯,梢棹长而杀者。○柛,音伸。翳,侧吏切。棤,音错。皵,音舄。梢,音朔。棹,音浊。)

[疏]“木自獘”至“梢,梢棹”。○释曰:此别死、顿、相磨、皮甲抽擢之异名也。云“木”者,总在下之称也。自獘踣者名柛,立死不獘顿者名椔,枝叶蔽荫覆地者名翳,木两枝相切磨者名槸,木皮甲粗错者名棤,亦名皵。木无枝柯,长而杀者名梢,一名梢棹。《小尔雅》曰:“拔根曰棹。”○注“《诗》云:‘其椔其翳。’”○释曰:《诗•大雅•皇矣》篇文也。毛传云:“木立死曰菑,自毙为翳。”说者引李巡曰:“以死害生曰菑。”毙,死也。然则以立死之木妨他木长生,为木之害,故曰菑也。自毙者,生木自倒,枝叶覆地为阴翳,故曰翳也。《尔雅》直云毙者,《诗》传以其非人毙之,故曰自毙。其文与此不同者,所见本异也。

枞,松叶柏身。

(今大庙梁材用此木。《尸子》所谓“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枞,七容切。)

桧,柏叶松身。

(《诗》曰:“桧楫松舟。”)

[疏]“枞松”至“松身”。○释曰:此辨枞、桧之异名也。松叶柏身者名枞,柏叶松身者名桧。○注“今大”至“美枞”。○释曰:云“今大庙梁材用此木”者,以时验而言也。○注“《尸子》所谓”已下者,《绰子》篇文也。○注“《诗》曰:‘桧楫松舟。’”○释曰:《诗•鄘风•竹竿》篇文也。毛传云“楫所以擢舟是”也。

句如羽,乔。

(树枝曲卷似鸟毛羽。)

下句曰朻,上句曰乔。如木楸曰乔,

(楸树性上竦。)

如竹箭曰苞,

(条竹性丛生。)

如松柏曰茂,

(枝叶婆娑。)

如槐曰茂。

(言扶疏茂盛。)

[疏]“句如”至“如槐曰茂”。○释曰:此别木之曲直、丛生、茂盛之异名也。句,曲也。树枝曲卷似鸟毛羽,名乔。树枝下垂而曲,名朻。《诗•周南》云“南有樛木”是也。本枝上竦而曲卷者,亦名乔。如木楸上竦者,亦曰乔。郭云:“楸树性上竦。”《诗•周南》云“南有乔木”是也。凡木如竹箭丛生者,曰苞。《禹贡》曰“草木渐包”是也。凡木枝叶婆娑者,曰茂。《诗•小雅》云“如松柏之茂”是也。枝叶扶疏茂盛如槐者,亦曰茂。

祝,州木。髦,柔英。

(皆未详。)

槐棘丑乔,

(枝皆翘竦。)

桑柳丑条,

(阿那垂条。)

椒樧丑莍,

(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莍、樧似茱萸而小,赤色。○樧,音杀。)

桃李丑核。

(子中有核人。)

[疏]“槐棘”至“丑核”。○释曰:此辨木之枝条、子实形状之异。丑,类也。乔,高也。槐棘之类,枝皆乔竦。桑柳之类,皆阿那垂条。莍者,实之房也。椒、樧之类,实皆有莍汇自裹。李巡曰:“樧,茱萸也。”茱萸皆有房,故曰莍。莍,实也。郭云:“莍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樧似茱萸而小,赤色。”桃李之类,皆子中有核人。《曲礼》云:“其有核者,怀其核。”

瓜曰华之,桃曰胆之,枣李曰疐之,樝梨曰钻之。

(皆啖食治择之名。樝似梨而酢涩,见《礼记》。○华,胡化切。疐,音帝。钻,子官切。)

[疏]“瓜曰”至“钻之”。○释曰:此辨啖食治择瓜果之名也。云“瓜曰华之”者,此为国君削瓜之礼也。华,谓半破也。降於天子,故破而不四析也。亦横断之而巾以绤也。云“桃曰胆之”者,桃多毛,拭治去毛,令色青滑如胆也。或曰:胆,谓苦桃有苦如胆者,择去之。云“枣李曰疐之”者,谓治枣李,皆去其疐。疐者,柢也。云“樝梨曰钻之”者,恐有虫,故一一钻看其虫孔也。○注“皆啖”至“《礼记》”。○释曰:云“樝似梨而酢涩”者,案郑注《礼记•内则》云“柤梨之不臧者,今之所谓樝子者”是也。云“见《礼记》”者,案《曲礼》云:“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又《内则》云:“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柤梨曰钻之。”郑注云:“皆治择之名也。”文虽小异,大意则同。

小枝上缭为乔。

(谓细枝翘缭上句者,名为乔木。○缭,音了。)

[疏]“小枝上缭为乔”。○释曰:此即“上句曰乔”,嫌不了,故重出之。言小枝上竦翘缭者,名为乔木也。

无枝为檄。

(檄棹直上。○檄,音亦。)

[疏]“无枝为檄”。○释曰:此即上文“梢,梢棹”也。檄即棹也。谓木无枝,檄棹直上,长而杀者也。ARTX.CN

木族生为灌。

(族,丛。)

[疏]“木族生为灌”。○释曰:族,丛也。木丛生者为灌,即上“灌木,丛木”也。


@-------------------------------------------------------@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

相关文章

国学经典 易德轩
国学
国学经典 易德轩

易德轩吉祥网 直播教学
铁笔专栏 开运测算
风水装修设计 自助取名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易德轩故事 | 分类导航 
 
手机版 | 电脑版
易德轩周易 2006-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2008325号-4 
来源:易德轩国学网